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的后现代性解读

《洛丽塔》的后现代性解读

一、《洛莉塔》的后现代性阐释(论文文献综述)

梅涛[1](2019)在《理查德·罗蒂的对话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罗蒂生前并未以专题研究的形式系统呈现自己的对话思想,并且,国内外学者尚未就此做体系化的爬梳与整理工作。然而,罗蒂的对话思想与其提出的后哲学文化思想主旨趋同,也氤氲着实用主义的实践精神与追求,因此,它是罗蒂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理解罗蒂哲学思想的新维度与新视野,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罗蒂的对话思想概念释义为起点来勾勒对话思想的全貌。罗蒂曾在着述中提出对话哲学的概念,这极易与本研究关注的对话思想概念相混淆。其实,他所谓的对话哲学是与分析哲学相对照的一个范畴,它脱胎于大陆哲学,却被罗蒂视为大陆哲学的替代者,因为它有助于修正长久以来世人对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形成的偏见。为此,罗蒂推崇对话哲学而疏离分析哲学。相形之下,罗蒂论域中的对话是指人们从历史的语境出发,以语词为载体,通过主体间自由的交流,促进视野融合进而达成有限共识的实践活动。对话思想则是指根据历史主义的哲学立场,对主体间开展的对话活动进行界说和阐释的理论。对镜式哲学的批判是对话的前提之一。罗蒂因循“反本质主义→反表象主义→反基础主义”的解构路径,旨在证明本质主义的困境导致表象很难相符于本质,批判了符合论的真理观,驳斥了表象主义;进而动摇了认识论的基础地位,一并解构了哲学作为其它学科基础的特殊地位,体现了基础主义的溃退;最终将非人的、超越的、永恒的、独立的存在排除到认识之外。这间接表明,人类无时无刻不处于特定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中,包括对话在内的活动都是完全情景化的。罗蒂的种族中心论对这种完全情景化的状况予以理论支撑,可被视为对话的第二个前提。所谓的种族中心论是指人们难以祛除在社会生活里潜移默化习得的不同种族特性,只能从目前已获取的见识出发,代表自己的社群、民族或国家与其他人开展对话活动。它具有开放性、约定性和宽容性,三者为对话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对话的开展离不开途径的沟通与衔接。对话的宏观途径是文学,因为文学能够帮助读者拓展对自我的描述,塑造更优秀的对话主体;文学还能够帮助读者感知残酷,有利于实现对话目标。更进一步讲,对话的中观途径是小说和诗歌。理由在于,小说能够为对话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增强对话者的共通感、夯实对话活动的伦理基础、为对话提供价值观保证。而诗歌能够丰富对话的语言工具箱,对话语言工具箱的充实又能够增强对话的开放性。进而言之,对话的微观途径是纳博科夫、奥威尔和普鲁斯特的小说,因为它们能够帮助人们认识漠不关心所造成的残酷、理解外在的社会制度强加于人们精神世界的残酷、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可促成对话目标的实现。原则的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在自然科学家群体和哈贝马斯关于“说服”的相关论述的启发下,罗蒂认为,说服是对话的原则。较弱的理性为说服提供了哲学依据。与充当自然科学理论衡量标准的较强的理性不同,较弱的理性只意味着合情理的、清醒的、有教养的等道德美德,它相容于罗蒂的思想体系,与其反本质主义、反表象主义的哲学基本立场相一致,进而在其对话思想中演绎为说服原则。说服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对异议的存在怀有心理预期、对他人的看法始终抱有好奇心、有足够的耐心倾听他人的述说或论证、乐于接受更合理的见解并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不采取武力压服的手段。在依次阐述对话的前提、途径和原则之后,还需明确对话的目标。从文化层面来看,后哲学文化是对话活动追求的目标,它反对将哲学视为文化的中心,不认为人们能与超越的存在建立各种联系。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对话也有社会层面的目标,那就是协同性与团结。其中,前者是指社会团体内部的一致性,后者是指我们与其他志同道合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虽然人是社会成员,但也是一种个体性的存在,所以,不能忽视对话活动在个人层面的目标——编织信念之网。此外,鉴于人具有伦理属性,罗蒂认为,对话活动还有伦理层面的目标,即道德进步。虽然罗蒂的对话思想厘清了对话活动的内在机制,但细究起来仍有一些局限性,突出表现为:非此即彼的激进思维模式、诸多不自洽的对话前提和言之过誉的文学描述。与此同时,它也启发我们:应当注重实践的哲学研究、文学可充盈未知的X、对话筑就社会团结。

卢嫕[2](2019)在《《误读》与“不存在”的戏仿——论埃科的批判性诠释观念及创作践行》文中研究表明"戏仿"是一个古老的文艺创作现象。在实验性创作读本《误读》的"序言"中,翁贝托·埃科曾经简略地描述了收入于此作中的一系列文本实验并把这些创作兼称为"混成模仿体"与"戏仿"。毫无疑问,埃科的表述启示了本文重新思考"戏仿"概念在"后现代"语境下的界定问题。由是,透过哈琴与瓦尔德斯思考,我们得以借助文艺类型学与诠释学的视域探讨此命题。此外,罗斯的系谱考将有助于我们以该术语之词源反思其于当代语境中的演变,并认识到暗藏于概念界定之下的真正命题。而在《误读》中,以《乃莉塔》与《碎片》为代表的两类具体的"戏仿性"文本实践不仅借由间接地演绎埃科的"批判性诠释"理念来尝试解答上述命题,还展示出了该理念如何能够从符号衍义及读者接受的角度,调和在哈琴与瓦尔德斯的"戏仿"理论中存在的矛盾,并进而启发处于不同诠释阶段的读者,以使他们能成长为被两种不同的"戏仿性"文本实践而唤醒的"批评性诠释者"。在此意义上,"戏仿"不再是一种仅仅强调技法的文艺创作现象,而它既在符号实践场域呈现为一种先锋的创作践行,又在诠释活动中演变为一种具备批判性历史意识的阅读行动。

王丹丹[3](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王君[4](2018)在《唐·德里罗新世纪小说的时间研究》文中认为美国作家唐·德里罗(Don DeLillo 1934-)自1971年发表首部小说《美国志》以来,创作成果丰厚,至今已经出版十六部小说、一部短篇小说集和七部戏剧,赢得了评论界的赞誉与广泛关注。2015年11月,在美国国家图书奖的颁奖礼上,全国图书基金授予唐·德里罗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终身成就奖章。德里罗的文学创作体现了他对美国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层面洞烛幽微的思考与持续密切的关注。德里罗的书写题材既涉及战后美国社会的暴力、科技、恐怖与战争,也涵盖当今流行文化与日常生活,是审视战后美国社会的的多棱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德里罗研究者们侧重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视阈下,从历史、文化、宗教、族裔等多重视角解读德里罗的作品,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意义。进入21世纪,德里罗的小说在结构以及情节上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如长度缩减、人物数量减少等。此外,新世纪小说的主题更加具有哲思性,其中,对时间的反思成为德里罗新世纪小说的关键性元素。虽然评论界对这一要素表现出一定的关注,但以德里罗新世纪以来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时间角度展开的研究还有待补充。本论文从德里罗2000年之后出版的小说中选取四部,逐一解析时间的特征,力图总结德里罗新世纪小说时间观的演变,分析演变背后的驱动力、以及旨在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共分四章,分别聚焦《大都会》(Cosmopolis)、《坠落的人》(Faling Man)、《欧米伽点》(Point Omega)和《K氏零度》(Zero K)四部小说。在这些小说中,时间不仅是运动的,而且呈现出多样性。这不仅仅是后现代意义上的非线性或者碎片化表征,而是在更深层面上呈现出了加快-断裂-缓慢-悬置的态势。这一态势表明,时间紧跟着当今时代的政治、经济、媒介、技术的搏动,它既是现实的表征,也是一种对抗现实的途径,与资本、灾难、媒介和技术紧密联动,共同体现了纠正时间加速的必要性。第一章主要分析《大都会》中时间与金融资本的关系,着重论述全球化范围资本运作对时间的影响,它既包涵个体感知层面,也包涵社会整体层面。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之上,本章主要讨论三个方面:金融风暴背后的未来观;物质符码与过去的扁平化以及资本市场的混乱如何清空了现在。第二章以《坠落的人》为研究对象,揭示9/11事件造成的记忆创伤与断裂的时间。结合相关理论,考察断裂的时间与创伤之间的深层逻辑。论述分为三个部分:多重意义上的坠落;小说主人公房间悬挂的莫兰迪的静物画以及其它物品所携带的时间隐喻;断裂的时间与修复逻辑之间的深层联系。第三章主要论述小说《欧米伽点》中电影媒介与缓慢的时间之间的关联。德里罗巧妙地将电影与战争并置于一部短小精悍的作品中,透过电影本身的意涵、电影制作者的电影理念以及电影观看者的视看体验三个方面打造缓慢的时间。本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当代战争与电影在媒介时代的视觉革命;历史与现在交互过程中呈现出的扭曲与病态;小说在个体感知层面对时间的修复功能。第四章主要考查悬置的时间与生物技术之间的关系在《K氏零度》中的体现。本章分析了该作品如何将时间淡化、退隐或消除,打破物理时间的规定,将自身悬置于时间之外、历史之外,而实现这种超验性的途径是生物科技领域的新突破——人体冷冻技术。本章分为三个部分:身体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界限被打破,死亡被重新定义;语言的危机以及小说中所设想的新语言的发明蕴含的意义;对人类永生的探问与悬置的时间。在时间的悬置中,历史被消除、未来不可知,技术与人类命运之间的关系发人深思。本论文认为,德里罗新世纪小说中的时间呈现出从加速到滞缓的态势。在《大都会》中,资本全球化的浪潮加快了时间,未来提前到来;在《坠落的人》中,9/11事件造成的个体与集体记忆创伤,时间呈现断裂;在《欧米伽点》中,媒介造成真实的消失,小说在对战争与媒介的反思中展现了一种缓慢的时间美学;在《K氏零度》中,未来主义的生物技术试图打造“去历史”的时间,悬置起人们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时间经验。这四部小说分别侧重金融资本、9/11事件、电影媒介及生物技术四个维度,赋予时间由快到慢的意蕴,系统地体现了德里罗纠正时间加速的时间理念。作为当代美国的重量级作家之一,研究德里罗新世纪小说的时间对把握美国新世纪小说的流变,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范磊磊[5](2018)在《《洛丽塔》空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洛丽塔》是由主人公亨伯特在狱中凭借记忆写下的一部忏悔录,讲述了他与一个少女之间的不伦之恋。纳博科夫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为读者创造出令人震撼的阅读体验。本文试图从空间叙事理论的视角对作品进行解读,分析后现代文本《洛丽塔》如何打破传统小说以时间为主线的叙事模式,突出空间叙事在主题表达上取得的独特艺术效果。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简要介绍纳博科夫艺术生涯、《洛丽塔》研究现状和故事梗概以及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写作思路。正文包括四章。第一章概述了空间叙事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并着重讨论了文学作品中的物理空间叙事、心理空间叙事和社会空间叙事。第二章分析了《洛丽塔》中几处独特的物理空间如何支撑起整个叙事以及它们丰富的象征内涵。第三章通过对亨伯特和洛丽塔表层话语的分析,挖掘亨伯特矛盾固执的心理,体现洛丽塔内心自我意识的觉醒。第四章从社会空间角度,探讨了洛丽塔的人格缺陷和悲惨命运。结语展望了空间叙事理论对文学研究的前景,并总结全文。

谢明琪[6](2018)在《对话与狂欢:巴赫金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纳博科夫创作研究》文中提出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纳博科夫((?))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双语作家之一。纳博科夫的创作与其他任何文学经典一样,从符号学的视域来看,无论是出于哪一种角度的解读,都无法穷尽其全部的意义。符号学助力文学研究,改变了以往对文学文本或创作进行主题思想归纳和艺术特色提炼的研究方式,把文学文本视为可被无限阐释的艺术空间,文学批评和研究的任务就是不断发掘文本的可阐释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驱散了对于文学文本阐释的“遮蔽”,拓展了作为典型文化符号系统的文学文本的解读。着名文艺理论家、符号学家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同纳博科夫一样,在文本分析、艺术感知和审美感受等方面精耕细作,用力甚勤。巴赫金以对话性和狂欢化思维为核心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以开放的、对话的、具备广博历史文化视野的批评角度和研究策略,对整个符号学、当代文学评论以及现代人文科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为文学经典的阐释,尤其是为像纳博科夫这样的跨文化双语作家的创作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支持。本论文旨在以纳博科夫的《防守》、《劳拉的原型》、《斩首之邀》、《文学讲稿》等文本为研究对象,借由巴赫金的文化符号学理论核心和研究方法,以期揭示纳博科夫文学创作中广泛而深刻的主体间性、对话性和狂欢化特征。纳博科夫的小说文本不仅包含了主人公自身的两种声音相互争辩的双声语,而且主人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同时,追求“审美狂喜”的纳博科夫在文本中利用各种狂欢化的文学表现手段,展现出两重性的狂欢化思维与世界感受,构建起一种开放的、对话的、多维的审美空间:作家创作文本时体会到强烈的审美愉悦,读者在接受文本时也感受到巨大的审美震颤,这种多边的审美感受和交流共同构成了一种感官层面和理性层面的“美学幸福”。本论文共分为八个部分:论文的导言部分,综合概括巴赫金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与纳博科夫的创作文本及文艺思想之间在对话性与狂欢化思维等方面的相互呼应,从而点出论文的研究意义;第一章文献综述部分,对国内外学术界不同视域下的纳博科夫研究所呈现出的“多元共存”的发展态势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第二章旨在明确符号学视域下的文学研究价值以及纳博科夫研究的文化符号学阐释现状。与此同时,对巴赫金的文化符号学理论的发展流变进行简要梳理,找出贯穿始终的理论核心,即主体间性、对话思想及狂欢化思维;第三章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来分析《防守》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博弈关系,进而阐释巴赫金审美主体间动态而多元的对话模式;第四章从对话性角度分析《劳拉的原型》文本内部和文本外围的主人公、作者、读者之间开放的对话空间;第五章从狂欢化思维角度分析《斩首之邀》的两重性特征,进而探析纳博科夫打破庸俗世界的意识追求、狂欢化的诗学品格和对彼岸世界的精神向往;第六章阐述纳博科夫贯穿文本创作的文艺思想在文本、作者、读者、文学批评等方面与巴赫金文化符号学理论的相互契合;论文的结语部分回顾纳博科夫与巴赫金这两位智者之间的语言对话和意识交锋,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后续研究的可拓展空间。综上所述,本论文用巴赫金的文化符号学理论和方法来指导纳博科夫创作研究,对纳博科夫和巴赫金的道德期盼、审美立场和艺术诉求进行参照和对比,揭示他们在艺术主张、审美策略方面的共通点,挖掘他们在形而上追求层面的相似之处。将巴赫金的理论建构与纳博科夫的文艺实践相结合,既可以加深对于巴赫金文化符号学理论的全面理解,又能够拓展对于纳博科夫创作文本及文艺观念的多元阐释,努力为我国的文学批评方法,探索一条值得借鉴的文学经典的文化符号学阐释途径。

张广勋[7](2015)在《理想城市的建构与解构 ——英美乌托邦小说研究的城市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英美乌托邦小说为考察对象,探讨具有代表性的乌托邦文本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对乌托邦城市的想象和书写,力图描绘出乌托邦城市在这一文学文类中形成、兴盛、消解和嬗变的发展历程和乌托邦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与具体历史语境中的现实城市间的影响与互动关系。这其中乌托邦城市是指一种理想的城市形态,即理想城市,其内容包括乌托邦小说中所想象的城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物质生活、文化风尚、思想观念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本文的总体思路是对英美乌托邦文学传统做一纵向、历时性的简略概述,同时采用纵中有横的结构方式,重点是对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乌托邦作品中的城市想象进行不同角度的透视分析,而在研究中尽可能以同一时期的西方城市理论为参照。在方法论上,本论文在对小说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文史互证和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结合在一起,由文本分析出发,逐步扩展到对文本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多方阐释,构成一个由文本聚焦到文化意义辐射的综合性整体研究。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正文五章。绪论部分主要是梳理与乌托邦相关的定义和概念,简述英美乌托邦小说演进过程,同时对西方城市乌托邦中的理想城市演进及其特征作出理论背景上的描述。绪论也简要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现状和意义。在正文历时性的论述中,第一章讨论的是乌托邦文学在其萌芽时期对理想城市的想象。柏拉图在面对雅典城邦的危机以及对远古失落的美好城邦的追思中,通过《理想国》构想了正义的理想城邦,但也显露出这一“理想城邦”的不正义。在《圣经》中,耶路撒冷的城市形象经历了罪恶之城、毁灭之城、救赎之城和圣城的变化,这一变化的背后既有对现实城市中种种罪恶的抨击,也富含着对理想城市的想象。托马斯·莫尔是乌托邦文学的开创者,《乌托邦》中的理想城市既有英国伦敦的影子,又是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批判和超越。第二章主要以爱德华·贝拉米和威廉·莫里斯的乌托邦作品为文本,探讨了现代乌托邦小说中的理想城市景观和城市精神文化。贝拉米以回顾的方式对新旧波士顿加以对比,揭示出19世纪末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美国城市问题和城市危机,展现了未来新波士顿城市图景的辉煌壮丽,由此也造就了美国乌托邦文学的第一次繁荣。而作为“世界近代史上最出色的一部乌托邦小说”,《乌有乡消息》所想象的伦敦则是一个城乡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花园般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城。第三章讨论现代英美反乌托邦小说中理想城市的失落。伦敦一直是莫尔、莫里斯等乌托邦作家对美好城市想象的寄托,但是在阿道斯·赫胥黎和乔治·奥威尔笔下,这座理想之城呈现为幻灭之城和监禁之城。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带来物质的丰裕,却也有可能导致对人性压抑与戕害。尤其是当科技与极权意识形态联姻,人将成为手段而不是目的。在一个安定、富裕和为虚幻幸福所包围的“美丽新世界”中,人类失去自由的选择和独立的思想,丧失了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可能,沦落为权力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此外,美国小说家雷?布拉德伯里也对未来消费社会所可能带来的城市异化发出警示。在他所想象的未来的焚书之城中,大众娱乐文化所造就的超现实符号错乱摇曳,带给人们的只是无深度的城市消费文化和精神错乱的狂欢景象,这一恶托邦大都市成为未来美国社会的缩影。第四章论述重点是理想城市形象在当代英美生态乌托邦小说中的嬗变。首先是对生态乌托邦文学这一新出现的乌托邦文学亚文类的概述,然后对相关文本中所想象的生态乌托邦城市和生态恶托邦城市进行解读。欧内斯特?卡伦巴赫所设想的未来旧金山是这一文类中少见的对未来持有乐观基调的生态理想城市,而保罗·奥斯特和奥克塔维娅?巴特勒等作家的生态乌托邦小说则描绘了未来污染、人口激增、气候异常等生态灾难所导致的迁移、饥荒、疾病等众多危机,城市在种种灾难的冲击下日趋衰败,处于崩溃的边缘。他们通过对未来都市恶托邦恐怖图景的想象对当今世界的都市危机发出警示。第五章关注当代伊托邦小说对未来城市和赛博空间的城市特质的想象。电子信息时代的来临和赛博空间的生成使得伊托邦成为当代乌托邦小说发展轨迹的新现象,对赛博空间的“城市化”想象构成了伊托邦小说的重要主题。这其中,菲利普?迪克想象了未来洛杉矶因核战争和星球移民变为收缩城市,市郊已成空城,只有共鸣箱所创造的虚拟城市空间维持着现实城市的社会互动和意义运作。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和尼尔·斯蒂芬森的《雪崩》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后现代的都市认知地图。未来国家政权的衰退和跨国资本的扩张使得未来都市被无情地分裂为两半。二元城市兴起,门禁森严的社区升级为堡垒单元郊郡,“法外之地”则表现了今日城市衰败、隔离、污染、和贫穷在未来可能造就的最可怕的后果。未来有可能成为理想城市的赛博空间,也可能沦为现实二元城市的镜像。

韦华[8](2012)在《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的元小说创作》文中提出元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彰显作者的自省意识,不时自我指涉,揭示文本创作的虚构过程;它既反映作者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新看法,又是作者试图摆脱“影响的焦虑”的努力。它在20世纪60年代后蔚为大观并非偶然,时值美国和世界文化界的一个多音共鸣的时代:美国的反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后结构主义思潮、文学和艺术形式实验热潮的涌动……。许多黑色幽默小说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元小说创作,诠释了自己对小说未来的构想和信心。其中,弗拉季米尔·纳博科夫、库尔特·冯内古特和约翰·巴思的元小说最具代表性。纳博科夫酷爱细节。其渊博的文学、艺术知识,强烈的游戏意识,使得其创作如同他热爱的蝴蝶一般美丽多姿。他的创作暗含玄机,善于玩弄文字游戏,制作带有典雅谜底的谜语,在丝丝精妙的细节中激荡着艺术的激情,使得他的作品仿佛是一部部文学艺术词典。较之他人,其创作的互文性体现得最为突出。与其说他是妙笔生花,不如说他更善于点石成金。此外,他的多数小说都涉及从事写作活动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本身就是对文学虚构的揭示。冯内古特是黑色幽默作家中最具有未来意识也是最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位。虽然他讨厌自己的作品被贴上科幻小说的标签,但客观事实却是科幻元素是他战无不胜的利器。正由于有了这一利器,他才能自由地在现实与梦想中进行时间旅行,更好地表现对于地球和人类生存的关注,也能够自由地、多层次地展现对于文学创作本质的揭示。而巴思的“文学枯竭论”甚至比他的小说反响更大,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文学危机意识的普遍存在。怎样使小说摆脱危机,巴思不断用自己的创作进行探索。在黑色幽默小说家中他是最关注神话的一位。他把作家的自觉意识贯穿于对古代神话的重写之中,既体现了其对文学传统及其关系的青睐,也质疑了神话的神圣地位。这使得他的元小说创作具有特殊的意蕴。诚如我们所知,元小说是作家对抗传统现实主义成规,消解“真实”理想及其统辖下一切制约的有效方式。它破除了对“真实”的迷信,拆解了现实主义观念的权威地位,并无情地揭示了现实主义成规的虚假性和欺骗性。这是作家为了突破传统的小说观念,试图探索未来小说创作之路的自觉尝试。元小说创作高潮迭起,佳作层出不穷,如《洛莉塔》、《五号屠场》等都是雅俗共赏、广有影响的名作。在此意义上,它的存在表明:文学不会走向“枯竭”,而是会展现日新月异的美。这恐怕是其被不同民族作家选择的根本原因。但是有些元小说创作却陷入语言游戏的泥淖之中,提供给读者的多半是一堆空洞的能指符号。这样写作似乎成了玩弄文学、玩弄文字、玩弄读者、玩弄批评甚至玩弄作者自己的游戏,结果使得小说往往晦涩艰深,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不但没有拉近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反倒把读者这一文学消费的中心推得越来越远,与此同时却滋生出了众多的诠释者和阐释家。这无疑使小说这一大众文体陷入了尴尬的处境。

姜炜[9](2011)在《思潮的迷宫 想象的越界 ——论《洛丽塔》的后现代文化特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博科夫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他从圣彼得堡驶向伦敦,从柏林飞往巴黎,从大西洋此岸飘落大西洋彼岸。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是跨界的创作,他经历了从俄文创作到英文创作的转变,达成了文学创作与其他门类学科之间的互动,而在《洛丽塔》中,纳博科夫实现了后现代主义与其他文学思潮之间的跨越。主流学界把黑色幽默小说《洛丽塔》归入后现代主义的文学经典的行列,但在后现代主义这块调色盘上,还闪耀着现代主义、现实主义、唯美主义等思潮的光彩,这些元素如五彩外衣挂在后现代主义之上,使《洛丽塔》的后现代主义独具特质,使《洛丽塔》成为一部具有无限阐释空间的奇特的文本:第一章“彼岸之自由——黑色幽默与后现代主义”论述了作为一部“黑色幽默”小说的《洛丽塔》,纳博科夫借亨伯特之口对周遭的人和事进行了不动声色却深入骨髓的嘲讽,他用非理性的反光板折射出了人性的阴暗面,而“黑色幽默”也在后现代众多流派中显示出它的独特性。第二章“彼岸之虚无——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从“构筑与拆解”、“无序至永恒”、“欲望与幻火”、“独白与复调”四个角度论述《洛丽塔》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跨越。《洛丽塔》看似是现代主义以自身的主体价值为中心,为克服虚无主义的“世界黑夜”所做的心灵求索,实则是后现代主义以非主体性和去中心化为原则,为克服生存异化的贫困时代所做的精神逃逸。第三章“彼岸之审美——唯美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从“审美的蜕变”、“实用的隐退”两个角度论述《洛丽塔》表面为艺术而艺术,骨子里却从古典唯美主义的“审美”走向后现代主义的“审丑”,从泛滥的象征的窠臼中跳脱,实现了唯美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跨越。第四章“彼岸之伦理——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通过“伪善的消解”、“戏拟的狂欢”、“虚构就是一切”三个角度,论述了《洛丽塔》在深层文本背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体现纳博科夫自成一体的伦理观、秩序观,从而与现实主义渐行渐远,最终沿着后现代主义的阳光大道潇洒前行。《洛丽塔》尽管披挂着现代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的五彩霓裳,但却流淌着黑色幽默的喷张热血,跳动着一颗后现代主义的火热心灵。纳博科大带着《洛丽塔》过渡到后现代主义,与其说是时代洪流的卷席,不如说是一种真实自我的回归,一种原初状态的返璞,一种“彼岸世界”的跨越。

伍茂国[10](2010)在《现代性语境中的叙述者干预与叙事伦理》文中研究表明叙述者干预是现代性语境中叙事构建伦理的最直接形式之一,这种伦理建构分为两类:一是话语干预伦理,一是评论性干预伦理。由于现代性叙事着力追求叙述方式的多变性,评论性干预构成的叙事伦理有时候以变调形式出现,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反讽式评论;其二,人物评论。

二、《洛莉塔》的后现代性阐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洛莉塔》的后现代性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1)理查德·罗蒂的对话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罗蒂哲学研究现状
        1.1.2 罗蒂对话思想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罗蒂的对话思想释义
    2.1 与分析哲学相呼应的对话哲学
    2.2 聚焦于主体间交流的对话思想
第3章 对话的前提
    3.1 对镜式哲学的批判
        3.1.1 反本质主义
        3.1.2 反表象主义
        3.1.3 反基础主义
        3.1.4 贯穿于对话环节的批判立场
    3.2 种族中心论
        3.2.1 种族中心论的理论基石
        3.2.2 种族中心论的内涵
        3.2.3 种族中心论为对话提供的支撑作用
第4章 对话的途径
    4.1 宏观的途径
    4.2 中观的途径
        4.2.1 小说
        4.2.2 诗歌
    4.3 微观的途径
        4.3.1 纳博科夫的小说
        4.3.2 奥威尔的小说
        4.3.3 普鲁斯特的小说
第5章 对话的原则
    5.1 说服原则的来源
    5.2 说服原则的哲学依据
    5.3 说服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6章 对话的目标
    6.1 文化层面的目标:后哲学文化
        6.1.1 后哲学文化的涵义
        6.1.2 文学文化的繁荣
    6.2 社会层面的目标:协同性与团结
        6.2.1 协同性
        6.2.2 团结
    6.3 个人层面的目标:编织信念之网
        6.3.1 信念之网的理论来源
        6.3.2 自我:无中心的信念之网
        6.3.3 信念之网的融贯性
    6.4 伦理层面的目标:道德进步
        6.4.1 道德进步释义
        6.4.2 道德进步的具象化
第7章 罗蒂对话思想的局限性和启示
    7.1 罗蒂对话思想的局限性
        7.1.1 非此即彼的激进思维模式
        7.1.2 诸多不自洽的对话前提
        7.1.3 言之过誉的文学描述
    7.2 罗蒂对话思想的当代启示
        7.2.1 注重实践的哲学研究
        7.2.2 文学可充盈未知的X
        7.2.3 对话筑就社会团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误读》与“不存在”的戏仿——论埃科的批判性诠释观念及创作践行(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误读》“序言”中的表述空白
二、什么是“戏仿”:“戏仿”问题的边界与可能
三、“戏仿”概念的界定:哈琴的文艺类型学与瓦尔德斯的诠释学视域
四、《乃莉塔》:一次探索“戏仿”概念的文本实践
五、“摹仿”与“反讽”:历史中的“戏仿”概念
六、《碎片》及《乃莉塔》:“批判性诠释”视域下的两种“戏仿”实践
七、结论:“后现代”语境下的回声书写

(3)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1.无所依凭的虚无
        2.辗转漂泊的零丁
        3.身份迷失的孤愤
        4.与世疏离的孤寂
        5.西化之下的空虚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1.叹时序变迁无常
        2.哀人生偃蹇困顿
        3.苦羁旅相思离愁
        4.伤生死离别痛楚
        5.悲人之异化空乏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1.力比多的困扰
        2.存在的迷惘
        3.死亡叙写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1.错时的叙事排列
        2.非线性叙事构架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唐·德里罗新世纪小说的时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Abbreviation
引言
第一章 《大都会》:金融资本与加速的时间
    第一节 老鼠货币:全球化资本运作与提前到来的未来
    第二节 白色豪华轿车:速度与扁平化的过去
    第三节 数字化死亡与永恒的现在
第二章 《坠落的人》:创伤记忆与断裂的时间
    第一节 记忆的伤口与多重意义上的坠落
    第二节 无孔不入的恐怖记忆:静物画及其他时间隐喻
    第三节 “心灵的空缺”与对时间断裂的修复逻辑
第三章 《欧米伽点》:电影媒介与放慢的时间
    第一节 电影与战争:时间感知上的视觉革命
    第二节 过去的幽灵与幽灵化的现在
    第三节 欧米伽点:悲观的未来与放慢的时间
第四章 《K氏零度》:生物技术与悬置的时间
    第一节 人体冷冻:生物技术下身体时间的质变
    第二节 重建过去:从语言的危机到新语言的发明
    第三节 对人类永生的设想与悬置的时间
结论
Summary
参考文献

(5)《洛丽塔》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纳博科夫及其《洛丽塔》
    第二节 《洛丽塔》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意义及写作思路
第一章 空间叙事学概述
    第一节 空间叙事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文学叙事中的空间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洛丽塔》的物理空间叙事
    第一节 家园的背弃与逃离
    第二节 向自由而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洛丽塔》的心理空间叙事
    第一节 亨伯特的骗局
    第二节 画“时间”为牢
    第三节 洛丽塔自我意识的觉醒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洛丽塔》的社会空间叙事
    第一节 一只“变态”的蝴蝶
    第二节 男权社会下洛丽塔的悲惨命运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对话与狂欢:巴赫金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纳博科夫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语言的对话 意识的狂欢
第一章 多元视域下的纳博科夫研究综述
    第一节 俄罗斯视域下的纳博科夫研究
    第二节 英美视域下的纳博科夫研究
    第三节 中国视域下的纳博科夫研究
第二章 巴赫金文化符号学理论与纳博科夫研究
    第一节 符号学视域下的文学批评
    第二节 巴赫金文化符号学理论概述
    第三节 巴赫金文化符号学理论与纳博科夫研究的对话
第三章 《防守》——审美事件主体间的“非复调”对话关系
    第一节 “父亲--作者”——父权的控制
    第二节 “棋父--作者”——领袖的压迫
    第三节 “妻子--作者”——审美的同化
    第四节 “弱者--主人公”——致命的防守
第四章 《劳拉的原型》——碎片文本的开放对话空间
    第一节 文本与文本的对话——弗洛拉的无爱之性
    第二节 文本与作者的对话——王尔德的可逆死亡
    第三节 文本与读者的对话——开放的文本与构建性的读者
第五章 《斩首之邀》——两重性的狂欢之维
    第一节 《斩首之邀》——自娱自乐的狂欢化旋律
    第二节 “透明”与“不透明”——双重人物的对峙
    第三节 “此岸”与“彼岸”——两重世界的交锋
第六章 “大师的批评”——对话与狂欢交织的文本批评
    第一节 文本——诗性创造的神话
    第二节 作者——灵感震颤的魔术师
    第三节 读者——审美狂喜的反复读者
    第四节 文学批评——直面语言符号之美的审美观照
结语 语言的盛宴 彼岸的归途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理想城市的建构与解构 ——英美乌托邦小说研究的城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乌托邦与城市话题
    第二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一章 理想城市萌芽:古代乌托邦文学中的城市想象
    第一节 柏拉图的理想城邦
    第二节 耶路撒冷的毁灭与重建——《圣经》中的城市想象
    第三节 莫尔《乌托邦》中的理想城市
第二章 理想城市的兴盛:现代乌托邦小说中的城市书写
    第一节 现代英美乌托邦小说概论
    第二节 《回顾》中的理想城市梦
    第三节 《乌有乡消息》中的花园城市
第三章 理想城市的失落:现代反乌托邦小说中的城市想象
    第一节 英美现代反乌托邦小说概论
    第二节 《美丽新世界》中的都市幻灭
    第三节 《1984》:极权之城的规训与反抗
    第四节 《华氏451》:未来消费城市缩影
第四章 希望与绝望间的徘徊:生态乌托邦小说的城市书写
    第一节 生态乌托邦小说概论
    第二节 《生态乌托邦》:可持续的生态城市想象
    第三节 《末世之城》:熵的城市
    第四节 《播种者的寓言》:希望的种子
第五章 现实与赛博空间的游移:伊托邦小说的城市想象
    第一节 赛博空间中的伊托邦
    第二节 洛杉矶的陨落:《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第三节 赛博空间的奥德赛:《神经漫游者》
    第四节 《雪崩》:未来后现代大都市的虚幻与真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的元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黑色幽默”及“黑色幽默作家”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状况
        (二) 国外研究状况
    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元小说概说
    第一节 国外研究:元小说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一、威廉·加斯:元小说理论的提出和实践
        二、帕特里夏·沃的元小说研究
        三、琳达·哈琴:“历史编撰元小说”的提出和研究
        四、戴维·洛奇的元小说研究与实践
    第二节 国内的研究:元小说理论在中国
    第三节 对“元小说”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黑色幽默作家的元小说创作概观
    第一节 黑色幽默作家进行元小说创作的动因
        一、反文化思潮的出现
        二、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
        三、艺术、文学形式实验热潮的涌动
    第二节 黑色幽默作家元小说创作掠影
第三章 运用互文性的魔法——纳博科夫的元小说创作
    第一节 游戏意识:纳博科夫创作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将前文本借用到极致
    第三节 《微暗的火》:大作家“高超骗术”的完美展现
第四章 舞动科幻的利器——冯内古特的元小说创作
    第一节 面向未来:冯内古特创作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在科学幻想中充分揭示自省意识
    第三节 《五号屠场》:一部“历史编撰元小说”是这样写成的
第五章 “按照传统方式造反”——巴思的元小说创作
    第一节 “枯竭”与“补益”:巴思的小说危机意识与美学思想
    第二节 重写神话,构筑小说迷宫
    第三节 《客迈拉》:神话的诗性审美逻辑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9)思潮的迷宫 想象的越界 ——论《洛丽塔》的后现代文化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彼岸之自由——黑色幽默与后现代主义
    1. 黑色与幽默
    2. 黑色《洛丽塔》
二、彼岸之虚无——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1. 构筑与拆解
    2. 无序至永恒
    3. 欲望与幻灭
    4. 独白与复调
三、彼岸之审美——唯美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1. 审美的蜕变
    2. 实用的隐退
四、彼岸之伦理——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1. 伪善的消解
    2. 戏拟的狂欢
    3. 虚构就是一切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10)现代性语境中的叙述者干预与叙事伦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话语干预与叙事伦理
二、故事干预与叙事伦理
三、简单的结语

四、《洛莉塔》的后现代性阐释(论文参考文献)

  • [1]理查德·罗蒂的对话思想研究[D]. 梅涛. 吉林大学, 2019(02)
  • [2]《误读》与“不存在”的戏仿——论埃科的批判性诠释观念及创作践行[J]. 卢嫕.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02)
  • [3]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4]唐·德里罗新世纪小说的时间研究[D]. 王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5]《洛丽塔》空间叙事研究[D]. 范磊磊. 黑龙江大学, 2018(09)
  • [6]对话与狂欢:巴赫金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纳博科夫创作研究[D]. 谢明琪.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7]理想城市的建构与解构 ——英美乌托邦小说研究的城市视角[D]. 张广勋.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8)
  • [8]美国黑色幽默作家的元小说创作[D]. 韦华. 吉林大学, 2012(09)
  • [9]思潮的迷宫 想象的越界 ——论《洛丽塔》的后现代文化特质[D]. 姜炜.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10]现代性语境中的叙述者干预与叙事伦理[J]. 伍茂国. 前沿, 2010(22)

标签:;  ;  ;  ;  ;  

《洛丽塔》的后现代性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