云南木瓜引种栽培利用研究

云南木瓜引种栽培利用研究

一、云南番木瓜引种栽培与利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覃冬梅[1](2020)在《6种金花茶叶片表型和SCoT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金花茶是广西重要的山茶科植物资源之一,以其特有的黄色花色及其稀有性而闻名。由于近些年的大规模人为影响和破坏,金花茶原生种群大量减少,给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本研究采用石蜡制片和SCoT分子标记等方法,分别收集了6种金花茶,即薄叶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oides)、凹脉金花茶(C.impressinervis)、柠檬黄金花茶(C.limonia)、弄岗金花茶(C.longgangensis)、毛籽金花茶(C.ptilosperma)、四季金花茶(C.perpetua)的原生种(来自弄岗自然保护区)和栽培种(来自南宁市金花茶公园),对其叶片表型及分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种间及生境差异对其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以便给金花茶资源的引种栽培和保护策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生境下的金花茶在叶片外部形态上会有较大的差异,但在解剖形态中差异相对较少。叶片的表型性状离散程度较大,变异比较显着,遗传多样性丰富,种群间的变异是种群多样性的主要来源,栽培种的变异程度更高。仅从金花茶种间变异来看,6种金花茶叶片表型多样性丰富程度为:凹脉金花茶>柠檬黄金花茶>薄叶金花茶>四季金花茶>毛籽金花茶>弄岗金花茶。地理、气候因素对表型变异有一定程度的影响。2.主成分分析中主要反映金花茶的表型性状的差异表现在叶宽、叶片解剖厚度、韧皮部厚度及栅海比。3.基于叶片表型性状的聚类,12份金花茶种质被聚为两个类群,第一个类群包括薄叶、凹脉、毛籽、弄岗;第二类群包括柠檬黄和四季。而栽培种聚类与原生种聚类有差异。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聚类,12份金花茶种质被聚为两个类群,第一类群包括凹脉,第二类群包括其他5种金花茶。金花茶的表型聚类结果与分子标记聚类结果有差异,由于植物外形及结构特征受环境的影响易变异,故金花茶分子标记聚类结果更可靠,表型性状聚类结果可用于辅助识别。金花茶的表型和SCoT聚类与地理距离没有相关性。4.6种金花茶在分子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丰富度较高,但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差异不大。种群间基因交流有限,遗传分化较高,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间。因此,对于原生种要尽可能多的保护其种群数量,保护其生长地环境,栽培种可通过扦插、组培等方式扩大植株数量。

涂燕茹[2](2020)在《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文中认为近年来,贵州省园林绿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作为园林绿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贵州省内丰富的乡土木本园林绿化植物开发较少,品种缺乏,且有些常见品种频繁使用,导致百城一面的景象,严重缺乏地方特色。随着“乡土热”的发展趋势,人们开始追求乡野情怀、渴望回归自然,为避免贵州省木本园林植物应用的同质化现象,进一步提高省内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建设水平。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堪踏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贵州省地方特色景观区域区划进行研究,提出各区划区木本园林植物推荐应用策略。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丰富。贵州省有乡土木本植物136科、638属、2837种,分别有乔木1380种,灌木902种,半灌木59种,木质藤本496种。而贵州省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建设所应用的木本植物共496种,分属93科、245属,已用种类仅占资源总种数的17.26%,其中乔木304种,灌木141种,半灌木6种,木质藤本45种。2)根据现有各种自然和社会人文区划,结合全省城镇发展规划,确定了贵州省特色景观区域区划原则,以自然因素主导一级区划、人文因素主导二级区划,分别将各区划依据要素叠加处理,通过自然与人文区划指标的系统耦合,将贵州省地方特色景观划分为23个三级地方特色景观区划体系。3)构建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园林应用筛选的AHP结构模型体系。该体系包含C1观赏价值、C2生态价值、C3适应能力、C4应用潜力4个准则层及F1株型、F2枝干、F3叶等28个指标层。应用该体系优选出贵州省乡土木本园林植物资源共计803种,分别有乔木467种,灌木226种,半灌木10种,木质藤本100种。4)对贵州省23个三级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园林植物分别进行筛选推荐。在遵循一定原则基础上,立足各区划区自然条件及园林植物现状,根据其生长类型(乔木、灌木、半灌木、木质藤本)、季节景观(春、夏、秋、冬)、区域特色和经济利用4个方面推荐有应用潜力的植物种类,并对区划区所辖市县进行市(县)树市(县)花推荐参考。

夏春华[3](2020)在《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公园城市及生态价值理念被提出,包括发展战略、经济建设、运行管理、社会共享、生态价值、城市品牌与生活品质及生态价值等方面建设内容。公园城市建设是具有前沿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生态是本底。生态环境价值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核心,依赖于生态本底的适生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本研究立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价值,针对公园城市人居环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适生植物资源不足、绿地系统不能涵盖生态空间以及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基于国内外相关绿带、公园体系、绿地系统及绿色生态空间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应用植物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群落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采用实地观测、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层次分析、软件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公园城市生态绿网结构,重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体系,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评价探索典型适生植物在生态绿网的应用模式。目的在于丰富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研究内涵,为地域性公园城市及其生态价值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等四大生态功能,实地观测分析综合性公园、红树林湿地与农业生态田园所构建生态绿网现状,发现生态绿网具备风景游憩、生态防护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城乡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绿色生态空间。应用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理论,分析海洋生态绿网规划特点,提出以生态绿网替代区域绿地,借助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综合分析地域城市面临的重要生境因子,以及特殊热带、滨海、台风等自然条件对植物及其生态价值的影响力,提出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是生态防护类价值的主要指标,绿网生态价值体系由生态防护(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与风景游憩(生态景观性、生态教育性)两大类组成。2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收集发现湛江适生野生木本植物种类103科317属543种,红树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4科25种,主要热带种植作物有20科29种。而目前生态绿网应用的适生植物只有79科202种,其中公园绿化应用也才有47科154种,并以无瓣海桑群落生态修复红树林,以甘蔗为农业田园的主要生态植物。应用的适生植物资源存在多样性不足,外来引种速生树种过多,生态价值不高等问题。3通过对543种野生木本植物及市域其他植物资源的调研分析,筛选出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适生植物共计231种,分属72科177属,为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依据植物的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生态景观价值、生态教育作用进行功能分类、汇总,借助Python语言代码重复利用、免费开源、模块化、函数化的精炼优势,建立适生植物资源的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实时动态化更新,实现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成果共享。4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对综合性公园调查,分析评价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特点,发现风景游憩类的适生植物季相景观模式单一,骨干、基调树种季相景观缺乏等问题;红树林湿地外来速生树种数量过大,风景游憩功能低;农业生态田园风景游憩类的生态产品少、经济效益低下。依据公园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生态价值需求和绿网生境与植物资源特点,从植物资源分类库中选用典型适宜的适生植物资源,重塑生态价值及路径如下:①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适生植物有: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红鸡蛋花+朱缨花+琴叶珊瑚;榄仁树+红花羊蹄甲+红千层+红花檵木+龙船花;铁冬青+黄槐+狐尾椰+夹竹桃+鸡冠刺桐+灰莉。②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教育、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乡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黄槿+海漆(水黄皮和杨叶肖槿)、银叶树+海芒果、白骨壤、桐花树等。③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教育价值选用典型适生植物采取“菠萝蜜+红掌”的林下两层间种群落模式。地域性适生植物资源系统的构建,尚需不断收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植物资源研究成果,以丰富资源库的植物种类,这一研究值得持续进行。

杨潇,李艺坚,刘毅峰[4](2020)在《果用型番木瓜矮化栽培管理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生产优质果用型番木瓜长圆形小果为出发点,提出了选用非转基因抗花叶病优良果用型番木瓜品种,应用矮化栽培技术达到株型矮壮、早结丰产、延长经济采收期的目的,实现果用型番木瓜高产高效栽培。

那郅烨,杨地,明桂花[5](2019)在《程海湖湖滨植物多样性调查及污染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调查结果显示,程海湖流域被子植物,包括入侵物种、当地的经济作物以及栽培绿化树种,共有320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90个科,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草本植物占62.81%,木质藤本和灌木占18.75%,小乔木或乔木占18.43%。常见的入侵物种植物有20种,包括入侵杂草9种,由栽培植物转为野生的11种,其中,紫茎泽兰和马缨丹已成为优势种,对当地生态造成破坏。常见的经济植物25种:经济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蚕豆、番茄、生姜、甘蔗、大蒜、甘蔗和红花;经济树种主要有油橄榄、竹叶花椒、蜜柚、柑橘、葡萄、石榴、龙眼、杧果、美国山核桃和芭蕉;栽培绿化树种16种:主要有落羽杉、山杨、凤凰木、麻风树和龙舌兰等。程海湖周边区域主要为农田和村庄等受人为干扰较大区域,自然植被较少,目前保存良好的自然植被类型有两类,一类是位于程海湖西边和东边山坡的明油子-扭黄茅稀树灌草丛,另一类是位于程海湖南端以辣蓼群落和水烛群落为主的湿地水生生物群落。调查显示,程海湖的湿生植物群落和森林植被都已经被严重破坏,周边自然植被已发生了由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灌丛-草坡的恶性演变,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趋于单一,是近年来程海湖污染逐渐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佳昱[6](2019)在《海南琼海白石岭自然植物群落及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园林规划建设中,随着人们对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需求趋向多样化,植物景观所创造的生态作用和经济效益引起重视,在大量引入外来种景观植物之后,当地植物景观的地域独特性降低,具有较强的抗性和适应性、独具地域特色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潜在的经济效益等突出优势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越来越为研究人员所重视,通过植被调查和定量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研究并结合实地情况对其应用进行分析评价展望,是全面了解研究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重要方式。本文以琼海白石岭地区为研究对象,查阅资料文献调查基础上对当地植物进行野外的植物调研考查,研究白石岭自然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植被群落结构,并进行地理区系分析、野生植被的演变规律的探讨;在系统了解白石岭地区内野生植物资源基础上,从中筛选出有野生观赏植物组成、观赏特性、园林用途等并进行筛选评价;通过GIS系统进行空间分析,从地区高程、坡度、坡向、植被分布等方面进行分别讨论,并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水体、植被分布共5个指标作为单因子,进行白石岭地区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叠加分析得地区植被生态敏感性,以了解白石岭地区植被未来发展优化所面临的生态情况,基于植被研究结果和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对白石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展望,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路线及样方调查,白石岭地区植物共736种,隶属149科468属,其中当地植物674种,外来栽培植物62种。在736种植物中,蕨类植物48种,隶属22科,36属;裸子植物6种,隶属4科,4属;被子植物679种隶属123科,428属,其中双子叶植物有561种,隶属104科,345属,单子叶植物118种,隶属19科,83属。在674种当地植物中,以热带成分为主,占总科数的70.42%,总属数的的 93.41%。(2)白石岭植被类型主要有自然植被及人工植被。其中自然植被为次生林,次生在周边的灌丛、草丛多分布在林缘或镶嵌分布,如多花山猪菜、野生芭蕉及山黄麻等多种乔灌木形成藤、草、树混合类型;人工植被主要是槟榔园、橡胶林和小面积的景区人工植被等。对区域内自然次生林植被进行样地调查的数据分析,总体上为热带雨林次生林,由鸭脚木、木荷、黎蒴栲、山油柑等优势种构成,对所调查的12个样地进行Pcord聚类分析分类,得出有一定差异的5个森林群落。次生林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3.00-4.00之间,属中偏低。(3)筛选出具有较强观赏价值的当地野生园林绿化植物资源约370种,隶属118科249属,包括海南特有种21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4种,并根据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评价观赏植物在观花、观果、行道庭院、垂直绿化、地被植物的应用,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4)为了解白石岭地区各区域不同的植物生态敏感性程度,通过GIS系统进行空间分析,高程、坡度、坡向、水体、植被分布共5个指标进行白石岭地区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得最敏感区、敏感区、低敏感区、不敏感区四类区域,分别占白石岭区域总面积比重的3.48%、16.91%、77.44%、2.16%,区域内以敏感区和低敏感区为主。将白石岭地区植被现状分布为基础,结合地块敏感区等级将白石岭地区划分为不同地块5个类型:次生林保护类区域、槟榔林改善类区域、橡胶林改善类区域、草灌修护类区域、人工植物造景区域,根据该地区主要植物分布现状适当增补观赏植物资源。结合白石岭地区空间分析角度,根据白石岭植被现状并根据不同类型区域筛选出适应性强、观赏经济价值高的植物种类对白石岭地区植被现状提出应用改善的建议与展望以丰富植物多样性、提高地块内植物的景观价值与经济效益。(5)以野生植被调查、GIS系统定性定量分析、基于植被配置角度的生态敏感性研究等方法,从而对白石岭地区植被进行科学系统地研究以为白石岭地区未来植被的保护和优化提供数据资料和参考启发。次生林保护类区域以保护为主,封禁保护植物区域,自然封禁措施结合补种植被的方式以促进植被恢复速度,选择九节、白背叶、潺槁木姜子、石斑木、楹树、紫玉盘、余甘子、草豆蔻、梵天花等植物结合原有次生林不同类型群落的木荷、华润楠、阴香、黄杞、黧蒴栲、鸭脚木野生植物进行配置。槟榔、橡胶林改善区以修复改善为主,选择能快速成林的植物种类,在短期内建立速生植物群落,丰富植物群落层次,如铁刀木、印度紫檀、盆架子、楹树、黄牛木、苦楝、小叶榄仁等;以保留槟榔林植物景观为目标可保留槟榔,丰富林下的下层植被如朱砂根、海南草珊瑚、梵天花、草豆蔻、积雪草、鸦胆子等植物。草灌修护类区域以荒坡成林为目的,选择耐贫瘠耐旱的海南菜豆树、厚皮树、木棉、乌材、黄牛木、岭南山竹子、猫尾木等白石岭当地野生植物资源,从而达到对植物景观发展研究的目的。人工植物造景区域以现有的观赏植物栽培种与野生植物搭配为原则,达到丰富植物层次、增强乡土特色的目的,将现有栽培种搭配观赏价值高的朱顶红、文殊兰、黄蝉、艳山姜、巴西野牡丹等观花植物,毗邻水库的近水区域,可应用白石岭观赏植物资源中的水石榕、白千层、鸢尾、蒲草、闭鞘姜等亲水性植物营造丰富的滨水植物景观。

龙会英,张德,段曰汤[7](2018)在《干热河谷经济林果主要栽培技术与种植模式》文中提出干热河谷光热资源充足,土地资源丰富,生物产量高,交通便利,具有特殊的区域优势,是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果的理想地之一。经济林果产业是云南高原特色产业之一,在干热河谷发展经济林果有利于提高区域农业农村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本文综述了干热河谷经济林果栽培历史、栽培技术和种植模式,旨在为区域经济林果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王思明[8](2018)在《外来作物如何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文中研究指明中华农业文明是一个多元交汇的体系,外来作物的引种推广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域外作物大多通过"丝绸之路"传入,隋唐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主要传播途径,宋元以后海上丝绸之路日渐显着。这些外来作物不仅包括重要粮食作物,也包括蔬菜果树、油料作物和大量经济作物,总数超过120种。经过长期的适应和改良,这些作物已经完全融入中国传统农业,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靳文平[9](2017)在《福州市公园绿地植物多样性及其冻害与恢复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2015年12月到2016年3月初,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福州市出现大幅度降温,2016年1月25号左右,气温首次低至零下,温度达到近几十年来最低,导致福州市公园和街道绿地植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尤其外来物种受冻严重。本研究分析福州市公园绿地植物多样性以及调查其受冻害与恢复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多样性保护与防冻措施建议,可为保护和建设城市多样性和公园绿地的植物引种、景观植物配置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对福州市43个主要公园绿地类型的植物进行调查,发现福州市内公园绿地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共有植物901种,隶属148科547属,各层次的植物配置相似度高,植物的使用重复性高。生活型方面,乔木252种,灌木169种,草本388种,草质藤本30种,木质藤本26种;彩叶植物方面,公园常用彩叶植物共163种,隶属64科,104属,乔木层、灌木层以人工栽培的外来植物为主;物种来源地方面,本地种有506种,引进种395种,其中,国内引进115种,国外引进280 种。对福州市16个主要代表公园的受冻害植物进行调查,发现本地种适应良好,外来引种抗寒表现较差,调查发现共有272种受冻害,隶属97科,197属,种数占植物总量的30.19%。生活型方面,受冻害乔木共106种(占冻害乔木总数42.06%)、灌木101种(占49.51%)、草本65种(占16.75%);彩叶植物方面,受冻害的共145种(占88.96%),冻害程度有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冻害等级由市中心区公园到郊区公园递增;物种来源地方面,本地种68种,占公园所有本地种总种数的13.44%,外来引种204种,占外来引种总量的51.65%,外来引种中,国内引种60种,占国内引种总量的52.17%,国外引种144种,占国外引种总量的51.43%;引自美洲热带、南美洲、亚洲热带、北美洲等地区的植物受冻害严重,占其总引种量的1/2以上。对福州市11个代表公园受冻害3级以上的131种植物冻后生长恢复形势进一步观察,比较植物的景观恢复力。前2个月,乔木未见恢复,灌木恢复20种(占35.71%),草本恢复21种(占60.00%);前5个月,乔木恢复仅6种(占15.00%),灌木恢复50种(占89.29%),草本恢复33种(占94.29%),67.53%常绿木本植物、21.05%落叶木本植物恢复;9个月后,60%的乔木、93.41%的灌木、100%的草本恢复。景观恢复力显示:草本>灌木>乔木,常绿阔叶树>落叶树。

林伟东[10](2017)在《福建主要茶树品种(系)DNA指纹图谱研究与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福建具有丰富的茶树资源,作为福建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拥有悠久的茶树栽培历史。同时由于茶树品种间的杂交及长期引种栽培,积累了大量的茶树种质资源。为了鉴别福建茶树种质资源,探索出适合用于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方法,本研究对共55份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试验采用了 ISSR、SCOT、iPBS三种标记对55份福建主要茶树品种(品系)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分别构建了 55份供试材料的指纹图谱。具体结果如下:(1)筛选出的11条ISSR引物对55份供试材料共检测出156个位点,其中多态性条带152条,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4.2条,平均PPB为97.45%。获得的55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6~0.92之间,平均为0.72,构建了 55份茶树品种(系)的ISSR标记指纹图谱。55份供试材料共两个群体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87,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4,Nei基因多样性为0.31,香农指数Shannon为0.46,遗传分化Gst为0.05,基因流Nm为9.99。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8处,将55份茶树资源分成3大类。(2)本实验首次利用SCOT标记对福建茶树资源进行分析,构建了适用于福建茶树资源SCOT-PCR扩增体系。从38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的16条多态性引物,构建了 55份茶树品种(系)的SCOT标记指纹图谱。对55份材料共扩增出219条条带,多态性条带为216条,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3.8条,多态性比率PPB为93.15%,55份供试材料的GS介于0.49~0.85,平均为0.67。SCOT标记分析55份供试材料共两个群体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93,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4,Nei基因多样性为0.32,香农指数Shannon为0.48,遗传分化Gst为0.067,基因流Nm为7.01。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4处,将55份茶树资源分成2大类。(3)本研究首次利用iPBS标记对茶树资源进行分析,构建了适用于茶树iPBS-PCR扩增体系。从48条引物中筛选到的13条多态性引物,构建了 55份茶树品种(系)的iPBS标记指纹图谱。对55份茶树资源共扩增出216条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6.61条,平均PPB为95.83%,遗传相似系数GS介于0.4444~0.8379之间,平均为0.639。iPBS标记分析55份供试材料共两个群体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96,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69,Nei基因多样性平均为0.39,香农指数Shannon为0.56,遗传分化Gst为0.057,基因流Nm为8.34。在GS为0.61时,55份供试材料可以分成3大类。(4)ISSR分子标记所检测的遗传多样性各指数和相似系数均高于SCOT和iPBS标记,且引物扩增多态性也最高,表明ISSR标记多态性检测能力均高于另外两种标记。采用引物组合法所构建的55份供试材料的指纹图谱中,iPBS标记构建55份茶树指纹图谱效率最高,只用2条引物11个位点,而ISSR和SCOT分别用了 4条16个位点和5条15个位点。ISSR、SCOT和iPBS标记的引物多态性都较高且相差不大,表明三种标记均适用于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由三种标记组合的ISSR+SCOT+iPBS标记结合了单种标记的优点,能更全面的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进行分析,茶树资源的聚类分布较合理。在今后丰富的资源背景下,可利用几种标记结合的方式对供试材料进行分析。三种不同标记所分析的55份供试材料的多样性,反映出福建茶树资源的丰富性,构建的55份供试材料的DNA指纹图谱可为福建茶树资源的鉴定,为茶树杂交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二、云南番木瓜引种栽培与利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番木瓜引种栽培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6种金花茶叶片表型和SCoT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金花茶概述
        1.1.1 金花茶的药用价值
        1.1.2 金花茶的营养价值
        1.1.3 金花茶的观赏价值
        1.1.4 金花茶的育种研究
    1.2 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1.2.1 遗传多样性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2.3 表型多样性研究进展
        1.2.4 SCoT分子标记
        1.2.5 山茶科植物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6 金花茶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金花茶叶片表型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来源地概况
    2.2 材料采集
    2.3 试验方法
        2.3.1 叶片外形特征测量
        2.3.2 叶片解剖结构特征
    2.4 表型性状数据分析方法
    2.5 结果与分析
        2.5.1 差异分析
        2.5.2 变异分析
        2.5.3 主成分分析
        2.5.4 聚类分析
        2.5.5 相关性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金花茶SCoT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材料来源与采集
    3.2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DNA的提取方法
        3.3.2 DNA的检测
        3.3.3 PCR扩增
        3.3.4 引物筛选
    3.4 数据统计及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DNA模板的质量与浓度
        3.5.2 SCoT分子标记扩增结果分析
        3.5.3 遗传多样性分析
        3.5.4 遗传相似性分析
        3.5.5 聚类分析
        3.5.6 主坐标分析
        3.5.7 相关性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研究现状
        1.2.1 植物区系和植物区划研究
        1.2.2 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现状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贵州省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2.1.2 贵州省绿化发展概况
    2.2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
        2.2.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储量
        2.2.2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生长习性
        2.2.3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观赏特性
        2.2.4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的应用现状
    2.3 小结
第三章 贵州省特色景观区划
    3.1 区划原则
    3.2 区划依据
        3.2.1 自然地理区划
        3.2.2 生态系统
        3.2.3 植被区系
        3.2.4 林业发展区划
        3.2.5 行政区划
        3.2.6 民族聚落分布
        3.2.7 旅游资源分布
        3.2.8 经济产业发展概况
        3.2.9 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发展状况
    3.3 区划方法
    3.4 区划结果
第四章 各区划区木本植物资源组成分析
    4.1 各区划区乡土木本植物科属种的组成
    4.2 各区划区乡土木本植物生活型组成
    4.3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植物应用现状
第五章 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筛选
    5.1 筛选原则
        5.1.1 地域环境的适应性原则
        5.1.2 引种培育的可行性原则
        5.1.3 植物种类的价值性原则
        5.1.4 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5.2 筛选方法
        5.2.1 确定筛选指标
        5.2.2 建立判断矩阵
        5.2.3 一致性检验
        5.2.4 判断矩阵群的平均权重向量
        5.2.5 制定评分标准
        5.2.6 计算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筛选的综合指数
    5.3 结构模型
    5.4 权重确定
    5.5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筛选的综合指数分析
    5.6 各区划区木本植物筛选结果
第六章 基于区划结果的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景观应用策略
    6.1 乡土木本植物景观应用配置原则
    6.2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景观乡土木本植物选择应用建议
        6.2.1 贵州省城市(县城)市(县)树市(县)花分析
        6.2.2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景观乡土木本植物选择应用
    6.3 乡土木本植物开发应用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调查现状
        7.1.2 划分贵州地方特色景观区划
        7.1.3 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筛选
        7.1.4 各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推荐
    7.2 讨论与展望
        7.2.1 讨论
        7.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科属种组成
附录2 贵州省地方特色木本植物调查问卷
附录3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综合指数

(3)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公园城市概述
        1.4.1 公园城市定义
        1.4.2 公园城市在园林、森林与生态园林等方面的前期探索
        1.4.3 公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生态原则
        1.4.4 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
    1.5 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1.5.1 绿带—绿道—绿廊—公园体系
        1.5.2 生态绿网理论
        1.5.3 生态绿网规划实践探索
        1.5.4 生态绿网特点分析
        1.5.5 基于植物生态学理论的生态价值指标分类
        1.5.6 植物多样性专题研究
    1.6 研究问题
        1.6.1 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生态空间网络
        1.6.2 基于生态功能的适生植物资源应用不足
        1.6.3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侧重于生态防护且未形成体系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1.8 研究策略与方法
        1.8.1 研究策略
        1.8.2 研究方法
    1.9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于地域特殊自然地理要素的城乡绿网及生态价值体系构建
    2.1 湛江市概况
    2.2 湛江市绿网的生态结构
        2.2.1 市域生态空间格局
        2.2.2 市域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功能
        2.2.3 城区与环城绿网
        2.2.4 城区绿地与环城绿网生态功能评价及生态绿网结构
    2.3 绿网生态价值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2.3.1 生态价值构建的地域化原则
        2.3.2 风景游憩类生态价值分析
        2.3.3 基于地域性城市特殊自然地理要素因子影响力评价
        2.3.4 地域性城市生态防护价值指标分析
        2.3.5 湛江生态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生态价值的公众评价
    2.4 地域性公园城市绿网的生态价值体系
    2.5 本章小节
3 湛江市域适生植物资源收集与分类
    3.1 市域植物多样性
    3.2 绿网生态植物资源分析
        3.2.1 综合性公园景观游憩空间及其骨干基调树种资源
        3.2.2 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空间及其植物群落
        3.2.3 农业生态田园及其生态产品
        3.2.4 植物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3.3 基于生态价值优势的植物资源收集、分类
    3.4 地域性适生植物分类
        3.4.1 适生植物
        3.4.2 适生植物资源种类库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PYTHON语言的适生植物资源分类库构建
    4.1 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的目的与任务
    4.2 Python语言特点
    4.3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原理与流程
        4.3.1 原理
        4.3.2 流程
    4.4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库
    4.5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生态价值分类库
    4.6 本章小结
5 综合性公园植物生态景观价值评价及重构
    5.1 城区绿地综合性公园
    5.2 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季相景观分析
    5.3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花
    5.4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果
    5.5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叶
    5.6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评价
    5.7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群落资源筛选
        5.7.1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筛选原则
        5.7.2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种类筛选
    5.8 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5.9 本章小节
6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重塑
    6.1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价值
    6.2 红树林湿地生态游憩经验借鉴
    6.3 基于生态景观、教育价值的乡土红树植物资源选用
    6.4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的重塑路径
        6.4.1 区位自然条件分析
        6.4.2 场地挑战与策略
        6.4.3 系统功能构建
        6.4.4 乡土红树植物群落规划
    6.5 本章小节
7 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及教育价值重塑
    7.1 基于绿网生态价值的农业生态田园
    7.2 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农业生态田园生态价值
    7.3 植物生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生态产品品质
        7.3.1 植物生理生态学理论
        7.3.2 环境因子与植物生态产品生产模式的关系分析
        7.3.3 生产性花果资源筛选及其生态产品生产模式
    7.4 红掌产品花色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7.4.1 材料与方法
        7.4.2 结果与分析
        7.4.3 讨论与结论
    7.5 菠萝蜜果品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7.5.1 材料与方法
        7.5.2 结果与分析
        7.5.3 讨论与结论
    7.6 农业生态田园的生产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7.7 本章小节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与展望
    8.2 结论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湛江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库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果用型番木瓜矮化栽培管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选用品种
    1.1‘红日2号’
    1.2‘漳红’
    1.3‘台农1号’
    1.4‘美中红’
    1.5‘果谷1号’
2 园地选择与整地育苗
    2.1 园地选择
    2.2 园地整理
    2.3 种子处理与催芽播种
        2.3.1 种子处理
        2.3.2 催芽播种
    2.4 育苗炼苗
3 定植与定植后管理
    3.1 苗木定植
    3.2 拉苗定苗
    3.3 抹芽和疏果
    3.4 水肥管理
        3.4.1 水分管理
        3.4.2 施肥管理
4 病虫害防治
    4.1 环斑花叶病毒病
    4.2 霜疫霉病
    4.3 炭疽病
    4.4 虫害
5 果实采收
6 栽培技术关键点及效果分析
    6.1 栽培技术关键点
    6.2 效果分析
7 小结

(5)程海湖湖滨植物多样性调查及污染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一)区位
    (二)气候
    (三)资源
    (四)植物多样性调查
二、数据来源与审核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程海湖种子植物多样性
    (二)程海湖入侵植物
    (三)程海栽培植物(经济作物和绿化植物)
    (四)程海湖流域野生植被
        1. 明油子、扭黄茅稀树灌草丛Form.Dodonaea viscosa,Heteropogon contortus
        2. 湿地水生生物群落
四、基于湖滨植物多样性调查的程海湖污染防治对策探讨

(6)海南琼海白石岭自然植物群落及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 野生植物群落与植物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1.1.2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概念与研究进展
        1.1.3 植物生态敏感区及GIS在植物调查和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园林应用研究概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
        2.2.2 野外调查方法
        2.2.3 植物群落数置特征研究方法
        2.2.4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筛选原则
        2.2.5 定性和定置相结合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白石岭总体自然森林植被类型组成与结构特征
        3.1.1 白石岭地区自然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3.1.2 白石岭地区自然草本群落结构分析
    3.2 白石岭植物资源组成及区系分析
        3.2.1 野生植物种类概况及科属分级
        3.2.2 科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
    3.3 白石岭观赏植物资源筛选
        3.3.1 野生观赏植物种类统计
        3.3.2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生活型及组成类型
        3.3.3 野生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3.4 白石岭植物资源GIS空间分析与敏感性分析
        3.4.1 数据处理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4.2 单因子评价
        3.4.3 白石岭植物分布的空间评价
        3.4.4 自然植物群落分布空间分布与生态环境的因子空间关系分析
        3.4.5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分布空间评价
    3.5 观赏植物资源选择利用分析
        3.5.1 次生林保护类区域保护与利用分析
        3.5.2 槟榔林改善类区域利用分析
        3.5.3 橡胶林改善类区域利用分析
        3.5.4 草灌修护类区域利用分析
        3.5.5 人工景观区域及近水区域利用建议
4. 讨论
    4.1 白石岭林相和植被质置评价
    4.2 野生植物资源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4.3 观货植物资源及应用前景分析
    4.4 白石岭地域空间分析及植物生态敏感区评价
5. 结论与展望
6.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7)干热河谷经济林果主要栽培技术与种植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干热河谷主要特征
2 干热河谷经济林果引种试种与栽培技术和种植模式概况
    2.1 干热河谷经济林果引种试种概况
    2.2 干热河谷经济林果栽培技术
    2.3 干热河谷经济林果种植模式
        2.3.1 经济林果-经济林果复合种植模式
        2.3.2 经济林果-粮经作物复合种植模式
        2.3.3 经济林果-牧草复合种植模式
    2.4 典型复合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2.4.1 经济林果-经济林果复合种植模式 (龙眼-台湾青枣复合种植模式)
        2.4.2 经济林果-经济作物复合种植模式 (咖啡-龙眼复合栽培模式)
        2.4.3 经济林果-牧草复合种植模式 (龙眼-柱花草复合种植模式)
3 制约干热河谷经济林果发展的因素
4 对干热河谷经济林果栽培技术和种植模式的建议

(8)外来作物如何影响中国人的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一、丝绸之路:名于丝绸, 不止于丝绸
二、传入中国的域外作物
三、外来作物对国人生活的影响
    (一) 缓解人地矛盾, 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
    (二) 强化男耕女织, 满足了中国人的衣着需求
    (三)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
    (四) 增加了优良饲料作物种类, 极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五) 丰富了中国蔬菜瓜果的品种, 增添了人们的食物营养和饮食情趣
    (六) 增加了食用油原料种类, 丰富了我国食用油的品味
    (七) 拓展土地利用的时间与空间, 有助于提高农业集约经营的水平
    (八) 吞云吐雾, 吸烟成为一种社会习惯

(9)福州市公园绿地植物多样性及其冻害与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公园绿地植物的概念及功能
        1.2.1 公园绿地植物的概念
        1.2.2 公园绿地植物的功能
    1.3 公园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1.3.1 植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1.3.2 植物多样性发展趋势
    1.4 公园绿地植物冻害研究
        1.4.1 绿地植物冻害研究现状
        1.4.2 绿地植物冻害研究发展趋势
    1.5 调查研究技术路线
2 公园绿地植物多样性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区域概况
    2.3 调查区域的选择
    2.4 研究指标及数据分析方法
    2.5 结果分析
        2.5.1 绿地种类组成
        2.5.2 绿地生活型组成
        2.5.3 彩叶植物组成
        2.5.4 绿地植物来源地
3 公园绿地植物冻害
    3.1 冻害研究背景
    3.2 冻害调查内容
    3.3 冻害调查方法
    3.4 鉴定植物冻害主要指标
    3.5 结果分析
        3.5.1 冻害植物生活型
        3.5.2 彩叶植物冻害区域差异
        3.5.3 植物来源地冻害比较
        3.5.4 冻害植物具体引种地
        3.5.5 重点公园植物冻害
    3.6 冻害原因分析
        3.6.1 微地形及小气候
        3.6.2 植物类群及物种品性
        3.6.3 栽培生境
        3.6.4 植物配置
4 公园绿地植物冻害恢复
    4.1 冻害恢复调查内容
    4.2 冻害恢复调查方法
    4.3 冻害恢复鉴定指标
    4.4 冻害植物地理成分
    4.5 结果分析
5 多样性保护及防冻措施建议
    5.1 植物多样性保护
        5.1.1 植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5.1.2 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5.1.3 植物多样性保护建议
    5.2 引种应用及防冻措施
        5.2.1 植物引种应用
        5.2.2 植物防冻措施建议
        5.2.3 冻后恢复生长技术措施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福州市公园植物名录
致谢

(10)福建主要茶树品种(系)DNA指纹图谱研究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福建茶树资源的概述
    2 分子标记的简述
    3 ISSR分子标记简介及应用
        3.1 ISSR分子标记的简介
        3.2 ISSR分子标记的应用
        3.2.1 茶树种质的鉴定
        3.2.2 茶树种质稳定性的鉴定
        3.2.3 基于ISSR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分析
        3.2.4 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4 SCoT分子标记简介及应用
        4.1 SCOoT分子标记的简介
        4.2 SCOT分子标记的应用
        4.2.1 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4.2.2 种质资源鉴定
        4.2.3 指纹图谱构建
        4.2.4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4.2.5 基因差异表达
    5 iPBS分子标记简介及应用
        5.1 iPBS分子标记简介
        5.2 iPBS分子标记应用
    6 本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6.1 本研究的目的
        6.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茶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1.1.1 材料与处理
        1.1.2 试验试剂
        1.1.3 试验设备与器材
        1.1.4 引物来源
        1.2 试验方法
        1.2.1 茶树DNA提取与检测方法
        1.2.2 ISSR扩增体系优化与引物筛选
        1.2.3 ISSR-PCR扩增与检测
        1.2.4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DNA浓度与质量检测结果
        2.2 筛选出的ISSR引物及多态性分析
        2.3 根据ISSR分析的55份供试原料DNA多样性分析
        2.4 供试品种(系)的聚类分析
        2.5 供试品种(系)进化树分析
        2.6 ISSR标记构建指纹图谱
    3 讨论
        3.1 DNA模板浓度与纯度对ISSR-PCR反应的影响
        3.2 引物退火温度与多态性
        3.3 ISSR标记分析的供试材料间多样性分析
第三章 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茶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1.1.1 材料与处理
        1.1.2 试验试剂
        1.1.3 试验设备与器材
        1.1.4 引物来源
        1.2 试验方法
        1.2.1 茶树DNA提取与检测方法
        1.2.2 SCoT扩增体系优化与引物筛选
        1.2.3 SCoT-PCR扩增与检测
        1.2.4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DNA浓度与质量检测结果
        2.2 扩增体系优化分析
        2.3 筛选出的SCoT引物及多态性分析
        2.4 根据SCoT分析的55份实验样品多样性分析
        2.5 55个样品材料的聚类分析
        2.6 供试品种(系)进化树分析
        2.7 SCoT标记构建指纹图谱
    3 讨论
        3.1 扩增体系与多态性
        3.2 SCoT方法研究的茶树样品多样性研究
第四章 基于iPBS分子标记的茶树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1.1.1 材料与处理
        1.1.2 试验试剂
        1.1.3 试验设备与器材
        1.1.4 引物来源
        1.2 试验方法
        1.2.1 茶树DNA提取与检测方法
        1.2.2 iPBS扩增体系优化与引物筛选
        1.2.3 iPBS-PCR扩增与检测
        1.2.4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DNA浓度与质量检测结果
        2.2 扩增体系优化分析
        2.3 筛选出的iPBS引物及多态性分析
        2.4 依据iPBS分析的55份供试原料遗传多样性分析
        2.5 供试品种(系)的聚类分析
        2.6 供试品种(系)进化树分析
        2.7 iPBS标记构建指纹图谱
    3 讨论
        3.1 iPBS标记分析茶树基因组的有效性
        3.2 指纹图谱与品种鉴定
        3.3 55份样品的多样性
第五章 ISSR、SCoT、iPBS三种分子标记的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1.1.1 材料与处理
        1.1.2 试验试剂
        1.1.3 试验设备与器材
        1.1.4 引物来源
        1.2 试验方法
        1.2.1 茶树DNA提取与检测方法
        1.2.2 ISSR扩增体系优化与引物筛选
        1.2.3 SCoT扩增体系优化与引物筛选
        1.2.4 iPBS扩增体系优化与引物筛选
        1.2.5 PCR扩增与检测
        1.2.6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ISSR、SCoT与iPBS标记的引物多态性对比
        2.2 ISSR、SCoT、iPBS、ISSR+SCoT+iPBS遗传相似系数的对比
        2.3 ISSR、SCoT、iPBS与ISSR+SCoT+iPBS聚类图比较
        2.4 ISSR、SCoT、iPBS与ISSR+SCoT+iPBS方法遗传多样性比较
        2.5 ISSR、ScoT与iPBS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几种标记对55份茶树资源的多样性
        3.2 茶树几种分子标记分析比较
        3.3 ISSR、SCOT、iPBS标记的相关关系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2.1 主要创新点
        2.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云南番木瓜引种栽培与利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6种金花茶叶片表型和SCoT遗传多样性研究[D]. 覃冬梅. 广西大学, 2020(02)
  • [2]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D]. 涂燕茹. 贵州大学, 2020(03)
  • [3]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D]. 夏春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4]果用型番木瓜矮化栽培管理方法[J]. 杨潇,李艺坚,刘毅峰.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03)
  • [5]程海湖湖滨植物多样性调查及污染防治对策[J]. 那郅烨,杨地,明桂花. 区域治理, 2019(50)
  • [6]海南琼海白石岭自然植物群落及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应用研究[D]. 宋佳昱. 海南大学, 2019(06)
  • [7]干热河谷经济林果主要栽培技术与种植模式[J]. 龙会英,张德,段曰汤. 热带农业科学, 2018(09)
  • [8]外来作物如何影响中国人的生活[J]. 王思明. 中国农史, 2018(02)
  • [9]福州市公园绿地植物多样性及其冻害与恢复研究[D]. 靳文平.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10]福建主要茶树品种(系)DNA指纹图谱研究与构建[D]. 林伟东.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云南木瓜引种栽培利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