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作品翻译的文化适应性

论文学作品翻译的文化适应性

一、试论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适应性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贾一村[1](2020)在《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后第一部进行系统外译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着作,也是20世纪我国对外影响最大的中央文献着作之一。其俄文译着诞生于50多年前,整体质量精湛,文中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多元系统理论主张以动态、发展、关联的眼光来研究翻译问题,将翻译活动置身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关注政治、社会文化等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为本文开展翻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选》一至三卷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作为翻译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多元系统理论之视角,对《毛选》俄译情况进行审视、评价、探讨、总结和展望,深挖其翻译研究价值。首先,本文整理了《毛选》及其俄译本的出版发行状况,并通过文本分析路径,对《毛选》中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共计约700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空缺、制度文化空缺和精神文化空缺三大类,并继续向下细分为7小类,归纳总结出《毛选》俄译本所采取的4套翻译方法、7种翻译策略和3条翻译理念,共同形成了《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随后,再通过社会分析路径,借助多元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以“当年视角”来对《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进行评析和探讨。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以“文化空缺”现象为例,通过对编译局版与莫斯科版的《毛选》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深度解析当年编译局译者修订译文时的主要考量及背后所遵循的翻译逻辑,清晰还原了当时政治系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两方面)和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交流、教育发展、译学思想三方面)的多种文本外因素对《毛选》的文本翻译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毛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以当年之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毛选》译文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整体精湛的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对译文中一些可优化提升之处(比如,一些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词的翻译需完善、某些文化内涵信息翻译不全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进行商榷和探讨。然后,回归“当今视角”,理清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新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整理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在5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提出的4点新要求。以此为参照,以当代之眼光重新审视当年的《毛选》译文并对其做出评析,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翻译新问题(比如,其翻译整体策略的优化调整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和共同记忆的丧失而导致的“文化新空缺”问题,以及通过译者艺术“演译”而产生的“逆向文化空缺”问题等)进行探讨,为其他中央文献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毛选》俄文翻译整体质量精湛,采用了丰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体现了鲜明的翻译理念,符合当年“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我国译界的“标杆”和经典之作。第二,以当年之标准审视《毛选》译文,在总体翻译质量精湛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一些翻译处理尚可探讨和商榷。第三,以当今之眼光审视《毛选》译文,其整体方略宜做适当调整(由“忠实为主”转向“整体均衡”),文中一些翻译案例的处理需与时俱进加以完善。第四,《毛选》俄译本的最终面貌是文本翻译和社会力量共同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内多种因素对《毛选》译文面貌的塑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毛选》文本中包含内容丰富的“文化空缺”现象,译者对其翻译处理整体上佳,但“文化空缺”是动态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既有“消亡”,又有“新生”),因此其翻译工作亦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后,立足当前,本文总结了《毛选》俄译的历史意义,并展望未来,探讨了《毛选》优良翻译传统(主要包括: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力求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董娜[2](2020)在《从文化差异对英语文学翻译的影响探析》文中提出在现代社会,为了促进国家的发展,每个国家的联系都越来越密切,国家间的交流也逐渐增加。英语是国家间交流的桥梁,但是由于文化差异较大,所以在英语翻译时易出现偏差。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不仅要转换语言,同时也要应对语言文化差异问题。因此在英语文学翻译中要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出发,在明确文学内涵的基础上找准其中的差异点,找出存在道德影响的因素,做好文化差异处理工作,提升翻译的准确性。

张涵清[3](2020)在《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近代早期日本之翻译文化史》为例》文中提出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的源文本来自丽贝卡·克莱门茨《近代早期日本之翻译文化史》的第三章“汉语文本”,以及第二章“古典日语文本”和第四章“西方语言翻译”的部分内容。《近代早期日本之翻译文化史》是第一本全面考察德川时期日本翻译文化史的书,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分类。书中涉及大量术语和与文化信息相关的表达,汉译难度较大,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结合更具翻译研究价值。本文以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为理论基础,突出文化翻译观之“翻译应以文化为单位”和“翻译应实现译语文化上的功能对等”的原则,从文化补偿、文化适应性两个方面探讨学术着作的标题、术语及长难句翻译策略。本次翻译实践旨在把握学术着作系统性、理论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在熟悉相关文化背景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灵活应用翻译策略。研究发现,文化补偿法能准确直白地传达相关词组的文化内涵,使译文不受原文形式与字面意义的束缚,实现从字面含义到文化含义的文化转换目标。在长难句翻译方面,本文以文化适应性为理论基础,通过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的处理、文化信息的解码与传递两个方面解决翻译难题。本文阐述了文化翻译观对人文社科着作翻译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此类着作中术语、标题、长难句的翻译具有指导作用。希望对解读文化翻译观在英汉翻译中文化信息的处理方面有所启发。

王宣懿[4](2020)在《陕西乡土文学英译审美再现策略研究 ——基于贾平凹长篇小说九十年代后译本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要求下,提升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塑造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正是跟进我国文化战略的重要方式。中华民族得以长盛不衰的根源在于源远流长的厚重文化,而文学因其艺术特征能对特定的文化环境进行广阔的表现及深度地挖掘,也因此成为当前我国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优秀的乡土题材小说作品实为首要选择。以贾平凹先生的作品为其中代表的陕西乡土文学,在翻译领域至今仍具有巨大研究和开发价值,近年来也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置于中西审美差异固有的现实中,如何重现原作文化审美价值是译者所需迎接的挑战。不同文化通过译介实践得以对话和交流,有效的策略选择亦是文化战略的根本前提。近年来学者们也意识到译介实践不止于达意与句法层面的约定俗成,更在于其文化美感的重现。美学的发展为文化翻译的策略选择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其旨在帮助了解翻译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从而提高在翻译中的实际处理能力。此外,与作者的创作过程相当,以译者的艺术修养及文化理解为重要推动才能最终实现翻译对文化输出的作用及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审美意识需参与全程,且需以读者需求为最终目的,将译本的审美价值功能发挥至最大。本文将立足于对陕西乡土文学文本的深度理解和研究,以非形式系统层面切入,对其中文化负载内容为核心关照,旨在以并结合确切语料展开研究,并在翻译美学思想的指导下立足具体案例,探索美感再现策略的选择,及审美主客体于译介实践中关系的维持与相互适应的方式,并对乡土文学的英译实践提出理论的归纳及实践方法的总结,为文化译介实践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与铺垫。前言部分将介绍选题背景及其意义,并概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将从译者创作和读者接受维度两方面考察,分析宏观文化战略下乡土文学的译介的需求。第二章将以陕西乡土文学的英译为例,分析在审美再现的需求下,对于文化美感重现的关注和需求。第三章将具体归类并分析阐释贾平凹九十年代后英译作品审美再现策略选择方式,阐述其为译学研究所提供的价值与借鉴意义,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

彭秀银[5](2019)在《毕飞宇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在翻译美学、译介学和读者接受等理论框架下选择当下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中国作家个案进行跨学科研究,探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对外翻译、传播和接受。文学作品是文化的载体,负载着民族文化各个方面的内容,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当代优秀作家及其优秀作品的海外译介研究具有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毕飞宇是中国当代青年作家的杰出代表,在国际上享有声誉;是中国当代作家在海外译介中少数比较成功的典范之一。因此,毕飞宇小说及其译介研究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意义。本论文以葛浩文和林丽君合作翻译的毕飞宇三部小说《青衣》、《玉米》和《推拿》为蓝本,紧紧围绕毕飞宇三部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传播和接受”这一主体,从“毕飞宇小说概述”、“毕飞宇小说中英文本对比研究”、“译者行为研究”、“传播研究”、“读者接受研究”以及“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反思与展望”六个方面展开。通过探究毕飞宇小说及其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旅行,为中国文学作品的创作、翻译、推介和“走出去”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路径。本论文首先从宏观上对毕飞宇小说的特点进行了概述。毕飞宇小说语言的辨识度极高,有着鲜明的“毕飞宇腔调”;毕飞宇小说主题集普适性与民族性于一体,在中国特色文化和特殊历史背景下聚焦老弱、病残和女性等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和情感困境,书写他们的生活与情感、尊严与担当、奋斗与拼搏。毕飞宇充满人文情怀的文学创作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语言层面、篇章层面、叙事层面、副文本层面对《青衣》、《玉米》和《推拿》三部单行本小说的中英文本做了细致详尽的文本对比和比较研究,考察了译者葛浩文和林丽君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发现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忠实于原文,有益于英语世界读者了解更多的汉语表达和中华民族文化,有益于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在篇章层面,译者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根据逻辑关系和意义关系把长段落分成短段落,小说人物对话单独成段,迎合了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与思维逻辑,是更高层次上的忠实,有益于中国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通过对三部小说中英文本的历时比较研究,本文发现时间上越是靠近当下的小说翻译,直译的比重越大,解释性的副文本越少。伴随着莫言获得诺奖、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增强、“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海外读者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日益增多。本论文也指出了三部小说英文译本中存在着的不忠实翻译,即欠额翻译和误译;认为国家应该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培养本土翻译实践人才和翻译研究人才,构建本土翻译家与国外汉学家合作的翻译模式与翻译平台是大量减少甚至杜绝欠额翻译和误译现象的有效途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市场的有效传播离不开人的因素。译者行为研究、传播研究和接受研究是译介研究中的重要部分,是围绕“人”的研究。从翻译之初的作品选择和翻译模式选择,到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的选择,再到翻译过程中具体的语言、结构等细节的处理,都是由译者决定。译者在中国文学作品海外译介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国文学作品成功译介的第一步。在对外传播环节,文学代理人、出版商和销售商发挥着主导作用。接受研究聚焦于读者和读者评论,是对文学作品译介效果的最终评判。通过对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网站亚马逊美国网站和最大的读书社区网站好读网(goodreads)上所有读者评论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不少读者对中国文学和文化有兴趣,有的读者关注小说的普适价值和文学价值;有的读者关注小说中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通过对读者评论内容与侧重点的分析,本文发现英语世界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兴趣开始增强。毕飞宇小说在英语世界比较成功的译介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走出去”提供了一个路径和参考。但是,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化的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步加深的过程,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接受规律。作者、译者、学者和文学文化研究者,需要努力提高作品质量、增强作品的代表性、提升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把最真实、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影响力的当代文学作品译介出去。

张蓓蓓[6](2017)在《接受美学视角下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作品翻译是两种文化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学理念的转换。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要求读者与原作者、译者共同创造文学作品的价值意义。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背景,针对文学翻译语言规范化与文化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来探讨翻译中的美学"韵味"及"审美"意义,从而提高文学作品的翻译水平。

金胜昔[7](2017)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诗经典作品的外译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唐诗中存在大量转喻现象,其修辞效力能够增强诗意,提升美感,激发读者无限的联想。适切处理这些转喻现象对于保证和提升诗歌译文质量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然而,转喻具有明显的文化专属性,不同语言文化间转喻类型的确定、转喻喻体和喻标的选择都存在差异,这给译者处理唐诗中的转喻现象带来了挑战。转喻研究发轫于修辞观,经由语义观,发展到今天的认知观,为深入研究唐诗中的转喻翻译提供了新的维度。然而,综观文献,鲜见相关系统研究,主要原因在于转喻翻译的认知研究刚刚萌芽。当前,唐诗经典中转喻翻译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依据传统修辞学理论来界定转喻,缩小了转喻现象涵盖的范围;研究的语料多是某首唐诗及其若干译文,语料来源渠道过窄;研究路径单一,主要是基于概念转喻理论来解释译者处理唐诗中个别转喻修辞现象时的认知操作。上述不足为开展本研究留存了一定的空间。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涉及哪些翻译策略?这些策略反映了译者什么样的翻译倾向?(2)唐诗经典中的复杂转喻现象在翻译过程中是被如何处理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处理方式的因素是什么?(3)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体现了译者什么样的主体作用?译者的主体性是如何得以发挥的?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秉持翻译的体验认知观,主张译者对唐诗经典中转喻项的处理是在语言与认知两个维度内进行加工的结果,并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唐诗经典中转喻翻译的认知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自建小型语料库(以《唐诗三百首》及两位中外专家译者许渊冲和彼得·哈里斯的译文为语料),依据“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部,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观点来界定语料库中的转喻,把语料库中所有在诗歌语境下基于转喻思维的表达(包括词和短语)都归并到转喻这一上位概念。根据这一界定我们构建了转喻识别的五步骤模型,分别对源语唐诗文本中的转喻项和译语文本中的对应项进行人工识别与手动标注,同时确定所标注对象的转喻类型和所属的理想认知模型,然后采取观察、描写与解释的研究路径,尝试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转喻翻译的策略是译者对唐诗中转喻表达进行识解,并在译文中进行例示的认知操作、翻译方法、翻译技巧的集合。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对唐诗转喻项的翻译过程中,源语转喻项的理想认知模型和译文对应项的理想认知模型存在切换,目的语理想认知模型中的对应转喻类型相对于源语而言存在动态调整;具体而言,源语转喻项的加工主要有六种路径,包括“将源语喻体在译文中单独呈现,将源语喻标在译文中单独呈现,将源语喻体与喻标在目的语中的对应项全部呈现,将源语中具有相同转喻义的另一相关喻体在译文中呈现,将源语转喻喻体用目的语特有的喻体来替换,以及对喻体和喻标进行空集化处理”。目的语语言层面涉及的翻译技巧包括采取与源语项词类、句法相对应的语言形式;或是在目的语中转换源语表达的词类,在词汇与句法间进行转换,在句法层面进行转换;或是在译文中适当增词、减词;或是进行适当的语序调整等。这些技巧有利于呈现或是隐藏源语转喻现象。转喻翻译策略反映了译者翻译过程中归化或是异化的处理倾向,而译者对源语文化的不同态度(通过归化和异化所体现)又反过来影响了译者对转喻现象翻译方法和技巧的选择。(2)唐诗经典中复杂转喻包括存在多重映射的转喻链现象,以及因隐喻和转喻的互动而形成的“转隐喻”和“隐转喻”现象。翻译多重映射的链条转喻,可以依据复杂转喻中转喻链的映射环节,进行不同的取舍,保留始源域,或者选取转喻链条某一区间上的靶域n-1/(源域n-1),或是保留靶域n的方式来进行。在处理“转隐喻”和“隐转喻”现象中的转喻与隐喻互动关系时,译文中能够再现这种互动关系;但是某些复杂转喻承载了大量源语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存在文化空缺,因此不能完全再现,这样就需要解构二者的组合,即将“转隐喻”和“隐转喻”中的要素进行拆分,在目的语中以独立的隐喻或转喻形式进行呈现;或是将原文中的这一复杂转喻现象省略不译,即在译文中消解转喻与隐喻间的互动关系。唐诗中的复杂转喻在目的语文化中再现或消解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制约:译者对这些复杂转喻敏感度的高低,译者对转喻翻译所采取的策略,以及译者归化和异化的翻译倾向。上述因素会影响到复杂转喻现象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再现。另外,复杂转喻现象自身,即其所具有的跨文化适应性与语境适切性也制约着它们在目的语中的呈现方式。(3)唐诗经典中转喻项的翻译,既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又反映出译者的受动性(受制约性)。译者的创造性和受动性外化为译者对于转喻翻译策略的选择,而深层认知动因则在于译者所进行的概念整合。译者在宏观层面解构诗歌原文与建构诗歌译文的两轮概念整合过程中,通过对转喻项进行微观层面的概念整合来发挥其译者主体性。唐诗转喻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创造性和受动性的统一,而概念整合的认知操作,为译者发挥其主体性提供了有力的认知理据。本研究的结论是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不仅仅是单纯语符间的转换或是修辞层面的转换,这些转换只是译者认知操作的外在表现;转喻翻译的实质是译者在概念层面对源语转喻项的识解和对译文的例示。

冯全功[8](2017)在《文学翻译中的修辞认知转换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修辞认知与概念认知是相对的概念,二者都是人类认识与表征世界的基本途径。本文探讨了文学翻译中修辞认知的三大转换模式:修辞认知转换为概念认知、修辞认知转换为修辞认知、概念认知转换为修辞认知,可以假设三者对原文的文学性分别起弱化、等化与强化的作用。译者对修辞认知机制的充分调用有利于增强译文本身的文学性,提高译文作为独立文本的价值。

倪璐璐[9](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刘琦[10](2016)在《跨文化交际中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化,为了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文化交流必不可少,而要想进行文化交流,必然会涉及到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翻译,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良好地翻译才能让更多人对此加深理解,因而文学翻译已经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所谓翻译,主要是对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转换,让受众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了解不同语言所表达出的含义。在今天,为了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各种翻译活动不可或缺,尤其是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已经成为了当今译者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因而,英美文学作品必然会受到特定民族文化的影响,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使得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更具特色。

二、试论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适应性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适应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依据
    2.研究对象及思路
    3.研究方法
    4.研究价值和意义
    5.论文结构
第一章 《毛泽东选集》基本概况及其翻译研究
    1.1 《毛选》的基本概况
    1.2 《毛选》出版发行概况
    1.3 《毛选》的外译概况
    1.4 《毛选》的俄译概况
    1.5 《毛选》翻译研究现状
第二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空缺”现象及其研究综述
        2.1.1 “空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2.1.2 “文化空缺”的概念界定
        2.1.3 “文化空缺”的分类与《毛选》俄译研究
    2.2 多元系统理论综述
        2.2.1 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2.2.2 多元系统理论与《毛选》俄译研究
    2.3 研究思路之建构
        2.3.1 文本分析路径
        2.3.2 社会分析路径
        2.3.3 整体研究思路
第三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3.1 物质文化空缺
        3.1.1 人称文化空缺
        3.1.2 物称文化空缺
    3.2 制度文化空缺
        3.2.1 民俗文化空缺
        3.2.2 体制文化空缺
    3.3 精神文化空缺
        3.3.1 思维方式空缺
        3.3.2 价值观念空缺
        3.3.3 审美意识空缺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方略研究
    4.1 《毛选》俄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4.1.1 文化内涵“共有”:直译法
        4.1.2 文化内涵“相通”:换译法
        4.1.3 文化内涵“缺省”:意译法、注释法
        4.1.4 文化内涵“冗余”:减译法、省译法
    4.2 《毛选》俄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4.2.1 求真保全,原汁原味
        4.2.2 简明清晰,精确具体
        4.2.3 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4.2.4 移形换位,闪展腾挪
        4.2.5 舍“象”取“义”,拨云见日
        4.2.6 因“境”制“译”,文化融通
        4.2.7 化繁为简,减负增效
    4.3 《毛选》俄译本翻译理念研究
        4.3.1 以我为主,坚守底线
        4.3.1.1 以我为主
        4.3.1.2 坚守底线
        4.3.2 内外有别,有的放矢
        4.3.2.1 内外有别
        4.3.2.2 有的放矢
        4.3.3 群策群力,统筹全局
        4.3.3.1 群策群力
        4.3.3.2 统筹全局
第五章 当年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之审视
    5.1 政治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5.1.1 国际政治之影响
        5.1.1.1 国际政治概况
        5.1.1.2 国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1.2 国内政治之影响
        5.1.2.1 国内政治概况
        5.1.2.2 国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 社会文化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5.2.1 文化交流之影响
        5.2.1.1 文化交流概况
        5.2.1.2 文化交流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2 教育发展之影响
        5.2.2.1 教育发展概况
        5.2.2.2 教育发展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3 译学思想之影响
        5.2.3.1 译学思想概况
        5.2.3.2 译学思想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3 当年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5.3.1 《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
        5.3.2 《毛选》俄文翻译之探讨
第六章 当今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的重新审视
    6.1 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
        6.1.1 政治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6.1.1.1 国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6.1.1.2 国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6.1.2 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6.1.2.1 文化交流之变化及影响
        6.1.2.2 教育发展之变化及影响
        6.1.2.3 译学思想之变化及影响
    6.2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6.2.1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
        6.2.2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要求
    6.3 当今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6.3.1 俄译整体方略的重新审视
        6.3.2 “文化新空缺”问题之探讨
        6.3.3 “逆向文化空缺”问题之探讨
第七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7.1 《毛选》俄文翻译的历史意义
        7.1.1 《毛选》译着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7.1.2 《毛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7.2 《毛选》翻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7.2.1 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
        7.2.2 自力更生的顽强作风
        7.2.3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7.2.4 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
结束语
    1.内容与结论
    2.研究创新点
    3.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Автореферат
附录 I:《毛泽东选集》俄译本“文化空缺”典型翻译案例汇编
    1.物质文化空缺
    2.制度文化空缺
    3.精神文化空缺
附录 II:编译局版和莫斯科版《毛泽东选集》译文对比研究实录(“文化空缺”翻译案例精选)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2)从文化差异对英语文学翻译的影响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翻译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文化差异的分析
    1. 风俗差异。
    2. 思维差异。
    3. 价值观差异。
    4. 环境差异。
三、文化差异背景下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措施
    1. 保证文化差异处理的灵活性。
    2. 划归与异化翻译的结合。
    3. 掌握英语背景文化。
    4. 研究神话与《圣经》文化。
    5. 要注重文化的适应性。
四、结语

(3)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近代早期日本之翻译文化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Task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1.2.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1.2.3 Purpose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2.1.1 Literature Review
        2.1.1.1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Works
        2.1.1.2 Cultural History of Japanese Translation
        2.1.2 Tools and Parallel Texts
        2.1.3 Translation Principles--Fidelity and Readability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2.1 Job Assignment
        2.2.2 Translation Planning
    2.3 Proofreading and Revision
        2.3.1 Self-proofreading and Revision
        2.3.2 Peer-checking and Modification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Guided by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3.1 Introduction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3.2 Research Statues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ory
        3.2.1 International Research
        3.2.2 Domestic Research
    3.3 Cultural Compensation--Translation of Title and Terminology
        3.3.1 Visible Compensation
        3.3.2 Invisible Compensation
        3.3.2.1 Interpretation
        3.3.2.2 Domestication
        3.3.3 Compensation in Kind
    3.4 Cultural Compatibility--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3.4.1 The Processing of Thinking Mode and Language Logic
        3.4.1.1 Linear Translation
        3.4.1.2 Reversing
        3.4.1.3 Restructuring
        3.4.1.4 Logical Presenting
        3.4.2 Decoding and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3.4.2.1 Division
        3.4.2.2 Conversion
        3.4.2.3 Amplification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Major Findings
    4.2 Limitations and Reflec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A Term List
Appendix B Source Text & Target Text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陕西乡土文学英译审美再现策略研究 ——基于贾平凹长篇小说九十年代后译本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选题意义
    2.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乡土文学译介需求
    1.1 以译者创作维度的考察
        1.1.1 缩小文化距离促成审美再现
        1.1.2 增强文化适应性:混合策略下的民族性回归
    1.2 以接受维度考察:增强读者审美需求关切与文化适应性
        1.2.1 关切中西思维习惯差异及读者审美偏爱
        1.2.2 强调文化适应性与读者审美需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陕西乡土文学特征与翻译审美再现途径
    2.1 陕西乡土文学特征与译介难题
        2.1.1 陕西乡土文学特点
        2.1.2 陕西乡土文学文本审美特征体现
        2.1.3 陕西乡土文学译介难题与审美不足的原因
    2.2 陕西乡土文学英译审美再现实现途径与关注点调整
        2.2.1 审美再现规律与途径
        2.2.2 陕西乡土文学英译审美再现关注点转移
        2.2.3 翻译审美再现需求
        2.2.4 乡土文学译介审美再现标准与原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贾平凹作品九十年代后译本释译审美再现策略选择
    3.1 陕西乡土小说中文化语词分类及文化美感呈现实例研究
        3.1.1 文化重叠词汇:共鸣的审美体验
        3.1.2 文化冲突性的词汇:审美代偿策略
        3.1.3 文化空缺词汇:审美补足策略
    3.2 文化翻译审美重现构建价值
        3.2.1 拓展读者审美视界
        3.2.2 满足读者期待视野与促进文化传播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毕飞宇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毕飞宇小说概述
    第一节 毕飞宇小说特点
        一、主题特点:普适性与民族性并重
        二、叙述特色
        三、语言特色
    第二节 毕飞宇小说译介现状和成就
        一、译介现状
        二、译介成就
第二章 毕飞宇小说中英文本比较研究
    第一节 书名翻译
        一、《青衣》
        二、《玉米》
        三、《推拿》
    第二节 文本翻译
        一、专业术语
        二、文化负载词
        三、增益与省略、欠额翻译、误译
    第三节 篇章翻译
        一、对话篇章
        二、段落篇章
    第四节 叙述人称和人物心理的翻译
        一、《玉米》中的叙述人称和人物心理
        二、《推拿》中的叙述人称和人物心理
    第五节 形式上的翻译
        一、大写字母
        二、斜体
        三、副文本
第三章 译者行为研究
    第一节 译者对文学作品的选择
    第二节 译者翻译模式研究
    第三节 译者翻译过程探究
第四章 英文译本的传播研究
    第一节 传播路径
        一、专业文学代理人
        二、权威出版机构
        三、积极的市场营销
    第二节 传播媒介
        一、纸质媒介
        二、多媒体媒介
第五章 英文译本读者接受研究
    第一节 潜势的文本
        一、文本语言
        二、文本主题
        三、文本陌生化
    第二节 阅读中的文本
        一、亚马逊网读者与文本的交流
        二、好读网读者与文本的交流
    第三节 馆藏文本
        一、《青衣》
        二、《玉米》
        三、《推拿》
第六章 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译介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译介现状
        二、存在问题
    第二节 解决思路
        一、国家作为
        二、作家作为
        三、译介者作为
    第三节 前景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青衣》英文译本The Moon Opera图书馆馆藏一览表
附录二: 《玉米》英文译本Three Sisters图书馆馆藏一览表
附录三: 《推拿》英文译本Massage图书馆馆藏一览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接受美学视角下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接受美学理论
三、美学与文学翻译
    (一) 文学翻译策略———模糊视野
        1. 模糊译模糊
        2. 精确译模糊
        3. 模糊译精确
    (二) 文学翻译中的审美意义
        1. 审美观中的时代美
        2. 审美观中的空间美
        3. 审美观中的系统美
    (三) 文学翻译中的美学“韵味”
        1. 韵味说的审美特性
        2. 韵味说的美学意义
四、结束语

(7)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转喻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2.2 转喻翻译的研究
        2.2.1 转喻翻译的认知体验哲学基础
        2.2.2 转喻翻译的过程研究
        2.2.3 转喻表达的翻译研究
        2.2.4 转喻翻译与隐喻翻译
        2.2.5 转喻翻译研究反思
    2.3 唐诗翻译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2.4 唐诗的英译研究
        2.4.1 文化翻译观视角的唐诗英译研究
        2.4.2 语用学视角的唐诗英译研究
        2.4.3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唐诗英译研究
        2.4.4 认知语言学视角的唐诗英译研究
        2.4.5 唐诗英译中的转喻翻译研究
        2.4.6 唐诗英译研究反思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转喻理论
        3.1.1 转喻的修辞观
        3.1.2 转喻的语义观
        3.1.3 转喻的认知观
    3.2 转喻与隐喻的关系:连续体
    3.3 转喻与概念整合
    3.4 唐诗经典中转喻翻译的认知分析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语料收集
    4.2 转喻的识别与标注
        4.2.1 转喻的界定
        4.2.2 转喻的识别步骤与标注
    4.3 数据统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策略
    5.1 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
        5.1.1 三个术语间的关系
        5.1.2 本研究对翻译策略的界定
    5.2 理想认知模型和转喻类型的调整
        5.2.1 唐诗经典中转喻项和译文对应项的ICM统计
        5.2.2 跨语言理想化认知模型的对应与切换
        5.2.3 唐诗经典中转喻项和译文对应项的转喻类型统计
        5.2.4 跨语言转喻类型的调整
    5.3 喻体和喻标的调整
        5.3.1 源语喻体的单独再现
        5.3.2 源语喻标的单独再现
        5.3.3 源语喻体与喻标的共现
        5.3.4 源语另一喻体的替代呈现
        5.3.5 目的语特有喻体的单独呈现
        5.3.6 喻体和喻标的空集化
    5.4 目的语语言层面的操控
        5.4.1 与源语项词类、句法的对应
        5.4.2 适当增词或减词
        5.4.3 词类的转换
        5.4.4 词汇——句法间的转换
        5.4.5 句法层面的转换
    5.5 转喻翻译的归化与异化取向
    5.6 基于概念转喻的翻译策略模型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唐诗经典中复杂转喻的翻译
    6.1 唐诗经典中的复杂转喻
    6.2 唐诗经典中多重映射的复杂转喻的翻译
        6.2.1 唐诗经典中转喻链现象的翻译数据统计
        6.2.2 复杂转喻中喻体和喻标的调整
        6.2.3 依据转喻链的推理与概念域选取
    6.3 唐诗经典中转隐喻的翻译
        6.3.1 唐诗经典中转隐喻现象的翻译数据统计
        6.3.2 转隐喻中转喻和隐喻互动关系在译语中的再现
        6.3.3 转隐喻中转喻和隐喻互动关系在译语中的消解
    6.4 唐诗经典中隐转喻的翻译
        6.4.1 唐诗经典中隐转喻现象的翻译数据统计
        6.4.2 隐转喻中隐喻和转喻互动关系在译语中的再现
        6.4.3 隐转喻中隐喻和转喻互动关系在译语中的消解
    6.5 复杂转喻翻译时的制约因素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唐诗经典转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7.1 译者主体性
        7.1.1 译者主体性的三观论
        7.1.2 唐诗经典转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内涵
    7.2 译者主体性发挥中的概念整合
        7.2.1 唐诗经典翻译中的两轮概念整合
        7.2.2 译者发挥能动性处理唐诗经典中转喻时的概念整合
        7.2.3 译者处理唐诗经典中转喻时受动性中的概念整合
        7.2.4 唐诗经典中转喻翻译的概念整合模式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2 研究贡献
    8.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文学翻译中的修辞认知转换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念认知与修辞认知
2. 修辞认知转换为概念认知
3. 修辞认知转换为修辞认知
4. 概念认知转换为修辞认知
5. 结语

(9)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一、换译称名梳理
        二、换译称名溯源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第二节 换译内涵
        一、换译的特点
        二、换译的本质
        三、换译的定义
    第三节 换译外延
        一、换译的类型
        二、换译的目的
        三、换译的原则
        四、换译的领域
        五、换译的地位
        六、换译的联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第一节 有形换译
        一、单位换译
        二、标点换译
        三、形象换译
    第二节 无形换译
        一、词类换译
        二、语气换译
        三、语态换译
        四、视角换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一、概念替代机制
        二、意象替代机制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跨文化交际中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文化交际中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的主要因素
    1. 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
    2. 思维方式方面的因素
    3. 宗教文化方面的因素
二、跨文化交际中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特色
    1. 翻译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2. 翻译对文化适应性给予足够重视
    3. 翻译策略被恰当使用

四、试论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适应性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D]. 贾一村.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2]从文化差异对英语文学翻译的影响探析[J]. 董娜. 校园英语, 2020(44)
  • [3]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近代早期日本之翻译文化史》为例[D]. 张涵清.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4]陕西乡土文学英译审美再现策略研究 ——基于贾平凹长篇小说九十年代后译本的考察[D]. 王宣懿. 西北大学, 2020(07)
  • [5]毕飞宇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D]. 彭秀银. 扬州大学, 2019(02)
  • [6]接受美学视角下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J]. 张蓓蓓.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7]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唐诗经典中的转喻翻译研究[D]. 金胜昔.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8]文学翻译中的修辞认知转换模式研究[J]. 冯全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05)
  • [9]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10]跨文化交际中英美文学作品翻译特色研究[J]. 刘琦. 语文建设, 2016(36)

标签:;  ;  ;  ;  ;  

论文学作品翻译的文化适应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