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烯基苯改性煤沥青的热行为研究

二乙烯基苯改性煤沥青的热行为研究

一、二乙烯基苯改性煤沥青的热行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茂辉[1](2021)在《聚合物改性煤沥青及其碳化材料的研究》文中认为煤焦油沥青作为一种优质的功能碳材料前驱体,具有残碳高、成本低、易石墨化的特点,其碳化材料在新能源行业被广泛应用。如何通过煤沥青改性,调整其碳化过程,优化碳材料的结构排列,更加易于石墨化,改善碳化材料的应用性能,是目前煤化工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而将高分子聚合物直接加入煤沥青中,二者相容性较差,做不到均匀分散,如何实现聚合物单链段在煤沥青中的精细分散,从而通过聚合物结构调控煤沥青碳化过程和微观结构,是煤化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本论文基于原位自由基聚合原理,制备了聚合物改性煤沥青。探索了复配咪唑啉和自由基调节剂作为预处理剂时对煤沥青的影响,研究了最佳用量和预处理温度、煤沥青与单体比、聚合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在复配咪唑啉调节体系中,聚苯乙烯改性煤沥青(CTP-M1)的最高转化率为45.86%,聚苯乙烯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煤沥青(CTP-M2)的最高转化率为25.54%;在自由基调节剂调节体系中,聚苯乙烯改性煤沥青(CTP-T1)的最高转化率为34.86%,聚苯乙烯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煤沥青(CTP-T2)的最高转化率为22.75%,通过MALDI质谱对聚合物改性煤沥青结构作了进一步分析。本文也对聚合物改性煤沥青(CTP-M)、(CTP-T)和原煤沥青(CTP)进行了碳化研究。热失重分析(TGA)结果表明,聚合物加入煤沥青后,可以提高煤沥青的热稳定性能。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碳化过程中,小分子逐渐消失,改性煤沥青脂肪类烷基链结构逐渐断裂消失,改性煤沥青的中的芳香度高于原煤沥青的芳香度。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与N2吸脱附测试结果表明,改性煤沥青碳化材料的微观形貌具有层状的流线型结构,碳分子结构排列有序度高,材料内部微晶含量增多。经过交流阻抗(EIS)测试分析,改性煤沥青碳化材料作为电极材料时,对于电子转移阻碍减小、导电性能提升。本文同时进行了聚合物改性煤沥青碳化材料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改性之后的煤沥青制备的预焙阳极碳棒样品,热膨胀系数降低,CTP-M1改性煤沥青制备的预焙阳极石墨棒的热膨胀系数最小,可以达到0.8×10-6℃-1。CTP-T2改性煤沥青基碳材料包覆石墨负极材料,放电比容量为362m Ah/g(电流密度372m A/g),首次库伦效率为97.49%。经过3次循环充放电,该负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基本维持在353m Ah/g,库伦效率保持在99.5%左右,表明电极材料拥有稳定的电化学性能。

吕君[2](2021)在《中低温煤沥青分子结构解析及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0%以上。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中55%以上属于低阶煤,低阶煤在气化和中低温干馏的加工过程中产生6%~10%的中低温煤焦油产品。中低温煤焦油在初步加工时可获得30%左右的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近年来,随着我国低阶煤干馏加工规模的逐渐加大,大量价格低廉的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也随之产出。目前,绝大部分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被当作燃料燃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开展中低温煤焦油沥青深加工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MLP)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萃取法对中低温煤焦油沥青的族组分进行分离,获得庚烷可溶组分(HS)、庚烷不溶甲苯可溶组分(HI-TS)以及甲苯不溶组分(TI)。利用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平均分子量、紫外光谱(UV)和核磁共振波谱(1H-NMR)等研究手段解析了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平均分子结构。结果表明: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分子中存在芳烃结构单元,芳环上存在烷基取代基,取代烷基的链长不一,侧链相对较多,杂原子氧主要以Ar-OH结构存在;MLP的平均分子结构以线性排列为主、面性排列为辅的四环稠环结构,HS的平均分子结构为两单苯环线性链接结构,HI-TS的平均分子结构以面性排列为主的五环稠环结构。采用Flynn-Wall-Ozawa法、Kissingr-Akahira-Sunose法和Satava-Sastak法相结的方法系统地解析了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热解特性。研究表明:HS、HI-TS和MLP的热解反应机理符合随机成核及其随后增长模型,HS和HI-TS的模型函数为G(α)=-ln(1-α),MLP的模型函数为G(α)=[-ln(1-α)]2/3。采用加压热聚合-液相炭化工艺制备了中间相焦,利用FTIR研究了热改性沥青的芳香结构,通过偏光显微镜(PL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仪(Raman)等研究了中间相焦光学显微结构、碳微晶结构和显微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加压热聚合改性后,热改性沥青芳香性指数Iar由0.1167增加到0.1886,热改性后中低温煤焦油沥青的芳香性增强;热改性后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官能团、各类型氢、取代情况和芳香性发生了改变;随着改性温度增加,由热改性沥青制备的中间相焦中趋于规整石墨微晶含量Ig由66.74%增加到74.60%,无定形碳含量ID3/IAll由9.75%降低至9.17%,微晶结构更趋于有序化,且中间相焦的显微强度均高于80.59%,碳骨架强度较好。采用化学交联改性制备了中低温煤沥青树脂(MLPR)。研究表明:改性获得的中低温煤沥青树脂芳香性增强;中低温煤沥青树脂的官能团、各类型氢、取代情况和芳香性发生了改变,平均分子结构为以面性排列为主的六环稠环结构;中低温煤焦油沥青树脂的热解反应机理符合随机成核及其随后增长模型,模型函数为G(α)=[-ln(1-α)]3/4。以MLPR为前躯体经过炭化、KOH活化制备出了多孔炭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为750℃时,多孔炭(MLPR-PC-750)在0.5 A·g-1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281.6 F·g-1,电流密度增大到10 A·g-1时,电容保持率仍可达到78.3%;MLPR-PC-750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由中低温煤沥青树脂为前躯体制备的多孔炭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余明[3](2019)在《煤焦油基泡沫炭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泡沫炭材料独特的孔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电、磁、热、力学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基于我国煤资源丰富的国情,以本省某焦化厂所产副产品-低温煤焦油为基础原料,从煤沥青化学组成影响泡沫炭的泡孔结构出发,在煤焦油体系直接调制煤沥青,采用自发泡法和模板法制得不同孔结构的泡沫炭,并对其隔热、力学、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阐明了煤沥青化学组成对泡孔结构的影响机制,对实现低成本制备高性能泡沫炭材料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围绕“煤焦油基泡沫炭材料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的主题,对煤沥青的调制方法、泡沫炭孔结构的控制、煤沥青化学组成对泡沫炭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低温煤焦油为基础原料,分别通过热聚合-溶剂法、热聚合-梯度分离法在煤焦油体系直接调制煤沥青,经近常压自发泡、碳化制得球形孔与五边形十二面体网状孔结构的泡沫炭材料。结果表明:溶剂种类、聚合温度、馏分选择性移除均可改变煤沥青的C/H原子比、族组分比例、聚合物稠合形式,导致煤沥青热解行为、流变学行为不同,可实现对泡沫炭泡孔结构的调控。泡沫炭的孔结构可通过改变煤沥青的化学组成来调节。泡沫炭性能取决于泡孔结构,类五边形十二面体网状孔结构的泡沫炭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常温导热率低至0.028 W?m-1?K-1。实验结果表明,球形孔结构的泡沫炭的抗压强度更优于五边形十二面体网状孔结构的泡沫炭,最高可达6.580 MPa。无论是类五边形十二面体网状孔结构还是球形孔结构的泡沫炭,因独特的三维孔结构致使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泡沫炭表面,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2.通过对煤沥青热解行为、流变学行为及发泡过程的热解气相产物分析,探索了泡沫炭的球形孔、五边形十二面体网状孔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在发泡温度下,煤沥青ArC-H/AlC-H类轻组分、CO/CO2裂解气是泡沫炭泡孔的主要来源。在350℃以下,煤沥青是熔融状态,此时基体表观黏度最低,煤沥青逸出的少量裂解气体或HS组分在自基体静压力Ps和表面附加压力Pf共同作用下分散在煤沥青母体内,形成“泡核”。在350480℃区间,基体内部小分子、中组分化合物开始裂解,CO/CO2/ArC-H/AlC-H类等气体逸出,与此同时煤沥青基体表观黏度上升,在Ps、Pf共同作用下,CO/CO2/ArC-H/AlC-H类等气体在“泡核”周围出现普拉托边界。持续保温后,气体开始融并、聚集、膨胀,最终被固定在基体内部,形成泡孔。当发泡体系裂解气主要为ArC-H/AlC-H类轻组分气体时,易形成五边形十二面体网状泡孔。当发泡体系裂解气主要为ArC-H/AlC-H类轻组分气体与CO2时,易形成球形泡孔。3.基于前述煤沥青化学组成直接影响泡孔结构,通过生物质竹叶与煤沥青共热解,调节煤沥青化学组成,经自发泡法,设计制备网状结构泡沫炭材料。改变竹叶添加量可实现所制网状泡沫炭材料泡孔尺寸和密度的调控。所制泡沫炭具有典型的类五边形十二面体网状孔结构,当竹叶添加量为10 wt.%时,所制初生泡沫炭孔径介于500600μm,泡孔连接韧带厚度介于50200μm,碳化后所得泡沫炭密度低至0.063 g·cm-3,导热率为0.059 W?m-1?K-1,隔热性能优于同类煤沥青基泡沫炭材料。4.进一步通过添加尿素、柠檬酸铵与煤沥青共热解,调节煤沥青化学组成,借助模板-盐气法,制得富含N、O片层叠状三维微/介孔泡沫炭。所制微/介孔泡沫炭的孔结构、形貌可通过助剂、碳化时间、活化时间进行调控,并探究了它的成孔机理。所制微/介孔泡沫炭MCFAC-CM-2-1000比表面积为671.1 m2?g-1,微孔比表面积为119.4 m2?g-1。研究了MCFAC-CM-2-1000对重金属Cd(Ⅱ)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MCFAC-CM-2-1000在318 K时,最大Cd(Ⅱ)吸附量为151.73 mg/g。MCFAC-CM-2-1000金属Cd(Ⅱ)吸附更符合准二级模型、Langmuir等温模型。吸附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的。解析实验证明MCFAC-CM-2-1000具有很好稳定性,同时有很强的再生性,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吸附剂。

冯永辉,张蔺峰,刘刚,牛艳霞,王玉高,申峻,李瑞丰,杜建奎,杨志峰,徐青柏[4](2018)在《对苯二甲醇改性煤沥青降低毒性多环芳烃含量》文中研究表明采用交联剂对苯二甲醇在对甲苯磺酸催化及环己烷溶剂作用下,对煤沥青进行化学改性以降低其毒性多环芳烃含量。探讨了改性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美国环保局(EPA)优先监控的16种毒性多环芳烃含量降低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改性剂用量占煤沥青6%,催化剂用量占煤沥青12%,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煤沥青中16种毒性多环芳烃总含量降低率达到74.14%,其中强致癌物苯并[a]芘含量降低率为78.38%.通过模型化合物芘与改性剂的反应,对产物进行热重及红外分析推测脱毒机理,结果证明多环芳烃与对苯二甲醇之间极可能发生亲电取代交联作用。

黎志英[5](2017)在《铝电解炭阳极原料热解行为及其反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解槽大型化,铝电解技术向着高效和节能降耗方向发展,对铝电解用炭素材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铝电解用石油焦呈现出硫含量、微量元素增加、石油焦粒度分布向细粒方向发展,高硫石油焦的使用量增加的态势。如何调控现有炭阳极生产和技术优化,并在原料质量劣化的情况下制备优质炭阳极,满足铝电解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社会经济效益。本文以炭阳极原料热解行为及其反应性为研究对象,开展沥青浸润及热解行为研究,系统考察煅后焦粒度分布、微量元素和硫含量的影响规律;并探索含钛炭阳极电解新工艺的可行性。利用体积密度测定仪、热重分析仪、自制热解设备和SEM分析手段,开展了沥青静置浸润和粒料柱孔隙率实验,对沥青浸润煅后焦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开展了大质量沥青热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止浸润条件下,小于0.15mm部分孔隙率小,难浸润;大于2-3mm颗粒部分料柱孔隙率较大,易浸润区;中间粒度区,随着粒度的变大,浸润率逐渐增大。小颗粒煅后焦被沥青浸润的包裹;大颗粒最外层为一定厚度的沥青浸润层,大颗粒表层部分孔隙被“沥焦体”填充、包裹;大颗粒内部多孔、闭孔部分不能被沥青浸润。沥青热解过程动力学模型为[{-n]21}[fa]--(28)---//)/21(ln)1/()1(1lnRTEEERTARTn,反应级数为2.3级,热解过程表观活化能Ea=108.27KJ/mol;结合不同粒度煅后焦BET分析,小于0.5mm为比表面积作用区域;0.5-3mm部分为煅后焦颗粒外表面的多孔结构作用区域。利用体积密度测定仪、阳极CO2/空气反应检测仪等测试手段,考察了粒度分布对体积密度和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规律,得出:在初始粒度分布条件下,通过控制焦炭中粒含量,减少粗粒和细粒含量,增加粉料含量,炭阳极反应性仍有继续优化的空间。利用焦炭CO2/空气反应检测仪、阳极CO2/空气反应检测仪、XRD分析和自制热解设备等测试手段,量化了微量元素含量对煅后焦反应性、煅后焦微观结构、沥青焦微观结构、炭阳极反应性,研究了微量元素对“沥青结焦体”反应性的影响,考察了微量元素和粉状煅后焦对沥青热解过程的影响。得出:随着微量元素含量的增加,Na、Ca和Mg元素均使“结焦体”CO2反应残余率逐渐降低,而V和Ni元素使“结焦体”CO2反应残余率逐渐增大;“结焦体”空气反应速率迅速增大。整体而言,炭阳极和煅后焦的反应残余率相近,“沥青结焦体”为改善炭阳极反应性的限制性环节;热解表观活化能增大,产焦率提高;煅后焦粉体的加入,可降低沥青热解表观活化能,提高产焦率。利用测硫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分析仪、焦炭CO2/空气反应检测仪、阳极CO2/空气反应检测仪、XRD分析和自制热解设备等测试手段,测定了硫在不同粒度石油焦中的分布情况及赋存状态,研究了硫含量对煅后焦反应性、煅后焦微观结构、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研究了硫含量对“沥青结焦体”反应性的影响规律,考察了不同硫含量粉状煅后焦对沥青热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硫优先在大颗粒石油焦中赋存,再逐渐向小颗粒部分扩展,可通过筛分分离出不同硫含量石油焦;不同高硫石油焦的赋存状态相似,主要为噻吩类和硫醇类有机硫,也存在不同含量的无机硫化物和硫酸盐类;不同硫含量和粒度石油焦的焙烧脱硫性能有明显差异;“沥青结焦体”的CO2反应残余率仅为煅后焦的3/4-1/2左右,“沥青结焦体”的空气反应性速率远大于煅后焦,受微量元素影响尤为显着;不同高硫石油焦的性能差异较大,不能简单以硫含量的高低来区分,实际生产应用中应将不同来源的高硫石油焦分别堆放,结合硫含量分布、微量元素含量、煅后焦性能和结焦体性能等进行综合利用。利用焦炭CO2/空气反应检测仪、阳极CO2/空气反应检测仪、XRD分析、SEM-EDS分析、自制热解设备和熔盐电解装置等测试手段,考察了TiO2含量对煅后焦反应性、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规律,开展含钛炭阳极电解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煅后焦CO2残余率增加,空气反应速率降低;极大地改善炭阳极CO2/空气残余率;可显着提高热解过程表观活化能和结焦率;适量TiO2的添加不会导致电阻率增大;含钛炭阳极电解运行稳定,电解铝产物由铝和钛元素构成,钛元素富集在长条棒状物质中。

崔勇,李兴,高文超,魏文珑,常宏宏,杨志峰[6](2016)在《煤沥青改性及改性机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煤沥青具有的对温度敏感性高、延展性差、易老化和易污染环境缺点导致其路用性能受到了限制,因此煤沥青的改性研究备受关注。综述了煤沥青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热塑性弹性体、橡胶类聚合物、树脂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对煤沥青的改性,并对煤沥青的改性机理进行了推测,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改性沥青的发展趋势。

乐晨[7](2016)在《高聚物改性煤沥青及其在镁碳砖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煤沥青(CTP)是煤焦油蒸馏提取馏分后的残留物,具有含碳量高,高温下易熔化,流动性好,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炼钢用人造石墨电极和炼铝用炭阳极等成型炭材料制品的黏结剂,以及C/C复合材料用基体前驱体。但在使用煤沥青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的甚至是致癌的多环芳烃,这对工作人员和环境都能照成很大的伤害。因此,找出能有效解决煤沥青致癌问题的方法已经成为当今研究者的一项紧迫任务。本实验研究了聚乙二醇800、二乙烯基苯和聚苯乙烯复合改性方式对脱除煤沥青中致癌多环芳烃的效果,考察了不同的改性组合、是否添加催化剂对苯并[a]芘(BaP)脱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改性剂复合对BaP的脱除效果最好,BaP减少率达到44.44%;加入酸性催化剂后BaP减少率升至56.89%,改性煤沥青中BaP的含量降至0.97%。又根据相同改性机理,以酚醛树脂为改性剂,对煤沥青进行脱毒。并将原沥青和改性沥青进行炭化,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炭化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煤沥青中的多环芳烃能与酚醛树脂中的醛基碳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加速平面大分子的形成,使改性煤沥青炭化后形成平行排列的层片状结构和扭转弯曲的“洋葱”结构。最后将该改性煤沥青作为碳源制备了新型低碳镁碳砖。当1%煤沥青和5%石墨混合时,镁碳砖的性能达到最优,1000℃热处理后耐压强度达到48.76MPa。

张蔺峰[8](2016)在《化学交联改性降低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含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高等级公路交通网络以及城市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筑路用沥青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更高要求。煤焦油沥青(简称煤沥青)在我国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然而由于其毒性多环芳烃的含量超出相关环境标准而在筑路应用中受到限制。为能够解决煤沥青产能过剩,而石油沥青却价格昂贵、产量不足的问题,将煤沥青进行筑路利用,针对煤沥青进行改性抑毒的研究工作十分必要。本文采用交联剂对苯二甲醛/对苯二甲醇,在环己烷作溶剂,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对煤沥青进行改性,以降低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目标物的含量,对改性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优化,并对改性前后煤沥青的一些基本性质进行了分析测定和比较,最后通过模型化合物蒽、荧蒽、芘、苯并[g,h,i]苝与改性剂的反应研究,对反应机理进行初步的探索验证。得到以下相关结论:(1)在环己烷溶剂作用下,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使用交联剂对苯二甲醛、对苯二甲醇对煤沥青进行化学改性脱毒,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目标物含量的降低率明显。由于环己烷的溶剂效应(对煤沥青的溶解量相对较大,对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的溶解选择性相对较好)作用,使得毒性多环芳烃、改性剂与催化剂之间形成相对均相的反应体系,很好地解决了以往改性中直接混合加热改性温度高和改性剂利用率低这两个问题。(2)采用对苯二甲醛改性煤沥青,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对苯二甲醛添加量8%(相对于煤沥青量),对甲苯磺酸添加量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 h,该条件下16种毒性多环芳烃目标物总含量的降低率达到82.75%。煤沥青软化点由改性前101.5℃降低为改性后的77.1℃,由高温煤沥青转变为中温煤沥青,甲苯不溶物含量由26.36%增加到44.91%,喹啉不溶物含量由9.30%降低为1.01%,结焦值基本保持不变;煤沥青沥青烟中检测到8种毒性多环芳烃目标物,其总含量平均降低率为8.68%;煤沥青水可溶物中检测到6种毒性多环芳烃目标物,其总含量增加了1.52倍。(3)采用对苯二甲醇对煤沥青进行改性,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对苯二甲醇添加量6%,对甲苯磺酸添加量12%,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 h,该条件下16种毒性多环芳烃目标物总含量降低率达到74.14%。改性后,煤沥青喹啉不溶物含量稍有降低,由9.30%变为7.96%,软化点升高到118.4℃,甲苯不溶物含量升高为40.81%,结焦值基本保持不变;煤沥青沥青烟及煤沥青水可溶物中也均检测到毒性多环芳烃目标物,沥青烟中含量平均降低率为17.67%,煤沥青水可溶物中含量增加了1.91倍。(4)通过气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及热重分析对改性前后煤沥青以及模型化合物与改性剂之间的反应进行研究,初步推断多环芳烃与改性剂对苯二甲醛/对苯二甲醇之间发生了亲电取代交联反应,且对于这个反应来说,多环芳烃的反应活性随着其芳环数的增加而加强。

董亚威[9](2016)在《石油沥青对煤沥青碳化过程中间相及焦结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间相的数量与结构对有序焦的制备有直接的影响,研究石油沥青(Petroleum pitch,PP)和煤沥青(Coal tar pitch,CTP)混合比例及外在碳化条件对中间相形成的影响,探索其中的科学规律,以期制取数量多、形态好的中间相微球,从而得到有序性良好的半焦和焦,并最终为制备低热膨胀系数、高密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和较高的机械强度等综合性能的针状焦具有重要的意义。以CTP为原料生产的针状焦在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电弧炉炼钢领域和新能源方面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显着降低能耗,有助于节能减排,而且对以煤炭为主的我国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在煤炭炼焦过程中可产生约为2-3wt.%的CTP。所以,探索PP与CTP混合后的沥青组成及性质,寻找改善中间相和半焦结构的新途径,对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煤炭附加值,延长煤炭产业链,促进煤化工可持续发展,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CTP和PP为原料,通过改变不同条件将PP与电场法除去喹啉不溶物的精制煤沥青(Refine coal tar pitch,RCTP)碳化,研究了混合比例、温度、压力、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和机械振动条件对中间相粒径分布和数量的影响;然后,将PP在紫外光下与溴(Br2)反应,得到溴化石油沥青(Brominated petroleum pitch,BPP),在苯甲酰氯(Benzoyl chloride,BC)作用下,把不同比例的BPP与RCTP混合制取改性沥青(Modified pitch,mp)。探索了改性条件对半焦和针状焦的有序结构以及改性沥青性质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仪(fouriertransforminfrared,ft-ir)、元素分析仪、氢核磁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和粘度分析仪、偏光显微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ay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考查了改性条件对mp、rctp、pp,以及最优化改性条件下得到的改性沥青(记为typicalpitch,tp)性质及碳化所得半焦和针状焦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中间相微球的粒径分布和数量随着pp比例的增加,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具体体现在,pp比例增大,中间相微球的数量逐渐增多,按传统“十字数点法”统计,在pp比例为40%时,中间相微球已达100%;同时,粒径分布向小尺寸方向集中,主要分布在0.1-2.0μm范围。说明可以通过调整pp比例,得到产量较高且粒径分布可控的中间相微球。2、中间相微球生成的最佳碳化工艺条件为压力0.5mpa,升温速率为2℃/min,碳化温度410℃,保温时间4h。半焦合适的碳化条件为:终温550℃,升温速率1℃/min,保温3h,该条件下所得半焦结构有序性更好,纤维组织结构最多。3、在改性沥青碳化所得半焦的结构中,10wt.%(mbpp/(mbpp+mrctp))溴化反应时间为6h的bpp与rctp混合,在5wt.%的bc作用下,130℃,反应10h的改性沥青tp碳化后焦的结构有序性最好,各向异性组织含量为83%;d002值最小,达到了0.3432nm;经煅烧后得到的针状焦结构层状排列更加致密,针状焦结构更加规整,杂质碎片少,纤维状结构更好。4、BPP的性质随溴化反应时间长短有所不同,其中溴化反应时间为6 h的BPP-6h的C-Br键伸缩振动吸收峰比BPP-3h和BPP-9h更强,说明合适的溴化反应时间为6 h。而且,与RCTP相比,TP的C含量减少0.87%,H含量增加了0.27%,相应的H/C比值增加到0.7。改性沥青的芳香氢比例增大到79.6%,说明适当的BPP添加比例(10 wt.%)有利于改性沥青体系分子的芳构化,促进了稠环芳烃结构的增加,使芳香度增大,形成了更多的芳香族化合物。同时,TP的热稳定性更好,残炭率提高了12%。TP的粘度略有降低,更有利于中间相的形成与发展,为形成更有序的焦结构奠定基础。

王颖[10](2015)在《机械振动对改性煤沥青制备针状焦结构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状焦是一种结构非常有序、性能优良的一种焦炭。因其具有热膨胀系数小、机械强度高、导电率高、耗能低和易石墨化等优点,工业上常用做制备高功率(HP)和超高功率(UHP)石墨电极的原料。然而我国生产的针状焦与发达国家生产的相比,存在体积密度大、电阻率高等缺陷。目前,我国的针状焦仍以进口为主,严重制约了我国电炉炼钢产业的发展。所以,如何制备高质量的针状焦对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而大力发展的煤化工产业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实验研究了中温煤沥青经过G和D改性后,其喹啉不溶物含量、β树脂含量、软化点、结焦值等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了不同质量比下制得的改性煤沥青(MCTP)的性质差异。发现与未改性的RCTP相比,MCTP的TI含量、β树脂含量、SP和CV都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QI含量随改性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多。对MCTP做了氢核磁和元素分析,结果发现改性后MCTP的H含量增加、C含量减少,相应的H/C比值也增加;改性后芳香氢所占比例增大。改性促使稠环结构增加,相应的聚合程度增大,形成更大的芳香族化合物,进而促使半焦定向有序结构的形成。通过热重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MCTP化学结构和热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MCTP总体产生更强烈的芳香族的C-H伸缩振动吸收峰和芳环骨架振动吸收峰。脂肪族的C-H伸缩振动吸收峰要弱很多。改性煤沥青拥有更好的热稳定性。改性剂最佳适量为5%。后将两种改性剂做了对比分析,同时对两种改性反应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推测。考察了温度、压力及机械振动对中间相微球生成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炭化工艺条件。认为增大气压可以促使中间相小球生长速度加快,425℃为中间相最佳制备温度,适当的机械振动作用对于生成大小、分布都较为均匀的中间相微球有积极地促进作用。采用偏光显微分析仪、XRD比较了机械振动作用对RCTP、MCTP制取半焦结构的影响。认为机械作用的存在对半焦的光学组织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且施加的机械振动作用强度存在一个合适的振动频率。在机械振动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D和G改性作用,纤维纹理方向行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机械作用和改性的存在能使半焦晶体面间距离减小,轴向晶体有序度增大。石墨化度提高。采用SEM比较了机械振动作用对RCTP、MCTP制取针状焦结构的影响并做了电化学分析。增加机械振动针状焦结构有明显改善,呈现出有序层状结构。随着改性剂计量(超过5%后)的过度增加,反应体系过度交联,反而破坏了针状焦线性结构。通过改性和机械振动的作用提高了针状焦导电率。

二、二乙烯基苯改性煤沥青的热行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乙烯基苯改性煤沥青的热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聚合物改性煤沥青及其碳化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碳功能材料的发展
        1.1.1 碳功能材料的应用
        1.1.2 碳功能材料的研究
    1.2 碳功能材料的制备
        1.2.1 碳功能材料前驱体的研究
        1.2.2 煤沥青基碳材料
    1.3 煤沥青的改性
        1.3.1 热聚法改性煤沥青
        1.3.2 聚合物改性煤沥青
    1.4 选题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2 聚合物改性煤沥青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2.2.1 复配咪唑啉的合成
        2.2.2 原位自由基聚合改性煤沥青
        2.2.3 测试方法及结构分析手段
    2.3 改性煤沥青基碳材料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2.3.1 改性煤沥青基碳材料的制备
        2.3.2 改性煤沥青基碳材料表征手段
    2.4 改性煤沥青基碳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电极的制备
        2.4.2 交流阻抗(EIS)分析
    2.5 改性煤沥青基碳化材料的应用性能测试
        2.5.1 预焙阳极热膨胀性能测试
        2.5.2 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测试
3 原位自由基聚合聚合物改性煤沥青的合成
    3.1 聚苯乙烯改性煤沥青的合成研究
        3.1.1 咪唑啉调节体系聚苯乙烯改性煤沥青的制备
        3.1.2 自由基调节剂调节体系聚苯乙烯改性煤沥青的制备
    3.2 聚苯乙烯与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煤沥青的合成研究
        3.2.1 咪唑啉调节体系聚苯乙烯与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煤沥青的制备
        3.2.2 自由基调节剂体系聚苯乙烯与聚丙烯腈共聚物改性煤沥青的制备
    3.3 聚合物改性煤沥青基碳材料的合成研究
        3.3.1 改性煤沥青MALDI谱图分析
        3.3.2 碳化研究
        3.3.3 碳化材料的结构性能
    3.4 本章小结
4 功能碳材料的应用性能研究
    4.1 改性煤沥青预焙阳极材料热膨胀性能研究
        4.1.1 预焙阳极石墨棒制备
        4.1.2 预焙阳极石墨棒热膨胀系数
        4.1.3 预焙阳极材料微观形貌分析
    4.2 碳包覆石墨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4.2.1 首次充放电测试
        4.2.2 循环性能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中低温煤沥青分子结构解析及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煤沥青
        1.2.1 煤沥青的性质与分类
        1.2.2 煤沥青的组成
    1.3 煤沥青结构与热解特性
        1.3.1 煤沥青结构研究
        1.3.2 煤沥青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1.4 煤沥青的改性
        1.4.1 物理改性
        1.4.2 化学改性
    1.5 煤焦油沥青的加工与利用
        1.5.1 粘结剂沥青
        1.5.2 浸渍剂沥青
        1.5.3 中间相沥青
        1.5.4 中间相炭微球
        1.5.5 针状焦
        1.5.6 炭纤维
        1.5.7 多孔炭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2.实验设备和分析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主要化学试剂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分析测试方法
        2.2.1 基本性质分析
        2.2.2 族组分分析
        2.2.3 平均分子量测定
        2.2.4 元素分析
        2.2.5 红外光谱分析
        2.2.6 紫外光谱分析
        2.2.7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2.2.8 热重分析
        2.2.9 碘吸附测试
        2.2.10 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测试
        2.2.11 X射线衍射分析
        2.2.12 拉曼光谱分析
        2.2.1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2.2.14 偏光显微镜分析
        2.2.15 显微强度测试
    2.3 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2.3.1 电极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测试体系
        2.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参考文献
3.中低温煤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分子结构解析及热解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中低温煤沥青族组分的分离
    3.3 中低温煤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3.4 中低温煤沥青及其族组分平均分子结构研究
        3.4.1 中低温煤沥青及其族组分平均分子量的测定
        3.4.2 中低温煤沥青及其族组分的元素分析
        3.4.3 中低温煤沥青及其族组分稠环结构的判定
        3.4.4 中低温煤沥青及其族组分的~1H-NMR表征
        3.4.5 中低温煤沥青及其族组分平均分子结构推测
    3.5 中低温煤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热解特性研究
        3.5.1 中低温煤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热解特性
        3.5.2 中低温煤沥青及其族组分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中低温煤沥青热改性及其成焦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中间相焦的制备
        4.2.1 改性中低温煤沥青的制备
        4.2.2 中间相焦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改性中低温煤沥青的基本性质
        4.3.2 改性中低温煤沥青的红外光谱分析
        4.3.3 中间相焦的光学显微结构研究
        4.3.4 中间相焦的XRD分析
        4.3.5 中间相焦的拉曼光谱分析
        4.3.6 中间相焦的微观形貌研究
        4.3.7 中间相焦的显微强度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中低温煤沥青化学交联改性研究
    5.1 引言
    5.2 中低温煤沥青化学交联改性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改性条件对中低温煤沥青树脂基本性质影响
        5.3.2 中低温煤沥青树脂的红外光谱分析
        5.3.3 中低温煤沥青树脂平均分子结构研究
        5.3.4 中低温煤沥青树脂的热解特性研究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中低温煤沥青树脂基多孔炭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多孔炭的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样品的XRD分析
        6.3.2 样品的Raman光谱分析
        6.3.3 样品的微观形貌研究
        6.3.4 多孔炭的吸附性能分析
        6.3.5 多孔炭的孔结构分析
        6.3.6 多孔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6.3.7 与中低温煤沥青基多孔炭的对比研究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3)煤焦油基泡沫炭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泡沫炭的结构与性能
        1.2.1 泡沫炭的结构
        1.2.2 泡沫炭的制备
        1.2.3 泡沫炭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1.3 煤焦油及其应用研究
        1.3.1 煤焦油概述
        1.3.2 煤沥青的组成及性质
        1.3.3 煤沥青的热行为
        1.3.4 煤沥青基泡沫炭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及表征方法
    2.1 前言
    2.2 原料及试剂
        2.2.1 原料
    2.3 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装置
        2.3.1 主要仪器设备
        2.3.2 自组装实验装置
    2.4 结构分析与性能表征测试
        2.4.1 调制煤沥青的相关表征方法
        2.4.2 泡沫炭材料的相关表征方法
第三章 煤焦油沥青化学组成及热解行为对泡沫炭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实验
        3.2.1 热聚合-溶剂法调制煤沥青
        3.2.2 自发泡法制备煤焦油基泡沫炭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溶剂对煤焦油黏度的影响
        3.3.2 溶剂对煤沥青化学性质的影响
        3.3.3 调制煤沥青热解行为分析
        3.3.4 煤沥青化学组成对泡沫炭结构的影响
        3.3.5 煤沥青化学组成对泡沫炭性能的影响
        3.3.6 泡孔的形成及发泡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沥青化学组成对网状泡沫炭结构控制及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热聚合-梯度分离法调制煤沥青
        4.2.2 自发泡法制备网状煤焦油基泡沫炭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温度对调制煤沥青化学组成的影响
        4.3.2 调制煤沥青热解行为分析
        4.3.3 煤沥青化学组成对泡沫炭结构的影响
        4.3.4 煤沥青化学组成对泡沫炭性能的影响
    4.4 网状泡孔的形成机理
        4.4.1 调制煤沥青热解动力学分析
        4.4.2 调制煤沥青流变学分析
        4.4.3 调制煤沥青的热解气相产物TGA-IR分析
        4.4.4 网状泡孔的形成研究
    4.5 煤沥青化学组成与泡沫炭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状煤焦油基泡沫炭的结构控制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竹叶的预处理
        5.2.2 泡沫炭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竹叶的红外分析
        5.3.2 竹叶的形貌分析
        5.3.3 前驱体的热解行为分析
        5.3.4 竹叶添加量对初生泡沫炭化学组成的影响
        5.3.5 竹叶添加量对泡沫炭形貌与结构的影响
        5.3.6 网状泡沫炭的形成机理
        5.3.7 竹叶添加量对泡沫炭的性能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热解改性煤沥青对微/介孔泡沫炭的结构控制及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微/介孔泡沫炭的可控制备
        6.2.2 吸附实验
        6.2.3 镉标准曲线的测定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微/介孔泡沫炭的结构分析
        6.3.2 吸附性能研究
    6.4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对苯二甲醇改性煤沥青降低毒性多环芳烃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条件对多环芳烃含量降低率的影响
    2.2 多环芳烃环数对其降低率的影响
    2.3 改性前后煤沥青性质及多环芳烃含量的变化
3 脱毒机理探讨
    3.1 红外分析
    3.2 热重分析
4 结论

(5)铝电解炭阳极原料热解行为及其反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铝电解工业发展现状
    1.2 炭阳极在铝电解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1.3 我国炭阳极用原料现状
    1.4 炭阳极生产工艺及影响因素
        1.4.1 电解铝用炭阳极生产工艺
        1.4.2 炭阳极质量的影响因素
    1.5 铝电解过程添加TiO_2粉制备铝钛合金
    1.6 本研究的立题目的意义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沥青浸润及热解行为
    2.1 实验准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装置及方法
    2.2 不同粒级煅后焦对沥青焦浸润性的影响
    2.3 沥青热解过程TG及动力学分析
        2.3.1 常规沥青热解过程TG及动力学分析
        2.3.2 大质量沥青热解过程TG分析
        2.3.3 大质量沥青热解过程及动力学分析
    2.4 不同粒级煅后焦对沥青热解过程的影响
    2.5 沥青浸润煅后焦颗粒和残极的SEM形貌
    2.6 本章小结
3 煅后焦粒度分布优化
    3.1 实验准备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装置及方法
    3.2 粒度分布变化对生产炭阳极性能影响
    3.3 原料粒度分布及生产配方粒度分布情况
    3.4 粒度分布对堆积体积密度的影响
        3.4.1 焦炭粗粒减少对粉料堆积体积密度的影响
        3.4.2 焦炭中粒减少对粉料堆积体积密度的影响
        3.4.3 焦炭细粒减少对粉料堆积体积密度的影响
    3.5 优化粒度分布的炭阳极性能指标
    3.6 本章小结
4 微量元素对煅后焦、沥青焦、“结焦体”和炭阳极反应性影响
    4.1 实验准备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4.2 微量元素对煅后焦反应性的影响
    4.3 微量元素对煅后焦微观结构的影响
    4.4 微量元素含量对沥青热解过程的影响
    4.5 微量元素对沥青焦微观结构的影响
        4.5.1 不同升温速率对沥青焦结构的影响
        4.5.2 微量元素含量对沥青焦结构的影响
    4.6 煅后焦粉体对沥青热解过程的影响
    4.7 微量元素对“沥青结焦体”反应性的影响
    4.8 微量元素含量对炭阳极反应性影响
        4.8.1 钠元素对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
        4.8.2 钙元素对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
        4.8.3 镁元素对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
        4.8.4 钒元素对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
        4.8.5 镍元素对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
    4.9 炭阳极中微量元素的SEM形貌分析
    4.10 本章小结
5 硫含量对高硫焦、沥青焦、“结焦体”和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
    5.1 实验准备
        5.1.1 实验原料
        5.1.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5.2 高硫石油焦中硫含量分布
    5.3 高硫石油焦中硫的赋存状态
    5.4 煅烧参数对高硫焦硫含量分布的影响
    5.5 硫含量对煅后焦反应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5.6 硫含量对沥青结焦体反应性的影响
    5.7 硫含量对沥青热解过程的影响
    5.8 硫含量对炭阳极反应性的影响
    5.9 本章小结
6 含钛炭阳极电解实验研究
    6.1 实验准备
        6.1.1 实验原料
        6.1.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6.2 TiO_2添加对沥青热解过程的影响
    6.3 TiO_2添加制备含钛炭阳极
    6.4 TiO_2含量对炭阳极电阻率的影响
    6.5 含钛炭阳极电解实验
    6.6 含钛炭阳极电解应用探讨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6)煤沥青改性及改性机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煤沥青的改性研究
    1.1 煤沥青的物理改性
        1.1.1 热塑性弹性体
        1.1.2 橡胶类聚合物
        1.1.3 树脂类化合物
    1.2 煤沥青的化学改性
2 煤沥青的改性机理
3 展望

(7)高聚物改性煤沥青及其在镁碳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煤焦油沥青
        1.1.1 煤沥青的生产
        1.1.2 煤沥青的加工和应用
        1.1.3 致癌多环芳烃
        1.1.4 脱除煤沥青中致癌多环芳烃的方法
    1.2 新型碳材料
        1.2.1 煤沥青的组成
        1.2.2 煤沥青的应用研究
    1.3 含碳耐火材料
        1.3.1 镁碳砖碳源
        1.3.2 镁碳砖结合剂
        1.3.3 低碳镁碳砖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煤沥青的改性
    2.1 实验设计
        2.1.1 原料的选择
        2.1.2 实验方案
    2.2 实验过程
        2.2.1 复合改性剂配方
        2.2.2 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
        2.2.3 原料及产物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苯并[a]芘标样工作曲线
        2.3.2 改性煤沥青中BaP的脱除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煤沥青的炭化
    3.1 实验原料
    3.2 实验方案
        3.2.1 改性方法
        3.2.2 炭化过程
        3.2.3 分析与检测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脱毒结果
        3.3.2 改性机理分析
        3.3.3 煤沥青炭的微观结构
        3.3.4 X射线衍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沥青在镁碳砖中的应用
    4.1 原料的选择
    4.2 镁碳砖的制备
        4.2.1 实验流程图
        4.2.2 实验方案
        4.2.3 镁碳砖性能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镁碳砖性能
        4.3.2 耐压强度
        4.3.3 抗氧化性
        4.3.4 改性煤沥青对镁碳砖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8)化学交联改性降低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煤沥青概述
        1.2.1 煤沥青基础性质
        1.2.2 煤沥青的生产
        1.2.3 煤沥青的应用
    1.3 多环芳烃概述
        1.3.1 多环芳烃基础性质
        1.3.2 环境中多环芳烃来源
        1.3.3 多环芳烃的毒性研究
    1.4 煤沥青脱毒研究
        1.4.1 亲电取代反应概述
        1.4.2 多环芳烃亲电取代研究
        1.4.3 煤沥青脱毒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用煤沥青样
    2.2 实验仪器设备
    2.3 实验装置及操作过程
        2.3.1 煤沥青的改性
        2.3.2 煤沥青基础技术指标的测定
        2.3.3 煤沥青烟及水可溶物的收集测定
        2.3.4 模型化合物反应实验
    2.4 改性前/后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含量的测定
        2.4.1 毒性多环芳烃的选择及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2.4.2 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含量降低率的计算
    2.5 改性前后煤沥青固体产品的分析表征
        2.5.1 气相色谱分析(GC)
        2.5.2 热重分析(TG-DTG)
        2.5.3 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采用交联剂改性煤沥青的相关研究
    3.1 煤沥青改性中改性剂与催化剂的选择
        3.1.1 煤沥青毒性抑制原理设计
        3.1.2 不同改性剂的改性效果比较
        3.1.3 不同催化剂的改性效果比较
    3.2 煤沥青改性工艺条件的优化
        3.2.1 改性剂添加量对多环芳烃降低率的影响
        3.2.2 催化剂添加量对多环芳烃降低率的影响
        3.2.3 反应温度对多环芳烃降低率的影响
        3.2.4 反应时间对多环芳烃降低率的影响
    3.3 多环芳烃活性对其降低率的影响
    3.4 采用交联剂改性煤沥青机理初步分析
        3.4.1 煤沥青改性前后热重分析
        3.4.2 煤沥青改性前后红外分析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改性前后煤沥青基本属性评价
    4.1 改性前后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目标物含量变化
        4.1.1 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目标物含量计算
        4.1.2 对苯二甲醛改性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目标物含量变化
    4.2 改性前后煤沥青四项基础技术指标变化
    4.3 改性前后煤沥青烟组分分析
        4.3.1 煤沥青烟中毒性多环芳烃目标物含量计算
        4.3.2 改性前后煤沥青烟组分中毒性多环芳烃目标物的测定
        4.3.3 改性前后煤沥青烟组分中毒性多环芳烃目标物含量变化
    4.4 改性前后煤沥青水可溶物组分分析
        4.4.1 改性前后煤沥青水可溶物组分中毒性多环芳烃目标物的测定
        4.4.2 改性前后煤沥青水可溶物组分中毒性多环芳烃目标物含量变化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相关模型化合物交联反应研究
    5.1 模型化合物选择与交联反应条件探索
        5.1.1 相关模型化合物的选择
        5.1.2 模型化合物的交联反应
    5.2 多环芳烃反应活性研究
    5.3 模型化合物芘反应产物研究
        5.3.1 芘反应产物外观形态
        5.3.2 芘反应产物的红外分析
        5.3.3 芘反应产物的热重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实验建议
致谢
发表论文情况

(9)石油沥青对煤沥青碳化过程中间相及焦结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煤沥青
        1.1.1 组成和分类
        1.1.2 应用
    1.2 石油沥青
        1.2.1 石油沥青的来源及组成
    1.3 中间相炭微球的研究
        1.3.1 中间相的发展历程
        1.3.2 中间相微球的形成机理
        1.3.3 中间相微球的制备
        1.3.4 中间相微球的分离和碳化
        1.3.5 中间相微球的应用
    1.4 针状焦的研究
        1.4.1 生产工艺
        1.4.2 原料对针状焦质量的影响
    1.5 研究背景及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原料及试剂
    2.2 主要设备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煤沥青的精制
        2.3.2 石油沥青的溴化
        2.3.3 改性沥青的制备
        2.3.4 碳化
        2.3.5 煅烧
    2.4 性能测试方法
    2.5 分析表征
        2.5.1 红外光谱分析
        2.5.2 热重分析
        2.5.3 元素分析
        2.5.4 氢核磁共振分析
        2.5.5 偏光显微技术分析
        2.5.6 X射线衍射分析
        2.5.7 扫描电镜分析
第三章 石油沥青对中间相的影响
    3.1 RCTP中添加PP对中间相的影响
    3.2 PP比例对中间相的影响
        3.2.1 不同混合比例中间相微球的粒径分析
        3.2.2 煅烧后中间相微球的SEM分析
    3.3 PP对中间相形成作用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化条件的选择
    4.1 碳化条件对中间相的影响
        4.1.1 机械振动对中间相的影响
        4.1.2 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中间相的影响
    4.2 碳化条件对半焦的影响
        4.2.1 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对焦结构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性对半焦和针状焦结构及沥青性质的影响
    5.1 改性条件对半焦结构的影响
        5.1.1 简单混合对半焦结构的影响
        5.1.2 PP溴化反应时间对半焦结构的影响
        5.1.3 BC添加量对半焦结构的影响
        5.1.4 催化反应时间对半焦结构的影响
        5.1.5 BPP添加比例对半焦结构的影响
        5.1.6 半焦的XRD分析
        5.1.7 针状焦的SEM分析
    5.2 改性对沥青性质的影响
        5.2.1 基本性质分析
        5.2.2 元素分析
        5.2.3 FT-IR分析
        5.2.4 ~1H-NMR分析
        5.2.5 TG分析
        5.2.6 粘度分析
    5.3 反应机理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机械振动对改性煤沥青制备针状焦结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煤沥青
        1.1.1 煤沥青的组成
        1.1.2 煤沥青改性机理
    1.2 中间相
        1.2.1 中间相的发展
        1.2.2 中间相的形成
        1.2.3 中间相炭微球的制备
        1.2.4 中间相炭微球的形成机理
        1.2.5 中间相炭微球的应用
    1.3 针状焦研究
        1.3.1 原料
        1.3.2 生产工艺
        1.3.3 技术参数
        1.3.4 质量的影响因素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实验过程
    2.1 原料及试剂
    2.2 主要设备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煤沥青的精制
        2.3.2 煤沥青的改性
        2.3.3 炭化
        2.3.4 煅烧
    2.4 性能测试
    2.5 分析表征
第三章 改性对煤沥青的影响
    3.1 基本性质分析
    3.2 元素分析
    3.3 ~1H-NMR 分析
    3.4 FT-IR 分析
    3.5 TG 分析
    3.6 两种改性剂的比较
        3.6.1 基本性质比较分析
        3.6.2 TG 比较分析
        3.6.3 FT-IR 比较分析
        3.6.4 ~1H-NMR 比较分析
        3.6.5 粘度比较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炭化条件的探索
    4.1 压力对中间相的影响
    4.2 温度对中间相的影响
    4.3 中间相的分层现象
    4.4 机械振动对中间相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械振动和改性对半焦结构影响
    5.1 机械振动对半焦结构的影响
    5.2 机械振动对半焦热学性能的影响
    5.3 改性对半焦结构的影响
    5.4 综合作用对半焦结构的影响
    5.5 X 射线衍射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针状焦性能研究
    6.1 电镜扫描分析(SEM)
        6.1.1 机械振动对全焦结构的影响
        6.1.2 改性对针状焦结构的影响
        6.1.3 综合作用对全焦结构的影响
    6.2 电化学分析
    6.3 XRD 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二乙烯基苯改性煤沥青的热行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聚合物改性煤沥青及其碳化材料的研究[D]. 李茂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中低温煤沥青分子结构解析及应用基础研究[D]. 吕君.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3]煤焦油基泡沫炭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D]. 余明. 贵州大学, 2019(07)
  • [4]对苯二甲醇改性煤沥青降低毒性多环芳烃含量[J]. 冯永辉,张蔺峰,刘刚,牛艳霞,王玉高,申峻,李瑞丰,杜建奎,杨志峰,徐青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8(01)
  • [5]铝电解炭阳极原料热解行为及其反应性研究[D]. 黎志英. 重庆大学, 2017(06)
  • [6]煤沥青改性及改性机理研究进展[J]. 崔勇,李兴,高文超,魏文珑,常宏宏,杨志峰. 化工新型材料, 2016(12)
  • [7]高聚物改性煤沥青及其在镁碳砖中的应用[D]. 乐晨. 武汉科技大学, 2016(06)
  • [8]化学交联改性降低煤沥青中毒性多环芳烃含量的研究[D]. 张蔺峰.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7)
  • [9]石油沥青对煤沥青碳化过程中间相及焦结构影响研究[D]. 董亚威.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7)
  • [10]机械振动对改性煤沥青制备针状焦结构影响的研究[D]. 王颖.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标签:;  ;  ;  ;  ;  

二乙烯基苯改性煤沥青的热行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