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学与现实的交流--上海高中新教材的尝试

关注数学与现实的交流--上海高中新教材的尝试

一、注重数学与现实的沟通——上海高中新教材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朱淑鸣[1](2021)在《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的提出,使环境教育迈入新的阶段;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将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纳入立德树人范围,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成为促进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落实,优化地理教学的重要途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建立为融合提供了实践基地。研究首先分析现行课标与教材,从人地协调观的四级分级水平入手,通过个别访谈与问卷调查,呈现当前高中地理教育模式下,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现状。研究发现,现行教材中多处从生态环境教育的环保知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三大角度融合,现行新课标的顶层设计关注生态文明的培养。整体而言,教师的融合认可度较高,但由于对生态环境教育理解的不全面、融合多源于感性自发性认知,同时受到应试背景影响及考核机制、时间、空间、经费的多重限制,使得出现融合方式单一、差异度较大、内容局限,仅作为课堂延伸与拓展内容等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认知,接受度较高,但对自然环境的认知程度高于人文政策,对抽象逻辑的认知高于具体事实,且基础概念不扎实;学校能够提供一定的融合支持。针对现状,探索出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的三大策略。第一,从核心素养落实、课标与教材分析两方面,紧跟课改发展,依托新课标与教材实施融合,提高教师的融合理解、确保系统的融合设计。第二,从课程体系、校园环境、交流合作三个角度,借助校级平台,优化利用校内外资源实施融合,突破时间、空间与经费限制。第三,从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三个维度,躬耕日常课堂,采用多样教学理论方法实施融合,协调培育抽象逻辑与具体事实认知。其中,重点关注情境认知理论,提出分类知识内容,教学因课制宜;抓住时事热点,塑造真实情境;提供实际数据,培养分析能力;抽象知识落地,触发情感共鸣三条具体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具体教学设计与表现性评价。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的政策背景资源,以太浦河流域为例,使用系列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串联教学活动,探索生态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机融合。

高博[2](2021)在《人教新旧版本物理教材比较研究 ——以必修部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促进了我国基础阶段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为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要求的高质量人才,本次课程变革确定了以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终极目标。而如何改进教学活动能使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就成了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研究者的重要课题。教材作为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教和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故教育变革往往从教材变革开始。如今以新版课程标准为指导编写的新版高中物理教材正在全国铺开使用,若想更好更高效地利用新版物理教材开展物理教学活动,就需要对教材特色、教材知识体系、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科学且深入透彻的研究分析。本研究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文献,在确定研究理论基础后对新老版本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明确教学改革方向和新版教材编写依据。接着以新老版本物理教材为研究对象,从教材知识体系、模块、习题和例题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新老版本物理教材的差异和各自优势所在。然后结合理论分析结果对一线物理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新版物理教材在实际教学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完成具体案例教学设计。综合比较后发现新版教材在习题情景、模块多样化、提升核心素养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由于新版教材出版时间较短,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仍需不断改进、优化。希望通过本次对新老版本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为落实新版课程标准教育目标,明确新版物理教材优势,高效利用新版物理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和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供一些建议。

周丽威[3](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指出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夏子聪[4](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 ——以湖北省麻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物理难学,教师难教”是当前许多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共同的心声;同时,目前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在学科内容、逻辑体系、思维、方法等方面跨度较大,存在较大的台阶现象。为能更好地提高高中物理的学习效率,实现高中物理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聚焦当前一线教学现状,从实证研究的视角探讨在基础物理教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初高中物理衔接工作,探索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有效策略并且在实践进行检验,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相关参考案例。本文其一,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和研究了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现状问题;其二,研究和梳理了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系列文件精神、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并探究了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异同点;其三,基于现实情况和理论分析设计了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调查问卷和访谈问题,作者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实习机会,对所带班级的学生及教师同事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收集了一线物理教育教学中“初高中物理衔接”有关的一手资料;其四,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进行了理论和定量分析,基于数据和麻城的地域情况,分析了初高中物理衔接困难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其五,立足现状,结合调查结果,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提出了七点解决问题的策略:一、统筹计划,优化高一物理学科课时安排;二、激发学习物理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三、加强科学引导,提升物理学习技巧;四、加强学科整合,化解跨度障碍;五、加强深度沟通,营造民主学习氛围;六、加强教师合作,提高衔接方法;七、培养复合型教师团队,引进高层次人才。其六,结合实践案例在麻城市部分高中进行了实施。其七,对本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研究不足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展望。

王晓倩[5](2020)在《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廿年研究(1999-2019)》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一次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是当代中国开展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依托。然从政策文本中看,该次课程评价改革经历了充分的酝酿,这在1999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已初见端倪。2002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颁布,为我国课程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自此,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评价改革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是确保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制度保障。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历史进行梳理与分析,既能够丰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研究成果,拓宽相关研究视野,更能够对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做出总结,为深化课程评价改革提供实践参考。同时,对于改革现存困境的探讨以及深化策略的提出也有利于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对改革相关史料进行分析,按照各个重大历史节点将改革的发展脉络划分为酝酿期(1999-2002年)、探索期(2003-2013年)、深化期(2014-2019年),并分别从价值取向、评价语言、评价主体、评价方式方面缕析了改革的基本样态,从政策设计、实践基础、关键举措、智力支持方面总结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其次,反思改革现存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角度上审视课程评价改革可以发现,当前课程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发生了脱离;在课程评价改革实践层面上则出现了执行变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评价改革代之以考试改革、改革推进机制呈现“路径依赖”、多元评价主体上行传播回路隔阂、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在管理方面,课程评价主体权责不明、评价活动缺乏系统规划等课程评价管理失序问题制约了改革的适切性;在文化视角里,垂直权利关系衍生的集权文化、根深蒂固的考试文化传统成为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最后,针对以上问题,从理论、实践、制度、文化方面提出改革的深化策略,分别是:在理论层面应该丰富相关研究并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为课程评价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应该完善课程评价的整体设计,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设立相对独立的课程评价机构或组织,并且加强培训以提高多元主体的评价能力;在制度方面,通过改革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评价制度、健全课程评价主体权责制度以及构建课程评价监督机制为课程评价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在文化方面,通过文化自觉实现课程评价改革的文化转向,继而发挥课程评价文化对于课程评价改革的引领作用,化解课程评价改革危机,引领改革的方向。

杜剑南[6](2020)在《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内容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考”一直以来就是研究者们的热点话题,而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即“取消文理分科”,这一改变也使得社会各界更加关注高考改革的实施。纵观高考试卷的内容变化,从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演变为国家考试中心命题和各地方自主命题并存,又逐步发展为现今全国基本统一使用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而这一变化也提醒我们需要将研究重心聚焦在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上。研究以十年为限,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近十年来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有两种,即大纲卷和新课标卷,而新课标卷又是现阶段“高考”所使用的试卷,因此就需要进一步探究新课标卷的内容变化特点。基于此,研究选取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具体问题是: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框架结构有哪些变化及特征?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题型结构有哪些变化及特征?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结构有哪些变化及特征?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难度有哪些变化及特征?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现阶段有关“高考试卷”“高考试卷比较”“高考数学试卷比较”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使得本研究一来将试卷框架与题型结构分开比较;二来完善了高中理科数学中所有知识点,本研究共统计出347个知识点(其中必考内容312个知识点,选考内容35个知识点),以此进一步细化知识点的统计,以便更好地观察高考数学试卷中知识结构的变化;最后通过分析数学高考试题的相关特点,在现有高考数学试题综合难度模型中七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加入条件含量和阅读量,除此之外还进一步完善以往模型中各水平因素的相关描述,并以举例高考试题的方式,将各因素水平与之对应分析,最后将近十年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中的每一道试题按照九个难度因素进行编码,进而利用综合难度模型公式计算出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的相关难度。通过比较法分析了近十年新课标卷中四种类型总计21套理科数学试卷——即新课标全国卷(3套)、新课标全国卷Ⅰ(7套)、新课标全国卷Ⅱ(7套)以及新课标全国卷Ⅲ(4套)在框架结构(考试的时间、试卷的总分、试卷指导语)、题型结构(题型的种类、各题型数量、所占分值)、知识结构(知识点总数及覆盖率、各知识单元下的知识点数量及分值)以及难度(各题型难度、各知识单元难度、整卷难度)这四个维度的变化并总结变化特征。通过访谈一线具有较长教龄的教师来完善研究结论,进而提出“新高考”试卷命制和高中数学教学的合理化建议。通过对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框架结构中的考试形式、考试总分、考试时间以及试卷说明进行比较发现,试卷在框架结构上注重整体的稳定性;对选择、填空、解答题的数量和分值以及知识点数目的比较发现,试卷在题型结构上呈现出“稳中求变”的趋势;对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中总知识点数、知识点总数覆盖比例、各知识单元下的知识点统计以及考查的知识单元数量及分值比较后发现,试卷在知识结构上逐渐关注试题综合性、应用性以及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对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中不同题型和整卷的难度比较中发现,试卷难度存在相对稳定的层次性、不同种类试卷的各难度因素没有显着差异、逐渐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基于研究结果对高考命题的建议:打破命题定势,改变出题结构与数量,适当增加试题灵活性;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考查考生的应用意识;均衡试题综合难度;尽量全面考察高中所学数学知识,持续提升试题的综合性。对高中教学的建议:继续与时俱进的注重“双基”,重视数学本质,培养通性通法;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注重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重视试题相关情境的创设,培养和发展学生应用意识。

裘珏馨[7](2020)在《“新概念”作文20年 ——历史回眸、价值指向和现实启迪》文中研究说明写作是摆在语文教育界的一大难题,而作文大赛作为鼓励学生写作的一种途径,值得我们给予些许关注。本研究将目光聚焦于“开作文大赛之先锋”并被誉为中国“语文奥林匹克”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之上。恰逢“‘新概念’作文大赛”步入第三个十年,首先将“‘新概念’作文大赛”作为一个整体置于历史长河之中,探究其产生背景及二十年来的发展轨迹,以期对其进行历史分期,并归纳总结整体特征,进而获得宏观印象。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新概念’作文大赛”复赛命题以及参赛作品在不同时期的特征,由表及里探索“‘新概念’作文大赛”所倡导的理念,在冷静客观的沉思中明确其价值指向,以期对作文教学深层次问题——即祛除公共话语、伪话语,有所启迪。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背景、分期与整体特征,初步完成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扫描与透视,将其发展轨迹归为异军突起(1999-2003)、受到冲击(2004-2008)、遭遇瓶颈(2009-2013)以及寻求突破(2014-至今)四个阶段,将其整体特征归为:坚守初心·谋求突破、市场利益·文人情怀、升学捷径·精神家园、沧海一粟·聚沙成塔。第二章为各阶段“‘新概念’作文大赛”命题特点分析。该部分主要聚焦于“‘新概念’作文大赛”二十年来的复赛命题,将异军突起期(1999-2003)的命题总特点归为“别具一格,耳目一新”,具体为:多种命题方式并举,提供多样表达平台;实物入题趣味性强,触发主体表达欲望;材料富有文化底蕴,理趣情趣兼容并重;材料极具可延展性,注重思维驰骋空间。将受到冲击期(2004-2008)的命题总特点归为“初戴镣铐,过犹不及”,具体为:指示用语霸道强势,限制条件陡然增多;材料命题二分天下,主题立意趋于明确;内容指向更为现实,自我立场突出明显;以命题人观点为题,主体经验有所忽视。将遭遇瓶颈期(2009-2013)的命题总特点归为“限制转向,以求平衡”,具体为:命题作文独占鳌头,寻求新的限制方式;触发点选择生活化,发现平凡中的非凡;触发点呈现场景化,展开想象力的翅膀。将寻求突破期(2014-至今)的命题总特点归为“谨慎尝试,稳中求变”,具体为:个别试题表述受限,交际文体初露头角;试题重回抽象哲理,出现神秘科幻色彩。第三章为各阶段“‘新概念’作文大赛”作品特点分析。该部分首先从思维、表达、体验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借此分析各阶段作品特点,认为异军突起期(1999-2003)的作品特点为:想象奇特思维发散,海量阅读不乏思辨;语词来源丰富多样,兼具年龄时代特征;结构形式寻求变化,构思精巧出人意料;关注现实追问究极,坦诚面对情绪体验。受到冲击期(2004-2008)的作品特点为:对想象力要求提高,文学意味逐渐浓厚;遣词造句易走极端,仍需倡导健康文风;形式结构仍有创新,经典新说需要审慎;影视游戏触发灵感,心态视野更加开阔;理性批判不曾缺席,虚构之乐占据上风。遭遇瓶颈期(2009-2013)的作品特点为:语言追求简洁日常,想象与现实结合;精巧构思层出不穷,多角度实现创新;寻常之事亦能成文,日常生活审美化;校园生活不乏情趣,不沉迷消极抱怨;冷静思考社会现实,不羞于表达情感。寻求突破期(2014-至今)的作品特点为:想象虚构依旧动人,逻辑推论鞭辟入里;语言风格顺其自然,结构形式创新依旧;青春有叛逆有和解,明媚通透富有朝气;直击时代各个角落,青春之力破纸而出。第四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价值指向。该部分基于前三章的铺垫,从关注思维、关注表达、关注体验三个维度展开对价值指向的论述。第五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对作文教学的启迪。该部分从作文命题、学生写作、语文教师、赛事举办四个维度具体展开论述。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在大量梳理材料的基础上,对“‘新概念’作文大赛”进行历时性分段并完成各阶段命题特点与作品特点的共时性总结,以此探析其价值指向,并试图获得对当下作文教学的现实启迪。

赵瑞雪[8](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研究》文中认为学校课程开发是学校开展课程改革,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相比较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开发体系的成熟与多元,受到多种条件约束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当前新一轮高考改革为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主要包含四大核心主张:(1)“人本取向”的课程开发思路;(2)共生共进的课程开发格局;(3)凸显张力的课程开发形态;(4)指向学生智慧发展的课程开发。在新高考政策的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是通过优化课程知识群和组织课程模块等方式,构建与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相贯通的学校课程体系,其中包括对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与拓展延伸,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特色和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开发,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教育目标。具体而言,新高考背景下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包括三个部分:立足“学科育人”的国家课程“二次开发”、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和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主要是基于当下高考改革背景,围绕“普通高中学校如何进行课程开发?”这一主题展开,研究的内核与主旨是普通高中课程学校开发如何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核心素养,改变课程开发原有以“技术路线”为主要思路的传统,回到以人的发展旨归上来。本研究为了深入了解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开发的现状、有益经验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政策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述,辅之以案例研究法,运用几所典型学校的课程开发案例予以佐证。本研究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得出: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在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国家课程“二次开发”上,应着重拓展型课程、课程群的开发以及通过课程统整实现学科育人目标;在进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发上,一是要营造文化氛围,注重环境课程的开发,二是立足于学生生活,为增强其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进行情境课程开发,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基于自身经验的文化理解与家国认同;在进行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时,一是着眼于学生行动力的提升,开发提高高中生实践能力的选修课程;二是着眼于学生能力优势的挖掘,开发基于学生生涯教育的选修课程;三是着眼于学生生存力的培养,开发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选修课程。

梁茜[9](2020)在《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对社会平等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人们在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更高层次的公平。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并展开的,过程属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因此,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也应建立在“过程”的基础之上。瑞典教育学家胡森认为教育过程是指学生入学之后所接受的教育的中间性阶段,过程公平意味着以平等为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所采取的不同对待方式。本文认为,这种“平等基础上的差异对待”不仅指向狭义层面的师生交往,也涵盖了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资源分配和程序执行过程,正是这些过程描绘了学校教育的真实风貌,也构成了审视教育公平的具体情境。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高中入学率不断提升,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获得高中教育的“入场券”的前提下,学生是否能够进一步享有足够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过程亟待关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考察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然状态和现实困境,以期为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公平提供建议与思考。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教育公平理论的梳理,从公平的“维度-程度”视角来分析普通高中学校的教育资源分配过程、教育程序执行过程和人际互动过程,以平等对待、弱势补偿和差异引领三种层层递进的公平“尺度”来考量不同教育过程场域中公平的实现程度、困境表现及成因机制。在具体的研究范式中,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两者互为补充、互相验证,综合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比较法,对我国19个省份的15000余名普通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60余名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度的访谈,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资料,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然现状、群体间差异、公平困境、相关的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研究发现:第一,教育过程公平的程度在不同的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班级之间和个体之间均具有显着差异,其中,校际之间的差异大于区域之间,个体之间的差异大于区域、校际和班级之间,由此可以推断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公平的矛盾主要存在于生生之间和学校之间,对于公平的关注应从促进区域均衡逐渐转向促进校际均衡和提升学生的个体公平感。从公平的影响因素来看,当前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受到“家庭资本”这一先赋性因素的影响较小,受到“学校资本”,包括师资水平、班级规模、学校层次、班级层次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学生个体的学习信念感对教育过程公平也有显着影响。第二,在教育过程公平不同维度的表现中,分配公平中的资源配置维度、程序公平中的权利自主维度和互动公平中的差别对待维度的得分较低,结合访谈资料对于相关困境进行梳理,发现资源配置方面的困境表现为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改革配套的资源补偿不足;权利自主方面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程序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的隐性分层以及学校对学生自主选择权的干预和剥夺;平等基础上的差别对待是当前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主要的难点与痛点,研究结果表明囿于资源匮乏和理念偏差等原因,在学校内部的师生互动中,基本的“平等对待”问题尚待改善,基于不同学生个性和需要的“差别对待”更难以落实。第三,受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启发,普通高中教育过程不公平的困境成因可以归纳为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以及文化认知性要素。其中,规制性要素体现为缺乏多方参与和精准调研的“自上而下”教育政策逻辑、“以县为主”的管理与财政体制的严峻挑战以及教师考核制度的负向影响;规范性要素体现为普通高中承担的功利性社会责任和舆论、学校管理者引领的“分数至上”的师生行为规范以及教育评价导向变迁的路径依赖;文化-认知性要素体现为学校内部的文化区隔、教师个人的公平理念、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消极参与等因素对于互动过程公平的消极干扰。基于以上研究发现,从优化教育制度设计与执行过程、提升教育资源供给的质与量、以差异公平理念引领高中育人改革实践和重视学校内部的互动公平四个方面思考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可能性建议,综合制度公平、理念公平、资源公平和关系公平的视角,探索以教育过程公平理念指导普通高中教育在评价方式、资源供给方式、学校管理方式转型的可能性路径,为促进我国高中教育走向“公平而有质量”提供支持。

郝淑蕾[10](2020)在《基于CBAM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课程实施研究 ——以甘肃省X县Z中学四名教师为例》文中指出自2001年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19年来语文新课程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随着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开始向深化期迈进。农村初中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因此,在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以霍尔等人的“关注为本采纳模式(Concerns-Based Adoption Model,简称CBAM)”为理论基础,了解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课程实施情况。实施包括教师的关注阶段与课程实施水平两个维度。研究者从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课程实施出发,在遵循原有理论逻辑基础之上,分别对CBAM中“关注阶段”和“课程实施水平”两个诊断工具进行语文学科化改编,通过使用“关注阶段访谈提纲”和关注阶段自评表评估四位教师的关注阶段和关注风格,利用聚焦访谈、课堂观察,掌握四位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通过进一步对影响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Z中学四名语文教师课程实施水平提供有效地策略建议。本研究除引言外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节介绍诊断工具的选择、改编以及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第二章具体分析四位教师的关注阶段和课程实施水平,在对教师的关注风格和影响教师课程实施水平判定的主要维度进行归纳分析过程中发现,主要由“知识”、“评估”、“执行状况”这三个类别决定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第三章经过对各教师的关注阶段和实施水平之间相互比较发现“在实施水平较低的层次上,是行动唤醒关心”。同时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同关注风格、教师在“信息”“知识”类别的储备量、变革促进者团队的支持以及学生成绩与生源质量等因素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都存在影响。对此,笔者在第四章分别从“知识”、“合作”、“评估”三个类别和变革促进者团队方面提出有关提升农村Z中学语文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的具体策略。

二、注重数学与现实的沟通——上海高中新教材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重数学与现实的沟通——上海高中新教材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
        1.1.2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科发展需求
        1.1.3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地方发展机遇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4 技术路线与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生态环境教育的概念界定
        2.1.1 环境教育
        2.1.2 生态环境教育
    2.2 地理教学中体现生态环境教育的已有研究
    2.3 相关教学理论与方法
        2.3.1 情境认知理论
        2.3.2 支架式教学
        2.3.3 表现性评价法
第3章 当前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途径
    3.1 当前高中地理现行教材与新课标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3.1.1 现行教材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课程内容
        3.1.2 现行新课标关注生态文明培养的顶层设计
    3.2 当前高中学校及地理教师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途径
        3.2.1 针对学校组织与教师个人的访谈设计
        3.2.2 基于访谈的当前生态环境教育融合途径分析
        3.2.3 基于访谈的当前高中学校与教师实施融合的问题分析
第4章 当前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效果
    4.1 人地协调观视角下的高中生生态环境认知问卷设计
    4.2 基于调查的当前生态环境教育融合效果分析
        4.2.1 普遍听说过“生态环境”,地理学科是重要认知途径
        4.2.2 日常生产和生活情境中,对生态环境关注较少,认知在自然环境表现较优
        4.2.3 给定的简单地理事物和现象下,对生态环境各要素间关联的分析停留在表面,认知在自然环境表现较优
        4.2.4 给定的复杂地理事物和现象下,缺乏基于客观事实的生态环境认知,易忽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相互影响强度
        4.2.5 现实中的各种地理问题中,对生态环境的因果逻辑认知较为薄弱
        4.2.6 基本认同在地理等各学科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对多样的形式与内容期望较高
    4.3 基于调查的当前高中生体现出的融合效果问题分析
        4.3.1 对生态环境的抽象逻辑认知高于具体事实认知
        4.3.2 缺少主观能动性,具体事实认知程度受等级考影响显着
第5章 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的策略探索
    5.1 紧跟课改发展,依托新课标与教材实施融合
        5.1.1 落实核心素养,明确融合育人价值,提高教师的融合理解
        5.1.2 分析课标教材,梳理可融合内容,确保系统性融合设计
    5.2 借助校级平台,优化利用校内外资源实施融合
        5.2.1 搭建课程体系,基础拓展结合,突破时间限制
        5.2.2 打造校内外平台,培育生态文化,突破空间限制
        5.2.3 促进交流合作,提高教师能力,突破经费限制
    5.3 躬耕日常课堂,采用多样教学理论方法实施融合
        5.3.1 采用情境认知理论,突破时空限制,自然融入日常教学设计
        5.3.2 借助“脚手架”搭建,关注分析过程,使融合可迁移可应用
        5.3.3 选取表现性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挂钩考核与拓展内容
第6章 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策略实践
    6.1 对标课标要求的课程重构
        6.1.1 滞后于课改与新课标要求的现有教学方式
        6.1.2 基于融合系统性梳理的教学目标与流程设计
    6.2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背景下的案例选取
        6.2.1 结合时事政策的内容选取
        6.2.2 增加学生代入感的区域选取
    6.3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情境创设
    6.4 搭好“脚手架”的教学活动设计
    6.5 关注四级分级水平的表现性评价尝试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融合生态环境教育的现状访谈提纲
附录B 人地协调观视角下的高中生生态环境认知问卷
附录C 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合策略实践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人教新旧版本物理教材比较研究 ——以必修部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党和国家对人才教育的要求
        二、基础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
        三、高考对教材内容考察的要求
        四、物理教学活动中对教材使用并不乐观
    第二节 教材研究综述
        一、国外教材研究概况
        二、国内教材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中物理教材比较分析研究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核心素养
        二、教材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多元智能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新老课程标准比较分析
    第一节 课标主体结构比较分析
    第二节 前言部分比较分析
    第三节 目标比较分析
    第四节 内容结构比较分析
    第五节 内容比较分析
    第六节 评价体系比较分析
    第七节 教材编写建议比较分析
第四章 高中新老版本物理教材比较分析
    第一节 教材知识内容比较分析
        一、结构分析
    第二节 教材知识结构比较分析
        一、必修一知识结构比较分析
        二、必修二知识结构比较分析
        三、必修三知识结构比较分析
        四、新版教材知识结构设置特点
    第三节 教材模块比较分析
    第四节 教材插图的比较分析
        一、根据图片类型比较分析
        二、根据图片内容比较分析
    第五节 教材例题、习题比较分析
        一、教材例题比较分析
        二、教材习题比较分析
    第六节 研究小结
第五章 新版物理教材访谈研究及优化教学策略
    第一节 新版物理教材访谈研究
        一、研究方案
        二、访谈方案
        三、访谈结果
    第二节 新版物理教材使用优化策略
    第三节 教学案例分析
        一、“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思路
        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二)价值取向
        (三)中学
    四、研究设计
        (一)时间范围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分析框架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一)文献检索概览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反思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二)核心概念说明
    二、价值的内涵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一)基本原理
        (二)事实与价值
        (三)模式理论
        (四)情感理论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一)知识的整体性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五)注重智慧生成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一)结构主义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一)实用主义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 ——以湖北省麻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程序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程序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比较研究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访谈法
第2章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高考
        2.1.2 物理学
        2.1.3 中学物理教学衔接
    2.2 基础理论
        2.2.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2.2.2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 全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对比
        2.3.1 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要求
        2.3.2 2017版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要求
        2.3.3 全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对比
    2.4 全国普通高中新高考的文件和精神
        2.4.1 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高考的文件和精神
        2.4.2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新高考的文件和精神
第3章 新高考下初高中物理衔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问卷的编写及对象的确立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写的依据
    3.2 教师访谈提纲的设计与编写
    3.3 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与整理
        3.3.1 学生调查问卷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3.2 教师访谈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3.4 初高中衔接困难原因分析
        3.4.1 初高中物理衔接困难的客观原因
        3.4.2 初高中物理衔接困难的主观原因
第4章 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对策研究
    4.1 统筹计划,优化高一物理学科课时安排
    4.2 激发学习物理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3 加强科学引导,提升物理学习技巧
    4.4 加强学科整合,化解跨度障碍
    4.5 加强深度沟通,营造民主学习氛围
    4.6 加强教师合作,改进衔接方法
    4.7 培养复合型教师团队,引进高层次人才
第5章 应用案例
    5.1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
    5.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5.3 对案例的简要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创新
    6.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廿年研究(199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1.扎实推进课程评价理论建构的时代需要
        2.深化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实践诉求
        3.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史研究的内在贫困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
        2.国外相关研究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概念界定
        1.基础教育
        2.课程评价
        3.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1.研究重难点
        2.研究创新点
一、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历史进程
    (一)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背景分析
        1.国际背景
        2.国内背景
    (二)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脉络
        1.酝酿期(1999-2002年)
        2.探索期(2003-2013年)
        3.深化期(2014-2019年)
二、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样态
    (一)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价值变迁
        1.从注重工具性价值到强调本体性价值
        2.从“兼顾个体和社会发展”到“以人为本”
        3.从重视甄别、选拔到强调“以评价促发展”
    (二)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语言流变
    (三)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主体重构
    (四)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方法转变
三、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经验
    (一)加强相关政策设计以引领改革的前进方向
        1.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核心
        2.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二)重视课程实施评价以奠定改革的实践基础
        1.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2.“方案试行,研修结合”
    (三)实行三级课程评价管理以助推改革的深入发展
        1.寻求权力分配的动态平衡
        2.模糊管理主体与对象界限
    (四)形成多元互补工作队伍以提供改革的智力支持
        1.专家引领
        2.多方参与
四、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内在困境
    (一)课程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二)课程评价改革在实践中执行变异
        1.课程评价改革代之以考试改革
        2.改革推进机制呈现“路径依赖”
        3.多元评价主体上行传播回路隔阂
        4.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
    (三)课程评价管理失序制约改革适切性
        1.课程评价主体权责不明
        2.评价活动缺乏系统规划
    (四)文化传统深层阻抗改革进程
        1.垂直权力关系衍生的集权文化
        2.根深蒂固的考试文化传统
五、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化策略
    (一)理论革新:为课程评价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1.丰富课程评价理论研究
        2.加强课程评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二)实践突破:走出改革困境必须从实际出发
        1.完善课程评价的整体设计
        2.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
        3.设立相对独立的课程评价机构或组织
        4.加强培训以提高多元主体的评价能力
    (三)制度改造:为课程评价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1.改革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评价制度
        2.健全课程评价多元主体权责制度
        3.构建课程评价改革监督保障机制
    (四)文化调适:以课程评价文化引领课程评价改革
        1.实现课程评价改革的文化自觉
        2.重视课程评价文化的引领属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内容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需要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五)高考改革的需要
        (六)落实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及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需要
    二、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一)新课标卷
        (二)试卷内容
        (三)试题难度
    三、研究问题的表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有关国外试卷的研究
        (一)美国SAT试卷研究
        (二)PISA试卷研究
        (三)其他国家与中国高考的试卷研究
    二、关于国内高考试卷的比较研究
        (一)关于高考试卷比较研究
        (二)关于高考试卷的难度比较研究
        (三)关于高考试卷的研究方法
    三、综述小结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比较法
        (三)访谈法
    三、研究思路
    四、试题难度研究工具的选择
        (一)试题难度因素的提取
        (二)试题综合难度因素的具体描述
        (三)试题综合难度模型公式
第四章 研究结果
    一、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框架变化及特征
        (一)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框架变化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框架变化的特征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题型结构变化及特征
        (一)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必考题中选择题分析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必考题中填空题分析
        (三)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必考题中解答题分析
        (四)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选考题分析
        (五)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题型结构变化的特征
    三、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结构分析
        (一)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点总量统计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点总数覆盖比例
        (三)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单元下的知识点统计
        (四)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考查的知识单元数量及分值统计
        (五)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结构变化的特征
    四、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难度分析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填空题综合难度分析
        (三)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解答题综合难度分析
        (四)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整卷综合难度分析
        (五)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难度变化的特征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框架结构上注重稳定性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题型结构上表现出“稳中求变”的趋势
        (三)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知识结构上逐渐凸显试题综合性
        (四)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知识结构上逐渐关注试题的应用性
        (五)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知识结构上逐渐关注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六)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试卷难度上存在相对稳定的层次性
        (七)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不同类型试卷各难度因素没有显着差异
        (八)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试卷难度上逐渐强调学习的过程性
    二、建议
        (一)对高考命题的建议
        (二)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建议
参考文献
    一、网页
    二、文件及着作
    三、期刊论文
    四、学位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7)“新概念”作文20年 ——历史回眸、价值指向和现实启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背景、分期与整体特征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诞生背景
        1.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2.高校紧缺“文科后备人才”
        3.作文教学误入歧途
    (二)“‘新概念’作文大赛”历史分期
        1.异军突起(1999-2003)
        2.受到冲击(2004-2008)
        3.遭遇瓶颈(2009-2013)
        4.寻求突破(2014-至今)
    (三)“‘新概念’作文大赛”整体特征
        1.坚守初心·谋求突破
        2.市场利益·文人情怀
        3.升学捷径·精神家园
        4.沧海一粟·聚沙成塔
二、各阶段“‘新概念’作文大赛”命题特点分析
    (一)异军突起期(1999-2003):别具一格,耳目一新
        1.多种命题方式并举,提供多样表达平台
        2.实物入题趣味性强,触发主体表达欲望
        3.材料富有文化底蕴,理趣情趣兼容并重
        4.材料极具可延展性,注重思维驰骋空间
    (二)受到冲击期(2004-2008):初戴镣铐,过犹不及
        1.指示用语霸道强势,限制条件陡然增多
        2.材料命题二分天下,主题立意趋于明确
        3.内容指向更为现实,自我立场突出明显
        4.以命题人观点为题,主体经验有所忽视
    (三)遭遇瓶颈期(2009-2013):限制转向,以求平衡
        1.命题作文独占鳌头,寻求新的限制方式
        2.触发点选择生活化,发现平凡中的非凡
        3.触发点呈现场景化,展开想象力的翅膀
    (四)寻求突破期(2014-至今):谨慎尝试,稳中求变
        1.个别试题表述受限,交际文体初露头角
        2.试题重回抽象哲理,出现神秘科幻色彩
三、各阶段“‘新概念’作文大赛”作品特点分析
    (一)构建分析框架
        1.思维:强调创造
        2.表达:追求独特
        3.体验:拥抱真实
    (二)异军突起期(1999-2003):万象俱新
        1.想象奇特思维发散,海量阅读不乏思辨
        2.语词来源丰富多样,兼具年龄时代特征
        3.结构形式寻求变化,构思精巧出人意料
        4.关注现实追问究极,坦诚面对情绪体验
    (三)受到冲击期(2004-2008):问题暴露
        1.对想象力要求提高,文学意味逐渐浓厚
        2.遣词造句易走极端,仍需倡导健康文风
        3.形式结构仍有创新,经典新说需要审慎
        4.影视游戏触发灵感,心态视野更加开阔
        5.理性批判不曾缺席,虚构之乐占据上风
    (四)遭遇瓶颈期(2009-2013):急速调整
        1.语言追求简洁日常,想象与现实结合
        2.精巧构思层出不穷,多角度实现创新
        3.寻常之事亦能成文,日常生活审美化
        4.校园生活不乏情趣,不沉迷消极抱怨
        5.冷静思考社会现实,不羞于情感表达
    (五)寻求突破期(2014-至今):稳步前行
        1.想象虚构依旧动人,逻辑推论鞭辟入里
        2.语言风格顺其自然,结构形式创新依旧
        3.青春有叛逆有和解,明媚通透富有朝气
        4.直击时代各个角落,青春之力破纸而出
四、“‘新概念’作文大赛”价值指向
    (一)关注思维,以“新”创造于世界
        1.鼓励想象力腾飞,激发创造性思维
        2.多样化命题解读,培养发散性思维
        3.追寻文章独特视角,打破思维定势
    (二)关注表达,以“我”推之于世界
        1.不拘泥于文本形式,服务于表达需求
        2.肯定自身语言能力,以模仿催生创新
        3.为世界个性化作注,不惧怕与众不同
    (三)关注体验,以“心”感知于世界
        1.感性洞察理性穿透,遇见客观世界
        2.虔诚剖析反求诸己,充盈主观世界
        3.沉浸体悟文字之乐,畅游语言世界
五、“‘新概念’作文大赛”对作文教学的启迪
    (一)作文命题:奋力激起思维火花
        1.注重命题内在可延展性,合理平衡限制开放
        2.注重命题来源趣味多元,触发学生表达欲望
        3.审慎对待命题价值引导,注重命题主体视角
    (二)学生写作:力图彰显飞扬活力
        1.自主拓宽阅读视野,敏锐洞察周遭世界
        2.极力捕捉倾吐欲望,体验畅所欲言之乐
        3.以文会友交流共进,自由审评反复修改
    (三)语文教师:搭建自由表达平台
        1.创设良好写作氛围,吸引学生勤写乐写
        2.评价标准动态多元,珍视学生个性话语
        3.下水作文平等交流,提升作文指导水平
    (四)赛事举办:侧面鼓舞写作激情
        1.全面提升办赛水平,着力扩大赛事影响
        2.趣味比拼随堂而练,专题比武强化要点
        3.优秀作品集结成册,有效反馈共促成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历届复赛试题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与思路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方法
一、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概述
    (一)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二)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的内涵分析
    (三)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的核心主张
二、立足“学科育人”的国家课程“二次开发”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的拓展型课程开发
    (二)基于学科素养动态整合的课程群开发
    (三)基于整体育人的学校课程统整开发
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一)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环境课程开发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特色课程开发
四、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
    (一)立足高中生实践能力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
    (二)立足高中生生涯教育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
    (三)立足高中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
五、反思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9)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
        一、从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的教育发展趋势
        二、从简单平等到个性关怀的公平理念深化
        三、从效率优先到内涵发展的高中办学转型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主要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普通高中教育
        二、教育过程
        三、教育过程公平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问卷样本描述
        二、访谈样本描述
        三、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历史回顾:教育公平的溯源与脉络研究
        一、阶级特权的式微与人权平等思想的启蒙
        二、公立学校的普及与平等受教育权的保障
        三、考试制度的确立与能力为本理念的深入
        四、学生发展的需要与过程公平观的探索
    第二节 概念检视:教育过程公平的内涵与结构研究
        一、基于宏观政策视角的观点
        二、基于课程与教学视角的观点
        三、基于师生互动视角的观点
    第三节 政策演进:普通高中教育公平的发展阶段研究
        一、结果至上的功利主义公平阶段
        二、规模扩充的数量公平阶段
        三、聚焦过程的比值公平阶段
    第四节 实践聚焦: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相关问题研究
        一、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探讨
        二、国外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问题探讨
        三、影响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因素梳理
    小结: 已有研究进展与局限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进展
        二、待完善的研究局限与对本研究的生长点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公平的考量尺度
        一、约翰·罗尔斯:资源的分配与补偿
        二、罗伯特·诺齐克:平等的初始所有权
        三、罗纳德·德沃金:选择的自由与保障
        四、阿克塞尔·霍耐特:个性的承认与关怀
        五、上述公平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二节 公平问题的分析视角
        一、组织公平感理论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
        三、社会交往理论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一、教育过程公平的维度分析
        二、教育过程公平的程度分析
    第四节 研究工具开发与检验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二、测量指标的选取
        三、问卷的试测和修正
        四、访谈提纲的编写与资料编码
        五、正式样本的描述及检验
    小结: 研究框架的形成与阐释
第四章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实然状态
    第一节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总体情况
        一、教育过程公平的分维度表现
        二、学生的公平需求情况
        三、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情况
    第二节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群体间差异
        一、区域层面的差异
        二、校际层面的差异
        三、年级层面的差异
        四、班级层面的差异
        五、个体层面的差异
    第三节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因素
        一、研究假设的提出与说明
        二、先赋性因素的影响
        三、自致性因素的影响
    小结: 数据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困境表征
    第一节 分配过程不公平
        一、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二、资源供给的不充分
        三、改革配套的资源补偿不足
    第二节 程序过程不公平
        一、制度本身的公平性争议
        二、知识传递中的隐性分层
        三、对学生自主权利的干预与剥夺
    第三节 互动过程不公平
        一、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现实矛盾
        二、对低成就学生群体的漠视与放弃
        三、人际交往中的刻板印象与标签效应
第六章 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困境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规制性要素
        一、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逻辑
        二、低重心管理体制的压力演绎
        三、教师考核制度的负向影响
    第二节 规范性要素
        一、普通高中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舆论
        二、学校管理者引领的师生行为规范
        三、教育评价导向变迁的路径依赖
    第三节 文化-认知性要素
        一、教师的个体化公平观念与经历
        二、学校内部的文化区隔与排斥
        三、学生的消极参与及教师的负面期望
第七章 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的现实策略
    第一节 优化制度设计与执行过程
        一、弱化分数至上的高中升学奖励机制
        二、健全“上下互动”的政策执行机制
        三、构建为教师减负增能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节 提升教育资源供给的质与量
        一、鼓励高中学校集群发展
        二、以信息技术资源弥合师资差距
        三、重视学生的资源选择偏好
    第三节 强化高中育人改革的差异公平观
        一、促进课程中的普职要素融通
        二、鼓励从分层走向分类的特色高中建设
        三、优化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生涯教育体系
    第四节 重视学校内部的互动公平
        一、塑造良好的公平文化氛围
        二、以公平三原则指导教育实践
        三、关注学生的公平观与公平体验
结语: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局限之处
    第四节 余论与展望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一、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调查问卷
附录二、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访谈提纲
附录三、量表的独立样本T检验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基于CBAM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课程实施研究 ——以甘肃省X县Z中学四名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的诊断工具选择与改编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过程
第二章 Z中学四名语文教师课程实施状况分析
    (一)Z中学四名语文教师关注阶段的分析
    (二)Z中学四名语文教师实施水平的分析
第三章 Z中学四名语文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Z中学四名语文教师“关注阶段”与“实施水平”的关系探究
    (二)关注风格对四名农村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的影响分析
    (三)“信息”、“知识”类别对农村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的影响
    (四)变革促进者团队对农村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的影响
    (五)学生成绩与生源质量对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的影响
第四章 提升Z中学语文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的策略探讨
    (一)“知识”类别下农村教师对课程改革信息的获取与内化
    (二)“合作”类别下农村教师校本教研的交流与互动
    (三)“评估”类别下农村教师评价体系的再完善
    (四)变革促进者团队为农村教师课程实施提供帮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注重数学与现实的沟通——上海高中新教材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研究[D]. 朱淑鸣.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人教新旧版本物理教材比较研究 ——以必修部分为例[D]. 高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4]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 ——以湖北省麻城市为例[D]. 夏子聪. 黄冈师范学院, 2020(02)
  • [5]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廿年研究(1999-2019)[D]. 王晓倩. 河南大学, 2020(08)
  • [6]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内容变化研究[D]. 杜剑南.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概念”作文20年 ——历史回眸、价值指向和现实启迪[D]. 裘珏馨.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8]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研究[D]. 赵瑞雪. 西南大学, 2020(02)
  • [9]普通高中教育过程公平研究[D]. 梁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10]基于CBAM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课程实施研究 ——以甘肃省X县Z中学四名教师为例[D]. 郝淑蕾.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关注数学与现实的交流--上海高中新教材的尝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