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制剂室执行良好药房管理标准的经验

医院制剂室执行良好药房管理标准的经验

一、医院制剂室实施优良药房管理规范达标工作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张广庆[1](2021)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建筑设计变化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建筑44万平方米面积、总床位数量达1800床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下文简称北大国际医院)是由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的非营利性大型综合医院,项目的超大规模与体量、国际医院的高起点高定位、投资与运营方式,使之从前期策划、立项、设计到建设、投入使用均为世人瞩目,为媒体争相报道。北大国际医院于2014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后参观者络绎不绝,影响了数家大型新医院的建设(如天坛医院新院区)。建成使用过后,一方面运维反馈了许多值得推广的建设经验,另一方面,在使用后长达5年期间医院各处历经大小改造共400余次,其原因值得深究、经验值得总结,类似北大国际医院这类全新建医院投入使用后即进行改造的情况,在我国当代医院建设中绝对不是孤例。我国为了补上每千人医院床位数的欠账,在很多城市的远郊区县,全新筹备创建了很多医院,这些医院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建设过程中医院建筑的图纸修改量占比高达40%~60%,施工完成后需要立即拆改量为3%~5%,造成大量的浪费。为此本研究搜集整理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建设资料,结合文献研究、实地走访、访谈建设过程中关键人物等,全面了解开业至今该医院的使用情况和改造情况。在梳理改造项目详情基础上,逐一分析改造原因,并结合时代发展背景,深度挖掘背后的影响因素。为了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设计实践,本研究将改造影响因素分为非设计层面的影响因素和设计层面的影响因素两类进行探讨。非设计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医疗政策调整、医学技术进步、国际医院规划设计理念变革、主导医院建设的决策人员变动、建筑使用群体未参加设计决策过程等。设计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设计阶段图纸设计深度不足、专项设计不到位、建筑师对医疗工艺不够熟悉等。最后,本研究总结了北大国际医院可进行推广的优秀建设经验,并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所促成的改造,分别提出了应对策略。对于非设计层面因素所促成的改造,建筑师在设计之初应采用弹性设计策略,以适应未来医院建筑发展变化。对于设计层面因素所促成的改造,建筑师应注重提升医院建筑设计深度,最大限度避免投入使用后因设计不合理而引起改造。

孙利昆[2](2017)在《大型公立综合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探讨及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药有着数千年发展历史,对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文明的结晶。中药是中华民族传统药物的总称,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民族药。中药疗效受品种、药效部位、产地、采收、炮制等多种因素影响,药味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在使用125种药物的患者中,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般为10%~20%,最高达28%。据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报道,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因出现不良反应而住院,其中19.22万人死亡,病死率为7.69%。据医院统计报道,因用药不当造成医疗事故约40%。为此要保障中药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必须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临床中药师参与医疗团队,提供个体化治疗技术对疾病的诊治、使药物发挥最大效能、最小毒性防治疾病的作用,此即是临床中药学内涵实质。根据临床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应系统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并且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与医院中药学服务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是相一致的,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的目标。为能够胜任现代医院中药学服务工作,必须坚持中药学基本理论与医院药学实践结合。探讨医院临床中药学服务模式,尝试性建立以医院药学服务为导向的临床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基于此,本研究从实际出发,临床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结合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分为药学实践和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系统评价研究两部分。第一部分,药学实践研究。主要有绪论、中日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研究、港、澳、台地区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研究三个章节,绪论部分总结了医院药学发展背景、医院药学服务主要内容、医院药学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由传统的"药品供应"药学服务向以"患者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转变,是医院药学服务现在及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本文以中日医院药学实践基地为依托,对中日医院药学服务结构,服务内容,药事法律法规制度,岗位工作职责,工作设施仪器配置,工作考核标准等方面通过实践轮转进行了解和学习。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直属三级甲等医院,中日医院药学服务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时与港、澳、台地区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对比分析看,药学服务结构较完善,药学部门科室齐全,具备基本药学服务和专科药学服务能力。治疗药物监测作为专科药学服务重要技术,是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手段,治疗药物监测虽已具有一定基础,但发展的还不够成熟,需要加强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药学部作为医院重要组成机构自然也要转变观念和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在保障广大患者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和安全、合理使用药物发挥重要作用。第二部分,小金丸专题研究。在中日医院药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使用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患者人群较多,小金丸方原名为小金丹,出自清代·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卷四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版《药典》(1953版)改名小金丹为小金丸,截止现在最新的2015版《药典》记载有小金丸、小金片及小金胶囊等不同剂型。具有散结消肿,化瘀止痛之效;用于痰气凝滞所致的瘰疬、瘿瘤、乳岩、乳癖,症见肌肤或肌肤下肿块一处或数处,推之能动,皮色不变,肿硬作痛。从文献综述研究看,小金丸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抗肿瘤作用;临床应用较广泛:包括妇科疾病(乳腺增生症),外科疾病(胸腺炎性包块),内科疾病(甲状腺病),皮肤疾病(筋膜炎)。其中以治疗乳腺增生病发文量为190篇,占该文献总量的89%,是小金丸临床治疗研究的重点。基于上述,为了进一步全面探究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对收集、整理的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横断面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Meta分析评价,探讨分析单用小金丸和联用其他中成药、西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中国药典》记载的其它中成药、西药治疗比较其疗效差异。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喻小勇[3](2016)在《我国药师立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和社会零售药店的药品使用中,不合理用药问题普遍存在,涉药安全事件屡有发生。由于我国现行药师专门法的缺失,药师在用药安全方面的作用亟待发挥。根据2016年国务院最新的立法计划,药师法被列为第四类研究项目。加强药师的立法工作,推动药师向药学服务的角色转型,成为我国当前药学和法学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关于药师立法的现有研究,多直接提出法律框架与立法建议,或是思辨和认识论阶段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在药师的角色演化、药师立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药师立法的基本理念、药师立法中存在的争议问题以及立法建议所依据的具体理由等方面有待进一步论证。本研究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推理与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专家座谈法、定性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国的药师立法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尝试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药师法律制度。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药师职业的溯源及其角色演化,认为国际上的药师职业自正式产生之后,角色演化历经以药品为中心的传统药学发展阶段、以安全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发展阶段、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发展阶段。与国外相比,我国目前整体上仍处于传统药学向临床药学的过渡时期,我国迫切需要通过药师立法推动药师角色向药学服务转型。国际上药师角色之所以得到认可,其根本在于法律制度的保障。本研究比较分析了目前国际上药师法律制度,并将其立法模式归纳为三类:第一类为药房法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特点在于可以清晰界定药师的执业领域以及药师的角色定位;第二类为药师法模式,以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特点在于通常按照药师管理主体、资格考试、注册制度、药师职责、继续教育、法律责任的立法体例来设计法律条款;第三类为药师注册法模式,以英国、新加坡为代表,特点在于主要体现药师注册的内容,且将药师资格考试称为“注册适任考试”或“注册评估考试”。与国际上药师法律制度相比,我国专门的药师法始终尚付阙如。目前我国药学技术人员主要分为职称药师和执业药师两类。前者实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后者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两类药学技术人员在法律制度、管理主体、资格准入、执业注册、职责权限等方面存在着双轨制问题。本研究认为,应通过药师立法构建一元化的药师法律制度。本研究认为推进我国的药师立法,首先需要明确药师立法的理论基础。药师法属于行政法的范畴,其立法的法理学基础在于保障公民健康权的实现,伦理学基础在于推进药师职业道德法制化,法社会学基础在于解决民众日益增长的安全用药的社会需求与药师人力资源短缺以及药学服务胜任力不够之间的冲突。此外,平衡论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我国药师立法的始终。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系统提出我国药师立法的具体建议:药师立法应采取《药师法》的立法名称;药师的角色应定位在药品零售和使用领域中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设立专门的药师委员会,其中包括相应的考试委员会、专科药师委员会、注册委员会、继续教育委员会等;充分发挥药师协会的作用,其中药师必须加入药师协会;实行药师助理制度,明确其不得替代药师配备;提高药师准入门槛,并加强现行药学技术人员的资格认定以及民族药师的资格准入工作:实行执业注册和非执业备案制度;推行药师兼职制度,暂不宜推行药师多点执业;突出药师的特殊权利和特殊义务,其中药师的核心权利在于药事服务费的明确,药师的核心义务在于职责的明确;药师立法可仅规定药师职责的基本原则,再由中国药师协会制定系统、详细的业务实施细则;对继续教育机构进行认证,并提高继续教育的学分要求;规定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违反药师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袁彩[4](2016)在《四川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四川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临床中的治疗作用,促进和保障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发展。为人们治疗疾病、保证身体健康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方法:通过横断面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查找整理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相关法规进行梳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监管部门调研对监管现状及相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临床前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通过SWOT分析了解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结果:(1)回顾性分析:采用查阅文献方法,共纳入70篇与医疗机构制剂/中药制剂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控制、制剂室软硬件配备、经济效益及制剂管理制度法规方面的问题。(2)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相关政策法规梳理:目前关于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政策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5年修订版、《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这些法规对于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发展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但相关执行效力还未达到,政策法规的制定还有待完善和提高。(3)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现状分析:比较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两者之间人员学历、中药制剂品种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上报情况、对中药制剂相关指南及注册免报资料的了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院与西医院之间中药制剂品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3%的参与调研机构制剂设备无更新;91.67%参与调研机构只有部分制剂品种在配制使用;只有25%参与调研机构的中药制剂品种全部进入医保;95.83%参与调研机构的制剂收入占全院药品销售的比例在10%以下。(4)监管部门调研:各级监管部门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监管侧重于资质审核方面,如制剂许可、注册管理、人员要求等;工艺主要以简单的水煎煮提取与蒸发浓缩为主;在体动物安全性研究显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具有较高安全性。(5)通过SWOT分析找出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目前发展的优势在于其最具中医药特色、是重要的新药来源等;制约因素主要有质量标准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制剂品种萎缩。结论:针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展面临的上述问题,医疗机构应积极研发疗效突出、安全性高的特色中药制剂;监管机构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管理应宽严有度;适当调整简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审批程序;放宽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使用限制;改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委托配制的监管;相关部门适当增加中药制剂医保报销范畴;提高对人员素质要求和加强现场检查力度。

吴秋燕,朱慧,蒋斌[5](2015)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医院制剂配制批记录填写差错率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降低医院制剂配制批记录填写的差错率,规范批记录的填写。方法:按品管圈十大活动步骤在某院制剂室开展品管圈活动,统计活动前后某时段内批记录的填写差错率,计算改善幅度。结果:配制批记录填写差错率由活动前的27.32%减至2.13%,改善幅度为92.2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医院制剂配制批记录填写的差错率。

张方园[6](2013)在《中医医院药剂空间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医院是传承中国中医药文化的载体。中国现代化医院是在西医传入后依照西方医院的模式建设的,加上当前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的性质,如何在建筑上使中医医院独特的诊疗需求和文化特质得以传承和体现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的对比分析,选取中医医院中极具代表性的特色空间——药剂空间作为研究中医医院建筑特色的出发点。论文通过大量实际案例,采用实地调研、案例分析以及与综合医院案例对比等方法,对中医医院药剂空间的总体规划和建筑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因医疗建筑本身对功能流线、环境控制要求较高,与其它建筑类型相比在安全性实用性上的比重较重,故本文着重研究药剂科用房在建筑上的功能性问题,而较少涉及空间形态、美学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药剂科多样的制剂设备、物流设备也只做与建筑设计相关的探讨。本文首先在理论研究和对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现代中医医院药剂空间所担负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当前影响药剂空间建筑适应性的主要因素,其中信息系统和设备的发展是影响药剂空间设计和使用的直接因素,整体医学模式和药学服务的拓展将持续促使药剂空间更加精细化、人性化,而医疗保障体系和医院管理方式则对药剂空间的规划有着重要影响。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文章在药剂空间布局的一般性研究基础上分析了中医医院药剂空间规划的要点。然后结合实例对比分析了门急诊调剂和住院调剂、中药饮片调剂和中成药西药调剂、中药制剂和西药制剂等药剂空间,使模糊的认知逐渐清晰,总结出中医医院主要药剂空间在建筑上的需求。最后对实际工程项目——西安市中医医院新址药剂空间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设计不理想的地方提出优化建议和方案。希望通过该课题的深入研究,将医院对于药剂科的实际需求转化为可参考的建筑语言,归纳出新时代下中医医院药剂科的建筑特色,为我国中医医院药剂科的合理建设提供可借鉴和参考的依据。

梅全喜,戴卫波[7](2012)在《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总结探讨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介绍品管圈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并从药房调剂、制剂生产、静脉配置中心及库存管理等方面分析探讨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上的应用情况。结果与结论将品管圈改善方法导入到医院药事管理中,可以全面提升医院药事管理的品质,并增加医院药剂科的核心竞争力。

张幸国,赵青威,李盈,马葵芬[8](2010)在《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尝试在本院药剂科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提升药事服务质量,营造员工团队合作及学习成长的环境,提高本科室人员参与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 2008年7月起药剂科设立专项推行员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工作,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率先在本科室中的门诊药房和制剂室尝试推行QCC活动,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6个月为一个品管圈活动周期,通过开展开题报告,中期评估和结果发表等形式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结果门诊药房的滴水圈通过QCC开展,使门诊处方调配内差件数由改善前的22.6件/周降至9.25件/周;制剂室的大雁圈将万元制剂的一次性耗材成本降低了20.83%。结论品管圈活动在药剂科人员中开展是可行的,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提高药剂科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药事服务质量,有效提高药剂科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和管理制度执行力。

张幸国,赵青威,李盈,马葵芬[9](2009)在《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尝试在本院药剂科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提升药事服务质量,营造员工团队合作及学习成长的环境,提高本科室人员参与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2008年7月起药剂科设立专项推行员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工作,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率先在本科室中的门诊药房和制剂室尝试推行QCC活动,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6个月为一个品管圈活动周期,通过开展开题报告,中期评估和结果发表等形式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结果门诊药房的滴水圈通过QCC开展,使门诊处方调配内差件数由改善前的22.6件/周降至9.25件/周;制剂室的大雁圈将万元制剂的一次性耗材成本降低了20.83%。结论品管圈活动在药剂科人员中开展是可行的,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提高药剂科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药事服务质量,有效提高药剂科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和管理制度执行力。

赵志刚,朱珠,孙璐璐,韩容,李大魁,袁锁中[10](2009)在《医院药学6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1949~2009年,60年来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健康水平得到了大大提升,特别是我国的医疗服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许多疾病的诊断、防治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人均预期寿命接近80岁。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药学,60年来其变化与日俱进,医院药学和药师为我

二、医院制剂室实施优良药房管理规范达标工作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院制剂室实施优良药房管理规范达标工作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建筑设计变化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医院建设呼吁理性指导
        1.2.2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独特性
        1.2.3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建设经验值得推广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5.1 医院建筑设计变化的研究现状
        1.5.2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访谈法
        1.6.3 实地调研法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发展历程
    2.1 医院筹设缘起与过程(2002-2014)
        2.1.1 “建设国际一流医院,领跑医疗体制改革”
        2.1.2 参与建设各方的组织架构及其职能
    2.2 医院建成投入运营(2015)
        2.2.1 规划布局概况
        2.2.2 建筑设计概况
        2.2.3 运维管理概况
    2.3 医院调试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2015-2019)
        2.3.1 非设计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2.3.2 设计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设计层面因素促成北大国际医院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3.1 政策标准的调整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3.1.1 医疗环保政策的升级
        3.1.2 DNV标准的认证
        3.1.3 生殖医学中心IUI的报批
    3.2 技术的革新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3.2.1 设备设施的迭代
        3.2.2 新型材料的运用
    3.3 医疗流程的优化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3.3.1 使用模式的优化
        3.3.2 医护团队的更换
        3.3.3 医疗服务的完善
    3.4 科室功能的调整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3.4.1 功能的扩充
        3.4.2 功能的置换
    3.5 运营成本的控制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3.5.1 能源的集中监控
        3.5.2 能源的集约利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设计层面因素促成北大国际医院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4.1 安防管理的完善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4.1.1 门禁系统的完善
        4.1.2 安保系统的完善
    4.2 院区交通及停车的优化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4.2.1 院区交通流线的重构
        4.2.2 标识系统的优化
    4.3 室内流线的修复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4.3.1 提高视线的可达性
        4.3.2 减少流线的交叉与折回
    4.4 空间细部设计的完善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4.4.1 提升人性化设计
        4.4.2 满足无障碍设计
        4.4.3 完善使用功能
    4.5 感染控制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4.5.1 预防交叉感染
        4.5.2 新冠疫情下发热门诊的建设
    4.6 物理环境的改善促成建筑设计发生变化
        4.6.1 热环境的改善
        4.6.2 光环境的改善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大国际医院建筑设计变化对当下医院建设的启示
    5.1 应对非设计层面因素可采用的弹性设计策略
        5.1.1 采用模块化的组织体系
        5.1.2 采用以人为本的环境布局
        5.1.3 采用适应技术进步的空间模式
        5.1.4 采用高承载预留的建筑结构
    5.2 应对设计层面因素需掌控的设计深度
        5.2.1 注重应用BIM系统
        5.2.2 灵活应用相关规范
        5.2.3 加强专项细化设计
        5.2.4 提升材料选择把控度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4-2019 改造项目统计及对吕品主任的采访笔记
    附录二:笔者对李立荣院长的采访笔记(节选)
    附录三: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建筑方案设计图纸

(2)大型公立综合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探讨及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药学实践——大型公立综合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探讨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研究
        1 医院药学服务评价标准
        1.1 药学服务评价标准
        1.2 药学服务相关依据
        2 医院药学组织机构
        3 基本药学服务分析
        3.1 药品调剂
        3.2 医院制剂
        3.3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3.4 医院代煎药服务
        3.5 药品供应
        4 专科药学服务分析
        4.1 临床药学服务
        4.2 药品质量检验
        4.3 治疗药物监测服务
        5 医院药事管理分析
        5.1 医院药事管理概念
        5.2 医院药事管理内容
    第三章 港、澳、台地区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研究
        1 香港地区医院药学服务分析
        2 澳门地区医院药学服务分析
        3 台湾地区医院药学服务分析
    第四章 讨论
        1 大型公立综合医院药学现况分析
        2 香港地区医院药学现况分析
        3 澳门地区医院药学现况分析
        4 台湾地区医院药学现况分析
        5 中日医院与港、澳、台地区医院药学服务比较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系统评价
    第六章 文献综述
        1 小金丸的现代研究概况
        1.1 小金丸临床应用研究
        1.2 小金丸实验研究
        1.3 小金丸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1.4 小金丸不良反应
        1.5 小结
        参考文献
        2 乳腺增生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2.1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
        2.2 西医治疗乳腺增生病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
        2.4 物理疗法
        2.5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七章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文献选择标准
    3 文献检索
    4 文献筛选
    5 资料提取
    6 质量评价
    7 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评估
    8 统计分析
    9 统计软件
第八章 结果
    1 文献检索结果
    2 纳入研究基本情况
    3 诊疗、纳入和排除标准
    4 随访情况
    5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6 横断面研究Meta分析
        6.1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横断面研究总疗效Meta分析
        6.2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横断面研究最佳疗效Meta分析
        6.3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横断面研究疼痛缓解率Meta分析
        6.4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横断面研究肿块缩小1/2及以上Meta分析
        6.5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横断面研究亚组分析
        6.6 敏感性分析
        6.7 发表偏倚评价
        6.8 漏斗图对称性的Egger's法检验
        6.9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横断面研究累积Meta分析
        6.10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横断面研究结局指标的GRADE系统证据评级
    7 随机对照试验(RCTs) Meta分析
        7.1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总有效率Meta分析
        7.2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最佳疗效Meta分析
        7.3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疼痛缓解率Meta分析
        7.4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肿块缩小1/2及以上Meta分析
        7.5 不同疗效标准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效率Meta分析
        7.6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总疗效亚组分析
        7.7 敏感性分析
        7.8 发表偏倚分析
        7.9 漏斗图对称性的Egger's法检验
        7.10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RCTs研究累积Meta分析
        7.11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RCTs研究结局指标的GRADE系统证据评级
    8 网状Meta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
        8.1 纳入NMA分析RCTs情况
        8.2 网状关系图(Network Plot)
        8.3 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
        8.4 最佳疗效的Meta分析
        8.5 直接比较、间接比较和网状分析比较
        8.6 疼痛缓解率的Meta分析
        8.7 肿块缩小1/2及以上的Meta分析
        8.8 诊断收敛图
        8.9 轨迹图和后验分布密度图
        8.10 16种治疗措施疗效排序概率图
        8.11 敏感性分析
        8.12 一致性分析
        8.13 网状Meta分析应用GRADE系统证据评级
    9 Meta分析森林图解读
    10 不良反应
第九章 讨论
    1 纳入研究文献质量分析
    2 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效果
    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我国药师立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面临普遍的用药安全问题
        二、药师在保障用药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药师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法律制度的保障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与分析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药师的职业溯源与角色演化
    第一节 国际药师的职业溯源与角色演化
        一、国际药师的职业溯源
        二、国际药师的角色演化
        三、药师药学服务角色的逐渐认可
    第二节 我国药师的职业溯源与角色演化
        一、我国药师的职业溯源
        二、我国药师的角色演化
        三、我国药师的角色仍处于转型时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境)外药师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美国药师法律制度研究
    第二节 英国药师法律制度研究
    第三节 日本药师法律制度研究
    第四节 新加坡药师法律制度研究
    第五节 台湾地区药师法律制度研究
    第六节 国(境)外药师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
        一、药师立法模式的比较
        二、药师管理机构的比较
        三、药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比较
        四、药师注册制度的比较
        五、药师职责的比较
        六、药师继续教育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现行药师法律制度研究
    第一节 我国药师法律制度的历史维度考察
        一、近代药师法律制度概况
        二、现代药师法律制度概况
    第二节 我国现行药师法律制度及其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一、药师法律制度的双轨制
        二、药师法律制度的重立法、轻实施
        三、药师资格准入门槛较低
        四、药师注册制度存在问题
        五、药师职责发挥有待提升
        六、药师继续教育有待落实
        七、药师行业协会作用有待发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药师立法的理论基础分析
    第一节 药师立法的法理基础
        一、法理学基础
        二、伦理学基础
        三、法社会学基础
    第二节 药师立法调整的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属性
        二、法律关系主体
        三、法律关系客体
        四、法律关系内容
    第三节 药师立法的基本理念
        一、管理论——以日本、台湾地区的药师法为代表
        二、控权论——以英美国家的药师法为代表
        三、平衡论——我国药师立法应采取的基本理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药师立法之主要问题的讨论
    第一节 药师立法之总则性问题
        一、药师立法之法律名称
        二、药师立法之立法目的
        三、药师立法之法律调整范围
        四、药师立法之分级管理
    第二节 药师立法之管理主体问题
        一、药师立法之行政管理主体
        二、药师立法之行业自律主体
    第三节 药师立法之资格准入问题
        一、药师立法之资格准入专业限定
        二、药师立法之资格准入学历与实践要求
        三、药师立法之药师助理的资格准入
        四、药师立法之现行药学技术人员的资格认定
        五、药师立法之民族药类药师的资格准入
    第四节 药师立法之药师注册问题
        一、药师立法之注册范围
        二、药师立法之药师兼职
        三、药师立法之药师多点执业
    第五节 药师立法之药师的权利与义务问题
        一、药师立法之药师权利
        二、药师立法之药师义务
    第六节 药师立法之继续教育问题
        一、继续教育机构的认证
        二、继续教育的学分认定
        三、继续教育与专科药师认定
    第七节 药师立法之法律责任问题
        一、药师立法之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责任
        二、药师立法之行政主体的法律责任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
    第四节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师法》(建议稿)
附录二:药师立法专家座谈及相关记录
附录三:药师立法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四:药师立法专家访谈记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四川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概述
        1.1 研究现状
        1.1.1 国内发展现状
        1.1.2 国外发展现状
        1.2 相关概念
        1.3 理论基础
    2. 研究目标
    3. 研究内容
    4. 质量控制及数据分析方法
        4.1 质量控制
        4.2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一部分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回顾性研究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3.1 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控制
        3.2 制剂室软硬件配备
        3.3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制剂工艺
        3.4 制剂室的经济效益
        3.5 医疗机构制剂管理制度法规
        3.6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委托配制
        3.7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展
第二部分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相关法规梳理
    1. 内容及方法
    2. 结果
        2.1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相关法规制度
    3. 讨论
        3.1 相关政策法规对于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展的影响
第三部分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现状研究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调研表回收情况
        2.2 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2.3 制剂室设备更新情况
        2.4 制剂室人员情况
        2.5 中药制剂剂型许可种类情况
        2.6 中药制剂品种基本信息
        2.7 制剂配制使用、进入医保、收入情况
        2.9 制剂不良反应监测相关信息
        2.10 参与调研机构GCP资质情况
        2.11 参与调研机构对中药制剂相关法规制度的了解情况
        2.12 参与调研机构对中药制剂发展的建议
    3. 讨论
        3.1 医疗机构情况
        3.2 制剂室人员配备情况
        3.3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委托加工情况
        3.4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配制使用情况
        3.5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进入医保情况
        3.6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品种情况
        3.7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ADR情况及相关法规信息
第四部分 监管部门调研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四川省各市州医疗机构及中药制剂品种情况
        2.2 制剂研发前后处方使用情况及工艺信息
        2.3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临床前药学安全性研究
        2.3.1 急性毒性试验分析
        2.3.2 中药制剂的药材其它信息
    3. 讨论
        3.1 四川省医疗机构及中药制剂品种数情况
        3.2 工艺研究
        3.3 安全性相关分析
第五部分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SWOT分析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3.1 优势分析
        3.1.1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内在优势
        3.1.2 中药制剂是重要的新药来源
        3.1.3 独具中医药特色
        3.1.4 政策优势
        3.1.5 中医药发展两位一体结合
        3.2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劣势分析
        3.2.1 质量标准不完善
        3.2.2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3.2.3 制剂品种有减无增
        3.3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机遇分析
        3.3.1 经济全球化
        3.3.2 人类忠实于回归自然、注重养生保健
        3.3.3 现代科学的发展
        3.4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威胁分析
        3.4.1 中药材市场上的中药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3.4.2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3.4.3 医患关系紧张影响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第六部分 总结
    1. 研究结论
        1.1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展面临的问题
    2. 相关建议
        2.1 医疗机构应积极地研发特色中药制剂
        2.2 中药制剂的发展应重质量轻数量
        2.3 监管机构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监管宽严有度
        2.4 建立区域制剂配制中心
        2.5 对一些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实行备案管理制度
        2.6 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实行量化管理制度
    3.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医院制剂配制批记录填写差错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1.2 方法
        1.2.1 组建品管圈
        1.2.2 主题选定
        1.2.3 计划拟定
        1.2.4 目标设定
2 结果
    2.1 改善前差错分析
    2.2 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
        2.2.1 改进批记录设计及填写
        2.2.2 上岗考核, 规范化培训, 加强业务培训
        2.2.3 调整态度, 相互监督
        2.2.4 严格检查物料及材料
        2.2.5 建立奖惩措施
        2.2.6 鼓励合理化建议提案
    2.3 效果确认
        2.3.1 有形成果
        2.3.2 无形成果
    2.4 标准化
    2.5 检讨与改进
3 结语

(6)中医医院药剂空间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基础
        1.1.1 我国医疗体系架构及中医医院的功能定位
        1.1.2 医院建设大潮中的中医医院建设
        1.1.3 当前药学空间设计不能满足现代化中医医院的需求
        1.1.4 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1.6 小结
2. 中医医院药剂空间建设调研
    2.1 中医药剂空间历史发展沿革
    2.2 建设现状调研——以西安市中医医院和陕西省中医医院为例
        2.2.1 西安市中医医院
        2.2.2 陕西省中医医院
        2.2.3 建设现状总结
    2.3 现代中医院中药剂科职能定位
    2.4 药剂科建筑适应性设计面临的问题
        2.4.1 考虑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设备升级带来的变化
        2.4.2 适应医学、药学模式的转变
        2.4.3 社会保障制度和医院管理方式的变化
    2.5 小结
3. 中医医院药剂空间规划
    3.1 药剂空间布局的一般性问题
        3.1.1 设置方式
        3.1.2 药剂空间对周边环境的要求
        3.1.3 药品流线组织
    3.2 中医医院药剂空间规划要点
        3.2.1 中西医院药剂空间的不同点
        3.2.2 中医医院药剂空间面积指标
    3.3 小结
4. 中医医院药剂空间建筑设计
    4.1 调剂空间
        4.1.1 中医医院调剂的特点
        4.1.2 门(急)诊调剂和住院调剂在设计上的异同
        4.1.3 中药饮片调剂和中成药、西药调剂在设计上的异同
        4.1.4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建设
        4.1.5 中药煎药室
    4.2 制剂空间
        4.2.1 医院制剂用房基本要求
        4.2.2 中药制剂空间设计
    4.3 补给库
        4.3.1 保证药品补给
        4.3.2 保障药品贮存条件
    4.4 药检及其它药学用房
        4.4.1 药检和临床药学室
        4.4.2 动物实验室
    4.5 小结
5. 工程分析——以西安市中医医院为例
    5.1 医院建设背景
    5.2 基地和医院规划
    5.3 药学用房设计思路与原则
    5.4 建设面积指标
    5.5 主要空间分析
        5.5.1 门诊调剂
        5.5.2 住院调剂和静脉输液调配中心
        5.5.3 制剂
    5.6 建筑设备及材料
        5.6.1 设备
        5.6.2 材料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7)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管圈的理论基础
2 品管圈实施的步骤[1]
3 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
    3.1 在药房调剂中的应用
    3.2 在医院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3.3 在静脉配置中心的应用
    3.4 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4 结语

(10)医院药学6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医院药学60年来发展回顾
    1.1 医院调剂服务的规模、硬件和服务水平发生巨大变化
    1.2 医院制剂从无到有, 为我国的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
    1.3 临床药学服务历经30余年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
    1.4 结合中国国情开展了临床药师培养模式的探讨并实践
        1.4.1 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正式建立
        1.4.2 系列临床药学教材正式启动编写、出版并应用
        1.4.3 丰富多彩的医院药学继续教育
        1.4.4 临床药学专业书籍日益丰富
    1.5 药学教育蓬勃发展, 临床药学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点遍布全国
    1.6 医院药学科研工作突飞猛进, 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国际差距不大
    1.7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对行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8 医院药师参与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促进了我国医院药学的发展
2 医院药学未来发展展望
    2.1 新的医疗改革将赋予药师更多的责任, 药师面临机遇与挑战
    2.2 临床药学服务正进入飞跃期, 临床药师专科化, 其价值将得到更多医务人员和公众的认可
    2.3 药师服务收费是医院药学发展的转折点, 药师专业技术服务价值将得到真正体现
    2.4 信息化和自动化服务将大大增加, 药师将更多地关注患者及药物治疗过程
    2.5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services, PIVA) 将逐步推广, 医院制剂将萎缩并形成区域性制剂中心

四、医院制剂室实施优良药房管理规范达标工作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建筑设计变化影响因素研究[D]. 张广庆.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大型公立综合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探讨及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系统评价[D]. 孙利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3]我国药师立法问题研究[D]. 喻小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4]四川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现状研究及对策探讨[D]. 袁彩.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5]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医院制剂配制批记录填写差错率中的应用[J]. 吴秋燕,朱慧,蒋斌. 亚太传统医药, 2015(06)
  • [6]中医医院药剂空间建筑设计研究[D]. 张方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7]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J]. 梅全喜,戴卫波. 时珍国医国药, 2012(08)
  • [8]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A]. 张幸国,赵青威,李盈,马葵芬. 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 2010
  • [9]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A]. 张幸国,赵青威,李盈,马葵芬. 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 2009
  • [10]医院药学60年回顾与展望[J]. 赵志刚,朱珠,孙璐璐,韩容,李大魁,袁锁中. 中国药学杂志, 2009(19)

标签:;  ;  ;  ;  ;  

医院制剂室执行良好药房管理标准的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