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矛桃种子的发芽特性

卫矛桃种子的发芽特性

一、桃叶卫矛种子的发芽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崔凯歌[1](2021)在《桃叶卫矛快繁体系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桃叶卫矛是一个珍贵的观叶、观花、观果树种。它不仅树姿优美艳丽,且抗性强,还在工业上和医疗上具有突出应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关注。大量繁殖桃叶卫矛,不仅丰富园林绿化树种,还有助于工业原料及医药的开发利用。传统繁殖方式存在种子预处理复杂,种源有限,繁殖速度慢等因素,无法保证苗木的产量与质量,严重阻碍桃叶卫矛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本试验以桃叶卫矛的茎段和愈伤组织作为试验材料,初步建立桃叶卫矛组培快繁体系,为今后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其结论如下:1、桃叶卫矛茎段取材时间为4月中旬,染菌率1.3%,存活率67.35%;茎段的消毒方法为75%酒精浸泡消毒20 s后用0.1%Hg Cl2消毒7 min,存活率最高达到54.88%。2、桃叶卫矛腋芽诱导培养基组合为WPM+6-BA 1.0 mg/L+NAA 0.2 mg/L,诱导率为87.21%;桃叶卫矛腋芽增殖培养基组合为1/4WPM+6-BA 2.0 mg/L+NAA 0.1 mg/L,增殖系数达到4.98。3、桃叶卫矛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组合为MS+6-BA 1.0 mg/L+NAA 0.3 mg/L,诱导率为87.50%;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组合为MS+2,4-D 0.4 mg/L+6-BA 2.0mg/L,增殖倍数达到2.21;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培养基组合为MS+6-BA 2.0mg/L+NAA 0.5 mg/L,诱导率为94.26%。4、桃叶卫矛生根培养基组合为1/2MS+IBA 0.2 mg/L,生根率为78.14%。

刘洋[2](2021)在《呼和浩特地区引种园林植物综合评价及繁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及有限的水资源,所能够利用的园林景观植物种类较少,适宜于旱景园林的植物种质资源有待进一步拓展。通过对78种园林植物的适应性、观赏性和抗逆性开展综合评价,并对筛选出的园林植物进行繁衍特性及抗旱性评价研究,旨在丰富旱景园林植物种类选择,并筛选扩繁方法,提升其推广应用价值,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园林绿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主要研究结论:(1)通过对在呼和浩特地区的78种乔木、灌木和草本园林植物采用德尔菲法从生态适宜性、观赏性和抗逆性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开展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分结果进行排序分级,按照综合指数的高低可划分为4个等级。综合评价一级得分≥0.9的优异园林植物有17种,综合指数最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观赏性和抗逆性,可作为旱景园林建设的首选。得分为0.8~0.9的二级植物有32种,该类植物在实验区可正常生长,但部分植物开花、结实受到限制,或抗逆性较弱。三级综合评价分数为0.7~0.8,划分到此类的植物有24种,该类植物对实验区的适应性一般,大多在实验地表现为生长缓慢,抗逆性较差;评价得分<0.7为四级,划分到此类的植物有5种,该类植物存在越冬率或成活率低的问题。(2)对筛选出的8种园林植物开展繁衍特性研究:蒙桑、蒙古莸、戈壁天门冬、山韭为非休眠种子,通过探索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宜萌发条件。蒙桑、戈壁天门冬和山韭种子均属于喜光性种子,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达到最大。蒙桑种子萌发最适萌发条件为30℃/20℃连续光照条件。戈壁天门冬种子萌发受温度和光照交互作用,25℃连续光照条件为种子最适宜萌发条件。山韭种子属于光促进萌发种子,15℃和20℃/10℃条件下连续光照有利于种子萌发。而蒙古莸种子在各温度条件下均可萌发,在连续黑暗条件30℃/20℃变温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可达到最大。水曲柳、黄檗、乌苏里鼠李、桃叶卫矛属于休眠种子。在4℃层积30天处理后,水曲柳和黄檗种子休眠得以解除。其最佳萌发条件分别为连续光照条件20℃和20℃/10℃变温处理。采用1mol/L Na OH处理乌苏里鼠李种子40min或用40℃热水浸种20min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层积处理30d桃叶卫矛种子能够促进生理后熟,解除休眠,显着提高种子萌发率。(3)通过对幼苗建植期胁迫实验,探索蒙桑、蒙古莸、戈壁天门冬、山韭、水曲柳、黄檗、乌苏里鼠李和桃叶卫矛8种园林植物幼苗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幼苗建植过程及其生理变化,揭示幼苗对水分胁迫条件下的适应策略。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条件下,8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能够通过调节植株自身的生长形态、保护酶系统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提高抗旱性,减轻干旱胁迫形成的膜脂过氧化对植株造成的伤害,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抗旱耐旱潜力。在幼苗建植过程中,结果表明过低或过高的田间持水量均不适宜植物幼苗的生长,适当的土壤水分条件即可利于以上8种园林植物的种苗培育。以上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位于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本身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观赏价值高,因此可在道路景观、公园绿化中均可推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养护成本,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4)通过组织培养、嫁接和扦插等方式系统的开展桃叶卫矛的营养繁殖特性研究。利用桃叶卫矛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结果表明桃叶卫矛茎段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1.0mg/L 6-BA+0.1mg/L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3.0mg/L IBA。当桃叶卫矛劈接接穗粗为0.5~1.0cm时,成活率为86.36%。桃叶卫矛嫩枝扦插在ABT生根粉500mg/L的处理下成活率与生根率最高,分别为89%和49%。对于类似桃叶卫矛这类因种子休眠而难以通过实生苗扩繁的园林植物以营养繁殖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加快繁殖效率。

姜宗庆,李成忠,周霞,许敏[3](2020)在《紫楠种子休眠特性及解除措施研究》文中认为以紫楠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紫楠种子休眠特性及休眠解除措施。结果表明,紫楠种皮的透水性差,种皮内含有种子萌发抑制物质,可以推断紫楠种皮是导致种子休眠和阻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在满足低温层积的基础上,逐步变温层积,结合破眠剂处理,再播种于苗床(25~30℃)上,这些综合措施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种子发芽率,更有利于紫楠种子休眠的解除。

周茂嫦,王彩云,侯俊,成忠均,王永,张翔宇[4](2020)在《卫矛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卫矛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保存其优良性状并提高繁殖效率,是卫矛属植物快速繁殖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卫矛属植物组织培养面临褐化、污染及生根难等系列问题。为卫矛属植物的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从其组织培养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培养条件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筛选,及组培苗的驯化移栽等方面对卫矛属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裴云霞,曹健,杜克兵,管兰华,张锐,蒋祥娥,蔡桁,倪天虹[5](2020)在《贮藏温度对枫香种子耐贮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枫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种子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枫香种子的贮藏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枫香种子阴干至含水量为10.54%,然后分别贮藏于室温(25±2)℃、4℃、-20℃和-70℃的温度条件下,于贮藏0、60、180、300、360、520、730 d分别测定种子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并将种子于室内播种,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及播种1个月后萌发幼苗的苗高和根长。[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4种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苗高与根长均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贮藏至360 d时,4种温度均能较好地保持种子活力,相互之间差异不明显;至730 d时,4℃、-20℃和-70℃的贮藏效果明显优于室温,-70℃的贮藏效果最佳。[结论]枫香种子在含水量10.54%时,若贮藏时间在360d以内,则室温贮藏即可有效保持种子活力;若贮藏时间进一步延长,则需要采用低温进行贮藏;贮藏730d时,4℃、-20℃和-70℃均可有效保持种子活力,其中,-70℃的贮藏效果最佳。

郜超,刘冬林,杨伟,赵晓彬,贺晓弘,李江宁[6](2020)在《榆林沙区桃叶卫矛育苗及造林技术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桃叶卫矛是榆林沙区的一种乡土树种,通过对其田间育苗和沙地造林试验,以规范桃叶卫矛在榆林沙区育苗和造林的技术措施,提高沙地造林成效。

郭米香[7](2020)在《贵州特有植物红花瘤果茶的种子萌发特性及种群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红花瘤果茶(Camellia rubituberculata)为自然分布狭窄的贵州特有稀有植物,花红色,果实表面瘤状突起,是山茶属中的特殊进化种类,颇具科研和经济价值。现仅发现于贵州省晴隆县紫马乡和兴仁市巴铃镇的比邻山区,种群分散、植株数量稀少,生境异质性特征突出,物种濒危。为加强对贵州特有植物红花瘤果茶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开展了红花瘤果茶种子生物学特性、种子贮藏特性、种子萌发特性以及种群特征的实验研究,揭示了红花瘤果茶种子特性、种群分布特征、种群空间格局、种群数量动态规律,探讨了红花瘤果茶的稀有濒危原因及保护策略,为贵州特有植物红花瘤果茶的保护利用以及有关珍稀濒危植物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红花瘤果茶种子千粒重为1466.60g,属于大粒种子,种子的生活力96.00%,含水量29.51%、病虫率12.50%,种子出仁率69.41%、吸水率13.48%;种子可溶性糖、脂肪、可溶性蛋白质、淀粉的含量分别为23.91%、8.85%,16.69mg/g、15.51%。(2)一般情况下,红花瘤果茶种子以采用拌沙冷藏为宜,有效贮藏时间120d。贮藏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波浪起伏态势,脂肪及淀粉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红花瘤果茶种子经贮藏120d后,种子发芽率下降。常温贮藏的种子发芽率为8.00%,干燥冷藏的种子发芽率为4.00%,拌沙冷藏的种子发芽率为20.00%,冷冻贮藏的种子基本上不发芽。(3)红花瘤果茶种子在15℃~35℃均能萌发,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态势,20℃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可达到72.00%和40.33%。温度一定时,光照时间不影响红花瘤果茶种子的萌发。浓度为200mg.L-1的赤霉素溶液能显着提高促进红花瘤果茶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和聚乙二醇溶液处理不能明显促进红花瘤果茶种子的萌发。(4)在15℃、25℃、35℃条件下,红花瘤果茶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在种子萌发初期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在25℃时可溶性蛋白质下降速率最快;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粗脂肪含量萌发初期无明显变化,随后逐渐下降;丙二醛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正向上升,在35℃下的丙二醛含量最高。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主要受温度调控。温度一定时,不同的光照时间,不影响红花瘤果茶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粗脂肪、丙二醛、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红花瘤果茶种子属于光中性种子。(5)调查发现,红花瘤果茶种群结构可以定义为增长型,幼苗补充充裕,种群能够进行天然更新和稳定增长。红花瘤果茶种群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在小尺度上的集群分布和在大尺度上的随机分布,幼龄、中龄、老龄3个发育阶段的种群分布格局呈现出一定差异性。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关联主要表现为:1号样方幼龄树和中龄树均为负相关,幼龄树和老龄树在中小尺度上为负相关,在大尺度上为无相关,中龄树和老龄树均为无相关;2号样方幼龄树和中龄树在小尺度上为负相关,中大尺度上为无相关;幼龄树和老龄树在中小尺度上为负相关,中大尺度上为无相关;中龄树和老龄树均为无相关;3号样方的幼龄树和中龄树均为正相关;幼龄树与老龄树在小尺度上为负相关,中尺度上为无相关,大尺度上为正相关;中龄树和老龄树均为无相关。红花瘤果茶植物个体贡献潜力整体变化呈现“下降-上升-下降”起伏状态,种群在Ⅳ龄级时Vx同时出现负值,表明该种群生态脆弱、易受外界环境干扰而濒危。红花瘤果茶种子生物学特性、生境异质性与干扰、分布区的沟壑限制是导致种群数量扩大和物种散布的主要因素。

安俊丽[8](2019)在《血色卫矛西藏种群衰退原因与繁殖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血色卫矛(Euonymus sanguineus)是中国特有植物,其形态特征显着、枝形优美、花果美艳且叶色随季节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相关研究表明,卫矛属植物具有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改良生态环境的生态作用,卫矛属植物含有各种重要的化学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血色卫矛作为西藏地区珍贵的野生卫矛属小乔木或灌木,种群数量极少,属于衰退种群。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血色卫矛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调查血色卫矛种群生境、探究血色卫矛种群衰退原因、研究血色卫矛繁育技术,对血色卫矛资源科学有效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进而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丰富西藏地区园林绿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技术支撑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对血色卫矛的种群生境进行了调查,结合化感实验等对其种群衰退原因进行了探究,以此为基础,通过血色卫矛种子萌发技术、枝条扦插技术试验研究血色卫矛繁育技术。主要结论如下:(1)血色卫矛生境气候环境条件恶劣,加之人畜活动的干扰,生境已呈现片段化、间隔化;竞生、伴生物种对种群发展产生影响,适当的灌丛包围,可以减少人畜干扰且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和资源,使其更好的生长,对其植株、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进而为种群发展提供保护;血色卫矛种群数量少、密度小,成年植株多、幼年植株极少,结实能力低,果实出种量少,病虫害严重,种子移动能力弱,萌发概率低,幼苗极少,种群结构严重失衡;血色卫矛凋落物中所含物质具有抑制、自毒作用。(2)以上种群生境的恶化和种群自身问题,使得血色卫矛种群个体数量过少,生存面积极小,结实能力低、萌发率低、幼苗生长困难,严重制约了种内交配与种子发育,种群更新能力差,极大地降低了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也影响了其种间基因交流,阻碍了种群扩大。(3)血色卫矛种子自身和假种皮中含有抑制物质,因此播种前需要去除假种皮;血色卫矛休眠周期长,其周期长达一年半甚至两年,且血色卫矛种子容易腐烂,种子萌发率很低;低温、变温处理以及用激素处理均可缩短种子休眠期,降低种子腐烂率,其中,在3℃恒温低温贮藏60 d后转入20℃、用GA3激素200mg/L处理对提高种子萌发率、解除种子休眠效果最佳;种子萌发应减少光照时间和强度、减少水分浸泡、避免25℃以上温度,实验发现在20℃环境条件下、半光照条件、干播,血色卫矛种子萌发效果更好。(3)枝条扦插试验表明,不同的扦插季节、不同的母树年龄、不同的枝龄、不同的枝条部位对血色卫矛插穗生根能力的影响非常明显。结合血色卫矛为衰退种群,最适年龄为4年的母树植株数量极少,而5年生以上的植株数量较多的现实制约因素,在采条时宜选用母树年龄为4~5年、枝龄2年、树基部和树冠阳面的枝条;在冬季、春季枝条上芽萌动之前扦插可以使枝条扦插成活;使用粗蛭石做扦插基质,可以有效减少枝条扦插部位的腐烂,增加透气性,提高血色卫矛枝条扦插成活率。外源生长激素处理可提高成活率,但不同的生长激素种类及其不同浓度的处理,对生根的效果不同,在0~300mg/L浓度范围内,GGR-6号优于NAA、IBA、IAA,其中以GGR-6号300mg/L效果最好,处理后生根率达38.7%,而高于200mg/L的浓度后,后三者即出现抑制效果,且GGR-6号在300mg/L浓度后开始显示抑制效果,故在血色卫矛扦插激素处理时选用GGR-6号200mg/L-300mg/L或NAA 200mg/L溶液比较适宜。

张存虎[9](2018)在《榉树种子打破休眠与萌发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榉树是中国三种榆科榉属之一,是中国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随着近年来乡土树种越发受到绿化、景观等方面的青睐,榉树形态优美、抗性强、叶色变化丰富使得其能够在众多乡土树种中凸显出来,市场对榉树的需求也是日益加大。榉树目前有两种繁殖方式,一种为种子繁殖,另一种为无性繁殖,但因无性繁殖成本较大,并没有大面积推广,还是以成本较低的播种育苗为主,因为榉树当年下种并不能出芽,必须经过一定的方法处理才能够出芽,所以研究榉树种子打破休眠与萌发机理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能够全面分析出打破榉树休眠的最佳方法和最适萌发环境,有利于更好的推广榉树,加大对榉树的市场供应,极大地降低榉树育苗的成本。本课题以济南地区周围的榉树种子为试验材料,从优化层积榉树种子的温度参数、生理生化机理和榉树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为研究点,研究榉树种子解除休眠的最佳时间与方法和萌发最适合的环境参数,从而可以快速促进榉树种子的萌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温沙藏和变温沙藏均有利于榉树种子打破休眠,在参数优化上,4/20℃变温沙藏最适合榉树种子,其次是4℃沙藏,经过这两种方式处理的种子,最高发芽率均能达到60%以上。在处理时间上来看,4/20℃变温沙藏与4℃沙藏均在处理时间为60d时达到试验规定条件下的最大值,实际应用时可采用4/20℃变温沙藏与4℃沙藏的方法处理2个月就可以进行催芽。(2)研究榉树种子在4℃沙藏过程中内部各项物质含量变化发现:可溶性糖在60d时达到最高值,0d-60d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持续上升,60d之后可溶性糖开始下降,说明种子已经处于活跃状态,开始消耗可溶性糖来进行萌发阶段,可溶性蛋白在沙藏过程中持续降低,不断分解为游离氨基酸,30d-60d下降幅度最大,种子状态最活跃。沙藏过程中脯氨酸含量不断增高,60d-90d时上升幅度最大,表明后期种子受到的不利影响开始加大。丙二醛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含量整体呈现上升然后下降再升高的态势,60d-90d时较为平稳,有效的控制住了种子内的丙二醛含量,综合MDA与Pro含量的变化可以得出大部分榉树种子在60d时开始处于强烈的萌动状态。SOD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先上升60d后微有下降,POD在60d-90d后开始急剧增加,说明前期榉树种子的抗氧化能力是持续增强的,到60d之后种子内部的过氧化物不断积累造成内部抗氧化系统失去平衡,不利于种子萌发。综合以上分析,榉树种子4℃沙藏60d左右最适合萌发。(3)通过不同萌发条件对榉树种子发芽指标影响试验分析可得:当温度保持在25℃或者变温条件下5℃10h+25℃14h时,通过较少的光照(<8h),将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榉树种子的发芽效果最好。赤霉素(GA3)、细胞分裂素6-BA浸种后均对提高榉树种子萌发率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浓度为400 mg/L的赤霉素和40 mg/L的6-BA处理的榉树种子更适合萌发。

田晓璇,李享,宋红[10](2018)在《桃叶卫矛种子休眠机制及催芽方法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室内试验测试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桃叶卫矛种子的休眠机制,并探讨种子的催芽方法。结果表明:桃叶卫矛种子休眠属于形态生理休眠。针对该休眠类型催芽试验采用了赤霉素和层积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来打破休眠,最终确定发芽效果最好的方法为:300mg/L赤霉素处理48h后,将种子置于25℃环境条件下层积28d,种子发芽率在10d内达到95%以上。

二、桃叶卫矛种子的发芽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桃叶卫矛种子的发芽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桃叶卫矛快繁体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无菌材料的获得
        1.2.2 芽的增殖培养
        1.2.3 生根培养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菌苗的获得
        2.1.1 取材时间的筛选
        2.1.2 茎段消毒方法的筛选
        2.1.3 初代培养基的筛选
        2.1.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配比对带芽茎段诱导的影响
    2.2 芽的增殖培养
        2.2.1 培养基浓度对腋芽增殖的影响
        2.2.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配比对腋芽增殖的影响
        2.2.3 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5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配比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2.2.6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配比对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影响
    2.3 桃叶卫矛生根培养
        2.3.1 不同培养基对生根的影响
        2.3.2 不同生长素及浓度对生根的影响
3 讨论
    3.1 外植体选择
    3.2 带芽茎段消毒方式的选择
    3.3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3.4 芽的增殖培养
    3.5 生根培养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呼和浩特地区引种园林植物综合评价及繁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园林植物引种研究
        1.1.2 植物繁殖特性研究
        1.1.3 植物幼苗建植研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引种园林植物的观赏性及适宜性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材料来源及选择
        2.1.3 综合评价体系建立
        2.1.4 评价指标的选取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供试78 种园林植物综合评价与分级
        2.2.2 17 种园林景观植物的物候期
    2.3 讨论
    2.4 小结
3 8 种园林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种子萌发试验方法
        3.1.3 计算指标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处理方式对蒙桑种子萌发的影响
        3.2.2 不同处理方式对蒙古莸种子萌发的影响
        3.2.3 不同处理方式对戈壁天门冬种子萌发的影响
        3.2.4 不同处理方式对山韭种子萌发的影响
        3.2.5 不同处理方式对水曲柳种子萌发的影响
        3.2.6 不同处理方式对黄檗种子萌发的影响
        3.2.7 解除乌苏里鼠李种子休眠方法的结果
        3.2.8 解除桃叶卫矛种子休眠的方法
    3.3 讨论
    3.4 小结
4 8 种园林植物幼苗建植特性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4.1.3 测定指标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蒙桑幼苗建植的影响
        4.2.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蒙古莸幼苗建植的影响
        4.2.3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戈壁天门冬幼苗建植的影响
        4.2.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山韭幼苗建植的影响
        4.2.5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水曲柳幼苗建植的影响
        4.2.6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黄檗幼苗建植的影响
        4.2.7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乌苏里鼠李幼苗建植的影响
        4.2.8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桃叶卫矛幼苗建植的影响
    4.3 讨论
        4.3.1 8 种园林植物幼苗生长形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2 8 种园林植物幼苗抗氧化酶类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3 8 种园林植物幼苗丙二醛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3.4 8 种园林植物幼苗渗透调节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4.4 小结
5 桃叶卫矛营养繁殖特性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桃叶卫矛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5.2.2 桃叶卫矛嫁接繁殖体系的建立
        5.2.3 桃叶卫矛扦插繁殖体系的建立
    5.3 讨论
    5.4 小结
6 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紫楠种子休眠特性及解除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2.1 紫楠种子吸水率测定
        1.2.2 紫楠种皮浸提液制备及抑制试验
        1.2.3 紫楠种子休眠解除措施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楠种皮的透水性
    2.2 紫楠种皮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2.3 不同技术处理对紫楠种子发芽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4)卫矛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卫矛属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
    1.1 外植体
        1.1.1 外植体的选择
        1.1.2取材时间
        1.1.3 外植体的消毒
    1.2 基本培养基
    1.3 休眠处理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
        1.4.1 种子萌发及种胚诱导途径
        1.4.2 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
        1.4.3 幼嫩茎段诱导
        1.4.4 不定芽诱导
        1.4.5 生根培养
    1.5 炼苗与移栽
2 存在的问题
    2.1 污染
    2.2 外植体褐化率高
    2.3 组培苗生根难
    2.4 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
3 展望

(6)榆林沙区桃叶卫矛育苗及造林技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桃叶卫矛物候特征
3 桃叶卫矛育苗试验
    3.1 播种育苗
        3.1.1 采种
        3.1.2 整地作床
        3.1.3 播种
        3.1.4 苗期管理
    3.2 萌蘖苗培育
4 桃叶卫矛沙地造林试验
    4.1 造林苗木规格选择
    4.2 造林技术与方法
    4.3 适宜造林季节
    4.4 沙丘不同部位造林试验
5 小结

(7)贵州特有植物红花瘤果茶的种子萌发特性及种群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贵州特有植物—红花瘤果茶
    2 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2.1 种子基础生物学特性研究
        2.2 种子贮藏特性的研究
    3 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3.1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3.2 种子萌发的生理特性
    4 种群生态特征研究
        4.1 种群地理分布及原生生境特点
        4.2 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4.3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4.4 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5 项目来源、主要内容及目的意义
        5.1 项目来源
        5.2 主要内容
        5.3 目的意义
        5.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花瘤果茶种子特性研究
    1 红花瘤果茶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验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红花瘤果茶种子的形态特征
        1.2.2 红花瘤果茶种子基础生物学特征
        1.2.3 红花瘤果茶种子吸水特性
        1.2.4 红花瘤果茶种子的贮藏物质
        1.3 结论与讨论
    2 红花瘤果茶种子贮藏特性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贮藏对红花瘤果茶种子含水量及生活力的影响
        2.2.2 贮藏对红花瘤果茶种子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2.2.3 贮藏对红花瘤果茶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的影响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红花瘤果茶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外源物质对红花瘤果茶种子萌发的影响
        2.2 不同温度对红花瘤果茶种子萌发的影响
        2.3 不同光照时间对红花瘤果茶种子萌发的影响
        2.4 温度和光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2.4.1 温度和光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4.2 温度和光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4.3 温度和光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2.5 温度和光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2.6 温度和光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6.1 温度和光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2.6.2 温度和光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2.6.3 温度和光照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红花瘤果茶的种群特征研究
    1 研究地点与方法
        1.1 研究地点
        1.2 研究方法
        1.2.1 红花瘤果茶种群地理分布及原生生境特点
        1.2.2 样地设置与调查
        1.2.3 种群的龄级划分
        1.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花瘤果茶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2.2 红花瘤果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2.2.1 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点格局分析
        2.2.2 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的空间关联分析
        2.3 种群数量动态量化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问题讨论
    1 研究结果
        1.1 红花瘤果茶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特性
        1.2 红花瘤果茶种群特征
    2 红花瘤果茶特有分布原因分析及保护对策与建议
        2.1 种子生物学特性
        2.2 分布区的限制
        2.3 生境干扰
        2.4 种群扩散受到生境异质阻碍
        2.5 保护对策与建议
        2.5.1 就地保护
        2.5.2 迁地保护
        2.5.3 利用保护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血色卫矛西藏种群衰退原因与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卫矛属植物资源特点
        1.1.2 我国卫矛属植物形态特征及园林应用价值
        1.1.3 我国卫矛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功能
    1.2 研究状况
        1.2.1 卫矛属植物种子萌发技术研究
        1.2.2 卫矛属植物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血色卫矛西藏生境调查及种群衰退原因探究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2.2.2 幼苗存活量统计
        2.2.3 结实能力调查
        2.2.4 幼苗致死关键因子实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生境条件及其影响比较分析
        2.3.2 种群结构分析
        2.3.3 幼苗致死关键因子实验
    2.4 结论
第三章 血色卫矛种子萌发技术研究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种子休眠周期探究
        3.2.2 解除种子休眠方法实验
        3.2.3 光照对血色卫矛种子萌发的影响
    3.3 数据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种子休眠周期探究
        3.4.2 解除种子休眠方法
        3.4.3 小结
第四章 血色卫矛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4.1 试验地概况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扦插方法
        4.2.3 试验设计
        4.2.4 扦插后管理
        4.2.5 数据记载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季节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4.3.2 不同母树年龄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4.3.3 不同枝龄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4.3.4 不同部位枝条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4.3.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榉树种子打破休眠与萌发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
        1.1.1 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
        1.1.1.1 种子休眠方式分类
        1.1.1.2 打破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
        1.1.2 国内外关于种子萌发的研究进展
        1.1.2.1 光照对萌发的作用
        1.1.2.2 水分对萌发的作用
        1.1.2.3 温度对萌发的作用
        1.1.3 种子打破休眠生理生化的变化
        1.1.3.1 种子打破休眠营养物质的变化
        1.1.3.2 种子打破休眠抗氧化体系的变化
    1.2 榉树的研究进展
        1.2.1 榉树的概述
        1.2.2 榉树种子与繁殖技术研究现状
        1.2.2.1 榉树种子研究现状
        1.2.2.2 榉树繁殖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计
    2.3 实验方法
        2.3.1 榉树种子生物学特性测定
        2.3.2 三种沙藏法对榉树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
        2.3.3 榉树种子4℃沙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2.3.3.1 榉树种子沙藏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3.3.2 榉树种子沙藏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2.3.3.3 榉树种子沙藏过程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2.3.3.4 榉树种子沙藏过程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2.3.3.5 榉树种子沙藏过程中酶活性的测定
        2.3.4 不同萌发条件下榉树种子发芽指标试验
        2.3.4.1 温度条件榉树种子发芽指标试验
        2.3.4.2 光照条件处理榉树种子发芽指标试验
        2.3.4.3 土壤含水量处理榉树种子发芽指标试验
        2.3.4.4 三生长调节剂处理榉树种子发芽指标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榉树种子生物学特性
    3.2 不同层积方法对榉树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
    3.3 榉树种子在4℃沙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变化
        3.3.1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3.3.2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3.3.3 脯氨酸(Pro)与丙二醛(MDA)含量变化
        3.3.4 酶活性的变化
    3.4 不同萌发条件对榉树种子发芽指标影响
        3.4.1 不同温度处理对榉树发芽指标的影响
        3.4.2 光照条件对榉树发芽指标的影响
        3.4.3 土壤相对含水量条件对榉树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
        3.4.4 生长调节剂对榉树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的影响
        3.4.4.1 GA3对榉树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的影响
        3.4.4.2 IAA对榉树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的影响
        3.4.4.3 6-BA对榉树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的影响
        3.4.5 小结
4 讨论
    4.1 种子休眠的解除
    4.2 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生理生化
    4.3 种子催芽与外部因素的影响
5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10)桃叶卫矛种子休眠机制及催芽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研究方法
        1.2.1 种子生活力与发芽能力测定
        1.2.2 种皮透水性测定
        1.2.3 种胚后熟过程中的形态发育
        1.2.4 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生物测定
        1.2.5 种子催芽 (休眠解除)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采收桃叶卫矛种子生活力与发芽力
    2.2 桃叶卫矛种子透水性测定
    2.3 桃叶卫矛种子催芽过程中胚形态发育
    2.4 桃叶卫矛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测定
    2.5 种子休眠解除方法
3 讨论

四、桃叶卫矛种子的发芽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桃叶卫矛快繁体系的初步研究[D]. 崔凯歌. 延边大学, 2021
  • [2]呼和浩特地区引种园林植物综合评价及繁殖特性研究[D]. 刘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紫楠种子休眠特性及解除措施研究[J]. 姜宗庆,李成忠,周霞,许敏. 种子, 2020(12)
  • [4]卫矛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J]. 周茂嫦,王彩云,侯俊,成忠均,王永,张翔宇. 贵州农业科学, 2020(11)
  • [5]贮藏温度对枫香种子耐贮性的影响[J]. 裴云霞,曹健,杜克兵,管兰华,张锐,蒋祥娥,蔡桁,倪天虹. 林业科学研究, 2020(05)
  • [6]榆林沙区桃叶卫矛育苗及造林技术探析[J]. 郜超,刘冬林,杨伟,赵晓彬,贺晓弘,李江宁. 防护林科技, 2020(06)
  • [7]贵州特有植物红花瘤果茶的种子萌发特性及种群特征研究[D]. 郭米香. 贵州大学, 2020(02)
  • [8]血色卫矛西藏种群衰退原因与繁殖技术研究[D]. 安俊丽. 西藏大学, 2019
  • [9]榉树种子打破休眠与萌发机理的研究[D]. 张存虎.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2)
  • [10]桃叶卫矛种子休眠机制及催芽方法初探[J]. 田晓璇,李享,宋红. 种子, 2018(01)

标签:;  ;  ;  ;  ;  

卫矛桃种子的发芽特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