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翻转的充要条件

反向翻转的充要条件

一、关于计数器翻转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付祥,郑宇真,苏醒,于锦涛,徐炜遐,吴俊杰[1](2021)在《一种面向含噪中尺度量子技术的量子-经典异构计算系统》文中研究指明量子计算有望加速解决经典计算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质因子分解、量子化学模拟等.已有单个量子系统可集成大于50个含噪声的固态量子比特,并在特定的计算任务上超越了经典计算机,标志含噪中尺度量子(noisy intermediate-scale quantum, NISQ)计算时代的到来.随着人们可在单个系统中集成越来越多的量子比特,如何将量子比特与控制硬件、软件开发环境、经典计算资源集成得到完整可用的量子计算系统,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明确的问题.对比了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在控制及执行上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NISQ时代的量子-经典异构系统.以一个典型的NISQ算法(迭代相位估计算法)为例,介绍了量子算法从软件描述到硬件执行的整体流程,及与该过程相关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器、量子软硬件接口和硬件等.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流程中各个层次在NISQ时代面临的挑战.旨在从工程实现的视角,从宏观层面为读者(尤其是量子计算初学者)介绍量子计算系统,希望可以促进人们对NISQ时代下量子计算系统整体结构的理解,并激发更多相关研究.

惠豪[2](2021)在《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容量在不断增大,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和基础产业。电力变压器的安全性是实现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品质和经济运转的重要保障。传统方法都是根据阻抗、电容、电感、互感和绝缘老化产生的气体变化来监测变压器的状态。振动分析法在分析故障时不仅快速性良好,而且相比其他方法,没有接入电气量,具有不直接影响整个电力变压器实际正常工作系统运行的巨大优势。本文从变压器常见故障和故障分类入手,介绍了检测变压器绕组和铁心的传统方法,且相比较传统方法,提出了振动分析法。通过建立绕组的数学模型来进一步说明在漏磁场和短路电流影响下绕组的受力情况以及绕组振动加速度幅值、负载电流和频率的关系;通过研究硅钢片在磁场的磁致伸缩现象,来说明铁心振动加速度幅值、电源电压和频率的相关性。采用理论分析和实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正常运行和故障运行时绕组和铁心的振动信号特征,用振动分析法对电力变压器的绕组和铁心进行了故障监测。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电力变压器发生的故障分类及其振动机理,接着建立了振动故障监测平台,其中包括加速度传感器的选取和安装,电路的设计,最终采集到了变压器正常工作时的振动数据。为了解决加速度传感器、运算放大器、工控机等价格昂贵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应用单片机STM32F103c8t6,AD7606模块、使用FreeRTOS操作系统来进行采集。算法上,通过解包络对振动数据进行分析,论证通过振动数据可以得到变压器故障的有无和故障类型的合理性。最终对实际采集到的变压器的正常数据进行希尔伯特一黄算法分析,应用经验模态分解得到本征模态函数和残余量,对分解所得的各本征模态函数作希尔伯特变换来得到时间、频率、幅值三维时频谱图,预测变压器发生故障的潜在风险。最终得到当希尔伯特一黄变换最终的包络谱图,针对此大型变压器而言,当变压器处在稳态运行时,在50赫兹左右达到频率的峰值。当正常运行的变压器处于刚开电的瞬间,在60赫兹左右达到频率的峰值。由此可以定性分析出,当变压器在多少赫兹达到峰值时和变压器的状态有一定关联。对每个大型变压器进行算法分析得到日常的数据,然后当出现和日常的频率值相差较大时,推测它有故障的风险或者已经产生了故障。

张文悉[3](2021)在《下肢康复器设计与远程信息交互系统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小型康复治疗设备的研究与推广,对于改善我国康复配套资源普及性不足的现状、提升肢体受损者康复质量、降低康复治疗成本具有积极作用。本课题优化对象为市面现有下肢连续被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训练机,通过借鉴其结构及功能,设计和搭建下肢康复器样机。在人机交互方法、控制策略、系统功能集成度等方面优于前者,适用人群更广。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为解决下肢CPM机踝关节训练功能缺乏角度可控性的问题,提出了添加往复机构的解决办法。通过分析人体下肢结构模型并合理简化,建立针对单侧下肢的人机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数学模型,结合实际在UG软件中完成设备结构的数字化装配建模。在Robotics Toolbox和ADAMS/View中完成模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验证,最终完成样机机械结构的搭建。针对下肢CPM机单一的被动性康复训练无法覆盖不同康复阶段训练内容的问题,根据临床肌力分级法和现代康复理论,采用主动和被动训练相结合的渐进式康复治疗策略。首先完成设备动力系统选型与控制系统仿真。其次设计开发多源信息感知系统,该系统可提供下肢肌力评定及运动意图感测所需信息,采集测试实验与结果表明基于阈值分类器的肌力评定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并可应用于主动训练模式中。基于STM32+RTOS+GUI完成嵌入式系统开发,实现设备软硬件协同。集成电机控制,传感器信息采集与分析,人机交互界面等功能。为患者提供主动和被动康复训练模式以及设备状态监测、健康监测、环境监测等辅助功能。通过中移物联网OneNET云平台开发者中心,设计下肢康复器远程信息交互系统,实现训练数据、设备状态、用户生理状态等信息的上传与可视化界面设计,以及医师设定训练参数的下发、邮件提醒等基础物联网功能。最后,在有限条件下进行人机测试实验。综合实验结果表明,设备稳定可靠,可以正常完成全部设计功能,符合设计预期。

王宇鹏[4](2021)在《微弧氧化负载等效模型及电流型脉冲变换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是一种在电解液中采用脉冲电源实现轻金属表面改性的处理技术。由于脉冲电参数对微弧氧化负载加工效果至关重要,因此深入研究微弧氧化的负载需求,优化电源控制已成为进一步提升该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针对微弧氧化负载等效模型与参数辨识、特殊的脉冲波形发生及脉冲控制策略等问题展开研究。首先,为了从电气负载角度探究微弧氧化工艺条件下氧化膜层的生长过程,本文建立微弧氧化负载等效模型,选取微弧氧化在不同反应阶段的相关实验数据,利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Forgetting Factor Recursive Least Squares,FFRLS)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基于辨识参数拟合得到的负载端电压与实际测量的负载端电压具有一致性,验证了负载等效模型的正确性及参数辨识方法的准确性。进而根据加入负脉冲后的负载波形变化规律,分析得到一阶纯阻负载等效模型,并对相关参数求解。基于模型参数辨识结果,总结了参数变化规律,讨论了氧化膜层生长过程和模型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为电源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依据。其次,依据负载等效模型,分析了微弧氧化反应与脉冲形式的关系,得到电流型非对称多电平的脉冲需求。为实现该种形式的脉冲,深入研究了一种Buck+Full bridge脉冲输出变换器,阐述变换器实现脉冲输出的工作过程。为满足脉冲电流快速响应条件及电流低纹波需求,采用交错并联型Buck电路,分析并推导了输出电流的纹波表达式。针对微弧氧化反应过程中存在的负载大范围频繁波动和输出电流突变问题,研究了一种应用于该变换器的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其中,引入两步预测以补偿数字控制器存在的一拍延时。同时,分析了电感参数失配条件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的鲁棒性。最后,为了验证脉冲变换器拓扑及控制策略的分析,搭建了脉冲变换器仿真模型,并设计了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搭建了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Buck+Fullbridge脉冲输出变换器可以输出幅值、占空比和极性均可独立调节的电流型非对称多电平脉冲,能够满足不同微弧氧化负载脉冲需求。两步预测电流控制在多种突变工况下能够使输出电流脉冲快速达到期望值,提高了脉冲输出变换器的动态性能及抗干扰性。

陈付豪[5](2021)在《基于全阶磁链观测器的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低速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段宇航[6](2021)在《低开关频率下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由于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等优点,已被应用于诸多工业领域。在大功率电机驱动系统中,需考虑逆变器开关损耗及其自身散热条件对系统整体的影响,因此其开关频率上限通常较低。低开关频率工况下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存在交、直轴电流动态耦合作用加剧的问题,系统控制效果通常并不理想;此外,低开关频率也会导致逆变器输出波形谐波特性较差。现阶段针对谐波优化的多模式调制算法大多应用于开环控制方案中。因此,研究高性能电机闭环控制方案与多模式调制算法相结合,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以低开关频率工况下的电机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从逆变器调制算法和电流环控制器两方面实现对大功率PMSM牵引系统控制性能的协同优化。首先,针对电力牵引调速系统实际工况,建立电流单闭环矢量控制系统,系统中电流环控制算法在基速以下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结合弱磁控制算法扩展其调速范围;研究两电平电压源逆变器常用调制策略,对比相同脉冲数下不同调制算法间加权总谐波畸变率,说明同步调制算法在低开关频率下的优越性,为多模式调制算法研究提供铺垫。其次,为改善逆变器输出信号谐波频谱,引入多模式调制算法。综合考虑同步空间矢量调制算法(Space Vector PWM,SVPWM)和特定谐波消除调制算法(Selected Harmonic Elimination PWM,SHEPWM)两者的优缺点,设计了一种在中频段采用同步SVPWM,高频段采用SHEPWM的多模式调制算法。从电机电磁转矩与交、直轴电流直接相关这一角度出发,以多模式调制策略切换点前后电机三相电流瞬时值不发生跃变为设计目标,结合PMSM等效电路模型完成切换点的选取与性能分析。再次,针对低开关频率矢量控制系统中电流控制器性能欠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精确解耦电流环控制器。基于复矢量理论对d-q坐标系下PMSM交、直轴动态耦合进行分析,考虑多模式调制策略与控制算法数字实现中存在的延时耦合,得到PMSM复矢量耦合模型传递函数。依据经典控制理论证明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在全速域范围内保证电机控制系统稳定,且有效实现了解耦控制算法与多模式调制算法的结合。最后,针对上述理论完成数字仿真及基于d SPACE的半实物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多模式调制算法能有效改善低开关频率下负载侧电流总谐波畸变率;在电流单闭环矢量控制系统下,所设计的电流环精确解耦控制器稳定性不随电机转速变化而变化,电机电流及电磁转矩在多模式调制算法切换时刻的暂态过程可保持稳定。综上,本文所设计的PMSM控制算法能有效提升全速域范围下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性能。

吴昊天[7](2021)在《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与可靠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几十年来,嵌入式系统一直是航空航天和国防、汽车、医疗设备、通信和工业自动化等行业的主要技术,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石。发展实时嵌入式系统软件技术,对我国工业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兴的工业4.0领域中,嵌入式系统更是占据了主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处理器体系结构的成熟,更强大计算能力的微处理器嵌入到系统和设备中,系统正在向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使得系统的性能和规模呈指数级增长。尽管电池技术在寿命和体积上一直稳定改进,但发展速度仍然不及快速增长的功率需求,系统较高的能耗将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当微处理器工艺技术进入纳米级,更多的半导体元件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处理器的噪声裕度越来越小,使得内部部件更容易受到瞬时错误的影响,导致运行故障。因此,能耗和可靠性成为新一代嵌入式系统设计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以嵌入式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了实时调度理论、动态电压调节技术(DVS)、动态电源管理技术(DPM)和编译器技术对嵌入式系统的能耗优化和可靠性问题展开了研究。在嵌入式实时系统任务调度方面,研究了周期任务模型的低功耗调度算法和混合任务模型下的低功耗与可靠性协同优化调度算法。在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方面,利用编译器技术研究了一种轻量级的软错误检测方法和一种全面的软错误容错技术。本文研究均通过实验验证了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嵌入式实时系统周期任务模型,提出基于最早截止时限优先(EDF)的低功耗调度算法LPABOWSA。该调度算法使用了DVS和DPM技术,在离线阶段计算回收空闲利用率降低处理器速度,运行阶段根据任务的回收动态空闲时间,并按照就绪队列中任务的WCET比例来分配空闲时间,动态调整处理器速度以降低能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分别比DRA和ASTALPSA算法平均节省了约10.7%和4.6%的能耗。此外,本研究还针对关键速度策略可能会造成能耗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衡点的周期任务低功耗调度算法LPABOBF。该算法根据周期任务集的特点,充分回收了所有静态空闲时间与动态空闲时间。由于结合了DPM技术在适当时候关闭处理器,处理器切换存在开销,因此关键速度不一定是使得系统能耗最小的速度。当处理器速度小于关键速度时,LPABOBF算法根据平衡点来判断使用DVS处理器速度或者关键速度。实验结果表明,LPABOBF比现有的DRA算法节省8.9%~26.19%的能耗,比DSTRA算法节省约2.7%~13.98%的能耗。第二,针对嵌入式实时系统混合任务模型,提出低功耗与可靠性协同优化调度算法RLPMABC。使用DVS技术缩放的电源电压使得处理器更容易受到软错误的攻击,因此在低功耗技术中同时兼顾可靠性是必要的。RLPMABC算法利用常带宽服务器调度将非周期任务参与到周期任务的调度中,并充分考虑了可靠性因素。在降低处理器速度前,提前利用空闲时间为所执行的任务分配好备份任务。在离线阶段,根据空闲利用率提出两种启发式的策略:小利用率优先(SUF)和大利用率优先(LUF),来选择使用DVS技术的任务,并为任务分配备份任务。在运行阶段,充分回收周期任务和常带宽服务器的空闲时间,进一步为其他任务的分配备份任务和降低能耗。实验结果表明RLPMABC算法比NODVS-CBS算法节约能耗20.8%~54.6%,同时平均故障率约为其1.5%~11.8%。第三,针对嵌入式系统软错误检测技术的需求,提出一种轻量级软错误检测技术LEDRMT。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往往是设计中最重要的考虑方面。瞬时错误(软错误)的发生可能导致程序产生不确定的运行结果。然而,基于备份任务的调度技术并不能检测出无症状的结果错误(SDC),该类错误会导致错误的运行结果,而不产生任何异常的表现。程序指令级的技术可以在编译器层面灵活地实现,并可以有效检测到SDC。基于编译器实现的冗余多线程(RMT)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软错误检测技术。其原理为在两个处理器核心上同时运行复制域(SOR)中的程序代码的副本,在检测点处比较两个线程的相关结果值来检测错误。现有的编译器RMT软错误技术存在着错误覆盖率不足,或运行时间开销过大的问题。其中,时间开销主要来源于主线程与冗余线程之间的同步操作。本研究完全移除了现有技术中主线程对于冗余线程的等待操作,并重新设计了线程间的结果比较机制,增加了内存读指令的线程内复制,和内存写指令的线程内读取检查。软错误注入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最严格的RMT软错误检测技术,所提LEDRMT技术在不损失SDC覆盖率的前提下,降低了45.07%的运行时间开销。第四,针对嵌入式系统容错技术的需求,提出一种全面的软错误容错技术FERNANDO。软错误检测技术并不能在运行中对错误进行纠正,给后期的调试工作带来麻烦。完整的软错误容错技术需要包括软错误检测与软错误恢复。最新的软件RMT容错技术大部分基于结果值的多数投票机制。它们不能有效检测到内存指令中的错误。在最新的RMT技术FISHER中,在错误恢复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失败的恢复。以上弱点均可导致SDC的发生。本研究基于编译器实现的RMT容错技术FERNANDO,包括在检测点处全寄存器值的错误检测机制,以及全系统状态的错误恢复机制,修补了错误检测以及恢复中的漏洞。软错误注入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最新的RMT容错技术FISHER,所提技术FERNANDO可以降低86.67%的SDC几率,并优化19.64%的执行时间开销。

蔡畅[8](2021)在《纳米SRAM型FPGA的单粒子效应及其加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SRAM型FPGA具有可重构与高性能的优势,已成为星载系统的核心元器件。SRAM型FPGA主要是通过配置码流来控制内部存储器、寄存器等资源的逻辑状态,在辐射环境下极易引发单粒子效应,导致电路逻辑状态和功能发生改变,威胁空间系统的在轨安全。复杂的空间任务对数据存储、运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高性能的SRAM型FPGA满足应用需求,而这类器件对重离子辐射效应较深亚微米器件更敏感。因此,本文针对65 nm、28 nm、16 nm等关键节点的SRAM型FPGA,通过系统性的重离子单粒子效应实验和理论研究,认识重离子与该类器件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探究纳米CMOS工艺数字集成芯片辐射响应的物理规律、加固技术的有效性、适用性、失效阈值和失效条件,为抗辐射加固设计提供依据,为航空、航天领域推进高性能、高可靠的特大规模数字集成器件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本文研究了纳米SRAM型FPGA单粒子效应的测试方法以及系统设计,分析了测试向量、测试模式、测试方法、数据解析技术等的软硬件实现过程,阐述了复杂数字集成电路单粒子效应故障诊断与数据提取的优先级选择等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体硅和Fin FET工艺商用SRAM型FPGA在辐射环境下单粒子效应响应的物理规律探究。从器件、电路等多层面分析了高能粒子与纳米集成电路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基于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并结合Geant4、TRIM、CREME等工具,分析了电荷扩散半径、能量与射程的离散度等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离子引起的SRAM型FPGA内部存储模块单粒子翻转截面受离子径迹特征与能量共同影响;器件内部CRAM、BRAM、DFF等核心资源的辐射敏感性响应规律具有显着差异,但受资源配置模式的影响严重,功能配置后BRAM的翻转截面提升~10倍;SRAM型FPGA功能故障的阈值与CRAM的翻转阈值直接关联;在高精度脉冲激光辐照平台的辅助下,建立了初始激光能量与器件SBU、MBU等参量的物理关联,揭示了商用Fin FET工艺SRAM型FPGA空间应用面临的功能失效问题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验证了采用高能重离子Al-foil降能的方式完成倒封装ULSI单粒子效应实验与机理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推广价值。本文针对单元级版图加固与电路级配置模式加固两种策略对纳米SRAM型FPGA抗辐射性能的提升效果、防护机理以及加固失效的物理机制等开展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单元级版图加固能减弱电荷共享效应引起的MBU等问题,器件翻转阈值由<5 Me V·cm2·mg-1提升至~18 Me V·cm2·mg-1,证明在65 nm节点采用单元级版图加固提升关键配置位的翻转阈值是可行的。配置模式加固实验揭示了ECC与TMR的组合使用对器件抗单粒子翻转能力的提升效果突出,即使采用181Ta离子辐照,65 nm标准BRAM单元的翻转截面仅为8.5×10-9 cm2·bit-1(降低了~86.3%)。28 nm SRAM型FPGA的配置加固技术研究证实,电路内部全局时钟等敏感资源的使用方式会对DFF的翻转截面造成2-10倍影响。结合CREME工具的空间粒子谱预测SRAM型FPGA在轨应用价值,证明合理运用加固策略可有效降低器件的性能损失与面积代价,而关键资源采用物理版图加固设计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文中提出的SRAM型FPGA内部资源相互影响的规律模型对其可靠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解析关键配置位与其他存储资源、电路功能的关联性并确定影响系数,是判断该类器件在辐射环境下是否能够可靠运行的关键。针对UTBB FDSOI工艺,结合SRAM型FPGA的电路架构与逻辑资源类型,提取多款抗辐射电路结构并开展重离子辐照实验。结果表明,互锁单元、单端口延时门、多端口延时门等加固方式对单粒子翻转阈值与截面等参数的改善效果明显,紧密DICE和分离DICE器件的翻转阈值分别为~32 Me V·cm2·mg-1和~37 Me V·cm2·mg-1。22 nm节点的瞬态脉冲扰动对器件翻转截面的影响不可忽视。此外,背偏调控对阈值电压和辐射引入的非平衡载流子收集过程有影响,±0.2 V的微弱背偏电压可引起抗辐射单元翻转截面倍数增加。考虑空间粒子在4π范围的分布规律,设计了大倾角高能重离子辐照实验,获取了部分加固电路的失效条件并分析了电离能损与能量沉积区域。相关结果与同LET低能重离子垂直辐照的实验数据存在显着差异,仅在垂直辐照条件完成单粒子实验可能存在器件抗辐射性能被高估的风险。研究发现,基于FDSOI工艺实现超强抗辐射SRAM型FPGA具有可行性,相关物理性结论可为22 nm以下节点的星载抗辐射器件的研发提供实验数据和设计依据。

郭欣宇[9](2021)在《N-糖依赖的蛋白质折叠和内质网滞留作用调控GPI锚定蛋白的成熟》文中研究说明N-糖基化介导的蛋白质的折叠成熟,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前体的合成以及转加到蛋白上形成GPI锚定蛋白均发生在内质网中。但新生成的GPI锚定蛋白此时仍然尚未成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结构重组才能成为成熟的蛋白。而结构重组的第一步就是肌醇脱酰基酶(PGAP1)介导的GPI脂质部分的肌醇脱酰基化反应,该反应发生在内质网中,对于GPI锚定蛋白高效的分选到运输囊泡必不可少。不同于其他错误折叠蛋白,错误折叠的GPI锚定蛋白并不依赖于内质网相关降解(ERAD)途径进行降解。在稳定状态下,绝大部分错误折叠的GPI锚定蛋白会被滞留在内质网中,当给予细胞一定的内质网压力时,它们会迅速的被释放到分泌途径中,短暂表达在细胞膜上,最终进入溶酶体降解。先前研究表明,内质网分子伴侣钙连蛋白的缺失会导致GPI肌醇脱酰基化效率降低。通过特异性的识别末端带有一个葡萄糖结构的N-糖链,钙连蛋白可以帮助蛋白质完成折叠。尽管钙连蛋白在蛋白质的内质网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已经被研究的相对透彻,但是其在GPI锚定蛋白的质量控制和结构重组中的具体作用仍有待研究。另外,先前有推论提出,GPI的肌醇脱酰基化反应是GPI锚定蛋白从蛋白质折叠状态转换到运输状态的检查点,但仍缺乏分子机制研究的支持。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证明了钙连蛋白/钙网蛋白循环在GPI锚定蛋白的成熟过程中扮演双重角色,并阐明了其分子机制。一方面通过识别末端带有葡萄糖的N-糖结构,钙连蛋白/钙网蛋白循环可以促进蛋白部分的折叠成熟,另一方面通过增加GPI锚定蛋白的内质网滞留时间,提高了PGAP1的肌醇脱酰基化效率。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钙连蛋白/钙网蛋白循环依赖的GPI肌醇脱酰基化作用广泛适用于带有N-糖基化修饰的GPI锚定蛋白。对于少数不带有N-糖基化修饰的GPI锚定蛋白来说,它们的肌醇脱酰基化反应则不依赖于钙连蛋白。通过对钙连蛋白的结构域活性位点进行突变,证明了其凝集素结构域在GPI锚定蛋白的脱酰基化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免疫共沉淀实验表明,钙连蛋白可以与错误折叠的GPI锚定蛋白产生相互作用,且该结合作用依赖于GPI锚定蛋白的N-糖链以及膜结合域。2)钙连蛋白介导了错误折叠的GPI锚定蛋白的内质网滞留。在野生型细胞中,错误折叠的GPI锚定蛋白主要定位在内质网中。在CANX&CALR-DKO细胞中错误折叠的CD59(C94S)与CD55(C81A)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上。在α-葡萄糖苷酶Ⅰ和Ⅱ缺失(MOGS-KO和GANAB-KO)的情况下,错误折叠的CD59(C94S)部分表达在细胞膜上。在野生型细胞WT中,N-糖修饰缺陷型错误折叠的CD59(N43Q,C94S)以及CD55(C81A,N95Q)主要表达在细胞膜上。以上结果表明钙连蛋白通过与蛋白上N-糖链的特异性结合,可以将错误折叠的GPI锚定蛋白滞留在内质网中。3)钙连蛋白在GPI锚定蛋白的成熟过程中起了辅助蛋白质折叠和促进肌醇脱酰基化的双重作用。少量表达在野生型细胞表面的错误折叠的GPI锚定蛋白可以被PI-PLC高效的切割,然而表达在CANX&CALR-DKO细胞表面的错误折叠的GPI锚定蛋白则表现出PI-PLC的切割抗性,表明其肌醇仍带有酰基链。在内质网压力诱导剂(毒胡萝卜素)的处理下,已经完成肌醇脱酰基化反应的错误折叠的GPI锚定蛋白会离开内质网而表达在细胞膜上。上述结果凸显了GPI锚定蛋白的内质网滞留作用对于GPI肌醇脱酰基化反应高效完成的重要性。4)充足的内质网滞留时间是PGAP1高效切割肌醇酰基链的必要条件。实验使用温度敏感型GPI锚定蛋白VSVGts-FLAG-EGFP-GPI(VFG-GPI)为模式蛋白,在四环霉素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诱导表达。在40°C诱导条件下,VFG-GPI会因蛋白部分的错误折叠而被滞留在内质网中。当温度降低至32°C时,VFG-GPI会被释放到分泌途径中,最终表达在细胞膜上。应用VFG-GPI的上述特性,研究发现在32°C进行诱导时,CANX&CALR-DKO细胞表面的VFG-GPI相较于野生型细胞表现出PI-PLC切割抗性。如果在40°C高温条件下进行诱导表达24小时,后将温度降低至32°C,CANX&CALR-DKO细胞表面的VFG-GPI则表现出了PI-PLC切割的敏感性,表明其肌醇酰基链在内质网滞留过程中已经完成了高效切割。

胡亮亮[10](2021)在《基于3He极化的立式超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肺部疾病的研究长期依赖于X射线及其相关技术。X射线属于电离辐射,不宜短期内多次反复使用,这使得疾病动态跟踪研究受到限制。磁共振(MR)成像技术无电离辐射且具有多参数信息提取能力,使得短期内可反复、动态、连续地观察生物组织生理和病理变化过程。但是,由于肺部氢质子密度远低于周边其他组织,且大量肺泡空腔与组织的界面导致肺部磁导率极度不均匀,因此以1H核自旋为介质的传统中高场磁共振设备难以呈现清晰的肺部影像。引入超极化3He气体作为媒介能点亮肺部,其可行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初步证实。为肺部疾病研究提供可连续、动态跟踪能力的专用仪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基于3He极化的肺部低场磁共振成像专用设备研发”的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项目。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开展基于3He极化的立式超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传统磁共振成像仿真方法输入参数为翻转角度,导致其存在不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磁场环境的问题和无法直接提供射频强度变化引起的实验现象信息的问题。为解决这两点问题,本文提出了链式磁共振成像仿真方法和准确性条件,并构建了稳定、精确、高效的磁共振成像仿真系统。传统超极化3He成像变角度激发序列参数严重依赖硬件参数,需要人工校准,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超极化气体成像实时校准序列和配套的成像算法,并在仿真系统上得到验证。(2)为了寻找开放程度更高的磁体解决方案,本文研究了四线圈结构的基本构型,提出了四线圈构型的统一结构约束方程,凝练出统一的四线圈构型求解用方程,并提出面向制造的优化安匝比方法,保证线圈匝数取整引起的性能下降量最小。分析并总结了线圈开放程度的趋势和引入截面尺寸后性能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探寻更优方案,提出相似模型四线圈和六线圈均匀场设计方法。使用该方法,本文研究了圆形(四线圈和六线圈)、多边形线圈设计立式磁体的特点,仿真验证了圆形四线圈比六线圈、多边形四线圈比圆形四线圈能够获得更开放的结构。在给定均匀区域尺寸和均匀指标的情况下,八边形结构综合性能最优,四边形结构最开放(均匀性稍差)。本文根据项目需要设计了自然冷却的立式超低场正八边形主磁体。为配合主磁体形状设计八边形结构的纵向梯度线圈,本文提出了将结构设计和磁场计算分离的纵向梯度线圈设计方法,最终方案应用成功。(3)完成了立式超低场磁共振系统搭建,基于该系统进行了超过60小时的水模和离体动物器官成像实验,实验中有效视场达到310mm×310mm×400mm。实验结果表明仪器工作稳定,且能够正确无畸变地呈现二维和三维图像,系统具备开展自旋回波序列以及FLASH序列成像实验能力。基于该系统还进行了超极化3He气体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在6.4s的时间内呈现了清晰的极化腔图像,验证了新序列和成像算法。与哈佛团队的设备性能对比表明设备具备屏气肺部成像能力。用本文方法研制的基于3He极化的立式超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具有信噪比高、无辐射、操作简便、性价比高等特点,在肺部疾病的跟踪诊疗方面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二、关于计数器翻转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计数器翻转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面向含噪中尺度量子技术的量子-经典异构计算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背 景
    1.1 量子计算基础
    1.2 通用量子比特门
    1.3 量子线路
    1.4 量子算法
    1.5 量子比特的物理实现及控制
2 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的比较
    2.1 存储、运算和控制的异质性
    2.2 存内计算与非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3 量子计算系统层次
    3.1 量子计算系统层次结构
    3.2 量子经典混合异构计算系统
4 量子程序设计语言
5 量子编译器
6 量子软硬件接口
7 量子控制微体系结构
8 挑 战
    8.1 量子程序设计语言
    8.2 量子中间表示
    8.3 量子软硬件接口
    8.4 与历史无关的量子操作波形产生
    8.5 分布式量子控制微体系结构
9 结 论

(2)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1.3.1 主要内容
        1.3.2 章节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大型电力变压器的故障研究
    2.1 变压器的故障分类
        2.1.1 变压器的内部和外部故障
        2.1.2 变压器的绕组和铁心故障
    2.2 电力变压器的绕组和铁心诊断方法研究
        2.2.1 绕组故障检测方法
        2.2.2 铁心故障检测方法
    2.3 变压器的振动机理
        2.3.1 变压器的振动来源和传播
        2.3.2 变压器绕组的振动机理
        2.3.3 变压器铁心的振动机理
        2.3.4 磁致伸缩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2.4 振动分析法
        2.4.1 传统方法的缺陷
        2.4.2 振动分析法的优势
    2.5 小波包变换概述
    2.6 机器学习算法
        2.6.1 支撑向量机
        2.6.2 极限学习机
        2.6.3 深度机器学习
        2.6.4 卷积神经网络
    2.7 本章小结
3 振动采集平台的设计
    3.1 振动传感器的选取和安装
        3.1.1 振动传感器的选取
        3.1.2 振动传感器的安装
    3.2 振动采集平台的设计
        3.2.1 抗干扰措施
        3.2.2 振动采集电路搭建
        3.2.3 采集板卡的原理
        3.2.4 振动采集平台的测试
        3.2.5 实地采集过程
    3.3 本章小结
4 STM32 的采集嵌入式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结构设计
    4.2 振动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2.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4.2.2 AD采样电路设计
        4.2.3 串口电路设计
        4.2.4 电源电路设计
    4.3 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4.3.1 软件平台
        4.3.2 软件程序设计
        4.3.3 Free RTOS操作系统移植
        4.3.4 主函数程序设计
        4.3.5 采样子程序设计
    4.4 测试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变压器振动数据的算法分析
    5.1 Hilbert变换和Hilbert谱
        5.1.1 本征模态函数必须要满足的条件
        5.1.2 本征模态分解
        5.1.3 希尔伯特-黄变换
    5.2 三种算法对比选择
        5.2.1 机器学习算法存在的问题
        5.2.2 小波变换与希尔伯特-黄的对比
        5.2.3 希尔伯特-黄本身的优势
    5.3 希尔伯特解包络
    5.4 变压器的振动数据的谱图
        5.4.1 稳态数据的分析和诊断
        5.4.2 发电数据的分析和诊断
    5.5 实验结果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下肢康复器设计与远程信息交互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下肢康复理论基础
        1.2.1 康复的目的
        1.2.2 肌力评估标准
        1.2.3 康复治疗措施简述
    1.3 下肢康复设备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现状分析与总结
    1.4 智慧医疗
        1.4.1 概念
        1.4.2 物联网在康复领域中的应用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下肢康复器结构设计与分析
    2.1 引言
    2.2 人体下肢简要分析
    2.3 下肢康复器结构设计
        2.3.1 自由度分析及机构设计
        2.3.2 设计中的人因工程
        2.3.3 数字化建模
    2.4 人机系统运动学分析
        2.4.1 正运动学
        2.4.2 逆运动学
        2.4.3 运动学仿真
    2.5 人机系统动力学分析
        2.5.1 动力学方程求解
        2.5.2 动力学仿真
    2.6 机械结构搭建与测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主动和被动控制策略研究
    3.1 引言
    3.2 动力系统选型
    3.3 被动控制策略
        3.3.1 PID控制
        3.3.2 梯形变速控制
        3.3.3 仿真分析
    3.4 基于下肢运动感测的主动控制策略
        3.4.1 多源信息感知系统
        3.4.2 肌力评定
        3.4.3 动作识别与分级训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下位机系统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
    4.1 引言
    4.2 硬件介绍
        4.2.1 主要硬件选型
        4.2.2 硬件体系结构
        4.2.3 主要硬件电路
        4.2.4 模块及传感器介绍
    4.3 软件开发
        4.3.1 开发平台简介
        4.3.2 软件层次结构
        4.3.3 RTOS构建
        4.3.4 驱动层软件开发
        4.3.5 应用层设计
        4.3.6 辅助功能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OneNET云平台信息交互系统设计
    5.1 引言
    5.2 基于EDP协议的数据交互实现
        5.2.1 协议介绍
        5.2.2 设备接入
        5.2.3 双向信息交互
        5.2.4 心跳保持
        5.2.5 命令解析
        5.2.6 平台断开与重连
    5.3 可视化应用界面开发
        5.3.1 触发器管理
        5.3.2 应用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综合测试实验
    6.1 被动训练测试
    6.2 肌力评定与训练测试
    6.3 云平台信息交互测试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微弧氧化负载等效模型及电流型脉冲变换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微弧氧化负载的研究现状
        1.2.1 脉冲电参量与膜层关系的研究现状
        1.2.2 微弧氧化负载等效模型的研究现状
    1.3 微弧氧化脉冲电源的研究现状
        1.3.1 脉冲电源拓扑的研究现状
        1.3.2 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微弧氧化负载等效模型与参数辨识
    2.1 微弧氧化负载等效模型
    2.2 参数辨识方法
        2.2.1 递推最小二乘法
        2.2.2 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
    2.3 基于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的负载等效模型参数辨识
        2.3.1 正脉冲作用下的模型参数辨识
        2.3.2 负脉冲作用下的模型参数辨识
    2.4 本章小结
3 非对称多电平脉冲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3.1 微弧氧化放电反应与脉冲形式
    3.2 新型非对称多电平脉冲变换器
        3.2.1 脉冲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3.2.2 交错并联控制
    3.3 应用于微弧氧化技术中的预测电流控制
        3.3.1 预测电流控制
        3.3.2 控制器延时误差补偿
        3.3.3 鲁棒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非对称多电平脉冲变换器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方案
    4.2 硬件系统设计
        4.2.1 主电路硬件选型
        4.2.2 驱动电路设计
        4.2.3 采样调理电路设计
    4.3 软件系统设计
        4.3.1 主程序设计
        4.3.2 中断子程序设计
        4.3.3 交错并联程序设计
        4.3.4 脉冲形式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脉冲变换器仿真与实验研究
    5.1 脉冲变换器的仿真分析
        5.1.1 交错并联对电流脉冲影响
        5.1.2 控制策略对脉冲影响
        5.1.3 预测电流控制鲁棒性分析
        5.1.4 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脉冲波形
    5.2 脉冲变换器的实验分析
        5.2.1 交错并联对电流脉冲影响
        5.2.2 控制策略对电流脉冲影响
        5.2.3 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脉冲波形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6)低开关频率下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开关频率下PMSM驱动系统调制算法研究现状
        1.2.2 低开关频率下PMSM驱动系统矢量控制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数学建模
    2.1 PMSM数学模型
        2.1.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PMSM数学模型
        2.1.2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PMSM数学模型
    2.2 PMSM矢量控制系统设计
        2.2.1 PMSM矢量控制系统常用算法
        2.2.2 PMSM矢量控制系统结构
    2.3 两电平电压源型逆变器调制算法分析
        2.3.1 SVPWM算法
        2.3.2 SHEPWM算法
    2.4 本章小结
3 PMSM驱动系统多模式调制策略研究
    3.1 多模式调制策略基本原理
    3.2 多模式调制算法切换点选取研究
        3.2.1 异步 SVPWM与同步 SVPWM切换分析
        3.2.2 不同脉冲数同步SVPWM切换分析
        3.2.3 不同脉冲数SHEPWM切换分析
        3.2.4 同步SVPWM与 SHEPWM切换分析
    3.3 仿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多模式调制算法下PMSM驱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4.1 基于复矢量的PMSM耦合性分析
    4.2 多模式调制算法下PMSM矢量控制系统耦合性分析
    4.3 精确解耦电流环控制器设计
    4.4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PMSM驱动系统控制策略实验验证
    5.1 多模式调制算法实验验证
        5.1.1 DSP程序设计
        5.1.2 实验结果分析
    5.2 基于d SPACE平台实验验证
        5.2.1 半实物仿真模型搭建
        5.2.2 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与可靠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嵌入式系统与工业化
        1.2.2 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需求
        1.2.3 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需求
    1.3 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结构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嵌入式系统理论
    2.1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
    2.2 嵌入式系统实时调度原理
    2.3 面向嵌入式实时系统的低功耗技术原理
    2.4 面向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技术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周期任务模型的低功耗调度算法
    3.1 相关研究
    3.2 系统模型
        3.2.1 任务模型
        3.2.2 功耗模型
    3.3 基于WCET比例空闲时间分配的周期任务低功耗调度算法
        3.3.1 研究动机
        3.3.2 LPABOWSA算法
        3.3.3 LPABOWSA算法实例分析
        3.3.4 实验与分析
    3.4 基于平衡点的周期任务低功耗调度算法
        3.4.1 研究动机
        3.4.2 LPABOBF算法
        3.4.3 实验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合任务模型的低功耗与可靠性协同优化调度算法
    4.1 相关研究
    4.2 系统模型
        4.2.1 任务模型
        4.2.2 功耗模型
        4.2.3 可靠性模型
        4.2.4 常带宽服务器规则
    4.3 RLPMABC算法
        4.3.1 离线阶段
        4.3.2 运行阶段
        4.3.3 RLPMABC算法步骤
        4.3.4 RLPMABC算法调度实例
    4.4 实验与分析
        4.4.1 能耗对比
        4.4.2 平均出错率对比
        4.4.3 能耗与非周期任务平均响应时间乘积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冗余多线程的轻量级软错误检测技术研究
    5.1 相关研究
        5.1.1 硬件中的软错误
        5.1.2 基于RMT的软错误检测技术
    5.2 研究动机
    5.3 LEDRMT技术
        5.3.1 复制域
        5.3.2 内存操作指令
    5.4 实验与验证
        5.4.1 软错误注入
        5.4.2 SDC覆盖率
        5.4.3 性能开销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冗余多线程的软错误容错技术研究
    6.1 相关研究
    6.2 研究动机
    6.3 FERNANDO特性
        6.3.1 增强的错误检测
        6.3.2 全面的错误恢复
        6.3.3 不可恢复的错误
        6.3.4 FERNANDO的实现细节
    6.4 实验与验证
        6.4.1 编译与环境
        6.4.2 软错误注入
        6.4.3 错误覆盖率
        6.4.4 运行时间开销
    6.5 结果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束语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8)纳米SRAM型FPGA的单粒子效应及其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空间辐射环境与辐射效应简介
    1.2 单粒子效应及其表征分析方法
        1.2.1 单粒子效应物理机制
        1.2.2 单粒子效应的主要类型
        1.2.3 单粒子效应核心参数
        1.2.4 单粒子效应实验方法
        1.2.5 单粒子效应的数值仿真技术
    1.3 SRAM型 FPGA的发展现状
    1.4 典型 SRAM型 FPGA的资源架构
        1.4.1 可配置逻辑块
        1.4.2 互连与布线资源
        1.4.3 可编程的输入输出单元
        1.4.4 其他资源
    1.5 SRAM型 FPGA的单粒子效应研究现状
        1.5.1 SRAM型 FPGA单粒子效应基本介绍
        1.5.2 晶体管密度对SRAM型 FPGA单粒子效应的影响
        1.5.3 晶体管工作参数对SRAM型 FPGA单粒子效应的影响
        1.5.4 SRAM型 FPGA单粒子效应加固技术面临的挑战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第2章 SRAM型 FPGA单粒子效应测试方法与实验技术
    2.1 本章引论
    2.2 单粒子效应测试方法与流程
        2.2.1 单粒子闩锁的监测与防护
        2.2.2 单粒子功能中断测试
        2.2.3 单粒子翻转的测试
    2.3 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硬件模块
    2.4 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软件模块
    2.5 单粒子效应实验测试向量的设计
    2.6 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功能验证
    2.7 重离子单粒子效应辐照实验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米级商用SRAM型 FPGA单粒子效应实验
    3.1 本章引论
    3.2 器件选型与参数信息
    3.3 实验向量设计
    3.4 辐照实验条件与参数设计
        3.4.1 重离子辐照条件与参数计算
        3.4.2 脉冲激光辐照条件与参数
    3.5 单粒子效应数据结果
        3.5.1 相同工艺不同结构BRAM与 CRAM的实验结果
        3.5.2 相同工艺不同结构DFF的实验结果
        3.5.3 测试参量依赖性的实验结果
        3.5.4 FinFET工艺器件的实验研究
    3.6 分析与讨论
        3.6.1 存储单元单粒子翻转机理讨论
        3.6.2 测试技术与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纳米SRAM型 FPGA单粒子效应加固技术研究
    4.1 本章引论
    4.2 单元级版图加固的SRAM型 FPGA
    4.3 电路级配置模式加固的SRAM型 FPGA
        4.3.1 电路级配置模式加固的BRAM
        4.3.2 电路级配置模式加固的DFF
    4.4 加固单元与电路的重离子实验设计
    4.5 单元级版图加固效果的实验研究
        4.5.1 单元级版图加固对SEU的影响
        4.5.2 单元级版图加固对SEFI的影响
    4.6 电路级配置模式加固效果的实验研究
        4.6.1 配置模式加固的BRAM
        4.6.2 配置加固的DFF
    4.7 加固效果及适用性讨论
        4.7.1 单元级版图加固的效果及适用性
        4.7.2 电路级配置模式加固的效果及适用性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在轨翻转率及空间应用
    5.1 本章引言
    5.2 空间翻转率预估流程
    5.3 重离子引起的空间翻转率预估
    5.4 降低小尺寸SRAM型 FPGA空间翻转率的方法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FDSOI工艺抗辐射电路及其应用
    6.1 本章引言
        6.1.1 提升纳米SRAM型 FPGA抗单粒子效应能力的主要途径
        6.1.2 抗辐射SRAM型 FPGA涉及的单元与电路类型
        6.1.3 纳米FDSOI工艺器件单粒子效应研究现状
        6.1.4 本章研究内容
    6.2 22 nm UTBB FDSOI器件
    6.3 基于22 nm FDSOI工艺的DFF测试电路
    6.4 基于22 nm FDSOI工艺的抗辐射SRAM
    6.5 FDSOI测试样片的单粒子效应实验设计
        6.5.1 测试样片的实验向量设计
        6.5.2 单粒子效应实验参数与条件
    6.6 FDSOI DFF单粒子效应实验结果
        6.6.1 FDSOI DFF单粒子翻转截面
        6.6.2 测试频率对DFF单粒子翻转的影响
        6.6.3 数据类型对DFF单粒子翻转的影响
        6.6.4 背偏电压对DFF单粒子翻转的影响
        6.6.5 DFF中单粒子翻转类型统计
    6.7 FDSOI SRAM单粒子效应实验结果
        6.7.1 FDSOI SRAM单粒子翻转特征
        6.7.2 测试应力对SRAM单粒子翻转的影响
        6.7.3 FDSOI SRAM单粒子翻转位图
    6.8 FDSOI的抗辐射电路加固效果讨论
        6.8.1 FDSOI DFF抗辐射加固效果
        6.8.2 FDSOI SRAM抗辐射加固效果
    6.9 影响22 nm FDSOI器件单粒子效应敏感性的关键参量
    6.10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缩写对照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N-糖依赖的蛋白质折叠和内质网滞留作用调控GPI锚定蛋白的成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索引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概述
    1.2 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蛋白
        1.2.1 哺乳动物细胞中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的基本结构
        1.2.2 哺乳动物细胞中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GPI-APs)的生物合成途径
        1.2.3 新生肽段由糖基磷脂酰肌醇(GPI)转氨酶转加到脂质前体上
        1.2.4 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的脂质结构在内质网及高尔基体的重组过程
        1.2.5 糖基磷脂酰肌醇(GPI)肌醇酰基链由PGAP1 切除
        1.2.6 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蛋白的胞内运输途径
        1.2.7 PGAP1 缺陷型病人多伴有脑部疾病
    1.3 蛋白合成的内质网质量控制以及蛋白质的N-糖基化
        1.3.1 蛋白质分子伴侣
        1.3.2 蛋白质的N-糖基化修饰
        1.3.3 钙连蛋白与钙网蛋白
        1.3.4 钙连蛋白与钙网蛋白介导的内质网质量控制
        1.3.5 内质网滞留信号
        1.3.6 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蛋白的质量控制
    1.4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研究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钙连蛋白缺失对于GPI锚定蛋白肌醇脱酰基化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细胞系,培养条件及质粒
        2.2.2 培养基,试剂,抗体和酶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大肠杆菌培养基配制
        2.3.2 其他试剂的配制
        2.3.3 大肠杆菌XL10-Gold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3.4 敲除质粒构建通用步骤
        2.3.5 重组质粒构建的通用步骤
        2.3.6 基因定点突变通用操作
        2.3.7 哺乳动物细胞HEK293 培养基,冻存液以及反应缓冲液配制
        2.3.8 HEK293 细胞复苏
        2.3.9 HEK293 细胞消化传代
        2.3.10 HEK293 细胞冻存
        2.3.11 HEK293 细胞通用质粒转染步骤
        2.3.12 应用CRISPR-Cas9 系统在HEK293 细胞中进行基因敲除
        2.3.13 细胞PI-PLC处理以及细胞表面蛋白抗体染色和流式分析
        2.3.14 逆转录病毒的包装,收集以及细胞转染和稳定表达细胞系的获得
    2.4 结果与讨论
        2.4.1 CANX&CALR-DKO细胞膜表面GPI锚定蛋白PI-PLC抗性分析
        2.4.2 非N-糖基化修饰的 GPI锚定蛋白的 PI-PLC抗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钙连蛋白的功能性结构域对调控GPI肌醇脱酰基化反应的影响
    3.1 前言
        3.1.1 钙连蛋白与钙网蛋白的结构
        3.1.2 钙连蛋白/钙网蛋白与糖链的结合
        3.1.3 钙连蛋白/钙网蛋白的P结构域与ERp57及ERp29 的结合
    3.2 实验材料
        3.2.1 细胞系,培养条件及质粒
        3.2.2 培养基,试剂,抗体,酶以及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免疫印迹法相关溶液配制
        3.3.2 HEK293 全细胞蛋白提取
        3.3.3 蛋白质免疫共沉淀通用操作
        3.3.4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通用操作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钙连蛋白的凝集素结构域对GPI肌醇脱酰基化反应的影响
        3.4.2 ERp57 的缺失对GPI的肌醇脱酰基化反应的影响
        3.4.3 钙连蛋白与CD59 的相互作用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错误折叠的GPI锚定蛋白在敲除型细胞中的定位分析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共聚焦免疫荧光操作(荧光蛋白融合)
        4.3.2 CHX,MG132 以及Bafilomycin A1 处理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错误折叠的CD59(C94S)降解途径的研究
        4.4.2 错误折叠的GPI锚定蛋白在CANX&CALR-DKO细胞中的定位分析
        4.4.3 N-糖基化修饰对于错误折叠的GPI锚定蛋白定位的影响
        4.4.4 钙连蛋白凝集素结构域对于错误折叠的GPI锚定蛋白的定位影响
        4.4.5 CANX&CALR-DKO中错误折叠蛋白定位变化的普适性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错误折叠的 GPI锚定蛋白的 PI-PLC抗性分析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
    5.3 实验方法
        5.3.1 毒胡萝卜素TG处理方法(流式细胞分析检测)
        5.3.2 毒胡萝卜素TG处理方法(共聚焦显微镜免疫荧光定位分析)
        5.3.3 细胞RNA测序样品制备
        5.3.4 ELISA法检测细胞表面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在内质网压力的诱导下,错误折叠的GPI锚定蛋白的定位分析
        5.4.2 在内质网压力诱导下的错误折叠蛋白定位改变的普适性研究
        5.4.3 钙连蛋白在GPI锚定蛋白成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5.4.5 CANX&CALR-DKO表面的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质网滞留作用对GPI肌醇脱酰基化反应的影响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
    6.3 实验方法
        6.3.1 四环霉素处理方法
        6.3.2 随着时间变化细胞膜上VFG-GPI的表达水平检测
        6.3.3 不同诱导条件下VFG-GPI的 PI-PLC酶切处理方法
        6.3.4 共聚焦荧光操作(VFG-GPI蛋白的胞内定位)
    6.4 结果与讨论
        6.4.1 VFG-GPI蛋白诱导表达分析
        6.4.2 在40°C条件下,CANX&CALR-DKO细胞中VFG-GPI定位分析
        6.4.3 内质网滞留作用对于GPI肌醇脱酰基化反应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课题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附表
附录 Ⅱ: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基于3He极化的立式超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肺部疾病影像手段概述
        1.1.2 磁共振肺部成像概述
        1.1.3 超低场磁共振系统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低场磁共振技术研究现状
        1.2.2 磁共振成像仿真现状
        1.2.3 磁路系统研究现状
        1.2.4 磁共振谱仪技术现状
    1.3 研究重点和难点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磁共振成像基础
    2.1 磁共振现象与原理
        2.1.1 原子核的磁性
        2.1.2 核子极化
        2.1.3 磁共振现象与共振条件
        2.1.4 弛豫现象
        2.1.5 磁共振信号
    2.2 磁共振成像原理
        2.2.1 空间编码
        2.2.2 层面选择
        2.2.3 K空间与成像序列
第三章 磁共振成像仿真
    3.1 链式磁共振仿真方法
        3.1.1 布洛赫方程
        3.1.2 链式仿真方法
        3.1.3 仿真方法比较
    3.2 磁共振成像仿真系统设计与验证
        3.2.1 仿体模型
        3.2.2 磁路系统仿真模型
        3.2.3 仿真计算单元
        3.2.4 射频接收线圈仿真模型
        3.2.5 谱仪仿真模型
        3.2.6 仿真系统验证
    3.3 仿真平台应用
        3.3.1 超低场磁共振平台梯度参数选择与验证
        3.3.2 超极化与热极化成像的异同比较
        3.3.3 超极化~3He成像序列设计与验证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超低场磁共振系统磁场设计方法研究
    4.1 磁场计算基础
        4.1.1 毕奥-萨伐尔定律
        4.1.2 有限长直导线的磁场计算
        4.1.3 圆弧导线的磁场计算
        4.1.4 多线圈磁场计算
    4.2 立式超低场磁共振主磁体选型
        4.2.1 主磁体分类
        4.2.2 主磁体主要性能指标
        4.2.3 主磁体总体方案选择
    4.3 圆环形四线圈均匀场方案总结
        4.3.1 引言
        4.3.2 圆环形四线圈结构解集和约束方程
        4.3.3 基于约束方程的优化设计方法
        4.3.4 Lee-Whiting线圈构型优化实验
        4.3.5 圆形四线圈构型性能分析实验
    4.4 相似模型均匀场设计方法
        4.4.1 运用相似性建模
        4.4.2 相似模型四线圈均匀场设计方法
        4.4.3 相似模型六线圈均匀场设计方法
    4.5 立式超低场主磁体设计与实施
        4.5.1 立式超低场主磁体仿真
        4.5.2 正八边形双极板主磁体
    4.6 纵向梯度线圈设计
        4.6.1 结构设计与磁场计算分离的设计方法
        4.6.2 八边形纵向梯度线圈的设计与实现
    4.7 本章小节
第五章 超低场磁共振系统构建与验证
    5.1 磁共振控制系统
        5.1.1 磁共振谱仪设计探讨
        5.1.2 序列开发环境设计探讨
        5.1.3 磁共振设备调试终端软件简介
    5.2 超低场磁共振系统集成
        5.2.1 磁共振系统构成
        5.2.2 功能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
        5.2.3 系统集成
        5.2.4 系统集成经验总结
    5.3 超低场磁共振系统性能验证
        5.3.1 热极化~1H成像实验
        5.3.2 超极化~3He气体成像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贡献
        6.1.2 具体工作成效与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基于旋转矩阵的仿真方法
附录 2 链式仿真样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四、关于计数器翻转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面向含噪中尺度量子技术的量子-经典异构计算系统[J]. 付祥,郑宇真,苏醒,于锦涛,徐炜遐,吴俊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21(09)
  • [2]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D]. 惠豪.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下肢康复器设计与远程信息交互系统实现[D]. 张文悉. 江苏理工学院, 2021
  • [4]微弧氧化负载等效模型及电流型脉冲变换器的研究[D]. 王宇鹏.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全阶磁链观测器的异步电动机无速度传感器低速性能研究[D]. 陈付豪.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6]低开关频率下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 段宇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嵌入式系统的低功耗与可靠性技术研究[D]. 吴昊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9)
  • [8]纳米SRAM型FPGA的单粒子效应及其加固技术研究[D]. 蔡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9]N-糖依赖的蛋白质折叠和内质网滞留作用调控GPI锚定蛋白的成熟[D]. 郭欣宇. 江南大学, 2021(01)
  • [10]基于3He极化的立式超低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设计方法研究[D]. 胡亮亮.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标签:;  ;  ;  ;  ;  

反向翻转的充要条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