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乔治·格里宾的对话

与乔治·格里宾的对话

一、与乔治·葛瑞宾对话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继奎[1](2020)在《《论语》与《理想国》的政治思想比较研究 ——基于政治思维、政治秩序和政治人格三重视域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和希腊城邦时代是中西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源头,两者在时间上同时进入鼎盛期、在空间上完全平行发展,但却有着伦理政治观念的伟大际遇。这是因为具有同一智力原理和物质形式的人类同源,所以人类文明早期的相似性较之于差异性更为显着,这就为比较分析《论语》与《理想国》奠定了基础。为了尽量全面地展示两部经典着作政治思想的全貌,论文从政治思维、政治秩序和政治人格三个维度进行整体性的比较分析。两部经典的不同言说方式,造就了经验论与先验论两种思维方式。作为表意系统,汉语以名词为核心的流水句式,使中国人偏向于散点思维,寻求治国之道是《论语》的思维意向。作为表音系统,希腊语以动词为核心的主谓宾句式,使希腊人偏向于焦点思维,探索城邦国家的本质是《理想国》的思维主旨。以譬喻为表征的类比推理是两部经典着作通用的思维方法。虽然都是观天时以应人事,但前者的北辰之喻以静态方式展示了“人道政为大”的政道思维,后者的船喻则以动态方式展示了“正义城邦”的政体思维,表现在政治秩序上就是治乱循环与政体循环。在类比推理中,两部经典着作都运用了整体思维把握各自所生活的世界,前者在本末之间奠定了“本立道生”的务实主义政治传统,在《论语》中表现为“始物为行”,即以行为开端而以言为结尾,着眼天下有道探寻政治秩序的本原,塑造的是道德人格。后者在内外之间奠定了“逻各斯”的理性主义政治传统,在《理想国》中表现为“始物为言”,即言说既是开端又是结尾,着眼灵魂正义探究政治秩序的模型,塑造的是知识人格。辩证法也因此在中国是政治辩证法,在希腊是哲学辩证法。两部经典不同的致思方式,建构了礼乐与理念的两种政治秩序。自人类进入原始社会后,权威便诞生在“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组织之中,《论语》和《理想国》都以家庭为起点建构了理想秩序。前者基于“持家”将伦理观念政治化,为政治秩序提供了“礼乐”的价值基础,所以礼崩乐坏会导致天下无道的政治乱象。以仁释礼是孔子的开陈出新之举,他依此提出的“克己复礼”救世主张,不仅建立了身心平衡的个人秩序和家庭秩序,而且还将其外推成为国家秩序和天下秩序。后者基于“弃家”将政治观念伦理化,为政治秩序提供了“理念”的价值基础,所以统治者灵魂的堕落会瓦解城邦秩序。柏拉图从“善”这个最高理念中不仅推导出理想国,而且还提出了共产主义和教育公有的救世主张,通过城邦与灵魂的结构类比论证了正义之人最幸福。“和”是两部经典着作建构理想秩序的共同目标。务实的孔子由近及远地重建天下秩序,希冀统治者通过修己进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先在统治集团内部实现团结,再实行养民、惠民、教民的政策,通过安百姓实现与被统治阶级的和谐相处。唯理的柏拉图由外及内地重建灵魂秩序,希冀凭借“高贵的谎言”劝诱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和护卫者各安其命、各司其职。先实现城邦的整体和谐,再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让智慧的护国者把勇敢的卫士豢养成护卫羊群的警犬,来保证统治集团的团结一致。“分”是两部经典着作实现理想秩序的重要方法。孔子按照名实相副原则提出了“正名”主张,因其依据的是道德而强调了平等;柏拉图按照因才定分原则提出了“正义”观念,因其依据的是技艺而强调了效率。两部经典不同的价值秩序,模塑了道德与知识的两种人格类型。主张以德治国的孔子,关注的是“内圣外王”之道。他根据个人的品行,在《论语》中将人划分为圣人、仁人、君子、士和小人等五种道德人格,在德位合一的政治诉求下,道德人格以“文化”为其表征。主张以智治邦的柏拉图,关注的是“完善灵魂”之法。他根据城邦的政体形式,在《理想国》中将统治者划分为王者型、荣誉型、寡头型、民主型和僭主型等五种知识人格,在德福一致的政治观念下,知识人格以“武化”为其表征。对于理想的统治者,孔子基于历史建构了胸怀天下的圣君,柏拉图畅想未来建构了灵魂完善的哲君。作为政治人格的德性楷模,圣君是天下秩序中人类道德的化身,哲君是理念秩序中人类智慧的化身。对于合格的辅政者,孔子建构了以文化人的君子,作为私人教育培养的精英,君子在辅政时能够进退自如,孟子将其概括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柏拉图建构了以武服人的卫士,作为城邦教育训练的军人,卫士在辅政时既能上升为哲君又能下降为反噬羊群的豺狼。对于被统治者,孔子和柏拉图都默认了小人和生产者逐利的正当性,但在意识形态的属民质询中,前者被质询为子民而后者被质询为公民。子民政治文化关注的是“民享”而非“民治”,奠定了中国的民本政治传统。公民政治文化关注的是“民治”而非“民享”,奠定了西方的民主政治传统。立足文本,论文以政治思维、政治秩序和政治人格为视域对两部经典着作进行考察,发现若以第二卷为导论,《理想国》与《论语》在编纂次第和立意安排上完全一致。《论语》以“学而时习之”为开篇,到终篇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结束,孔子在整篇对话中一以贯之地教人学做“君子”。《理想国》第二卷以苏格拉底与格劳孔和阿得曼托斯的谈话开始,到第十卷以苏格拉底与他们的谈话终篇,整齐地回应了他们在第二卷中曾经提出的问题。整篇对话以“何谓正义”开始,以“正义之人生活最幸福”结束,柏拉图在整篇对话中教人学做“哲人”。也就是说,在两位贤哲看来,一定要有健全的人格,才能有健全的国家和健全的政治,这是两部经典着作最为重要的政治文化遗产之一。自孟子和亚里士多德开始,东西方思想家们对人们如何习得政治知识、如何适应政治生活都有过不同的论述,并一直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政治社会化成为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所以,在学科溯源抑或论及“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时,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想起《论语》和《理想国》中“身国共治”的卓识洞见。

吕芳[2](2020)在《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文中提出本文尝试为《孔子诗论》“仁”以贯之的“关键词”寻获可能的最佳译词。先前儒学关键词的英译研究尚未触及《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的本质,它们的跨文化翻译,因局限于西方译论历史中的“译意”倾向,其思想内涵在译入语中并未得到充分展现。因此,本文转化视角,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立场,以源语思源语的方式,重新审视《孔子诗论》核心语汇的语际翻译问题。与传统的探究模式不同的是:我们通过此一文本“关键词”的英译及与之相关的儒家典籍的不同译文的分析对比,意在为该出土文献的枢纽性表达寻找较为适宜的传译方式,并提取出此一翻译背后的基本原理:儒家之“仁”,寄望它能以其自身力量,为儒学经典的跨文化英译及翻译研究的基础理论层面的探究提供新的思想助益。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要概括整体研究思路,包括选题原因、研究问题及研究对象等;进而,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以前研究的得失,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此外,我们也对研究意义、思路及结构予以介绍。第二章是对西方翻译理论历史“译意”观的追溯,指出这一翻译思想之于儒家典籍英译的重要影响。研究显示,语文学派侧重翻译实践,如何忠实、对等地在译入语中传达原文的意义是其关注焦点,“直译”与“意译”之争成为此一时期翻译理论家的主要议题;语言学派考察的是如何通过微观分析探讨语言各个层级的“对等”问题;文化学派批评语言学派囿于语言的机械转换,将文化、政治、历史等等因素引入理论探讨,反对统一的意义,将翻译视为一种意义的创造性活动。但不可否认,译者对原文的“改写”或“操纵”最终仍落实于语言层面的意义传递;解构学派意在颠覆原文中心主义,强调译者主体地位的张扬,主张终极意义的不在场,然而,寻求意义的流动性及不确定性,却可能使翻译研究陷入虚无主义的境地。总的来说,西方译论历史的爬梳可见,“译意”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一翻译观的照应下,我们的典籍英译多以西方现成的抽象语言直接替换原文中动态化、生命化的核心语汇,使其丰厚的思想内涵在另一种语言及文化之中难以彰显。第三章关注的是西方翻译理论观照下以《孔子诗论》为中心的儒学“关键词”英译中存在的“译意”问题以及我们的反思。本文认为,“关键词”蕴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精髓与思想精义,以它们为切入点更能说明典籍翻译中的有关问题。在此之前,我们首需抽取出《孔子诗论》中的“关键词”,为达至这一目的,我们的论述:一、对孔门《诗》学产生的历史时代及其文化背景略作说明;二、通过《论语》中夫子评《诗》的相关言论,揭示背后“仁”以贯之的指导思想;进而,三、在《孔子诗论》三条评《诗》脉络的梳理中,发现:这一夫子之“仁”亦隐含其中;由此,四、我们遴选出该典籍文本中以“仁”置基的关键语汇;五、通过它们的英译研究,可以看出:根植于西方译论历史研究中的“译意”思想严重影响着《孔子诗论》中这些枢纽性表达的英译,这一翻译观在中国文论及儒家典籍的语际处理中同样显现。如此,西方的翻译理论或已应对无方,思想的转化成为历史必然,中华文化的思想资源或能以其自身魅力在译界研究领域中发挥作用。第四章主要探讨《孔子诗论》以儒家之“仁”为纲领之思的四个层级“关键词”的英译,分为:第一层级“仁”、“文”、“志”;第二层级“天”、“命”、“德”;第三层级,“性”、“礼”、“心”及第四层级“诚”与“信”。具体做法为,笔者借鉴其他儒家典籍文本与之相关的译文,通过对比、比较的方式,为《孔子诗论》上述思想语汇寻获可能的最为合宜的译词,从中抽取出翻译背后的“仁”学思想,用来指导儒学典籍的英译。本文认为,儒家之“仁”以“仁者爱人”的心与心的沟通所带来的“生之意”(对生命的尊重、呵护与回归),走向化育流行、变动不已的宇宙万物一体之仁的生命贯通,以“生生”之态回归自身。此一儒家“仁”思在跨文化译解之时,表现为:一、让“人(仁)道本身作为语言说话”;易言之,让蕴含仁思的语言直面自身“言说自我”;二、要求我们以自仁而来的那种思想或意义引导对儒学关键词的解释,意在回到仁本身;三、凡如此回归的,都可视为可行的,因为它们凸显的是动态化的生命。依此,“仁”、“德”、“性”、“诚”等关键词的翻译,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化语言,而是理应回到儒家之“仁”所要求的“生生”样态,即:man-manning(ren仁),virtue[looking straight into the heart and then acting](de德),cultivating heart and mind(xing性),word-becoming(cheng诚),如是,方能切近夫子之教的微言大义。须要说明,儒家之“仁”的跨文化意义尚处于研究的起始阶段,有关理论的深入应用需假以时日。第五章:归纳本文要点,指出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与建议。本文最终的结论是:《孔子诗论》中的“关键词”在儒家“仁”思的观照下,将不再囿于抽象语言的意义替换,而是转化为动态化、生命化的思想转渡,如此,儒学关键词方可在另一种语言及文化中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此外,此一课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深度与广度还有待提升。但以之为参照,后续探究的主要方向包括:一、进一步完善儒家之“仁”用于译论研究的相关思考;二、在这一“仁”学思想的观照下,可将有关理论深入运用于其他儒家典籍的跨文化翻译之中。

殷燕[3](2017)在《副文本因素的介入与译本的可阐释空间 ——《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研究》文中指出副文本是翻译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存在于文本周边的辅助性文本要素,如译序、导言、注释、插图、附录、访谈录、书评等等,为译本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字史料和新的研究维度。典籍译本尤为如此,通常包含大量的内、外副文本,用以介绍原着作品与翻译情况、注解文化背景与概念术语、配以插图形象释义文本内容、提供延伸阅读资源等。这些弥足珍贵的内、外副文本要素彰显着译者的在场,参与着译本的生成,影响着译本的接受,既能真实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译者翻译行为的变化,又能用来合理解释同一历史时期不同译者翻译行为的差异,还能用来合理解释单个译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翻译行为的独特性。单纯研究译文正文本,分析较多地停留在译文的语言层面,而结合副文本展开的译本研究,可超越语言层面,延伸至语言文本之外各种因素的考察,有利于拓宽翻译研究视野。所以,典籍《庄子》译本的副文本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国内外有关《庄子》的研究成果丰硕,内容涵盖庄学研究和《庄》译研究的多个方面,但目前还很少有学者涉足《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研究,从翻译角度对其展开深入研究的更是鲜见。现有部分研究虽然总结了《庄子》译本序跋中译者的翻译思想,但在结合客观历史语境、译者主观意图以及翻译文本展开对比分析方面尚缺乏系统性研究。本研究借助《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史料,综合运用文献阅读法、描述性分析法、文献可视化计量法、定性分析法、阐释学的文本解读法和海外阅读市场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对主体与语境、历史与文本关系的追溯中,考察译本副文本因素的介入对译本阐释的影响,包括客观历史语境介入和译者文本翻译意图主观介入,以探究《庄子》解读无止境、成为永久经典的原因。研究发现,一方面,由于客观历史语境的介入和影响,《庄子》历经一个多世纪海内外翻译家的阐释,在不同历史时代以不同面貌示于读者:传教驱动下的学者型英译、教学驱动下的致用型英译、职业驱动下的归化英译、学术驱动下的古籍修复式英译、文化交流驱动下的通俗化英译、中西学术对话驱动下的兼容调和。另一方面,由于译者翻译意图的主观介入和影响,解《庄》视域没有唯一性,从而形成了《庄子》译本的多视角阐释:理雅各语文学视角的阐释、冯友兰哲学视角的阐释、华兹生文学视角的阐释、葛瑞汉和任博克兼顾哲学性与文学性的阐释、彭马田宗教视角的阐释。《庄子》英译阐释的空间维度之大由此可窥一斑,解《庄》无止境,时代的发展、客观历史语境的介入以及译者翻译意图的主观介入为多维度阐释并英译《庄子》提供了契机、视角和不断超越前人视野的可能性,每部《庄子》译本都带有它所处时代以及译者视域的印迹。“诗无达诂”,如此多样的英译阐释预示着《庄子》可延展的阐释空间,这些可阐释空间又为下一时代的译者介入提供了可能,《庄子》正是在这种“时代与译者的不断介入中”保持着持久的生命力,成为永久的经典。研究《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探究客观历史语境和译者主观翻译意图的介入,让我们见识了文本的开放性,认识到时代和译者的介入能够拓展文本阐释的空间,延续原着的生命力。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典籍复译的意义,认识传统“对等标准”的局限性,认识新时代读者对于从译文中获得更多阐释空间的诉求等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海外阅读市场比较畅销的三个《庄子》译本是华兹生译本、彭马田译本和任博克译本,其英译模式可为中国典籍外译所借鉴:从语言层面讲,以译语和译语读者为中心取向;从文化层面讲,认同原语文化,采用兼容调和的翻译策略;从内容层面讲,保留原着文本的开放性,给读者留下解读的空间;从市场层面讲,关注海外阅读市场的需求,针对不同读者群采用不同翻译策略——学术性翻译和通俗化翻译齐头并进,分别面向学者和非学者读者群。我们研究《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彰显《庄子》可阐释空间,意义就在于此。

孙保学[4](2016)在《知识的价值问题及其德性认识论的解答》文中指出人们普遍认为,知识比纯粹的真信念更有价值,而且知识具有一种独特的价值。这种前理论的直觉指导着当代的认识论者思考知识在认知上的价值,试图为其提供恰当的说明。然而,说明为什么知识比纯粹的真信念更有价值被证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学者们称其为“价值问题”。其实,早在柏拉图的《美诺篇》中,苏格拉底就曾提出这个问题。但是,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美诺问题”才重新引起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和讨论。在当代认识论中,可靠论最具代表性的主流知识理论。其中,过程可靠论是可靠论阵营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按照这种理论,知识是由可靠的认知过程形成的真信念。知识要求信念的形成具有一个导向真理的基础,这是信念和真理之间的一种关键连接。但是,正是这一点导致很多学者对其提出挑战。他们指出,信念来源的可靠性并不能解释知识和纯粹的真信念之间的价值差异。如果真理是我们的认知目标,信念一旦达到真理,可靠性就无法给作为结果的真信念增添任何进一步的价值。相反,可靠性的价值会被真信念的价值所淹没,由此造成所谓的“淹没问题”。起初,价值问题只是针对外在主义中的可靠论提出;后来,学者们发现内在主义面临同样的问题。为此,他们提出各种方案尝试解答价值问题。他们试图确定知识具有某种独立于真理的价值基础,以此来解释知识的额外价值。典型的方案包括诉诸知识的有用性和稳定性、条件概率和价值自主化、辩护的内在主义和证据主义等。遗憾的是,这些在传统的认识论框架下解答价值问题的尝试被证明似乎都是不可行的。近年来,一些学者指出即使发现值得信赖的信念来源具有独立的价值,传统的认识论也无法解答价值问题。以过程可靠论为例,在认知活动的因果关系链条中,作为原因的认知过程的价值无法传递给作为结果的真信念。如果我们想要确保信念的来源能够给它的结果授予价值,那么我们必须将研究的焦点从单独地评价信念转移到评价相信者总体的知道状态。在他们看来,只有当原因和结果之问具有内在的联系,值得信赖的信念来源才能够给真信念授予某种特殊的价值。德性认识论被认为能够建立这种内在的联系,以此破解知识的价值问题。德性认识论试图表明,知识是因自身原因而有价值,知识是由认知者的理智德性(能力或品质)产生的真信念,认知者对其所相信为真的命题是负有责任的。据说,德性认识论通过这种方式拥有更多的资源解答价值问题,以合乎德性的方式形成的真信念要比纯粹偶然形成的真信念更加有价值。大致来讲,德性认识论对于价值问题的解答有信誉理论、动机理论和安全性理论三种主要进路:(a)根据知识的信誉理论,知识是认知者发挥其理智德性或认知能力,以一种可归功的方式形成真信念的事情。它强调知识是一种知者应得某种理智信誉的认知成就,这种信誉赋予知识超出纯粹的真信念的额外的认知价值。但是,在知觉知识、先天知识、证言知识和延展认知情形中,知识似乎并不总是被归属某种理智信誉,信誉理论因此面临严重挑战;(b)根据知识的动机理论,知识是合乎德性地有动机的真信念,知识必然地具有一个以真理为目标的动机。知识的额外价值来源于我们对真理的动机,这种动机具有一种内在价值。但是,动机标准对于很多知识来讲是一个过于苛刻的要求。尤其,很多被动知识的获得并不要求认知者具备某种认知动机,动机理论同样面临挑战;(c)根据知识的安全性理论,主流的德性认识论所强调理智德性的能力条件是不完备的,德性认识论需要添加一个反运气的安全性条件,组成反运气的德性认识论。这样,知识的额外价值实际上有两个来源:理智德性的能力条件和反运气的安全性条件。不过,安全性条件同样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反例。总之,这三种主要的进路看似能够为解答价值问题带来希望。然而,实际上它们都不能充分地说明知识的额外价值。在我看来,当前主流的德性认识论之所以同样难以解答价值难题,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没有彻底放弃信念优先进路。在传统的信念优先认识论中,知识被看作是真信念中的一个子类,信念以真理为目标。这样,知识必须以真理为目标。而且,大多数信念优先进路的支持者都将真理作为唯一基本的认知价值。这样,信念的其他性质的价值只能是从真理价值派生出的某种导向真理的工具价值。如果信念已经达到真理,那么信念的其他性质将无法为真信念增添任何价值。这就是所谓的“认知价值真理一元论”的困境。尽管德性认识论者声称要将认知评价的焦点从信念转向认知者及其品质,但是从他们对知识的定义和实际的论证过程可以看出,他们仍然坚守着信念优先的潜在的思维模式。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他们仍然或明或暗地持有某种形式的认知价值真理一元论主张。因此,当前主流的德性认识论同样难以克服知识的价值问题。通过对认知目标的反思,我们能够明白知识目标是比真理目标更有价值的认知目标。真理能够满足我们的天生的好奇心或理智兴趣,但是这种满足并不能充分地确立真理的内在价值。而且,琐屑真理的存在表明并不是所有的真信念都具有认知价值,真理可能并不是唯一基本的认知目标。在我看来,我们的认知目标并不只限于获得真理,真理只是基本的认知目标之一。真理价值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认知价值,像得到辩护的真信念、理解和智慧等认知状态都具有独特的认知价值,它们在认知价值连续统上都有专属的位置。按照我的理解,在认知价值多元论框架下解答价值问题主要有两条出路:第一种方案主张我们应该从知识的价值讨论转向理解的价值讨论,这种方案是当前一些德性认识论者正在探索的。根据这种修正主义方案,知识并不具有我们设想的那种独特认知价值,这种独特价值的承载者实际上是理解。这种方案力图证明理解比知识更有价值。但是,这种替换问题的修正主义方案并不是最佳策略;第二种方案是我所提出的“知识中心论”。在我看来,信念优先进路将知识还原为信念来理解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根据知识理解信念。因为知道是最一般的事实性心理状态,它不能被分解为其他的认知概念。这样,知识是信念的一个基本目标,但不是信念的唯一目标。真信念、得到辩护的真信念、知识、理解和智慧都可以成为信念的目标。当信念以知识为目标时,真理是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知识的目标。与传统上以真理目标为中心的认知价值一元论不同,我的观点是一种以知识目标为中心的认知价值多元论。根据这种观点,如果真信念是以知识为目标,那么真信念的价值实际上是由知识的价值所派生,而不是相反。这样,知识的价值将不再被真信念的价值所淹没。将知识中心论确定为基本的认识论立场后,关键是解释为什么源于理智德性的知识比纯粹的真信念更有价值?换言之,以德性为基础的知识说明如何能够为知识提供最终价值。对此,我提出以下观点:第一,根据理智德性说明知识要以探究为基础,合乎德性的探究以知识为基本的认知目标,但是知识并不是唯一的认知目标;第二,认知者充分地发挥理智德性通常会产生具有独特的起源价值的事实性的心理状态,并且这种事实性状态不能被分解为其他的认知概念。在我看来,基于德性的知识说明是以探究活动为基础,而不是以信念为基础。历时性的动态探究活动将取代共时性的静态知识分析成为认识论的主要任务。这样,以德性为基础的知识说明不再将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命题知识。认知者在人际互动的探究活动中运用理智习惯和技能品质获得的能力知识、理解和智慧都是认识论的考察对象。据此,认知价值应该被理解为与认知成功密切相关的价值种类,但它并不是仅仅与真理相关。认知价值不能还原为伦理价值,但是其他的非认知价值可能会影响到认知价值的说明。从根本上讲,知识的独特价值是一种起源价值。认知者对理智德性的充分运用使得认知成就具有一种专属的起源价值,这种独特的价值是仅凭偶然或运气的纯粹的真信念所不具备的。

袁丹[5](2014)在《基于信息诉求的身体语言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图像研究为基本线索,分析以信息诉求为目的的身体图示的表述特征、语言传达方式,以及身体图示背后的生物、社会、文化、心理是如何影响身体语言表达方式的。本文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身体的局部图示入手,按照设计中的实际案例作以类型上的分类。首先,以兼具生物功能与精神象征性的手部为例,分析其信息转述、形态象征与情感表达的方式。然后,以感官聚集的头部为例,分析五官的指意和象征,面部偏爱与吸引,重点梳理头部毛发作为个性标出方面的时代流变。此部分主要就身体语言在设计中浮现出来的外层现象问题作图像研究;第二部分,以整体的身体为着眼点,着重探讨图像背后的身份问题。设计中的身体图示因为具有明确的信息诉求之特性,所以在受众定位明确的前提下,通常使劲浑身解数彰显职业、阶层、种族与文化身份,以争取受众的认同。因此在大量的设计案例中出现了借用身份身体与对经典符号动作戏仿的情景,角色扮演、明星效应、都是建立在身份身体的能指基础上进行的设计语艺策略。此部分主要研究身体语言背后的文化认知与设计中的身份身体符号化生成,以及借用身体的象征进行设计说服的语艺策略问题。第三部分,就身体的性别身份部分作进一步的分析,从自然主义的性态化图示,到社会建构下的性别概念,身体与性别消费、与观看心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促进强化的关系。在男性霸权的话语权下,进一步探讨身体图像的流变,女性运动和男性运动,对当时的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后,随着多元文化与审美趋向的出现,其性别的呈现也存在模糊性与倒错性的一面,由此引发了关于禁忌与尺度的纷争。此部分主要分析这些复杂的设计中的性别身体图像背后的观看心理与社会思潮问题。第四部分,从身体的物质性与生物性中抽离,此部分以暴露的身体为展开切口,讨论身体观念如何逐步解禁,进一步以打开的双腿为例,论证身体“打开”与“观念”之间的关系。之后,着重分析在现代精神中,对于“美好的身体”的去伪观念是如何在公益宣传的设计图示中强化展示的,又是如何在以商业为诉求的设计中柔化、缓和的。最后,就藏匿身体的图示案例分析现代人的精神彷徨与自我消解现象;就网络虚拟人物的产生分析受众消费心理的变化。此部分主要探讨身体背后的价值与判断——即身体观念中的伦理、道德规范与审美流变问题。

付瑛瑛[6](2011)在《“传神达意”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建构》文中研究说明尝试把汪榕培教授“传神达意”的典籍英译思想建构成一个适用于中国典籍英译的理论体系是本文研究的起点。如标题所示,本文对“传神达意”的探究与建构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构想是双管其下、齐头并进的。本文建构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思路是:借鉴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中观理论”和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原则—参数”模式对“传神达意”的内涵进行细致探讨,并用典籍英译个案分析“传神达意”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达到建构的目的。“中观理论”主要用于对“传神达意”进行理论定位,旨在指出“传神达意”既具备理论的指导性又兼备实践的操作性。“原则—参数”模式主要用于确定“传神达意”的原则和参数,即“达意”和“传神”作为典籍英译的两项基本原则;“达意”的参数设定为“语义层面”、“语用层面”和“认知层面”,“传神”的参数设定为“文体”、“风格”、“意境”、“情感”和“形式”。本文总结出来的“传神达意”的参数其实是中西方所共有的,是译者在翻译时必然涉及到的,只不过缺失了系统归纳这一环节,本文所做的工作就是想改变这种面貌,把翻译中涉及到的参数都归到“传神达意”这个总原则、总标题之下。“传神达意”不是单纯的并列关系,而且偏正关系,即“传神地达意”,其中“达意”是翻译的基础,“传神”是“达意”基础上的锦上添花,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翻译要“达意”这个最基本的要求,翻译界并无任何异议,因此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翻译时译者应“达什么意”和“怎么达意”。对于“达什么意”,本文的观点是:翻译中的“意”应该是融合了原文本和译者主体的“意”,即译者对原文本的主体认知基础上的“意”;而对于“怎么达意”,本文的回答是用“中国英语”去翻译中国典籍作品。这里的“中国英语”至少包括以下两个内涵:第一,“中国英语”首先要是顺畅自然的英语,是一种符合英美读者阅读习惯的英语;第二,“中国英语”的使用是针对那些西方语言中所没有的而中国所特有的词汇。应该说,“中国英语”是一个统称,它把翻译中可能涉及到的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都包括在内了。对于“传神”,本文的观点是“传神”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可以通过切实的分析捕捉到的。一般认为,“传神”论历经了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的特点各不相同。根据“传神”在这三个时期的特点并结合翻译的本质来看,翻译中的“传神”应取唐宋时期提倡主客观融合的观点更为恰当,并以北宋时期苏轼的“传神论”为代表进行了详细论证。苏轼提出的“常理”、“凡人意思各有所在”等观点能恰到好处地应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清朝沈宗骞在苏轼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神之正”的观点,即“各有所在”的“神”不易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传神”并非中国所独有,西方画论中也多见对“传神”的讨论,可见中西方在“传神”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当然,这不仅仅是个找共通点的过程,更是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建构服务的。将“传神达意”置于译文比读中旨在以一种有理有据的方式去检验“传神达意”两项基本原则在理论上的指导性及其参数在实践上的操作性。通过对“传神达意”的内涵、原则参数进行的细致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传神达意”完全可以作为典籍英译的基本原则,它不仅具备理论上的指导性而且具有实践上的操作性,是行之有效的一套原则和参数。它给读者的总体印象应该是:统而不死、活而不乱。因此,作者有理由相信,本文对“传神达意”和“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建构”双管齐下的探究能给日后典籍英译的研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部分,这部分主要论说本研究课题的缘起、相关背景等内容,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文章结构。第二章主要讨论建构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几步准备工作。本章先是对“思想”、“理论”、“理论体系”等几个高频率使用的术语进行界定,接着分析将“传神达意”建构成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至为重要的方法论思想,即融合中国的诗性思维和西方的理性思维。最后在综合国内学者对建构理论体系看法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对于建构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设想。第三章主要是对“传神达意”的主、客观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它们的内涵及要点。对“达意”客观因素的分析是从传统译论着手,通过分析“意义”的嬗变过程以确定本文的“达意”是什么;对“传神”客观因素的探讨主要从中国传统画论着手,接着分析它在古典戏剧、小说中的应用,为确定“传神”在翻译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最后,作者强调“传神达意”并非单纯的并列结构,实则是一种偏正关系,即“传神地达意”,应把其当作一个整体进行考量。第四章主要探讨“传神达意”与“中观理论”、“原则—参数”的融合。通过借鉴“中观理论”、“原则—参数”的研究思路对“传神达意”及其参数进行分析,以证实“传神达意”作为典籍英译基本原则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显性化参数的原理,“达意”的参数可分为“语义层面”、“语用层面”和“认知层面”,“传神”的参数可分为“文体”、“风格”、“意境”、“情感”和“形式”。第五章主要讨论“传神达意”在典籍英译实践中的应用。作者从古典诗歌、古典散文、古典戏剧、古典小说中选取个案进行比读的目的在于:一方面验证“传神达意”在理论上的指导性和实践上的操作性,另一方面在多个译文比读中凸显出“传神达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第六章是结论部分。这章首先对前五章进行小结,进而指出本研究的贡献、研究的局限性及可拓展的研究空间。

汤(竹君)[7](2006)在《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文中认为本课题的主体部分共分七章: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主体性、主体间性与翻译伦理;翻译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翻译策略与翻译批评;全球化与文化认同。第1章从总体上对翻译研究和翻译现状进行了初步反思。第2章力图澄清译界关于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的模糊认识,并从观念和评判力两个方面列举实例,指出学人在当前观念转型时期亟待注意的一些问题。最后,将常见论文写作模式划分为七种,并抽取典型论文做范例分析。第3章详细论述了目前翻译研究中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规范问题。第4章将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与翻译伦理研究结合探讨,还指出了国内译界关于“主体性”、“subjectivity”等关键术语的某些错误认识。第5章详细阐述了翻译政治概念及研究范围和意识形态概念及研究范围,并分别解释了中西观点的差异与分歧。第6章从贴近翻译实践的角度具体探讨了有关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的问题。第7章先概要评点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活动所牵涉的文化认同问题,接着又结合博奕论对具体译例进行分析,以为论证。 本课题的特色,首先在于剖析中国翻译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翻译史分期、学科框架、本土传统、新旧观念冲突等等。其次在于覆盖了翻译实践领域的绝大部分关键论题:译者主体性、主体间性、翻译伦理、翻译政治、意识形态、翻译策略、翻译批评、文化认同等。 本课题研究以批评性反思为主,触及具体问题。既以学术为主体,也不回避非学术因素,以期能提醒译者在商业氛围中保持职业信念,提醒同行学者在量化学术评价机制的压力下保持头脑清晰。

秦嘉远[8](2006)在《景观与生态美学—探索符合生态美之景观综合概念》文中指出时至今日,美学、景观与生态已是三个独立的专业领域,并具有个别的学术理论基础。然而,在强调跨领域学识整合的声浪下,这三者当中任两者之结合如:景观美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已有部分文献及研究成果深入讨论。特别是景观生态学业已成为景观系学生必修的课程。但是即便如此,环顾国内既存的景观建设案例,显然仍无法充分体现此三项学科专业的整合与融通。本研究期望透过分析探索景观、生态与美学三者之间的关联与包容性,整理归纳出客观兼容的实质理念,协助景观实践者不同的思维启发,并让景观环境的创造,衍生出更多、更优质的可能性。文章首先针对景观与美学、景观与生态、生态与美学三组双学科交叉领域加

于飞[9](2005)在《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海峡两岸民商事往来的不断扩大和加深,必然会带来越来越多的民商事法律冲突问题。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实属促进两岸民商事关系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除导言和尾论外,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了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一般问题。从历史、政治、法律和现实等方面回顾了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性质及其表现出的阶段性与渐进性并存以及国家统一前后不同的特点;认为现阶段解决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最适宜的方法是:两岸适用各自的区际冲突法或类推适用各自的国际私法。第二章区分1949年前后两个时段阐析了海峡两岸冲突法立法的演进。1918年,中国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产生了自己的第一部国际私法单行立法——《法律适用条例》。虽然当时的社会条件决定该条例难以发挥其作用,但是,在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史上,它应该占据一席之地。1949年之后,尤其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其国际私法立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国际私法法律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是,现行国际私法立法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成为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台湾地区既制定了国际私法,又有区际冲突法。其冲突法采用的单行法立法模式较合理,法律规范的内容较为齐全;但一些条款的具体规定僵硬、死板,灵活性不够,一些条文中的封建色彩、男女不平等的观念更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目前,海峡两岸都在进行冲突法的制定与修改,期待两岸的冲突法立法日益走向完善。第三章从理论、立法与实践等方面对海峡两岸冲突法的一般制度,即识别、法律规避、公共秩序保留、反致制度、外国(法域)法的适用和查明等进行探讨。海峡两岸的冲突法学者肯定这些制度在限制外国(法域)法适用上的功能。但是,两岸学界对于这些制度有不尽相同的认识,立法、司法实践对它们有具体的规定、表现与运用。这些制度也是解决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不可或缺的制度;同时尚需强调,它们的适用必须:第一,符合“一个中国”原则;第二,体现两岸民商事法律的平等性;第三,有利于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解决;第四,促进两岸民

丹尼斯·希金斯[10](2004)在《与乔治·葛瑞宾对话录》文中研究指明

二、与乔治·葛瑞宾对话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乔治·葛瑞宾对话录(论文提纲范文)

(1)《论语》与《理想国》的政治思想比较研究 ——基于政治思维、政治秩序和政治人格三重视域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论语》的研究综述
        (二)《理想国》的研究综述
        (三)《论语》与《理想国》的比较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基本结构
    四、论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政治思维的取向
    一、语言对思维的导向作用
    二、《论语》的政道思维
        (一)“政”与“道”的起源及其意义
        (二)“人道政为大”的政道精髓
    三、《理想国》的政体思维
        (一)雅典民主制激发的批判性思维
        (二)城邦政体上下往返的逻辑循环
    四、政治思维取向的共契与分殊
        (一)表意与表音的语言载体
        (二)近譬与远譬的推理方法
        (三)本末与内外的整体方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治秩序的建构
    一、人是秩序的建构主体
    二、《论语》的礼乐秩序
        (一)礼乐的起源及其意义
        (二)以仁释礼的损益
        (三)礼崩乐坏导致天下无道
        (四)克己复礼的救世主张
    三、《理想国》的理念秩序
        (一)理念的来源及其作用
        (二)善是最高的理念
        (三)灵魂堕落瓦解了城邦秩序
        (四)共产公有的救世主张
    四、政治秩序重建的共契与分殊
        (一)理想秩序的建构起点:家
        (二)理想秩序的评价标准:和
        (三)理想秩序的实现方式: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治人格的塑造
    一、道德对人格的引领作用
    二、《论语》的道德人格预设
        (一)内圣外王的价值取向
        (二)道德人格的层次
    二、《理想国》的等级化知识人格
        (一)理想人格的本质
        (二)现实人格的类型
    四、政治人格重塑的共契与分殊
        (一)政治人格的塑造原则
        (二)理想国家的最高主政者
        (三)现实国家的最佳辅政者
        (四)意识形态把被统治者属民质询为子民和公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2)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对象
    1.4 文献综述
        1.4.1 《孔子诗论》英译研究国、内外现状
        1.4.2 《诗大序》“关键词”英译研究国、内外现状
        1.4.3 中国文论“关键词”国内、外英译研究现状
        1.4.4 四书“关键词”国内、外英译研究现状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意义
        1.5.2 创新之处
    1.6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6.1 研究思路
        1.6.2 论文结构及内容
第二章 西方翻译理论历史中的“译意”观
    2.1 导言
    2.2 西方翻译理论史发展阶段的划分
    2.3 语文学派——传统译论研究
    2.4 语言学转向——翻译科学派的开启
    2.5 “文化转向”下的“先锋”——文化学派
    2.6 “文化转向”下的“强劲”力量——解构主义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中的“译意”倾向反思
    3.1 导言
    3.2 《诗》与孔子论《诗》
    3.3 《论语》——孔子论《诗》之滥觞
    3.4 “仁”以见义——《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3.4.1 王者:参天地之“仁”人:第一简之“提纲”之论
        3.4.2 以“关键词”为逻辑引线的“仁”思脉络
        3.4.3 《关雎》七篇《诗》评之“仁”思
    3.5 夫子之“仁”观照下《孔子诗论》“关键词”的界定
    3.6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中的“译意”倾向及其反思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研究
    4.1 导言
    4.2 回归“仁”道”:翻译理论的中华文化转向
        4.2.1 “仁者爱人”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4.2.2 儒家之“仁”的“生生”样态
    4.3 “合内外之道也”:第一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3.1 “天人合一”之“仁”
        4.3.2 夫子之“文”
        4.3.3 诗以言“志”
    4.4 “执两用中,互生互成”:第二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4.1 主宰之“天”
        4.4.2 天降之“命”
        4.4.3 观心之“德”
    4.5 “阴阳反转,生生变易”:第三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5.1 培心之“性”
        4.5.2 礼乐之“礼”
        4.5.3 思、感之“心”
    4.6 “自我回归的‘参/三’的境界”:第四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6.1 以言“诚”(成)之
        4.6.2 言以立“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孔子诗论图版
附录(二) 《孔子诗论》释文1
附录(三) 《孔子诗论》英译文(一)
附录(四) 《孔子诗论》英译文(二)
附录(五) 海德格尔“存在”视角下的“思想翻译”
已发表论文
致谢

(3)副文本因素的介入与译本的可阐释空间 ——《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庄子》英译研究综述
    一、国内《庄子》英译研究
    二、国外《庄子》英译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和价值
第四节 研究对象、方法和框架
    一、副文本源译本的选取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框架 第二章 翻译研究中的副文本视角
第一节 副文本理论概述
第二节 副文本研究的翻译转向
    一、副文本研究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二、副文本新兴研究热点分析
第三节 副文本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第三章 《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概述
第一节 《庄子》英译本的内副文本概述
第二节 《庄子》英译本的外副文本概述 第四章 客观历史语境的介入与《庄子》译本的可阐释空间
第一节 传教驱动下的学者型英译
    一、文献层面的考据
    二、显性的深度翻译
    三、维多利亚时代的文风
第二节 教学驱动下的致用型英译
    一、译注的浅描
    二、以受众需求为中心取向
第三节 职业驱动下的归化英译
    一、关照译语语言层面的审美接受
    二、关照译语读者心理层面的审美接受
第四节 学术驱动下的古籍修复式英译
    一、文本批评性修复
    二、以创造性为中心取向
第五节 文化交流驱动下的通俗化英译
    一、通俗化改写
    二、以译语文化为中心取向
第六节 中西学术对话驱动下的兼容调和
    一、传递不同学者的声音
    二、对原语文化的认同
小结 第五章 译者意图的主观介入与《庄子》译本的可阐释空间
第一节 语文学视角的阐释
    一、道家思想的存真
    二、保留原着语义本原
第二节 哲学视角的阐释
    一、中西哲学格义
    二、哲学术语的“以用取义”
第三节 文学视角的阐释
    一、神形兼似
    二、诗性的再现
第四节 兼顾哲学性与文学性的阐释
    一、葛瑞汉兼顾哲学性与文学性的阐释
    
(一) 基于哲学分析的《庄子》重构
    
(二) “以散文译散文、以诗译诗”再现《庄子》的文学性
    二、任博克兼顾文学性与哲学性的阐释
    
(一) 保留原着富于暗示性的风格
    
(二) 融哲学解读于译文
第五节 宗教视角的阐释
    一、融宗教解读于译文
    二、配宗教插图于译文
小结 第六章 《庄子》英译多维阐释对中国典籍走出去的启示
第一节 《庄子》英译阐释的三种翻译策略
第二节 《庄子》英译本在海外阅读市场的接受与启示
    一、《庄子》英译本的海外阅读市场调查及数据分析
    二、对中国典籍走出去的启示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知识的价值问题及其德性认识论的解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知识、德性与价值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问题的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知识的价值问题:从美诺假设到淹没论证
    第一节 美诺问题与美诺假设
    第二节 淹没问题与淹没论证
    第三节 知识的价值问题分类
    第四节 知识价值的怀疑主义
        (一) 知识等于真信念
        (二) 知识并不优于真信念
        (三) 不必要的新限制
第二章 传统认识论框架下的解答
    第一节 知识价值的实用论
        (一) 知识的有用性
        (二) 知识的稳定性
    第二节 过程可靠论的回应
        (一) 条件概率方案
        (二) 价值自主化方案
    第三节 辩护的内在主义回答
        (一) 客观的内在主义辩护
        (二) 主观的内在主义辩护
    第四节 证据主义的回答
第三章 知识的信誉理论
    第一节 理智德性与德性可靠论
    第二节 认知信誉的价值
        (一) 知识的非偶然性
        (二) 知识归属与认知能力的突出性
        (三) 适切的表现与特殊价值
    第三节 批评:没有信誉的知识
        (一) 知觉知识论证
        (二) 先天知识论证
        (三) 证言知识论证
        (四) 延展认知论证
第四章 知识的动机理论
    第一节 理智德性与认知责任
    第二节 认知动机与额外价值
        (一) 值得称赞的真理动机
        (二) 反思的信任与认知尽责
    第三节 批评:没有动机的知识
        (一) 动机与自愿性
        (二) 缺乏动机的知识
第五章 知识的安全性理论
    第一节 知识与运气的不相容性
        (一) 认知运气
        (二) 知识与运气的不相容论题
    第二节 知识的模态条件及其价值
        (一) 认知模态和反运气认识论
        (二) 知识的安全性条件与认知成就的价值
        (三) 能力条件和反运气的德性认识论
    第三节 批评:不牢靠的安全性条件
第六章 德性认识论的价值困境和出路
    第一节 信念优先进路的价值困境
        (一) 认知价值真理一元论
        (二) 信念优先的德性认识论
    第二节 真理目标与认知价值
        (一) 好奇心与真理的内在价值
        (二) 琐屑真理与无价值的真信念
        (三) 多元的认知目标及其价值
    第三节 出路Ⅰ:从知识转向理解
        (一) 被误解的美诺问题
        (二) 理解不是知识的子类
        (三) 理解比知识更有价值
    第四节 出路Ⅱ:从信念优先转向知识优先
        (一) 知识优先进路
        (二) 以知识为中心的认知价值
第七章 知识的独特价值及其来源
    第一节 认知价值及其传递
        (一) 价值的概念与认知价值
        (二) 认知价值的传输机制
    第二节 理智德性的认知价值
        (一) 理智德性的认知目的
        (二) 探究为基础的理智德性
    第三节 知识的起源价值
        (一) 理智德性及其起源价值
        (二) 理智德性与认知价值的内在一致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基于信息诉求的身体语言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1.2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1.3 文献准备
    1.4 方法与结构
第二章 身体的局部释义——设计中的特写图示
    概述
    2.1 手部的语言
        2.1.1 手势的信息转述
        2.1.2 手部的形态象征
        2.1.3 手部的情感表达
        2.2 头部的象征
        2.2.1 五官的指意与象征
        2.2.2 毛发的个性标出
        2.2.3 面部偏爱与吸引
    2.3 肢体的表意
        2.3.1 肢体局部的表意方式
        2.3.2 肢体动作的类型与模式
        2.3.3 肢体动作的定格与联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身体的整体象征——设计中的身份表述
    概述
    3.1 姿势流露身份信息
        3.1.1 基本姿势类型分析
        3.1.2 姿势流露身份信号
    3.2 身份显示的形式变迁
        3.2.1 阶层身份显示的淡化
        3.2.2 着装与身体的身份展示
    3.3 身份的身体设计策略
        3.3.1 明星身体对应设计概念
        3.3.2 无名模特凸显产品特质
    3.4 身份的戏仿与扮演
        3.4.1 经典符号身份的戏仿
        3.4.2 变身的角色扮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身体的性别消费——设计中的吸引法则
    概述
    4.1 从自然主义性别到社会建构性别
        4.1.1 自然主义之生理性别
        4.1.2 社会建构之心理性别
    4.2 性感身体图示的消费模式
        4.2.1 男性的目光与女人的身体
        4.2.2 女性的消费与男色营销
    4.3 性别的观照与公众尺度
        4.3.1 以性的名义吸引观看
        4.3.2 女性运动影响的身体设计策略
        4.3.3 性策略图示的禁忌与尺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身体的观念流变——设计中的伦理与审美
    概述
    5.1 身体观念的开放与身体审美的多元
        5.1.1 退却的羞耻感与暴露的身体
        5.1.2 打破的古典与开放的双腿
        5.1.3 真实的直视与设计的柔化
    5.2 身体在社会中的藏匿与虚拟
        5.2.1 藏匿的身体形象
        5.2.2 虚拟的网络身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致谢

(6)“传神达意”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概述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4.3 方法论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建构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准备
    2.1 概述
    2.2 相关术语界定
        2.2.1 思想
        2.2.2 理论
        2.2.3 理论体系
    2.3 建构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3.1 “典籍英译”范围及概念的界定
        2.3.2 中国典籍英译发展及现状概述
        2.3.3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2.3.4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建构的可行性
    2.4 建构理论体系应有的思维方式:融合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2.4.1 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2.4.2 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特点及其表现
        2.4.3 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融合
        2.4.4 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融合在典籍英译中的应用
    2.5 国内学者对建构翻译理论体系的看法
    2.6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建构的设想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神达意”的内涵探究
    3.1 概述
    3.2 “传神达意”的客观因素
        3.2.1 “达意”的客观因素
        3.2.2 “传神”的客观因素
    3.3 “传神达意”的主观因素
        3.3.1 守其神,专其一的老庄思想
        3.3.2 崇尚简约自然
        3.3.3 翻译与研究并重
        3.3.4 迁想妙得与临见妙裁
        3.3.5 真枪实刀的苦译精神与饱满的翻译热情
    3.4 “传神达意”的内涵及其要点
        3.4.1 “达意”的内涵及其要点
        3.4.2 “传神”的内涵及其要点
        3.4.3 “传神达意”的整体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神达意”与“中观理论”、“原则—参数”的契合
    4.1 概述
    4.2 默顿“中观理论”的内涵和特点及其与“传神达意”的契合点
        4.2.1 “中观理论”的内涵及特点
        4.2.2 “中观理论”与“传神达意”的契合点
    4.3 乔姆斯基的“原则—参数”模式和“最简方案”及其与“传神达意”的契合点
        4.3.1 “原则—参数”和“最简方案”的内涵及特点
        4.3.2 “原则—参数”模式、“最简方案”与“传神达意”的契合点
    4.4 “传神达意”与其它译论的比较: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神达意”在中国典籍英译实践中的应用
    5.1 概述
    5.2 译文的可比性原则及本文译文比读方法说明
    5.3 “传神达意”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5.3.1 《诗经》
        5.3.2 《汉魏六朝诗三百首》
        5.3.3 《陶渊明集》
    5.4 “传神达意”在中国古典散文翻译中的应用
        5.4.1 《庄子》
        5.4.2 “石钟山记”
    5.5 “传神达意”在中国古典戏剧翻译中的应用
        5.5.1 《牡丹亭》
        5.5.2 “思凡”
    5.6 “传神达意”在中国古典小说翻译中的应用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小结
    6.2 研究的贡献
    6.3 研究的局限
    6.4 可拓展的研究空间
附录一:汪榕培教授简介
附录二:汪榕培教授访谈录
附录三:汪榕培教授译着作一览表(1982—2010)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译着作及参与的项目
致谢

(7)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次
引论
第1章 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
    1.1 翻译理论与实践概论
        1.1.1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内涵
        1.1.2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特质及其关系
    1.2 当前翻译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1.2.1 理论研究的自律
        1.2.2 我国翻译史研究的盲点与误区
        1.2.3 本土传统
        1.2.3.1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1.2.3.2 “忠实”之于传统
    1.3 翻译实践现状反思
        1.3.1 语言驾驭及知识储备
        1.3.2 文化意识
第2章 学科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
    2.1 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
        2.1.1 学科名称
        2.1.2 学科建制的体系框架与课程设置
    2.2 观念与判断
        2.2.1 观念转变中的困顿
        2.2.2 评判力
        2.2.3 论文写作模式
第3章 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
    3.1 治学态度
        3.1.1 构架疏忽
        3.1.2 阐释粗疏
        3.1.3 措词不慎
        3.1.4 言过其实
        3.1.5 顾此失彼
        3.1.6 引文失信
        3.1.7 论点草率
    3.2 学术规范
        3.2.1 文不应题
        3.2.2 论述不支持论点
        3.2.3 背景缺陷
        3.2.4 横生枝节
        3.2.5 为辩而辩
        3.2.6 前后矛盾
        3.2.7 细节粗疏
        3.2.8 论证欠缺
        3.2.9 强行论证
        3.2.10 文化生疏
第4章 译者的主体性与翻译伦理
    4.1 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伦理
        4.1.1 翻译行为主体与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
        4.1.2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个案分析
        4.1.3 非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个案分析
        4.1.4 一般意义上的翻译伦理
    4.2 翻译活动中的主体间性及翻译的主体间实践伦理
        4.2.1 主体间关系与翻译活动中的主体间性
        4.2.2 翻译的主体间实践伦理
        4.2.3 “合法性”问题
第5章 翻译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
    5.1 翻译政治
        5.1.1 翻译政治的厘定
        5.1.2 翻译政治的层面
    5.2 翻译语境中的意识形态研究
第6章 翻译策略与翻译批评
    6.1 翻译策略
        6.1.1 有社会文化意义的策略
        6.1.2 有社会历史意义的策略
    6.2 翻译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6.2.1 翻译批评的理论思考
        6.2.2 译本批评的方法
第7章 全球化与文化认同
    7.1 全球化语境中的翻译活动
        7.1.1 翻译活动面临的全球化挑战
        7.1.2 文化认同
    7.2 翻译中的文化认同:动态博弈
        7.2.1 英译汉中的动态博弈
        7.2.2 汉译英中的动态博弈
        7.2.3 理论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博士生期间科研成果
博士后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永久通信地址

(8)景观与生态美学—探索符合生态美之景观综合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研究缘起
    2、研究目的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3、研究范围与架构
        3.1 研究范围与限制
        3.2 研究架构流程
    4、基本概念的界定
        4.1 关于“景观"概念的界定
        4.2 关于“生态"概念的界定
        4.3 关于“美学"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景观与美学
    1、美学与创造
    2、景观美的意涵
        2.1 自然美与艺术性
        2.2 景观美的重要性
        2.3 景观师对美学艺术的责任
        2.4 景观美的持续性课题
    3、景观美感的特征
        3.1 景观与审美趣味
        3.2 景观美的类型
        3.3 景观中的奇与美
    4、美感认知的过程与演化
        4.1 景观知觉
        4.2 景观美感认知的过程
        4.3 感官演化的成就
        4.4 空间环境审美的进化阶段
        4.5 景观美的共通特质
    5、美感认知的差异性
        5.1 美感的界线与冲突
        5.2 造成美感差异的因素
        5.3 美感差异在景观上的运用与限制
    6、景观美质的分析与评估
        6.1 景观资源的意义与特质
        6.2 美学感知与评估的意义
        6.3 评估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7、小结
第三章 景观与生态
    1、专业者的觉醒与思考
    2、景观与生态的关联性
        2.1 景观的本质与生态性
        2.2 真实世界的生态景观
    3、景观生态学之要点
        3.1 景观生态学一般原理
        3.2 规划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3.3 具体景观生态设计原理
    4、景观生态的等级、尺度与感知效果
        4.1 自然等级理论的概念
        4.2 尺度的分类与效应
        4.3 不同尺度对于景观感知的限制与效果
    5、后现代城市文明特征与景观生态之共鸣
        5.1 多元差异性
        5.2 中心性瓦解,强调外围与边境
        5.3 反整体性和宏大叙事,强调断裂与差异
        5.4 反对基础主义深度模式,强调平面化
        5.5 反对意义的先验控制,主张能指链的膨胀、散播与断裂
        5.6 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观
    6、小结
第四章 生态与美学
    1、生态学与美学的概述
    2、生态美之所在
    3、生态美于传统美学中的角色地位
        3.1 传统美学的范畴
        3.2 纯粹美(自由美)与依存美(附庸美)
        3.3 平易的美和艰难的美
        3.4 绝对的美和相对的美
        3.5 不同模仿形式的美
        3.6 时间、空间与综合的美
    4、生态美的义涵与功能价值
        4.1 生态美的定义
        4.2 生态美的功能与价值
    5、和谐美感的错觉
    6、美学演化的趋势与变革
        6.1 审美思维范式的变革
        6.2 从“浅生态学"迈向“深生态学"
        6.3 关于生态美的形式差异(机能与形貌;具象与抽象)
    7、人文生态与美学
        7.1 人文生态的概念与成因
        7.2 美的尝试
        7.3 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向互关联性
    8、生态与美感关联性分析
        8.1 生态现象与美感因素
        8.2 生态管理与美学感知
    9、小结
第五章 生态美之景观综合理念
    1、引言:关于景观专业的理想与责任
    2、景观中的生态美
        2.1 景观生态美学的组成架构
        2.2 景观生态美的实质内涵
    3、景观的目标与价值观
    4、景观生态美欣赏层级的演化
    5、时间与空间的魅力
    6、未完成的创作与可持续发展
    7、健康、适应与创造(景观生态美的辨别指标)
    8、永不褪流行的品味与风格
    9、前车之鉴与社会教育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1、谎言的价值
    2、功能性的价值
    3、妥协与尊重的美德
    4、跨领域的渗透与结合
    5、专业与非专业共同努力
    6、展望与待续研究方向
论文参考书目
谢志
作者于博士攻读期间之主要论文发表信息

(9)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第一章
    海峡两岸的民商事法律冲突 第一节
    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产生 第二节
    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性质 第三节
    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特点 第四节
    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解决 第二章
    海峡两岸冲突法立法的演进 第一节
    1949
    年以前的冲突法立法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的冲突法立法 第三章
    海峡两岸冲突法制度论 第一节
    海峡两岸冲突法中的识别 第二节
    禁止法律规避与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解决 第三节
    公共秩序保留与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解决 第四节
    海峡两岸冲突法中的反致制度 第五节
    海峡两岸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外国(法域)法的适用与查明 第四章
    海峡两岸冲突法适用论 第一节
    海峡两岸冲突法属人法原则的适用 第二节
    海峡两岸冲突法行为地法原则的适用 第三节
    海峡两岸冲突法物之所在地法原则的适用 第四节
    海峡两岸冲突法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 第五节
    海峡两岸冲突法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 第五章
    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协调与解决思路的再梳理 第一节
    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协调与解决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海峡两岸相互承认对方法律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宪法与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协调与解决 第四节
    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协调与解决的其他方式 尾论 参考文献

四、与乔治·葛瑞宾对话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语》与《理想国》的政治思想比较研究 ——基于政治思维、政治秩序和政治人格三重视域的考察[D]. 王继奎. 吉林大学, 2020(01)
  • [2]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D]. 吕芳. 南京大学, 2020(09)
  • [3]副文本因素的介入与译本的可阐释空间 ——《庄子》英译本的副文本研究[D]. 殷燕. 武汉大学, 2017(07)
  • [4]知识的价值问题及其德性认识论的解答[D]. 孙保学. 山东大学, 2016(11)
  • [5]基于信息诉求的身体语言设计研究[D]. 袁丹. 中央美术学院, 2014(08)
  • [6]“传神达意”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建构[D]. 付瑛瑛. 苏州大学, 2011(06)
  • [7]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 汤(竹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8]景观与生态美学—探索符合生态美之景观综合概念[D]. 秦嘉远. 东南大学, 2006(05)
  • [9]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问题研究[D]. 于飞. 厦门大学, 2005(02)
  • [10]与乔治·葛瑞宾对话录[J]. 丹尼斯·希金斯. 出版参考, 2004(02)

标签:;  ;  ;  ;  ;  

与乔治·格里宾的对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