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甘薯加工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洛阳市甘薯加工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一、洛阳市甘薯加工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梁通[1](2021)在《泗水县甘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史京京[2](2019)在《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河北省鲜食型甘薯效益普遍提高,极大地带动了甘薯种植户积极性,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署下,河北省甘薯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有了新的发展。但是由于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时间较短,在利益联结机制、科技带动力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了使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更好的服务于甘薯产业,甘薯产业组织模式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本文立足于河北省,以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环境为研究背景,以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中的产业组织模式为研究对象,在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研究总结出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特征,为对策提供相应的相应的理论依据。论文根据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环境,产业组织模式发展现状,对产业组织模式进行比较和优劣势分析,并从农户角度分析影响农户选择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决策行为影响因素,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发现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产业组织模式主体缺乏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科技带动力弱、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品牌标准不明确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强五方面问题,并从人才、科技、利益联结机制、品牌体系建设和政府政策五方面提出完善产业组织模式的对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提供活力;加强企业科研技术投资,增强产业组织模式带动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组织模式运行效率;健全品牌服务体系,增强品牌带动力和发挥政府职能,为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本文创新点:以产业组织模式为视角研究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通过对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环境分析,结合实际调查出的三种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案例,具有针对性的对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参与主体、地区分布、利益联结机制和辐射范围进行对比分析和优劣势分析,研究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从农户视角分析产业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影响农户参与产业组织模式决策行为的因素,从农户角度对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的优劣势,为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刘阳阳[3](2019)在《安徽省泗县山芋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安徽泗县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县,地处淮北平原,山芋种植历史悠久。山芋种植及加工成为泗县的主导产业之一,稳步提升山芋产业发展水平,是提升泗县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为促进泗县山芋产业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调研,首先从山芋种植历史、种植品种情况、加工品现状、组织形式、市场营销情况以及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这六个方面对整个泗县山芋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介绍,并列举了四个典型的现代经营组织作案例分析。然后运用钻石模型对泗县山芋产业进行剖析,从生产要素上来看泗县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总量丰富;从需求上来看近年来山芋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鲜食山芋需求快速扩大,市场潜力巨大;相关支持产业上看山芋支持产业已初具雏形,产业发展目标明确;政策上看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之一受到省、市、县政府的重视,发布政策推动发展;党的十九大后乡村振兴的提出和电商的崛起为泗县山芋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目前泗县山芋产业主要的问题有:种苗来源混乱,病毒危害严重;龙头企业实力弱小,产品附加效益低,售卖方式单一:产品质量不达标,产业配套不全,产品的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山芋加工废水污染环境,山芋渣利用率低等。根据以上的分析的基础,通过(1)加强对质量管理的监控,扩大鲜食规模;(2)加强病虫害防治与推进机械化种植;(3)延长山芋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4)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切实解决贷款困难的问题;(5)创新利益联动机制,多方位促进农产品销售;(6)加强山芋的品牌化建设;(7)实现生态循环发展,做到山芋废弃物循环利用七方面措施,加快泗县山芋产业的发展。

贾峥嵘,李江辉,武宗信,解红娥,郝佳丽,王凌云,解晓红,吴宇浩,王萌,姜南,高磊,贾琛[4](2018)在《山西省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述了山西省甘薯生产和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甘薯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选育和引进甘薯新品种、加强病虫害控制、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加工水平和产业带动能力、推动品牌建设等促进甘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刘晓永[5](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王金辉[6](2015)在《连城紫色甘薯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连城县作为福建省传统的甘薯产业区,发展紫色甘薯这一特色产业显得尤为关键。本文通过调查、访问、查资料等方式,对连城紫色甘薯生产基本概况、加工利用现状和市场销售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制约连城紫色甘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发现连城紫色甘薯产业发展存在品种类型单一、品种来源不明、优质种苗缺乏、收获期集中、高产栽培技术缺乏等生产方面的问题;及种植结构不合理、价格波动大、专用型品种缺乏、加工工艺比较落后、资源利用率低、加工周期短等加工利用方面的问题;同时,销售方面也存在销售渠道方式单一、销售队伍素质差、产品信息化程度低、企业管理较落后等问题。论文进一步从自然条件、产业优势、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品牌营销优势、科研实力优势、政府重视、交通便利和种植效益比较优势等角度,对连城发展紫色甘薯产业的优势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连城紫色甘薯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对策:一是连城紫色甘薯产业建设设想,争取政府扶持;鼓励企业介入;加大科研与技术投入。二是连城紫色甘薯产业建设的对策措施,包括加强育种研究和种苗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完善和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科技服务体系;提升紫色甘薯加工利用技术;现代理念发展紫色甘薯产业。

刘冰,谢贤,任翠梅,李杰[7](2014)在《大庆市甘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甘薯产业的发展进步,甘薯产业也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化种植规模。大庆市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种植甘薯,为提高大庆市甘薯产业的优势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介绍我国甘薯种植现状、加工用途、种质资源类型,分析了发展甘薯产业的效益。针对大庆市甘薯产业存在着品种结构与种苗品质、栽培管理方式、产业链及销售网络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引进、选育适合品种、建立完善的繁育体系、研发并引进先进的配套栽培技术与农业机械、培育、发展、壮大甘薯深加工企业等几方面建议,以期为大庆市甘薯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张正伟,王玲[8](2013)在《国鉴淀粉型优质甘薯新品种洛薯10号的选育》文中研究说明洛薯10号是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洛阳金谷王种业有限公司以豫薯10号为母本,洛89-4-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淀粉型、优质、高产、多抗甘薯新品种,2011年3月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品种鉴定。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1)淀粉含量高。河南省区试、国家区试、国家生产试验汇总:该品种淀粉含量分别是22.7%、21.3%、20.9%,分别比对照徐薯18高3.5、3.5、4.3个百分点。(2)淀粉产量高。河南省区试、国家区试、国家生产试验汇总:该品种淀粉产量分别是5 806.5、5 772.0、6 057.0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7.4%(P≤5%)、10.3%(P≤1%)、27.7%(P≤1%)。(3)综合抗病性好。该品种高抗蔓割病,中抗根腐病、茎线虫病、黑斑病。(4)优质。淀粉含量高;薯干品质好。此外,单株结薯少,薯块整齐,薯皮光滑,更有利于机械收获和淀粉加工过程的清洗。

秦家范,王自力,刘忠玲,向家海[9](2012)在《洛阳市依靠科技发展甘薯产业的对策》文中提出从政策引导、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人才技术工作、规范专业合作组织、提升产品质量和包装等方面介绍了洛阳市依靠科技发展甘薯产业的对策,以期为洛阳市的甘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杨国红,张正伟[10](2012)在《国鉴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洛薯10号的综合表现及选育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国鉴淀粉型优质高产抗病甘薯新品种洛薯10号的综合表现,并总结了其选育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二、洛阳市甘薯加工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洛阳市甘薯加工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性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产业化
        2.1.2 农业产业组织模式
    2.2 相关理论
        2.2.1 产业组织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3 理论启示
3 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现状
    3.1 河北省甘薯产业发展环境
        3.1.1 甘薯产业种植现状
        3.1.2 甘薯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3.1.3 甘薯产业发展的技术条件
    3.2 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发展现状
        3.2.1 种苗带动型
        3.2.2 加工带动型
        3.2.3 区域品牌带动型
4 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比较及优劣势分析
    4.1 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4.1.1 产业组织模式参与主体分析
        4.1.2 产业组织模式地区分布分析
        4.1.3 产业组织模式利益联结机制分析
        4.1.4 产业组织模式辐射范围分析
    4.2 河北省产业组织模式优劣势分析
        4.2.1 种苗带动型产业组织模式优劣势分析
        4.2.2 加工带动型产业组织模式优劣势分析
        4.2.3 区域品牌带动型产业组织模式优劣势分析
5 河北省农户选择产业组织模式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5.1 理论分析框架
        5.1.1 研究假设
        5.1.2 变量设置
    5.2 变量描述性分析
    5.3 模型构建
        5.3.1 二元logistic回归
        5.3.2 模型检验
    5.4 结论
6 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6.1 主体缺乏高素质专业性人才
    6.2 科技带动力弱
    6.3 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
    6.4 品牌标准不明确
    6.5 政策扶持力度不强
7 结论与对策
    7.1 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提供活力
        7.2.2 加强企业科研技术投资,增强产业组织模式带动力
        7.2.3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组织模式运行效率
        7.2.4 健全品牌服务体系,增强品牌带动力
        7.2.5 发挥政府职能,为产业组织模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详细摘要

(3)安徽省泗县山芋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山芋产业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链理论
        2.2.2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3 钻石模型理论
第三章 泗县山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泗县山芋发展历史
    3.2 泗县山芋种植情况
    3.3 泗县山芋加工品现状
    3.4 泗县山芋产业组织形式
    3.5 泗县山芋产业现代经营组织典型案例分析
    3.6 泗县山芋市场营销情况
        3.6.1 销售收入
        3.6.2 销售渠道
        3.6.3 品牌宣传
    3.7 泗县山芋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
        3.7.1 山芋渣处理
        3.7.2 废水处理
第四章 泗县山芋产业钻石模型分析
    4.1 生产要素分析
        4.1.1 初级生产要素
        4.1.2 高级生产要素
    4.2 需求条件分析
        4.2.1 出口总量不断增长
        4.2.2 鲜食山芋需求快速扩大
    4.3 相关和支持产业
        4.3.1 种苗脱毒和种苗供应情况
        4.3.2 机械化生产
        4.3.3 仓储物流
    4.4 产业发展、结构和竞争环境分析
        4.4.1 产业发展
        4.4.2 产业结构
        4.4.3 竞争环境分析
    4.5 支持政策
    4.6 面临机遇分析
    4.7 泗县山芋产业钻石模型综合评价
第五章 钻石模型下的泗县山芋产业问题探析
    5.1 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5.1.1 种苗来源混乱,病毒危害严重
        5.1.2 种植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
        5.1.3 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5.2 年轻劳动力外流严重
    5.3 品种缺乏,同质化现象严重
        5.3.1 种植品种单一,专用型品种缺乏
        5.3.2 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
        5.3.3 山芋加工业发展水平低
        5.3.4 龙头企业规模小
        5.3.5 中介组织不完善
        5.3.6 企业投入不足
    5.4 企业融资困难
    5.5 利益链接机制不够健全,销售物流渠道不完善
        5.5.1 利益链接不紧密
        5.5.2 销售渠道不完善
    5.6 品牌效应不突出
    5.7 产业循环效率仍需要提高
        5.7.1 山芋废水污染严重
        5.7.2 山芋渣利用仍需提高
第六章 泗县山芋产业发展建议
    6.1 加强对质量管理的监控,扩大鲜食规模
        6.1.1 完善山芋标准化体系,建立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平台
        6.1.2 推进山芋脱毒繁育体系建设
        6.1.3 推进鲜食山芋标准化种植
    6.2 综合防治病虫害、推行机械化种植
    6.3 延长山芋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6.3.1 重点扶持山芋产业和壮强龙头企业
        6.3.2 发展产品的精深加工,针对市场开发多元产品
    6.4 创新金融体系,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6.4.1 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建设
        6.4.2 完善乡村保险服务体系
        6.4.3 建立山芋产业财政投入的持续稳定保障机制
    6.5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产品销售
        6.5.1 创新订单农业发展模式
        6.5.2 推动农业产业化一体化经营
        6.5.3 推广入股经营模式
    6.6 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山芋文化软实力
        6.6.1 加大“三品一标”品牌认证,构建多样营销系统
        6.6.2 开展泗县山芋文化节,突出山芋之乡文化氛围
        6.6.3 推进农产品互通,发展新型“互联网+山芋”
    6.7 推行生态循环发展,实现山芋废弃物循环利用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山西省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省甘薯产业发展现状
    1.1 山西甘薯种植现状
    1.2 主要栽培品种的类型
    1.3 生产技术的应用现状
    1.4 加工产业现状
    1.5 经济效益现状
2 山西省甘薯产业发展分析
    2.1 产业优势分析
        2.1.1 资源优势
        2.1.2 区位优势
        2.1.3比较优势[6]
    2.2 存在的问题
        2.2.1 专用型品种缺乏
        2.2.2病虫害危害严重, 有效防治难度大
        2.2.3 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不够
        2.2.4加工水平与产业带动能力有待提高
        2.2.5品牌培育和保护意识不强
3 山西省甘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引进和选育专用型甘薯新品种
    3.2 加强甘薯病虫害的宣传与控制
    3.3 大力推广轻简化等配套栽培技术
    3.4 大力推进加工水平和产业带动能力[16]
    3.5 积极推动品牌建设, 充分发挥品牌优势

(5)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6)连城紫色甘薯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国内外甘薯产业与研究概述
    1.1 国内外甘薯生产概况
        1.1.1 国外甘薯生产概况
        1.1.2 国内甘薯生产概况
    1.2 国内外甘薯加工和消费现状
        1.2.1 国外甘薯加工和消费概况
        1.2.2 中国甘薯加工和消费概况
    1.3 国内外甘薯产业发展模式概述
        1.3.1 国外发达国家甘薯产业发展模式概述
        1.3.2 国内甘薯产业发展模式概述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6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2 连城紫色甘薯产业发展现状
    2.1 连城紫色甘薯生产基本概况
        2.1.1 紫色甘薯种植面积呈增加趋势
        2.1.2 种植基地建设呈规模化发展
        2.1.3 紫色甘薯新品种的种植面积逐渐上升
    2.2 连城紫色甘薯消费和加工现状
        2.2.1 连城紫色甘薯消费概况
        2.2.2 连城县紫色甘薯加工的概况
    2.3 市场销售状况
3 连城紫色-甘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紫色甘薯生产的问题
        3.1.1 品种类型单一,收购价格波动大
        3.1.2 品种来源不明
        3.1.3 优质种苗缺乏
        3.1.4 收获期集中
        3.1.5 缺乏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3.2 紫色甘薯加工利用存在的问题
        3.2.1 紫色甘薯种植结构不合理
        3.2.2 优质紫色甘薯专用型品种缺乏
        3.2.3 加工工艺和技术比较落后
        3.2.4 资源的利用率低
        3.2.5 加工周期短
    3.3 紫色甘薯市场销售的问题
        3.3.1 销售数量价格和销售方式、渠道方面的问题
        3.3.2 企业管理、销售队伍素质和信息化程度方面的问题
        3.3.3 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方面问题
4 连城紫色甘薯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4.1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
        4.1.1 土壤条件
        4.1.2 气候条件
    4.2 甘薯产业优势
    4.3 龙头企业带动优势
    4.4 品牌营销优势
    4.5 科研实力优势
    4.6 政府高度重视
    4.7 便利的交通和网络
    4.8 种植效益比较优势
5 连城紫色甘薯产业发展对策
    5.1 连城紫色甘薯产业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5.1.1 争取政府扶持
        5.1.2 鼓励企业介入
        5.1.3 加大科研与技术投入
    5.2 连城紫色甘薯产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5.2.1 加强育种研究和种苗生产基地建设
        5.2.2 建立完善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5.2.3 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科技服务体系
        5.2.4 提升紫色甘薯加工利用技术
        5.2.5 现代理念发展紫色甘薯产业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紫色甘薯新品种选育与引进
        6.2.2 脱毒种苗繁育与种苗基地建设
        6.2.3 紫色甘薯加工标准体系建设
        6.2.4 建立健全紫色甘薯产品现代营销体系
参考文献

(7)大庆市甘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甘薯产业发展现状
2 大庆市甘薯产业现状
3 大庆市甘薯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3.1 品种结构不合理、种薯种苗品质低质量差
    3.2 栽培管理方式粗放,机械化程度不高
    3.3 产业链较短,销售网络不健全
4 大庆市甘薯产业发展对策
    4.1 加大新品种、专用品种的引进、选育、推广力度
    4.2 建立完善的种薯(苗)繁育体系,提高种苗品质和质量
    4.3 加强先进农业机械和设备的研发、推广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应用
    4.4 培育、发展、壮大甘薯深加工企业

(8)国鉴淀粉型优质甘薯新品种洛薯10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育种目标的确定及技术路线
2 选育过程
3 产量表现
    3.1 河南省甘薯新品种 (系) 联合鉴定试验
    3.2 河南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
    3.3 国家北方薯区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
    3.4 国家北方薯区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
4 特征特性
5 品质分析
6 抗病性鉴定
7 适宜推广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
8 技术改进与体会

(9)洛阳市依靠科技发展甘薯产业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政策引导, 强化科技创新
2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2.1 突出品种创新成果
    2.2 研发现代化的甘薯机械
3 加强人才技术工作
4 规范专业合作组织
5 提升产品质量和包装

(10)国鉴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洛薯10号的综合表现及选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鉴淀粉型优质高产抗病甘薯新品种洛薯10号的综合表现
    1.1 洛薯10号甘薯新品种的产量表现
    1.2 洛薯10号甘薯新品种的品质表现
    1.3 洛薯10号甘薯新品种的抗病性表现
2 洛薯10号甘薯新品种选育技术
    2.1 依据育种目标和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原理, 科学配置组合
    2.2 依据甘薯育种学的原理, 改进甘薯新品系筛选鉴定方法
    2.3 将苗头品系在病区进行抗病性鉴定

四、洛阳市甘薯加工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泗水县甘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梁通.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2]河北省甘薯产业组织模式研究[D]. 史京京.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4)
  • [3]安徽省泗县山芋产业发展研究[D]. 刘阳阳.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4]山西省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贾峥嵘,李江辉,武宗信,解红娥,郝佳丽,王凌云,解晓红,吴宇浩,王萌,姜南,高磊,贾琛. 山西农业科学, 2018(11)
  • [5]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6]连城紫色甘薯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金辉.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7)
  • [7]大庆市甘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刘冰,谢贤,任翠梅,李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03)
  • [8]国鉴淀粉型优质甘薯新品种洛薯10号的选育[J]. 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张正伟,王玲. 河南农业科学, 2013(03)
  • [9]洛阳市依靠科技发展甘薯产业的对策[J]. 秦家范,王自力,刘忠玲,向家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2(23)
  • [10]国鉴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洛薯10号的综合表现及选育技术[J]. 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杨国红,张正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2(21)

标签:;  ;  ;  ;  ;  

洛阳市甘薯加工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