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热凝微创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

射频热凝微创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

一、射频热凝固微创治疗子宫肌腺瘤和腺肌病(论文文献综述)

张信美,徐萍[1](2019)在《子宫腺肌病分层治疗及管理》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手术病灶切除、非手术病灶切除及药物治疗已代替子宫切除术成为子宫腺肌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临床上建议基于子宫腺肌病影像学数据重建数字化三维模型进行临床精准诊断,综合考虑患者年龄、临床表现,以及是否有生育要求进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分层,同时遵守个体化原则,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鉴于子宫腺肌病病灶在子宫肌层内呈现浸润弥漫生长,建议手术病灶切除、非手术病灶切除方法治疗后采用药物长期管理,推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地诺孕素以及短效口服避孕药等药物巩固疗效,以延缓疾病进展,防止复发。

赵莹莹[2](2017)在《超声造影与动态增强MRI在局限性子宫腺肌病微波消融效果的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子宫腺肌病是育龄期女性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良性妇科疾病之一,对子宫腺肌病治疗惯例为临床用药和外科切除方式,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微创或无创等保守治疗方法渐渐被人们认知并接受。其中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可明显缩小病灶体积,目前主要应用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和超声造影评价微波消融治疗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超声造影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观察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局限性子宫腺肌病消融治疗效果及对照分析。材料与方法42例患者均来自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山东省聊城市肿瘤防治院超声诊疗中心接受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病例,全部为单发局限性子宫腺肌病患者,42例患者在微波消融术前及术后1~2 d均行盆腔DCE-MRI检查,并且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 d行静脉超声造影检查。分别对局限性子宫腺肌病的部位、大小、血流信号及术前病灶体积及术后无增强区进行测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消融率:消融率=术后子宫腺肌病无增强区体积/术前病灶体积×100%。局限性子宫腺肌病消融后超声造影和DCE-MRI无增强区体积及消融率以x±s表示,超声造影和DCE-MRI计算的消融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及相关与回归。结果微波消融治疗后,超声造影及DCE-MRI显示42例局限性子宫腺肌病消融灶无造影剂增强。42例局限性子宫腺肌病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微波消融灶内无造影剂灌注,无灌注区体积为(49.0±29.5)cm3,病灶消融率为(91.6±7.1)%;其中3例消融不完全病例行即刻超声造影计算消融率分别为56.3%、53.7%、49.3%,根据病灶造影强化范围准确定位补充消融,于术后1~2d再次行超声造影,计算消融率分别为84.3%、87.4%、92.6%。DCE-MRI显示消融病灶内无增强区,无增强区体积为(49.4±29.9)cm3,病灶消融率为(91.9±6.7)%。结果显示微波治疗局限性子宫腺肌病效果好,超声造影和DCE-MRI两种检查测量的各组数据有显着相关性,计算无灌注区的消融率一致性相近。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准确评价微波消融治疗局限性子宫腺肌病的消融率,与DCE-MRI评价消融率一致性较好,对造影显示消融不完全的病灶可即刻补充消融。

海宁,张晶[3](2016)在《介入性超声在子宫腺肌病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子宫腺肌病是难于诊断、难于治疗的高发痛苦性疾病。保守治疗研究一直是妇科关注的焦点。文章就超声引导下病灶热消融、内膜消融、注药技术在子宫腺肌病保守治疗的基础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张冰松[4](2016)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对生育功能影响的初步实验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自体内膜种植法建立Wistar大鼠子宫腺肌病模型的可行性和建模成功率;2、探讨自体内膜种植法建立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和建模成功率并加以评价,建模成功后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UPMWA)治疗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及安全性;3、通过随访UPMWA治疗子宫肌层良性病变患者术后无计划妊娠情况,探讨UPMWA治疗对患者自然妊娠的影响。资料和方法:第一部分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1、28只成熟未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建模组18只和对照组10只,建模组开腹截取一侧(左)子宫,刮取内膜种植到另一侧(右)子宫肌层内;对照组同法开腹手术,不进行内膜种植而是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前及术后1、2个月子宫大体标本测量子宫体厚度,镜下观察肌层组织内膜腺体浸润情况,判断术后1、2个月建模效果。2、健康成熟雌性猕猴6只(其中5只为实验组,1只为空白对照组),建模手术组经开腹手术取子宫内膜,种植到子宫前壁肌层内,术后第9个月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判断建模效果,并于术前及术后第1、3、6、9、12个月超声观察及监测血清CA125、CA19-9及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术前及术后9个月行盆腔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检查。对照组猕猴不行建模手术,同期进行相关检查。第二部分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实验研究:第一部分研究中子宫腺肌病建模成功猕猴3只,于建模手术后的第12个月行UPMWA治疗。微波输出功率为20W,作用时间80-100s,治疗前及治疗后行经静脉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检查评价消融范围及消融率。第三部分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层良性病变后妊娠情况的随访研究:随访并记录2007年6月~2015年9月在本院行UPMWA治疗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后自然妊娠情况、妊娠预后、妊娠结局及相关产科并发症。结果:第一部分:1、建模组18只大鼠术后1、2个月均建模成功,成功率100%(18/18)。术后1、2个月建模组手术切除子宫大体标本测量的子宫体厚度较术前增加,术后2个月测值较术后1个月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大体标本测值无明显变化。HE染色镜下观察建模组子宫肌层内可见子宫内膜腺体样结构,且随建模时间的增加其范围有增大趋势;对照组子宫肌层内未见子宫内膜腺体结构。2、手术建模组5只猕猴中4只术后一般情况良好,1只术后6个半月时因自食猴毛导致上消化道梗阻死亡;3只猕猴组织穿刺活检、死亡猕猴大体标本经病理学检查镜下子宫肌层内见子宫内膜腺体,建模成功率80%(4/5)。1只建模组猕猴和对照组猕猴子宫前壁组织活检镜下子宫肌层内未见子宫内膜腺体结构。猕猴月经周期、阴道涂片变化规律及子宫影像学表现与人类相似,建模成功组猕猴子宫影像学表现亦与人子宫腺肌病影像学表现相似。建模成功组猕猴术后血清CA125及PRL水平有升高趋势。第二部分:3只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均顺利进行了UPMWA治疗,过程顺利,术中猕猴无明显不适反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通过CEUS评价消融范围分别为6.8x4.9x5.1mm、 8.2x4.8x5.4mm,8.0x5.4x5.2mm,消融率分别为91.6%、95.3%和100%。第三部分:UPMWA治疗后共19例患者自然受孕22次,21次宫内孕,1次宫颈妊娠。其中子宫肌瘤患者11例,自然受孕12次;子宫腺肌病患者8例,自然受孕10次。自然妊娠的时间为治疗后的5-30个月,平均(14.5±6-3)个月。消融前已生育无再生育要求者13例,自然受孕16例次,其中1例次为宫颈妊娠(人工终止妊娠),1例次于孕48天时胚胎停止发育,1例次于孕56天时自然流产,其余患者均选择人工或药物流产。选择持续妊娠者6例,5例均剖宫产产下健康婴儿(其中2例治疗前曾被诊断为不孕),1倒随访至孕26周失访;5例生产者均无子宫破裂、无产后出血等严重产科并发症。结论:1、自体内膜种植法建立大鼠子宫腺肌病模型可行,具有建模诱导时间短,成功率高的优势。2、自体内膜种植法建立猕猴子宫腺肌病模型可行,是一种有效的、建模成功率较高的建模方法,不同猕猴的个体差异是建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的MRI及超声影像学表现与人子宫腺肌病影像学表现相似。建模手术后,猕猴血清CA125及PRL水平有升高趋势,与内膜异位的发生发展相关,与临床研究结果一致,CA125和PRL可作为评价建模情况及治疗后疗效评价的指标。3、UPMWA治疗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不良反应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为探讨UPMWA治疗对生育影响奠定实验基础;但由于猕猴子宫体体积相对较小,该方法对术者手术技巧要求较高,需通过实时超声观察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4、UPMWA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对患者自然受孕能力无明显影响,对持续妊娠及妊娠预后的影响应进一步行前瞻性大样本研究。

刘欣[5](2016)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子宫腺肌病是常见的影响育龄期女性生活质量的良性疾病,其危害主要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月经量增多。子宫切除是治疗有症状腺肌病的主要方法,疗效确切,但是对于有保留子宫意愿的患者首选保守治疗,如:口服激素类药物,病灶部分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聚焦超声消融(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等。HIFU是一种治疗实体肿瘤的热消融治疗技术,具有非侵入性、无辐射、适形性消融病灶等特点,近年来已应用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相关研究表明:HIFU能显着改善腺肌病患者相关症状,近期具有较高的疗效,但是对于其中远期疗效、影响疗效及复发的相关因素缺乏报道。研究目的:1.评估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2.探讨影响疗效及复发的相关因素。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的2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后即刻用超声造影评价HIFU消融情况,并于治疗后3,6,12月及以后每年一次进行定期随访,评价患者痛经及月经量改善情况,记录患者症状复发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分析探讨与疗效及复发相关的因素。结果:1.208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率为90.4%,随访时间为12-9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0个月。治疗后即刻的平均消融率为57.4±24.4%(1-100%)。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有痛经,治疗后83.2%(173/208)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截止至随访末,仍有71.0%(110/155)患者症状持续改善。2.痛经症状疗效与年龄及消融率相关,年龄≤40岁的患者的有效率低于年龄>40岁的患者有效率;消融率越大,疗效越好。消融率与病灶体积,病变弥漫程度负相关,而与治疗平均声功率及即刻非灌注体积正相关。3.治疗有效患者痛经复发率为26%(45/173),中位复发时间为12个月。复发与BMI和治疗平均声功率相关,BMI越大,复发率越高。治疗平均声功率越高,复发率越低。结论:聚焦超声消融在保留子宫的基础上,可有效缓解腺肌病患者相关症状,且疗效相对持久。年龄越大,消融率越高,疗效越好。BMI越大,治疗平均声功率越低,复发的可能性越高。

张冰松,张晶[6](2016)在《子宫腺肌病热消融治疗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子宫腺肌病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疾病,其根治性治疗方法是经腹或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在未生育女性中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因为生活质量、生育要求等因素,希望保留子宫的完整性和生育能力。因此,各种保留子宫基础上的微创治疗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以高强度聚焦超声为代表的热消融治疗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本文对子宫腺肌病热消融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陈晶[7](2014)在《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3年5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的32例以痛经以主要临床症状子宫腺肌病患者,经过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分别在治疗后的3个月、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通过影像学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及病灶体积变化,采用ridit分析法及配对t检验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共32例患者接受了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有31例患者有完整的随访资料,其中1例患者失访。31例患者子宫及病灶体积分别从治疗前的213.9±84.0cm3、52.0±34.3cm3减小为治疗后3个月的179.3±78.0cm3、33.1±45.9cm3,缩小率为15.9%及36.3%;治疗后6月子宫及病灶体积分别为160.2±58.9cm3、25.2±21.5cm3,缩小率为25.1%及48.4%,治疗后3月子宫、病灶体积变化较术前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3月的临床有效率为97%(30/31),无效率为3%(1/31);且治疗前后痛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6月临床有效率为68%(21/31),治疗后6个月的痛经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6月较治疗后3月临床复发率29%(9/31)。采用多因素重要性分析法,术后6个月治疗效果与病灶厚度显着相关(B=0.306,P<0.05),而与病灶形态、位置、患者年龄、术中灰度变化、病灶深面距骶尾部距离、腹壁厚度、消融率无显着相关性(P>0.05),且分析显示病灶厚度<4cm、4-5cm、>5cm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上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疗效与病灶厚度有关。

阿依努尔·买苏提[8](2014)在《三种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三种治疗方式对子宫腺肌症的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8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5例行子宫全切术(A组),30例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B组),75例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药物保守治疗(C组),对其进行随访。结果:子宫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使患者永久性失去生育功能,可能导致卵巢功能早衰。GnRH类药物疗效不确切,疗程长、价格昂贵、且副作用大。射频消融治疗具有副作用少,住院治疗时间短,治疗费用少,不会改变卵巢的血供,不影响卵巢功能等特点,对于有生育要求及有保留子宫愿望的患者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好,作为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射频消融有望成为治疗子宫腺肌病的靶向治疗新途径来弥补现有治疗方法的不足,而且保留子宫内分泌功能及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维持病人生理、心理平衡,预防生殖道感染,有望成为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途径。

尹格平,武爱芳,郭秀霞,朱彤宇[9](2013)在《两种射频热凝固术去除内膜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对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两种射频热凝固术(RFT)去除子宫内膜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后,对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院妇科就诊、经药物治疗无效的DUB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44.5±7.5)岁(33~53岁)。将其按照年龄分别纳入RFT-A组(n=95):≥45岁(平均为48岁),以闭经为治疗目的,采用RFT去除全部子宫内膜;RFT-B组(n=67):<45岁(平均为38岁),以减少月经量为目的,采用RFT去除部分子宫内膜。术前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月经量评分(PBAC)、采用诊断性刮宫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对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6~12个月和12~24个月时,进行生殖内分泌6项激素血清学检查[雌激素(E2)、孕酮(P)、睾酮(T)、垂体泌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随机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个体纳入对照组(n=68),按照年龄分别将其纳入对照组-A(n=32),≥45岁[平均为(49.0±3.5)岁];对照组-B(n=36),<45岁[平均为(36.5±3.5)岁]。对4组个体不同时段的内分泌6项激素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RFT-A组经RFT治疗后6~12月时的闭经止血总有效率为96.8%(92/95),12~24个月时的总有效率为100.0%;RFT后,其PBAC评分结果和血红蛋白(H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T-A组中,经首次RFT治疗后随访6~12个月时,6例(6.3%,6/95)患者月经仍然过多(PBAC评分>100分),但经再次RFT后均闭经。RFT-B组经RFT治疗后随访6~12个月时,月经改善总有效率为91.0%(61/67),其中2例闭经,4例月经量仍然较多(PBAC评分>100分),但经再次RFT后均闭经。两组RFT治疗后PBAC评分和H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无RFT后改行子宫切除患者。②两组RFT前、后血清E2,P,T,PRL,LH及FSH水平比较,RFT-A组经RFT治疗后12~24个月时,33例患者(34.7%,33/95)[年龄为(49.0±3.7)岁]的血清E2,LH,FSH值达到绝经水平,分别为(17.8±6.9)ng/L,(40.5±17.6)g/L及(57.3±28.5)ng/L,与同龄对照组-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个月时,RFT-A组内分泌6项激素的血清学检测值均达到绝经水平与RFT-B组比较[5例(7.5%)vs.33例(3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278,P<0.05)。RFT-A组术前与术后6~12个月时患者潮汗、潮热发生率分别为23.2%(22/95)与26.3%(25/95);RFT-B组分别为4.5%(3/67)与3.0%(2/67)。两组分别进行组内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个月时潮汗、潮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54,0.001;P>0.05)。RFT-A组术前与术后6~12个月时潮汗、潮热发生率均显着高于同时段的RFT-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6,15.398,P<0.05)。结论 RFT治疗DUB安全、有效及微创化,术后对患者女性生殖内分泌6项激素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无显着影响。

王芳[10](2012)在《微波消融子宫良性病变声像图及微波消融治疗与腹腔镜手术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比较微波消融子宫肌层良性病变围消融期常规及超声造影声像图在各时期的变化特点及相互关系,探讨灰阶超声及静脉超声造影在微波消融子宫肌层良性病变围消融期中对热场监测的可行性及评价消融效果的价值。2、前瞻性对比研究经皮微波消融及腹腔镜剔除两种治疗子宫肌瘤方法在术前、术中及术后恢复等资料,为微波消融作为一种对患者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的治疗方法寻找依据。方法:1、症状性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行微波消融治疗的患者194例(109例子宫肌瘤,62例子宫腺肌病)。消融前,常规超声观察病变位置、回声及血供特点。消融中灰阶超声监测消融区高回声范围,消融后行静脉超声造影观察图像特点及消融范围,将消融后即刻与消融后12~24h测量无增强区体积比较。2、选取26例子宫肌层良性病变患者,测量二维灰阶超声显示高回声体积,并分别与消融后12~24h静脉超声造影无增强区体积及增强MRI无强化区体积比较。3、微波消融过程中对6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1个位点进行测温,测温针分别放置在病灶假包膜内侧或外侧0.3cm处。当灰阶超声显示高回声到达测温针所在位置即刻,记录时间及温度。若温度继续上升,记录到达60C时间及治疗全程最高温度。治疗后即刻,观察测温点与灰阶声像图所示高回声间位置关系及造影增强情况。4、选取行经皮微波消融子宫肌瘤治疗患者35例,同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35例作为对照,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准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下床活动、恢复饮食时间及术后1年复发率等资料的差异。结果:1、微波消融前常规声像图显示子宫肌瘤为类圆形均匀或不均匀偏低回声,周边可见环状血流信号;子宫腺肌病则表现为子宫肌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回声增高且不均匀。微波治疗中,灰阶声像图可清晰显示微波电极植入病灶及高回声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过程。2、微波治疗前后超声造影图像特征:(1)微波治疗前,子宫肌壁间肌瘤呈周边强化方式,浆膜下及黏膜下肌瘤首先蒂部滋养血管增强,而后瘤体周边增强并逐渐向中心填充。子宫腺肌病病灶快速优先增强,峰值时病灶与周围肌层分界不清晰;(2)微波消融治疗后即刻,超声造影显示消融灶呈边缘毛糙的类球形或不规则形无增强区,内可见线、片状高回声。微波消融治疗后12~24h内,再次造影消融灶边界锐利、呈均匀一致无增强。微波消融治疗后即刻超声造影无增强区体积测值小于消融后12~24h无增强区体积测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8,P>0.05)。3、消融后即刻灰阶高回声体积略大于消融12~24h后造影无增强区体积,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7, P>0.05),具有良好相关性(r=0.859,P <0.01);消融后即刻灰阶高回声体与增强MRI无强化区体积比较,相关性好(r=0.921,P <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6,P>0.05)。4、高回声边缘到达预定测温位置时,温度为46C~47.7C,平均(46.9±0.79) C。当微波消融结束后,在灰阶超声显示高回声范围内所有位点最高温度(64.4±6.7) C均高于位于高回声外所有位点最高温度(48.0±2.1) C,两组间温度差异明显(t=5.76,P<0.05),且高回声范围内位点消融后即刻超声造影完全无增强。而高回声外位点处组织仍有造影剂灌注。从高回声到达即刻至组织温度升高到达60C时所需时间为37.5s~140s,平均(75.8±55.9)s。5、微波消融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及术后1年复发率等方面均小于腹腔镜组。结论:1、微波消融子宫肌层良性病变围消融期常规及静脉超声造影声像图变化特点鲜明,各类声像图临床意义明确。消融后12~24h超声造影可较准确判断消融灶坏死范围。2、灰阶超声可实时显示消融区回声变化,其声像图显示高回声范围基本可代表热场范围。3、经皮微波消融子宫肌瘤治疗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1年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医疗资源消耗较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二、射频热凝固微创治疗子宫肌腺瘤和腺肌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射频热凝固微创治疗子宫肌腺瘤和腺肌病(论文提纲范文)

(1)子宫腺肌病分层治疗及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子宫腺肌病患者精准诊断
2 子宫腺肌病患者分层治疗
    2.1 有生育要求患者的治疗
        2.1.1 近期要求生育且合并不孕患者的治疗
        2.1.2 要求生育不合并不孕患者的治疗
        2.1.3 青少年或青春期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治疗
        2.1.4 暂时不要求生育患者的治疗
    2.2 无生育要求患者的治疗
3 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长期管理
    3.1 药物管理
        3.1.1 子宫腺肌病手术病灶切除后的药物管理
        3.1.2 子宫腺肌病非手术病灶切除技术治疗后的药物管理
    3.2 随访管理

(2)超声造影与动态增强MRI在局限性子宫腺肌病微波消融效果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介入性超声在子宫腺肌病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诊断
2 治疗
    2.1 超声引导下子宫腺肌病病灶热消融
        2.1.1 基础研究
        2.1.2 高强度聚焦超声
        2.1.3 射频消融治疗
        2.1.4 微波消融治疗
        2.1.5 各种超声技术在热消融治疗的围手术期作用
    2.2 超声引导下子宫内膜消融术
    2.3 超声引导下病灶内注入凝固剂或药物

(4)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对生育功能影响的初步实验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与缩写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自体内膜种植法建立Wistar大鼠子宫腺肌病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节 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价的实验研究
        目的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层良性病变后妊娠情况的随访研究
    目的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5)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影响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附图
第二部分 附图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子宫腺肌病热消融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强度聚焦超声
2 微波消融治疗
3 射频消融治疗
4 结语

(7)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8)三种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观察指标
    3. 效果判定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9)两种射频热凝固术去除内膜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对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方法
        1.2.1 射频热凝固术治疗方法
        1.2.2 疗效评价标准
        1.2.3 血清激素水平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组内射频热凝固术的疗效评价结果
    2.2 组内治疗前、后PBAC评分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2.3 两组妇科内分泌6项激素的血清学比较
3 讨论
    3.1 两种射频热凝固术的治疗结果
    3.2 射频热凝固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机制及对患者自身激素水平的影响

(10)微波消融子宫良性病变声像图及微波消融治疗与腹腔镜手术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层良性病变围消融期声像图特点研究
    引言
    第一节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层良性病变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特点及临床意义
    第二节 微波消融术中灰阶声像图显示高回声范围监测微波热场可行性研究
第二部分 经皮微波消融与腹腔镜下剔除治疗子宫肌瘤方法对比研究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四、射频热凝固微创治疗子宫肌腺瘤和腺肌病(论文参考文献)

  • [1]子宫腺肌病分层治疗及管理[J]. 张信美,徐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2)
  • [2]超声造影与动态增强MRI在局限性子宫腺肌病微波消融效果的对照研究[D]. 赵莹莹. 山东大学, 2017(04)
  • [3]介入性超声在子宫腺肌病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海宁,张晶.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6(04)
  • [4]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对生育功能影响的初步实验与临床研究[D]. 张冰松.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6(02)
  • [5]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研究[D]. 刘欣.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6(03)
  • [6]子宫腺肌病热消融治疗研究进展[J]. 张冰松,张晶.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6(05)
  • [7]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D]. 陈晶. 重庆医科大学, 2014(02)
  • [8]三种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评价[D]. 阿依努尔·买苏提.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2)
  • [9]两种射频热凝固术去除内膜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对女性生殖内分泌激素的影响[J]. 尹格平,武爱芳,郭秀霞,朱彤宇.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3(03)
  • [10]微波消融子宫良性病变声像图及微波消融治疗与腹腔镜手术对比研究[D]. 王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2(01)

标签:;  ;  ;  ;  ;  

射频热凝微创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