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与过度担忧:谁是隐形杀手

电磁辐射与过度担忧:谁是隐形杀手

一、电磁辐射与过度忧虑:谁是无形杀手(论文文献综述)

蒋孝明[1](2019)在《网络人的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人是生活在网络媒介环境之中的,主动使用网络并与网络产生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规定、相互塑造关系的,依托网络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来实现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在网络态度、网络心理、网络行为、网络价值等等上具有一定共性特征的社会群体。网络人兼具“现实的”和“虚拟的”双重身份,并且能够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来回地穿梭,不停地转换。网络人的产生与当今人类媒介变革有着莫大的关联。历史上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空前地提升了人类传播的能力,丰富和完善了人类传播的体系,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时至今日,互联网作为一种最新型的媒介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它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结构之内,深度地融合在人类社会生活之中,开启了属于互联网时代的人类信息文明的历史新纪元。互联网不仅使人类社会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而且还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改变着人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甚至连人的风俗习惯、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等等也都随之发生改变。毋庸置疑,互联网对人的生存的影响是深刻的,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它正以一种难以抗拒的强大力量全面地改变着人、塑造着人。由此,便催生出了网络人这种新兴的社会群体。当前,互联网正以日新月异地方式飞速向前发展,人与网络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规定、相互构建也还在不断地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网络人概念并运用哲学的思维和方法来研究网络人的相关问题,就是希望通过阐明网络人生成的原因、考察网络人生存的状态、探索网络人发展的动力、揭示网络人发展的规律、反思网络人的异化、提出培育网络人的对策;从而让当今的网络人自己认清自己的生存境遇,自己掌握自己的发展命运。本文正文由五部分构成,分别为:第一章,媒介依赖与网络人的生成。人对网络媒介的依赖是网络人生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梳理人类媒介形态的历史变迁,揭示每种媒介形态对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通过考察媒介依赖的理论溯源,指出当前人们的媒介依赖已经全面向网络依赖转向;在此基础上,从内部原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来论证网络依赖促使网络人的生成。对网络人概念下定义,并归纳网络人的身份特征和行为特点。第二章,网络人的网络化生存。依托于现代高新网络信息技术,网络人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网络化生存方式。在网络化生存下,网络人收获了源于现实但又超越现实的另类的生存体验。通过界定网络化生存的性质,明确指出网络化生存具有二重性。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网络化生存下主体与客体的状况、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变化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并对网络人的网络化生存做出三个阶段上的形态划分。第三章,网络人的网络化发展。网络为网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推动现实网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场域和新的动力。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框架,分析虚拟实践对网络人本质的发展;说明网络人在各发展维度上的深入;指出在有利的网络条件的推动下,网络人能够向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更加迈进一步。第四章,网络人的异化及其反思。从实然状态来看,网络人的发展不是无代价的提升,而往往是伴随着高度异化的发展。通过概念辨析和现象描述来厘清异化、网络异化以及网络人异化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网络异化的实质是网络人的异化。归纳网络人异化的种种外在表现,进而指出网络人的发展还面临着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困境,并对网络人的异化进行严肃而深刻地反思。第五章,培育具有中国特色文明网络人的对策。网络虽然没有边疆地域之别和国界之分,但是网络人却是有国家、民族、地域等具体归属性特征的。中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网络技术、教育水平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对网络人的培育必须要具有中国特色。从个体、群体、类三个层面,提出了强化网络人主体自觉自律、促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自信自强、以人为本推进网络社会治理、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对策。

李俐兴[2](2018)在《“后理论”的缘起及其三大问题域》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考察了“后理论”的缘起与“后理论”的主要成就。第一章概述了本文的选题、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价值,并对核心概念“理论”、“后理论”作了界定。第二章先详细梳理了“理论”的兴起、主要流派及其对文学研究产生的影响。“理论”兴起于索绪尔的结构符号学语言学,是语言论转向的产物,旨在探索意义的生产和运作机制。基于语言论的立场,“理论”很快从文学领域扩展至整个人文学科,形成了语言论诗学、话语政治学、语言论人类学、语言论精神分析、语言论马克思主义和解构论等流派。“理论”改变了传统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范式,使文学理论从纯粹的文本研究转向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然后考察了“理论”是如何进入“后理论”阶段。在经历了鼎盛期之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理论”走向一个自我反思的阶段,其中“理论”终结论是“后理论”兴起的契机。作为对“理论”的回应和反思,“后理论”对待“理论”主要有三种态度:反对和抵制“理论”;支持和扞卫“理论”;改进和完善“理论”。其中改进“理论”的观点对于“理论”的发展最具有建设性和积极价值,也是本文重点阐释的内容。本文的后三章致力于介绍“后理论”在改进“理论”之后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就。第三章展现了“后人文主义”是如何扩展了“理论”的范围,打开了“理论”之后的新话题。后人文主义以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为目标,试图消解人/非人这组二元对立,是解构主义在当代语境的继续。人与机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是在后人文的视角下所产生的话题,各种非人物体闯入了人类的意义世界,要求发明新的术语来描述当前这个去中心化的混杂世界。第四章分别从生命政治、性别政治和新左翼政治三个方面考察了“后理论”在政治领域的最新进展。生命政治从福柯一个尚未完成的计划成为了跨学科的新兴领域,并结合了生物学、医学、经济学等学科形成了众多研究路径。酷儿理论是继女性主义之后最具有影响力的性别理论,在吸收了福柯、德里达、女性主义的理论资源之后将性别与身份问题进一步细化和复杂化。以朗西埃、巴迪欧、齐泽克为代表的新左翼政治不满后现代式消解主体的政治立场,如何重建革命的政治主体是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第五章探讨了“后理论”中审美与文学的转向。“审美”的概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又重新进入“理论”的场域中心。新审美主义试图平衡“审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将审美的形式要素与文化政治批评相结合。“理论”的文学转向突出了语言自身运作的效果和意义的生产,“理论”中具有文学性,文学也具有“理论”的功能。“理论”与文学之间充满张力的关系是“后理论”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将“后理论”的主要成果以“后人文主义”、“政治的景观”和“审美与文学的转向”这三大问题域的形式概括出来,也意味着这些话题是尚无定论的,可以继续被讨论和发挥。“后理论”既继承了“理论”的遗产,又在对“理论”的反思和批判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自身。

苏琳[3](2018)在《新时期汉语新词语构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新词语的相关研究,无论理论探讨还是词语辨析,都有不少成果。新时期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系统的日益普及,改变了人们在生活中的交际方式和交流用语,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人们的交流和书写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语新词,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广泛关注,通过分析和研究新词语形成的机制,规范语言词语的使用,进而规范人们的表达书写,对我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目前对于汉语词汇的研究已经取得不菲的成绩,对词汇的系统建设、字典编撰、语文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词汇研究体系中,新词语的造词机制研究仍然不够系统化、专业化。现在大多数新词造词研究都是从形态学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汉语造词的形式、外部原因、来源,这些研究总体上来说还是有一些局限性,没有系统地解释新词造词的内在机制。笔者以汉语词汇学和汉语语言学作为基本研究理论支撑,同时以认知语言学、词源学、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哲学等相关理论为借鉴,通过搜集、整理、对比已有新词语料库,以实际新词数据为素材,对新词语的造词内部机制,结合理论数据分类别地进行研究,达到词汇溯源、规范使用、现实指导的目标。本文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介绍了新时期汉语造词的研究背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词也跟着时代的变化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网络信息的普及,又出现了新一批词汇,这是社会变迁与时代变革在词汇造词上的具体呈现。在此,首先分别从三个发展阶段介绍各个时期新词语的研究现状。其次介绍新词语的界定标准和来源,通过新词的结构形式对其进行分析。对现今新词语的研究方向,主要从修辞方式、多种学科融合、类词缀、汉语构词方式、规范研究等方面阐述。最后分析目前的语料来源,在此素材基础上进行归纳、分类、总结,从而形成新时期的语料素材。第二章笔者对我国汉语新词语的学者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别从汉语的新词学术关注度、新词的创制方法以及新词论文作者统计等方面汇总,对已经发表的学科和刊物及数量进行统计,得出目前汉语新词语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且分析众多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笔者通过本章研究能够得出,就目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程度而言,新词语将会以原有的语言学原理为创制基础,同时结合电子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和新媒体技能等综合因素,对我国汉语新词语创制的知识结构有重大的影响和改变。第三章是对汉语新词语形成动因进行研究。汉语新词语产生的背景一般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概念、新事物、新思想不断产生。因此,语言也紧随着这些变化,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语。新词语主要由以下几种方式产生:(1)将原本存在的语言原则,按照某种特定的关系进行重新组合。(2)对原有语言规则的偏离。(3)旧词新义。(4)词语融合。这些词语在不断相互撞击与融合的历程中,映射出语言学内在的发展轨迹;另外隐含、联结、激活、抑制等是新词语出现及使用的内部规约。通常第一个被激活的词汇具有异质性。由于此种性质突然显现,并由此而被大家所认知及命名。在汉语当中很多的新词语都是以内含词语和词义激活为基础,进而借助于抑制和联结这两个规约共同作用而达成的。其在新词出现及使用上是相互促进,并对外在形式及意义上一起推进了词语内在体系的改变;新词语产生方式主要是联想和类推。汉语词汇的发展,经历了由少到多、一个含义到多个意义等方式,且语言联想对其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与此类似,类推在汉语中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既表现在构词、语音等变化上,还体现在新词含义的变化。第四章是从新词语变异的外因、内因、词性、词形以及句法、语序等语法角度对汉语新词语变异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章从新词语的构词特征、汉语语法变异、造词词汇的变异、汉语语言变异的动因、新词使用的规范原则等方面,对新词语的构成和变异进行探讨。语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词语变异方面,产生语言变异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是外部动因,例如语言接触、社会的发展、语用心理等;另一方面是内部动因,例如语言结构要素上的彼此制约、语言类推因素的作用等。造词词汇的变异,主要体现在新词语中的新词素的出现,使词汇系统发生了变化。造词语法的变异,在新时期新词语造词中表现非常明显的是词性、词形、句法、语序关系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形态结构的差异,语法范畴的增减,词类的改变。词汇变异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转化的前提下进行的,是赋予旧词新涵义的过程,该机制不会消亡,而且将来仍将是构词的主要机制之一。第五章主要对汉语意义组合造词和修辞造词的研究,对词素构词进行解构化分析。笔者以造词法为研究基础,分析造词法在造词过程中的特点,加以意义组合造词、修辞造词机制进行研究。进而得出,在现代化高节奏的生活中,任何的方法和规则都无法完全解释造词的过程。创造新词是在生活中,以方法和材料相结合的产物。笔者主要利用解构理论,针对在造词过程中词素的巨大作用进行解构化分析。得出在造词过程中,词素是一个静态的,但是却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动态的意义变化,属于一种新的范畴属性。意义组合造词分析主要是通过介绍词形,词句及语义的相互交叉关系,比较全方位地剖析了新词语构造的整体过程、合作机制的类型。修辞造词主要是比喻、借代、仿拟构成的新词,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具有时代特色,词义比较模糊,它们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缺少清晰的界限,大多数这类词语所要表达反映的客观事物是临时的或短期性的社会事物。仿拟型新词语与原型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涉及音、形、义三个方面,其构词手段较丰富。第六章是关于网络词的造词机制。在现代互联网快速发展中,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媒体,在新媒体的传播下,网络词语的频繁出现,使得人们也会在生活中广泛使用,同时也能反作用于媒体,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词会快速的大规模的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本章研究了网络词的范围和地位以及网络传播新词特点,并进行了分类讨论、加以分析。通常情况下,能够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流行词,主要是通过以下的方法构造而得:运用数字的谐音组合、拼音字母谐音、英文字母简写、数字字母相结合、英文字母的谐音拼读、仿音或变调谐读法、比喻造词法、借代方法、借代挪用。网络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加速了汉语的现代化发展,让汉语的涵义更加丰富。网络语言虽然灵活多变,却因为缺乏规范性,也有其不利的影响。第七章主要探讨了新词语对汉语言发展的意义和影响。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流沟通工具。新时期的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对构造机制进行研究,得出新词语的创制,以不同于传统汉语的构造方式,丰富着汉语的词汇系统,对于现代汉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促使诸多新词语与网络有关,多媒体、自媒体平台的构建和完善,为汉语新词的造词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上通过词汇的丰富造词形式和方法,表达个人感情、诉求、意愿。现今涌现出大量的新词语,部分已经沉淀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考察新词的使用情况,可以为词典的编撰提供参考意见。通过分析新词语对汉语发展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进而提出规范性建议。笔者认为,现代社会汉语新词语涌现的数量越来越多,通过对新时期背景下新词语构造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其构造特点、构造方法及材料、内外部影响因素,力求分析得出造词的内在机制。新词语的涌现使语言变得丰富多彩,但在社会生活中语言的规范使用问题不容小觑,是我国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于川[4](2017)在《实践哲学语境下的生态伦理研究 ——保罗·汤普森哲学思想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是以当代美国哲学家保罗·汤普森(Paul B.Thompson)的农业主义思想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一个有关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的哲学认知与人类行为框架。这个框架结构以人类的农业行为作为视角,并将农业及其实践视为一种人类生存行为,以及生存需求的现实、技术认知及思维表达。本论文的研究内核是保罗·汤普森的"耕种可以作为聚焦实践"的哲学观点,并以此作为立论核心展开本论文的逻辑建构与论述进程。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价值建构的"异体-同构-中心"哲学形态、生态多样性伦理和生命行为的固有价值、生存需求与生态伦理的容摄、生态伦理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四个部分。在逻辑上,它们体现着如下进路:首先,价值建构需要具备一定的哲学形态;其次,生态多样性与物种身份是生态伦理认知-实践体系中无法回避的主要内容;再次,生态伦理的实践性表达应该符合人类的生存需求;最后,整个生态关系认知的主要实现方式是科学技术的相关表达及其实践。这样的逻辑进程反映了在科学技术哲学的语境之下,社会对于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认知势必要求生态价值的建构要与技术实践有所通构;在另一方面,这也是在试图揭示科学技术在生态维持中的位置及作用、社会对于科学技术及其实践的态度是否完全与理性认知有关,以及技术与生态维持之间的对立关系能否获得基于人类生存意义层面的消解。本论文尝试通过这样的研究来加深人与社会对于生态伦理相关表达与实践的认识,建构一个相对合适的关于生态-技术-社会的认知结构,以此获得生态伦理的哲学认知对于科学技术进化的交互性表达。在科学技术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对于生态关系的哲学认知的不断深化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化,最终都将汇聚在人类及其社会永续生存与发展这个主题。

廖元春[5](2015)在《中国梦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余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及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矛盾。党的十八大从“五位一体”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也内在地包含了“美丽中国”之梦,并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新的路径。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总结取得的成就,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部分阐述中国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中国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导向,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第四部分提出“中国梦”视域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力量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周青[6](2014)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与生态耦合机制研究 ——以生态旅游开发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湖泊流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是否协调发展以及如何使之协调发展是关系到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生态旅游开发为视角,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内涵入手,较为全面总结和归纳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机理,构建出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鄱阳湖生态影响的调控策略。通过运用耦合度模型对2001年至2011年鄱阳湖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定量评价和协调性评判,结果表明:①从协调程度来看,鄱阳湖区各年份的协调程度在时序上表现为前期为失调衰退、中期为过渡类型、后期为基本协调再到过渡类型的发展过程。②从耦合协调度类型来看,各年份的耦合协调度类型均与协调程度一一对应。③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与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对比类型来看,10年间鄱阳湖经济发展实现了较大的增长,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却呈整体下降的趋势。④空间上看,鄱阳湖区6市表现出的耦合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南昌市和九江市虽经济发展不错,耦合发展水平较低;上饶市的耦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协调度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景德镇、鹰潭、抚州三市的生态环境水平较好,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支持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支持、政策支持、科技支持和资金支持四个方面。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鄱阳湖生态影响的调控应遵循保护性开发、持续性、地域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实施调控的对策建议主要为: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区域生态旅游协作能力;构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常态化;注重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诉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激励社区参与,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渠道;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营造寓教于游的大氛围。

乔亚兰[7](2011)在《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移动电话作为20世纪一项重要发明于1973年首次面世。与人类社会早期的通讯方式相比,移动电话具有便携性、移动性、交互性等显见特点,加之使用门槛低、功能多、人性化、多媒体化因而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此,移动电话的发展极为迅速,成为普及广、信号覆盖率高的移动通讯工具。同时,这一特殊的技术载体与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日趋紧密,而且呈现不断变化、加快发展的趋势。移动电话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给人类社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便利,给人类社会管理贡献了新的工具。移动电话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变革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加快了其价值观念更新;移动电话有力促进人类社会生产,不仅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移动电话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互动,它引起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域的变革。然而,移动电话的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问题。移动电话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失范现象,造成了对公共领域的干扰,产生了时间空间观念的混淆,出现了社会交往的混乱,引发了道德、伦理及法律问题,还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与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本文以当代社会为现实语境,结合移动通讯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时代特点,运用科学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跨学科的视角,对广泛使用移动电话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问题,包括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移动电话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移动电话发展的社会控制,并提出了有利于我国移动电话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分析了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现状,阐明了移动电话科学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并综述其相关理论基础。第二章回顾了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的历史,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移动电话发展的特点,包括移动电话的诞生、技术的革新到功能的拓展。研究移动电话在技术、生产和服务领域的不断创新,结合中国当代社会移动电话生产、运营、使用发展的特点,对移动电话的未来进行分析和预测,进而预示移动电话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第三章分析移动电话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从生产、生活、文化、军事,社会管理等方面研究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分析其中的社会现象。首先,分析了年长人群、青少年及特殊人群使用移动电话的原因和需求。其次,分析了移动电话对办公、工农业生产、物流发展带来的影响。由于移动电话的运用对人类社会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有助于缓解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有利于政府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因此,有必要对移动电话与社会管理的关系进行重点研究,在第三节中从促进沟通、提高效率、树立形象、参与管理四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不同国家与文化的人们,在移动电话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分析了以山寨手机为起始点的山寨文化现象。最后,概述了战争对移动通讯技术的催化作用,以及移动电话技术对国防军事的影响。第四章探索移动电话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分析了移动电话带来的一系列失范现象和社会问题,诸如侵犯个人隐私问题、手机出版物版权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垃圾信息问题、手机广告侵权问题、手机传播色情淫秽信息问题等,并从法理的角度对这些失范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移动电话给人类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模式,造成了人类时间和空间的交错,以及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模糊,对公共领域形成了无形的干扰。文中还提到了移动电话的使用也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分析了移动电话的使用与社会发展的道德和伦理、礼仪与礼节以及生态伦理问题。第五章研究移动电话发展的社会控制。立足于我国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现状,着眼于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的良性循环,研究了移动电话在信息传播及媒体监管方面产生的有关法律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措施。移动电话的发展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良性循环,离不开法律法规建设和政府及行业部门的监管,同时也离不开技术发展的支持以及人类自身意识的提高。第六章分析了本研究的重难点,并指明了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张洋[8](2011)在《技术风险的成因及其规避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由于现代技术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根源于现代技术的各类风险和威胁也日益凸显,并呈现出隐蔽性强、影响广泛、破坏力强等特征,使得技术发展已经对社会发展、生态平衡和人类身心健康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剖析技术风险的成因,并将技术风险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技术风险的成因,在技术层面上主要是由于技术知识的局限性、科学理性的僭越、技术功能、技术应用及其技术后果的不确定性及技术操作中技术主体状态的不确定性引发的;在社会层面上,技术风险的出现与技术不当的经济选择和技术的政治化倾向有着密切关系;在文化层面上,技术乐观主义思想的影响、技术风险意识的缺乏、风险责任意识缺失及传统技术伦理的局限性都是导致技术风险的文化原因;此外,技术的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支持,由技术系统外部的不可抗拒的自然环境变化和诱发性环境变化也是导致的技术风险的重要原因。在研究技术风险来源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防范和规避技术风险所造成的危害,首先就要完善技术,弥补现有技术系统的缺陷,还要促进技术发展的绿色化和人文化转向;其次要加强技术风险的社会控制,包括强化社会各界的技术风险意识、完善技术风险的社会控制体系、建立社会公众舆论监督的机制;再次还要强化技术风险的道德控制,培养技术工作者和公众的风险责任意识、完善技术伦理的评价机制;最后要加强法律法规控制,利用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力量来进一步调整和规范技术行为。

朱雁新[9](2011)在《计算机网络攻击之国际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化战争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战争观念,电子战、电磁战、网络战、信息战、心理战等新型作战样式不断超越着人类的想象极限。但计算机网络攻击已经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了现实威胁,尤其给现行国际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相关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攻击引发的国际法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和分析,并给出了研究结论或提供了解决办法。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战争合法性研究的理论框架”总结了“诉诸战争权”和“战时法”的思想渊源“正义战争论”、回顾了其从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的历史变迁、分析了它的现代含义和内容,提出并论证了由“诉诸战争权”和“战时法”组成的理论框架是研究战争合法性的基本思路和公认方法,并分析了该理论框架对研究计算机网络攻击国际法问题的适用性。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攻击的法律界定”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攻击的信息化时代背景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脆弱性,辨析了与计算机网络攻击密切相关的“信息作战”与“信息战”、“网络”与“赛博”等术语的含义,并对迄今出现的主要的“计算机网络攻击”定义作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机网络攻击”的法律特征,并从战争法的角度研究了计算机网络攻击的作战手段和方法。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攻击与合法使用武力”以界定“使用武力”的含义为出发点探讨了计算机网络攻击对《联合国宪章》第2(4)条的适用问题,提出计算机网络攻击构成“使用武力”的条件,并在判断计算机网络攻击能否构成“武装攻击”的基础上,就援引《联合国宪章》第51条对计算机的“武装攻击”行为进行自卫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计算机网络攻击与武装冲突法”从武装冲突法的适用条件出发研究了计算机网络攻击能否构成“武装冲突”的问题,并就日内瓦公约的“攻击”定义与计算机网络攻击的关系作了分析,对计算机网络攻击如何贯彻区分原则、军事必要原则和比例原则进行了具体研究。第五章“计算机网络攻击的中立问题”在主张中立制度在现代国际关系中仍然有效的基础上,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探讨了计算机网络攻击产生中立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给出了具体建议。第六章“计算机网络攻击的国际立法问题”总结了国际社会学术界和政府对计算机网络攻击进行国际立法的不同观点,对立法的必要性、内容可行性和形式可行性分别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该问题的建议。

沈志野[10](2010)在《新装修室内空气污染物—苯的污染调查分析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本次课题研究是基于二十世纪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以来,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需要,以及审美的需要,在家庭装修中大量采用和使用一系列的含有苯物质的装修材料,致使室内空气中污染物含量超标,导致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的现状来进行研究,研究主要对象是家庭装修中大量使用的有机化合物——苯物质,包括它的组成结构、它的发现历史、以及室内污染物苯的来源途径,它对人体所可能产生的危害等,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期望通过调研、查资料等方法手段,使室内的苯物质能得到较好的清除和净化,保证空气清洁。研究主要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汇总、对数据的整合等一系列手段,阐明室内苯物质的有效清除方法,重点是提出如何在室内通过装修方法对苯物质进行控制,最终目的是防止病态建筑综合症(SBS)的出现,从而保证人体健康。

二、电磁辐射与过度忧虑:谁是无形杀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磁辐射与过度忧虑:谁是无形杀手(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人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媒介依赖与网络人的生成
    第一节 人类传播媒介的历史变迁
        一、语言媒介形态
        二、文字媒介形态
        三、印刷媒介形态
        四、电子媒介形态
        五、互联网媒介形态
    第二节 媒介依赖的网络转向
        一、媒介依赖的理论溯源
        二、网络依赖是媒介依赖的新表现
        三、网络依赖的三种程度
    第三节 网络依赖与网络人的生成
        一、“电视人”与“容器人”概念的启发
        二、网络人生成的内在原因
        三、网络人生成的外部环境
        四、网络的人化与人的网络化
    第四节 网络人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一、网络人的定义
        二、网络人的身份特征
        三、网络人的行为特点
第二章 网络人的网络化生存
    第一节 网络化生存的界定
        一、人的存在方式与生存方式
        二、网络对生存方式的变革
        三、网络化生存的二重性
    第二节 网络化生存下的主体与客体状况
        一、网络主体及其分类
        二、网络客体及其结构
        三、网络主体与客体的中介
        四、网络主体与网络客体的关系
    第三节 网络化生存下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一、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二、网络化生存对主体性的提升
        三、网络化生存对主体间性的促进
        四、网络化生存下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兼容
    第四节 网络化生存的阶段划分
        一、技术依赖下的自在性生存
        二、信息交互下的自主性生存
        三、虚实和谐下的自由性生存
第三章 网络人的网络化发展
    第一节 网络人发展的人学基础
        一、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
        二、人发展的维度
        三、自由全面是人发展的理想状态
        四、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
    第二节 虚拟实践与网络人本质的发展
        一、虚拟实践是一种全新的实践形式
        二、虚拟实践的特征
        三、虚拟实践对网络人本质的丰富
    第三节 网络人在各发展维度上的深入
        一、网络人能力的提升
        二、网络人社会关系的拓展
        三、网络人个性的发挥
    第四节 网络人向自由全面发展的迈进
        一、推动网络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网络条件
        二、网络人的自由发展
        三、网络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章 网络人的异化及其反思
    第一节 异化、网络异化与网络人异化
        一、异化概念的内涵
        二、网络异化及其特征
        三、网络异化产生的原因
        四、网络异化的实质是网络人异化
    第二节 网络人异化的表现
        一、网络人身体的异化
        二、网络人认知的异化
        三、网络人交往的异化
        四、网络人道德的异化
        五、网络人人格的异化
    第三节 网络人异化下的困境
        一、自由之困境
        二、民主之困境
        三、平等之困境
        四、和谐之困境
    第四节 对网络人异化的反思
        一、事物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发展
        二、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
        三、科学精神应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四、重新建立人与机器之间的平衡
第五章 培育具有中国特色文明网络人的对策
    第一节 强化网络人主体自觉自律
        一、提升网络人的媒介素养
        二、提高网络人的道德修养
        三、加强网络人的自我调适
        四、警惕网络人精神生活的泛娱乐化倾向
    第二节 促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自信自强
        一、巩固网络自媒体意识形态领导权
        二、加速网络文化的创新与融合
        三、抵御西方网络文化殖民
        四、走向网络文化自强
    第三节 以人为本推进网络社会治理
        一、积极消除数字鸿沟
        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三、注重掌握核心技术
        四、引领智慧社会建设
    第四节 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一、互联网将人类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力量
结语 网络人的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后理论”的缘起及其三大问题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选题及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选题简介
        1.1.3 研究价值和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理论与“理论”
        1.2.2 “后理论”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后理论”的缘起:从“理论”到“后理论”
    2.1 “理论”的兴起及其后果
        2.1.1 “理论”的兴起
        2.1.1.1 索绪尔的结构符号学语言学与语言论转向
        2.1.1.2 文学的“理论”
        2.1.1.3 从文学的“理论”到“理论”
        2.1.2 “理论”的主要流派
        2.1.2.1 语言论诗学
        2.1.2.2 话语政治学
        2.1.2.3 语言论人类学、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
        2.1.2.4 解构论
        2.1.3 “理论”的后果
        2.1.3.1 从一元性到多元性
        2.1.3.2 从学科性到跨学科性
        2.1.3.3 从文学到文学性
        2.1.3.4 从独立自足到社会政治批评
    2.2 “理论”的终结与“后理论”的缘起
        2.2.1 “理论”的终结
        2.2.2 “后理论”的缘起
        2.2.3 “后理论”对“理论”的态度
        2.2.3.1 反对和抵制“理论”
        2.2.3.2 扞卫和支持“理论”
        2.2.3.3 改善和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后理论”的问题域之一:“后人文”的书写
    3.1 后人类研究
        3.1.1 我们如何变成后人类
        3.1.2 赛博格的隐喻
        3.1.3 后人类:游牧主体
    3.2 动物问题
        3.2.1 人类中心主义传统
        3.2.2 欧陆哲学中的动物问题
        3.2.3 美国的动物问题
    3.3 生态批评
        3.3.1 从人类纪到克苏鲁纪
        3.3.2 “自然”的重构
    3.4 物的转向:思辨实在论
    3.5 本章小结
4 “后理论”的问题域之二:政治的景观
    4.1 生命政治
        4.1.1 福柯:生命政治的诞生
        4.1.2 当代生命的“政治”
        4.1.3 当代“生命”的政治
    4.2 酷儿与政治
        4.2.1 酷儿理论:从福柯到塞芝维克
        4.2.2 酷儿政治
    4.3 新左翼政治
        4.3.1 雅克·朗西埃:无分者之分
        4.3.2 阿兰·巴迪欧:事件与真理
        4.3.3 斯拉沃热·齐泽克:行动与主体
    4.4 本章小结
5 “后理论”的问题域之三:审美与文学的转向
    5.1 新审美主义
        5.1.1 激进审美:情感与民主
        5.1.2 歧感:政治与美学
    5.2 文学的转向
        5.2.1 从新批评到新形式主义
        5.2.2 文学的统治
        5.2.3 “理论”与文学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后理论”:终结还是延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3)新时期汉语新词语构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梳理与评析:我国汉语新词语研究成果回顾
    第一节 汉语新词语研究的学术关注度分析
    第二节 论文作者统计分析
        2.1 作者机构统计
        2.2 核心作者统计分析
    第三节 学科和发文阵地统计
        3.1 汉语新词语研究学科统计
        3.2 核心期刊统计分析
        3.3 高影响力论文期刊分布
    第四节 汉语新词语研究的热点主题分析
        4.1 主题形成的依据和方法
        4.2 主题分析
    第五节 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5.1 汉语新词语研究成果
        5.2 汉语新词语研究存在不足
        5.3 前瞻
第三章 汉语新词语形成动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因素影响
        1.1 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1.2 改革开放后的影响
        1.3 大众心态变化影响
        1.4 心理趋向变化影响
        1.5 语用动因影响
        1.6 外国文化的影响
        1.7 港澳台文化影响
        1.8 内地方言词的影响
    第二节 语言因素影响
        2.1 激活和抑制因素影响
        2.2 隐含和联结因素影响
        2.3 类推机制因素影响
        2.4 联想机制因素影响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语新词语变异研究
    第一节 新词语变异因素分析
        1.1 外部影响因素
        1.2 内部影响因素
    第二节 新词语变异类型分析
        2.1 词性变异分析
        2.2 词形变异分析
    第三节 新词语语法变异分析
        3.1 句法变异及语用分析
        3.2 语序变异及语用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语新词语的修辞视角与解构关系
    第一节 新词语造词的特点
    第二节 新词语意义组合造词
    第三节 新词语修辞造词机制
        3.1 修辞学造词法的概念
        3.2 修辞造词法词语特征
    第四节 词素构词解构化分析
        4.1 认知语言学的解构思维
        4.2 词素意义解构与造词的关系
        4.3 词素意义解构在不同意义类型中的表现
        4.4 词素意义解构的途径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语新词语网络词语造词分析
    第一节 网络词语的定义和范围
    第二节 网络新词语传播特点
    第三节 网络词语的造词材料分类
    第四节 网络词的造词方式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汉语新词语对汉语言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第一节 新词语产生的原因
        1.1 军事因素
        1.2 社会变革
        1.3 对外交流
        1.4 科技发展
    第二节 新词语的主要来源
        2.1 新造词语
        2.2 借用方言新词
        2.3 旧词复活
        2.4 网络新词
        2.5 外来新词
    第三节 新词语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
    第四节 新词语的规范与使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实践哲学语境下的生态伦理研究 ——保罗·汤普森哲学思想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论文的构思
        1.3.1 理论渊源
        1.3.2 逻辑进程
        1.3.3 结构框架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1 以人类生存需求(农业)行为为视角
        1.4.2 生态伦理与人类农业活动的容摄-观念、宗教(文化)、技术、范式、政策
        1.4.3 生态伦理研究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相合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价值的"异体-同构-中心"建构
    2.1 价值认知单向度困境及成因
        2.1.1 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
        2.1.2 人类思维的单向度进近
    2.2 生态价值的支撑载体
        2.2.1 科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学)作为一门伦理科学
        2.2.2 功利主义价值存在
        2.2.3 道德主义(平等主义)价值存在
    2.3 人类生存行为与自然价值的链接(农业)
        2.3.1 生存需求(农业)能否维护自然价值
        2.3.2 生存需求(农业)能否成为哲学
        2.3.3 生存需求(农业)能否成为生态哲学范式
    2.4 生存需求(农业)工业化下的价值对话
        2.4.1 社会分工专业化与效率
        2.4.2 生态关怀的回归——从人类生存开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中心)多样性伦理和生命行为的固有价值
    3.1 生态伦理的物种边界能否被跨越
        3.1.1 西方传统中的物种身份
        3.1.2 生态(物种身份)的道德边界
    3.2 物种(生物)多样性的伦理暗示
        3.2.1 生态伦理的认知偏离
        3.2.2 生态伦理实践的悖论显现
        3.2.3 物种多样性对于人类生存危机的暗示
    3.3 土地伦理的多样性体验
        3.3.1 利奥波德——土地是生态的缩影
        3.3.2 汤普森——土地是生存的超越
        3.3.3 生态伦理与人类生存行为(农业)
    3.4 生命行为的固有价值——动物伦理
        3.4.1 动物伦理观的争论
        3.4.2 生命行为的价值界限
        3.4.3 动物伦理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进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存需求(农业行为)与生态伦理的容摄
    4.1 主流生态伦理对农业行为的排斥
        4.1.1 对杀虫剂的排斥
        4.1.2 对生物技术的排斥
        4.1.3 对生态伦理理解的影响
    4.2 对农业行为认知的哲学基础
        4.2.1 农业行为的哲学轮廓
        4.2.2 农业行为的伦理内涵对生态伦理的互补作用
        4.2.3 农业行为的道德内涵
        4.2.4 农业行为的功利性(实用主义)是否得当
    4.3 农业行为是一种"聚焦活动"
        4.3.1 对伯格曼技术哲学范式应用的拓展
        4.3.2 农业行为能否被看作聚焦活动
        4.3.3 工业化生活对聚焦范式的影响
    4.4 后现代工业化对农业行为伦理学内涵的吸收
        4.4.1 农业工业化与器具范式的相互作用
        4.4.2 "餐桌"范式的淡出
    4.5 农业行为的管理功能与生态伦理
        4.5.1 农业行为的管理属性
        4.5.2 农业行为管理属性的生态基础
        4.5.3 农业行为管理功能的缺陷
        4.5.4 农业行为管理功能与生态伦理进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伦理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
    5.1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为什么需要生态伦理(哲学)
        5.1.1 科学技术是生态伦理的进化路径
        5.1.2 生态伦理思维对科学技术的主导作用
    5.2 农业生物技术进化对人类认识的挑战
        5.2.1 对生态进化的认知挑战
        5.2.2 对语义逻辑的挑战
        5.2.3 对感觉的挑战
    5.3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陷入二难困境
        5.3.1 技术原理解读困境
        5.3.2 伦理选择困境
        5.3.3 公众认知困境
    5.4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风险的认知与判断
        5.4.1 风险可比性的预设
        5.4.2 风险可比性的认知缺陷及其成因
        5.4.3 技术标准的选取
        5.4.4 技术风险的认知归类
    5.5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风险的认知与判断的哲学(伦理学)分析
        5.5.1 科学的数据是否导致科学的认知结果
        5.5.2 认知驱动中理性与感性的博弈
        5.5.3 认知符合度(伦理边界问题)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6.1.1 生态哲学未来的进化趋势:生态伦理与自然科学的进一步融合
        6.1.2 生态伦理思考的新视角:人类的农业行为
        6.1.3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化趋势:科学技术的进化必将伴生于生态伦理的演变
    6.2 对未来深入研究的展望
        6.2.1 生态伦理对自然科学研究的主导作用
        6.2.2 生态伦理思维(观念)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贡献及策略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5)中国梦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1 选题的依据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内涵
        1.2.1 生态文明
        1.2.2 生态文明建设
        1.2.3 中国梦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
        2.1.1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1.2 可持续发展战略
        2.1.3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2.1.4 生态文明建设
    2.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
        2.2.1 环境保护得到重视
        2.2.2 节能减排效果显现
        2.2.3 环境保护走向法制化
        2.2.4 环境保护参与度提升
    2.3 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原因分析
        2.3.1 主要问题
        2.3.2 原因分析
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3.1 中国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导向
        3.1.1 中国梦在内涵上包含了美丽中国的生态梦
        3.1.2 中国梦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3.1.3 中国梦指明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3.2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3.2.1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绿色基础
        3.2.2 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3.2.3 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梦描绘幸福前景
第四章 中国梦视域下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4.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4.1.1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绿色发展
        4.1.2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生态制度
        4.1.3 以创新发展为手段,发展环保技术
        4.1.4 加强国际合作,维护我国生态权益
    4.2 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精神
        4.2.1 强化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
        4.2.2 吸收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理念
        4.2.3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创新
    4.3 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力量
        4.3.1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
        4.3.2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众参与
        4.3.3 推动企业的生态化转型
        4.3.4 促进社会组织的合法有序参与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与生态耦合机制研究 ——以生态旅游开发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湖泊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研究
        1.2.2 鄱阳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研究
        1.2.3 鄱阳湖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的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理论基础
    2.1 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内涵
    2.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2.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量化方法
第3章 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
    3.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的 PSR 框架
    3.2 经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
        3.2.1 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2.2 工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2.3 第三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2.4 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3 生态环境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机理
        3.3.1 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和破坏经济生产力
        3.3.2 自然生态的破坏会影响经济发展的环境
第4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与生态耦合的定量评价
    4.1 鄱阳湖生态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1.1 鄱阳湖生态发展现状及特征
        4.1.2 鄱阳湖经济发展现状及特征
    4.2 鄱阳湖区经济与环境耦合的评价分析
        4.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4.2.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
        4.2.3 分类体系与判别标准
        4.2.4 以时间维度的评价结果
        4.2.5 以空间维度的评价结果
第5章 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支持体系
    5.1 法律支持
    5.2 政策支持
        5.2.1 经济政策
        5.2.2 产业政策
        5.2.3 教育政策
    5.3 科技支持
    5.4 资金支持
第6章 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鄱阳湖生态影响的调控
    6.1 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影响调控的条件
        6.1.1 生态条件
        6.1.2 资源条件
        6.1.3 交通条件
        6.1.4 产业条件
        6.1.5 政策条件
    6.2 鄱阳湖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6.2.1 开发现状
        6.2.2 存在的问题
    6.3 实施生态调控的原则
        6.3.1 保护性开发原则
        6.3.2 持续性原则
        6.3.3 地域性原则
        6.3.4 协同性原则
        6.3.5 可操作性原则
    6.4 实施调控的对策建议
        6.4.1 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
        6.4.2 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区域生态旅游协作能力
        6.4.3 构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常态化
        6.4.4 注重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诉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6.4.5 激励社区参与,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渠道
        6.4.6 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营造寓教于游的大氛围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章 移动电话发展及其技术创新
    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通讯方式
    第二节 移动电话技术发展轨迹
        一、移动电话的诞生
        二、从模拟到数字信号移动电话
    第三节 移动电话及其技术发展
        一、移动电话特点
        二、移动电话技术创新特点
第三章 移动电话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移动电话与人际交往
        二、移动电话与青少年使用者
        三、移动电话与老年使用者
        四、移动电话与特殊人群使用者
    第二节 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生产的影响
        一、移动电话与办公
        二、移动电话与工农业生产
        三、移动电话与物流
    第三节 移动电话对人类社会管理的影响
        一、促进沟通
        二、提高效率
        三、树立形象
        四、参与管理
    第四节 移动电话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手机称呼的文化
        二、手机使用文化差异
        三、手机与山寨文化
    第五节 移动电话对国防军事的影响
        一、战争是移动电话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二、移动电话技术给现代军事带来的影响
        三、移动电话使用与国家信息安全
第四章 移动电话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
    第一节 移动电话使用的失范现象及法律问题
        一、移动电话使用的失范现象
        二、移动电话使用的信息传播乱象
    第二节 移动电话对公共领域的干扰问题
        一、移动电话带来的时空观念混淆
        二、移动电话带来的社会交往混乱
    第三节 移动电话带来的道德及伦理问题
        一、移动电话带来的社会道德问题
        二、移动电话带来的生态伦理问题
    第四节 移动电话带来的健康与安全问题
        一、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辐射
        二、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病菌
        三、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依赖
        四、移动电话带来的手机伤害
第五章 移动电话发展的社会控制
    第一节 强化法规建设
        一、明确移动电话发展的政策导向
        二、加快移动电话发展的立法
    第二节 强化政府监管
        一、全面履行政府监管职责
        二、尽快建立独立监管机构
    第三节 强化技术安全
        一、提高技术安全标准
        二、开展技术安全研究
        三、实施技术安全过滤
    第四节 强化生产者责任
        一、坚持绿色生产
        二、发展循环经济
        三、倡导生产与服务伦理
    第五节 强化消费者意识
        一、建设生态文明
        二、引导理性消费
        三、维护自身权益
第六章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技术风险的成因及其规避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文献综述
    4 研究基本思路
第1章 技术风险的内涵及其危害
    1.1 风险及其特征
        1.1.1 风险的定义
        1.1.2 风险的特征
        1.1.3 风险的种类
    1.2 技术风险
        1.2.1 技术风险的定义
        1.2.2 技术风险的类别
        1.2.3 技术风险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2.4 技术风险的特征
    1.3 技术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
        1.3.1 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
        1.3.2 有可能损害人体健康
        1.3.3 危及社会稳定
第2章 技术风险的成因
    2.1 技术层面的成因
        2.1.1 技术主体认识的非至上性
        2.1.2 科学理性的僭越
        2.1.3 技术本身不确定性
    2.2 社会层面的成因
        2.2.1 技术不当的经济选择
        2.2.2 技术的政治化倾向
    2.3 文化层面的成因
        2.3.1 传统伦理的局限性
        2.3.2 技术风险意识缺乏
        2.3.3 技术风险责任意识缺乏
    2.4 自然环境层面成因
        2.4.1 不可抗拒的自然环境因素
        2.4.2 诱发性自然环境因素
第3章 规避技术风险的对策
    3.1 强化技术风险意识是前提
        3.1.1 强化技术主体的风险意识
        3.1.2 强化社会各界的技术风险意识
    3.2 完善技术是手段
        3.2.1 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3.2.2 促进技术的绿色化和人性化转向
    3.3 加强技术风险的社会控制是关键
        3.3.1 完善技术风险的社会控制体系
        3.3.2 建立社会公众舆论监督机制
    3.4 加强法律、法规的控制
        3.4.1 法律、法规对技术的规范作用
        3.4.2 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体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致谢

(9)计算机网络攻击之国际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述评
        (一) 国内的研究现状
        (二) 国外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一) 关于研究方法的说明
        (二) 本文的内容结构
第一章 战争合法性研究的理论框架
    一、“诉诸战争权”与“战时法”的起源
        (一) “诉诸战争权”与“战时法”的思想渊源
        (二) “诉诸战争权”与“战时法”的产生和形成
    二、“诉诸战争权”与“战时法”的含义和内容
        (一) “诉诸战争权”与“战时法”的基本含义
        (二) “诉诸战争权”与“战时法”的主要内容
        (三) “诉诸战争权”与“战时法”的理论框架
    三、“诉诸战争权”与“战时法”理论框架对分析计算机网络攻击国际法问题的适用性
        (一) “诉诸战争权”与“战时法”理论框架的广泛适用
        (二) “诉诸战争权”与“战时法”理论框架对分析计算机网络攻击的适用性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攻击的法律界定
    一、计算机网络攻击的时代背景
        (一) 信息化战争
        (二) 信息化战争与信息基础设施的脆弱性
    二、计算机网络攻击相关概念辨析
        (一) 信息作战(information operations)与信息战(information warfare)
        (二) 网络(network)与赛博(cyberspace)
    三、计算机网络攻击的法律界定
        (一) 计算机网络攻击的法律含义分析
        (二) 计算机网络攻击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攻击与合法使用武力
    一、《联合国宪章》第2(4)条对计算机网络攻击的适用
        (一) 威胁实施计算机网络攻击
        (二) 对“武力”一词的不同理解
        (三) “武力”一词在计算机网络攻击中的含义分析
    二、《联合国宪章》第51 条对计算机网络攻击的适用
        (一) 计算机网络攻击能否构成“武装攻击”
        (二) 针对计算机网络攻击的自卫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攻击与武装冲突法
    一、武装冲突法对计算机网络攻击的适用
        (一) 武装冲突法的适用条件
        (二) 对武装冲突法适用于计算机网络攻击的分析
    二、武装冲突法对计算机网络“攻击”的界定
        (一) “攻击”在武装冲突法中的含义分析
        (二) 武装冲突法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攻击”
    三、武装冲突法基本原则与计算机网络攻击
        (一) 区分原则
        (二) 军事必要原则
        (三) 比例原则
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攻击的中立问题
    一、中立制度在当代国际法中的地位
        (一) 《联合国宪章》并未否定中立制度
        (二) 武装冲突法尊重和遵守中立制度
    二、计算机网络攻击的中立问题
        (一) 计算机网络攻击产生中立问题的技术原因
        (二) 计算机网络攻击违反中立规则的可能情形
        (三) 对计算机网络攻击适用中立规则的建议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攻击的国际立法问题
    一、关于计算机网络攻击国际立法的争论
        (一) 学界就计算机网络攻击国际立法的争论
        (二) 各国政府对计算机网络攻击立法的态度
    二、对计算机网络攻击国际立法的分析
        (一) 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二) 立法的内容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三) 立法的形式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10)新装修室内空气污染物—苯的污染调查分析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相关法规
    1.3 室内空气品质
        1.3.1 室内空气品质的概念
        1.3.2 室内空气品质的出现
    1.4 研究室内污染物的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小结
第二章 室内空气污染物——苯
    2.1 苯的组成结构
    2.2 苯的发现
    2.3 小结
第三章 苯对人体的危害
    3.1 苯在住宅装修中对人体的危害
        3.1.1 不良建筑综合症(SBS)
        3.1.2 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的特点如下
        3.1.3 苯在住宅装修中对人体的危害
    3.2 小结
第四章 苯在室内环境中的产生途径
    4.1 室内环境中的苯的来源
    4.2 小结
第五章 在室内设计中防治苯的污染的措施
    5.1 通过控制室外污染源来防止室内的苯污染
        5.1.1 交通尾气对室内苯浓度的影响
        5.1.2 对室外污染源的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5.2 在室内如何控制苯的污染
        5.2.1 通过空气流通控制苯的污染
        5.2.2 通过吸收分解控制苯的污染
        5.2.3 使用新型材料来防止室内苯污染
        5.2.4 在装修中控制苯的污染的措施
        5.2.5 其它控制苯的方法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目录
附录: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四、电磁辐射与过度忧虑:谁是无形杀手(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人的哲学研究[D]. 蒋孝明.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2]“后理论”的缘起及其三大问题域[D]. 李俐兴. 浙江大学, 2018(01)
  • [3]新时期汉语新词语构造机制研究[D]. 苏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4]实践哲学语境下的生态伦理研究 ——保罗·汤普森哲学思想的启示[D]. 于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5]中国梦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D]. 廖元春.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1)
  • [6]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与生态耦合机制研究 ——以生态旅游开发为视角[D]. 周青. 南昌大学, 2014(02)
  • [7]移动电话与社会互动研究[D]. 乔亚兰. 武汉大学, 2011(04)
  • [8]技术风险的成因及其规避对策研究[D]. 张洋. 武汉科技大学, 2011(12)
  • [9]计算机网络攻击之国际法问题研究[D]. 朱雁新.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9)
  • [10]新装修室内空气污染物—苯的污染调查分析及防治对策[D]. 沈志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电磁辐射与过度担忧:谁是隐形杀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