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的主要质量缺陷

联合收割机的主要质量缺陷

一、联合收割机的主要质量缺陷(论文文献综述)

徐婧[1](2020)在《H公司SMT工序质量跟踪与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表面贴片技术(SMT)是目前电子生产制造领域的主流技术。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其SMT生产质量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航天企业SMT工序质量问题不确定性因素多,信息复杂多样且独立分散,工序质量管理需要满足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的要求。因此,亟需应用科学有效的质量跟踪与控制方法,提高航天企业SMT生产线质量管理效率。本文面向航天H公司SMT生产线,针对其质量跟踪与控制的现状及问题,总结管理需求,制定管理目标,并依据该目标设计SMT工序质量跟踪与控制方案。方案主要包括两部分:1)SMT工序质量跟踪与追溯方案设计。将质量BOM技术与H公司SMT工序相结合,设计工序质量BOM存储架构,根据工序类型和“人机料法环”信息类型横纵划分工序质量BOM;应用函数关系式定义工序质量BOM数学模型,设计映射方式;最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工序质量跟踪与追溯方式,并通过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实例验证追溯方式的有效性。2)SMT工序质量过程控制管理方案设计。在H公司SMT生产线中增设SPC检测点对关键工序进行过程控制,并以锡膏印刷工序为例,应用小批量x-R控制图对锡膏厚度值进行监控与分析,根据样本量调整控制图上下限,与常规控制图相比可减少虚发警报错误发生。通过绘制不合格品率控制图并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判断工序处于受控状态,且过程能力处于第三等级。工序质量跟踪与控制方案的设计,不仅能让SMT工序质量信息具有可追溯性,还能将生产过程质量信息可视化,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对小批量航天电子产品质量与产线状态的实时监控,为生产线操作人员提供决策与反馈,进而促使企业实现SMT工序质量闭环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李文君[2](2020)在《论责令改正行为之法律属性及适用》文中指出责令改正行为在执法过程中适用频繁,在法律条文中的规范构造也在《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总括性规定下呈现出不同的方式。但对于责令改正行为的法律属性认定在学界仍存在一定争议,学界的观点主要包括行政处罚论、行政命令论、排除行政处罚论、作出时间决定论。而在责令改正行为的适用过程中也存在何时作出、文书何时送达、是否应当进行听证、责令改正行为与行政处罚如何共同适用的问题。为了使行政机关能够更准确地适用责令改正行为以达到其行政目的,确保司法机关能够对责令改正行为进行准确认定,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本文对责令改正行为的法律属性认定及适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之后责令改正行为在执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一些帮助。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两个:一方面是在规范构造视角下结合相关案例确定责令改正行为的法律属性;另一方面是通过他国经验与我国案例及法律条文得出责令改正行为在我国的适用规则。本文运用了文本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及比较分析法。首先通过法律释义与学理释义理解责令改正行为的概念,后对责令改正行为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以对责令改正行为的概念进行深入。其次本文将责令改正行为的规范构造进行总结与分类,通过责令改正行为与行政处罚适用关系的不同将责令改正行为分为独立型构造、裁量型构造以及并列型构造,力求从规范构造的视角对不同的责令改正行为进行分类别地研究。再结合案例将责令改正行为与其他行政行为的概念、性质、目的等进行辨析,最终得出责令改正行为应当属于行政命令。接下来对德国、新加坡、美国的责令改正行为进行探究,从他国对于责令改正行为的适用中得出我国可以进一步完善的经验借鉴。最后提出我国责令改正行为的适用规则,将现在我国在适用责令改正行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解决。本文中笔者倾向于将责令改正行为认定为行政命令行为。在适用责令改正行为时应当遵循程序正义,严格按照一般行政行为的通用程序予以适用。在与行政处罚并用时责令改正行为的履行效果可以成为行政处罚的减轻与加重情节。

米文彬[3](2020)在《甘肃省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即十三个“一号文件”,旨在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夯实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激活农村生产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我国农业当前正处在深度变革期,农业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机械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展意义非常重大,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能力提升和农民收入增加,是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保证。全面解放农村生产力、持续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国家制定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其最终目标在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妥善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机装备能力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近年来,甘肃省各级地方政府,按照党中央要求,严格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切实将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给永昌县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管理不善、制度缺陷、财政投入不足等,本文通过对永昌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存在问题和取得成效进行思考和分析,找出了问题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优化政策的意见建议,旨在推动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规范高效实施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永昌县的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叙述了农机补贴政策的相关概念;其次简要介绍了政策发展演变历程,叙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永昌县的实施现状,并对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叙述;再次着重分析永昌县农机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评价政策的综合实施效果。最后通过分析研究后,指出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制度缺陷,并结合永昌县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农机补贴政策的对策与建议:1.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农机补贴资金投入;2.简化农机补贴审核程序,及时兑付补贴资金;3.各县区制定差异化农机补贴政策;4.提高购置农机的财政资金补贴比例;5.加大农机补贴工作经费投入;6.加强对农机生产厂家及经销机构的监督;7.引入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

吴鸣[4](2019)在《司法犯罪圈生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犯罪圈”概念虽为人们熟知,但学界对“犯罪圈”的见地莫衷一是,对评判的对象也惟恍惟惚。有关“犯罪圈”的观点与理论存在诸多不同看法,源于立法与司法的不同出发点与立场。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定罪与量刑是刑事司法实践面临的两大问题,在界分“立法上”司法圈与“司法上”的犯罪圈概念的前提下,有利于研究刑事司法中划定罪与非罪界限的现状,即“司法犯罪圈”的实际范围。“司法犯罪圈”的形成,不仅是在个案上如何确定刑法条文含义的问题,而且是在现有条文的基础上考察法条目的和案件事实,怎样平衡刑法的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机能,合理界分罪与非罪的问题。所以,在近年来社会各界出现各种设立刑法新罪“立法建言”的热潮里,在民众对各类备受关注的司法案件高呼“同案不同判”的质疑中,以及在学界对部分刑法修改内容“立法虚置”、“象征性立法”的批评下,研究刑事司法中犯罪圈的形成机理,有利于追寻刑事司法应当以怎样的方式达至更公平、公正、高效、更利于刑法目的之实现。本文综合运用了比较、实证、经济分析、价值分析、博弈学理论等方法,围绕“司法犯罪圈”这一核心概念有序展开。首先,对立法犯罪圈与司法犯罪圈加以界分,厘清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匡定文章的真实研究对象;然后对司法犯罪圈的构成要素和形成原理加以剖析,以厘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再以立法犯罪圈为实际参照,通过对司法犯罪圈的立体解剖,从不同司法参与者对犯罪构成的不同认识、对刑事法律的不同解释、对刑事政策的不同理解、对刑事法规的不同运用,动态地展示司法犯罪圈的形成过程与具体形态。本文除导言和致谢之外,共分为六章,各个章节以层层递进的方式,逐步展开各层犯罪圈的形态与特征的论述。绪论旨在对文章的选题缘由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立场、创新之处做出提示性的说明。第一章,司法犯罪圈之争及相关疑问。对任何概念而言,都必须明晰其定义和范畴,学界对于犯罪圈的概念本身存在不同的认识,来自于对犯罪圈范畴的不同理解。犯罪概念本身具有复杂性,也涵摄了刑事司法的多重价值要素,犯罪圈作为刑法确定罪与非罪的界限,是兼具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标准的弹性概念。本章梳理了有关犯罪圈的不同观点及争议,即我国刑法学和社会各界对“犯罪圈”的研究较为混乱,以至于我们对犯罪圈本身的缺乏准确的认识,这也是造成学界对犯罪圈是否合理、刑事法律修订是否得当、刑罚范围是否适宜等问题存在诸多纠缠、争议任意一方都不能说服对方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解决学界有关犯罪圈大小是否恰当的“肯定论”与“否定论”这一问题,应当从研究的本质起点出发,在相同的论域中对犯罪圈开展研究,而且应当在相同的参照下加以评判。第二章,司法犯罪圈概念之提出。本章旨在回应这一现状:即,学界对犯罪圈的认识与理解混淆了“立法犯罪圈”和“司法犯罪圈”的概念,前者是刑法条文规定的犯罪的集合,是指刑事法律通过成文法的形式确定的刑法值得科以处罚的行为所构成的应然的犯罪圈;而后者是经刑事裁判确定的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所构成的集合,是实然的、实际处断的犯罪圈。司法犯罪圈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它不仅能反映出司法者通过刑事法律的适用,如何通过自己对犯罪构成的认识、对刑事政策的理解、对刑事法律工具的运用,而且体现了司法者在罪刑法定原则下主观能动地确定具有刑事可罚性的反社会行为的过程与结果,调整与平衡国家、社会与个人利益间的冲突。这就体现了立法犯罪圈与司法犯罪圈的区别与联系:立法犯罪圈是刑法宣示的罪与非罪的界限,司法犯罪圈是司法裁定的罪与非罪的范围,二者并非完全重合,应然的立法犯罪圈与实然的司法犯罪圈可以互为参考和对照。第三章,司法犯罪圈的生成方式、运行要素及价值意义。如果说第一、二章已经确定了研究的意义、研究对象的比对样本和具体内容,那么,一方面本章从研究对象即司法犯罪圈内部出发,从司法犯罪圈的生成基础即司法定罪出发,阐释刑事立法的开放性使司法犯罪圈具有适度的灵活性,刑法原则的限制性又为司法犯罪圈设定了必要的界限,在此基础上,司法上的出罪与入罪作为罪与非罪间“灰色地带”的调整方式,调适着刑法介入社会生活的合理范围。另一方面,由于任何刑事法律制度或法规都不会在真空中发挥作用,尽管立法规定了犯罪的种类,也决定了司法犯罪圈应然的规模,但对实然状态的司法犯罪圈而言,包括司法主体的认识预判、刑事政策的实际影响、社会因素和诉讼规则在内的各要素,都对司法犯罪圈的形态与范围起到了实质的影响,是司法犯罪圈运行的重要要素。对司法犯罪圈及其生成机制的研究,从理论上而言,能够反映出立法犯罪圈与司法犯罪圈之间互为参照、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司法博弈场中,司法犯罪圈通过司法主体对刑法价值选择、利益平衡、关系协调的动态化博弈,彰显了刑事法律对社会关系精密调节的目的,在罪刑均衡的博弈原则中展示了刑法解释与适用上的关系协调。在实践层面,司法犯罪圈体现了司法协调运作的具体过程与原理。通过司法的协调运作,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修补立法缺陷,使司法试错机制更加圆融,而且能以直接、鲜活的方式反应刑法现代化改革的实际需求与方向,使刑法不断地实现自我完善,以适应变化的社会生活。第四章,生成中的司法犯罪圈。通过前几章的系统性分析,使我们对司法犯罪圈的形态、结构与基本构成有了整体的认识。任何可能进入司法犯罪圈的行为都必须经由各诉讼环节的顺次筛选,而在各环节皆有不同程度、方式的司法出、入罪。司法犯罪圈因不同司法主体对犯罪构成的不同认识,通过对刑事规范的不同理解与运用,对司法犯罪圈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章通过S省C市近五年来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真实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博弈论的建模分析,展示出侦查机关于司法犯罪圈生成过程中:在社会本位刑法观下通常采用形式解释的解释方法,在国家本位刑事政策下采用非体系性解释的方法,在司法效益预期下采用目的解释的方法,以至于在诉讼规则限制下如何形成的出罪认识;在刑事政策影响下对刑事法律的入罪理解与适用,以及在社会本位刑法观下坚持的入罪倾向。第五章,运行中的司法犯罪圈。出于对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综合考虑,以及对犯罪嫌疑人正当权利的保障,公诉机关对可能构成犯罪的行为范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纠偏”。本章以法经济学为分析工具,展示出检察机关通过审查不起诉、认罪认罚从宽处理的案件分流,变更罪名起诉的变通,是在刑法价值考虑下、在刑罚功能思忖下,通过功利主义刑法立场下的实质解释,以及倒置推理模式下的以刑释罪;具体体现为在刑事可罚性审查下的司法出罪,刑事政策作用下的特别司法出罪,以及存疑案件的特殊程序性出罪。第六章,司法犯罪圈的定型。审判机构对案件的定性及判决具有终局性的效果,并划定司法犯罪圈的范围。整体而言,在我国刑事司法多层解释体系下,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两高”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解释和各级地方性解释对定罪标准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司法犯罪圈的形态及范围;而在刑法功能的综合考量目的下,审判机关也能通过个案适用刑法的实质解释,尤其在刑事立法暂时缺位的前提下,对空白罪状的具体解释与适用,以及刑法附典的司法补充,对个案罪与非罪的的处理得以个别化的调整。在此过程中,特殊刑事政策的影响、媒体舆论宣传、社会变动、科技发展、刑事科学技术滞后等因素的作用,都可能影响审判机构对犯罪构成的理解与认识,需要审判机关通过罪刑均衡的权衡,对刑法以刑释罪的具体解释与适用,在现代法治社会愈发复杂的法律体系中通过体系解释、公众参与的协商解释等刑法的适用解释方法,智慧、合理地调整罪与非罪的边界。结语旨在简要回顾司法犯罪圈形成的过程及机理,最终回归司法犯罪圈与立法犯罪圈之关系,概括了司法犯罪圈生成过程中的司法博弈原理及各自问题的根源,强调了司法犯罪圈形成机制之本质。

和谐[5](2019)在《农机制造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新招》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农机需求增量持续疲软,需求产品结构调整与服务要求出现新变化,农机市场进入持续调整下行与农机产品转型升级交织并行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农机制造企业对市场的基本共识和预期判断。面对市场的严峻挑战,不少农机制造企业在技术与产品创新、企业管控、产品配套、质量保证、营销服务、市场开发等方面全面发力,都拿出了新招法,有的招法既有创新

布永章[6](2019)在《基于大数据的JD公司质量管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尽管质量管理在80年代和90年代流行起来,但在工业4.0的时代,21世纪的企业仍在为这个概念而苦苦挣扎。最近,通用汽车和丰田的产品召回事件,是严重质量管理问题的典型例子,这些问题导致了质量成本的上升,并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损失。制造企业在通过服务设计和交付过程中提供可负担的成本和创新方面面临多重质量挑战,这些长期的质量挑战使我们意识到传统的质量管理实践和方法在产品开发阶段、周期时间压缩和员工努力的诸多环节以及在应对工业4.0时代的客户需求和客户期望的变化方面越来越力不从心。通过承诺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并为众多的商业应用提供新的机会,工业4.0和大数据技术目前是学术界和产业界中最主要、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伴随着这一趋势,今天的制造企业必须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以保持竞争力,并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因此,对任何公司来说,保持成功运营的一个基本前提和关键是专注于质量管理。通过工业4.0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智能工厂、网络物理系统、物联网和服务)以及大数据和大数据分析的应用为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改进机会。本文描述了与质量、分析和大数据相关的一些进展,并探讨了在实践中集成它们所带来的益处,分析了JD公司在传统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中所揭示出来的不足,研究了JD公司如何将大数据技术与传统质量管理相结合,在质量管理体系和文化中进行创新,同时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在新产品开发、订单履行、客户服务的过程中,对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的实际应用进行改进。通过JD公司的操作实践证实了,在组织的战略方向指导下,质量、分析和大数据的集成必定会提供新的客户价值来源和新的竞争优势来源,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产生新的客户价值和加强决策来帮助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希望这些研究能为制造业与大数据结合的质量管理带来借鉴意义。

张琦,侯冲,杨葆华[7](2016)在《联合收割(获)机质量问题分析与建议》文中指出联合收割(获)机产品是一种集收割(获)、输送、脱粒、分离和清选功能于一体的农作物收获联合作业机械,其结构复杂、科技含量高、制造工艺要求特殊,是农机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的代表性产品。由于联合收割(获)机具有作业效率高,机动性强等特点,大大缩短了收获时间,有利于抢农时,又能充分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目前广泛用于广大农村地区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的田间收获。据中国农机工

闫子愚[8](2015)在《LY联合收割机装配线平衡改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使得农业机械装备行业迎来了政策利好。作为农业大国,农机装备的普遍应用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LY公司是一家新兴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其产品联合收割机用途广泛、质量稳定。但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农机装备市场的升温,现行的生产装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未来订单的需求,该公司生产装配线方面的矛盾较为突出,各工位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有较大差异,空闲时间较长、生产环节衔接配合不合理,总体装配线平衡率较低。因此,进行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是其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本文将运用现有的装配线平衡改善理论和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对LY公司联合收割机装配线进行优化,使其达到较高的装配平衡率。本文首先介绍了工业工程方法在改善装配线平衡方面的可行性,概述了国内外对装配线平衡改善研究的方法和成果,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框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装配线平衡问题研究中涉及的基础理论和改善前后的评价指标。随后着重介绍了本文将要运用的程序分析法、动作分析法、作业测定法,为改善装配线平衡的实证研究打下了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对LY公司的现状分析,研究了产品装配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脱粒机架总成装配时间长,不能及时供应装配线生产;各工位生产节拍差距较大,空闲时间过长,工序安排不合理;物料领用与仓储不合理等问题。第四章着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将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技术相结合,减少了操作流程,精简了不合理装配动作,改进了装配模式;其次使用仿真优化软件proplanner对作业流程进行了重排,对工位进行合并;最后通过制定物料标签卡、改变作业场地仓库布置,优化了物料管理和生产物流的问题。文章最后运用装配平衡率、空闲时间、指数平滑和平衡延迟等指标对平衡改善后装配线进行评价。并对装配现场仓储布局优化前后做了数据分析对比,从上述两方面分析证明了此次研究的意义与成果。文章第五章对本次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魏鸿海[9](2011)在《关于用户维权6个概念的解析》文中研究说明1.公民财产权与私有财产权。有的农机用户认为,公民财产权就是私有财产权。其实,公民财产权与私有财产权不能划等号,公民财产权与私有财产权存在明显的区别。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于大多数中国公民而言,公民的财产只有家里的生活资料,没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都归集体所有。因此在计划经济年代,公民财产可以理解为只包括生活资料的私有财产。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财产既包括属于生活资料的私有财产(例如电视机),也包括属于生产资料的私有财产,例如私人购买的联合收割机等。另外,财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是可以分离的,所以不

朱良[10](2006)在《我国农机产品质量问题解决途径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业的深入发展,农机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出台,进一步从法律上确立了农机化的地位,党中央作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进一步为农机

二、联合收割机的主要质量缺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合收割机的主要质量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1)H公司SMT工序质量跟踪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来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航天企业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1.3.2 生产质量跟踪与控制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2 理论综述
    2.1 质量BOM技术
        2.1.1 质量BOM概念与内容
        2.1.2 质量BOM映射方法
    2.2 质量统计过程控制方法
        2.2.1 质量波动理论
        2.2.2 控制图技术
        2.2.3 过程能力及过程能力指数
    2.3 航天电子产品工序质量管理特点与方法
        2.3.1 航天电子产品工序质量管理特点
        2.3.2 工序质量跟踪与控制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H公司SMT工序质量跟踪与控制现状分析
    3.1 H公司SMT生产线现状介绍
        3.1.1 SMT生产线工序流程介绍
        3.1.2 SMT装配工序介绍
        3.1.3 SMT检测工序介绍
    3.2 SMT工序质量跟踪与控制现状分析
        3.2.1 SMT工序质量跟踪与追溯现状
        3.2.2 SMT工序质量过程控制现状
    3.3 SMT工序质量跟踪与控制问题分析
        3.3.1 SMT工序质量跟踪与追溯问题
        3.3.2 SMT工序质量过程控制问题
    3.4 SMT工序质量跟踪与控制需求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H公司SMT工序质量跟踪与控制方案设计
    4.1 SMT工序质量跟踪与控制方案框架设计
        4.1.1 SMT工序质量跟踪与控制目标制定
        4.1.2 SMT工序质量跟踪与控制总体方案设计
    4.2 SMT工序质量跟踪与追溯方案设计
        4.2.1 数据采集与工序质量BOM设计
        4.2.2 工序质量BOM数学模型构建
        4.2.3 工序质量BOM转换映射方法
        4.2.4 基于工序质量BOM的质量跟踪
        4.2.5 基于工序质量BOM的问题追溯
    4.3 SMT工序质量过程控制管理方案设计
        4.3.1 SMT工序过程控制管理流程设计
        4.3.2 锡膏印刷工序控制图监控与分析
        4.3.3 锡膏印刷工序过程能力计算与分析
        4.3.4 SMT工序质量过程控制效果评价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论责令改正行为之法律属性及适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责令改正行为概述
    (一)责令改正行为的概念
    (二)责令改正行为的理论依据
        1.行政效能原则
        2.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二、规范构造视角下的责令改正行为法律属性
    (一)独立型构造
        1.构造分析
        2.性质认定
    (二)裁量型构造
        1.规范构造
        2.性质认定
    (三)并列型构造
        1.规范构造
        2.性质认定
    (四)责令改正行为的法律属性
三、责令改正行为比较研究
    (一)德国的责令限期拆除
    (二)新加坡的责令限期拆除
    (三)美国FDA常规警告信
    (四)小结
四、责令改正行为的适用规则
    (一)责令改正行为的作出时间
    (二)责令改正通知书的送达
    (三)听证程序在责令改正行为中的适用
    (四)责令改正行为与行政处罚并处之适用
        1.责令改正行为作为行政处罚减轻情节
        2.责令改正行为作为行政处罚的加重情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现行法律规范中“责令改正行为”条款统计表

(3)甘肃省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三)理论分析框架
三、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
    (一)农机补贴政策发展演变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三)永昌县农业产业发展及农机使用概况
    (四)永昌县近年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配置情况
    (五)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发放程序
四、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前后对比分析
    (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引起间接效果变化
    (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成效评述
五、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问题分析
    (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制度设计问题分析
    (二)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适应性分析
    (三)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操作问题分析
六、国内外典型农机补贴政策经验借鉴
    (一)国外典型农机补贴政策
    (二)国内典型农机补贴政策
    (三)国内外典型农机补贴政策分析
    (四)永昌县农机补贴政策实施可借鉴的经验
七、优化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建议
    (一)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农机补贴资金投入
    (二)简化农机补贴审核程序,及时兑付补贴资金
    (三)各县区制定差异化农机补贴政策
    (四)提高购置农机的财政资金补贴比例
    (五)加大农机补贴工作经费投入
    (六)加强对农机生产厂家及经销机构的监督
    (七)引入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
八、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司法犯罪圈生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意识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
第一章 犯罪圈之争及相关疑问
    第一节 犯罪圈概念的解读
        一、犯罪圈概念的界定
        二、犯罪圈观点的争议
    第二节 有关犯罪圈争议的分析
        一、犯罪圈的概念研究应在相同论域中开展
        二、犯罪圈的范围评价应在相同参照下进行
第二章 司法犯罪圈概念之提出
    第一节 司法犯罪圈的理论基础
        一、刑事司法领域的犯罪圈概念
        二、刑法宣示的罪与非罪的界限
        三、刑事司法裁定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二节 司法犯罪圈的实质构成
        一、司法犯罪圈的前提是犯罪构成的充足
        二、司法犯罪圈的结果是刑罚边界的划定
        三、司法犯罪圈的内里是犯罪本质的判断
第三章 司法犯罪圈的生成方式、运行要素及价值意义
    第一节 司法犯罪圈的生成方式
        一、司法犯罪圈的生成基础
        二、司法出罪与司法入罪
        三、司法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第二节 司法犯罪圈的调整方式
        一、“司法出罪”的体现与表达
        二、“司法入罪”的实现与表征
        三、“存疑案件”的司法实践
    第三节 司法犯罪圈的运行要素
        一、司法主体的认识预判
        二、刑事政策的实际作用
        三、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
        四、诉讼规则的程序限制
    第四节 司法犯罪圈的价值意义
        一、立法犯罪圈:司法犯罪圈生成的规范基础
        二、司法博弈场:司法犯罪圈生成的社会范式
        三、刑法适用解释:司法犯罪圈生成的实践方法
        四、司法犯罪圈是司法协调运作的具体实现
        五、司法犯罪圈是刑法改革需求的实践反映
第四章 生成中的司法犯罪圈
    第一节 侦查机关对刑事规范的理解与运用
        一、“轻罪”的司法入罪趋势
        二、特别案件的司法出入罪
        三、经济犯罪的司法出罪趋势
        四、职务犯罪之动态司法出入罪
    第二节 侦查机关对犯罪构成的认识与判断
        一、诉讼规则限制下的出罪认识
        二、刑事政策影响下的入罪理解
        三、社会本位刑法观下的入罪倾向
    第三节 侦查主体对解释方法的选择与适用
        一、社会本位刑法观下的形式解释
        二、国家本位刑事政策下的非体系性解释
        三、司法效益预期下的目的解释
第五章 运行中的司法犯罪圈
    第一节 公诉机关对刑事规范的认识与运用
        一、刑事可罚性审查下的司法出罪
        二、刑事政策作用下的特别司法出罪
        三、存疑案件的特殊程序性出罪
    第二节 公诉机关对犯罪构成的理解与分析
        一、刑法价值考虑下的出罪抉择
        二、刑罚功能思忖下的出罪甄别
    第三节 公诉机关对解释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一、功利主义刑法立场下的实质解释
        二、倒置推理模式下的以刑释罪
        三、程序性司法出入罪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六章 司法犯罪圈的定型
    第一节 审判机关对刑事规范的认识与适用
        一、多层解释体系下定罪标准的统一适用
        二、刑法功能综合考量下的个案调整
        三、刑事立法暂缺位时的能动司法
    第二节 审判机关对犯罪构成的理解与判定
        一、刑事政策影响下的司法入罪倾向
        二、社会因素作用下的司法出入罪调整
        三、刑事诉讼程序规范下的司法出入罪
    第三节 审判机关对解释方法的选取及适用
        一、罪刑均衡考虑下的以刑释罪
        二、现代法治环境下的体系解释
        三、公众参与下的互动协商解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农机制造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新招(论文提纲范文)

推出新品速度加快
产品技术升级发力
注力渠道建设服务
全面提升保证质量
完善配件保障体系
完善产品售后服务

(6)基于大数据的JD公司质量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的背景
        1.1.2 课题的意义
    1.2 质量管理研究综述
        1.2.1 质量管理研究的演进
        1.2.2 大数据对质量管理的挑战
        1.2.3 大数据时代质量管理研究
        1.2.4 大数据时代质量管理的趋势
    1.3 JD公司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1.3.1 JD公司基本概况
        1.3.2 JD公司质量管理现状描述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2 利用大数据改进质量管理系统
    2.1 当前JD公司质量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2.2 JD公司质量管理系统的改进方案
    2.3 本章小结
3 利用大数据改进产品开发阶段质量管理
    3.1 产品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 传统的新产品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手段
        3.1.2 传统的潜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及其不足
    3.2 产品开发阶段质量管理的改进方案
        3.2.1 大数据参与质量策划
        3.2.2 利用大数据建立质量缺陷数据库
        3.2.3 利用大数据进行潜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
    3.3 产品开发阶段质量管理的改进效果
    3.4 本章小结
4 利用大数据改进订单履行阶段质量控制
    4.1 订单履行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4.1.1 传统的质量控制在装配过程中的应用
        4.1.2 传统的质量控制在整机检验中的应用
    4.2 订单履行阶段质量管理的改进方案
        4.2.1 制造过程的监控与质量预警
        4.2.2 大数据应用于装配过程的质量控制
        4.2.3 在线检测与大数据分析
    4.3 订单履行阶段质量管理改进的效果
    4.4 本章小结
5 利用大数据改进客户支持服务质量
    5.1 客户支持阶段质量活动及存在的问题
        5.1.1 客户支持服务质量和质保活动
        5.1.2 质保数据和质量改进中存在的问题
    5.2 客户支持阶段质量管理的改进方案
        5.2.1 利用GPS大数据进行客户支持活动
        5.2.2 利用田间作业参数监测与计量数据进行客户支持活动
        5.2.3 利用大数据进行故障预警与维修保养
    5.3 客户支持阶段质量管理改进的效果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Abstract of Thesis

(8)LY联合收割机装配线平衡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装配线平衡改善方法研究现状
        1.3.2 装配线平衡改善实际应用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创新与不足
        1.7.1 本文的创新
        1.7.2 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装配线平衡问题理论与方法概述
    2.1 装配线平衡理论
        2.1.1 装配线平衡理论研究内容
        2.1.2 装配线平衡的评价标准
    2.2 改善装配线平衡问题的工业工程方法
        2.2.1 程序分析法
        2.2.2 动作分析法
        2.2.3 作业测定法
第三章 LY公司现状分析
    3.1 LY公司概况
    3.2 LY公司销售现状分析
    3.3 LY公司生产现状分析
        3.3.1 LY公司生产活动简介
        3.3.2 生产现场布局
        3.3.3 LY联合收割机现行装配流程
        3.3.4 生产活动存在的问题剖析
第四章 LY联合收割机装配活动改善
    4.1 脱粒机架总成装配优化
        4.1.2 程序分析法优化脱粒机架装配流程
        4.1.3 动作分析法改善脱粒机架装配操作
        4.1.4 作业测定法得到脱粒机架装配时间
    4.2 LY装配线工序重排
        4.2.1 创建新场景
        4.2.2 工作程序录入系统
        4.2.3 设置顺序约束
        4.2.4 工序捆绑
        4.2.5 定义资源
        4.2.6 选择平衡优化目标
    4.3 物料仓储现场优化
        4.3.1 建立物料存取制度
        4.3.2 现场仓储布局优化
    4.4 装配线平衡及现场仓储布局优化评价
        4.4.1 装配线平衡改善评价
        4.4.2 现场仓储布局改善评价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取得成果
    5.2 提出建设意见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联合收割机的主要质量缺陷(论文参考文献)

  • [1]H公司SMT工序质量跟踪与控制方法研究[D]. 徐婧.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2]论责令改正行为之法律属性及适用[D]. 李文君.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3]甘肃省永昌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运行效果研究[D]. 米文彬. 兰州大学, 2020(01)
  • [4]司法犯罪圈生成机制研究[D]. 吴鸣.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1)
  • [5]农机制造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新招[J]. 和谐. 农机市场, 2019(06)
  • [6]基于大数据的JD公司质量管理改进研究[D]. 布永章. 宁波大学, 2019(06)
  • [7]联合收割(获)机质量问题分析与建议[J]. 张琦,侯冲,杨葆华. 农业机械, 2016(03)
  • [8]LY联合收割机装配线平衡改善研究[D]. 闫子愚.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9]关于用户维权6个概念的解析[J]. 魏鸿海.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1(06)
  • [10]我国农机产品质量问题解决途径探析[A]. 朱良. 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农用发动机行业背景资料(第五集), 2006

标签:;  ;  ;  ;  ;  

联合收割机的主要质量缺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