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班级集体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构建班级集体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构建班集体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几个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金丹[1](2019)在《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变化却并不乐观,当下增强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参与是打破这一局势最好的方法和途径,1999年全国各个地方的中小学开始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它是贯彻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也是广州市教育局一直以来重视的体育项目,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组织方式要比传统的课间操更多样,时间长达半小时,运动量比较适宜,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优良校风。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针对所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并完善相应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目前开展较好,以常态化的趋势实施了大课间体育活动。2、各区小学大课间活动时间及开展频率等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别。荔湾区小学在大课间开展次数和活动时间上较好于其他区,部分活动时间较短、负荷不达标的学校都是把整套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了拆分练习。3、广州市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类型和内容较多样化,未来大课间发展趋势以体能大课间为主流,重在提高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而且在内容的选择上,学生普遍喜欢体育游戏等趣味性项目。4、体育教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情况较好,但在实际开展中内部动机不足,学校领导教师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监督管理力度需要改善加强。5、广州市主城区大部分小学场地不够,师资力量不足。目前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乐观,但性别比例以及学历状况偏差较大,体育教师队伍数量较为缺乏,工作负荷较大。6、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政策导向、办学理念、场地器材、领导重视程度、师资力量、学生自身原因、内容形式以及天气气候等主要因素。7、针对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有:加强重视提高认识、加大参与提高管理、增加数量均衡性别、以生为本注重实效、结合特点开展特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陈乐敏[2](2018)在《大学生激励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激励教育是教育者在高等教育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受教育者的需求,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激发受教育者的动机,从而调动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情感等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激励教育对于高校而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需要;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是实现成长成才目标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激励教育发挥着思想引导、行为驱动、习惯强化、潜能开发等功能,从某种意义而言,激励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激励教育,激励教育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激励的功能,激励教育则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功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激励教育,要让激励教育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党的思想政治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时代新人。激励教育不仅仅只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育人的理念。本文在激励教育文献分析和对学生、老师、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建构了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六个维度,即信仰激励、目标激励、实践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奖励激励。基于六个维度,本文编制了具有信效度的《大学生激励教育的调查问卷》,并对浙江省部分大学生做了激励教育状况的问卷调查和质性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是否学生干部等对激励教育的效果存在显着性差异。在诸多激励因素中,情感激励是最有效的激励方法,而就业目标对大学生的激励效果最佳。当前大学生激励教育还存在科学性、创新性、系统性缺乏等问题,高校对激励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教育者缺乏科学的激励理念,激励教育中公平公正的环境还有所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对策思路,包括明确激励教育的原则(即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认知激励和情意激励相结合);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四位一体的激励教育体系,特别是提出高校要建立“三全”激励教育体系;改进大学生激励教育的路径(即利用主要渠道,加强信仰激励;抓住优势需求,强化情感激励;开展生涯辅导,善用目标激励;搭建活动平台,推动实践激励;挖掘身边典型,拓展榜样激励;调整制度设计,完善奖励激励)。本文的研究对丰富激励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周冰清[3](2018)在《X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民办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水平对于民办高校教学、科研与服务工作的正常推进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以及教育水平。然而,民办高校在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方面并不是很健全,导致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积极性低和工作效率差等问题,进而影响学校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本研究主要选取X学院为个案进行深刻的案例剖析,通过对X学院行政管理人员进行调查问卷、个体与集体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X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现状进行调查,结合国内外对相关激励机制理论的研究,指出当前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以科学的激励理论为基础,说明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是什么,进而提出完善民办高校行政人员激励机制的原则和具体措施,构建符合民办高校特色的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及保障措施。

张越凯[4](2018)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运用研究 ——基于福州市A小学的调查》文中指出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作为正式组织,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推进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班级在彰显其强大的教育力量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班级管理的理念到方法和手段等都亟待改进和完善。本研究以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的激励运用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小学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出发,以教师对学生所采用的激励方式为切入点,从小学教师对激励的认识、激励的运用以及学生对激励的期待等方面客观反映当前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激励的运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激励的运用存在对激励的认识有偏颇、激励内容指向不明确、激励运用难以顾及所有学生、激励方式与学生需求不匹配以及激励的具体操作方式单一等问题。最后,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教师班级管理工作的培训、明确激励内容并将激励与评价相结合、激励应面向全体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优化具体操作方式等建议。希望能为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好激励手段,提升班级管理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郭铭恩[5](2018)在《动漫融入高中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 ——以广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一些陈旧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措施,不一定适应当今现实环境。而高中学生作为逐渐成熟、具独立思想的青少年一代,他们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故更需有贴近他们心理性格特点与时代社会要求的新教育管理策略。班级,作为高中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主阵地,是研究与实践新教育管理策略的最佳场所。动漫,作为受高中生喜爱推崇的一种文化载体,是研究与实践新教育管理策略的良好参考工具。本文研究流程如下:分析广州学生价值观中的地域文化特征,并以广州市三所中学的高中班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对高中班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调查得出,以广州为例的高中班级,在人际关系、管理模式、环境布置及氛围建设、主题活动等方面的管理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状况。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初步指出了改进的方向。分析动漫融入教育的依据,及不同类型及班级管理价值,并在相同的调查对象里,进行动漫对高中生影响现状的调查访谈。调查得出,大部分广州高中生接受动漫,支持动漫融入班级管理的理念,并给出一些有益的策略意见。结合调查访谈分析与文献研究,本人在部分班级中,作动漫融入班级管理的案例实践研究,梳理出针对不同方面的结合动漫要素的班级管理策略。人际关系方面,提出创建动漫特色的开放包容式班级发言平台;提出开展师生互动的动漫主题活动,加强人际间理解与创新沟通方式。管理模式方面,提出创建动漫特色团队分工型的自主管理班级;提出创建动漫特色协作监督型的自主管理班级。环境布置与氛围建设方面,提出进行契合班级文化的动漫主题环境布置;提出创建结合动漫特色的学习激励制度。班级主题活动方面,创设融入动漫元素并促进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发展的主题活动课程。每个策略都作依据分析,给出具体实践案例,并反馈策略的积极效果与不足改进之处。根据动漫融入班级管理策略的实践效果,对研究作结论,并给出建议。包括:动漫融入班级管理的策略有效可行;管理策略使用注意针对性;注意动漫负面影响及策略可调动班级系统各要素力量;培育学生是主体,策略实施是手段,不能本末倒置等。

尹超[6](2018)在《基于学生立场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过去以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传统教育体系将难以支撑新时代的人才需求。重新设计学校,应对未来社会的复杂挑战,已经成为了国际共识。应时代需求,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的学校教育将朝着人性化、自由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学校组织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行组织变革是一个尤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有关学校组织变革的研究主要侧重从管理学角度、领导者立场出发,学生发展问题与学校组织变革的关系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面对新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诉求,基于学生立场来探讨学校组织变革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学校组织是指为了实现育人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学校成员按一定结构方式组合起来的相互协作,并按一定规律和规范运作的机构。一般来说,学校组织主要有三类:学生组织、教师组织和管理组织。其中,学生组织更多的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有时也是主导者;教师组织和管理组织的职能主要是为学生组织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服务。在学生立场视野下对学校组织历史发展进行考察发现,学校组织早期呈“混沌态”,即没有具体的学校组织,仅有学校组织的职能。伴随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出现了今天学校中最为常见的学生组织,即班级组织。后来,伴随社会发展的进步与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学校组织的类型逐渐变得多样化,并且越来越有序,形成了科层制组织结构。在整个学校组织的演变历程中,因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关注到学生发展的不同层面,呈现出了不同类型的学生立场。从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以及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地位来看,促进学生发展是学校组织变革不变的内核,而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都呼唤学校基于学生的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立场进行组织变革。通过对学生组织、教师组织以及管理组织变革的全面考察,可以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部分学校为变革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同时我们也从中发现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着力改进。总的来说,目前绝大数学校组织变革仍以学生知识获得与能力增长为出发点,关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依然缺少关注;学校组织变革强调组织效能的提高,缺少对人的关注;学校组织变革缺少系统规划,而导致琐碎、缺乏连续性;学校组织变革形式存在同质化倾向,缺少对校情的分析。学校组织变革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以“人”为开始,以“人”为旨归的。学校组织变革的样态是教育体制、教育政策这些外部因素以及课程、人员、学校制度等内部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其中,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是促使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力、支持与保障,教育体制影响了学校组织变革的方向、决定了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各组织之间的关系,教育政策为学校组织变革创造了条件,并起到价值引领与实践引导的作用。课程、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制度则影响了组织变革开展的实际效果。基于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立场进行组织变革可以从多个层面予以努力。首先,通过健全和完善学校变革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的举措为学校创设适宜变革的环境,使学校能够自主地、因地制宜地,依据学生当下的实际情况进行变革;其次,围绕“学校现在在哪里?将要去何方?以什么方式向目标前进”三个问题对变革进行系统规划、顶层设计;再次,通过校长下放权力、形成各类人员参与变革机制的方式,使学校内部各类成员的力量凝聚起来,产生变革的合力,尤其是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变革中来。最后,围绕课程的开发、实施方式的变化等,有意识地去变革包括学生组织、教师组织和管理组织在内的各类组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

周慧[7](2016)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命题之一。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难点在于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学生的脑、进学生的心。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大学生的现实状况紧密联系,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分层教育理论正是基于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和差异性特征而提出来的,它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因此,本文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为研究课题,找到分层教育理论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契合点,这对于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基础理论,包括内涵、特征、作用及依据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分析了分层、分层教育等概念的内涵基础上,逐步推导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内涵,并由此剖析其特征和作用。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角度发掘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了现实依据和政策依据,由此为本研究提供支撑。第二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本部分通过对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指出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即教育目标较为笼统缺乏层级性;教育内容较为粗放缺乏侧重与梯度;教育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教育评价较为含糊缺乏科学性。然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即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素质不足;高校实施分层教育的条件保障还不成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完善。第三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对策分析。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原则、策略、教师素质、外部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对策,即明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原则;掌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素质;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环境。

张帆[8](2016)在《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竞技体育试图通过自身“微调”来优化备受诟病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进程也逐渐遭遇瓶颈,尽管国家通过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归根结底诸如对金牌和物质利益的一元化强烈追求,使运动员主体地位日趋下降,尤其是淡化主体精神、人生价值等人文素质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未有根本改变。鉴于此,对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应是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本质要求与未来趋势。本研究以理论与实证、量化与质化相结合,以“培养出来什么”、“什么影响培养”、“如何进行培养”三个核心关键词为指引,将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分为三个研究。研究一运用模糊德尔菲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并采用决策试验与实验评估法、折衷排序法进行各指标的影响关系及达到理想绩效的优劣比较;研究二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5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约1000名后备人才作为研究样本,以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因素模型;研究三则在前述两个研究成果基础上,辅以实地调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建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良性发展的教育路径。获致结论如下:1、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方面(1)指标体系结构上包含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111项观测点。4个一级指标为“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及“人文精神”等。其中以“人文精神”指标权重比率(30%,30%)为最高;“人文精神”指标中心度(8.59)与原因度(0.09)为最高;“人文知识”指标绩效排序(7.85)最佳与差距值(0.21)最小。(2)各一级指标及各次指标之间亦具有中度以上的相关性,但评定委员、竞技体校成员及兼具两者身份的人员对整体指标及“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一级指标的评价有显着性差异存在。2、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建构方面(1)“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而且也会间接通过“人际因素”因素的中介作用,同时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2)“学校因素”、“人际因素”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但不会通过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对人文素质产生间接效果。(3)“学训因素”不会直接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而是通过“人际因素”的作用后,才会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4)“表现因素”不会对“人文素质”产生效果,也不会通过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对人文素质产生间接效果。(5)“家庭动力学理论”、“差别接触理论”与“需求-压力理论”于本研究中可获得验证,至于“一般紧张理论”仅获得结果的部分支持。3、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方面(1)部分青少年运动员存在竞技理想模糊、人生价值取向扭曲、奥林匹克精神薄弱、运动协作精神不强、竞赛心理素质欠佳、道德人格不够高尚、自我调控能力较差、文明行为修养缺失、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匮乏等消极现象。(2)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青少年运动员夺标育人的助推器、人性回归的指南针、专业素质的耦合剂、体育发展的矫正器。(3)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应把握好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与金牌主义教育的关系、人文性与职业性教育的关系。(4)实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要树立“先成人再成才”、“先育人再夺标”竞技能力与人文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要激活文化教学与专项训练、文化教师与专项教练之间的2种联动;要重塑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等3类体系;要处理好师资队伍、校本课程、校园环境、评价体系等4项建设。

邵敬芳[9](2016)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师生交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先学后教、以评促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使学生不再只是简单的、机械的接收教师的知识传授,教师也不再需要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多次重复讲授。它让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单,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师生通过交互完成一些列的问题解决活动,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制定自己的学习步调,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为教师有针对性的教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师生交互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本文通过课前师生交互准备、课堂师生交互行为、交互内容以及交互环境等方面对翻转课堂中的师生交互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了解翻转课堂师生交互的现状,并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构建翻转课堂师生交互模型,并提出解决师生交互问题的策略,促进翻转课堂中师生更好的交互,同时也增强翻转课堂实施的效果。论文包括六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主要是理论研究,阐述研究的核心概念、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理论基础。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调查法。通过文献研究界定论文的研究对象,阐释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翻转课堂师生交互研究的内容并制定课堂师生交互观察量表。通过课例观察,对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课堂师生交互行为进行量化处理并记录。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调查对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师生交互现状进行更全面的了解。第二部分是第三章,主要是翻转课堂师生交互课堂观察表的设计。对翻转课堂师生交互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确定交互内容、交互环境和交互行为等为课堂观察维度,将各个观察维度细化分析出具体可行的观察点,制定课堂师生交互观察表,并对观察表的效度进行分析,确定量表的可行性。第三部分是第四章,主要是学生问卷内容、教师访谈提纲的制定。翻转课堂的实施包括课前和课中,课堂师生交互只是翻转课堂师生交互的一个部分,为了保证研究的完整性笔者采用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的方式对师生课前的准备以及课堂中无法观察到的交互情况进行了解。第四部分是第五章,主要是对翻转课堂模式下师生交互现状的分析。从交互内容、交互环境以及交互行为等几个方面对课堂观察结果以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翻转课堂模式下师生交互注重交互内容的结构化;交互环境信息化,但水平不一;交互行为种类多,学生交互主体性表现一般,以师-班,师-个交互为主等特点。在师生交互中存在微视频中讲授逻辑性不够,引发学生思考的设计不足,课堂交互行为教师讲授过多,学生提问过少学生参与度不足等问题。第五部分是第六章,主要是构建翻转课堂师生交互模型,提出师生交互策略。依据翻转课堂师生交互现状,构建翻转课堂课前、课中师生交互模型,包含交互工具、交互内容以及交互主体等要素。针对交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定教、交互环境信息化交互活动多样性等促进师生交互的策略。第六部分是第七章,主要阐述论文研究的结论与展望。翻转课堂中师生交互分两个部分:课前和课中。课前师生交互是课堂交互的准备,而交互平台能够为课前师生交互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课堂师生的良好交互需要交互内容设计的结构化、课堂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交互环境的信息化。

董欢[10](2015)在《独立学院班级柔性管理创新研究 ——以H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和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相比,独立学院教育的历史短,学生的思想状况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中一种崭新模式,独立学院在新时期应如何更好地实施独立学院的班级教育与管理学生成为难点与重点,而这些难题在新兴的独立学院学生工作中更为重要。作为教育“最后一公里”的执行者-辅导员,承担着学院赋予的教学任务和管理策略的执行,同时也监护着学生生活及心理健康。独立学院班级柔性管理创新研究,既符合时代潮流,且具有持久的约束力和驱动力,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方式。本文以H学院的学生为例,从辅导员视觉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学生特点,结合独立学院的特殊实际,对柔性管理在独立学院学生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做出尝试与应用。本文主要以独立学院班级柔性管理为研究课题,分析独立学院发展特性,并根据新时期我国针对独立学院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深入探究我国独立学院班级柔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找到其症结所在,同时比较与借鉴发达国家高校柔性管理的成功经验,拟构建“学院、辅导员、学生”三者之间的非线性管理,创新“学院-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模式。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独立学院班级柔性管理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阐释在独立学院班级实行柔性管理的优越性,探究当代独立学院班级柔性管理的路径,构建并完善独立学院这样一个具有特殊群体学生的柔性管理培育机制和保障机制,搭建一个多维度、宽视野、全方位的研究框架,为今后的教育管理提供更多的借鉴与启发。

二、构建班集体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几个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班集体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几个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状况
        2.1.1 相关概念
        2.1.2 关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相关政策的探究
        2.1.3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由来
        2.1.4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
        2.1.5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2.1.6 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的研究
        2.1.7 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及管理的研究
        2.1.8 大课间体育活动评价机制的研究
        2.1.9 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的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地考察法
        3.2.4 专家访谈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
        4.1.1 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活动开设现状分析
        4.1.2 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学生活动时间和频率分析
        4.1.3 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分析
        4.1.4 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情况分析
        4.1.5 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调查分析
        4.1.6 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监督和考评方式调查分析
        4.1.7 广州市主城区小学体育教师师资力量调查分析
    4.2 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师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
        4.2.1 小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知
        4.2.2 小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动机
        4.2.3 小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
        4.2.4 教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知
        4.2.5 教师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动机
        4.2.6 教师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
        4.2.7 学校领导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
        4.2.8 学校领导与教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调查
    4.3 影响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
        4.3.1 政策导向因素
        4.3.2 办学理念因素
        4.3.3 场地器材因素
        4.3.4 领导重视因素
        4.3.5 师资力量因素
        4.3.6 学生自身因素
        4.3.7 内容形式因素
        4.3.8 天气气候因素
5 广州市小学更好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发展策略
    5.1 加强重视,提高认识
    5.2 加大参与,提高管理
    5.3 增加数量,均衡性别
    5.4 以生为本,注重实效
    5.5 结合特点,开展特色
    5.6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附录A 教师问卷发放、回收情况表
    附录B 学生问卷发放、回收情况表
    附录C 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附录D 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附录E 教师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附录F 学生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附录G 专家访谈题纲
10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大学生激励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5.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5.2 研究的创新点
2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理论分析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激励
        2.1.2 激励教育
        2.1.3 大学生激励教育
    2.2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特征
        2.2.1 主体性
        2.2.2 双向性
        2.2.3 系统性
    2.3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功能
        2.3.1 思想引导
        2.3.2 行为驱动
        2.3.3 习惯强化
        2.3.4 潜能开发
    2.4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基本要素及运行机制
        2.4.1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基本要素
        2.4.2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运行机制
    2.5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必要性
        2.5.1 国家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2.5.2 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2.5.3 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
    2.6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激励教育的互动关系
        2.6.1 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激励教育提供支持
        2.6.2 大学生激励教育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
3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理论资源
    3.1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指导资源
        3.1.1 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激励思想
        3.1.2 中国共产党的激励思想
        3.1.3 习近平关于大学生激励教育的论述
    3.2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参考资源
        3.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激励思想及其启示
        3.2.2 西方的激励理论及其启示
4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实证研究
    4.1 大学生激励教育问卷的编制
        4.1.1 问卷维度的初步探索
        4.1.2 初测问卷的结构验证
    4.2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问卷调查分析
        4.2.1 问卷调查的实施
        4.2.2 问卷调查的结果
    4.3 调查的几个发现
        4.3.1 不同类型学生对不同激励方式效果不同
        4.3.2 情感因素是最强激励因素
        4.3.3 就业目标对大学生的激励效果最佳
5 大学生激励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归因分析
    5.1 大学生激励教育存在问题的质性研究
        5.1.1 质性研究对象的选择
        5.1.2 质性研究的实施
        5.1.3 质性研究的效度
    5.2 大学生激励教育存在的问题
        5.2.1 激励教育缺乏科学性
        5.2.2 激励教育缺乏创新性
        5.2.3 激励教育缺乏系统性
    5.3 大学生激励教育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5.3.1 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
        5.3.2 家庭层面的影响因素
        5.3.3 高校层面的影响因素
        5.3.4 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
6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优化策略
    6.1 明确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基本原则
        6.1.1 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相结合
        6.1.2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6.1.3 认知激励和情意激励相结合
    6.2 创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激励教育体系
        6.2.1 营造社会正向的激励教育氛围
        6.2.2 创设家庭积极的激励教育环境
        6.2.3 构建高校“三全”激励教育系统
        6.2.4 提升大学生个体的自我激励素养
    6.3 改进大学生激励教育的路径
        6.3.1 利用主要渠道,加强信仰激励
        6.3.2 抓住关键因素,强化情感激励
        6.3.3 挖掘身边典型,拓展榜样激励
        6.3.4 开展生涯辅导,善用目标激励
        6.3.5 搭建活动平台,推动实践激励
        6.3.6 调整制度设计,完善奖励激励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学生激励教育访谈提纲
附录2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调查问卷
附录3 大学生激励教育质性访谈情况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3)X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状况
        2、国内研究状况
        3、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个案法
        3、问卷法和访谈法
    (五)本文创新
第二章 基本理论概述
    (一)激励与激励机制
    (二)主要激励理论概述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3、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4、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5、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第三章 X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X学院基本情况介绍
    (二)X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1、X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2、样本情况
        3、需求分析
        4、X学院激励机制的基本状况
    (三)X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晋升机制不健全,晋升途径单一
        2、绩效考核不够合理,形式化严重
        3、薪酬福利水平较低,薪酬缺少激励要素
        4、工作内容缺乏挑战性,工作认可度低
        5、培养培训力度不够,培训效果不明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完善X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策略及保障措施
    (一)完善X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2、公平性原则
        3、竞争性原则
        4、时效性原则
        5、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6、差异性原则
    (二)X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构建
        1、薪酬激励机制
        2、晋升激励机制
        3、培训激励机制
        4、情感激励机制
    (三)完善X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措施
        1、优化分配制度,构建完善的薪酬结构
        2、健全职务、职称晋升制度,打通行政管理人员晋升壁垒
        3、优化考核指标,注重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实绩
        4、加大培训力度,注重行政管理人员成长发展
        5、加强人文关怀,营造情感氛围
    (四)X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推行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2、制度保障
        3、经费保障
        4、文化保障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件一
致谢

(4)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运用研究 ——基于福州市A小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强化理论
    二、需要层次理论
    三、成就动机理论
    四、期望理论
第二章 福州市A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运用现状调查结果
    一、教师对激励的认识
    二、班级管理中教师常用的激励方式
    三、教师对激励方式运用效果的评价
    四、学生对教师激励运用的感受
    五、学生眼中的教师激励方式
    六、学生对教师激励的期待
    七、学生喜欢的教师激励方式
第三章 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激励运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对激励的认识存在偏颇
    二、激励内容指向不明确
    三、激励运用难以顾及每位学生
    四、教师激励方式与学生需求不匹配
    五、激励的具体操作方式单一
第四章 完善小学班级管理激励运用的若干建议
    一、开展提升教师班级管理能力的继续教育
    二、明确激励内容,引导教育激励与评价相结合
    三、激励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利用各方教育力量
    四、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学生需求
    五、转变思路,优化激励的具体操作方式
第五章 结论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致谢

(5)动漫融入高中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 ——以广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目的与意义
    (六)研究方法及对象
二、广州高中班级管理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一)广州高中学生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二)部分广州高中班级调查
    (三)总结的管理问题现状及成因分析
        1.班级人际关系的管理方面
        2.班级管理模式方面
        3.班级环境与学习氛围的管理方面
        4.班级主题活动的管理方面
        5.高中生心理性格特点方面
三、动漫的班级管理价值及对广州高中生影响的调查分析
    (一)动漫可融入教育的依据与可行性
    (二)各类型动漫特征及班级管理价值分析
        1.欧美动漫特点及班级管理价值
        2.日韩动漫特点及班级管理价值
        3.中国动漫特点及班级管理价值
        4.动漫的班级管理价值小结与不足
    (三)广州高中生动漫接受情况调查
    (四)广州高中生动漫接受情况的总结分析
四、具体的实践策略
    (一)动漫改善班级人际关系
        1.创建具动漫特色的开放包容式班级发言平台
        2.开展师生互动的动漫主题活动,加强人际间理解,创新沟通方式
    (二)动漫融入班级管理模式
        1.创建动漫特色团队分工型的自主管理班级
        2.创建动漫特色协作监督型的自主管理班级
    (三)动漫融入班级环境与氛围建设
        1.进行契合班级文化的动漫主题环境布置
        2.创建结合动漫特色的学习激励制度
    (四)动漫融入班级主题活动
        1.创设渗透德育理念的动漫主题活动课程
        2.开展满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多元性、新颖性、娱乐性等结合的动漫主题活动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班级管理与动漫爱好调查问卷
附录 2:班级管理与动漫爱好访谈提纲
附录 3:班级管理与动漫爱好访谈实录
后记

(6)基于学生立场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时代发展提出了学校组织变革的诉求
        (二) 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亟待学校组织变革
        (三) 我国中小学组织变革的现实发展诉求
    二、研究意义
        (一) 有利于加强对学校组织变革的实践指导
        (二) 有利于促进学校整体转型
        (三) 有利于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校组织体系
    三、文献综述
        (一) 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基于已有研究的认识和反思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学生立场与学校组织的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一、学生立场概述
        (一) 已有研究探讨
        (二) 学生立场内涵
        (三) 相关概念辨析
    二、学校组织概述
        (一) 组织界说
        (二) 学校组织的内涵
        (三) 学校组织的要素
        (四) 学校组织的分类
第二章 学生立场视野下的学校组织历史考察
    一、基于学生道德发展的“混沌态”学校组织
        (一) 我国基于学生人伦道德的学校组织
        (二) 西方基于学生理性道德的学校组织
    二、基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雏形“班级组织”
    三、基于学生认知能力与智能发展的班级组织
    四、基于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多样化学校组织
    五、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复杂化学校组织
    六、小结
        (一) 学校组织样态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二) 教学组织形式是学校组织变迁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学校组织变革的立论之基与方向定位
    一、学校组织变革的内核:促进学生发展
        (一) 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
        (二)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三) 促进学生发展是学校组织变革的关键所在
    二、学校组织变革的方向:基于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立场
        (一) 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立场的理论探讨
        (二) 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立场的确立
第四章 学校组织变革的现实考察与反思
    一、学校组织变革的现实图景
        (一) 学生组织的变革
        (二) 教师组织的变革
        (三) 管理组织的变革
    二、学校组织变革的问题检视
        (一) 学校组织变革强调组织效能的提高,缺少对人的关注
        (二) 学校组织变革侧重学生学业成绩,较少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 学校组织变革琐碎,缺乏系统连续性
        (四) 学校组织变革形式存在同质化倾向,缺乏校情分析
第五章 基于学生立场的学校组织构建
    一、影响学校组织变革的外部因素分析
        (一) 教育体制
        (二) 教育政策
    二、影响学校组织变革的内部因素分析
        (一) 课程
        (二) 人员
        (三) 学校制度
    三、基于学生立场的学校组织构建
        (一) 基于学生立场的学生组织
        (二) 基于学生立场的教师组织
        (三) 基于学生立场的管理组织
第六章 基于学生立场的学校组织变革策略
    一、创设适宜于学校组织变革的制度环境
        (一) 健全和完善学校变革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 推进与加强学校变革的相关制度建设
        (三) 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二、系统规划,顶层设计
        (一) 对学校进行全面定位
        (二) 构建组织变革共同愿景
        (三) 选择与确立学校组织变革方式
    三、凝结共识,集聚各种力量
        (一) 下放校长权力
        (二) 形成学校内部各类人员参与变革的机制
    四、围绕课程实施变革学校组织
        (一) 与多维课程整合相适应的组织变革
        (二) 与多样性、选择性课程相适应的组织变革
        (三) 与私人定制课程相适应的组织变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重难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意义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基础理论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内涵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特征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作用
        (一)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念与行为的转化
        (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二)现实依据
        (三)政策依据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方法
        (五)调查实施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较为笼统缺乏层级性
        (二)教育内容较为粗放缺乏侧重与梯度
        (三)教育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
        (四)教育评价较为含糊缺乏科学性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素质不足
        (二)高校实施分层教育的条件保障还不成熟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评价机制不完善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明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原则
        (一)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
        (二)层次性与整体性相统一
        (三)保底性与提升性相统一
        (四)相对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统一
    二、掌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区分大学生的不同层次
        (二)制定分层递进的教育目标体系
        (三)把握教育内容的侧重点和难易度
        (四)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方法体系
        (五)建立全方位的教育评价机制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素质
        (一)树立科学的分层教育理念
        (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三)提高实施分层教育的能力
    四、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的环境
        (一)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政策
        (二)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施分层教育的激励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8)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文素质相关研究
        1.2.2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1.2.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
    1.3 研究应用价值
        1.3.1 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1.3.2 为培养主体学校提供借鉴素材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人文素质
        2.1.2 人文素质教育
        2.1.3 指标体系
        2.1.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
        2.1.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2.2 理论基础
        2.2.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方法论
        2.2.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偏差影响因素的理论观点
        2.2.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的理论观点
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思路
        3.1.1 掣肘的根源
        3.1.2 转轨的捩点
        3.1.3 困境的消弭
    3.2 技术路线
        3.2.1 准备阶段
        3.2.2 执行阶段
        3.2.3 完成阶段
4 研究一: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
    4.1 研究目标与内容
        4.1.1 研究目标
        4.1.2 研究内容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方法
    4.3 研究架构
        4.3.1 建构指标体系
        4.3.2 指标体系调查
    4.4 研究工具
        4.4.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初步建构
        4.4.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问卷初稿审查与修改
        4.4.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问卷实施程序
    4.5 资料处理
        4.5.1 数据处理
        4.5.2 数据分析
    4.6 结果与分析
        4.6.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专家意见整合分析
        4.6.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权重分配分析
        4.6.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影响关系分析
        4.6.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绩效排序分析
        4.6.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实证调查分析
    4.7 讨论
        4.7.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建构结果
        4.7.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相对权重关系结果
        4.7.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指标绩效及影响关系
        4.7.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结果
5 研究二: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建构
    5.1 研究目标与内容
        5.1.1 研究目标
        5.1.2 研究内容
    5.2 研究对象与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研究方法
    5.3 研究架构
        5.3.1 自变量
        5.3.2 中介变量
        5.3.3 因变量
    5.4 研究假设
    5.5 研究工具
        5.5.1 研究工具撰拟说明
        5.5.2 研究工具内容说明
        5.5.3 研究工具检验
    5.6 资料处理
        5.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6.2 卡方检验
        5.6.3 t检验
        5.6.4 单因子方差分析
        5.6.5 探索性因子分析
        5.6.6 信度分析
        5.6.7 线性结构方程模型
    5.7 结果与分析
        5.7.1 研究样本暨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5.7.2 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5.8 讨论
        5.8.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因素
        5.8.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
        5.8.3 相关理论支持结果
6 研究三: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
    6.1 研究目标与内容
        6.1.1 研究目标
        6.1.2 研究内容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研究方法
    6.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应把握的关系
        6.3.1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关系
        6.3.2 人文素质教育与金牌主义教育的关系
        6.3.3 人文性教育与职业性教育的关系
    6.4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建构应做出的选择
        6.4.1 从根本上转变竞技运动功利主义的偏颇价值观
        6.4.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呼唤人文素质的教育
        6.4.3 建构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路径
    6.5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1234”教育路径
        6.5.1 一个理念
        6.5.2 二种联动
        6.5.3 三类体系
        6.5.4 四项建设
7 综合讨论
    7.1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的价值判断
        7.1.1 掌握初步的文化知识(人文知识)
        7.1.2 掌握为人的基本道理(人文思想)
        7.1.3 学会必要的处事能力(人文方法)
        7.1.4 形成稳定的体育精神(人文精神)
    7.2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的理性认识
        7.2.1 人文素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7.2.2 人文素质发展偏差的主要成因
    7.3 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的现实选择
        7.3.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夺标育人的助推器
        7.3.2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性回归的指南针
        7.3.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专业素质的耦合剂
        7.3.4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体育发展的矫正器
    7.4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7.4.1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指标体系方面
        7.4.2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影响模型方面
        7.4.3 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路径方面
8 研究结论
    8.1 本研究指标体系可概括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指标要素
    8.2本研究影响模型可勘查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影响机制
    8.3 本研究教育路径可提供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发展的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师生交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翻转课堂
        1.2.2 交互、师生交互
        1.2.3 翻转课堂师生交互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1.3.2 师生交互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理论基础概述
    2.1 活动理论
    2.2 符号互动理论
    2.3 交往理论
第3章 翻转课堂师生交互观察量表的设计
    3.1 交互内容分析设计
    3.2 交互环境分析设计
    3.3 师生交互行为观察表设计
    3.4 观察对象的选取
第4章 翻转课堂师生交互问卷、访谈内容的制定
    4.1 问卷制定
    4.2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4.3 调查对象选取
    4.4 访谈提纲设计
第5章 翻转课堂师生交互现状分析
    5.1 翻转课堂师生交互特点
        5.1.1 师生交互准备
        5.1.2 师生交互行为
        5.1.3 师生交互内容
        5.1.4 师生交互环境
        5.1.5 访谈内容分析
    5.2 翻转课堂师生交互问题
第6章 翻转课堂师生交互模型与策略
    6.1 翻转课堂师生交互模型
    6.2 翻转课堂师生交互策略
        6.2.1 交互准备策略
        6.2.2 教学活动多样性策略
        6.2.3 以学定教策略
        6.2.4 交互环境信息化策略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前景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独立学院班级柔性管理创新研究 ——以H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研究的背景
        2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内研究综述
        2 国外研究综述
        3 研究评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特色和创新之处
一 独立学院班级柔性管理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及其对管理模式选择的影响
        1 独立学院的定义
        2 班级的内涵
        3 独立学院学生的基本特征
        4 独立学院学生对其管理模式选择的影响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柔性管理模式
    (三)相关理论
二 独立学院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一)独立学院班级管理现状
    (二)独立学院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独立学院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 独立学院柔性管理的时政分析—以H学院为例
三 独立学院班级柔性管理的创新
    (一)学院 辅导员 学生之间的非线性管理
    (二)班级柔性管理的应用
        1 班委的选用决定着班级的成败荣辱
        2 班级的目标与规划
        3 用制度来管理 用情感来交流
    (三)构建班级柔性管理的动态评价体系
    (四)建立“柔性”的模糊评价体系
四 独立学院创建柔性管理模式的对策
    (一)树立班级“以学生为本”的柔性理念
    (二)强化“最后一公里”队伍建设体系
        1 重视辅导员选拨 培养,建立长效机制
        2 加快双师型辅导员队伍建设
        3 加强辅导员在岗培训和管理
        4 常态化实施辅导员激励机制
        5 注重辅导员人格魅力的培养
    (三)增强班级凝聚力
    (四)注重班级柔性文化,建设和谐班集体
    (五)创新“学院-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构建班集体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几个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主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金丹. 广州体育学院, 2019(12)
  • [2]大学生激励教育研究[D]. 陈乐敏. 浙江大学, 2018(04)
  • [3]X学院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研究[D]. 周冰清.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4]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运用研究 ——基于福州市A小学的调查[D]. 张越凯.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5]动漫融入高中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 ——以广州为例[D]. 郭铭恩.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6]基于学生立场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 尹超. 天津师范大学, 2018(12)
  • [7]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层教育研究[D]. 周慧. 西南大学, 2016(02)
  • [8]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研究[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9]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师生交互研究[D]. 邵敬芳.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
  • [10]独立学院班级柔性管理创新研究 ——以H学院为例[D]. 董欢. 长安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构建班级集体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