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理论筛选通辽地区玉米高产优质杂交种

灰色理论筛选通辽地区玉米高产优质杂交种

一、利用灰色理论筛选通辽地区主推的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论文文献综述)

吕建珍,马建萍,赵凯,王宏勇,任莹,张海颖,独俊娥[1](2020)在《23个谷子育成品种的综合评价》文中指出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23个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水平及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代表品种特点的6个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为谷子优良种质资源利用、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3个育成品种的产量有了显着提升,均达3 500 kg·hm-2以上。株高、穗长、单穗重、穗粒重及出谷率等农艺性状的整体水平均高于2005—2015年西北春谷中晚熟区通过国家鉴定的30个品种。6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序为出谷率>单穗重>千粒重>穗粒重>株高>穗长。育成品种中除黄谷黄米外,还包含灰色和白色2种粒色,灰色和灰绿色2种米色。依据品质指标,育成品种包含了软胶稠度、低直链淀粉等多种类型。不同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粗蛋白含量与粗脂肪含量显着正相关;粗蛋白、碱消指数和直链淀粉显着负相关;粗脂肪含量与维生素含量极显着正相关,与碱消指数显着正相关,同胶稠度显着负相关;维生素B1含量与胶稠度显着负相关;碱消指数与直链淀粉极显着负相关。

姜程琳[2](2020)在《不同玉米品种适宜机械化籽粒收获主要性状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程机械化对玉米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械化采收是玉米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玉米籽粒机收效果与玉米品种特性等密切相关,通过筛选适宜的玉米品种进一步实现机械化收获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选用近年来长春地区主推的的8个玉米品种,分别从植株形态、茎秆抗倒伏特性、穗位叶光合特性、籽粒脱水和灌浆速率、产量和实际机收性状等方面,分析品种间差异,为吉林省中部地区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结果表明:1、在玉米植株形态和茎秆抗倒伏性方面,穗位高系数以翔玉998和翔玉211最低;良玉99和良玉66基部向上第3、4、5节的茎秆抗折力,单位节间干重等抗倒伏性能指标在所有品种中位于前列;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以富民985为最大,吉农玉833和1259最低。2、在穗位叶光合和荧光特性方面,翔玉998和翔玉211两个玉米品种的穗位叶光合特性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相反,良玉99和良玉66则在所有品种中处于下游位置。3、在籽粒脱水和灌浆速率方面,两年的试验结果显示,授粉后15天各品种间籽粒脱水速率差异较大,其中,脱水速率最快的为天育108,最慢的为吉农玉1259。授粉后25-35天,各品种脱水速率急速下降,翔玉998达到最大值,吉农玉1259脱水速率最低。授粉后55天,各品种间,天育108籽粒脱水速率最快。4、在籽粒产量和机收特性方面:富民985、翔玉998和天育108三个玉米品种在试验时间内的籽粒产量在8个品种中较高;其次为翔玉211和吉农玉833和吉农玉1259。在实际机收过程中,天育108成熟时含水量最低,破碎率、杂质率、落穗率和落粒率均较低,产量在所有品种中也处于前列。5、综合分析玉米植株形态和茎杆抗倒伏、穗位叶光合和荧光、籽粒产量和灌浆等方面研究,本试验认为翔玉998、富民985品种各方面性状比较均衡,较适宜东北地区机械化采收。在实际生产中,应综合考虑品种的各项指标,除了抗倒性、籽粒脱水速率,还要与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丰产性和籽粒收获时的含水量等指标结合起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时晚收,以此来降低玉米籽粒含水量,减少机收损失、降低烘干成本,提高产量。

赵术伟,肖继兵[3](2019)在《辽西地区粒用高粱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品种是影响高粱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引进的11个粒用(食用)高粱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各性状的权重大小依次为株高>经济产量>生育期>单穗重>单穗粒重>穗长>千粒重,进行粒用高粱品种引进筛选,应首先考虑株高和经济产量。各参试品种加权关联度大小依次为5379>锦杂110号>辽夏粱2号>龙杂13号>辽夏粱1号>锦杂109号>赤杂101号>2297>龙米粱1号>吉杂158号>济粱1号,综合性状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5379、锦杂110号和辽夏粱2号,适于在当地推广应用。

郭成[4](2019)在《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文中认为玉米(Zea mays L)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饲兼用型作物,也是重要的能源植物和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气候变化、品种更替以及耕作制度改变,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为害呈明显加重趋势;随着机械化收获和籽粒直收,茎腐病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调查了甘肃不同生态区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并采集样本,从病原种类、优势病原的遗传多样性、产毒类型和抗性基因挖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于2015年和2017年分别对甘肃玉米茎腐病的分布范围和为害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该病害在华亭县、庄浪县、灵台县、崆峒区、泾川县、华池县、镇原县、合水县、庆城县、宁县、清水县、秦州区、秦安县、甘谷县、麦积区、张家川县、成县、迭部县、康县、舟曲县、临夏县、广河县、平川区、靖远县、会宁县、通渭县、安定区、临洮县、甘州区、高台县、临泽县、肃州区和凉州区均有分布,且2年的平均病田率和分别为28.6%和100%,病株率分别为3.6%和31.5%。(2)为了明确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的病原种类和致病类群,在甘肃省四大生态区(陇南地区、陇东地区、陇中地区和河西走廊)采集玉米茎腐病样品42份,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镰孢菌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特征为依据,结合培养性状,参照Leisle分类系统进行鉴定。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到253株镰孢菌菌株,其中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FGSC)150株、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29株、木贼镰孢(F.equiseti)26株、胶孢镰孢(F.subglutinans)15株、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12株、变红镰孢(F.incarnatum)10株、三线镰孢(F.tricinctum)5株、温带镰孢(F.temperatum)3株、锐顶镰孢(F.acuminatum)2株、尖孢镰孢(F.oxysporum)1株,其分离频率依次为59.3%、11.5%、10.3%、5.9%、4.7%、4.0%、1.9%、1.2%、0.8%和0.4%。按照柯赫氏法则对玉米品种甘宇2号通过平皿法测定、盆栽法测定和田间试验进行致病性测定,其中平皿法测定和盆栽法测定证实了10种镰孢菌均为致病菌,其中禾谷镰孢复合种和拟轮枝镰孢为甘肃玉米茎腐病的优势病原。而木贼镰孢、胶孢镰孢、层出镰孢、变红镰孢、三线镰孢、温带镰孢、锐顶镰孢和尖孢镰孢作为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首次在甘肃报道。(3)选取代表性菌株HCSZ4-9、HHXHZ15-7、ZY2-2、PC14-1、YJ8-1、ZY7-1、ZY11-1、KTQ3-1、ZQDC13-3、HA26、TW30、ZY13-2、KTQ16、KTQ19、ZJCZC14-5、ZJCZC14-2、TW26、TW40和HCSZ4-19进行EF-1α(tef)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发现菌株HHXHZ15-7与布斯镰孢(F.boothii);菌株HCSZ4-9与禾谷镰孢;菌株ZY2-2和PC-14-1与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菌株YJ8-1和ZY 7-1与木贼镰孢;菌株ZY 11-1和KTQ3-1与胶孢镰孢;菌株ZQDC13-3和HA-26与层出镰孢;菌株TW 30和ZY 13-2与变红镰孢;菌株KTQ16和KTQ19与三线镰孢;菌株ZJCZC14-5和ZJCZC14-2与温带镰孢;菌株TW26和TW40与锐顶镰孢;菌株HCSZ4-19与尖孢镰孢分别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说明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吻合。(4)利用镰孢菌特异性引物对禾谷镰孢复合种150个菌株进行种间鉴定,共检测出110株布斯镰孢和40株禾谷镰孢,本研究掌握了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禾谷镰孢复合种的种群结构由布斯镰孢和禾谷镰孢2个类群组成,分别占73.33%和24.67%,其比例约为3:1。(5)为明确甘肃省玉米镰孢茎腐病病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应用8对VNTR和10对SSR引物对甘肃省4大生态区玉米茎腐病优势病原禾谷镰孢复合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8对引物在114株禾谷镰孢复合种中共检测到等位位点数26个,多态性位点数26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100%。4个地理种群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9519,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14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939,Shannon信息指数为0.5691,多态性位点数为24.75,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5.19%。4个地理种群的Nei’s遗传相似度为0.88800.9674,遗传距离为0.03310.1188。禾谷镰孢复合种地理种群聚为3个大类群,陇南地区为第Ⅰ类群,河西地区为第II类群,陇东地区和陇中地区为第Ⅲ类群。禾谷镰孢复合种的种群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占总变异的90.71%。(6)经对114株禾谷镰孢复合种产毒化学型检测,发现42株产生15-AcDON,34株产生3-AcDON,20株产生NIV,18株不产毒,分别占36.84%、29.82%、17.54和15.79%。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布斯镰孢和禾谷镰孢均能产生15-AcDON、3-AcDON和NIV,3种毒素在4个生态区均有分布。(7)为了解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对植物病害的生防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利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甘肃省景泰县马铃薯连作田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木霉菌株GAS1-1,经形态观察、rDNA-ITS和EF-1α序列分析明确其分类地位;用生物学方法研究明确该菌的营养生长和产孢条件要求;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该菌株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形态学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AS1-1为短密木霉(T.brevicompactum),为甘肃省木霉新记录种。该菌株对禾谷镰孢、拟轮枝镰孢、尖孢镰孢、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和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均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尤其对肿囊腐霉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100%。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营养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膏;其在1535℃均可生长,最适菌丝生长温度为30℃,最佳产孢温度为25℃;在pH 5.012.0的培养基上菌丝均可生长,最适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值均为5.0;24 h黑暗条件下菌丝营养生长最快,12 h光暗交替条件有利于产孢;孢子致死温度为69℃,10 min。说明短密木霉菌株GAS1-1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潜力。(8)采用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自交系X178和高感自交系B73进行杂交构建F2群体,并对该群体在大喇叭口期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明确其表型性状,调查结果表明,抗感比例约为2.38:1。根据表型结果对50个抗病和50个感病材料,及2个亲本分别建库,进行WGS全基因组重测序,通过BSA性状定位分析,基于SNP-index和InDel-index鉴定出的候选基因分别为6个和33个,通过整合SNP和InDel信息,发现6号染色体上Zm00001d035153发生了非同义突变,3号染色体Zm00001d040332发生了移码突变,即这2个基因在编码区蛋白质的序列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推断Zm00001d035153和Zm00001d040332为2个主要抗病候选基因。该研究结果将为玉米抗禾谷镰孢茎腐病育种提供可利用的抗病基因和有效的基因资源,以及用于快速辅助选择的功能标记,提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的育种速度和效率,构建玉米抗禾谷镰孢茎腐病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罗英舰[5](2019)在《贵州春玉米耐密植宜机收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首先选择20个春玉米品种,设置不同密度,开展品种筛选试验,以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分析筛选出综合表现较好的耐密植宜机收品种;再以7个表现较好的耐密植宜机收品种为材料,在贵州省5个玉米亚区分别设置试验点,通过对各品种在不同玉米亚区的农艺性状、机收性状和产量及产量性状等指标的分析,采用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GGE双标图分析等综合评价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以期为贵州省各玉米亚区耐密植宜机收春玉米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20个玉米品种(组合)在不同密度下的农艺性状、机收性状、产量性状及产量等指标进行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先玉1171、仲玉3号、金玉306、正红6号、金玉838、黔单16号、渝单8号和新中玉801等品种的耐密植宜机收综合表现较好,可进一步在各玉米亚区进行生态适应性研究。2.在5个玉米亚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不同品种的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高系数等农艺性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增密后玉米植株平均株高、穗位高普遍高于低密度,极少数品种在某个玉米亚区的株高、穗位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差异并不明显。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先玉1171和靖单15号的穗位高系数在各玉米亚区均相对较小。3.在5个玉米亚区中,同一玉米品种植株茎秆的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和压碎强度随着地上节位的增加而减小,同一品种、同一节位、不同密度下的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和压碎强度表现随着密度的增大对应节位的茎秆强度也随之减小。不同种植密度下植株茎秆地上第3、5、7节的穿刺强度、压折强度和压碎强度值均较大的品种是仲玉3号、靖单14号、金玉838和靖单15号,说明其抗倒伏能力较强。4.在5个玉米亚区2种密度下金玉838和靖单14号的叶面积指数在5个玉米亚区不同密度下均较大,而玉米品种正红431的叶面积指数相对较小。靖单14号、靖单15号和金玉838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在品种间表现较好并且相对较稳定,保证了花后干物质的快速积累与籽粒产量形成同步进行。5.一年多点区域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金玉838、靖单15号和靖单14号在五各玉米亚区的表现均较好,先玉1171具有特殊适应性,在安顺和兴仁试验点表现较好,正红431综合表现一般,而仲玉3号和新中玉801的综合表现较差。6.利用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在低密度条件下,丰产性和稳定性均表现较好的品种为先玉1171、靖单14号、靖单15号;而先玉1171、靖单14号、靖单15号在安顺、金沙和兴仁的适应性较好,金玉838在铜仁和威宁的适应性较好。高密度下丰产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靖单14号、先玉1171、靖单15号和金玉838等,稳定性高低依次为靖单15号、仲玉3号和正红431。金玉838、靖单14号在金沙和威宁的适应性较好,先玉1171和靖单15号在安顺、铜仁和兴仁的适应性较好,新中玉801、正红431和仲玉3号在各玉米亚区不同密度下适应性均较差。综上所述,不同种植密度下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相对较好的品种为靖单14号、靖单15号、先玉1171和金玉838,而其余品种的综合表现较差。

何文铸[6](2017)在《西南山地玉米灰斑病抗性遗传基础研究》文中指出玉米是中国播种面积第一大作物。作为全国玉米主产区的西南地区,玉米灰斑病正成为山地玉米生产的重大病害,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但当前适应本区域的高产、优质和抗病品种极少。根据这一需求,对西南区玉米灰斑病抗性基因开展相关研究,希望能为培育适合本区域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提供理论支撑,因此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为:(1)对40份玉米自交系,采用NCⅡ设计组配出175个组合,在四川泸定和云南保山灰斑病胁迫条件下开展一年两点试验,分析农艺、品质和生理性状主要指标的遗传规律,探索高效的选择方法,筛选出高产优质抗病组合。(2)选取抗、感自交系646(R6)和08-641(S8)构建F2分离群体,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灰斑病抗性相关QTL,对QTL遗传效应进行分析。(3)选取抗、感自交系646和08-641,通过抽雄吐丝期接种后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玉米灰斑病抗性基因。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在灰斑病胁迫条件下,病斑面积与生物产量、籽粒产量、百粒重、籽粒脂肪含量、淀粉含量、叶片性能指数(PI)和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等极显着负相关,与秃尖长度和初始荧光/最大荧光(Fo/Fm)极显着正相关。狭义遗传力(hN2)大小依次为:百粒重>生物产量>籽粒产量>病斑面积>淀粉含量>脂肪含量>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Fv/Fm>PI。百粒重、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病斑面积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支配,早代选择有效;品质性状的淀粉含量加性与非加性效应相近,脂肪与蛋白含量以非加性效应为主,宜加强杂交组配;生理性状的SPAD、Fv/Fm和PI值,受环境影响较大,主要受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支配,应加强杂种优势的利用。提出了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对病斑面积、百粒重、籽粒淀粉含量、PI和Fv/Fm等农艺、品质和生理三类性状9个指标进行评价,以综合得分高值作为选育高产优质抗灰斑病品种的评价标准1套。2.玉米灰斑病抗性与叶片性能是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1、2、3、4、6、8和9染色体上共检测到5个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和3个叶片性能QTL。其中,QRgls.CH-1、QRgls.CH-2、QRgls.CH-4和QRgls.CH-6共4个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在2年4点次中均被检测到,具有较高的表型贡献率(6.7-21.3%),能稳定且高效表达抗病效应。所有抗病位点均来自抗病亲本646,且各自加性效应显着大于非加性效应,有利于抗玉米灰斑病品种选育;QRgls.CH-1、QRgls.CH-2、QRgls.CH-3和QRgls.CH-4位于玉米灰斑病抗性QTL热点区域,与前人定位区间重叠,但抗病基因来源不同。QRgls.CH-6所属区间首次被发现存在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叶片性能QTL分析发现,在第4、8和9染色体上定位到3个相关QTL,可解释4.8-6.2%表型变异,其中QPI.CH-4在4个环境中被检出。QRgls.CH-4与叶片性能基因QPI.CH-4均来自于抗病亲本646,所属区间重叠,位于玉米灰斑病抗性QTL热点区域,表明玉米灰斑病抗性与叶片性能存在相关性。3.抗、感两个自交系10个样本经过转录组测序后共得到351,404,566个raw reads。用FPKM(fragments per kilobase of exon model per million mapped reads)表示基因的表达水平。接种玉米尾孢菌后,较0 h各自的抗感对照,总计9627个基因在两个自交系中差异表达,其中08-641中5471个,646中8069个,共有上调表达基因2462个,共有下调表达基因2228个。接种前,646中表达量较高的2541个组成型差异基因中,呼吸电子传递链、嘌呤核苷三磷酸代谢、真菌不亲和防御反应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显着富集。接种后,抗病自交系646较感病自交系08-641具有更多的特异上调或下调表达差异基因,646中特异上调或下调表达差异基因多与防御响应相关;而08-641中特异上调或下调表达差异基因多与生长和发育相关。筛选出抗病相关基因53个,其中20个PTI相关基因,5个ETI相关基因,24个其他防御相关基因,4个植物激素相关基因。相对感病自交系08-641而言,抗病自交系646具有更多的PTI-、ETI-和植物激素等抗病相关基因表达,主要涉及到亚油酸代谢、氰基氨基酸代谢和α-亚麻酸代谢3条KEGG pathway。4.对比用抗病材料646与感病材料08-641进行的转录组分析结果与646×08-841构建的F2群体的QTL定位结果发现,在4号染色体上有1个候选抗病基因(GRMZM2G702599:139,022,453:139,023,167)位于qRgls.CH-4区间(135,229,161-166,915,798)内;在6号染色体上有3个候选抗病基因(GRMZM2G171114:103,870,389:103,873,917;GRMZM2G135108:125,194,486:125,196,087;GRMZM2G447795:129,268,963:129,270,180)位于qRgls.CH-6区间(91,124,061-132,980,851)内。本研究表明,在DNA和RNA水平上,利用转录组和QTL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到4个共同的候选抗病基因,表明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筛选玉米灰斑病抗性基因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杜桂娟[7](2009)在《青贮玉米复种及其加工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分析了两熟不足区优质粗饲料短缺和鲜食玉米、马铃薯、小麦等短季作物缺少合适下茬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短季作物下茬复种青贮玉米的多熟种植模式。以筛选适宜的复种青贮玉米品种为切入点,采用田间试验与室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复种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复种青贮玉米加工利用方法,并对以青贮玉米为后作的三种复种模式的资源利用、综合效益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经过连续两年试验,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与一季春玉米相比,马铃薯复种青贮玉米、覆膜鲜食玉米复种青贮玉米、小麦复种青贮玉米三种复种模式的光能生产效率、积温生产效率、降水生产率、净增能、产量、产值和纯效益等指标均明显提高。三种复种模式的纯效益分别为25462元/hm2、22993元/hm2和14216元/hm2,较一季春玉米分别提高136.5%、113.5%和32.0%。2.根据不同玉米品种对夏播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和优质青贮玉米饲料要求,筛选出三个适宜复种的青贮玉米品种:郑单958、高油4515和先玉335。3.明确了不同播期青贮玉米的生长发育特点、干物质积累规律、产量效应以及气候条件对青贮玉米的影响等,确定了复种青贮玉米的播期极限。选用郑单958和高油4515两个品种,播期最好不要超过7月19日。建立了青贮玉米产量与活动积温之间的回归方程,郑单958青体产量与活动积温的回归方程为y=-8×10-5x2+0.3349x-278.1(r=0.998);郑单958干物质产量与活动积温的回归方程为y=0.0233x-25.921(r=0.9968),高油4515青体产量与活动积温的回归方程为y=-8×10-5x2+0.3153x-251.24(r=0.9968);高油4515干物质产量与活动积温的回归方程为y=0.0185x-17.188(r=0.9968)。4.弄清了一穴双株的增产机理、潜力以及最适群体密度。在相同密度条件下,一穴双株较正常播群体结构得到改善,主要农艺性状、光合指标有所提高,但增产未达到显着水平。增加一穴双株群体密度,加剧了植株个体之间竞争,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等农艺指标以及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降低,同时由于群体优势作用,单位面积产量先增后减,呈二次曲线变化趋势。一穴双株群体密度为10.0万株/hm2最为适宜,青体产量和干物质产量最高,分别为69.61 t/hm2和20.26 t/hm2。一穴双株群体密度超过12.0万株/hm2,群体优势不能抵消个体发育所受的影响,产量开始下降。5.弄清了氮、磷肥对复种青贮玉米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化肥施用量。在有机质中等偏上、氮含量中等、磷缺乏的土壤条件下,中氮高磷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利。高氮高磷导致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过于旺盛,群体郁蔽,造成后期早衰,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减少,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当施氮量(N)为250 kg/hm2,施磷量(P2O5)为100 kg/hm2时,青体产量最高,为61.08 t/hm2;施氮量(N)为200 kg/hm2,施磷量(P2O5)为100kg/hm2时,青体产量次之,为60.99 t/hm2。如果兼顾产量和经济效益的话,选择第2种施肥方案更合理。6.明确了不同成熟度复种青贮玉米单贮、去穗青贮、复种青贮玉米与紫花苜蓿混贮、复种青贮玉米与干秸秆混贮等不同青贮利用方法的青贮效果和营养价值。7月5日至7月12日播种的青贮玉米全株青贮后,青贮等级为1级,青贮效果较佳。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等指标基本上达到或接近优质青贮饲料的标准。7月19日播种的青贮玉米全株青贮后,青贮等级和营养价值降低;去穗后青贮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等营养成份均有所降低,粗纤维含量增加,青贮等级为1-2级,青贮也较成功。复种青贮玉米与紫花苜蓿混贮,青贮等级可以达到1-2级,较紫花苜蓿单贮有明显改善。从营养价值上看,当紫花苜蓿占青贮料比例达到二分之一时,混贮的粗蛋白含量达到14.92%,是复种青贮玉米单贮的2.3倍。二者混贮将禾本科饲草与豆科饲草的优点集成,有效地解决了紫花苜蓿单贮不易成功和复种青贮玉米单贮蛋白含量低的问题。复种青贮玉米与干秸秆混贮,青贮等级可以达到1-2级,较干秸秆单贮有明显改善。从营养价值上看,当复种青贮玉米占青贮料比例达到二分之一时,粗蛋白含量为7.49%,粗脂肪含量为1.40%,与干秸秆单贮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采取复种青贮玉米与干秸秆混贮,改善干秸秆的营养品质,是不发达地区解决青绿饲料短缺,提高粗饲料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周伟[8](2008)在《温带与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种质的遗传基础狭窄是我国玉米(Zea mays L)育种的主要限制因素。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对种质资源进行分类研究和整理,在明确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种质扩增和改良。目前国内玉米种质资源研究侧重于温带自交系,对遗传基础丰富的热带群体材料则缺乏系统研究,限制了种质扩增和改良研究的范围,进而影响了玉米商业化育种的发展。本试验采用NCII设计组配试验材料,根据不完全区组设计安排田间试验,对14个具有代表性的的温带种质和6个热带、亚热带种质,根据农艺性状和产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评价了供试种质的应用价值和利用潜力,再根据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SCA)和系谱聚类划分杂种优势类群。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20个种质的84个(温热)杂交组合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认为热带群体与温带群体的杂交组合基本能适应我国温带气候环境条件,是我国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理想材料,但植株的株高和穗位较高,在温带利用需要多加考虑。据产量性状和其它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表现看,温热杂交种优势表现优良,利用潜力较大。2、杂交组合总配合效应与杂交组合的实际表现基本吻合,也就是说总配合力效应能较好地反映组合实际产量水平,配合力总效应高,实际产量水平也表现好;反之,实际表现则差。在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和组配时,应选择双亲一般配合力都高的群体或自交系,同时还要考虑其特殊配合力的高低,即应选择总配合力效应高的组合,这样才能选育出具有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因此,配合力总效应能较好地反映杂交组合的真实水平。3、根据对84个温热杂交组合的产量、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分析结果发现,自选系2、自选系4这两个热带种质与我国主要杂种优势类群间均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依据总配合力效应的聚类结果将热带、亚热带群体自选系6、自选系1归入Reid群;其中,自选系4与lancaster骨干系关系较近,应列入lancaster类群。自选系2与340和CA339两个旅大红骨骨干系相近,所以列入旅大红骨类群。承18、自选系5和自选系3等群体本研究中尚无法归入我国四大种质类群,可视为新的杂种优势群。

温方,陶雅,孙启忠[9](2006)在《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对26个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为筛选最适宜在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生长在呼和浩特地区的26个国内外优良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众多性状中株高对鲜草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单株重、单枝重、茎粗、分枝数、干鲜比,而茎长和根茎粗对苜蓿生产性能影响较小。评价筛选出牧野综合性状最好,生产性能优异,其次为射手2号、润布勒、金皇后、牧歌,可广泛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蒋慕东[10](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二、利用灰色理论筛选通辽地区主推的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灰色理论筛选通辽地区主推的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论文提纲范文)

(1)23个谷子育成品种的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育成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2.1.1 育成品种产量变化
        2.1.2 育成品种农艺性状变化
    2.2 育成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2.3 育成品种品质表现
3 结论与讨论
    3.1 育成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总体情况
    3.2 育成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
    3.3 育成品种的品质评价
    3.4 谷子育种的方向

(2)不同玉米品种适宜机械化籽粒收获主要性状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玉米光合及荧光特性
    1.4 茎秆特性研究
    1.5 籽粒相关特性
    1.6 适宜机械化籽粒脱水速率的关系研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品种
    2.3 试验设计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玉米品种株高和穗位高
    3.2 不同玉米品种植株干物质积累
    3.3 不同玉米品种茎秆抗倒伏相关特性
    3.4 不同跟玉米品种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
    3.5 不同跟玉米品种籽粒相关特性
    3.6 产量及相关因素
    3.7 玉米植株主要性状与机械化收获质量相关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辽西地区粒用高粱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品种主要性状指标及参考数列的确定
    2.2 参试品种主要性状指标无量纲化
    2.3 参试品种主要性状指标关联系数
    2.4 参试品种主要性状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
3 讨论
4 结论

(4)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1.1.1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为害情况
        1.1.2 玉米茎腐病的症状
        1.1.3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特点
        1.1.4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种类
        1.1.5 玉米抗茎腐病鉴定方法与种质资源筛选
        1.1.6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遗传
        1.1.7 玉米对茎腐病抗病基因QTL定位
        1.1.8 玉米抗茎腐病基因的克隆和功能
        1.1.9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机制
        1.1.10 玉米抗茎腐病育种
        1.1.11 玉米茎腐病防治技术
    1.2 本试验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2.1 本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1.2.2 本试验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2.3 试验目标
第二章 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玉米茎基腐病分布范围调查和样品收集
        2.1.2 样品分离
        2.1.3 镰孢菌纯化和单孢分离
        2.1.4 菌落直径测定
        2.1.5 镰孢菌的种类鉴定
        2.1.6 菌株致病性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玉米茎腐病分布范围和严重度
        2.2.2 玉米茎腐病样品中镰孢菌鉴定
        2.2.3 镰孢菌的形态学特征描述
        2.2.4 禾谷镰孢复合种种间鉴定结果
        2.2.5 基于EF1-α序列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6 致病性测定结果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禾谷镰孢复合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产毒化学型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引物
        3.1.3 PCR扩增体系
        3.1.4 凝胶电泳
        3.1.5 电泳谱带的统计及数据分析
        3.1.6 产毒化学型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3.2.2 产毒化学型检测结果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短密木霉菌株GAS1-1的鉴定、拮抗作用及生物学特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菌株鉴定结果
        4.2.2 菌株GAS1-1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4.2.3 短密木霉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玉米自交系X178抗镰孢茎腐病基因挖掘
    5.1 材料与方法
        5.1.1 F_2群体表型鉴定
        5.1.2 DNA提取
        5.1.3 文库构建及测序
        5.1.4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5.1.5 子代SNP频率差异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表型鉴定结果
        5.2.2 亲本及抗感池F_2群体重测序分析
        5.2.3 SNP和InDel的分析与鉴定
        5.2.4 子代SNP频率分布
        5.2.5 子代InDel频率差异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5)贵州春玉米耐密植宜机收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引言
    1.1 玉米生产的重要性与地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不同作物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1.2.2 玉米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1.2.3 玉米品种耐密性与宜机收研究
        1.2.4 耐密植宜机收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1.2.5 贵州省五个玉米亚区生态条件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贵州春玉米耐密植宜机收品种初步筛选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供试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 贵州春玉米耐密植宜机收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供试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5 统计与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贵州春玉米耐密植宜机收品种初步筛选
        3.1.1 对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机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3.1.2 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3.2 各品种在不同玉米亚区农艺性状的差异
    3.3 各品种在不同玉米亚区植株茎秆力学性状的差异
    3.4 各品种在不同玉米亚区叶面积指数的差异
    3.5 各品种在不同玉米亚区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3.6 各品种在不同玉米亚区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差异
    3.7 各品种在不同玉米亚区的机收性状
    3.8 不同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在各亚区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3.8.1 不同品种在各亚区的丰产性分析
        3.8.2 不同品种在各玉米亚区的高产稳产性分析
        3.8.3 一年多点区域试验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
        3.8.4 利用GGE双标图分析对各品种适应性进行评价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耐密植宜机收春玉米品种初步筛选
        4.1.2 不同品种在各亚区的茎秆力学性状分析
        4.1.3 不同耐密植宜机收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图版

(6)西南山地玉米灰斑病抗性遗传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灰斑病的研究进展
    1.2 玉米灰斑病抗性种质资源的研究
    1.3 玉米灰斑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1.4 玉米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5 转录组测序的发展及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灰斑病胁迫下玉米农艺、品质和生理主要指标的遗传分析及评价利用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病斑面积与农艺、品质和生理主要指标的相关分析
        2.2.2 病斑面积与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2.2.3 农艺、品质和生理性状主要指标的遗传参数分析
        2.2.3.1 联合方差分析
        2.2.3.2 配合力方差分析
        2.2.3.3 一般配合力(GCA)相对效应值分析
        2.2.3.4 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析
        2.2.3.5 三类性状相关遗传参数的分析
        2.2.4 影响玉米籽粒产量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2.3 讨论
        2.3.1 病斑面积对PI与Fv/Fm影响比较
        2.3.2 多元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相结合对农艺性状的筛选
        2.3.3 灰斑病胁迫下玉米主要性状遗传规律初探
        2.3.4 主成分分析法评价高产抗病优质组合的可行性
第三章 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分析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作图群体构建
        3.1.2 田间设计与接种鉴定方法
        3.1.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
        3.1.4 基因型鉴定
        3.1.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1.6 表型数据分析
        3.1.7 QTL定位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F_2群体的玉米灰斑病抗性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分析
        3.2.2 F_(2:3)群体的广义遗传力
        3.2.3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2.4 玉米灰斑病抗性相关QTL定位分析
    3.3 讨论与结论
        3.3.1 遗传图谱饱和性
        3.3.2 抗玉米灰斑病QTL定位结果比较
        3.3.3 玉米灰斑病抗性的遗传改良
第四章 抗感灰斑病玉米材料转录组分析
    前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来源
        4.1.2 病原菌处理及接种
        4.1.3 生理指标测定
        4.1.4 样品RNA制备
        4.1.5 转录组测序
        4.1.6 转录组分析
        4.1.7 差异表达基因REAL-TIME QRT-PCR验证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灰斑病抗性鉴定
        4.2.2 取样时间点的确定
        4.2.3 样品RNA提取
        4.2.4 转录组测序质量及READS比对
        4.2.5 差异基因表达
        4.2.6 REAL-TIME QRT-PCR验证差异基因
        4.2.7 差异基因分析
        4.2.8 抗病相关基因分析
    4.3 讨论
        4.3.1 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
        4.3.2 PTI和ETI相关基因参与玉米灰斑病抗性
        4.3.3 其他防御相关基因参与玉米灰斑病抗性
        4.3.4 植物激素相关基因参与玉米灰斑病抗性
        4.3.5 转录组与QTL结果综合分析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灰斑病胁迫下玉米农艺、品质和生理主要指标的遗传分析及评价利用
    5.2 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定位
    5.3 抗、感玉米自交系接种玉米尾孢菌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5.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7)青贮玉米复种及其加工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与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复种青贮玉米品种的筛选
    2.1 试验区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复种青贮玉米播期效应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复种青贮玉米播种方法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复种青贮玉米施肥技术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测定项目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复种青贮玉米青贮利用技术的研究
    试验一 不同青贮玉米材料单贮试验
        6.1 材料与方法
        6.2 测定项目与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4 小结
    试验二 复种青贮玉米与苜蓿、干秸秆混贮试验
        6.5 材料与方法
        6.6 测定项目与方法
        6.7 结果与分析
        6.8 小结
第七章 复种青贮玉米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其经济效益评价
    7.1 材料与方法
    7.2 测定项目与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关于以青贮玉米为后作的复种模式
    8.2 复种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8.3 复种青贮玉米的青贮加工利用技术
    8.4 本论文的创新点
    8.5 本论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论文图表统计

(8)温带与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玉米的地位和用途
    1.2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扩增和改良玉米种质的重要性
    1.4 杂种优势和配合力
        1.4.1 杂种优势的概念
        1.4.2 杂种优势机理概述
        1.4.3 配合力的概念
    1.5 各国主要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1.5.1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的概念
        1.5.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的进展
        1.5.3 各国主要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1.6 中国的玉米带、美国玉米带及内蒙古玉米区的杂种优群和杂种优势模式
        1.6.1 中国玉米带概况
        1.6.2 美国玉米带概况
        1.6.3 美国与中国玉米带的异同
        1.6.4 内蒙古玉米区的杂种优群和杂种优势模式
    1.7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研究进展
        1.7.1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特点
        1.7.2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研究和利用现状
        1.7.3 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温带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1.7.4 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温带利用存在的问题
        1.7.5 热带、亚热带种质利用问题的研究现状
        1.7.6 热带、亚热带种质在育种中的展望
        1.7.7 热带、亚热带种质在育种研究和利用上任重而道远
    1.8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田间设计
    2.3 田间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
    2.4 室内考种项目及测定方法
    2.5 配合力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方差分析
    3.2 配合力分析
        3.2.1 一般配合力(GCA)分析
        3.2.2 产量特殊配合力(SCA)分析
    3.3 总配合力效应分析
    3.4 聚类分析
    3.5 遗传力分析
    3.6 组合单株产量对照优势分析
        3.6.1 以四单19 为对照的优势分析
        3.6.2 以哲单7 为对照的优势分析
        3.6.3 以郑单958 为对照的优势分析
        3.6.4 杂种优势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杂种优势分析
        4.1.2 配合力分析
        4.1.3 材料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4.1.4 对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在育种中利用的讨论
        4.1.5 温带与热带种质间的杂种优势组合模式
        4.1.6 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的策略图
        4.1.7 热带、亚热带群体在温带生态条件下的表现特点及利用
        4.1.8 温带与热带杂交种的选择和改良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对26个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4 测定项目
    1.5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筛选苜蓿品种
    2.2 综合评价苜蓿品种生产性能
3 结论与讨论

(10)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一、历史沿革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四、评说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三、野生大豆研究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一、单产变化
        二、总产变化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第二节 品种演变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一、清末大豆施肥
        二、民国大豆施肥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一、发酵类豆制品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三、蛋白类豆制品
        四、豆乳粉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一、大豆卵磷酯
        二、大豆低聚糖
        三、大豆异黄酮
        四、大豆皂甙
        五、大豆多肽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一、积极因素
        二、消极因素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利用灰色理论筛选通辽地区主推的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论文参考文献)

  • [1]23个谷子育成品种的综合评价[J]. 吕建珍,马建萍,赵凯,王宏勇,任莹,张海颖,独俊娥. 种子, 2020(11)
  • [2]不同玉米品种适宜机械化籽粒收获主要性状特征分析[D]. 姜程琳.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3]辽西地区粒用高粱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赵术伟,肖继兵. 辽宁农业科学, 2019(06)
  • [4]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D]. 郭成.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5]贵州春玉米耐密植宜机收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D]. 罗英舰. 贵州大学, 2019(09)
  • [6]西南山地玉米灰斑病抗性遗传基础研究[D]. 何文铸.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3)
  • [7]青贮玉米复种及其加工技术的研究[D]. 杜桂娟. 沈阳农业大学, 2009(01)
  • [8]温带与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D]. 周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11)
  • [9]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对26个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J]. 温方,陶雅,孙启忠. 华北农学报, 2006(S3)
  • [10]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灰色理论筛选通辽地区玉米高产优质杂交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