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酸枣嫁接高产栽培技术

山酸枣嫁接高产栽培技术

一、山地酸枣嫁接大枣丰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齐淑艳[1](2021)在《酸枣嫁接大枣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文中提出根据山地枣园酸枣嫁接大枣的国内研究现状,结合多年酸枣接大枣的生产实践,对酸枣嫁接大枣的品种选择、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树体结构、花期管理、调控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酸枣嫁接大枣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提升枣果品质,促进当地林果经济的快速发展。

韩淑静[2](2021)在《酸枣接大枣山地枣园树体管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地枣园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导致其裁培管理技术的特殊性,因此实现枣果品丰产、优质、标准化、无公害化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研究解决酸枣接大枣山地枣园可持续丰产树体管理技术,具有现实意义。采用"短截、摘心、环剥"技术,调整树形和新生枣头生长,再结合肥水管理,可使结果母枝增加。修剪管理后当年产量比对照增加66.18%,第二年增加84.78%,第三年增加148.2%。

韩淑静[3](2021)在《低山丘陵区野生酸枣嫁接大枣丰产栽培关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坡向坡位对酸枣接大枣山地枣园产量的影响,从酸枣断根处理、保湿嫁接成活率影响的处理、有机复合肥对山地枣园枣果品质的影响等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地形中的坡位分成坡上、坡中、坡下、山间地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枣树最适宜种植的坡位应为坡中位置为最佳;通过对枣树断根的实验设计,研究发现,断根处理与不断根处理相比,在枣头粗度和平均果重上差异不显着,但在地径、枣头长、二次枝个数、二次枝长度和平均单株鲜枣产量上差异显着;通过对嫁接后的枣树进行封土保湿和套袋保湿两种方法处理后发现,封土保湿方法的嫁接成活率和生长量都优于套袋保湿方法。

韩淑静[4](2021)在《酸枣接大枣山地枣园化学疏花疏果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指出了我国枣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记载的就达700多种,在枣树科学研究方面也居世界领先水平,在枣树枣果及花粉管养成份分析、丰产载培技术等技术手及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通过分析比较我国的枣树研究,发现研究对象多属于平原枣农间作类型区的试验研究,缺乏对新兴酸枣接大枣山地枣园的研究,而山地枣园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导致其裁培管理技术的特殊性,因此实现枣果品丰产、优质、标准化、无公害化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此,进行了解决酸枣接大枣山地枣园花果管理技术的试验,提出了相应的疏花疏果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袁思齐[5](2020)在《重庆武隆区猪腰枣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文中指出武隆猪腰枣是武隆特有的鲜食枣品种,经过多年的人工栽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鲜食品种,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成了武隆区羊角等沿乌江两岸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根据武隆区现有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栽植猪腰枣,且与其他水果和农作物相比,猪腰枣的单价更高经济效益更为可观。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武隆区猪腰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世界范围内枣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文分析了猪腰枣的产业现状。通过对武隆区猪腰枣产区羊角地区的调研及查询武隆农林部门历年对猪腰枣的统计资料表明,武隆猪腰枣生产规模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正在逐渐扩大。科技化的特征也充分体现在猪腰枣生产基地中的各种基础设施上。猪腰枣的产值和产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因为猪腰枣属于特色农产品,所以市场需求较大。武隆猪腰枣产业大多采用专业合作社的生产模式,该模式的带动作用在猪腰枣产业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发展形势良好。(2)本文通过SWOT分析探讨了武隆区猪腰枣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在优势方面,武隆猪腰枣品种优良、种植业发展良好、消费者需求大、农户种植意愿高、旅游发展也带动了猪腰枣的产量;在劣势方面,缺乏优良品种,优树种源底细不清,产业发展机制未形成、产业链短,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政策支持,科技研究落后,种植水平低下等;在机遇方面,市场竞争力强,老年人口增多,保健市场发展迅速,对枣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在威胁方面,外来品种对本地市场的冲击,未形成产业链,产业附加值低,市场混乱,假货横行,枣疯病横生,枣锈病严重。(3)本文通过SWOT矩阵分析了适用于武隆区猪腰枣未来的发展战略,多元型战略(ST)和扭转型战略(WO)是武隆区猪腰枣产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战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并提出了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战略。(4)本文针对武隆区猪腰枣的发展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应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生产水平;加强枣疯病防治,不断完善防控体系;探索枣产业建设模式,将枣产业引上规模化、标准化轨道;加强品牌建设,助推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确保猪腰枣优良性状的体现;以猪腰枣产业为中心,发展周边乡村旅游;加强领导力度,建立建全工作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宽松发展环境。本文对武隆区猪腰枣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不仅能为武隆猪腰枣产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有利于该区域农业发展,还能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白琳云[6](2019)在《灵武长枣嫁接与根蘖繁殖植株生长、果实特性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灵武长枣是宁夏特色鲜食枣品种,主要采用根蘖与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生产中发现两种繁殖方式植株的果实口感略有不同,但对其生长与果实特性差异还未见研究报道。为明确二者之间差异,本试验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测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比较了灵武市三个种植基地两种繁殖方式下灵武长枣植株的生长与果实特性,并对典型差异植株的成熟期枣果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研究结果表明:1、根蘖与嫁接繁殖灵武长枣植株的枣吊生长和二次枝形态有差异。大泉林场、园艺场嫁接植株的枣吊长净增长率比根蘖植株的分别增加了 33.82%、4.28%,大泉林场、中玺枣业种植基地嫁接植株的枣吊粗净增长率分别增加了 19.47%、3.22%;中玺枣业种植基地、大泉林场、园艺场嫁接植株的节个数比根蘖植株分别减少17.86%、13.79%、32.61%,节间距分别增大了 4.17%、14.58%、35.45%,节间角度分别增大了 6.83%、2.33%、3.33%。因此,灵武长枣嫁接繁殖植株比根蘖繁殖植株的枣吊生长更快,二次枝节数少、节间距长、节间角度大。2、根蘖与嫁接繁殖灵武长枣植株的叶片光合特性有一定差异。在开花期,大泉林场、园艺场根蘖植株叶绿素含量比嫁接植株分别高了 11.13%、12.58%;在果实白熟期,中玺枣业种植基地根蘖植株的叶绿素含量比嫁接植株高13.91%;在果实膨大期,中玺枣业种植基地、大泉林场、园艺场根蘖植株的胞间CO2浓度比嫁接繁殖植株的分别高21.44%、2.64%、0.51%,蒸腾速率分别高了 27.54%、58.39%、17.69%。因此,灵武长枣根蘖繁殖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均大于嫁接繁殖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强。3、根蘖与嫁接繁殖灵武长枣植株的根系总量与分布情况有明显差异。中玺枣业种植基地根蘖植株的总根系量是嫁接植株的3.71倍,粗度<1 mm的毛细根占比相较于嫁接植株多38.37%;大泉林场,嫁接植株的总根系量比根蘖植株多了 52.38%,粗度<1 mm的毛细根占比较根蘖植株大了 12.74%;园艺场嫁接植株粗度<1 mm的毛细根占比较根蘖植株大了 11.90%。总体上,嫁接繁殖灵武长枣根系在深层土壤中分布更多,粗度<2 mm的有效吸收根也比根蘖植株更多。4、两种繁殖方式下灵武长枣植株的果实形态与有机酸含量差异大。与根蘖繁殖植株的果实相比,中玺枣业种植基地、大泉林场、园艺场嫁接植株的果实纵径分别大2.08%、3.15%、4.87%,单果重分别大5.60%、21.20%、6.36%,硬度分别增大了 6.16%、11.38%、20.28%;中玺枣业种植基地、大泉林场、园艺场嫁接植株的果实有机酸含量低,分别比根蘖繁殖植株的减少了 30.30%、7.90%、22.24%,糖酸比分别增大了 72.45%、48.99%、13.35%。因此,嫁接植株果实的纵径、单果重和硬度均大于根蘖植株果实,其有机酸含量低,糖酸比更高。5、对园艺场种植基地两种繁殖方式的灵武长枣成熟期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获得27个差异表达基因,与根蘖繁殖植株的果实相比,其中有上调基因9个、下调基因18个。GO功能注释表明,在灵武长枣果肉中,过渡金属离子结合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最多,共有5个基因;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12条代谢通路,代谢途径和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注释的基因最多。差异基因和差异代谢物主要与有机酸及氨基酸的合成代谢相关,共筛选出关键基因6个、关键代谢物12个。

刘妮雅[7](2018)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枣树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而枣产业已经成为全国两千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发展枣产业对于带动贫困山区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发展木本粮油的战略,枣产业作为五大木本粮油产业的代表产业之一,其还具有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作用。中国枣产业发展从迅速崛起到开始遭遇发展困境,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2000年后中国枣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枣受到了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被推升至历史最高点;随着产量迅速增加,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得到了扭转,价格也随之急速下降,至此枣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解决枣产业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以中国枣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枣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出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今后中国枣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当前的供过于求本质上是供求结构性失衡,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而市场有效需求并未真正得到完全满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疆枣产区带动下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使得消费者对枣产品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随着产量继续增加,消费需求结构开始升级,中高端需求显着增加,而供给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为了解决枣产业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需要从供给侧层面解决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国枣产业生产情况看,生产呈现高度集中化和区域化的特点,生产重心已从传统枣产区转移至新兴枣产区新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枣产区的生产成本收益得出,新疆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但也存在品种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均衡、人工成本偏高、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传统枣产区虽不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然而种植枣树仍具有比较优势,亟待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创新生产发展思路,通过特色发展实现传统枣产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另外,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枣产业的流通模式得出,当前枣产业存在组织化程度低、传统流通模式单一主导、流通效率不高、利润分配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模式提高流通效率和产业组织化程度,实现不同流通主体间利润的合理分配。在当前流通模式下,本研究采用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深入剖析了枣的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得出市场价格呈现整体下滑、规律性波动的特征,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周期性波动规律呈现出波动频率逐渐增高而波幅逐渐减少的特点。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个体特征、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等需求特征,采用交叉因素法初步分析了消费者特征和偏好与枣产品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需求主要因素,得出消费者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均会影响其对枣产品的消费,而知名品牌产品、精深加工品和绿色有机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分别研究中国枣产业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枣产业供给和需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了不同消费结构下未来市场需求量,将其与供给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枣产品消费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通过对枣产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得出,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即为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而言,中国枣产业要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增加供给”三步走的战略逐步实现长期供求均衡。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优化枣产业区域布局,各枣产区根据自身优势寻求特色发展;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发展生产,加大对科技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利润分配机制,大力支持企业的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弘扬中国传统枣文化;强化枣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支持的效率。

仇振华[8](2016)在《南方冬枣丰产、优质栽培调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南方冬枣是指从北方冬枣中选育出适于南方地区栽培的系列冬枣新品种,由于其果实肉质酥脆,风味浓甜,品质优异,近年在湖南、江西、贵州等南方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在实际生产中,提高嫁接成活率、解决梢果矛盾,提高坐果率与果实品质,为当今南方冬枣丰产优质栽培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此,本文以南方冬枣为试材,进行了南方冬枣育苗砧木选择与嫁接方法、不同生态因素下的冬枣光合作用、不同施肥处理的果实产量与品质以及枣吊控旺与环剥之果实调控技术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解决南方冬枣嫁接育苗成活率降低问题是其栽培的基础环节。不同砧木对嫁接成活率与出圃率影响较大,其嫁接成活率高低依次为:北酸枣>南酸枣>归圃苗,以北方酸枣嫁接成活率和出圃率均最高,分别达到了 95.33%、90.2%。说明南方冬枣以采用北酸枣为砧木最适宜。在不同嫁接时间,以4—5月底嫁接的成活率最低(60%);6月中下旬至7月底嫁接成活率最高,达95%以上;而8月中旬至10月上旬嫁接成活率又呈下降趋势,平均成活率为91%。嫁接方法中,以切接法最好,其成活率和出圃率最高,分别达95%、90%。(2)不同生态因素对南方冬枣光合作用影响较大。脆熟期南方冬枣预备枝的净光合速率高于结果枝。净光合速率上位叶>中位叶>下叶位;平地净光合速率大于坡地;露地栽培光合速率上升快于避雨栽培,达到峰值后,下降速率也较慢。南方冬枣不同叶位、不同天气、不同地形条件、不同栽培模式下出现单峰或旗形曲线,没有“午休”现象。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光照、温度、湿度及叶片的蒸腾速率。(3)不同施肥处理对南方冬枣的光合特性及其果实产量与品质影响差异明显。施用富硒生物菌肥+硫酸钾三元复合肥对提高光合效能、提高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效果最佳,其次是施用菌剂+硫酸钾三元复合肥,然后是有机肥+硫酸钾三元复合肥,而菌肥和菌剂混合施用的效果不如施用腐熟鸡粪对照。富硒生物菌肥+硫酸钾三元复合肥的施用,可显着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该处理亩产达1086k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达27.2%,总糖高达19.98%,可滴定酸达0.24%,Vc高达553mg/100g,综合性状高。(4)枣吊控旺、树体环剥等果实调控处理对于南方冬枣具有显着保果增产效果。以枣吊留取平均长度30cm时的平均挂果数和亩产量值最高,分别达到了 2.8个和1102.4kg。喷施生长抑制剂具有显着抑制枣吊生长、促进开花效果。以PBOG效果最佳,处理后枣吊平均长度仅9.1cm,枣吊花数达54朵,比对照增加59%。枣树环剥以花开45%时效果最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3.9%、30.1%、350.1 mg/100g;环剥后环剥口愈合时间以32 d最佳,其坐果率最高,达2.66%,株产最高,达8.3 kg;环剥Ⅱ级主枝+留营养枝时,单果重、产量及可溶性糖均为最高,分别达到22.8 g、9.7 kg/株、23.9%;环剥宽度为枝干直径的1/6时对果实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形成“三控三促”的果实调控技术。

周丽[9](2014)在《新疆红枣优生区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枣(Ziziphus jujuba Mill.)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植物,是原产我国的特有果树。新疆不是我国枣的原产中心,但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异。新疆红枣产区光热资源充足、地势平坦,适合机械化耕作,是我国红枣的最佳优生区,具有发展现代红枣产业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新疆连续20年(1993~2012)的气象资料,结合枣区现状,用ArcGIS技术研究了新疆各红枣栽培区的优生区地位及其类别;调查了南疆和东疆红枣主产区的主栽品种、栽培模式和产量效益,提出了新疆现代红枣栽培模式,以便为新疆红枣良种区域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新疆红枣的优质高效生产。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经考证,新疆红枣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2100多年前。截至2013年底,全疆红枣面积47.37×104hm2,产量145×104t。主要地方品种有新疆小圆枣、哈密大枣、阿拉尔圆脆枣、吾库扎克小枣、喀什葛尔小枣、新疆长圆枣和阿克苏小枣。引进品种有100多种,但以骏枣和灰枣为主,品种格局比较单一。研究确定新疆红枣产区以骏枣、灰枣和壶瓶枣等为主导品种,以七月鲜、赞皇大枣、相枣、晋枣、蛤蟆枣等调整、优化南疆和东疆地区的品种结构。(2)研究确定以年平均温度、无霜期、生长季≥10℃的积温、≤–20℃出现的天数、极端最低温度和生长季干燥度作为新疆红枣优生区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用ArcGIS技术将新疆(南疆和东疆)红枣产区分为4个等级,其中最佳优生区包括和田地区,以及若羌、且末、麦盖提、莎车和沙雅等县;优生区包括喀什、巴楚、岳普湖、伽师、疏勒、温宿、库车等县;适宜区包括叶城、疏附、托克逊、吐鲁番、阿图什、新和等县;次适宜区包括塔什库尔干、阿克陶、拜城及哈密地区。(3)结合现代果业发展趋势和新疆枣区的特点,确定了新疆现代红枣栽培模式,即宽行密植栽培模式,强调以优生区和主导品种为基础,完善枣园基础保障设施和机械化配套设施,提升亩产值1万元的栽培模式,实现新疆红枣的优质高效安全生产。

殷洪云,郭久丞,李铁钢,郭江,李振云[10](2012)在《野生酸枣资源的效益及开发利用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酸枣多生长在荒山、荒坡上,表现为丛生状灌木或小乔木,叶片小,枝条带刺。近年来对迁安市野生酸枣资源进行了效益分析及开发与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酸枣的效益1.1生态效益酸枣根系发达、叶片小、栅栏组织较厚、耐瘠薄、抗逆性强,根系能延伸至十几米外的岩石缝隙中,生命力极其旺盛,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效果良好。冀东地区曾经出现过26.1mm的雨季最低降雨量,但是酸枣却能正常生长。酸枣的抗寒能力也非常强,1978年迁

二、山地酸枣嫁接大枣丰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地酸枣嫁接大枣丰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酸枣嫁接大枣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选择不合理
    2.2 管理粗放,肥水管理不科学
    2.3 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准确
    2.4 树体结构差
    2.5 花期管理粗放
    2.6 缺乏科学调控技术
3 结论

(2)酸枣接大枣山地枣园树体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树体修剪试验
        1.2.1 修剪时期。
        1.2.2 修剪原则。
        1.2.3 试验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枣树修剪对生长结果影响
    2.2 短截
    2.3 摘心
        2.3.1 不同枣头摘心强度对枣树枝条生长发育的影响
        2.3.2 不同枣头摘心强度对枣树结果的影响
        2.3.3 不同树龄枣吊对摘心的反应
    2.4 开甲技术
3 结论

(3)低山丘陵区野生酸枣嫁接大枣丰产栽培关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坡向、坡位的影响试验设计
        2.1.1 实验设计
        2.1.2 试验方法
    2.2 酸枣断根处理
        2.2.1 试验设计
        2.2.2 实验方法
    2.3 保湿嫁接成活率影响的处理
        2.3.1 试验设计
        2.3.2 实验方法
        2.3.2.1 封土保湿处理
        2.3.2.2 套袋保湿处理
    2.4 有机复合肥对山地枣园枣果品质的影响
        2.4.1 试验设计
        2.4.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地形因素对酸枣嫁接大枣山地枣园产量的影响
        3.1.1 坡向对山地枣园枣产量的影响
        3.1.2 坡位对山地枣园枣产量的影响
    3.2 酸枣断根技术研究
    3.3 不同保湿方法对酸枣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3.4 有机复合肥对山地枣园产量的影响
4 结论

(4)酸枣接大枣山地枣园化学疏花疏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化学疏花疏果试验
        2.2.1 试验药品
        2.2.2 试验设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果吊比(座果率)和生理落果的影响
    3.2 对平均果重和产量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5)重庆武隆区猪腰枣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红枣产业发展现状的文献综述
        1.2.2 红枣产业发展问题的文献综述
        1.2.3 红枣产业发展对策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安排
第2章 猪腰枣产业的现状
    2.1 枣树概况
        2.1.1 枣树各器官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特点
    2.2 猪腰枣概况
        2.2.1 环境条件对枣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
    2.3 枣产业发展现状
        2.3.1 全球枣栽培面积
        2.3.2 全球枣产量
        2.3.3 枣产业发展趋势
    2.4 中国枣产业发展现状
        2.4.1 中国枣生产现状
        2.4.2 中国枣产业的市场发展特点
        2.4.3 国内枣产业发展趋势
第3章 武隆区猪腰枣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3.1 SWOT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3.1.1 SWOT基本概念
        3.1.2 SWOT分析法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3.1.3 SWOT分析法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3.1.4 SWOT分析法在果树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3.2 武隆区猪腰枣产业发展现状
        3.2.1 自然条件
        3.2.2 栽培品种情况
        3.2.3 栽培面积与生产状况
        3.2.4 企业合作情况
    3.3 武隆区猪腰枣产业SWOT分析
        3.3.1 猪腰枣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s)
        3.3.2 猪腰枣产业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
        3.3.3 猪腰枣产业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ies)
        3.3.4 猪腰枣产业发展的威胁(Threats)
    3.4 小结
第4章 武隆区猪腰枣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及建议
    4.1 战略分析与选择
        4.1.1 战略分析
        4.1.2 武隆区猪腰枣产业的战略选择
    4.2 武隆区猪腰枣产业的近期、中期、远期发展战略
        4.2.1 猪腰枣近期发展战略
        4.2.2 猪腰枣的中期发展战略
        4.2.3 猪腰枣长期发展战略
    4.3 武隆区猪腰枣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4.3.1 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生产水平
        4.3.2 加强枣疯病防治
        4.3.3 探索枣产业建设模式,将枣产业引上规模化、标准化轨道
        4.3.4 加强品牌建设,助推产业发展
        4.3.5 优化产业布局,确保猪腰枣优良性状的体现
        4.3.6 以猪腰枣产业为中心,发展周边乡村旅游
        4.3.7 加强领导力度,建立建全工作机制
        4.3.8 制定优惠政策,宽松发展环境
        4.3.9 加强武隆猪腰枣园地管理
    4.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灵武长枣嫁接与根蘖繁殖植株生长、果实特性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果树生长与结果特性
        1.2.2 果树繁殖方式对生长的影响
        1.2.3 枣树繁殖与栽培
        1.2.4 灵武长枣栽培现状
        1.2.5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枣树研究中的应用
    1.3 研究展望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4 测定指标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灵武长枣嫁接、根蘖繁殖植株形态与生长比较
        3.1.1 枣吊生长比较
        3.1.2 二次枝生长比较
        3.1.3 叶片光合特性比较
        3.1.4 根系分布比较
    3.2 灵武长枣嫁接、根蘖繁殖植株果实形态与营养品质比较
        3.2.1 果实形态比较
        3.2.2 果实营养品质比较
    3.3 灵武长枣嫁接、根蘖繁殖植株果实转录组测序差异分析
        3.3.1 灵武长枣果实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
        3.3.2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
        3.3.3 RNA-seq整体质量评估
        3.3.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3.3.5 差异表达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灵武长枣嫁接、根蘖繁殖植株形态与生长
        4.1.2 灵武长枣嫁接、根蘖繁殖植株果实形态与营养品质
        4.1.3 有机酸和氨基酸代谢相关差异基因及代谢物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3 中国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枣产业发展概况
        3.1.1 发展历史
        3.1.2 产量和面积
        3.1.3 品种结构
        3.1.4 区域布局
        3.1.5 市场流通
        3.1.6 产品加工
        3.1.7 国际贸易
    3.2 传统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3.2.1 产量波动增长
        3.2.2 种植面积稳定
        3.2.3 具有生产优势
        3.2.4 品种资源丰富
        3.2.5 栽培区域集中
    3.3 新兴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3.3.1 新疆各地市发展现状分析
        3.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现状分析
        3.3.3 新疆各地市和生产建设兵团比较分析
    3.4 传统枣产区与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3.4.1 资源禀赋优势比较分析
        3.4.2 专业化程度比较分析
        3.4.3 组织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4.1 供大于求结构失衡
    4.2 缺乏科技创新引领
    4.3 品种结构单一,亟需更新换代
    4.4 加工产品初级,技术水平落后
    4.5 流通效率较低,利润分配不均衡
    4.6 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4.7 国际市场亟待开发
    4.8 本章小结
5 中国枣产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5.1.1 调研方法
        5.1.2 数据来源说明
        5.1.3 调研问卷设计
    5.2 不同枣产区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5.2.1 成本比较分析
        5.2.2 收益比较分析
    5.3 与其他农作物的比较分析
        5.3.1 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5.3.2 传统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5.4 影响中国枣产业成本收益的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
        5.4.2 技术因素
        5.4.3 经济因素
        5.4.4 政策因素
    5.5 案例分析:酸枣产业
        5.5.1 酸枣产业发展概述
        5.5.2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分析
        5.5.3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与市场价格分析
    6.1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现状分析
        6.1.1 流通主体
        6.1.2 流通渠道
        6.1.3 流通模式
        6.1.4 主要流通模式对比分析
        6.1.5 主要流通模式案例分析
    6.2 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
        6.2.1 传统流通模式的利润分配
        6.2.2 “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6.2.3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6.2.4 网络平台模式的利润分配
    6.3 市场流通特征分析
    6.4 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6.4.1 数据来源
        6.4.2 市场价格水平描述性分析
    6.5 基于HP滤波法的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6.5.1 研究方法
        6.5.2 季节调整法下的价格特征分析
        6.5.3 基于HP滤波法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分析
    6.6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6.1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
        6.6.2 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中国枣产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7.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7.1.1 调研方法
        7.1.2 数据来源说明
        7.1.3 调研问卷设计
    7.2 枣产品的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7.2.1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7.2.2 消费行为变量分析
        7.2.3 消费态度变量分析
    7.3 枣产品的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7.3.1 实证模型构建
        7.3.2 交叉因素分析
        7.3.3 变量选择说明
        7.3.4 模型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8.1 有效需求分析
        8.1.1 市场需求现状与需求特征分析
        8.1.2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市场需求量预期
        8.1.3 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2 市场供给分析
        8.2.1 供给总量激增,增速呈放缓趋势
        8.2.2 低端初级加工品供应过多
        8.2.3 高端精深加工品供应严重不足
    8.3 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分析
        8.3.1 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分析
        8.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的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8.4 市场供求均衡路径分析
        8.4.1 市场供求的差距分析
        8.4.2 市场供求均衡的路径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情况
作者简介
致谢
详细摘要

(8)南方冬枣丰产、优质栽培调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枣的研究概况
        1.1 枣产业概况
        1.2 冬枣产业概况
        1.3 南方冬枣产业概况
    2 冬枣栽培研究进展
        2.1 土壤改良与清园
        2.2 南方冬枣栽植与育苗技术
        2.3 冬枣光合作用研究
        2.4 冬枣施肥技术
        2.4.1 有机肥的利用
        2.4.2 无机肥的利用
        2.4.3 微生物肥-生物菌肥的利用
        2.4.4 肥料与枣树光合能力的相关性
        2.5 冬枣果实优质调控技术
        2.5.1 整形与修剪
        2.5.2 环剥与环割
        2.5.3 防虫杀菌
    3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3.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不同砧木及嫁接方法对南方冬枣嫁接育苗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砧木种类对嫁接育苗效果的影响
        2.2.2 不同嫁接时期对嫁接育苗效果的影响
        2.2.3 不同嫁接方法对嫁接育苗效果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生态因素对南方冬枣光合作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南方冬枣脆熟期结果枝与预留枝的净光合速率比较
        3.2.2 南方冬枣不同地形条件下结果枝的净光合速率比较
        3.2.3 南方冬枣不同栽培模式的净光合速率比较
        3.2.4 南方冬枣净光合速率与主要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3.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施肥处理对南方冬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南方冬枣光合作用的影响
        4.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南方冬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南方冬枣果实调控技术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剂与工具
        5.1.3 试验方法
        5.1.3.1 抹芽摘心处理方法
        5.1.3.2 控吊促花处理方法
        5.1.3.3 控旺促果处理方法
        5.1.3.4 果树生长指标及产量的测定
        5.1.3.5 果实品质指标测定
        5.1.3.6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抹芽摘心
        5.2.2 控梢促花
        5.2.2.1 不同药剂对枣吊控旺效果
        5.2.2.2 不同药剂处理对枣吊促花效果
        5.2.3 控旺促果
        5.2.3.1 不同环剥处理对南方冬枣开花坐果的影响
        5.2.3.2 不同环剥处理对果树产量的影响
        5.2.3.3 不同环剥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5.3 讨论
全文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新疆红枣优生区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枣树栽培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1.1.1 温度
        1.1.2 光照
        1.1.3 降水
        1.1.4 风
    1.2 枣树栽培区划研究进展
    1.3 枣树栽培模式研究进展
        1.3.1 山地红枣栽培模式
        1.3.2 枣粮间作
        1.3.3 草地枣园栽培模式
        1.3.4 设施栽培模式
    1.4 新疆红枣栽培模式与区划研究进展
        1.4.1 新疆红枣栽培历史
        1.4.2 新疆红枣栽培模式
        1.4.3 新疆红枣区划研究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栽培历史与产区现状
        2.2.2 栽培模式与效益调查
        2.2.3 优生区区划指标的确定
        2.2.4 区域的确定
        2.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新疆红枣栽培历史
        3.1.1 西汉至南北朝时期
        3.1.2 唐宋至明清时期
    3.2 品种资源
        3.2.1 地方品种
        3.2.2 引进品种
    3.3 栽培现状与产区状况
    3.4 优生区研究
        3.4.1 优生区气候特征比较
        3.4.2 优生区区划及其分区评述
    3.5 现代栽培模式
        3.5.1 优生区确定主导品种
        3.5.2 枣园基础保障设施
        3.5.3 现代栽培模式
        3.5.4 机械化配套设施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栽培历史与现状
        4.1.2 优生区区划
        4.1.3 现代栽培模式
    4.2 讨论
        4.2.1 优生区区划
        4.2.2 现代栽培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

(10)野生酸枣资源的效益及开发利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酸枣的效益
    1.1 生态效益
    1.2 经济效益
        1.2.1 叶片、花
        1.2.2 果实
        1.2.3 种仁
        1.2.4 育苗及改接大枣
        1.2.5 加工
2、酸枣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1 野生酸枣嫁接大枣及丰产栽培技术
        2.1.1 砧木的选择
        2.1.2 嫁接
        2.1.3 接后管理
        2.1.4 土肥水管理
        2.1.5 整形修剪
        2.1.6 花果管理
    2.2 育苗
        2.2.1 归圃育苗
        2.2.2 播种育苗

四、山地酸枣嫁接大枣丰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酸枣嫁接大枣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 齐淑艳. 中国林副特产, 2021(06)
  • [2]酸枣接大枣山地枣园树体管理技术研究[J]. 韩淑静. 中国林副特产, 2021(05)
  • [3]低山丘陵区野生酸枣嫁接大枣丰产栽培关健技术研究[J]. 韩淑静. 绿色科技, 2021(09)
  • [4]酸枣接大枣山地枣园化学疏花疏果技术研究[J]. 韩淑静. 绿色科技, 2021(07)
  • [5]重庆武隆区猪腰枣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D]. 袁思齐. 西南大学, 2020(01)
  • [6]灵武长枣嫁接与根蘖繁殖植株生长、果实特性的比较[D]. 白琳云. 宁夏大学, 2019(02)
  • [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刘妮雅.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4)
  • [8]南方冬枣丰产、优质栽培调控关键技术研究[D]. 仇振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9]新疆红枣优生区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D]. 周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10]野生酸枣资源的效益及开发利用技术[J]. 殷洪云,郭久丞,李铁钢,郭江,李振云. 中国果菜, 2012(12)

标签:;  ;  ;  ;  ;  

山酸枣嫁接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