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管理的缺点

学术管理的缺点

一、学术行政化之流弊(论文文献综述)

郑伟,张茂聪[1](2019)在《高校学术道德生态系统:意蕴、境遇与重构》文中提出学术道德生态系统是以学术发展为目标,以学术道德为主线,学术价值观、学术成果和学术环境等因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生态组织系统。在剖析高校学术道德生态系统现实困境与根源的基础上,提出"唤醒"学术良知以培育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创新学术评价机制以引导学术成果功能回归、规避科层制管理弊端以优化学术道德生态系统环境的重构路径。

刘志浩[2](2019)在《高校“去行政化”之路的策略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去行政化"是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高校管理模式主要沿袭了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政府对高校管理的行政化和高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高校行政化严重制约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其弊端主要表现为限制了高校办学自主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易导致"以权谋私"等现象的发生。我们国家需要转变政府角色职能,处理好政府和高校的关系,规范和创新高校内部管理模式,探索高校内部服务行政新模式,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以加快高校"去行政化"改革进程。

陈志权[3](2018)在《大学制度的自由价值及其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大学制度的本质是什么?大学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依据是什么?这是大学制度改革需要作出回答的前提性问题。本研究拟以大学制度作为一种历史存在,以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来研究大学制度的自由价值及其在大学制度价值体系中地位、特点和作用,从而揭示大学制度在人类自由和解放过程中的作用。其研究目的,是试图从价值论角度对大学制度是什么这一本体论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尝试为大学制度改革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一种理论解释。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大学制度与人的自由和解放之间的关系,从人类发展的角度剖析大学制度自由价值的生成和演变规律,以揭示大学制度与人类自由和解放之间的内在机制,并试图揭示大学制度自由价值实现的可能性、条件、路径及限度。本研究的研究路径是从大学制度改革理论和实践中的现象及问题出发,对大学制度作为一种社会事实本身提出反思和追问,从而提出本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在针对本研究主题的内涵及理论基础等相关问题作一界定与说明的基础上,从三个不同维度分析了自由在大学制度价值体系中的不同特点和作用:自由作为大学制度本体价值、核心价值和终极价值。在理论论证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分析大学制度自由价值的演变规律,并由此进一步展开了对大学制度自由和秩序内在矛盾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并指出这一矛盾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也正基于此,大学制度自由价值的实现,就是将人类自由和解放作为一种宏观背景和历史趋势,发挥大学制度在人类解放进程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总之,本研究试图以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对大学制度的本质、功能及发展规律等问题进行研究。把大学制度的本质、功能及其自由价值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人类解放的历史背景来研究大学制度的价值指向及其局限。这既有助于完整地把握大学制度的本质、功能及历史使命,也有助于合理解释大学制度改革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大学制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制度结晶,具有追求人类自由和解放的价值。以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来看,大学制度改革中的困难,学术自由面临的困境,并不是对大学制度自由价值的否定,也不是大学及大学制度的危机。这事实上正是人类自由和解放进程中的一个否定性环节,是大学及大学制度实现其自由价值的表现形式。大学制度共同体的责任和使命,正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为价值目标,立足于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历史进程,致力于“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孟楠[4](2017)在《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和实现这样宏伟而神圣的使命,事关国家文明富强,人民幸福安康,民族强大崛起,教育振兴,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大事。搞好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意义重大。对大学教育而言,立德树人方向的校准、目标的确立、模式的创新、制度的设计决定大学前途与命运,决定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文化实力,更标明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和终极关怀。研究大学立德树人文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指导下,研究如何通过文化建构,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的研究置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野,首先是基于依据更科学更权威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从学理上确保研究的价值方向;其次是基于大学过往教育中的“人学空场”现实,特别是人才培养中的经验教训。中国大学自诞生的那一天起,传统教育中就一直被取“仕”思想惯性束缚;建国后形势的胁迫、政治及政治运动对大学教育的异化;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的地方和学校,育人被冷落,树人被遮蔽,人被“工具”异化,道德不仅丧失了崇高,而且也失去了根基。最后,基于国家崛起对有德性有理想的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没有高素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业难以为继。立足人学视域、研究问题,力求大学教育回到它的原点——人,回归它的本真——育人,完成根本任务——树人,这是本研究的核心价值追求。研究大学立德树人从文化切入,依据和思路是,首先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它的核心精神和价值追求,是一种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类精神的丰富与超越,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的社会历史理论,是我们认识、把握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抵制技术理性过分膨胀而导致的各种社会发展问题和价值冷漠状态,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积极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价值的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其次是研究大学立德树人,依据文化的逻辑,会超越各种认知的局限,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对于理解把握立德树人的理论价值、当代的重大意义和实施过程中对策的提出,都具有方法论的作用。为此,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价值诉求和研究成果、发展脉络梳理开始,紧密结合立德树人中现实问题的分析,形成研究思路和框架。前后两大部分。前四章紧紧围绕“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展开论述。基于马克思人学中的主要观点,将视角放在了指向人性、生命、主体、生活、公民等领域,从立德的范畴论域和树人的内在本质内涵及其二者的关系入手,确立了大学立德树人生命文化、德育文化和智育文化等主体要素,涵盖了党的教育方针德育体美诸方面。人学的指向和文化的视角,保证了文化建构中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高度,系统地回答了何为立德、何为树人以及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后半部分,围绕大学“怎样立德”、“怎样树人”的问题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展开论述。文化的视角,使“怎样立德”、“怎样树人”的研究,超越了过去技术性、程式化的方式、方法的层面,透过具体对策背后的价值、理念、精神、策略等更深层次更本质的方面去挖掘。为此,确定了大学立德树人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共三章的内容。精神文化中包括了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宗旨,并从人学和文化的维度,给出了学理上的依据,并没有停留在一般性的举措和技术方案的层面。制度文化在分析大学从管制、管理到治理的制度变迁的过程基础上,超越了一般制度制定、制度范围、结构和实施等范畴,重点论述了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从制度的价值追求、作用功效、管理方式、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及大学章程等层面,回答了大学制度及制度文化在立德树人上的方向把握、体系和能力提高与完善等问题。大学物质文化一章,依据国内学术界的共识,在界定范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在物质文化中怎样立德树人的主要文化要素进行论述,明确了课程、学科(专业)、教师队伍和环境技术文化的内涵、统领的理念、价值追求、建设方向、建构策略、基本路径,突出强调了服务于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宗旨,侧重阐述了实施中资源的统筹、协同、整合,尤其注意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态势及对大学物质文化的影响与作用,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思路和对策。本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民族复兴依靠大学造就培养有道德能创新的一代新人;新人造就要“以文化人”,德在文化濡养中而立,人在化人环境中而树!

李海荣[5](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公权失范问题研究》文中提出1949年以来,经过六十多年建设、三十余年改革,当今的中国正进入一个发展的关键期。一方面,中国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距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如此之近,距离世界舞台中心也如此之近,中华民族复兴正呈现出美好前景;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也步入深水区,遭遇社会矛盾凸显的挑战。因此,如何抓住机遇、克服发展危机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心议题。在政府主导型的现代化进程中,党和政府部门作为国家权力的主要承载方,既是国家各项制度与政策的直接设计者,又是主要的推动者、执行者,可以说其角色定位及行为实践对改革的进度与广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并最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探究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公权的运行状况,客观描绘公权的生命进程轨迹,梳理不规范的公权使用类别,考察公权失范的负面影响,科学总结公权失范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便是本文写作的层次。具体地看,公权的规范性问题不仅关涉改革与现代化的进度,而且已成为时下日常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换言之,在当代中国,上至朝堂下至乡野,对公权监管的要求都愈加常态化。公权已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它在世俗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逐步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这就要求公权的运行更为透明、规范。基于以上判断,本研究力图将公权运行及其出现的失范现象,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大视野中,通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的公权实践过程,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系统梳理公权运行的轨迹、规律及主要特征,理清公权失范的主要表征、负面影响,全面呈现当前公权失范的面貌,并尝试给出作者对公权失范问题治理的政策思考。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如下:导论部分依据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提出改革开放以来的公权失范这一研究主题,着重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来阐述研究意义。在回顾学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期望对公权失范问题的内涵、表现、负面影响、成因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第一章陈述新中国公权运行的基本概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将公权发展置于新中国以来的历史进程中,分阶段阐释公权运行的状况;二是提炼当前公权的主要特征,把握当前的公权特质;三是概括公权的能力表现,客观呈现公权的功能作用。第二章提炼当前公权失范的基本形态。本章主要分析有违公权运转基本规则的各类失范行为,立足四个维度:一是宏观层面的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对抗,着重阐述公权对私权的挤压、对私权的排斥以及“与民争利”三类行为;二是从社会力量配比层面来分析政治精英群体与其他精英群体不正常的“结盟”行为,表现为公权的“商品化”、“学术化”趋势;三是公权系统内部横向的力量失衡,突出表现为权力的“部门化”倾向;四是公权系统内部纵向的力量失衡,主要表现为公权的极端“个人化”、“家族化”现象。第三章分析公权失范的负面影响:第一,由于在基础层面上“侵权”行为,造成对民众基本权益的损害,加剧了官民冲突,导致官民矛盾激化;其二,由于公权在其他领域的过度扩展,扭曲了资源配置机制,导致社会不公程度加深,阶层固化加剧;第三,由于公权失范裹挟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因而产生了广泛的“示范效应”与不正常的“激励效应”,引发以“权力拜物教”为特征的“权力崇拜”行为;第四,消解了社会自治空间,既不利于社会自主性的发挥及公共领域的成长,也增加了执政成本;第五,增大了体制惯性,造成社会不合作现象等扭曲改革的机制产生,进而不利于改革的深入进行。第四章从三个层面分析公权失范的原因。一是从历史角度考察,重点分析传统政治文化、军事斗争思维、政治动员传统和计划经济传统对公权的“形塑”作用;二是从客观环境的限制,分析社会整合、社会风险、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善及社会成员个体意识缺乏对公权失范的诱发作用;三是从公权自身出发,探究利益意识、法治理念以及职能定位等主体性因素的影响。以此实现对公权失范的全方位、立体化透视,解构公权失范的基础性成因。第五章探讨公权失范的治理路径。首先,通过阐述执政风险依然存在、社会矛盾形势依然严峻、国家正反两方面经验等说明了现阶段规范公权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分析中国当代政治精英的能力优势、社会动荡的可能性以及社会的自组织程度等,说明规范公权仍有较大的回旋空间;第三,梳理国外较有代表性的规范公权的实践;第四则是有针对性地提出规范公权运行的若干政策建议。结语部分对全文作了总结,并探讨了可能的研究空间。

黄成华[6](2015)在《高校学术行政化的危害及其对策》文中认为学术行政化是当前高校管理体制的特点之一。学术行政化曾经一段时间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但其弊端已经慢慢暴露出来。学术行政化违背了学术发展的规律,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不正确的行为导引,引发了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隐性对抗。要破解学术行政化的困局,就要遵循学术发展的规律,优化学术资源的配置,构建学术治理新模式,成立学术共同体。

许烨[7](2014)在《当代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及其建构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作为处理高校教师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道理,体现的是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要求,具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它充分地肯定并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承认社会发展对社会存在的“善”的价值。它与一般伦理的相区别体现在多向性、群体性、道义性、导向性、担当性、去魅性等特点,是一种指导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统一思维”。研究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对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解决目前部分教师道德失范问题,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体现了科学性要求、示范性要求和时代性要求。通过对中西方教师职业伦理历史演进的梳理,可以发现我国传统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德性”,强调仁义、兼爱,教学交往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自身人格的修养;而西方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学道德”,强调的是美德、理性与信仰,教学交往以学生为中心,从如何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和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二者互有长短。作为道德实践者,在专业实践中高校教师的伦理定位应该是什么?是践行德性。高校教师德性作为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最核心原则,具有个体性、多向性、内化性、公共性和自觉性等特征。高校教师德性伦理作为道德原则居于主导地位,统帅和支配着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和交往实践,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和约束力,是整个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和精髓。目前围墙内外存在的道德困境、压力和挑战给部分教师带来了损害和干扰,使其道德意识、伦理功效和道德实践无法同步,导致少数教师最终放弃了自己的专业精神,走向追求名利之路。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客观上要求教师回归传统德性生活,教师通往“至善”之路显得尤为必要。本章将焦点放在教师是围墙内道德教育者这一必然的角色上,以培养学生品质需要具备的具体美德,如公平,尊重而带着关怀之心对待他人,具有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能够利用专业领域的权威来感召学生,具备道德理性能力用以德行实践。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是德性伦理的展开和具体化,教师德性通过其职业伦理规范来加以指导和调节。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体现于对教师普遍行为的制约,对教师个体行为的约束,对教师专业实践提供伦理支撑。高校教师交往中的道德责任和专业精神需要倚靠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和标准来建构,虽然高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注定“教师”必须是一个在道德上负责的职业,但强加于教师的形式化规范并不利于教师建立较强意识的专业伦理。基于差异形成的现代社会的多样性伦理规则为高校教师德行提供道德支柱,不仅有道德规范,有学术规范,也有生活规范。高校教师作为自主的人而自由存在,应该鼓励教师作为一个伦理专业人员来主动构建自我,而不是被动服从伦理规范和标准。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应该为教师提供知识基础,以及让他们主动获得道德力量来克服自身在师生交往、同事交往、社会交往情境中所面临的挑战。高校教师交往伦理则是教师道德实践的表现形式,是教师德性与职业伦理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高校教师在伦理实践过程,即师生交往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些伦理困境和紧张状态,主要涉及教学交往中的一些伦理问题。一方面,高校教师作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需要在道德和伦理上有责任的保护学生成长的健康,另一方面作为教学中的理性主体需要认清教学交往中学生的他者地位。因此,高校教学在本质上也是一种道德努力。其次高校教师在面对同事交往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伦理困境,需要保持对同事、对群体的忠诚和团结,但当一些“道德迷惑”现象发生时,教师间接表达出的懦弱意识,以及他们在克服同事处于道德问题中时遇到的压力和困难,清晰地表明教师在处理这种紧张状态时伦理知识的欠缺。现代社会中正统的管理被一种不言自明的论断——“好的组织将产生好的人”所引导,伦理问题的解决与合理的制度设计密切相关。以良心与正义、人格与自我、平等与自由为价值取向的理想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秩序,在他律社会表现为依靠爱国守法的和谐政治秩序,公平自由的教师宪政秩序,德行公益的教师行为秩序,宽容信任的教师生活秩序,从“世俗”走向“神圣”的教师道德秩序。基于高校教师“在伦理道德意义上应该如何成长为教师”和视其为“德育共同体”,依靠社会对高校教师“有所为”的价值期待,培养有德之师的目标,本研究提出构建高校职业伦理共同体。以情感的德性生活、差异的规范伦理、交往的学术共同体、和谐的伦理秩序为基础,构建广博求真的专业知识共同体,人本理性的伦理精神共同体,关怀向善的德行规范共同体,自律严谨的科研学术同体,良心忠诚的社会服务共同体。

程悦[8](2012)在《基于大学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的灵魂是学术,学术性是大学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纵览世界顶级大学的崛起,无不得益于其长期积淀形成的学术至上大学理念,以及基于大学学术属性所构建的现代大学制度。它们以理念为先,以学术为本,以治校为业,以崇尚学术的良善制度,持续引领大学问鼎世界一流之巅。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近30年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阶段以后,已进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攻坚阶段。如何以坚守大学学术属性的思想理念为指导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事关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本研究从坚守大学学术属性的视角,以崇尚大学学术精神为主线,以高等教育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哲学思想为理论指导,运用论证性的写作手法,鲜明地提出坚守大学学术属性是中国大学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而走向卓越的本然生存逻辑。笔者在广泛阅览、深入研读并深刻分析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历史纵览的维度探寻并对比分析中西方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伊始的精神传统,用大量的史料考证出现代大学制度正是以其崇尚学术的精神传统在大学的历史演进中日臻完善,而崇尚学术的精神传统也验证了学术是大学的本然生存逻辑与其问鼎世界一流之巅的根本。本研究以对“大学学术属性”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解读和剖析论证为逻辑起点,通过阐明大学、学术、学者三方关系,层层深入地表明本文的核心观点“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通过分析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相依相存的密切关系提出大学学术属性的维护离不开现代大学制度的保驾护航,归纳分析出当前学术界对现代大学制度基于外铄与内生、理想与现实以及政治论与认识论三重维度的讨论,并对“基于大学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合理性进行了立论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历史纵览的维度,本研究考证分析出中西方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伊始,均是以崇尚学术的精神传统为其共性所在: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彰显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大学精神传统;我国现代大学制度传承了潜心向学的书院精神、中体西用的治学思想、学术至上等大学精神传统,此外,本文分析指出“外儒内道”的哲学思想,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肇始的精神本原。为构建基于大学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制度提供现实依据,本文用鲜活的例证分析指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构建过程中大学学术性的缺失表象:浮躁、僵化与禁锢自由的学术文化氛围和功利化、行政化的制度导向成为制约中国大学发展的核心瓶颈;本文从理念、历史、社会三个维度探究指出当前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失灵的根源:一是学术传统理念的缺失导致大学崇尚学术精神的本土化程度不高;二是学术理想与学术现实存在偏差;三是功利化、行政化的社会现实与大学本应有面目的差距难以弥合。在以上系统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本文从理念与现实两个层面分别论述基于大学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思想根基与对策选择:指出坚守西方“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思想理念,秉持中国“外儒内道”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思想根基;提出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建设自由良善的制度环境、建立以学术为导向的制度体系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对策选择。进而得出结论,基于大学学属性的现代大学制度是统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根本。故此我们必须通过创新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基于大学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制度,解决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深层次问题,使大学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使中国大学涵养出更多具有学术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使中国大学矫健前行实现自我超越从而走向卓越。

吴正霞[9](2011)在《现代大学学术制度的文本分析 ——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尤其是学术制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大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改革的过程中,借鉴国外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常见的策略。作为一个将“美国模式”现代大学制度成功移植到中国本土的“标本”,香港科技大学的经验对我国内地大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研究以香港科技大学为案例,在新制度主义和罗尔斯制度正义论的理论基础之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其学术制度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国外大学制度本土化的内涵及实现路径,以期为我国内地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提供借鉴。本研究首先回溯香港科大学术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了引进“美国模式”的本土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与冲突,表明本土化是一个与本地实际相适应的博弈过程,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平衡新旧体制、观念以及群体利益等方面的关系,是本土化的关键。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是文本分析,对香港科大的学术制度分别进行了规范文本、实践文本和比较文本的深入解剖。通过研究发现:一、香港科大的规范学术制度文本既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法治精神”、“以人为本”、“程序正义”的共同理念,又体现了本校的办学理念和特点,而且有明确的标准和严格的执行程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二、香港科大学术制度的实际运行与其制度文本具有一致性,同时又有一定的实践弹性,所以,其价值得到了学校成员的普遍认同,其规则得到了有力的贯彻和执行,取得了很好的组织效应。三、香港科大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牢牢抓住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价值和理念,但并不是完全照搬了美国的制度,而是根据实际创新制度,高度重视学系的学术事务功能和规则运行等,比较而言,我国内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在这方面较为薄弱。本文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剖析而得到的启示是:借鉴国外制度的本土化过程中,应该坚持“国外经验+本土传统+自主创新”的原则,找准改革的着力点。在我国内地的现实语境中,可以从大学章程入手来进行制度构建,根据本土实际,将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价值理念融注其中,解决突出的问题,由此推动大学的制度变迁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曾晓洁[10](2011)在《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文中指出对于国家和个体而言,母语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以往的汉语母语教育总是夹杂在语文教育当中,难以一窥全貌,为此,本论文对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演进情况进行了集中研究。本论文的三个基本概念是“母语”、“母语教育”和“现代”。在分析既有分歧的基础上,我们立足于教育视角,将我国的“母语”厘定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样,“母语教育”这一概念也就得到了相应界定,不再与“语文教育”、“母语教学”、“汉语教育”产生混淆。关键词“现代”则主要取其与“传统”相对之意,所以下限一直延伸到现在,而在比较了社会母语教育和学校母语教育的各项标杆性事件之后,考虑到教材白话化在母语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进程中的突出地位,我们把上限定在了出现第一本白话性质教科书的1897年。作为一项史的研究,历史文献在整个写作中起到了非同小可的支撑作用。而在观照历史文献之时,则主要采用一种社会学的眼光和比较的视角,先确定出现代以来母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事件,然后在分析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对典型事件做出定性判断,并据此进一步对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历史进行整体分期。此外,笔者还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做了可能的穷尽归纳,将精确化作为一种指导思想贯穿于本研究当中。全文除绪论外,包括七章和一个余论。第一章相当于全文的总论,讨论了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性和现代母语教育致力普及与螺旋提升的两个特点。从第二章开始直到第七章,每章集中写一个时期,分别是:开创期(1897~1928)、探索期(1929~1950)、突进期(1951~1965)、畸变期(1966~1977)、恢复期(1978~1989)、转型期(1990~)。每一章的写作,都分为三节进行,第一节是各种相关背景的集中介绍与分析,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讨论该期的社会母语教育和学校母语教育,具体讨论之时,主要围绕该期的典型事件或有特征性的变化展开述评。第二章“开创期”以民众化和科学化为思想主导,进行了切音字运动、白话文运动等书面语的改革和旨在统一标准语音的国语运动,白话文、官话、汉语知识在此影响下进入了学校教学,母语教育的测验与实验也出现了一个高潮,母语教学因此从传统走向了现代。称1929年到1950年为“探索期”,是因为此期母语教育确实在沿着开创期的精神继续前行,但由于绝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政权分治和战乱频仍的影响之下,母语教育在此期并没有得到质的提升。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以前的发展节奏,高度的使命感、民族自信力和《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的着名社论,合力带领母语教育进入了一个“突进期”。在拼音化思想基础上提出先行简化和全国推普,书写方式彻底改为横排左起,全力推进语法修辞教学,进行汉语独立设科实验,特别凸显语言工具观等,无不体现出一种志在快速提升全民母语能力与建设健康纯洁祖国语言的革命斗志。可惜,动荡的文革阻断了这一发展,此期的政治挂帅让学校母语教育基本退场,不仅不太涉及基本能力培养,就连起示范作用的语文教材语言也一片僵化俗化,社会用语也以火药味儿极浓的斗争化语言和“假大空”的话语模式为主导,母语教育进入了一个不进反退的“畸变期”。文革结束到1989年之间,母语教育的主要任务与功能就在全力复元至文革前的目标导向与教育水平,所以我们称之为“恢复期”。而进入90年代以后,人文思想开始对“科学主义”进行反拨,语言规范观由此从匡正渐变为引导,网络语言成为不断发力的持续热点,在“语感中心说”以一种反“工具观”的姿态迅速崛起的同时,语法教学遭遇了近百年发展以后的“无用论”质疑,而口语教学也以名称更替的方式开始关怀话语主体的言说幸福。毫无疑问,经过百余年发展之后,汉语母语教育又进入了个新的“转型期”。基于以上对于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整体思考,余论部分提出了个理想母语能力模型,该模型由具有一定层级性的六个要素构成。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既没有平衡地发展各能力要素,也较少考虑各要素问的级性差异,是一种不太理想的母语教育。我们认为,关注母语能力的内部要素及其层级差异,有助于学校母语教育走向一条高效途径。

二、学术行政化之流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术行政化之流弊(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学术道德生态系统:意蕴、境遇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道德生态系统的基本意蕴
    1.学术价值观是学术道德生态系统的内生动力
    2.学术成果是学术道德生态系统的目标表征
    3.学术环境是学术道德生态系统的运行依托
二、我国高校学术道德生态系统的现实境遇
    1.学术价值观危机, 学术道德生态系统动力不足
    2.学术成果功能异化, 学术道德生态系统目标错位
    3.学术环境公共理性缺失, 学术道德生态系统运行受阻
三、我国高校学术道德生态系统的困境成因
    1.学术良知的消解
    2.学术评价体系的理性失衡
    3.科层制的管理局限
四、重构高校学术道德生态系统的路径选择
    1.“唤醒”学术良知, 培育正确的学术价值观
    2.创新学术评价机制, 引导学术成果功能回归
    3.规避科层制管理弊端, 优化学术道德生态系统环境

(2)高校“去行政化”之路的策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去行政化”概述
二高校“行政化”的弊端表现形式
    (一) 高校办学自主权受到限制
    (二)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
    (三) 管理行政化易导致权力异变
三高校“去行政化”途径探究
    (一) 由“服务型政府”向“监督型政府”转变,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二) 由“权力为中心”向“制度为核心”转变, 规范高校内部管理模式
    (三) 由“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转变, 推行高校服务行政新模式
    (四) 由“行政主导”向“政学配合”转变, 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

(3)大学制度的自由价值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现象与问题
    二、背景和现状:研究现状述评
        (一)研究文献的时段特征和学科分布
        (二)大学制度自由价值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内容和思路:对象、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一)主要的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何为大学制度的自由价值:若干前提性问题的说明
    第一节 大学制度价值的一般分析
        一、大学制度、大学制度价值的概念界定
        二、大学制度价值体系和价值目标分类
    第二节 何为大学制度的自由价值
        一、大学制度自由价值的内涵及其特殊性
        二、“大学制度的自由价值”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三节 大学制度自由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大学制度自由价值研究引入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
        二、马克思主义在大学制度自由价值研究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
第二章 自由在大学制度价值体系中的三重属性
    第一节 自由:大学制度的本体论承诺
        一、大学制度本体价值问题的内涵、意义及实质
        二、自由作为大学制度价值本体价值的依据
    第二节 自由:大学制度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
        一、自由作为大学制度核心价值的意义、依据及内涵
        二、自由作为大学制度核心价值的作用及启示
    第三节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大学制度的终极价值
        一、大学制度终极价值存在或确立的标准
        二、自由作为大学制度终极价值的内涵
        三、自由作为大学制度终极价值的意义
第三章 自由的萌芽:大学制度发展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人类早期大学与大学自由的萌芽
    第二节 中世纪大学与大学制度的创生
        一、中世纪大学产生及大学制度的特征
        二、夹缝中的顽强生存:中世纪大学自主权的获得与丧失
        三、以特权形式实现着自由
    第三节 近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及发展
        一、中世纪大学的制度遗产及矛盾
        二、近代大学制度的转型和发展
        三、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及变迁
        四、大学制度历史发展中的自由精神
第四章 秩序与自由:大学制度的内在矛盾及其张力
    第一节 大学制度矛盾及其集中表现
        一、大学制度本身存在的自由与秩序难题
        二、国家与大学:大学制度矛盾的主要表现
    第二节 大学制度矛盾的实质及其存在的必然性
        一、大学制度矛盾的实质
        二、大学制度矛盾存在的必然性
    第三节 大学制度矛盾异化的原因、表现及其积极意义
        一、大学制度矛盾异化的表现及其影响
        二、影响大学制度自由价值实现的原因
        三、理性看待权力与资本在大学制度自由价值实现中的意义
第五章 人的自由和解放:大学制度的历史使命
    第一节 大学制度:人类解放的社会机制
        一、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的内涵及其实质
        二、大学制度的解放性质及功能
    第二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中前行
        一、理想与现实:大学制度解放功能的矛盾运动
        二、象牙塔式微的意蕴:制度化大学废墟里的自由曙光
    第三节 自觉与超越: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及其价值的实现
        一、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思想指导大学制度建设
        二、辩证看待大学制度的自由价值及大学制度功能的局限性
        三、面向实践的责任担当:大学制度自由价值的实现路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4)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理论根基研究现状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及中国探索的过程
        (二)国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三)国内外学校文化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结构
第二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一、人与生命
        (一)人的生命是自然的存在物
        (二)人的生命是社会存在物
        (三)人的生命是精神存在物
    二、生命与文化
        (一)人的生命是未特定化的生物体
        (二)人的生命是文化的存在
        (三)人的生命是超越性的存在
    三、立足本原性,建构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一)生命认知中的迷失
        (二)生命文化中的实践问题
        (三)走向立德树人的生命文化
    注释
第三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德育文化
    一、德育文化中的人学的概念
        (一)对“树人”之人的理解
        (二)对“树人”之人性的把握
        (三)对“人的发展”的阐释
    二、德育文化的困境与挑战
        (一)是高科技挑战道德责任
        (二)是市场经济挑战人的价值取向
        (三)是数字化生活挑战人的价值判断
        (四)教育理念的偏差挑战德育的实践
    三、德育文化内容中的基本问题
        (一)德育文化内涵基本要素的视角
    四、德育文化现实重大问题的视角
    五、创新大学德育文化
        (一)道德文化的人学主线
        (二)要“立”真、善、美、爱“之德”以“树人”
        (三)拓展德育视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
        (四)大学“立德树人”德育文化再造
    注释
第四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智育文化
    一、马克思人学中有关能力发展的思想
    二、科学、技术与人文
        (一)知识的价值
        (二)新世纪需要的人才特征
        (三)坚持科学、技术与人文的统一
    三、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
        (一)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文化
        (二)深化科学与技术研究,创新学术文化
        (三)强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注释
第五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精神文化
    一、大学精神与文化选择
        (一)大学精神的概念界定
        (二)大学精神与文化选择
        (三)大学精神文化的形成
    二、树立现代大学办学理念
        (一)倡导新的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大学理念
        (二)树立“立德树人”的新理念
        (三)树立引领社会前进的大学理念
    三、坚持文化自觉、创新大学精神文化
        (一)坚持文化自信,努力成为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先锋
        (二)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
        (三)转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创新大学精神文化,创造出中华文明新辉煌
    注释
第六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制度文化
    一、人学视角的现代大学制度与文化
        (一)人学与制度
        (二)制度与文化
        (三)大学制度与大学制度文化
    二、大学制度文化中的迷思与反省
        (一)大学制度文化变迁中问题的理性透视
        (二)大学制度文化问题成因浅析
    三、促进大学制度文化创新
        (一)加速理念升华与观念更新
        (二)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
        (三)大学治理现代化中的章程建设
    注释
第七章 大学立德树人的物质文化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蕴意和构架
        (一)大学物质文化的要义
        (二)大学物质文化的价值追求
    二、现代大学课程体系和学科(专业)
        (一)课程设置及其价值观
        (二)课程体系结构
    三、建设立德树人的教师队伍
        (一)教师水平决定大学水平
        (二)教师队伍的现状及文化能力的缺失
        (三)大力建构现代教师文化
    四、大学环境技术文化
        (一)大学环境技术文化的要义与特征
        (二)努力建构大学环境技术文化
        (三)精心打造环境技术文化的新样态
    注释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改革开放以来的公权失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主要概念界定
        (一)公权
        (二)私权
        (三)失范
    四、主要理论工具
        (一)社会转型理论
        (二)风险社会理论
        (三)利益集团理论
        (四)社会公正理论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中国公权演变的基本概况
    第一节 新中国公权变革的历史脉络
        一、统制支配期(1949-1978年)
        二、流动分化期(1979-1992年)
        三、变形固化期(1993-2012年)
        四、规范治理期(2013年至今)
    第二节 新中国公权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一、新中国公权的基本特征
        二、新中国公权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 公权失范的形态
    第一节 公权的“私化”趋势
        一、权界的“扩展”
        二、权位的“固化”
        三、权力的“利化”
    第二节 反常的公权结盟行为
        一、公权的“商品化”
        二、公权的“学术化”
    第三节 公权的“部门化”现象
    第四节 公权的“个体化”倾向
第三章 公权失范的负面效应
    第一节 侵犯民众利益,引发官民矛盾
        一、“官民矛盾”的基本类型
        二、“官民矛盾”的多重属性
    第二节 加剧社会不公,固化阶层结构
        一、扭曲资源分配
        二、强化阶层壁垒
    第三节 形成示范效应,损害社会团结
        一、“上行下效”的复制效应
        二、“权力崇拜”的模仿效应
    第四节 消解自治空间,增加执政成本
        一、行政化控制网络的延展
        二、偏管理行政理念的激扬
        三、公共领域的发育迟缓
    第五节 增大体制惯性,阻碍改革进行
        一、体制惯性与制度依赖的“成型”
        二、扭曲改革机制的“定型”
第四章 公权失范的原因
    第一节 历史因素的延展
        一、传统封建政治文化的负面遗产
        二、军事斗争思维的延续
        三、政治动员传统的习惯性沿用
        四、计划经济传统的路径依赖
    第二节 客观环境的限制
        一、社会整合的制约
        二、社会风险的诱发
        三、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善
        四、社会成员对政府高度依赖性的激发
    第三节 公权主体层面的因素
        一、公权本能的利益扩张
        二、缺乏法治理念与精神
        三、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晰
第五章 公权失范的治理
    第一节 规范公权的必要性分析
        一、执政风险始终存在
        二、改革形势依旧严峻
        三、国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第二节 规范公权的可能性分析
        一、中国政治精英具备能力优势
        二、社会动荡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三、社会自组织的程度渐次提高
    第三节 国外规范公权的代表性实践
        一、欧美实践
        二、亚洲实践
    第四节 公权失范的治理之策
        一、强化政府基本职能
        二、明晰公权运行边界
        三、构建多重监督体系
        四、促进公民有序参与
结语
    一、基本结论
        (一)公权失范是当前权力运行的一个既有状态
        (二)公权失范是社会力量对比失衡的一个体现
        (三)公权失范的治理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完成
    二、研究展望
        (一)公权系统内部各要素的配置问题
        (二)规范公权与中国民主化的道路问题
        (三)权威变迁与社会转型的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6)高校学术行政化的危害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行政化及其评价
二、学术行政化的不良影响
    1. 学术行政化违背了学术发展的规律。
    2. 学术行政化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 学术行政化产生了不正确的行为导引。
    4. 学术行政化引发了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隐性对抗。
三、破解学术行政化的困局
    1. 遵循学术发展的规律。
    2. 优化学术的资源配置。
    3. 构建学术治理新模式。
    4. 成立学术共同体。

(7)当代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及其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中相关概念厘清
        1.4.1 伦理与道德
        1.4.2 伦理关系
        1.4.3 伦理实体
第2章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理论概述
    2.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内涵
        2.1.1 高校教师职业的伦理内涵
        2.1.2 高校教师职业的认识论起源
        2.1.3 高校教师职业的伦理关系特性
    2.2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内容结构
        2.2.1 高校教师德性伦理
        2.2.2 高校教师交往伦理
        2.2.3 高校教师规范伦理
        2.2.4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秩序
    2.3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特征与时代要求
        2.3.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与一般伦理的区别
        2.3.2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基本特征
        2.3.3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时代要求
第3章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历史演进
    3.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生成
        3.1.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生成的历史前提
        3.1.2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生成的现实前提
        3.1.3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生成的完善前提
    3.2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历史发展
        3.2.1 传统视阈中的教师职业伦理
        3.2.2 现代视阈中的高校教师职业伦理
        3.2.3 后现代视阈中的高校教师职业伦理
    3.3 中西方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简要对比
        3.3.1 西方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发展
        3.3.2 中西方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主要差异
第4章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原则
    4.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原则及其范畴
        4.1.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核心原则——德性的再认识
        4.1.2 高校教师德性伦理的生活形式
        4.1.3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范畴
    4.2 围墙内外高校教师的德性生活困境
        4.2.1 传统教师的德性生活
        4.2.2 现代教师的庸常生活
        4.2.3 后现代教师的可能生活
    4.3 高校教师德性的本体论追寻
        4.3.1 全面个性道德的生成
        4.3.2 感召权威的塑造
        4.3.3 道德理性的心理选择
        4.3.4 意义世界的德性体验
第5章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
    5.1 多样性伦理规则为高校教师规范伦理提供支柱
        5.1.1 历史文化中生成的各种教师道德标准
        5.1.2 从附魅、赋魅走向祛魅的道德秩序
        5.1.3 科学技术发展下的教师科研伦理冲突与学术规范
        5.1.4 社会期望要求教师伦理内在规则的变化
    5.2 高校专业实践中形成的标准化教师行为规范
        5.2.1 高校教师规范伦理何以必要
        5.2.2 高校教师规范伦理的理性共识
        5.2.3 高校教师规范伦理的难题
        5.2.4 高校教师规范伦理的展望
    5.3 高校教师规范伦理的自由王国建构
        5.3.1 道德责任的“主动构建”
        5.3.2 伦理反省与自明
        5.3.3 “关怀中心”
第6章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交往
    6.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关系
        6.1.1 “交往”与“对话交往”
        6.1.2 普遍理性交往主体的确立
    6.2 高校教师生活世界的两难情境
        6.2.1 生活交往中理性主体被解构
        6.2.2 主体在教学交往中的内省
        6.2.3 符号化对话语权的解构
        6.2.4 他者的消失与道德的消弭
    6.3 高校教师交往伦理关系的后现代建构
        6.3.1 平等者中的首席
        6.3.2 道德的交流与主体的澄明
        6.3.3 高校教师主体的涅盘
第7章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秩序
    7.1 传统学校中特有的差序伦理秩序
        7.1.1 差序伦理秩序的文化起源
        7.1.2 权威——服从伦理秩序
        7.1.3 等级伦理秩序
    7.2 现代性契约平等伦理秩序
        7.2.1 现代性契约平等伦理秩序的内涵
        7.2.2 现代性契约平等伦理秩序的价值取向
    7.3 理想的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秩序
        7.3.1 爱国守法的和谐政治秩序
        7.3.2 公正自由的教师宪政秩序
        7.3.3 德行公益的教师行为秩序
        7.3.4 宽容信任的教师生活秩序
        7.3.5 从“世俗”走向“神圣”的教师道德秩序
第8章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共同体建构
    8.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
        8.1.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的内涵
        8.1.2 高校教师伦理共同体的特征
        8.1.3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建构的鹄的
    8.2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建构的秩序诉求
        8.2.1 基于情感的德性生活诉求
        8.2.2 基于差异的规范伦理诉求
        8.2.3 基于交往的学术共同体诉求
        8.2.4 基于和谐的高校教师伦理秩序诉求
    8.3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建构的实践路径
        8.3.1 构建广博求真的专业知识共同体
        8.3.2 构建人本理性的伦理精神共同体
        8.3.3 构建关怀向善的德行规范共同体
        8.3.4 构建自律严谨的科研学术共同体
        8.3.5 构建良心忠诚的社会服务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B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访谈提纲
致谢

(8)基于大学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构建基于大学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制度
        1.1.2 构建基于大学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1.1.3 大学学术精神的衰微、学术行为的异化亟需现代大学制度复归大学的学术本质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大学学术本质的研究
        1.3.2 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国内外研究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历史研究法
        1.5.3 比较分析法
    1.6 创新点
第2章 大学学术属性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解读和立论分析
    2.1 大学的学术属性
        2.1.1 大学“学术”的概念及其内涵拓展
        2.1.2 学术性是大学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
        2.1.3 学术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1.4 大学为学术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1.5 大学学者是学术发展的领导者和大学学术尊严的缔造者
        2.1.6 大学的学术属性决定了大学成为引领人类文明的灯塔
    2.2 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多维解读
        2.2.1 现代大学制度的概念
        2.2.2 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的相依相存关系
        2.2.3 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三重维度
    2.3 基于大学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西方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伊始的精神传统
    3.1 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发端的精神传统
        3.1.1 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发端的精神传统之“大学自治”
        3.1.2 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发端的精神传统之“学术自由”
        3.1.3 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发端的精神传统之“教授治校”
    3.2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肇始的精神传统
        3.2.1 外儒内道:我国现代大学制度肇始的精神本原
        3.2.2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肇始的精神传统之“书院精神”
        3.2.3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肇始的精神传统之“中体西用”
        3.2.4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肇始的精神传统之“学术至上”
    3.3 崇尚学术——中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发端与肇始精神传统的共同指向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构建过程中学术性的缺失表象及原因分析
    4.1 学术缺失之表象分析
        4.1.1 学术行为异化、学术浮躁现象日趋严重
        4.1.2 宽松自由、崇尚学术的制度保障严重缺乏
    4.2 制度失灵之根源探究
        4.2.1 制度失灵之理念根源——学术传统理念的缺失导致崇尚学术精神的本土化程度不高
        4.2.2 制度失灵之历史根源——学术理想与学术现实存在偏差
        4.2.3 制度失灵之社会根源——功利化、行政化的社会现实与大学本来应有面目的差距难以弥合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大学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思想根基与对策选择
    5.1 基于大学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思想根基
        5.1.1 坚守西方“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思想理念
        5.1.2 秉持我国“外儒内道”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
    5.2 基于大学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对策选择
        5.2.1 只有把坚守学术本质的理念制度化,才能保障大学的学术属性
        5.2.2 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
        5.2.3 建设自由良善的制度环境
        5.2.4 建立以学术为导向的制度体系
    5.3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9)现代大学学术制度的文本分析 ——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一、对现代大学制度和学术制度的研究
        二、对制度文本韵研究
        三、对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
        四、对现有文献研究的评论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
        三、预期的突破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的方法与工具
        二、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制度与大学制度
        二、现代大学制度
        三、学术制度与现代大学学术制度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新制度主义
        二、罗尔斯制度正义论
        三、本研究对理论基础的选择及运用
第三章 香港科技大学学术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香港科大学术制度建立的起点
    第二节 香港科大学术制度建立的过程
        一、初具雏形(1986-1991年)
        二、建章立制(1991-2001年)
    第三节 "美国模式"本土化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一、港英体制与政府的限制
        二、香港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三、"老牌大学"的制约
        四、校内不同利益群体的质疑与争论
    第四节 香港科大学术制度的完善
第四章 香港科技大学学术制度的规范文本分析
    第一节 分析的对象—《教师手册》
    第二节 分析的工具和方法
    第三节 分析的过程与结果
    第四节 对分析结果的解读
        一、机构设置
        二、人员职责
        三、规则体系
        四、行为标准
        五、执行程序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香港科技大学学术制度的实践文本分析
    第一节 分析的对象
    第二节 解读一:制度规则的权威性
    第三节 解读二:对制度规则价值的认同
    第四节 解读三:制度规则的弹性
    第五节 结论
第六章 香港科技大学学术制度的比较文本分析
    第一节 分析的对象——《教师手册》
    第二节 分析的方法与过程
    第三节 分析的结果及其解读
        一、对手册基本结构和内容的解读
        二、对手册词频统计结果的分析及解读
    第四节 结论
第七章 启示
    第一节 本土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二节 本土化的模式:"国外经验+本土传统+自主创新"
    第三节 本土化中的着力点
        一、从大学章程入手,通过立法保障大学自治
        二、从行政主导转向学术主导,充分保障学术自由
        三、教授是根本,探索教授治学、教授治校的有效途径
        四、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促进大学制度改革的步伐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10)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与总体概况
    第一节 母语教育的多重制约性
        一、民族文化传承
        二、社会时代思潮
        三、母语本体认识
        四、个体语言环境
    第二节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概况
        一、致力普及的社会母语教育
        二、螺旋提升的学校母语教育
第二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开创期(1897~1928)
    第一节 科学民主与母语教育走向现代
        一、母语教育的民众化追求
        二、母语教育的科学化诉求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国音"统一与书面语下移
        一、切音字运动及其影响下的国语运动
        二、白话文的艰难获胜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开始关注生活用语与母语规律
        一、儿童本位下的"国语"取代"国文"
        二、听说训练走进课堂
        三、母语本体规律开始受重视
        四、母语教育测验、实验出现高潮
第三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探索期(1929~1950)
    第一节 政权分治与母语教育的分途探索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扫除民众文字障碍的理念与实践
        一、大众语运动与新文字运动
        二、平民母语教育与扫盲运动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国统区的追求综合与革命根据地的简单实用
        一、追求综合素养的课程纲要
        二、汉语知识系统化的尝试
        三、"国文程度"的讨论与写作语体化
        四、实用型的革命根据地母语教学
第四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突进期(1951~1965)
    第一节 民族振奋与母语教育的突进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汉字改革与语音统一的全面突围
        一、汉字拼音化的折中之路
        二、"普通话"的概念确定与多角度推广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语言工具观引领下的高歌猛进
        一、指向高效的汉语课程独立
        二、起步发展的汉语拼音教学
        三、声势浩大的识字教学改革
        四、着力凸显的语法教学
        五、借势而生的语文"工具观"
第五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畸变期(1966~1977)
    第一节 政治挂帅与母语教育的异化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政治高压下的语用歧路
        一、语言斗争化倾向
        二、话语模式"假大空"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政治主导与农村倾向
        一、语言训练基本退场
        二、写作教学"一枝独秀"
        三、教材语言僵化俗化
第六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恢复期(1978~1989)
    第一节 百废待举与母语教育的复元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国家规划下的回归与调整
        一、重谋健康纯洁的语言美运动
        二、经历拼音化余波后的汉字涅盘
        三、逐渐恢复的推普工作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语言工具观的再次兴盛
        一、"双基"的恢复与修正
        二、教学语法新体系诞生
        三、语言教学序列的科学追求
第七章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的转型期(1990~)
    第一节 人文复兴与母语教育的转型
    第二节 社会母语教育:由匡谬正俗转向偏重引导
        一、语言规范从匡正到引导
        二、网络语言成为讨论热点
    第三节 学校母语教育:母语特质与言语幸福的世纪探问
        一、是否要"淡化语法"的讨论
        二、"语感中心说"的提出与质疑
        三、从聚焦能力的"听说"到兼及言语幸福的"口语交际"
余论:学校汉语母语教育的历史评析与未来之路
    一、理想的母语能力结构及其级性差异
    二、现代以来学校母语教育的历史评价
    三、母语能力培养体系的未来建构
结语
附录(一至五)
后记

四、学术行政化之流弊(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学术道德生态系统:意蕴、境遇与重构[J]. 郑伟,张茂聪.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4)
  • [2]高校“去行政化”之路的策略思考[J]. 刘志浩. 教育现代化, 2019(22)
  • [3]大学制度的自由价值及其实现[D]. 陈志权. 西南大学, 2018(05)
  • [4]大学立德树人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考[D]. 孟楠.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5]改革开放以来的公权失范问题研究[D]. 李海荣.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6]高校学术行政化的危害及其对策[J]. 黄成华.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7]当代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及其建构研究[D]. 许烨. 湖南大学, 2014(09)
  • [8]基于大学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D]. 程悦. 河北科技大学, 2012(05)
  • [9]现代大学学术制度的文本分析 ——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D]. 吴正霞. 复旦大学, 2011(01)
  • [10]现代汉语母语教育演进研究[D]. 曾晓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学术管理的缺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