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深游邓未祥看梅花

耿深游邓未祥看梅花

一、庚申游邓尉香雪海观梅(论文文献综述)

胡传淮,胡瑶[1](2021)在《张问陶书画年谱》文中研究指明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四川遂宁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着名书画家。乾隆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后辞官寓居苏州虎邱山塘。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撰有《船山诗草》。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有"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之赞誉。本谱以纪年的形式,介绍了张问陶的书画创作活动情况及成就,兼及生平事略。

高多多[2](2020)在《沙孟海纂缶翁篆刻记事稿》文中提出编辑语:以印学研究闻名海内外的西泠印社坐落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距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初创,至今已116年。西泠印社由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隐四位浙派篆刻家创社,1913年公推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由吴昌硕始,历经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六位社长共同努力,将西泠印社发展成为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

肖瑶[3](2020)在《从总宜山房到旧山楼——赵宗建对家园记忆的探寻与再现》文中研究指明明清家族宅园具有层累性传统,常熟赵宗建在祖宅总宜山房基础上新筑旧山楼,不断追忆与再现祖父辈的赵氏家园。因幼年记忆的缺失,促使赵宗建不断探寻与保存家族记忆,延续家族传统拓展家族藏书。在时代与家族事件的影响下,赵宗建构建出不断向外延伸的交往空间,保存不同时期日常生活中的家园记忆,分家与战乱等事件推动其对家园记忆的探寻,家园记忆又再现了事件为家园群体带来的影响。赵宗建以旧山楼为中心,着力构建邑中一方开放性的文化空间,以此强化旧山楼的集体记忆,而集体身份的确立又有助于赵氏家园记忆的恒久性。依托于旧山楼中进行的文化活动,不同群体流传下的文本、图像、器物等都成为赵氏家族文化记忆的载体。

杜远宜[4](2020)在《一个苦学派艺术家的衰年变法 ——于希宁晚年画梅艺术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书画源远流长,中国书画不单单注重画面表现的形式,更注重作品的意境、气韵以及人的修养。当今书画家对身体健康的意识是空前的,长寿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颇大,有的艺术家在晚年还能保持艺术高峰,有的画家则因身体因素不能经常动笔,或因自身修养的缺乏不能迈入新的艺术高峰,不敢轻易变法。但于希宁先生不仅长寿,而且是中国现当代着名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具有诗、书、画、印和美术史论全面艺术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于希宁的长寿对其衰年变法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不是于希宁那持续近一个世纪的生命,我们所看到的将不是呈现在今人面前的大家于希宁,可以说他的绘画与生命是互相滋养的。于希宁以梅花名世,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写生梅花,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自此七十余年,于希宁一直在梅花世界里畅游。本文主要以于希宁晚年的画梅艺术为主题,对影响衰年变法的中国画家的年龄与艺术进行具体分析,对支撑于希宁衰年变法的综合修养作出分析,重点对于希宁画梅艺术衰年变法的阶段与特征详解说明分析,最后分析于希宁晚年画梅艺术对后学的影响,以及对画坛的启示。本文共分为六部分,分别为绪论,论文本文和结语。绪论部分首先探讨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对于希宁本人的研究现状作了说明。第一章是探讨中国画家的年龄与艺术。分析了中国书画与养生的关系,长寿与衰年变法的关系和“老境”与“年轻化”的关系。阐释了书画艺术创作对于画家心理与情绪调节的积极作用,这种修身养性和对品德的修养为于希宁衰年变法起到了奠基作用。长寿为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升华的条件,于希宁的衰年变法是艺术成熟期的升华。画论中的“老境”是中国画众多境界之一,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规律,是画家在技艺成熟时期的表现,是画家绘画时所达到的平淡天真、苍茫古拙的境界。第二章是探讨于希宁的综合修养。于希宁衰年变法的成功离不开“道明气重文雄”思想修养、“物化心灵灵化物”的生活修养、“才德勤修养”的文化修养和“三魂共一心”的艺术修养的支撑。从思想修养、文化修养、生活修养、艺术修养四个方面进一步展开,同时也指出了于希宁作为“苦学派”对艺术知识涉猎之“勤”,分析了于希宁对社会人文的关爱,以及对艺术自然的热爱,在其艺术思想、人生态度上的影响。第三章是探讨于希宁的衰年变法,画梅艺术从诗画梅缘到大化之境。分析了于希宁衰年变法的演变过程,以此时间段的代表性作品着手研究,重点关注了于希宁衰年变法时期的艺术思想情感,以及创作表达技法上的变化。总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衰年变法的前奏(“文革”中期到80年代中期)。于希宁在这时期作品以梅花为主,由写生带动创作,营造意境中诗词志跋和笔墨是两大特征,风格由秀美走向壮美。二是衰年变法的升华(80年代中期到2007年)。在这段时期,于希宁开始了衰年变法,老风格的年轻化,在创作中“移花接木”“写”其个性,“写”其精神,达到创作的“自由之境”。第四章概括地分析了于希宁晚年画梅艺术对后学的影响和对当今画坛的启示,包括于希宁培养了大批人才,刘曦林、谭英林、齐辛民、沈光伟、赵建民、刘玉泉、马麟春、王居明等画家以及山东艺术学院花鸟画教学深受于希宁画梅艺术的影响,简述了于希宁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广博而专精,继承与创新的艺术经验。

李佩瑜[5](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张春艳[6](2020)在《王时翔诗词研究》文中提出王时翔一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其诗词创作在数量上虽不占优势,但王时翔对诗词创作的独特领悟使得他在清代前期文学发展中占得一席之地,同时对后来者的创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王时翔的创作涵盖了诗、词、文,其中尤以词的创作为佳。本文通过搜集有关王时翔的文献资料,梳理了王时翔的生平交游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王时翔的诗词内容、诗人的创作主张及艺术特色,同时揭示诗人寄寓于诗词创作中的心路历程。王时翔的诗学主张和词学理论都有着明显的前后期变化,这也使得他的诗词创作和艺术特色也随之发生变化。王时翔词的创作相比诗文创作更为后人所称道,尤其是他发起的“小山词社”更是当时江南一带的文化风景,王时翔对词社的创作和发展有先导之功,更具有“小山词社”前后期发展的纽带作用。作为词社的中坚人物,王时翔的词不仅在理论研究还是在风格创作上都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文学价值,这对研究梳理清代前中期的词学发展和词社流派的发展演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了王时翔的文献资料,回顾了多年来学术界研究王时翔的历史与现状,阐明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说明了论文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论文的主体共四章,第一章是王时翔的生平与交游,将王时翔的生平划分为前期游历行迹和后期仕宦经历两部分,并且介绍了王时翔与词社成员以及与其他文士的交游情况。第二章论述了王时翔的诗学主张和词学宗尚,阐述了诗词创作理论前后期变化的特点。第三章详细分析了诗歌的创作情况,对诗歌的题材内容做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分析,并概括揭示了诗歌的艺术风格。第四章简要介绍了王时翔的词集《小山诗余》,对词集中各卷的创作情况做了说明,并论述了词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五部分是结语,在概括总结王时翔诗词创作的同时对其文学成就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

郁吉玲[7](2019)在《杭州西湖湖上堤岛形成及设计美学意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杭州西湖湖上堤岛在我国自古就有较高的评价。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西湖湖上堤岛的形成累积了历代人的心血与智慧。本文以杭州西湖湖上堤岛为研究对象,借助史志、文书、类书等古籍文献与近现代文献的梳理与评述,明晰潜在的研究空间,进而以历史上杭州西湖初成内陆湖泊的时期——东汉至建国前为纵向时间轴,系统梳理挖掘其历史形成脉络,并以湖上堤岛历史上的地域传播表现为横向空间轴,为湖上堤岛的历史形态作出补充。在此基础上,分析湖上堤岛历史上的自然山水、生产空间、人居环境等物象形态与金石绘画、文学创作、名人遗韵、园林意境等意象表现,辨析论证物象与意象交织作用下的艺术形式表现,籍此深入探寻其设计美学意境的内在机制与本体意理,重新审视思考湖上堤岛的传承。本文总结了历史上杭州西湖湖上堤岛的形态表现是从一堤一岛最终发展为三堤四岛,布局表现从外环式发展为向心式,设计营造则从自然式逐渐转化为功利式人为设计,逐渐规范化,人性化表现日渐突出,整体形态逐渐向西移动,在历史上其形态较为突出,对中国北方、朝鲜、日本等地区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强调湖上堤岛设计美学意境是建基于物象的客观表现、意象的意识形态、艺术形式表现的内在机制以及湖上堤岛所特有的体验与参与感,进而通过虚实相生、转形为意、迁想妙得等方式实现的,是一种无意识反应,其中体验与参与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尝试探索湖上堤岛在当下这一新时代的历史承袭表现。论证提出由于湖上堤岛人居环境形态、意象形态表现的历史承袭始终不曾中断,突出的历史层累效应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新发展也为湖上堤岛在新时代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时代所赋予的新机遇,跨地域文化的交融,意象形态的当代解读与表现,湖上堤岛人居环境形态的有效保护,体验参与感的进一步发展等等也提供了新时代的发展路径,因此,杭州西湖湖上堤岛仍可以在新时代传承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论证分析,说明湖上堤岛的设计美学意境表现与形成机制,以及其在时代更迭作用下的表现形态。

吕姝焱[8](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指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须博[9](2019)在《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是依托太湖发展而来,根据明清时期地理的完整性、经济的一体性、文化的共同性、行政区划上的一致性和人们的心理认同,地域特色明显,将其界定为明清时期的“苏南地区”.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设计特征都从侧面反映着苏南人民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受到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影响,许多佛教建筑古建筑或直接被拆毁、或不按原貌修复或直接拆旧建新,因此对明清时期佛教建筑的系统化就显得迫切和需要.根据本文关于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这一研究重点,首先对苏南佛教建筑的历史渊源进行分析,明确明清苏南佛教建筑所依托的社会背景。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实地测绘与数据还原,确定现状分布以及目前的保护状态.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结构学,类型学等相关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群落的分布特征、建筑空间布局、建筑样式和技术特征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形成全面系统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通过对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研究,指出苏南佛教建筑群落空间会以同一场域中两个子场域的方式存在,并提出山林与城市、苏州府与常州府、自然与人文的三元互文并存的佛教建筑场域分布特征,并揭示出动静相济的明清苏南佛教场域精神.空间格局上采用了园林布局观体现大观之境,且不断深化的这一特征,呈现出明清空间布局特征由宽大走向紧凑的演化趋势。以及在明清苏南香山匠作系统影响下体现出的实用主义营造特征.以此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档案库.将论文中涉及的宏观、中观、微观的三个层次放入到明清苏南这个大的时空范围内,不仅是通过共时性对建筑的设计特征做分析,还通过历时性的方式理解其演化过程。文章通过深化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社会功能的影响,士绅和僧人们的捐赠让佛教建筑在明清的延续带有书香清淡之风,香山匠人和民众及民间信仰让佛教建筑具有了实用主义的崇拜,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明清苏南地区所描绘的朴质超逸的佛教建筑场域意境。本文是从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入手,以实际建筑遗存和具体测绘数据为依托,自下而上的对明清苏南地区佛教建筑进行剖析。研究了明清苏南佛教建筑通过三元互文并存的关系存在于两种子场域中,深化了园林式的佛教建筑空间格局,并呈现出在官式外形下的具有香山匠帮精神的建筑样式和技术特征。归纳出明清苏南佛教建筑呈现民间化的总体演化过程。为建筑设计形态与苏南意境的复合提供思路,对明清苏南地区佛教建筑传统风貌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吴建[10](2017)在《康、乾南巡期间的文化活动研究 ——以江南人文景观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二十八日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四月二十三日,清代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在约一百年之内分别六次南巡。康、乾南巡不仅是康乾时期的盛事,也是康乾研究的标志性事件。本文以江南人文景观为中心,以康、乾二帝南巡期间的文化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高度重视正史典籍、地方志等文献资料,运用定量史学对二帝所作诗文、所题匾联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深入的挖掘,力求探索:康、乾二帝是如何以江南人文景观为载体,通过南巡这种方式进一步确立满清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完成从地理格局大一统向政治文化格局大一统的转变,并实现满族与汉族、江南与北方以及宫廷与民间这三者之间的文化融合。康、乾南巡的成行同康乾时期的客观背景、二帝的主观意愿以及南巡前官民的邀请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康、乾南巡的目的是多元的,包括省方问俗、巡视河海和笼络士人等诸多方面,根本目的是想寻求江南士民的认同,稳定江南、巩固统治。因此,康、乾二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来加强江南统治、宣示权威、控制意识形态和宣扬满清价值观。康、乾南巡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虽然奢华扰民现象不容忽视,但政治象征意义明显,南北文化交流得到加强。江南景观集中、系统地见证了康、乾二帝的南巡活动,二帝游览与仿建的对象大都以江南人文景观为主。通过分析康、乾二帝南巡诗的篇目和所题匾联的对象可以发现,他们在南巡期间所关注的景观丰富多样,佛寺、园林和名山则是二帝选择的主要游览类型。江南佛寺凭借优雅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宗教氛围,成为二帝的首选;江南园林以秀丽精致的景色、浓郁的文化氛围,令二帝流连忘返;江南名山因其优美的地理环境、清幽的景观特征以及深邃的文化内涵,使二帝为之陶醉。康、乾二帝在皇家园林中大量写仿江南景观,不仅满足了二帝将天下名园胜景归为己有的愿望,也象征着二帝实现了政治文化的“大一统”。康、乾南巡对江南景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推动了江南景观的建设、提高了江南景观的知名度、增加了江南景观的文化内涵,还使江南景观融入了不少北方元素。康、乾二帝在游览江南人文景观之时,伴随有“追和前人”、“题额赐名”、“赏书鉴画”以及“尝泉品茗”等文学艺术活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和文化遗产。康、乾二帝身兼帝王与文人双重身份,既想融入文人生活、体验艺术情趣,又想从文化上征服江南士人的人心。具体而言,“追和前人”是乾隆帝对诗教传统的延续,“题额赐名”是二帝“文以载道”的体现,“赏书鉴画”是二帝追溯传统文化的标志,“尝泉品茗”则是二帝融入文人生活的象征。综合而论,康、乾二帝通过与江南人文景观相关的文化活动,成功地将自己塑造为天下文人的精神领袖,进而获得了江南文人的认同、笼络了江南士大夫阶层。在康、乾二帝所关注的江南人文景观之中,祠庙、陵墓和书院等对二帝的文治教化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与价值。康、乾二帝身为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又都是励精图治、颇有作为的君主,如何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以巩固对江南地区的统治,始终是其南巡期间关注的焦点问题。致祭祠庙有助于强化权威、树立典范,致祭陵墓可以宣扬正统、激励臣工,巡视书院、颁赐三阁经典则起到统一思想、确立标准的作用。康、乾二帝通过赋予江南人文景观“教化”的内涵,进一步征服了江南人心、确立了满清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并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新清史认为,清王朝之所以能够取得较为成功的统治,满洲特性尤其是“国语骑射”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新清史过于强调满族特性,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片面性。康、乾南巡是满汉文化融合的有效催化剂,南巡过程即是满族与汉族、宫廷与民间、北方与江南之间文化融合的过程。如果说康熙南巡之初尚有满汉文化冲突,到乾隆南巡结束之时,满清王朝已正式纳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脉络之中,康、乾二帝证明了清王朝入继中华正统的合法性。所以,在笔者看来,传统的“汉化”观点仍是有道理的。否认汉化,就无法解释康、乾二帝在南巡过程中对致力于满汉一统具体举措的努力。

二、庚申游邓尉香雪海观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庚申游邓尉香雪海观梅(论文提纲范文)

(2)沙孟海纂缶翁篆刻记事稿(论文提纲范文)

编辑语:
吴俊之印│三十三岁
俊卿之印仓硕│三十四岁
安吉吴俊章│三十七岁
削觚│三十七岁
季仙│四十二岁
吴育之印│半仓四十二年
愙斋鉴藏书画│四十七年
破荷亭│五十二岁
一月安东令│五十六岁
雄甲辰│六十一年
张之洞印│四十六岁
酸寒尉印│四十六岁
明月前身│六十六岁
无须吴│七十岁
吴昌硕大聋│七十四岁
西泠印社中人│七十四岁
明道若昧│七十五年为王一亭刻
重游泮水│七十六岁
梅痴│七十七岁
同治童生咸丰秀才│七十八岁

(3)从总宜山房到旧山楼——赵宗建对家园记忆的探寻与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赵氏旧物的流传与文本化
二、从一家之事到一时之史
三、空间的扩大与“旧山楼”记忆的传承
四、结语

(4)一个苦学派艺术家的衰年变法 ——于希宁晚年画梅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画家的年龄与艺术
    第一节 中国书画与养生
    第二节 长寿与衰年变法
    第三节 “老境”与“年轻化”
第二章 于希宁的综合修养
    第一节 “道明气充文雄”的思想修养
    第二节 “物化心灵灵化物”的生活修养
    第三节 “才德勤修养”的文化修养
    第四节 “三魂共一心”的艺术修养
第三章 从诗画梅缘到大化之境
    第一节 衰年变法的前奏(“文革”中期到80年代中期)
    第二节 衰年变法的升华(80年代中期-2007年)
第四章 于希宁晚年画梅艺术影响和启示
    第一节 于希宁画梅艺术对后学的影响
    第二节 于希宁画梅艺术对当代画坛的启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5)《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王时翔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王时翔的生平和交游
    第一节 王时翔的生平
        一、王时翔前期的游历行迹
        二、王时翔后期的仕宦行迹
    第二节 王时翔的交游
        一、王时翔与小山词社主要成员的交游
        二、王时翔与其他文士的交游
第二章 王时翔的文学主张
    第一节 王时翔的诗学宗尚
        一、前期多学李贺作“鬼”语
        二、后期诗学“神韵”
    第二节 王时翔的词学观
        一、前期两宋兼采、后期宗南宋
        二、提倡词须寄托蕴藉
        三、推尊词体
第三章 王时翔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王时翔诗歌的题材内容
        一、雅集唱和诗
        二、羁旅行役诗
        三、咏怀诗
        四、题画诗
    第三节 王时翔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诗多湮郁不平之气
        二、语言苦寒凄清
        三、日常化书写
第四章 王时翔的词作
    第一节 王时翔词概述
        一、《香涛集》与《绀寒集》
        二、游幕之作:《青绡乐府》
        三、课士之作:《初禅绮语》
    第二节 王时翔词的题材内容
        一、艳情词
        二、羁旅词
        三、雅集唱和词
        四、咏史怀古词
    第三节 王时翔词的艺术特色
        一、意象的多义性
        二、语言凄丽婉转
        三、词风含蓄蕴藉
结语
附录一 王时翔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后记

(7)杭州西湖湖上堤岛形成及设计美学意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选题背景与来源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堤岛的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时空界定
    1.3 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1.3.1 古代文献研究
        1.3.1.1 史志
        1.3.1.2 文书
        1.3.1.3 类书
        1.3.1.4 图录
        1.3.1.5 总集与别集
        1.3.1.6 笔记
        1.3.2 近现代文献研究
        1.3.2.1 关于历史变迁研究现状
        1.3.2.2 关于造景理法研究现状
        1.3.2.3 关于文化特色研究现状
        1.3.2.4 关于设计美学研究现状
        1.3.2.5 关于堤岛影响研究现状
        1.3.3 前人研究成果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
        1.5.2 田野考察
        1.5.3 类比、对比研究
        1.5.4 定性分析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1 技术路线
        1.6.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研究内容
        1.7.1 系统梳理历史变迁脉络
        1.7.2 分析概述物象与意象表现
        1.7.3 挖掘论证艺术形式与内在机制
        1.7.4 探讨思考本体意理与传承发展
2 湖上堤岛形成
    2.1 湖城初开:一堤一岛
        2.1.1 江海围绕,堤岛始萌
        2.1.2 相关文献记载
    2.2 依湖而居:两堤两岛
        2.2.1 白公筑堤,两堤纵横
        2.2.2 绍岩建寺,楼阁参差
        2.2.3 相关文献记载
    2.3 城湖共生:三堤两岛
        2.3.1 苏赵筑堤,造景比苏
        2.3.2 敬古怀贤,两岛雅化
        2.3.3 相关文献记载
    2.4 湖依城兴:三堤三岛
        2.4.1 杨公筑堤,仿苏造景
        2.4.2 白苏补植,稍复堤景
        2.4.3 聂杨营岛,湖中有湖
        2.4.4 两孙营岛,风月无边
        2.4.5 相关文献记载
    2.5 湖融入城:三堤四岛
        2.5.1 李卫筑堤,杨堤接岸
        2.5.2 苏白增扩,两堤通车
        2.5.3 阮元堆岛,孤山盛会
        2.5.4 两岛增建,御书勒石
        2.5.5 相关文献记载
    2.6 湖上堤岛形成的影响因素
        2.6.1 宏观:城湖关系,动力源泉
        2.6.2 中观:堤岛变迁,现实需求
        2.6.3 微观:工程技术,基础条件
    2.7 小结
3 湖上堤岛美的传播
    3.1 中国北方地区的传播表现
        3.1.1 圆明园
        3.1.2 颐和园
        3.1.3 承德避暑山庄
    3.2 朝鲜半岛的传播表现
        3.2.1 堤岛诗画创作
        3.2.2 题名形制营造
    3.3 日本地区的传播表现
        3.3.1 堤岛诗画创作
        3.3.2 日本园林意造
    3.4 小结
4 湖上堤岛设计美学意境之物象
    4.1 自然山水的空蒙存在
        4.1.1 仰籍自然,堤岛始出
        4.1.2 山环水抱,增丽堤岛
    4.2 生产空间的造化丘壑
        4.2.1 城市生活,水源存蓄
        4.2.2 水利灌溉,旱涝保收
        4.2.3 酿酒养殖,衍生产业
        4.2.4 交通船运,旅游渐兴
    4.3 人居环境的理想模式
        4.3.1 景深:桃柳相间,花木杂植
        4.3.2 情宜:亭台趣生,祠庙崇拜
        4.3.3 境远:堤岛纵横,园林兴造
        4.3.4 人至:佳境独成,理想归处
    4.4 小结
5 湖上堤岛设计美学意境之意象
    5.1 金石绘画:处世情怀与社会意象
        5.1.1 金石
        5.1.1.1 印章
        5.1.1.2 碑刻
        5.1.2 绘画
    5.2 文学创作:山水情怀与人生意象
        5.2.1 诗词
        5.2.1.1 诗
        5.2.1.2 词
        5.2.2 记文
        5.2.3 戏剧
        5.2.3.1 西湖三塔记
        5.2.3.2 疗妒羹
        5.2.3.3 雷峰塔
        5.2.4 楹联匾额
        5.2.4.1 楹联
        5.2.4.2 匾额
    5.3 名人遗韵:人文情怀与理想意象
        5.3.1 林逋
        5.3.2 苏小小
        5.3.3 秋瑾
    5.4 园林意境:旷达情怀与空灵意象
        5.4.1 南宋西湖十景
        5.4.2 元钱塘十景
        5.4.3 清西湖十八景
        5.4.4 清西湖二十四景
    5.5 小结
6 湖上堤岛设计美学意境之神理
    6.1 外化表现:艺术形式
    6.2 内在机制:堤岛三境
        6.2.1 虚实相生,堤岛移境
        6.2.2 转形为意,堤岛入境
        6.2.3 迁想妙得,堤岛化境
    6.3 本体意理:溯源传承
        6.3.1 设计美学意境的本体认知
        6.3.2 湖上堤岛美的传承思考
    6.4 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结论
    7.2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附1 画
    附2 诗
    附3 记文
    附4 楹联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五、研究内容概述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四、以画理阐诗学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一、文学夫妻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五、家集中的女性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二、杨圻宗唐趣尚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二、汪佑南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二、张定鋆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9)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分布现状
        1.2.2 与佛教建筑相关的研究方法现状
        1.2.3 苏南及周边地区佛教建筑的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中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的时空界定
        1.4.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5.1 研究方法
        1.5.2 理论基础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历史渊源
    2.1 苏南地区的生态环境
        2.1.1 苏南水体概况
        2.1.2 苏南的地貌
    2.2 苏南文化的历史渊源
        2.2.1 苏南三市古邑起源
        2.2.2 吴文化的时空渊源
        2.2.3 苏南政权、经济文化特征
        2.2.4 明清前苏南佛教文化的历史发展
        2.2.5 宗教名山的形成
    2.3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社会背景
        2.3.1 明清时期苏南行政区划
        2.3.2 明清时期吴地建筑文化的强盛
    2.4 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文化特征
        2.4.1 明清时期佛教是苏南地区最重要的宗教形式之一
        2.4.2 明清时期苏南地区的建筑帮派与建筑典籍
    2.5 小结
第三章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基本概况
    3.1 现存建筑遗产的调研情况
        3.1.1 调研的范围及内容
        3.1.2 调研的方法及过程
        3.1.3 苏南佛教建筑遗产考证
        3.1.4 相关保护措施及保护名录
        3.1.5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3.2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类型及分布
        3.2.1 明代“禅、讲、教”的分明
        3.2.2 清代的“诸宗合一
        3.2.3 明清时期的苏南两府佛教建筑分布情况
        3.2.4 明清时期的常州府佛教建筑分布情况
    3.3 解放后苏南佛教建筑遗存概况
        3.3.1 苏州寺观保护和调研情况
        3.3.2 无锡寺观保护和调研情况
        3.3.3 常州寺观保护和调研情况
        3.3.4 苏南寺塔类建筑、建筑艺术文物遗存
    3.4 小结
第四章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分布特征
    4.1 苏南传统佛教建筑群落的场域特征
        4.1.1 苏南佛教建筑的场域共性特征
        4.1.2 同一场域内的两种场域空间
        4.1.3 两种场域空间的共有关系
    4.2 苏南滨湖山地场域佛教建筑群落的空间分布关系—叠加式
        4.2.1 环太湖山区佛教建筑群落的具体分布情况
        4.2.2 苏南山势向心静态空间特性
        4.2.3 苏南佛教建筑求心动态空间分布特征
        4.2.4 聚散有序、层次分明的网络状群落结构
        4.2.5 沿湖地区佛教建筑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叠加式
    4.3 内陆平原地区场域的佛教建筑群落空间形态—以苏州府和常州府为例
        4.3.1 内陆平原场域的地理生长情境
        4.3.2 苏南两府城市要素特征之同质性
        4.3.3 明清苏州府佛教建筑分布特征之异质性一
        4.3.4 明清常州府佛教建筑分布特征之异质性二
        4.3.5 同质性的苏南内陆区域佛教建筑分布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明清时期苏南佛教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
    5.1 苏南佛教建筑明以前空间格局的形成
        5.1.1 初期佛教建筑的基本格局
        5.1.2 南宋时期的寺院格局
    5.2 明清苏南园林佛教建筑的基本格局
        5.2.1 廊院式布局观的形成
        5.2.2 巧借山地境致的园林佛教建筑
        5.2.3 造补之平原园林寺院
    5.3 博约折中的空间组合关系
        5.3.1 塑造序列空间
        5.3.2 院落围透空间关系灵活多变
        5.3.3 特殊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5.3.4 正殿建筑体量与庭院空间比例关系特征
    5.4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空间布局的特征演化
        5.4.1 明代佛教建筑空间布局特征
        5.4.2 清代佛教建筑空间布局特征
    5.5 小结
第六章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样式及技术特征
    6.1 明清时期的香山匠作系统
        6.1.1 明清香山帮与香山匠人
        6.1.2 苏南佛教建筑的香山帮营造及影响
    6.2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殿庭建筑大木构造及特点
        6.2.1 明清佛教建筑殿庭建筑的平面特征
        6.2.2 苏南佛教建筑殿庭建筑的梁架结构特征
        6.2.3 苏南佛教建筑牌科的主要特点
    6.3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造型艺术特色
        6.3.1 寺院殿庭建筑外观形态
        6.3.2 苏南佛教建筑中砖石建筑的艺术特色
    6.4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小木装折的朴质特征
        6.4.1 外檐装折建筑艺术特色
        6.4.2 内檐装折建筑艺术特色
    6.5 小结
第七章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语境下的时空发展
    7.1 明清苏南佛教建筑的“全面”世俗化
        7.1.1 与官府的关系
        7.1.2 与施主的关系
        7.1.3 书香清淡之风的形成
    7.2 由“自然”到“自我”的互文共生场域语境
        7.2.1 三元并存的互文分布关系
        7.2.2 分布关系中的的趋势特点
    7.3 “自然山林”到“城市山林”的园林式布局
        7.3.1 因借与造补的空间格局
        7.3.2 博约与折中的空间组合
        7.3.3 由宽大到紧凑的格局演化
        7.3.4 城市园林语境的强化
    7.4 “实用功利”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营造方式
        7.4.1 简化与实用的大木构
        7.4.2 质朴的小木装折与造型艺术特色
        7.4.3 贯穿始终的香山匠帮建筑营造精神
    7.5 “朴实超逸”的明清苏南佛教建筑语境
        7.5.1 实用崇拜的儒释道合一
        7.5.2 合于自然—明清苏南佛教场域格局观
        7.5.3 境与性会—明清苏南佛教场域意境
    7.6 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后续研究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 苏南地区寺观建筑遗存测绘及调查案例
附录3: 苏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洪武)
附录4: 苏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嘉靖)
附录5: 苏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清乾隆)
附录6: 常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洪武)
附录7: 常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明成化)
附录8: 常州府佛教建筑及其分布(清康熙)
附录9: 常州市现存僧寺调查表
附录10: 无锡市现存僧寺调查表
附录11: 苏州市现存僧寺调查表

(10)康、乾南巡期间的文化活动研究 ——以江南人文景观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目的和意义
    二、论文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三、相关文献资料与学术史回顾
    四、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康、乾南巡的背景、举措与评价
    第一节 康、乾南巡的背景与条件
    第二节 康、乾南巡的主要目的
    第三节 康、乾南巡期间的主要举措
    第四节 康、乾南巡的影响与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康熙、乾隆对江南景观的选择与写仿
    第一节 康、乾对江南景观的选择
    第二节 康、乾主要游览景观类型
    第三节 康、乾对江南景观的写仿
    第四节 康、乾对江南景观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巡期间康、乾文学艺术活动考察
    第一节 追和前人,延续诗教
    第二节 题额赐名,文以载道
    第三节 赏书鉴画,追溯传统
    第四节 尝泉品茗,文人生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巡期间康、乾文治教化活动分析
    第一节 观民设教,倡质抑文
    第二节 致祭祠庙,强化权威
    第三节 致祭陵墓,宣扬正统
    第四节 巡视书院,统一思想
    本章小结
余论 从康、乾南巡看“满族汉化”问题之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一 :康、乾二帝南巡行程及驻跸
    附录二 :康、乾二帝南巡景观资源类型名单表
致谢

四、庚申游邓尉香雪海观梅(论文参考文献)

  • [1]张问陶书画年谱[J]. 胡传淮,胡瑶.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1(01)
  • [2]沙孟海纂缶翁篆刻记事稿[J]. 高多多. 艺术品鉴, 2020(31)
  • [3]从总宜山房到旧山楼——赵宗建对家园记忆的探寻与再现[J]. 肖瑶.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4]一个苦学派艺术家的衰年变法 ——于希宁晚年画梅艺术研究[D]. 杜远宜.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7)
  • [5]《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王时翔诗词研究[D]. 张春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杭州西湖湖上堤岛形成及设计美学意境分析[D]. 郁吉玲.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8]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明清时期苏南地区佛教建筑的设计特征研究[D]. 须博. 江南大学, 2019(07)
  • [10]康、乾南巡期间的文化活动研究 ——以江南人文景观为中心[D]. 吴建. 苏州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耿深游邓未祥看梅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