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交际及其跨文化差异

非语言交际及其跨文化差异

一、非言语交流及其跨文化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贺佳[1](2020)在《学术文本汉译实践报告 ——以《跨文化交际基本指南》第五章、六章为例》文中指出国外的跨文化交际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国内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将国外的跨文化交际文本进行汉译,有助于更多的大学生,尤其是英文专业、跨文化交际专业的学生学习并掌握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鉴于此,笔者以跨文化交际专家珍妮弗·威利斯·里维拉(Jennifer Willis-Rivera)的着作《跨文化交际基本指南》(The Essential Guide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为第五章——语境中的跨文化交际:关系与组织;第六章——跨文化交际和大众文化为汉译实践的材料,翻译并探讨此类文本翻译的难点及应对策略。通过认真研习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笔者分析了跨文化交际类文本的书面语特征及口语化特点,二者分别体现在原文本的理论阐述部分和事例作证部分;描述了规范的翻译流程——译前准备、译中事项及译后审校的各个要点;对中文译者感到较难处理的英文比较句、被动句句式,副词、形容词等词类,衔接与连贯等语言现象进行剖析,阐述了这些语言点的汉译处理方式,主要采用增词、删减句子主语、颠倒句子语序、活用标点符号等翻译技巧和方法。笔者发现学术类文本翻译虽然没有成文的原则,但可以从译者自助和读者他助的角度入手进行翻译和审校。译者自助是指译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系统学习该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译前准备;读者他助是指请该领域的专业学者审校术语翻译。通过译者和读者的协同作用,学术文本翻译的学术性、严谨性得以体现,译文质量也得以提高。笔者的这一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与完善,以期为今后的学术类文本翻译实践提供启发和借鉴。

林红霞[2](2020)在《游客间互动对旅游体验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过程中,游客不可避免会与其他游客发生社会互动,这种非惯常环境下的遇见、交流和陪伴,能让游客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压力和束缚,满足他们在日常结构化社会中很难实现的社交需求,对身处异地的游客当下的旅游体验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游客间互动为旅游企业提升游客体验提供了除优化旅游产品以外的新方向。以往旅游体验研究大多聚焦旅游世界中游客与旅游吸引物的关系(如游客凝视、感官营销、具身体验等相关成果),以及游客与当地居民、游客与服务提供人员之间的互动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对游客间互动如何作用于旅游体验缺乏足够关注。旅游情境的特殊性,使游客间互动研究得以反哺现有社会互动研究。虽然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营销学等学科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互动进行了探究,但研究情境大都为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对第三场所,即除了家(第一场所)和工作地点(第二场所)之外的非正式公共场所,的社会互动研究有限。旅游世界是典型的一类第三场所,旅游具有空间异地性、时间暂时性和追求愉悦体验的目的性,使旅游过程中的社会互动特征、内容以及深度都有别于日常生活。因此,识别游客间互动的特征、类型及其影响旅游体验的过程机理,对于深化旅游领域乃至一般意义的社会互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现实和理论背景,本研究试图探究以下问题:(1)游客间互动有哪些特征?(2)游客间互动主要有哪些具体类型?(3)不同类型游客间互动影响旅游体验的过程和机理是什么?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的基础上,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认知适应理论等社会心理学理论,采用质性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究游客间互动的特征、类型和影响,识别游客间互动有别于日常生活中社会互动的特征,构建并检验不同类型游客间互动影响旅游体验的概念模型,揭示游客间互动通过人际关系和人地关系感知影响游客投入,进而作用于旅游体验评价的机制。具体而言,包括六个章节内容:第1章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明确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阐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最后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2章对本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研究领域进行回顾、梳理和述评,了解并分析已有研究的内容和体系,进一步明确本研究的研究缺口和研究问题,确立本研究的切入点,并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主要是质性研究,首先基于已有研究和逻辑思辨,识别游客间互动异于日常生活社会互动的四个特征,即超功利性、去身份化、约束弱化、凸显自我;进而通过深度访谈法收集一手资料,对其进行主题分析,将游客间互动划分为言语互动和非言语互动,进一步将言语互动又分为信息分享型和自我表露型,并大致形成“不同类型游客间互动,使游客产生对人际关系和人地关系的感知判断,进而影响旅游体验过程(即游客投入)和旅游体验结果(即旅游体验评价)”的逻辑思路。第4章结合质性分析结果和相关理论,构建三种类型游客间互动通过亲近感和控制感影响游客投入,进而作用于旅游体验评价的概念模型。进一步,对模型中变量间的关系进行一一推导,并考虑亲近感和控制感在三类游客间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非言语互动对亲近感和控制感在两类言语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提出相应的假设。第5章主要介绍如何选取变量测量指标形成调查问卷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预调研和正式研究。具体而言,预调研收集的数据用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正式研究的数据处理过程则包括样本正态性检验、共同方法偏差控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检验及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三种类型游客间互动,即信息分享型言语互动、自我表露型言语互动、非言语互动,均正向影响亲近感;(2)关于控制感,则只有信息分享型言语互动和非言语互动发挥显着的预测作用,自我表露型言语互动对控制感没有显着影响;(3)亲近感和控制感都对游客投入有显着正向影响;(4)游客投入对旅游体验评价有显着正向影响。此外,(5)亲近感和控制感在信息分享型言语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亲近感在自我表露型言语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亲近感和控制感在非言语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6)非言语互动对亲近感在信息分享型言语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但对控制感在信息分享型言语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和亲近感在自我表露型言语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均不显着。第6章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结合已有文献对其进行解释和讨论,与现有理论对话,明确本研究的理论贡献;然后结合行业实践,对旅游企业进行游客间互动管理以提升旅游体验提出针对性建议;最后阐述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1)拓展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目前在旅游研究领域,学者们大多关注旅游过程中游客和旅游吸引物、游客和当地居民、游客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互动对旅游体验的影响,而对游客间互动如何作用于旅游体验缺乏深入探讨。本研究将游客间互动作为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深入探究其是否及如何影响旅游体验,是对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研究视角的有力拓展。(2)提出游客间互动新的类型分析框架。游客间互动涵盖不同形式和多种维度,但其内涵尚未得到学术界的清晰界定。此外,现有研究多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构念进行测量,衡量标准模糊,缺乏针对性;有些学者基于访谈材料,采用关键事件技术对其进行分类,但理论深度不够,无法形成可供后人借鉴和采纳的分析框架。因此,游客间互动研究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阻碍该领域理论研究体系的形成。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基于互动方式和互动内容,将游客间互动分为言语互动和非言语互动,并进一步将言语互动划分为信息分享型言语互动和自我表露型言语互动,构建游客间互动的多维分析框架,不仅使游客间互动这一概念更为清晰,也为后续量化研究奠定了基础。(3)引入亲近感和控制感等社会心理学变量,揭示游客间互动对旅游体验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基于质性研究和对自我决定理论的解读,引入亲近感和控制感这两个社会心理学变量,描述游客间互动引发的游客对自己与外界关系的感知状态,并采用游客投入来表征游客的旅游体验过程,进而通过“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框架、社会交换理论、认知适应理论等理论基础,形成“游客间互动——亲近感和控制感——游客投入——旅游体验评价”的逻辑思路和概念模型,揭示游客间互动对旅游体验的影响机理,从而丰富游客间互动和旅游体验的相关研究成果。(4)探讨游客间言语互动和非言语互动之间的交互作用。目前,旅游领域尚未出现从言语和非言语视角对游客间互动进行分类的研究,本研究实证检验非言语互动和两类言语互动对亲近感和控制感的影响,通过对路径系数的比较识别不同类型游客间互动的影响差异。此外,本研究还对亲近感和控制感在三类游客间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非言语互动对亲近感和控制感在两类言语互动与游客投入之间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探讨,进一步深化学界对游客间言语和非言语互动之间交互作用及其影响的认识。虽然本研究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管理价值,但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仍存在不足。在未来的研究中,可通过旅游现场回收问卷的方式来减少回忆偏差;此外,考虑将积极和消极游客间互动纳入到同一分析框架之下,推动游客间互动知识体系的完整和全面发展,并探索关系强度、旅游产品类型等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变量间关系的调节因素;最后,可拓展数据收集对象的文化背景和地理分布范围。

郭雅婷[3](2019)在《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中亚国家空间语研究 ——以新疆师范大学留学生为例》文中认为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介质。殊不知在交际场合,人们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利用非言语来传达自己的感情和信息。而空间语作为非言语交际的无声语言,以独有的特性表现着自己的交际准则和要求。文化不同,对空间语的理解就会有所偏差,价值观不同,对于空间语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基于对空间语的不同认知形成了不同的空间观念,故而对空间距离的需求不同;对个人领域和拥挤的态度不同;对空间安排与地位关系的价值观念不同。正因为如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的个体要以同理心去对待其他国家的文化,用移情的方式遵循别国的空间语行为准则,从而解读空间语背后的深层文化原因。所以,当前对空间语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本文以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157名来自中亚国家的留学生(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五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霍尔的空间语理论结合研究者的理解将空间语重新分类。之后,以非言语交际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为研究支撑的基础,并通过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的研究方法了解中亚留学生在他们本国对于空间距离行为的认知态度和空间安排习惯。包括对近体距离、体触、拥挤、领地要求的不同态度。询问调查中亚留学生在自己国家关于居所布局、空间朝向、桌椅陈设、座位安排等问题。最终使我们真正了解中亚国家的空间语文化内涵准则,融入情感互动,以在实践中用于指导师生、生生等正确对待异文化的跨文化交际行为。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非正式空间方面,在对性别、年龄、亲疏程度、社会地位影响因素的考量下,于体距他们更注重自我感受,介意人与人之间发生肢体接触,对拥挤现象则表现出一定的忍耐度,没有形成领域保护观念。二、固定空间上他们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空间朝向,重视个人隐私和家庭和睦。三、半固定空间安排上,中亚国家民众注重女士优先,交谈方式更喜欢面对面就座,桌椅安排突出显示领导的中心地位,更喜使用圆桌。由此说明中亚国家民众对于空间语文化的领会受到了其本民族价值观、历史文化、社会规范、社会认同、心理因素、人际关系、性别、自然环境等因素的浸染,从而形成了他们对体距、体触、拥挤、领域要求的不同行为态度。对空间朝向、座位安排的不同偏好习惯,以及对隐私观念、空间和地位观念的认知。

张欢,文铭,孟浩[4](2019)在《高校来华留学生日常管理的跨文化冲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国际地位大幅提升,我国逐渐成为了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教育地位不断上升。然而,伴随而来的留学生管理的跨文化冲突也在逐步加剧,其中日常管理矛盾凸现。通过介绍跨文化冲突的几种主要表现方式,分析其成因,提出高校留学生日常管理的几点建议。

韩丁[5](2017)在《中德跨文化交流中的尊重互动 ——交互性视角下动态的多层面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尊重问题正在日益受到大众和学界的关注,而中德跨文化交流领域尚无对此的系统研究。随着中德两国交流与合作的日渐深入,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就愈发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通过交互性视角研究中德双方在企业背景下的尊重行为和尊重互动。本研究选择在华德资企业中的中德双方员工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构成交互性视角,并聚焦于具体的尊重行为及其引发的互动,借助跨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交流四层面理论对尊重行为进行多层面分析,并力求通过对尊重互动的研究突出其动态的特点。本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为导论,其中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现状。通过对中、英、德文文献的梳理没有发现关于中德企业背景下的尊重行为或互动研究。在第二章理论基础部分中,首先对尊重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讨论,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适用于本研究的尊重定义,即一个人使另一个人感到自己的价值或意义被承认的行为。之后,对尊重的分类方式及其理论依据进行了梳理,选择使用达沃尔的承认尊重与评价尊重的分类方式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本章还对人际尊重的属性、行为要素和与等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此外,本章对跨文化交流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其中既包括了对交流及其相关概念的讨论,也包括了对文化及跨文化相关概念的梳理,最后着重对跨文化调整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探究,并以此为之后的研究设计和材料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在第二章的最后讨论了尊重与互动之间的关联,通过对二者的分析总结,并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建了适用于本研究的尊重互动的理论模型。第三章为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质性访谈法,通过在前期理论基础部分的准备设计出半结构型访谈提纲,以此将访谈内容限定在研究问题所及的范围内。并使用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三级编码方式,提炼出相关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使用MAXQDA作为辅助质性分析软件,本章就如何借助MAXQDA对研究结果进行提炼做了呈现。此外,研究涉及的伦理问题,如知情权、保密原则和数据保存等也在这一章进行了讨论。在第四章研究结果呈现部分中,主要展示本研究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发现中德双方的20种共享尊重行为和11种单方独有的尊重行为,并通过对它们的提炼总结出五个指导中德双方合作的尊重原则,即礼貌原则、协商原则、合作原则、权威原则和能力原则,其中前三个原则是企业中人际交往的基础,而后两个则只针对特殊人群,如领导或能力出众的员工。在对尊重行为挖掘的同时,对尊重行为在交流的言语、非言语、副言语和超言语层面中的体现也做了梳理。这一章还对中德双方面对尊重行为和不尊重行为时的反应进行了探析,对互动模式进行了初步总结。本研究发现,尊重行为会引发积极情感,不尊重行为会引发消极情感。无论中方员工还是德方员工,都会以尊重行为回报尊重行为。在面对不尊重行为时,中方员工多选择忍让,但这不仅无助于改善不利处境,反而会降低对工作的满意度;德方员工多会选择积极面对不尊重行为,尝试各种方式来改善不利处境,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也有德方受访者选择消极对抗,这种方式通常会导致双方关系恶化、降低工作效率、浪费企业资源。本章还对中德双方基于文化差异对尊重行为的跨文化调整进行了分析,并展示了本研究对中德双方尊重态度变化的规律总结。本文在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本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继续研究的方向做了展望。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部分属于开拓性的探索研究,初步勾勒出中德双方在企业背景下的尊重行为和尊重互动,本研究的发现有助于改善中德双方在工作合作中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学术领域的空白。

王婀娜[6](2017)在《中德合资企业中的跨文化适应策略 ——交互性视角下的多维度研究》文中认为中德两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截止到目前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首次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德国企业在中国注册的数量已近5000家。中德合资企业是以中德各持部分股权的形式来共同经营管理企业运营的组织形式。合资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中德文化的碰撞。跨文化适应问题会对合资企业员工的工作状况和企业业绩产生影响。本研究对于外派人员和当地员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还鲜有采用质性方法对中德合资企业中的双方员工为适应跨文化语境下的工作环境而采取的适应策略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成果。因此,就中德跨文化经济交流语境下的跨文化适应策略这一主题而言,本文所进行的研究是一种新的尝试。在研究主题方面,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借助于实证性研究方法对中德双方员工的跨文化适应策略进行描述和分析。本文以中德合资企业中的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为切入点,通过交互性的视角,即通过互动双方的自我形象、他者形象和他我形象的建构,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描述并分析其在适应过程中所采取的适应策略。基于三个维度的理论框架,根据实证研究资料,具体围绕四个方面,即语言策略、人际策略、工作策略和成就策略,对中德双方员工的跨文化适应策略展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德合资企业中的跨文化适应策略整体上所呈现出的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以质性访谈为主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在研究设计上,从文化互动的角度出发,重点突出对研究对象适应策略的研究。本文采用了目的性抽样、异质性抽样和滚雪球式抽样三种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选择,从而确保了样本的丰富性和代表性。本论文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导言、理论基础、研究设计、研究结果呈现、研究结果的总结与讨论以及结束语。导言:表明中德经济交流主题的重要性,由此阐述跨文化适应对于中德合资企业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理论基础:本章从文化互动理论相关概念、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适应策略,从抽象到具体依次对处于不同层面的概念展开论述。首先,对文化、交流和跨文化性这三个文化互动理论核心概念进行论述,特别是就交互性和自我形象、他者形象与他我形象展开论述。其次,指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存在着文化比较和文化互动两种视角,而本文所要研究的是文化互动视角下的跨文化适应概念。随后,对依照文化互动理论,对跨文化适应概念的过程性与整体性进行阐述。接下来,对现有的跨文化适应理论进行梳理,指明影响因素、策略以及结果的分类方式,从而聚焦到本文的主题"跨文化适应策略"。最后分别从跨文化适应策略的导向、维度和模式对跨文化适应策略进行理论分析。理论基础部分为第三章访谈提纲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第四、五章研究结果的呈现和总结提供了资料整合的理论框架。研究设计:本文采用质性研究,主要选用访谈法的资料搜集方法。接下来,在研究的进行部分里,在对研究对象进行主观选择的基础上,按照Z字形路线进行数据收集,最终对中德合资企业中的16名德方和20名中方人员进行了访谈。最后,借助于Nvivo10.0软件对整个数据进行开放式、关联式和核心式编码和分析。研究结果呈现:该部分可分成跨文化适应策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和双方员工的跨文化适应策略的积极趋同、消极背离和融合交织三种模式两大部分。其中,双方员工的认知维度分别包括对自我及异文化合作伙伴的认知和理解两个方面;情感维度分为对待异文化的情感、互动的意愿以及个人情感态度的调整;行为维度则包括对自我行为及异文化伙伴对其行为的描述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德合资企业中的双方员工在企业内部围绕语言策略、人际策略、工作策略和成就策略这四个方面,对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均作出了维持或调整,研究成果的总结与讨论:该部分包括两个部分:其一,跨文化适应策略的模式,即中德合资企业中的适应策略呈现出积极趋同、消极背离和融合交织三种策略模式。其二,跨文化适应策略之间的文化关联性。跨文化适应策略的模式是在数据结果呈现基础之上的归纳与总结,是对双方员工适应策略整体上的描述与分析。最终,通过三个维度的梳理式呈现和三个模式的归纳总结,可以生成出跨文化适应策略的动态发展模型。综上所述,本文从研究主题(中德合资企业中的跨文化适应策略)、研究设计(基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通过形象展示互动)、研究结果(三个维度、四个方面、三个策略模式以及一个模型)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德跨文化经济交流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

陈娣[7](2014)在《跨文化视域下的非言语交流探析》文中指出非言语(NOV)语言在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使人们在无意识情形下传递自己真实的情感。非言语交流(NVC)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体态语、副语言、环境语和对象语。非言语交流具有一定的文化载体,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跨文化视角下的非言语交流探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非言语交流手段,尽量避免跨文化交流中不应有的障碍,增进不同文化与语言背景下人们的相互理解,提高交流水平。

余敏[8](2013)在《非言语交流及其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与他人交流在人类社会中是不可避免的,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提示传递信息。在教师起着支配作用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非言语提示来影响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彩妆、气味、服饰、教室装饰与布置等非言语交流都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产生了影响。

黄悦[9](2012)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非言语交际在交际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人类的交际方式有两种: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人们在交际中往往只注重言语的学习而忽视非言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事实上,非言语交际作为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在交际过程中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对言语交际起到重复、替代、补充、调节等作用。然而,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的非言语交际行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在跨文化的环境下,探讨非言语交际的相关内容。第一章主要为文献综述,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包括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简单的综述,提出研究存在的问题,非言语交际研究与对外敢于教学的关系等。接着对非言语交际理论进行了简单的阐释。最后提出了研究的方法,也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和本篇论文存在的问题。第二章非言语交际的内涵。本章主要论述了非言语交际的界定、分类及功能。关于定义,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笔者总结了几点关键点,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关于非言语交际的分类,本章从信息传递者的角度首先将非言语交际信息的传递分为主体发出和客体呈现两类,随后本章又将常用的体态语、副言语、环境语、客体语分别归入到这两大类中。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至于非言语交际相对于言语交际所体现出的功能,本章主要探讨了六点,即:重复、否定、替代、补充、调节、强调。在非言语交际与言语交际的对比分析部分,本章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总结出非言语交际相对于言语交际的五点特征,即非系统性、本能性、世界性、真实性、立体性。第三章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交际。本章通过分析非言语交际中所体现的文化冲突,将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差异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况,并做了具体论述。最后本章又继续探讨了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以及通过非言语交际体现的文化(主要从触摸、姿势、时间三个小方面举例论述)。第四章则选择从将体态语、副言语放在一起论述,除了详细论述二者的相似之处外,还对体态语和副言语进行了详细的具体的分析研究,主要是论述体态语和副言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性,间接指出体态语和副言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地位。第五章笔者将客体语和环境语放在一起进行论述,详细论述了该类非言语交际的具体特征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异同。分析了客体语、环境语在与体态语、副言语相比较后得出的共同点。关于共同点的分析是笔者个人分析的结果,属于个人见解。本章客体语方面主要论述了衣着和化妆两种中外差异比较大的非言语进行论述。同样关于环境语的论述也主要选择颜色和空间距离二者进行论述,颜色研究者论述的比较少,空间距离则属于差异比较明显的非言语之一。第六章,笔者论述了克服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障碍的具体措施。主要针对消除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的障碍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意见。另外笔者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思考分析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等,本着尊重、理解的态度,祈求最终排除文化干扰,达到“求大同,存小异”,使跨文化交际和谐、顺利。

曹颖[10](2011)在《非言语交流的主要类型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同》文中提出非言语交流在人类交流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很多时候比言语交流有更强大的表达能力。在前人的研究中,非言语交流主要包括三个种类:身体语言、空间语言和言外之意。不同的文化中其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异。我的论文尝试从三大方面来研究和对比中英非言语交流的特点,主要是姿势、面部表情等日常生活中的非言语符号。非言语交流的仔细分析对于扩大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有着建设性的作用。只有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和历史文化背景,才能够无障碍的用非言语交流。

二、非言语交流及其跨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言语交流及其跨文化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学术文本汉译实践报告 ——以《跨文化交际基本指南》第五章、六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与内容
    1.2 翻译研究现状
    1.3 翻译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研究平行文本
        2.1.2 制定术语表
    2.2 译中事项
    2.3 译后审校
第三章 文本分析
    3.1 文本的语言类型
        3.1.1 叙述语体的书面化
        3.1.2 叙述语体的口语化
    3.2 文本的语言特色
        3.2.1 词汇特点
        3.2.2 句式特点
        3.2.3 语篇特点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词汇层面的翻译
        4.1.1 专业词汇
        4.1.2 副词和形容词
    4.2 句法层面的翻译
        4.2.1 比较句
        4.2.2 被动句
    4.3 语篇层面的翻译
        4.3.1 形式上的衔接
        4.3.2 语义上的连贯
第五章 结语
    5.1 翻译总结
    5.2 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
致谢

(2)游客间互动对旅游体验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社会互动研究进展
        2.1.1 社会互动的含义
        2.1.2 社会互动的相关理论
        2.1.3 社会互动的相关研究
        2.1.4 文献述评
    2.2 顾客间互动研究进展
        2.2.1 顾客间互动的内涵界定
        2.2.2 顾客间互动的类型划分
        2.2.3 顾客间互动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
        2.2.4 文献述评
    2.3 游客间互动研究进展
        2.3.1 游客间互动的概念界定
        2.3.2 游客间互动的内容梳理
        2.3.3 游客间互动的影响因素
        2.3.4 游客间互动的作用结果
        2.3.5 文献述评
    2.4 旅游体验研究进展
        2.4.1 旅游体验的概念界定
        2.4.2 旅游体验的维度划分
        2.4.3 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2.4.4 旅游体验的作用结果
        2.4.5 文献述评
    2.5 游客投入研究进展
        2.5.1 游客投入的概念界定
        2.5.2 游客投入与相似概念的辨析
        2.5.3 游客投入的相关研究
        2.5.4 文献述评
    2.6 本章小结
3 游客间互动及其对旅游体验影响的探索性研究
    3.1 游客间互动的内涵
    3.2 游客间互动的特征
    3.3 游客间互动类型及其对旅游体验影响的探索性研究
        3.3.1 研究思路与过程
        3.3.2 游客间互动类型
        3.3.3 游客间互动引起的游客关系感知
        3.3.4 旅游体验过程和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4.1 相关理论基础
        4.1.1 “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
        4.1.2 自我决定理论
        4.1.3 社会交换理论
        4.1.4 认知适应理论
    4.2 概念模型提出思路
    4.3 游客间互动引发的游客认知反应
        4.3.1 游客间互动对亲近感的影响
        4.3.2 游客间互动对控制感的影响
    4.4 认知反应激发的游客行为和评价
        4.4.1 亲近感和控制感对游客投入的影响
        4.4.2 游客投入对旅游体验评价的影响
    4.5 亲近感和控制感的中介作用
    4.6 非言语互动的调节作用
    4.7 本章小结
5 游客间互动影响旅游体验模型的检验
    5.1 问卷设计
    5.2 预调研
        5.2.1 数据收集
        5.2.2 样本概况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及结果
    5.3 正式研究
        5.3.1 分析方法
        5.3.2 数据收集
        5.3.3 样本概况
        5.3.4 样本正态性检验
        5.3.5 共同方法偏差控制
        5.3.6 测量模型分析
        5.3.7 结构模型分析
        5.3.8 中介效应检验
        5.3.9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与讨论
    6.2 理论贡献
    6.3 管理启示
    6.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预调研调查问卷
    附录三 正式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3)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中亚国家空间语研究 ——以新疆师范大学留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缘由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有关空间语的研究现状
        1.4.2 国内有关空间语的研究现状
        1.4.3 综述小结
    1.5 结构安排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工具
    2.4 调查实施
        2.4.1 调查准备
        2.4.2 调查过程
3 中亚国家空间语调查分析
    3.1 相关背景信息
    3.2 非正式空间
        3.2.1 近体距离(体距)
        3.2.2 体触
        3.2.3 拥挤
        3.2.4 领域性
    3.3 固定空间
        3.3.1 空间朝向
        3.3.2 空间布局
        3.3.3 空间的屏障作用
        3.3.4 空间设计需求
    3.4 半固定空间
        3.4.1 位置安排
        3.4.2 空间取向
        3.4.3 桌椅安排
    3.5 小结
        3.5.1 非正式空间
        3.5.2 固定空间
        3.5.3 半固定空间
4 影响空间语的因素
    4.1 文化价值观
    4.2 社会规范
    4.3 心理
    4.4 人际关系
    4.5 性别
    4.6 社会认同感
    4.7 地域环境
5 空间语研究的启示和建议
    5.1 启示
    5.2 建议
结论
附录
    附录1
    附录2 中亚留学生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4)高校来华留学生日常管理的跨文化冲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留学生日常管理中跨文化冲突的表现
    (一) 言语冲突
    (二) 非言语 (交际) 冲突
    (三) 价值观冲突
    (四) 宗教信仰冲突
    (五) 制度冲突
二、高校留学生日常管理中跨文化冲突的形成原因
    (一) 管理部门繁多, 分工较为不明
    (二) 管理专业性较低, 跨文化意识偏弱
    (三) 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执行力缺乏
    (四) 差异性管理较强, 学生交流不够
三、融合文化、化解冲突, 做好高校留学生日常管理的建议
    (一) 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 培养管理队伍的跨文化意识
    (二) 丰富留学生校园活动, 促进跨文化情感融合
    (三) 简化程序、注重情感疏导, 丰富留学生管理内涵文化
    (四) 改善基础条件, 提升留学生管理工作文化硬实力

(5)中德跨文化交流中的尊重互动 ——交互性视角下动态的多层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Inhaltsangabe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1.3 研究现状
        1.3.1 中文文献综述
        1.3.2 英、德文文献综述
        1.3.3 小结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尊重
        2.1.1 尊重的定义
        2.1.1.1 作为关系的尊重
        2.1.1.2 作为态度的尊重
        2.1.1.3 作为行为的尊重
        2.1.1.4 本研究的尊重定义
        2.1.2 尊重的分类
        2.1.2.1 承认的尊重与评价的尊重
        2.1.2.2 垂直尊重与水平尊重
        2.1.2.3 普遍尊重和特殊尊重
        2.1.2.4 本研究的尊重分类
        2.1.3 人际尊重
        2.1.3.1 人际尊重的属性
        2.1.3.2 人际尊重的行为要素
        2.1.3.3 人际尊重与等级制度
    2.2 跨文化交流
        2.2.1 人际交流
        2.2.1.1 人际交流的定义
        2.2.1.2 人际交流的特征
        2.2.1.3 人际交流的四个层面
        2.2.2 文化与跨文化
        2.2.2.1 文化
        2.2.2.2 文化的特征
        2.2.2.3 跨文化与跨文化性
        2.2.3 跨文化调整
        2.2.3.1 跨文化调整的概念
        2.2.3.2 跨文化调整的维度
        2.2.3.3 跨文化调整模型
    2.3 尊重与互动
        2.3.1 尊重的传递模型
        2.3.2 交互性视角下的尊重行为
        2.3.3 跨文化交流中的尊重互动
    2.4 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范式
        3.1.2 质性研究方法
        3.1.3 半结构型访谈
        3.1.4 质性内容分析法
    3.2 研究设计
        3.2.1 准备工作
        3.2.2 访谈提纲
        3.2.3 个人信息调查问卷
    3.3 研究的实施
        3.3.1 访谈对象
        3.3.2 预访谈
        3.3.3 正式访谈
    3.4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3.4.1 转录
        3.4.2 编码
        3.4.3 撰写备忘录
        3.4.4 软件的使用(MAXQDA)
    3.5 伦理问题
        3.5.1 知情权与自愿原则
        3.5.2 隐私保护
        3.5.3 数据保存
    3.6 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果呈现
    4.1 礼貌原则
        4.1.1 尊重行为
        4.1.1.1 打招呼
        4.1.1.2 给予回应
        4.1.1.3 面带笑容
        4.1.1.4 用语礼貌
        4.1.1.5 中、德方独有尊重行为
        4.1.2 尊重与不尊重互动
        4.1.2.1 尊重互动
        4.1.2.2 不尊重互动
        4.1.3 尊重行为的跨文化调整
        4.1.3.1 差异意识
        4.1.3.2 适应调整
        4.1.4 小结
    4.2 协商原则
        4.2.1 尊重行为
        4.2.1.1 给予他人发言权
        4.2.1.2 认真聆听并思考
        4.2.1.3 包容并听取不同意见
        4.2.1.4 就事论事
        4.2.1.5 中、德方独有尊重行为
        4.2.2 尊重与不尊重互动
        4.2.2.1 尊重互动
        4.2.2.2 不尊重互动
        4.2.3 尊重行为的跨文化调整
        4.2.3.1 差异意识
        4.2.3.2 适应调整
        4.2.4 小结
    4.3 合作原则
        4.3.1 尊重行为
        4.3.1.1 给予信任
        4.3.1.2 给予自主权
        4.3.1.3 给予支持
        4.3.1.4 顾及他人
        4.3.1.5 中、德方独有尊重行为
        4.3.2 尊重与不尊重互动
        4.3.2.1 尊重互动
        4.3.2.2 不尊重互动
        4.3.3 尊重行为的跨文化调整
        4.3.3.1 差异意识
        4.3.3.2 适应调整
        4.3.4 小结
    4.4 权威原则
        4.4.1 尊重行为
        4.4.1.1 给予领导优先权
        4.4.1.2 给予领导决定权
        4.4.1.3 服从领导
        4.4.1.4 维护领导权威
        4.4.1.5 中、德方独有尊重行为
        4.4.2 尊重与不尊重互动
        4.4.2.1 尊重互动
        4.4.2.2 不尊重互动
        4.4.3 尊重行为的跨文化调整
        4.4.3.1 差异意识
        4.4.3.2 适应调整
        4.4.4 小结
    4.5 能力原则
        4.5.1 不尊重行为
        4.5.1.1 成就被无视
        4.5.1.2 成就与能力被否定
        4.5.1.3 能力被低估
        4.5.2 尊重行为
        4.5.2.1 赞扬
        4.5.2.2 祝贺
        4.5.2.3 感谢
        4.5.2.4 委以重任
        4.5.2.5 中、德方独有尊重行为
        4.5.3 尊重与不尊重互动
        4.5.3.1 尊重互动
        4.5.3.2 不尊重互动
        4.5.4 尊重行为的跨文化调整
        4.5.4.1 差异意识
        4.5.4.2 适应调整
        4.5.5 小结
    4.6 研究结论
        4.6.1 中德双方的尊重行为
        4.6.2 尊重五原则之间的关系
        4.6.3 交流四层面与尊重行为
        4.6.4 尊重与不尊重互动模式
        4.6.5 跨文化调整的原因
        4.6.6 尊重态度的变化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的局限性
    5.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个人信息调查问卷
附录三: 研究参与知情同意书
附录四: 录音知情同意书

(6)中德合资企业中的跨文化适应策略 ——交互性视角下的多维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辞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意义和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标、问题和学科定位
    1.3 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1.3.1 跨文化适应策略研究
        1.3.2 中德跨文化经济交流语境下的适应策略研究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跨文化互动理论相关概念
        2.1.1 文化
        2.1.2 交流
        2.1.2.1 交互性
        2.1.2.2 自我形象、他者形象和他我形象
        2.1.3 跨文化性
    2.2 跨文化适应
        2.2.1 比较和互动的视角
        2.2.2 互动视角下的跨文化适应概念
        2.2.2.1 过程性
        2.2.2.2 整体性
        2.2.3 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理论视角
        2.2.3.1 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
        2.2.3.2 跨文化适应的结果
    2.3 跨文化适应策略
        2.3.1 跨文化适应策略的导向
        2.3.2 跨文化适应策略的维度
        2.3.3 跨文化适应策略的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1.1 质性研究
        3.1.2 访谈法
    3.2 研究的进行
        3.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3.2.2 访谈提纲的确定
        3.2.3 访谈的进行
    3.3 访谈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3.3.1 数据整理
        3.3.2 数据分析
        3.3.2.1 数据分析的难处
        3.3.2.2 编码过程
        3.3.2.3 Nvivo 10.0的技术分析
        3.3.2.4 数据分析结果的说明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果呈现
    4.1 中德双方员工跨文化适应策略的认知维度
        4.1.1 中方员工的认知维度
        4.1.1.1 中方员工对自我的认知和理解
        4.1.1.1.1 自我认知维持
        4.1.1.1.2 自我认知调整
        4.1.1.2 中方员工对德方员工的认知和理解
        4.1.1.2.1 印证对异文化的原有印象
        4.1.1.2.2 增加对异文化的新认知
        4.1.1.2.3 摒弃对异文化的思维固见
        4.1.2 德方员工的认知维度
        4.1.2.1 德方员工对自我的认知和理解
        4.1.2.1.1 自我认知维持
        4.1.2.1.2 自我认知调整
        4.1.2.2 德方员工对中方员工的认知和理解
        4.1.2.2.1 印证对异文化的原有印象
        4.1.2.2.2 增加对异文化的新认知
        4.1.2.2.3 抛弃对异文化的思维固见
        4.1.3 小结
    4.2 中德双方员工跨文化适应策略的情感维度
        4.2.1 中方员工的情感维度
        4.2.1.1 对异文化的情感
        4.2.1.2 对互动的意愿
        4.2.1.3 个人情感态度的调整
        4.2.2 德方员工的情感维度
        4.2.2.1 对异文化的情感
        4.2.2.2 对互动的意愿
        4.2.2.3 个人情感态度的调整
        4.2.3 小结
    4.3 中德双方员工跨文化适应策略的行为维度
        4.3.1 中方员工的行为维度
        4.3.1.1 中方员工对自我行为的描述和分析
        4.3.1.1.1 中方员工的行为维持策略
        4.3.1.1.2 中方员工的行为调整策略
        4.3.1.2 德方员工对中方员工行为的描述与分析
        4.3.1.2.1 德方员工眼中中方员工的积极适应策略
        4.3.1.2.2 德方员工眼中中方员工的消极适应策略
        4.3.2 德方员工的行为维度
        4.3.2.1 德方员工对自我行为的描述和分析
        4.3.2.1.1 德方员工的行为维持策略
        4.3.2.1.2 德方员工的行为调整策略
        4.3.2.2 中方员工对德方员工行为的描述与分析
        4.3.2.2.1 中方员工眼中德方员工的积极适应策略
        4.3.2.2.2 中方员工眼中德方员工的消极适应策略
        4.3.3 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果的总结与讨论
    5.1 跨文化适应策略的模式
        5.1.1 积极趋同模式
        5.1.2 消极背离模式
        5.1.3 融合交织模式
    5.2 跨文化适应策略之间的文化关联性
    5.3 跨文化适应策略动态发展模型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研究创新之处
    6.2 研究不足之处及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编码本
附录: 访谈提纲(中、德文版)

(7)跨文化视域下的非言语交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言语交流必不可少
二、非言语交流具象分析
    1. 体态语
    2. 副语言
    3. 环境语
    4. 客体语
三、非言语交流的文化根由
    1. 非言语交流依赖于特定地域历史积淀下来文化传统
    2. 同一符号的语义效果受文化背景制约
    3. 非言语交流的外在特征与民族心理密切相关

(8)非言语交流及其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言语交流的定义、功能、特点及分类
    (一) 非言语交流的定义
    (二) 非言语交流的功能
    (三) 非言语交流的特点
    (四) 非言语交流的分类
        1. 西方学者对非言语交流的分类
        2. 中国学者对非言语交流的分类
二、非言语交流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 彩妆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二) 服饰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三) 气味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四) 教室装饰与布置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三、结论与启示

(9)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 研究的问题
    二、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国外文献综述
        (二) 国内文献综述
        (三) 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 研究的意义
        (五) 非言语交际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六) 文章的缺点和不足
    三、 非语言交际理论阐释
        (一) 话轮转换理论
        (二) 文化迁移理论
    四、 研究的方法
        (1)文化对比
        (2)观察分析
第二章 非言语交际的内涵
    一、 非言语交际的界定
    二、 非言语交际的分类
        (一) 主体发出信息
        (二) 客体呈现信息
    三、 非言语交际的功能
    四、 非言语交际和言语交际的对比分析
第三章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
    一、 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冲突
    二、 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三、 通过非言语交际体现的文化
第四章 跨文化交际中体态语和副言语的比较分析
    一、 体态语与副言语之间的关系
    二、 关于体态语
    三、 体态语的具体分析研究
        (一) 眼睛动作及眼神
        (二) 面部表情
        (三) 手势
        (四) 头部动作
    四、 关于副言语
    五、 副言语的具体分析研究
        (一) 言谈的速度和音调
        (二) 停顿和沉默
        (三) 音量
        (四) 特征音
第五章 跨文化交际中的客体语和环境语的比较分析
    一、 客体语和环境语之间的关系
    二、 关于客体语
    三、 客体语的具体分析研究
        (一) 衣着
        (二) 化妆
    四、 关于环境语
    五、 环境语的具体分析研究
        (一) 颜色
        (二) 空间距离
第六章 克服跨文化交际冲突的策略
    一、 跨文化交际差异意识的培养
        (1)关于跨文化交际差异意识
        (2)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3)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 克服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障碍的具体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非言语交流的主要类型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同(论文提纲范文)

1 介绍
2 中英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流的类型和不同
    2.1 身体语言
        2.1.1 面部表情
        2.1.2 手势
        2.1.3 眼神
        2.1.4 姿势
        2.1.5 外貌
    2.2 空间关系学
        2.2.1 亲密距离
        2.2.2 个人距离
        2.2.3 社会距离
        2.2.4 公众距离
    2.3 副语言
3 结论

四、非言语交流及其跨文化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术文本汉译实践报告 ——以《跨文化交际基本指南》第五章、六章为例[D]. 贺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游客间互动对旅游体验影响研究[D]. 林红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3]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中亚国家空间语研究 ——以新疆师范大学留学生为例[D]. 郭雅婷.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4]高校来华留学生日常管理的跨文化冲突研究[J]. 张欢,文铭,孟浩.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9(02)
  • [5]中德跨文化交流中的尊重互动 ——交互性视角下动态的多层面分析[D]. 韩丁.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6]中德合资企业中的跨文化适应策略 ——交互性视角下的多维度研究[D]. 王婀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7)
  • [7]跨文化视域下的非言语交流探析[J]. 陈娣.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8]非言语交流及其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J]. 余敏. 大学教育, 2013(14)
  • [9]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研究[D]. 黄悦.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10]非言语交流的主要类型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同[J]. 曹颖. 科技创新导报, 2011(25)

标签:;  ;  ;  ;  ;  

非语言交际及其跨文化差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