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脉动治具产品分离卸料装置

气脉动治具产品分离卸料装置

一、空气脉动跳汰机的产品分离与排料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兵,王文涛,聂洁[1](2020)在《YT系列智能数控跳汰机的技术性能》文中认为介绍了YT系列智能数控跳汰机的结构、设计理念、技术性能及应用效果;重点阐述了整合于一机的三项专利:采用复合空气室、摆动式悬叶风阀、悬挂式排料叶轮装置以及智能化自动控制程序。

曹伟[2](2019)在《煤矿井下原煤初选动筛跳汰机结构优化和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煤炭作为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性能源,由于环保、能源枯竭以及成本等因素开始逐步被多样化的能源结构所替代,但因其利用模式简单,仍占据我国一半以上的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我国煤炭经历了“黄金十年”高速发展,随着整体经济转型和供给侧改革调整,其产量仍居高位。煤炭的规模化机械开采,给环境保护和治理带来一定压力,是煤炭作为低成本能源无法充分利用的重要原因。由于煤炭特殊的赋存条件,现有大规模开采工艺不可避免地将其中的夹矸、或部分顶底板矸石混入煤炭。矸石被运输到地面后,需要额外的工艺加以分离,其堆积形成的矸石山也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固体废弃物来源。因此,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新建矿井不得堆放矸石山,现有矸石山要进行环境友好治理或消除。现代化采煤作业多采用滚筒采煤机配合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进行割煤、装煤和连续运输。规模化机械开采模式不可避免地要将煤层夹矸,部分顶底板矸石一并采出。尤其是放顶煤工艺,后部放煤均为人工控制,作业面现场条件恶劣,混入顶板矸石很难避免。排除粒度50mm以上的原煤中的矸石,是洗选煤的第一步骤,也称为原煤入洗准备或初选,因为集中处理块原煤中的矸石工艺方法相对简单,而且可以直接排除60%以上矸石量,所以在井下实施块煤排矸,在技术层面上具有可行性,同时也具有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德国KHD公司最早提出了在井下利用液压动筛跳汰方法进行块煤排矸(原煤入洗准备),国内于2009年由本人带领团队成功地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矿实施了以机械动筛跳汰机为主洗设备进行煤矸分选,近年来探索了多种井下矸石分选工艺,但由于井下工况条件相比地面更加复杂多样和存在诸多限制,想要成功在井下实施矸石分选,还需要解决诸多理论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本文在总结了目前煤矿井下排矸工艺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井下机械式动筛跳汰机结构,开发了新型控制方法,并在工程验证中证明设备更简单可靠,分选效果显着提高,完善了以井下机械动筛跳汰机为核心设备的井下原煤初选系统,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该系统包括原煤筛分、破碎运输、动筛跳汰分选、煤泥水循环处理等子系统。结合河北开滦矿业集团唐山煤业分公司矿井实际产能和产品质量要求,基于原煤筛分浮沉报告等数据,设计了原煤井下排矸系统工艺和系统各主要参数,并成功完成了井下工程验证。机械式动筛跳汰机在分选效果上已属成熟设备,但由于一直缺乏动筛跳汰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缺少针对动筛体运动特性的优化方法,所以在结构上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动筛跳汰的一些基本运动学参数仍是从实践而来,传统科学研究和理论无法从复杂的液体和固体相互作用中描述和优化相关参数;从地面应用经验总结分析,动筛跳汰机的体积庞大、土建工程量大,安装过程复杂,精度不易保证。尤其是现有提升分选物料的机构庞大复杂,无法在煤矿井下安装运输和使用。因此,研发能够适应井下运输、安装和使用维护的洗(分)选设备,并在现有设备和相关经验基础上通过现代设计优化方法进行创新,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对主驱动机构、箱体、提料排料等机构的改进设计和参数优化,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并进一步优化了整机性能和可靠性。同时,通过对核心运动机构的运动学仿真,得到了动筛体的重要运动参数。在ADAMS软件中,以动筛体的急回特性为目标函数,施加了约束,优化结果有效提高了动筛的分层效率。跳汰过程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液固两相流动态过程。由于分层机理复杂,有很多变量同时作用,相互藕合影响。目前还不具备动筛分层状态的检测技术,同时存在环境干扰等不确定因素,生产工艺操作控制参数与系统所要求之间难以用传统的模型描述,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经典控制方法还无法准确描述跳汰机分层过程。在动筛跳汰分选过程中,除了保证动筛跳汰机的分层效果,精确控制矸石的排出量,保持矸石床层厚度的稳定,是使分层后的矸石和煤正确分流的保证,对于提高系统分选精度和处理能力具有至关重要作用。传统动筛跳汰机是通过各种传感数据反馈判断矸石床层厚度变化,依据特定的线性模型控制排矸马达转速,以实现自动排矸,但这种控制方式存在响应速度慢等缺点。针对井下动筛跳汰机分选控制系统非线性、时变不确定性和纯滞后特点,提出了一种模糊逻辑组合控制方法,实现了排矸电动机转速的模糊逻辑控制。经过在唐山矿工业性试验,得到三种工况下动筛内矸石量及排矸电机频率输出曲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模糊逻辑控制系统下,入料发生突发或大幅波动时动筛体内床层能快速趋于稳定,有效解决了动筛跳汰洗煤过程非线性、时变性、滞后性数学模型难以确定等问题,达到了预期排矸目标,煤矸分选效率有较大提高,达到较理想排矸效果。以唐山矿井下原煤初选系统为背景,在分析该矿煤质、生产和运输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井下原煤初选系统工艺流程和系统布置设计,历经近一年半时间设备研制,井巷工程施工、安装调试等工作,顺利开展了井下工业性试验并投入生产运行。该项目采用集中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检测系统和生产监控系统,提高了自动化控制水平。经抽取原煤初选系统处理后的产物进行检验分析表明,该系统有效地实施了 50mm以上粒度块煤与矸石分离,相应灰分指标符合煤与矸石浮沉特性,系统运行参数均达到设计目标,有效验证了本文理论研究的正确性。目前,唐山矿井下原煤排矸系统仍在正常运行,成为矿井必要生产环节。该系统投入应用以来,每年节省提升运输和充填等综合费用而创造的净利润达1 165万元;节省地面重介选煤费用约500万元;同时减少了地面矸石流转处理和排放60%以上,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煤矿绿色开采是我国煤矿发展的必然方向,井下原煤排矸和初选技术是实现煤矿绿色开采的关键技术途径之一。通过对井下动筛跳汰选煤工艺和以井下机械动筛跳汰机为核心处理设备的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为实现井工煤矿绿色可持续发展拓展了基础且做出了重要贡献。

姚劲,姚昆亮[3](2014)在《柔性空气室跳汰机的开发与应用》文中提出分析了近年来大型跳汰机在我国的应用情况,针对当前制约跳汰机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从空气室原理、风阀结构和排料机构形式等方面提出技术创新方案,研究设计了柔性空气室跳汰机;阐述了柔性空气室跳汰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工艺性能和实际应用效果。

周少雷,刘峰,刘炯天,王宏,邓晓阳,刘文欣,郭牛喜,李功民,黎哲欣,曾琳,张海军,叶鹤,陶秀祥,常春祥[4](2009)在《大型选煤技术装备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选煤工业基本情况与技术装备第一节我国选煤工业基本情况一、我国选煤工业现状"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行业原煤入洗总量增加较快,从2000年的3.4亿t增加到2006年的7.8亿多t,翻了一倍多。但是全国煤炭的入选率一直徘徊在26%~33%之间,与先进国家80%以上的入选率相差甚远。

于春风[5](2008)在《基于PLC的跳汰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文中认为针对国内跳汰选煤行业的现状,确定以选煤厂的跳汰机为研究对象。传统的跳汰机控制系统多采用人工估量床层厚度和手动设定控制参数,存在生产工艺控制能力、自动化程度及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设计研制一种符合生产应用要求的跳汰机自动控制系统势在必行。本课题对跳汰机的自动控制过程、控制算法以及控制系统的实现作了深入研究。(1)根据选煤厂跳汰选煤过程中的应用要求提出了跳汰机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分析了跳汰机的工作机理和跳汰选煤的工艺过程。(2)跳汰机床层分层的检测一直是选煤行业的难题,本课题在充分调研分析选煤过程和床层分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床层松散度的定义方法,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床层松散度的检测和实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跳汰选煤属于大滞后、模型不确定的系统,传统的方法难以有效的控制洗选效果,本课题重点设计了排料部分的模糊控制器,详细介绍了原理和设计过程,实现了精煤灰分的实时在线回控。现场运行情况表明:基于PLC的跳汰机自动控制的控制策略是可行的。尽管该系统还需不断完善,但对稳定精煤灰分、减少精煤流失、提高产品质量与分选效率起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吴正欣[6](2007)在《跳汰机排料装置的改进及DSP智能化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跳汰机排料控制的现状,对传统的跳汰机排料装置作出改进,增加了可调铲板,并对其控制系统的设计做了研究,为更好地适应工业现场的要求,引入模糊控制技术,具有高度智能化;以TMS320F2407DSP为核心,设计排料装置控制系统的软硬件,此改进方案能够提高精煤产品质量和精煤回收率,增加经济效益。

符东旭[7](2008)在《跳汰机人工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跳汰选矿是物理选矿的一种重要方法。我国目前入洗原煤的50%左右是用跳汰机分选的。跳汰机作为跳汰选煤的关键设备,其控制包括分层和排料两个方面,控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分选效率的高低。由于传统的控制方法是基于精确的系统数学模型的控制,适于解决线性、时不变等相对简单的问题,而对于跳汰机这样复杂的非线性、大滞后系统,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极其困难,因此传统的控制方法很难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在详细分析了影响跳汰机分选效果的因素后,指出:尽管分层是排料的前提,但跳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分层和排料是同时进行的,排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分层效果,分层和排料的共同作用决定了跳汰机分选效率的高低,跳汰机的控制必须将二者结合考虑,而目前的控制系统仍然是简单的、粗放的控制,问题的关键是没有解决跳汰床层分层状态的在线检测。分析了跳汰床层γ射线分层状态检测系统的构成及实现方法,有效解决了分层状态的在线检测问题,为跳汰机有效控制系统的建立确定了基本的、可靠的平台。通过采集分层状态典型样本数据,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学习算法,建立了跳汰机分层、排料一体模型。提出了把跳汰机分选效果(终极目标-矸石带煤)作为目标函数,即把性能函数直接作为目标函数,而把分层和排料的众多过程变量作为输入,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分布并行处理、非线性映射、自适应学习和鲁棒容错等特性,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合跳汰机特性的网络拓扑结构、隐含层数目、隐含层节点数,并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在跳汰机矸石段的模式识别问题,发现专门针对有限样本情况的支持向量机比人工神经网络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表现在测试误差进一步变小。对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进行了线性函数、多项式函数、径向基函数和S型函数的对比,并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了仿真,针对此项研究,发现了径向基函数作为核函数时训练误差和测试误差均较小。由于预测控制注重的是模型功能,而不是结构形式,过程的描述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获得,不需要深入了解过程的内部机理。因此,预测控制算法改变了现代控制理论对模型结构较严格的要求,更着眼于根据功能要求,按最方便途径建立多样性模型。这一点对于跳汰机这种理论严重落后于实践的系统尤为适用。从模型算法控制、动态矩阵控制和广义预测控制这三种预测控制算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分析入手,提出了利用事先离线训练好的神经网络预测器,通过预测下一时刻的矸石带煤量实现跳汰机风阀周期预测控制的方法,并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矸石带煤预测器以及优化器,利用已取得的样本数据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矸石带煤有了明显的降低。

杨康[8](2006)在《跳汰选煤评述》文中认为对近年来国内外跳汰选煤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指出跳汰选对于易选、中等可选,特别是动力煤分选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在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跳汰选仍将是主要选煤方法之一。

姚鑫[9](2006)在《基于PLC的跳汰机新型排料装置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跳汰选煤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选煤方法,其洗选技术水平的高低对煤炭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我们以轻产物的排放为出发点,研制出一种作用在跳汰机排料部分的,能够跟随分选密度线的脉动对轻重产物进行强行分离的新型排料装置,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处理器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跳汰机的控制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控制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跳汰洗选效率提高的重要动力,本文就是在上述的新型排料装置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的与之相配套的基于模糊推理算法的PLC自动控制系统。 本文首先介绍了跳汰分选机理和跳汰产品的分离理论,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阐述了新型排料装置的设计思想、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通过对新型排料装置运行机理的深入了解,明确了控制对象的特点及控制要求,并依此制订了基于模糊控制机理的PLS自动控制方案。模糊控制作为一种智能控制方式,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如常规PID控制式),具有不需要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鲁棒性强,能模仿人工思维等优点,尤其适合具有非线性、强耦合、难以建模等特点的跳汰分选的控制。 本文以西门子SIMATIC S7-200 PLC作为核心控制器,深入研究了新型排料装置模糊控制系统应用时要考虑的实际问题。着重讨论了PLC模糊控制系统中使用的的系统结构、硬件组成、编程方式、通讯组网以及它们的综合应用。如何根据系统特性设计出合适的模糊控制器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我们在深入了解模糊控制机理的基础上,根据本系统的特点与控制要求,对模糊控制器的结构、模糊规则、模糊化策略等进行综合地设计与制定,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与优化。 文章的最后对课题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

李平[10](2006)在《跳汰机新型排料装置及回控机构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跳汰选煤是我国煤炭洗选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重选中占据主要地位,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是充分利用和节约煤炭能源的主要手段。跳汰理论的研究已经有140多年的历史,本论文主要阐述了跳汰分层和分离理论,并根据跳汰产品分离的三项基本原则,我们对原有的排料装置进行的科学的改进。 排料装置是跳汰机的重要部件。分选精不仅与原煤能否顺利地按比重分层,而且还与最终产品的排卸方式有关。如果排料不当便会造成床层过厚或排空,都会使已分层的物料混乱,从而影响其分选效果。因此,改进跳汰机排料装置对于提高跳汰机的分选精度和处理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在原有的排料装置基础上,新增了铲板系统强行分割产品,并利用精煤γ射线灰分在线检测仪和DK-YZ电控液压执行机构对可调铲板位置微调,设计出回控机构,达到精确保证产品质量和最大回收率要求,增加经济效益。 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建立了整个跳汰机新型排料机构和回控机构的三维零件模型和装配体模型,同时利用COSMOSXpress插件工具对零部件进行受力分析和COSMOSMotion工具对运动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和检查构件干涉情况,对检查和改进设计提供的大量的帮助,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再利用平面设计软件对各种零件具体精确设计,以满足实际加工、制造要求,提高和优化了整个设计效率。 整个设计机构是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的模糊智能控制系统下进行工作,文章还简述整个模糊控制系统方案,最后对研究课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二、空气脉动跳汰机的产品分离与排料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气脉动跳汰机的产品分离与排料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YT系列智能数控跳汰机的技术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构与工作原理
    1.1 跳汰机结构
    1.2 跳汰机工作原理
2 设计理念
    2.1 模块化设计
    2.2 可靠性设计
    2.3 维护便利性设计
3 专利技术
    3.1 采用复合空气室
    3.2 采用数控摆动式悬叶风阀
    3.3 运用悬挂式叶轮排料装置
4 智能数控
    4.1 采用多频和复频技术
    4.2 用内置导向式浮标自动检测床层
    4.3 智能控制
    4.4 自动控制程序系统
5 结 语

(2)煤矿井下原煤初选动筛跳汰机结构优化和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发展现状
        1.2.2 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工作原理
        1.2.3 我国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主要方法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井下原煤初选系统关键设备设计及机构优化
    2.1 动筛跳汰技术概述
    2.2 井下机械动筛跳汰机主要参数设计
        2.2.1 入料粒度的选择与设计
        2.2.2 处理量与筛面面积设计
        2.2.3 井下动筛跳汰机整体尺寸设计
    2.3 跳汰机主要结构设计
        2.3.1 组合箱体设计
        2.3.2 动筛体设计
        2.3.3 驱动机构设计及机构优化
        2.3.4 排矸机构改进设计
        2.3.5 提料机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跳汰机的运动学分析优化及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3.1 动筛机构主要参数确定
    3.2 动筛机构的运动学仿真
    3.3 动筛机构的优化设计
        3.3.1 主驱动机构建模
        3.3.2 参数化建模
        3.3.3 参数优化设计
    3.4 动筛机构的模态和动载荷分析
        3.4.1 动筛机构的模态分析
        3.4.2 动筛体的动载荷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机械动筛跳汰机模糊逻辑控制
    4.1 动筛跳汰机自动排矸原理和控制系统
        4.1.1 跳汰机自动排矸原理
        4.1.2 跳汰机控制系统现状
    4.2 模糊逻辑控制的实现
        4.2.1 逻辑线性控制
        4.2.2 模糊控制
        4.2.3 模糊逻辑控制输出
        4.2.4 PLC控制系统设计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井下原煤初选系统的工业性试验
    5.1 试验概况
        5.1.1 项目实施背景
        5.1.2 主要改造方案
        5.1.3 排矸分选系统的工艺布置
    5.2 试验方案设计
        5.2.1 煤质特征分析
        5.2.2 原煤初选系统工艺流程设计
        5.2.3 洗选设备选型
        5.2.4 系统总平面及工艺布置
        5.2.5 供配电系统
        5.2.6 其它辅助系统
    5.3 系统运行效益
        5.3.1 系统井下运行情况
        5.3.2 经济效益
        5.3.3 社会效益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柔性空气室跳汰机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用柔性空气室跳汰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1 结构
    1.2 工作原理
2 煤用柔性空气室跳汰机技术特点
    2.1 柔性空气室
        2.1.1 跳汰机空气室结构与性能分析
        2.1.2 新型柔性空气室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2.2 摆动式悬叶风阀
        2.2.1 工作原理
        2.2.2 特点
    2.3 悬挂式上部叶轮排料系统
        2.3.1 跳汰机排料系统结构与性能分析
        2.3.2 悬挂上部叶轮排料系统技术特点
3 工艺性能
    3.1 冀中能源有限公司邢东矿
    3.2 柳林县泰达洗煤有限责任公司
4 经济效益分析
    4.1 降低了矸石带煤率 (含中煤)
    4.2 提高了跳汰机单机处理能力
5 结语

(5)基于PLC的跳汰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跳汰选煤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本课题的技术要求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技术要求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核心工作
第2章 跳汰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跳汰选煤控制对象的研究
        2.1.1 控制对象SKT-14型跳汰机
        2.1.2 控制对象工艺过程的研究
    2.2 跳汰机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2.2.1 跳汰机控制系统的硬件方案设计
        2.2.2 跳汰机控制系统的软件方案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床层松散度检测方法的研究
    3.1 床层松散度的定义
    3.2 传统床层松散度的检测方法
    3.3 本课题床层松散度检测的原理设计
    3.4 床层松散度检测的实现
        3.4.1 松散度检测的结构设计
        3.4.2 床层数据信息的采集
    3.5 风阀控制器的设计
        3.5.1 风阀的工作过程
        3.5.2 风阀操作制度对床层松散的影响
        3.5.3 风阀控制部分的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灰分回控排料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4.1 模糊控制方案的提出
    4.2 精煤灰分的在线检测
        4.2.1 灰分仪检测的优点
        4.2.2 灰分仪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4.2.3 注意事项
    4.3 模糊控制系统输入量的模糊化
    4.4 模糊规则的制定
    4.5 模糊推理过程
    4.6 模糊控制器的输出
    4.7 模糊控制器的稳定性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跳汰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5.1 跳汰机系统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5.2 超声波传感器
        5.2.1 超声波传感器测距的优点
        5.2.2 超声波传感器的设置
    5.3 模拟量输入、输出控制模块
    5.4 变频调速控制模块
    5.5 开关量输入、输出控制模块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跳汰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6.1 灰分仪与PLC的通讯程序设计
    6.2 触摸屏操作界面的设计
    6.3 模糊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安装调试及结果分析
    7.1 跳汰机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过程
        7.1.1 实验室设计调试阶段
        7.1.2 控制柜的工作现场布置
        7.1.3 现场安装注意的几个问题
    7.2 跳汰机控制系统用户使用报告
    7.3 经济效益
    7.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附录1: 应用证明
    附录2: 工业性试验报告表
    附录3: 鉴定证书
    附录4: 跳汰机自动控制系统—总体结构图
    附录5: 跳汰机自动控制系统—电源及变频器图
    附录6: 跳汰机自动控制系统—PLC输入图
    附录7: 跳汰机自动控制系统—PLC输出图
    附录8: 跳汰机自动控制系统—AD模块输入图
    附录9: 跳汰机自动控制系统—DA模块输出图

(6)跳汰机排料装置的改进及DSP智能化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跳汰机排料装置的改进
三 改进后排料装置的控制方案
四 排料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五 排料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六 结语

(7)跳汰机人工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将是长期的
        1.1.2 我国选煤大发展是必然趋势
        1.1.3 跳汰选煤研究意义重大
    1.2 跳汰选煤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2.1 跳汰理论滞后于实践
        1.2.2 跳汰机过程控制的现状及技术难点
    1.3 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对跳汰控制的影响
        1.3.1 跳汰控制的发展
        1.3.2 智能控制技术在跳汰控制中的应用现状
        1.3.3 跳汰机智能控制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4 本文结构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影响跳汰机分选效果的因素及测控方式研究
    2.1 跳汰机的结构特征
        2.1.1 跳汰机的机体
        2.1.2 跳汰机的空气室
        2.1.3 跳汰机的风阀
        2.1.4 跳汰机的排料机构
        2.1.5 跳汰机结构的可调参数
    2.2 原煤性质
    2.3 跳汰机的操作变量
        2.3.1 跳汰过程
        2.3.2 跳汰周期分析
        2.3.3 跳汰机的操作变量
    2.4 跳汰机的测控方式
        2.4.1 传统方式下分层状态检测
        2.4.2 传统方式下跳汰机的控制
        2.4.3 γ射线跳汰床层密度探测器
        2.4.4 现场基于床层密度探测的跳汰机排料系统的模糊控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跳汰过程状态识别
    3.1 现场实验及样本数据
    3.2 基于BP网络的模式识别
        3.2.1 矸石带煤BP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
        3.2.2 隐含层函数的选择
        3.2.3 BP网络算法
        3.2.4 隐含层数目的选择
        3.2.5 隐含层节点数的选择
    3.3 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的结合
        3.3.1 遗传算法分析
        3.3.2 遗传算法的实现
        3.3.3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权值及阈值的步骤
    3.4 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结合的仿真结果
    3.5 基于RBF网络的矸石带煤模式识别
        3.5.1 RBF网络的结构
        3.5.2 RBF网络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跳汰过程状态识别
    4.1 统计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
        4.1.1 VC维
        4.1.2 推广性的界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
        4.1.3 结构风险最小化基本想法
    4.2 支持向量机基本方法
    4.3 支持向量机算法
    4.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跳汰过程状态识别
        4.4.1 基于ε-SVR算法和ν-SVR算法的仿真
        4.4.2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 SVM)算法的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跳汰风阀控制研究
    5.1 MPC应用现状及跳汰预测模型构建思路
    5.2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5.2.1 模型算法控制分析
        5.2.2 动态矩阵控制分析
        5.2.3 广义预测控制分析
    5.3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
        5.3.1 神经网络在预测控制中的应用
        5.3.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
        5.3.3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中控制量的计算
    5.4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在跳汰风阀控制中的应用
        5.4.1 跳汰风阀控制思路
        5.4.2 跳汰风阀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设计
    5.5 本章小结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跳汰选煤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跳汰机类型简介
2 分选机理的研究
3 空气脉动跳汰机
    3.1 风阀
        3.1.1 气动盖板阀
        3.1.2 气动蝶阀
        3.1.3 气动滑阀
        3.1.4 无背压软接触盖板阀
        3.1.5 多室共用风阀
        3.1.6 多频脉动风阀
        3.1.7 复振风阀
    3.2 机体结构
    3.3 排料方式
    3.4 筛板
    3.5 检测与控制
4 跳汰选煤的发展应用前景

(9)基于PLC的跳汰机新型排料装置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煤炭洗选加工的现状和意义
    1.2 跳汰洗选在选煤中的地位
    1.3 国内外跳汰机中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发发展概况
    1.4 问题的提出和依据
    1.5 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2 跳汰分选机理
    2.1 概述
    2.2 颗粒及颗粒群沉降理论
        2.2.1 矿粒在介质中的自由沉降
        2.2.2 矿粒在介质中的干扰沉降
    2.3 粒群按密度分层理论
        2.3.1 按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差分层学说
        2.3.2 按颗粒的干扰沉降速度差分层学说
        2.3.3 按矿物悬浮体密度差分层学说
    2.4 按密度分层的位能学说
    2.5 分层过程动力学学说
    2.6 影响跳汰分选的因素
3 跳汰产品的分离
    3.1 跳汰产品分离的理论基础
    3.2 跳汰产品分离的基本原则
4 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
    4.1 模糊控制方案的提出
    4.2 模糊控制的数学基础
    4.3 模糊控制的工作原理
        4.3.1 模糊控制系统
        4.3.2 模糊控制器
        4.3.3 模糊控制算法的实现
5 新型排料装置简介
    5.1 新型排料装置的设计思想
    5.2 新型排料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5.3 传动机构的设计
6 新型排料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态设计
    6.1 系统概述
    6.2 在线测灰仪的引入与应用
    6.3 执行器的应用与控制设计
    6.4 PLC硬件系统的设计
    6.5 触摸屏在PLC系统中的应用
7 新型排料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系统设计
    7.1 新型排料装置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器设计
        7.1.1 模糊控制器结构的确定
        7.1.2 模糊控制器数据库的设计
        7.1.3 模糊控制器规则库的设计
        7.1.4 模糊化策略
        7.1.5 模糊推理机制
        7.1.6 解模糊策略
    7.2 新型排料装置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7.2.1 仿真软件简介
        7.2.2 系统的仿真与性能分析
    7.3 PLC控制系统程序软件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跳汰机新型排料装置及回控机构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煤炭的现状与选煤的意义
    1.2 跳汰在选煤中的地位
    1.3 跳汰机的开发与研究现状
    1.4 问题的提出和依据
2 跳汰分层理论及产品分离理论
    2.1 概述
    2.2 跳汰分层理论模型
        2.2.1 自由沉降分层理论
        2.2.2 颗粒自由沉降速度差分层学说
        2.2.3 干扰沉降分层理论
        2.2.4 颗粒干扰沉降速度差分层学说
        2.2.5 矿物悬浮体密度差分层学说
    2.3 跳汰选矿原理
        2.3.1 按密度分层的位能学说
        2.3.2 分层过程动力学说
    2.4 跳汰分选的影响因素
    2.5 跳汰产品的分离理论基础
    2.6 跳汰产品分离的基本原则
3 跳汰机新型排料机构及回控系统的研究
    3.1 新型排料机构的提出
    3.2 新型排料机构的运动分析
    3.3 销轴部件受力分析
    3.4 新型排料机构的回控系统齿轮和齿条设计及受力分析
        3.4.1 齿轮和齿条设计
        3.4.2 齿轮和齿条受力分析
    3.5 新型排料机构机动图
    3.6 DK—YZ液压执行机构回控系统
        3.6.1 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
        3.6.2 结构简图
        3.6.3 工作原理
        3.6.4 控制方法
    3.7 γ射线灰分仪及在线灰分自动回控系统
        3.7.1 γ射线灰分仪的特点
        3.7.2 精煤灰分在线回控的必要性
        3.7.3 跳汰机灰分自动回控系统设计
        3.7.4 技术关键
4 跳汰机新型排料装置及回控机构CAD设计
    4.1 CAD/CAE技术
        4.1.1 CAD/CAE设计的必要性
        4.1.2 特征造型技术
        4.1.3 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
    4.2 三维几何模型建立
        4.2.1 主轴
        4.2.2 大、小摇臂
        4.2.3 销轴组件
        4.2.4 铲板组件
        4.2.5 齿轮与齿条
        4.2.6 传动件
    4.3 关键零件受力分析
    4.4 装配体
5 新型排料装置及回控机构智能控制系统和运动仿真
    5.1 智能模糊控制系统概述
    5.2 新型排料装置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设计方案简介
    5.3 COSMOSMotion运动分析
        5.3.1 COSMOSMotion插件介绍
        5.3.2 平行四联杆排料机构的运动仿真分析
        5.3.3 回控机构的运动仿真分析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课题今后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空气脉动跳汰机的产品分离与排料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YT系列智能数控跳汰机的技术性能[J]. 陈小兵,王文涛,聂洁.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20(04)
  • [2]煤矿井下原煤初选动筛跳汰机结构优化和控制方法研究[D]. 曹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1)
  • [3]柔性空气室跳汰机的开发与应用[J]. 姚劲,姚昆亮.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4(11)
  • [4]大型选煤技术装备政策研究[A]. 周少雷,刘峰,刘炯天,王宏,邓晓阳,刘文欣,郭牛喜,李功民,黎哲欣,曾琳,张海军,叶鹤,陶秀祥,常春祥.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下册), 2009
  • [5]基于PLC的跳汰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D]. 于春风. 青岛理工大学, 2008(02)
  • [6]跳汰机排料装置的改进及DSP智能化控制[J]. 吴正欣.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2)
  • [7]跳汰机人工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研究[D]. 符东旭.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
  • [8]跳汰选煤评述[J]. 杨康. 选煤技术, 2006(05)
  • [9]基于PLC的跳汰机新型排料装置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姚鑫. 安徽理工大学, 2006(11)
  • [10]跳汰机新型排料装置及回控机构的研究与设计[D]. 李平. 安徽理工大学, 2006(10)

标签:;  ;  ;  ;  

气脉动治具产品分离卸料装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