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学生,一个我想谈的话题

穷学生,一个我想谈的话题

一、差生,一个欲休还说的话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利[1](2015)在《愿景型领导视角下的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高中教育改革的一个要点,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普通高中发展的路向。但因学界在普通高中性质与任务问题上的纷争,使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什么、为什么还需理论上的澄清,加之一线实践者对如何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尚存在不少困惑,这些问题亟需全面、系统地予以回答。本研究基于愿景型领导理论,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图全面、系统地厘清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同时尝试构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实践模式。首先,基于我国普通高中性质及任务规定演进的剖析,本研究认为,鉴于我国现实的人口资源,改良教育制度以实现教育普及,从而使教育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这不仅表明了普通高中的基础性与普遍性的根本性质,也奠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行动,更为当下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做了注解。其次,基于A省S市教育行政官员、普通高中正校长的访谈以及校干与教师的佐证性问卷,本研究认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本质上是通过“满足每个不同潜质学生发展的需要”来实现人人成才和多出人才,继而实现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转为“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的政策愿景;但长期外延式发展方式导致地方管理体制唯管控型领导是求,加之单一的评价机制导致普通高中学校难以真正积极主动地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制约了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地方推进。最后,鉴于愿景型领导理论融合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领导智慧以及现实中已涌现一些愿景型校长的办学实例,本研究认为,落实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愿景式实践模式有利于地方深化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为此,需优化实施的环境、搭建探索的平台以及完善多样化发展进程中的学校自评机制。论文共四章:绪论部分说明选题的缘起与意义、研究目标与方法、理论依据和研究假设等。并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界定了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和愿景型领导两个核心概念。第一章围绕我国普通高中的历史演进,剖析普通高中性质与任务规定的变迁,澄清了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提出背景及其学理依据。第二章基于相关人员的访谈以及教师层面的佐证性问卷,较客观地展现了一线执行主体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认知缺陷以及制约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因素。第三章剖析执行主体认知缺陷及制约因素背后的问题,厘清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内在本质。同时,基于行政组织存在的行政与业务两分以及校长职位、职能及效能方面问题的剖析,指出功能性领导的缺失,引出聚焦领导功能的愿景型领导。第四章基于愿景型领导理论构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实践模式及其达成所需的条件,为地方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赵燕萍[2](2012)在《无奈的守望 ——三位农村教师的生活叙事》文中研究表明农村教师队伍现状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影响着农村教育的质量提升。近年来,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研究成果很多,也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以及相关的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等问题做了系统研究。与理论研究相伴随的是政府解决农村教育和教师问题的各项政策举措,涌现出来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实践模式。从整体上来看,农村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而从局部和微观上来看,还有许多更为复杂的问题和现实困难需要面对。本研究尝试从一些农村教育的细节和教师生活的日常形态出发,借助叙事探究的方法,来重新“发现”和思考农村教师的生活世界,寻找那些影响和制约农村教师发展的的因素,尝试沟通教育学专业理论与农村教育实践的合适路径。走进农村教育现场,对农村教师的生活展开全面的调查与了解。笔者主要是通过三位教师“具体个人”对其日常教学生活、教师历程、专业发展问题、家庭生活、社会地位转变等生活片段场景与历程追述展示农村教师的生活境况。看到农村教师的教学现实生活是困苦与无奈的,这种困苦与无奈具体表现为个人追求与现实的冲突、情感的压抑、家庭经济的困难以及日益悄变的社会地位等。最后的到这样的启示:农村教师现实生活境况艰难,农村教师对其专业成长有其一定的愿望与诉求,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受限于很到现实条件的制约。最后本文对农村教育的相关政策和理论进行了思考与讨论。笔者认为,代课教师、“民转公”教师、生源地分配师范生是农村教师的三大脊梁支柱。财政对教师待遇支持不力、特岗教师、支教、师范生等一系列政策在执行层面上的低效与失效是造成农村教师队伍无法扩充、专业发展缺失途径、素质较低的主要原因。通过此研究,得出结论是理论的语言系统与农村教师的生活语言系统是不相通的。理论语言永远是概括的、规律的和抽象的;而生活语言则永远是具体与复杂的,真理一旦脱离了生活的实际是没有意义的,而我们对农村教育问题的思考则应更多地从农村教师的生活层面来理解。

本刊编辑部[3](2004)在《差生,一个欲休还说的话题》文中提出

鄢明明[4](2003)在《大规模考试的演变与育人 ——论会考与高考的改革》文中指出通观世界,近二十年来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大规模考试的改革。究其原因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之中;社会的急剧变化,对高考、会考等大规模考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考试改革经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高中毕业会考与高考这两种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的大规模考试作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了大规模考试的发展和演变历史,在建构大规模考试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从育人的价值取向研究考试变革。本文以考试育人为崭新的视角,将大规模考试的特点与功能运用于培育具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国民素质的人才群体,而且针对小康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可能提供的条件,通过考试育人,确立新的考试改革原则,把握好考试演变趋势,使大规模考试和整个教育体系汇成一体,通过具体的育人方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符合时代总体需要而又具有个性特点的发展。 本文内容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言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目的、思路、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大规模考试概述”主要是探讨了大规模考试的概念,论述了考试的源流、类型、要素和考试的社会意义,从文献中梳理出大规模考试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观点;进一步指出当社会变革加剧时,大规模考试要实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大规模考试自身功能的增强,就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第三章是讨论“我国社会发展与大规模考试的演变”,通过对古代科举考试、民国时期中等学校会考以及新中国建立后高考的研究,揭示大规模考试产生于大批量培养和选拔人才的需要,而且社会的变迁要求大规模考试作相应变革。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建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大规模考试制度。第四章对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和我国台湾省毕业会考或大学入学考试及其发展历程进行了考察,以便于借鉴其实际育人作用。归结出当前世界各国(地区)广泛重视大规模考试的原因,并指出其大规模考试发展的共同趋向是多样化、适切化。第五章研究“我国大规模考试改革的现状”,对新时期以来我国高考改革与会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进行了回顾,分析了会考与高考的关系,评价了 /迄匡J飞 洱士牢仁论义 V同间W *厂*RAL*WlIAI们N新时期以来我国大规模考试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依然存在会考弱化、高校与考生缺少选择权和自主权,考试类别单一,考试组织育人意识不强等主要问题。认为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考试改革的原则缺乏引导性、没有把握近一时期考试发展趋势以及缺少比较具体的改革运行方略。第六章“关于我国大规模考试改革趋向的思考”这一思考实际上是改革对策研究,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考试育人方略:在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这两个育人的重要阶段,考试要促进其发挥各自特点并更好地衔接,这种衔接是中学的多样化、特色化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的衔接;在大规模考试的范围内,高中毕业会考与高考在改革中要明确分工和相互促进,更好的培育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年一代;而在某一种大规模考试实施时,全社会都要关心考试价值育人、考试准备育人、考试过程育人、考试结果育人和考试改革育人,使考试育人方略全方位地加以落实。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为指导,采用史学方法、文献法和调查与统计、参观、访谈、实践经验总结等实证法。实证法是大规模考试自身鲜明的实践性使然;也是本论文的一个特点。

二、差生,一个欲休还说的话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差生,一个欲休还说的话题(论文提纲范文)

(1)愿景型领导视角下的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一、文献综述
        二、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理论依据和研究假设
        一、理论依据
        二、研究假设
第一章 历史: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提出背景
    第一节 我国普通高中的由来
        一、清末时期的高中
        二、国民政府时期的高中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高中
    第二节 我国普通高中性质与任务规定的变迁
        一、清政府普通中学的性质与任务
        二、国民党政府普通中学的性质与任务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普通中学的性质与任务
    第三节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提出
        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实践需要
        二、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学界吁求
        三、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官方意志
第二章 现实: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地方样态
    第一节 A省S市普通高中学校的自然状况
        一、A省S市普通高中的区位现实
        二、样本区普通高中的等级与体制现实
    第二节 教育行政官员视野中的普通高中状况
        一、教育行政部门决策者视野中的普通高中状况
        二、教育行政部门执行者视野中的普通高中状况
        三、试点县教育局管理者视野中的普通高中状况
    第三节 普通高中校长理解的教育情形
        一、市区普通高中校长观察的教育情形
        二、城镇普通高中校长审视的教育情形
        三、农村普通高中校长认知的教育情形
    第四节 普通高中教师眼中的教育现实
        一、基于非试点区教师问卷结果的现实
        二、基于试点区教师问卷结果的现实
        三、基于试点与非试点区教师问卷结果对比的现实
第三章 问题:地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剖析
    第一节 基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作为的反思
        一、政策执行的反思及问题
        二、行政组织的反思及问题
        三、管理体制的反思及问题
    第二节 针对普通高中校长看法的剖析
        一、校长职位的剖析及问题
        二、校长职能的剖析及问题
        三、校长效能的剖析及问题
    第三节 结合普通高中教师问卷结果的审视
        一、组织合力的审视及问题
        二、机制效力的审视及问题
        三、教师动力的审视及问题
第四章 改革: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实践模式的建构
    第一节 构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实践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愿景型领导理论及其内嵌的我国领导智慧
        二、愿景型领导理论的时代变迁
        三、愿景型领导理论的应用价值
    第二节 基于愿景型领导理论的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实践模式
        一、愿景型领导的基本原则
        二、愿景型领导的内在假定
        三、愿景型领导的执行模式
    第三节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愿景式实践模式的保障条件
        一、优化愿景型校长落实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环境
        二、搭建愿景型校长落实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平台
        三、完善愿景型校长落实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机制
结语
附录1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无奈的守望 ——三位农村教师的生活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漫长的选题历程
        1.1.1 农村教育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1.1.2 农村教师生活的体验
        1.1.3 定题的置换
        1.1.4 定向:农村教师发展成长的思考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基本概念
        1.3.1 “具体个人”是教师生活的主体
        1.3.2 生活与生活世界
        1.3.3 “时间”维度中的生活世界和生活状态
        1.3.4 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
        1.3.5 农村与农村教师
        1.3.6 农村教师生存状态
    1.4 方法:叙事与问题的结合
        1.4.1 叙事探究的意义
        1.4.2 叙事是具体个人显示“生活”的可能载体
    1.5 现场研究过程介绍
        1.5.1 进入研究现场与合作教师的确定
        1.5.2 研究者的角色定位
        1.5.3 资料收集与整理
        1.5.4 研究结果的呈现
第二章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1 接触之初印象
        2.1.1 F 小学之初印象
        2.1.2 研究对象之初印象
    2.2 教学辗转之路
        2.2.1 幸运踏上教师梦想之路
        2.2.2 学科转换
    2.3 专业发展
        2.3.1 “不专业,没长进”
        2.3.2 怎样才能找到专业定位
    2.4 教学境遇
        2.4.1 境遇一:从生活课堂—→传统模式
        2.4.2 境遇二:差生陈欢
        2.4.3 境遇三:班级性偏科
    2.5 吉英老师故事的思考
        2.5.1 人生态度
        2.5.2 教育情怀
        2.5.3 专业发展
第三章 无望的坚持:悲情与哀愁
    3.1 进入研究现场
    3.2 与何校长的谈话
        3.2.1 J 校名字的来历
        3.2.2 中心校
        3.2.3 谈教师问题
        3.2.4 思考:何校长的悲剧角色
    3.3 结缘
        3.3.1 视线中的红衣女孩
        3.3.2 确定合作关系
    3.4 教学
        3.4.1 忙碌的“包班生活”
        3.4.2 月考
        3.4.3 教书历程
    3.5 家长
    3.6 情感空间
        3.6.1 被抹去的两年酬薪
        3.6.2 “为女儿装不起的假肢”
        3.6.3 简单的夙愿
    3.7 教学视角:一堂语文课
    3.8 故事启示
        3.8.1 充满悲情的人生色彩
        3.8.2 专业成长困境
        3.8.3 J 校教师教学现状的思考
第四章 样本:一位代课教师的故事
    4.1 初识郝军老师
        4.1.1 业务主任的话:侧面中的郝军老师
        4.1.2 郝军老师印象记
        4.1.3 采访手记
    4.2 教学
        4.2.1 “不辱教师使命”
        4.2.2 可望而不可及的专业发展
        4.2.3 最快乐的和最苦恼的
    4.3 教书历程
        4.3.1 25 年前被选中的高中生
        4.3.2 被遗留下来的民办教师
        4.3.3 乡里唯一一位男代课教师
    4.4 心灵一角
        4.4.1 忠孝不能两全
        4.4.2 天平的两端:为生存而放弃 VS 为梦想而继续
        4.4.3 “矮子”还是“巨人”
    4.5 母亲的话
    4.6 “样本”教育学启示
        4.6.1 教师职业形象之变:从“仰”到“俯”
        4.6.2 理想与现实原本是一种矛盾
        4.6.3 向郝军老师的专业品质致敬
第五章 农村教师成长困局反思
    5.1 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教育意义
        5.1.1 农村教师的脊梁:是谁在坚持
        5.1.2 解读代课教师与民办教师
        5.1.3 中坚力量:代课教师与“民转公”教师
        5.1.4 教书与育人:沉重的生存话题
    5.2 农村教师的素质忧思
        5.2.1 “专业发展”:城市教师的目标
        5.2.2 坚持的价值:农村教师素质从何而来
    5.3 好教师从哪里来
        5.3.1 “跑调”的支教
        5.3.2 农村代课教师转正:执着与坚持
        5.3.3 培训:远远地楼梯声
    5.4 政策效应的生活视线
        5.4.1 师范生:下不来的秀才
        5.4.2 “特岗教师”之思考
        5.4.3 规模效应:小学校的尴尬
        5.4.4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何处着力,又用到何处
结语 一项未完成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4)大规模考试的演变与育人 ——论会考与高考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国内外与考试育人相关的研究简况
        (一) 国外
        (二) 国内
    四、 研究的日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基本思路
        (三) 研究方法
    五、 本研究力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大规模考试概述
    一、 考试的概述
        (一) 考试的缘起
        (二) 近现代考试的演进
        (三) 考试的概念
        (四) 考试的类型
        (五) 学校考试的教育功能
    二、 大规模考试的概念
        (一) 大规模考试
        (二) 大规模考试的若干要素
        (三) 大规模考试的功能
        (四) 大规模考试的社会意义
第三章 我国社会发展与大规模考试的演变
    一、 大规模的古代科举考试兴起于隋唐
        (一) 科举的创立
        (二) 唐代科举的兴盛
    二、 民国时期为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而产生的中等学校会考制度
        (一) 民国时期会考的产生及背景
        (二) 民国时期会考对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的作用
    三、 为新中国分流培养人才服务的高校招生统考制度
        (一) 新中国高考的诞生
        (二) 新中国初期对大规模考试变革的要求与影响
    四、 建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和选拔人才的较完善的大规模考试制度
        (一) 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二) 大规模考试改革要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三) 大规模考试改革要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育人才的需求
第四章 西方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和台湾大规模考试的考察
    一、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历史与现状
        (一)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历史
        (二) 美国现行的大学入学考试
        (三) 美国大学的其他入学条件
        (四) 小结
    二、 英国的证书考试制度与大学招生
        (一) 英国的中学学制和大学设置情况
        (二) 英国的全国课程标准
        (三) 英国的证书考试制度
        (四) 英国的考试管理机构
        (五) 英国大学招生方式
        (六) 小结
    三、 日本大学入学的“共通一次考试”
        (一) 日本现行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二) 共通一次考试
        (三) 日本的国、公立大学及部分私立大学的第二次考试
        (四) 日本的私立大学招生入学方式
        (五) 日本大学招生考试的特色
        (六) 小结
    四、 法国的高中毕业会考
        (一) 法国现行的高中毕业会考制度
        (二) 法国高中毕业会考沿革
        (三) 法国高中毕业会考与高等学校招生
        (四) 小结
    五、 台湾的“联考”与“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
        (一) 什么是“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
        (二) 台湾“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的特色
        (三) 台湾为什么改革“联考”
        (四) 小结
    六、 西方几个主要发达国家与台湾省大规模考试改革趋势对我们的启示
        (一) 各国(地区)当前都十分重视大规模考试
        (二) 大规模考试受到广泛重视均有其社会根源
        (三) 由于各国(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其大规模考试亦各有其特点
        (四) 各国(地区)大规模考试趋向是多样化、适切化
第五章 我国大规模考试改革的现状
    一、 新时期以来大规模考试改革历程回顾
        (一) 大规模考试第一轮改革述评
        (二) 新一轮大规模考试改革与存在的问题
    二、 大规模考试改革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考试改革的原则研究尚待深化
        (二) 考试改革趋势研究还比较薄弱
        (三) 考试改革要有总体的推进方略
第六章 我国大规模考试改革趋向的思考
    一、 促进中等与高等教育发挥各自特点并使两者更科学、更多样化的方式相衔接
        (一) 大规模考试促进中、高等教育在改革中相互适应与衔接
        (二) 中学的多样化、特色化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
        (三) 促进大规模考试适应多样化需要
    二、 坚持会考与高考在改革中明确分工与相互促进
        (一) 明确会考与高考各自任务的理性分析
        (二) 高中会考实行“同规格不同模式”的变革
        (三) 高考改革新思路
    三、 重视发挥大规模考试全过程的育人作用
        (一) 考试价值育人
        (二) 考试准备育人
        (三) 考试过程育人
        (四) 考试环境与氛围育人
        (五) 考试结果育人
        (六) 考试改革育人
    四、 力求发展考生个性,走出大规模考试过重负载的误区
        (一) 高考的甄别作用被高估、夸大
        (二) 对基础教育的失望“错位”到对高考结果的不满
        (三) 就业压力通过升学竞争将巨大能量向高考释放
        (四) 大规模考试过重负载的原因简析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四、差生,一个欲休还说的话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愿景型领导视角下的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D]. 陈志利.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 [2]无奈的守望 ——三位农村教师的生活叙事[D]. 赵燕萍. 河南师范大学, 2012(01)
  • [3]差生,一个欲休还说的话题[J]. 本刊编辑部. 初中生之友, 2004(Z1)
  • [4]大规模考试的演变与育人 ——论会考与高考的改革[D]. 鄢明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穷学生,一个我想谈的话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