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心理体操教学

浅谈学生心理体操教学

一、学生心理与体操教学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杰[1](2021)在《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及其组合教学对五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学习兴趣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体操》一直是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课程从内容到呈现方式差异最大的项目之一。本文通过小学体操常见教学内容对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学习兴趣影响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体操》课程内容教学的合理呈现方式及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价值,为体操在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中找到合理的定位,为广大体育教师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并对正在不断推进的体育课程改革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抽取宿迁市某城镇小学五年级的4个班共24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1组(技巧教学)男生33人,女生28人;实验2组(支撑跳跃教学)男生32人,女生28人;实验3组(技巧和支撑跳跃组合教学)男生34人,女生30人;对照组(常规体育教学)男生31人,女生26人。实验组运动干预持续时间12周,3次/周,每次累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对照组不进行强度控制。采用《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分别在实验前1周和第13周以班级团体方式对被试学生进行量表测量。研究结果:(1)12周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及其组合教学后,五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在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力量、平衡素质上均存在时间、组别以及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P<0.05);对照组实验后比实验前效果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2周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及其组合教学后,五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运动参与程度以及体育学习兴趣总分上均存在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P<0.05);在体育学习消极兴趣上存在时间的主效应(P<0.05);对照组实验后比实验前效果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小学五年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速度素质(r=0.388)、耐力素质(r=0.232)、柔韧素质(r=0.206)、灵敏素质(r=0.169)、力量素质(r=0.228)、平衡素质(r=0.211)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1)技巧教学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柔韧素质、力量素质改善均有促进作用。(2)支撑跳跃教学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速度素质、灵敏素质改善均有促进作用。(3)技巧和支撑跳跃组合教学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且组合教学对柔韧素质、力量素质效果优于技巧教学,对速度素质、灵敏素质效果优于跳跃教学。(4)体育学习兴趣与身体素质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即体育学习兴趣越高,身体素质越好。

董海强[2](2021)在《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及学习满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结合体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将轻器械体操练习应用到初中体育课堂中,通过12周教学实验探讨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年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探索轻器械体操在初中体育课堂开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经验。研究方法:本文以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和学习满意度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江苏省镇江市伯先中学初二年级两个教学班为实验对象,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为期12周的轻器械体操的教学,对照组学生进行常规体育教学,实验前后对所有被试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及学习满意度进行测量,测量工具采取《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和《中学生学习满意度量表》。研究结论:(1)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学习满意度水平具有同质性,符合实验教学条件。(2)经过12周的教学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总分及各维度水平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体育学习兴趣总分及体育学习消极兴趣维度产生明显的交互效应,实验组体育学习兴趣总分及各维度分值的变化均大于对照组。(3)经过12周的教学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习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水平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学习满意度总分、教学满意度维度及硬件设施满意度维度产生明显的交互效应,实验组学习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较实验前呈明显上升趋势,对照组前后测波动变化不大。(4)在体育课中运用轻器械体操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5)在体育课中运用轻器械体操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满意度。

刘霜[3](2020)在《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日益成为我国课程改革的新亮点。与传统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渗透了“追求卓越,永不满足”的教学理念。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将会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体操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学科课程,提高体操课程教学质量,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如何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指出研究性学习符合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要求,满足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体育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研究在山东体育学院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班随机抽取两个小班作为研究对象,每班各25名(20名男生和5名女生)。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在相同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对两个无显着差异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实验班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在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前后对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锻炼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对学生教学能力、体操基本技能学习情况、体操基本理论学习情况进行测试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能显着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意识,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锻炼态度。(2)在研究性教学实验过程中,实验班的学生较对照班在教学能力方面有着显着性差异;研究性学习较之以往的教学方法能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需求。(3)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堂中,由于理论课教学课时较少,且受学生自身复习情况、考试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验班体操基本理论成绩测试虽然较对照班高一些,但其检验结果显示不具有显着性差异性。说明研究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体操理论学习成绩,但并不能显着提高。(4)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课堂中,研究性学习和传统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提高学生的体操技能水平。对于技巧、单杠和双杠项目研究性学习效果更好;传统教学方法只在跳跃项目中表现出教学效果,整体比较而言研究性学习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体操基本技能。

刘艳华[4](2020)在《幼儿体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优化的研究》文中认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现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是面向幼儿教育行业适应社会需求的幼儿教师,幼儿体操是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体育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课程之一,课程的开展效果直接影响了该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本文以幼儿体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优化为研究对象,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幼儿体操师资培养中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法运用的现状及问题,主要对幼儿体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出优化,为更多开设幼儿体操课程的高校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促进幼儿体操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1当前高校幼儿体操课程选择的教学内容与采用的教学方法方面总体情况是不合理的。2幼儿体操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幼儿体操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竞技性问题,培养的幼儿体操师资不能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学校并未把能力培养、教学实践、保护帮助等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学内容不全面;部分幼师学校教学内容还存在重复性教学的问题。3幼儿体操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常根据自身专长或经验,选用较常用或自己熟练的几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随意性较大;教师往往忽略对学生幼儿体操兴趣的培养,对可以提高学生能力,能够使学生情感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使用的较少;教师没有在课程的特点及学生职业发展需要上突出重点,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教师也没有使学生习得教学方法到实际幼教工作中如何运用的能力,综合应用性不强。4幼儿体操教学内容应进行优化整合。优化结果:教学内容选择上根据学生与社会需求,针对适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在促进学前学生技能发展的同时,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注重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技术部分中把能力培养、实习与身体素质练习等增设到教学内容中;理论部分除了传授幼儿体操知识外增设幼儿体操课程理论设计、视频制作与音乐剪辑、幼儿体操常见创伤的预防及处理、幼儿体操场地器械的合理布置等以满足学生的需求。5幼儿体操教学方法需要优化。优化结果:教师应加大对学生能力培养途径方法的研究力度;选用教学方法时考虑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转换教学方法;强调多使用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师让学生进入教师角色以提高对幼儿教学的敏感性;加强多元应用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巧妙让学生掌握教学方法到实际幼教工作中的应用能力,以满足学生日后参加幼儿教学工作的需求。在教学考核评价上,主要从5个方面展开对学生的评价。

周英[5](2019)在《大学体操教学中胆怯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开展背景下,大学的体操教学的质量提升就需要和实际教学要求紧密的结合起来,创新教学的方法和理念,让学生能够在体操的学习当中提高效率。但受到各因素影响体操教学中学生胆怯的心理比较常见,这就影响了体操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就大学体操教学胆怯心理的成因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探究体操教学胆怯心理应对措施,期望能从理论层面的探究为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陈永青[6](2019)在《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我国少儿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肥胖和超重检测率持续上升的现状,探求更安全、更有趣、更有效的少儿身体锻炼新内容和新方式,引导少儿从小养成注重身体锻炼的运动家精神,帮助他们获得能够产生长期健康效益的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不仅是预防肥胖,促进健康,强健体魄最积极、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当前体育科学与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课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和统计法,对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的构建展开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一、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五个子体系构成,五个部分即自成体系,又相互作用和影响,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二、幼儿快乐体操以培养幼儿的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为总体目标,体系构建以幼儿为本,坚持时限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可行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整个目标体系由精神运动、运动认知、运动社会3大领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身体认知、空间认知、运动知识、规则意识、社交技能、情绪管理和意志品质等9种关键能力,22项核心经验以及157个阶段性操作目标构成。三、教学内容子体系的构建要坚持把对应目标与兴趣满足相结合、近期效应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着眼整体与关注个体相结合、愉悦身心与技能提升相结合、健康素质与竞技素质协同发展等要求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内容体系之中。整个内容体系包括138个运动技能练习,54种身体素质练习,38个运动认知主题内容和12个运动社会主题内容。四、教学方法子体系构建要将教法与学法协同、综合优化、时效性和艺术性等方面的要求完整的统一起来,指导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整个方法体系由语言主导、知觉主导、现场实训等3类教法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2类学法构成,共包含了18种操作性教学方法。五、教学环境子体系构建要体现出安全舒适、教育性、动态发展和幼儿参与的原则。整个环境体系由场所环境、器材设备2种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课堂氛围、教学规模、分班方式等4种社会情感环境构成,共包含了32项环境创建的操作性要求。六、教学评价子体系构建要坚持目的性、过程性、真实性、发展性、艺术性和尊重幼儿的原则。教学评价体系由评价理念、评价方式和评价方法三部分构成。评价理念是,以幼儿的努力和进步程度为依据,以促进幼儿自身发展进步为目的;评价方式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评价方法由观察、调查、测量等3种评价信息收集方法和课堂反馈、课后反馈2种评价信息反馈方法构成,共包含13个操作性评价方法。七、本研究所构建的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特征,够能满足培养幼儿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提升幼儿体质健康水平的需求。通过实验得出,幼儿快体操教学对5-6岁儿童的下肢爆发力、腰腹肌肉力量、下肢肌肉力量、躯干和下肢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平衡能力等多项身体素质,以及跑步、跳跃、滑步等多项基本运动技能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快乐体操的实践发展和学术研究都还刚刚起步,实践和理论成果资源有限,并受时间和条件限制,本研究仅从五个要素入手构建了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实证研究也有所不足,建议立足于校园,开展覆盖更多教学要素、覆盖更多年龄阶段的教学实证研究,构建更加完善、科学和有效的快乐体操教学体系。

唐太文[7](2019)在《中小学体操教学的教育性与实施途径研究》文中认为体育之道,不在于“体”,在于“育”。育人是学校体育教育理论构建和实践的支点。体操教学作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一部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育人,而当前中小学体操教学在“以人为基点和出发点”这一基本问题上存在着对“人”关怀的淡离和放逐,主要体现在体操教学中只重视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忽视思想情感教育,究其缘由是体操教学过程中教育性的弱化。体操内容作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必修内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中都有明确培养目标。然而,在当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践中,一方面体操内容是许多教师避讳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已有开展的体操教学中也存在重物轻人、重身轻心的情况,使得体操教学教育性价值得不到发挥,导致学生对体操认识片面化,对体操功效忽视、对体操价值漠视,使得体操对中小学生成长成才独一无二的教育性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教学中得不到有效发挥。本研究以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法、数据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湖南省内30所中小学展开调查,主要探索中小学体操教学教育性的内涵,中小学体操教学教育性实现的问题和原因,对此提出中小学体操教学教育性的实现途径,从而对我国中小学体操教学教育性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1.体操教学教育性是指师生在进行体操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与“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对参与者施加积极影响,激发参与者身心运动性认知学习,使参与者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健全发展。2.本文将体操教学教育性划分为健身性、健心性、社交性、审美性和创新性。3.中小学体操教学教育性的价值追求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理解体操教学是教育活动,不是竞技活动;另一方面是体操教学教育性在于对人生命的关怀。4.当前中小学体操教学教育性实现的实际情况处于弱化状态,主要表现在:第一,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中小学学生体操教学教育性了解不够全面和系统,对其缺乏必要的重视。第二,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际执行情况有一定的出入。第三,当前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缺乏衔接性和完整性,淡化了体操教学的教育性。第四,当前中小学体操教学组织还有小部分不够合理,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第五,当前中小学体操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差异性,阻碍了体操教学教育性的实现。5.中小学体操教学教育性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实现:第一,更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操教育理念;第二,制定全面和系统的教学目标;第三,拓展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第四,设计多边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第五,形成多元化和全方位的评价模式。

王晓艳[8](2019)在《体操技术普修课“四位一体”教学组织形式实践探索 ——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体操为运动之母,是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体育教育专业作为体育师资力量的主要来源,对体育师资综合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体操技术普修课课堂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模式等方面是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话题。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教学组织形式为切入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课堂观察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在体操技术普修课的教学中,对体育教育专业两个运动起点相近的自然班17组、24组进行同等学时、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授课。把“看、想、练、帮”的“四位一体”教学组织形式从课堂时空观的角度加以运用,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多元能力的提高,使整体教学效果得到改善。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得出以下结论:(1)体操课的练习密度相同的情况下,使学生采用“看、想、练、帮”四位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从时间、空间结合的角度,是提高课的密度的一种有效途径。(2)身体素质和学习态度相当的两个教学自然班,相同条件限制的教学环境下,经过“四位一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后的24组的学生,总体水平比17组提高幅度大,24组学生综合能力“两极分化”未出现明显的差异。(3)“四位一体”教学组织形式创造性地从时空观的角度出发,在保证器械利用率的情况下,对于学生个人而言,在不同的阶段,练习密度有所不同。在“非练习”时间,个人同步进行“看、想、帮”在思维、观察和保护与帮助的能力上同步发展,从空间层面提高了课的密度,个人能力得到了多元发展,班级整体水平有效提升。(4)“四位一体”教学组织形式凸显出体操技术课教学的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为体操技术普修课的教学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教学实践方面的参考。

黄勇[9](2019)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培养与健全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导下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的发布以及2017年10月教育部发行的各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标志着,当前完善核心素养体系并落实到各个学科和各个专业来培养青年核心素养已变得刻不容缓。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未来中小学体育、业余训练和指导社区健身的师资队伍。而体操普修课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运动习惯、塑造良好的运动情感和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由于当前体操普修课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内容不明确,并不能指导实践。因此研究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促进体操普修课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都有其重要意义。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了体操普修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访谈法,初步筛选和确定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和数理统计法,统计分析三轮调查结果,从而确定最终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并算出各指标所占权重。最后结合体操普修课教学实例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思路,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运用访谈法和德尔菲法的三轮专家调查最终确定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2)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百分比权重法计算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分析发现在体操普修课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最需要的核心素养一级指标是“体育品德”,其次是“运动能力”,最后是“健康行为”,在二级指标中,最重要的是“体育道德”,其次是“体操技能运用”,最后是“体育精神”,在三级指标中,排名靠前的是“遵守规则”“诚信自律”“运用体操中保护帮助的手法进行保护帮助”和“勇敢顽强”。(3)结合体操普修课教学实例分析给出如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路: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优化体操普修课教学设计,强调教师目标意识、通过目标引领内容、重视学生主体、关注学生发展;强化体操普修课课堂教学实施,创设情境、强化实践、及时反馈、因材施教、课外拓展、丰富教学;深化体操普修课新媒体技术教学。

王亚男[10](2019)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社会学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云南省九所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现代体操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体操普修课是以“育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发展、服务社会”为宗旨,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及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体操普修课的全面而又独有的健身健心方式,成为我国体育课程的主干课程之一。在50年代初到90年代,体操运动受到广大青年的喜爱,高校体操普修课的人数一直较多,体操在体育教学中占据了十分显着的地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对云南省9所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从社会学角度进行探索和思考对云南省9所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对其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为促进高校体操的蓬勃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1、国家政策及新课标对体操课程改革是影响高校体操普修课发展影响因素之一;2、学校体育对体操普修课的重视程度是影响高校体操普修课发展的重要因素;3、高校体操普修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影响高校体操普修课发展因素之一;4、大众及学生对体操普修课重要性的认识也影响着高校体操普修课发展。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考察,给出如下提升策略:1、确保在选拨教师过程中的严格透明性,优化体操优秀教师队伍建设;2、丰富高校体操器材的多样性,使学生增加练习次数;3、丰富教师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综合素养;4、改变大众对体操片面的概念化思想,发展快乐体育;5、现代化教学方法替换传统教学方法,多角度的进行教学,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学生心理与体操教学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生心理与体操教学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及其组合教学对五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学习兴趣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
        1.1.2 课程改革中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引导
        1.1.3 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操》课程价值功能的再认识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的界定
        2.1.1 体操
        2.1.2 技巧
        2.1.3 支撑跳跃
        2.1.4 身体素质
        2.1.5 体育学习兴趣
    2.2 学校体操的研究
        2.2.1 国外学校体操的研究
        2.2.2 国内学校体操的研究
    2.3 身体素质的研究
        2.3.1 国外有关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
        2.3.2 国内有关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
    2.4 体育学习兴趣的研究
        2.4.1 国外有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研究
        2.4.2 国内有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研究
    2.5 体育学习兴趣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研究
    2.6 小结
第3章 实验研究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与分组
        3.2.2 研究方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组别人口统计学变量描述的差异
    4.2 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及其组合教学对五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
        4.2.1 实验前五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描述性统计
        4.2.2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水平同质性检验
        4.2.3 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及其组合教学对五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4.3 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及其组合教学对五年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4.3.1 实验前五年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描述性统计
        4.3.2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同质性检验
        4.3.3 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及其组合教学对五年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
    4.4 小学五年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身体素质之间的相关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及学习满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近年来中学体育课堂中体操项目教学现状
        1.1.2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学习满意度是中小学体育教学所需
        1.1.3 轻器械体操的特点提供了独特的锻炼价值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轻器械体操的概念
        2.1.2 兴趣的概念
        2.1.3 体育学习兴趣的概念
        2.1.4 学习满意度的概念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2.1 轻器械体操的相关研究
        2.2.2 学习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2.2.3 体育学习兴趣的相关研究
        2.2.4 体育学习兴趣测量工具的相关研究
        2.2.5 学习满意度测量工具的相关研究
    2.3 文献小结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实验法
第4章 实验设计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方案
    4.3 实验对象
    4.4 实验时间和地点
    4.5 实验步骤
    4.6 实验影响因素的控制
    4.7 轻器械体操教学的设计
        4.7.1 轻器械的特点及规格
        4.7.2 轻器械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
        4.7.3 轻器械体操教学计划的安排
第5章 结果与分析
    5.1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的影响
        5.1.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学习兴趣同质性检验
        5.1.2 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学习兴趣后测成绩均值的比较
        5.1.3 实验组体育学习兴趣前后测成绩均值的比较
    5.2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及各维度影响的分析
        5.2.1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体育学习消极兴趣维度的影响
        5.2.2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体育学习积极兴趣维度的影响
        5.2.3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运动参与程度维度的影响
        5.2.4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自主与探究学习维度的影响
        5.2.5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体育的认识维度的影响
        5.2.6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对体育的关注维度的影响
        5.2.7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体育学习兴趣总体的影响
    5.3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生学习满意度水平的影响
        5.3.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满意度的同质性检验
        5.3.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满意度后测成绩的均值比较
        5.3.3 实验组学习满意度前后测成绩的均值比较
        5.3.4 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生学习满意度及各维度影响的效应分析
    5.4 实验组体育学习兴趣及学习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5.5 体育学习兴趣在轻器械体操练习与学习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模型检验
        5.5.1 轻器械体操练习与体育学习兴趣的回归分析
        5.5.2 轻器械体操练习与学习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5.5.3 轻器械体操练习、体育学习兴趣与学习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1.3.2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3.3 研究性学习的发展现状
        1.3.4 研究性学习体系及元素
        1.3.5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访谈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2.2.6 实验法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基本情况
    3.2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3.3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锻炼态度的影响
    3.4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影响
    3.5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体操理论学习的影响
    3.6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体操技能学习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
附件2 学生学习动机测量表
附件3 访谈提纲
附件4 体操锻炼态度测量表
附件5 山东体育学院体操普修课学生实习内
附件6 山东体育学院学生实习评定标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幼儿体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理论依据
        1.1.2 现实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定义
    2.2 幼儿体操相关研究综述
        2.2.1 幼儿体操的功能
        2.2.2 幼儿体操开展情况的研究
        2.2.3 幼儿体操教材的研究
        2.2.4 高校幼儿体操教师师资方面的研究
        2.2.5 幼儿体操教学内容的研究
        2.2.6 幼儿体操教学方法的研究
        2.2.7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高校幼儿体操课程教学情况的调查
        4.1.1 幼儿体操课程开设情况
        4.1.2 高校幼儿体操师资队伍情况
        4.1.3 学校对幼儿体操课程的重视程度
        4.1.4 幼儿体操场地器材与满足程度调查
        4.1.5 幼儿体操教学内容情况
        4.1.6 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及认知调查
        4.1.7 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情况分析
        4.1.8 幼儿体操教学评价方式与考核内容情况
    4.2 幼儿体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4.2.1 幼儿体操专职教师缺乏,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4.2.2 幼儿体操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重视不足
        4.2.3 教学方法使用较随意,没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4.2.4 缺乏系统、全面的幼儿体操教材
        4.2.5 幼儿体操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不完善
        4.2.6 幼儿体操课程学时分配不合理,教学工作不能有序开展
    4.3 幼儿体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优化的理论性研究
        4.3.1 幼儿体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优化的必要性
        4.3.2 幼儿体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优化的依据
        4.3.3 幼儿体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优化应遵循的的原则
    4.4 幼儿体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优化结果
        4.4.1 幼儿体操教学内容的优化结果
        4.4.2 幼儿体操教学方法的优化结果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大学体操教学中胆怯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体操教学胆怯心理的成因分析
    1.1 胆怯心理客观原因分析
        1.1.1 教师的因素影响。
        1.1.2 场地器材因素。
        1.1.3 外界环境因素。
    1.2 胆怯心理主观原因分析
        1.2.1 缺乏体育运动正确认识。
        1.2.2 学生情绪因素影响。
        1.2.3 缺乏积极性因素。
        1.2.4 意志力薄弱因素。
2. 大学体操教学胆怯心理的应对策略
    2.1 加强沟通和心理建设
    2.2 强化体操技术基础训练
    2.3 教学质量能力的提升
3. 结语

(6)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幼儿身体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
        1.1.2 快乐体操是幼儿体育锻炼理想的选择
        1.1.3 整个体操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技术路线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技术路线
    1.3 文献综述
        1.3.1 幼儿体育的相关研究
        1.3.2 我国体操发展的相关研究
        1.3.3 体操运动的意义与价值的相关研究
        1.3.4 快乐体操的相关研究
        1.3.5 教学体系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的创新
        1.4.2 研究思路的创新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验法
        2.2.5 统计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教育学基础
        3.1.2 心理学基础
        3.1.3 生理学基础
        3.1.4 人类动作发展理论
        3.1.5 理论启示
    3.2 快乐体操的提出与发展
        3.2.1 早期快乐体操理念提出与实践发展
        3.2.2 快乐体操的正式提出及其发展进程
    3.3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的构建
        3.3.1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
        3.3.2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目标子体系的构建
        3.3.3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内容子体系的构建
        3.3.4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方法子体系的构建
        3.3.5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环境子体系的构建
        3.3.6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评价子体系的构建
        3.3.7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各子体系构成及关系
    3.4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的评价
        3.4.1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评价方案
        3.4.2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评价结果与分析
4.主要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2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构建的专家问卷
    附录3 幼儿快乐体操教学实践的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4 大肌肉群发展(TGMD-2)—位移分测试指南
    附录5 幼儿体质测试指南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中小学体操教学的教育性与实施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新形势下对中小学学校体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1.1.2 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性的缺失
        1.1.3 中小学体操教学教育性缺失产生的负面影响
        1.1.4 中小学体操教学相关研究研究不足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国外体操研究现状
        1.3.3 国内体操研究现状
        1.3.4 教学教育性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
        2.1.2 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2.5 数据整理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操教学教育性的界定
        3.1.1 体操教学教育性的概念
        3.1.2 体操教学教育性的划分
    3.2 中小学体操教学教育性的现实意义
        3.2.1 体操教学教育性对中小学学生的价值分析
        3.2.2 中小学体操教学教育性的价值追求
    3.3 中小学对体操教学教育性的认识现状
        3.3.1 学校领导对体操教学教育性的认识现状
        3.3.2 体育教师对体操教学教育性的认识现状
        3.3.3 学生对体操教学教育性的认识现状
    3.4 中小学体操教学教育性的实施诊断
        3.4.1 体操教学目标维度分析
        3.4.2 体操教学内容维度分析
        3.4.3 体操教学组织维度分析
        3.4.4 体操教学评价维度分析
    3.5 中小学体操教学的教育性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5.1 体操教学的教育性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5.2 影响中小学体操教学教育性实现的原因
    3.6 中小学体操教学教育性的实施途径探讨
        3.6.1 更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操教育理念
        3.6.2 制定全面和系统的教学目标
        3.6.3 拓展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
        3.6.4 设计多边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
        3.6.5 形成多元化和全方位的评价模式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8)体操技术普修课“四位一体”教学组织形式实践探索 ——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提高体操技术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需要
        1.1.2 基于利用时空特点在体操教学组织形式上的研究尚少
        1.1.3 有限的学习时段内提高学生多元智力水平的需要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研究综述
    2.1 相关“四位一体”的研究
    2.2 体操技术课教学在组织形式上的研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课堂观察法
        3.2.4 测量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体操技术普修课“四位一体”教学组织的理论分析
        4.1.1 体操技术普修课
        4.1.2 体操普修课“四位一体”教学组织
    4.2 “看、想、练、帮”四位一体教学组织形式设计
        4.2.1 “四位一体”课堂组织形式的设计依据
        4.2.2 “四位一体”课堂组织形式的设计程序
        4.2.3 “四位一体”教学组织形式的特征
    4.3 “四位一体”教学效果数据分析
        4.3.1 两组学生身体素质测评
        4.3.2 两个组学习态度的整体测评分析
        4.3.3 看——观察能力的测评及对比分析
        4.3.4 想——理论成绩对比分析
        4.3.5 练——技术成绩的对比分析
        4.3.6 帮——保护与帮助能力的测评及对比分析
        4.3.7 “四位一体”综合对比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抓手
        1.1.3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1.1.4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有效提高体操普修课的教学质量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研究
        1.3.2 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文献研究
        1.3.3 关于体操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文献研究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德尔菲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3.1.1 需要层次理论为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3.1.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为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3.1.3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为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构建提出明确要求
    3.2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相关指标筛选
        3.2.1 运动能力指标的筛选
        3.2.2 健康行为指标的筛选
        3.2.3 体育品德指标的筛选
    3.3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初步拟定
    3.4 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的修正
        3.4.1 第一轮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3.4.2 第二轮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3.4.3 第三轮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3.5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分析
        3.5.1 体操普修课运动能力指标的分析
        3.5.2 体操普修课健康行为指标的分析
        3.5.3 体操普修课体育品德指标的分析
    3.6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权重
        3.6.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权重
        3.6.2 百分比权重法确定三级指标权重
        3.6.3 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权重系数分析
    3.7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例分析
        3.7.1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优化体操普修课教学设计
        3.7.2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强化体操普修课教学实施
        3.7.3 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深化体操普修课新媒体技术教学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社会学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云南省九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是体操普修课教学内容改革发展趋势的需要
        1.1.2 是新形势人才培养的需要
        1.1.3 是拓宽对体操普修课的研究领域的需要
        1.1.4 是西部地区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看齐发达地区的发展需求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体操概念
        2.1.2 社会学概念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有关社会学视角下体育的相关研究
        2.2.2 有关高等学校体操普修课教学的现状研究
        2.2.3 有关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2.2.4 有关体操普修课与学生综合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2.2.5 有关学生选择体操普修课的动机研究
        2.2.6 目前在高校体操普修课社会学因素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2.3 国外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考察法
        3.2.3 专家访问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体操普修课在体操课程中的重要性
    4.2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现状
        4.2.1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培养目标
        4.2.2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师资情况现状
        4.2.3 云南省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情况的现状
        4.2.4 云南省各个高校体操教材现状
        4.2.5 云南省各个高校体操普修课场馆器材现状
    4.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影响因素——社会学因素分析
        4.3.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3.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学校体育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3.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家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3.4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自身影响因素分析
    4.4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提升策略研究
        4.4.1 优化体操教师队伍建设
        4.4.2 运用学生多种感官与体操技能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4.4.3 体操动作技术的成熟度需足够课时时间叠加练习
        4.4.4 转变考核方式,注重学生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4.5 增强学校体操的软硬件建设
        4.4.6 提高学生学习体操的兴趣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B 体育教师问卷
附录C 学生问卷
附录D 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学生心理与体操教学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体操技巧、支撑跳跃及其组合教学对五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学习兴趣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文杰. 扬州大学, 2021(09)
  • [2]轻器械体操练习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及学习满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D]. 董海强. 扬州大学, 2021(09)
  • [3]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刘霜.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2)
  • [4]幼儿体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优化的研究[D]. 刘艳华.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5]大学体操教学中胆怯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J]. 周英.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11)
  • [6]幼儿快乐体操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 陈永青.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9)
  • [7]中小学体操教学的教育性与实施途径研究[D]. 唐太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8]体操技术普修课“四位一体”教学组织形式实践探索 ——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例[D]. 王晓艳.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9]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黄勇.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10]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的社会学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云南省九所高校为例[D]. 王亚男.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浅谈学生心理体操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