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以来黄土高原河谷发育与水土流失

元代以来黄土高原河谷发育与水土流失

一、元代以来黄土塬区沟谷发育与土壤侵蚀(论文文献综述)

丁紫妍[1](2021)在《基于DEM的泾河流域黄土地貌发育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域普遍被认为是研究地表物质、能量流动及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最佳地理单元,因为其作为一个自然地形综合体,既具有系统性(上下游及左右岸各要素有机联系),又具有层次性(不同层级流域彼此联通层层嵌套)。泾河流域是黄土高原区域完整的流域地貌,而现有的黄土高原流域地貌研究,缺乏对较大尺度的流域地貌发育过程进行系统性探讨。泾河流域有着典型的黄土地貌,其位于鄂尔多斯稳定地台,是黄土高原的核心地带,且位于重点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最为典型和明显。泾河流域也具有独特性,穿越多个土壤侵蚀分区,且地貌类型多样。因此,从流域的综合视角,对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的泾河流域的黄土地貌加以科学探讨与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深入认识该流域地貌演化过程,能够为黄土地貌发育研究开拓新的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泾河流域作为研究样区,从流域发育特征和沟壑剖面特征两个方面选取了定量化指标,并详细阐述量化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地学含义。通过水文方法对泾河流域进行流域分割,以位于不同土壤侵蚀分区的十个小流域和泾河流域不同层级的流域这两个角度,对泾河流域的地貌发育区域差异性进行研究。基于泾河流域地貌发育区域差异性的结果,选择适宜表达地貌发育程度的指标和相对应的流域尺度,运用非监督分区的方法进行了泾河流域地貌发育程度分区。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泾河流域小流域地貌发育特征对比研究泾河流域内十个小流域的地貌发育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位于同一个土壤侵蚀分区的流域间存在着地貌发育程度和特征的差异性,沟壑密度比较好地体现了土壤侵蚀分区间的差异性。空间分布上,由北到南,地貌发育程度和沟壑发育程度同样呈现出由较高到高,再逐渐降低的趋势。沟壑纵剖面群组形态、沟壑纵剖面群组指标(沟壑凹度、沟壑比降和沟壑发育指数)能够较好表达流域内沟壑群体的形态和发育特征,沟壑发育程度较低的流域内沟壑差异性较大,沟壑纵剖面群组形态也可以用于识别在单斜古地形上发育的黄土塬。2.泾河流域地貌发育区域差异性对比研究泾河流域不同层级流域的地貌发育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指标存在若干的高值区和低值区,常在流域中心的黄土塬区、流域东北部、泾河干流上游、马莲河上游、董志塬区域发生极值的聚集现象,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区域的形成与地貌、土层厚度、河流等因素密切相关。指标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不完全相似,如面积高程积分与地形蚕食度的极值聚集区重合度较高,而面积高程积分与地表切割深度则不存在这样的规律。不同指标适用于不同流域尺度,总体来说,四级别流域基本不延续前三个级别的空间分布规律。泾河流域地貌发育程度与土壤侵蚀分区差异较大,可以进行泾河流域的地貌发育程度分区。3.泾河流域地貌发育程度分区基于前文的计算结果,运用非监督分区的方法进行了泾河流域地貌发育程度分区。结果表明:泾河流域从北到南,地貌发育程度大体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发育程度最高的区域在中部偏北。发育程度较高的区域分布较为分散,主要位于流域边界。最后运用地貌类型数据讨论了分区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每个地貌发育程度分区的地貌类型多样,同一种地貌类型可以存在于多个区域内。地貌类型与地貌发育程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随着地貌发育程度的增加,黄土塬区的面积比例基本呈现递减的趋势。泾河流域地貌发育程度分区可以较好反映泾河流域的地貌发育程度。

史倩华[2](2021)在《黄土塬区溯源侵蚀水动力过程与形态演化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黄土塬塬面广阔平坦,具有极其宝贵的土地资源及农业生产条件,是黄土高原重要的粮果生产基地。然而长期严重的沟头溯源侵蚀,使塬面不断被蚕食,造成塬面萎缩,给塬面农田、村庄、城镇及厂矿安全带来威胁,并对当地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以往通过野外调查和遥感解译的方法进行大尺度溯源侵蚀的研究较多,而针对影响因素模拟试验的机理研究较少。针对黄土高塬溯源侵蚀过程,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塬沟头溯源侵蚀为研究对象,在4个塬面坡度(1°、3°、5°和7°)、4个放水流量(3.6 m3/h、4.8 m3/h、6.0 m3/h和7.2 m3/h)、和2个沟坡高度(0.9 m和1.5 m)的组合条件下,采用野外连续“模拟降雨(定雨强)+放水冲刷(变流量)”试验方法,结合立体近景摄影测量+GIS技术,研究塬面坡度、沟头高度和放水流量对黄土塬溯源侵蚀中径流产沙过程、水力学特征和形态演化特征的影响,最终揭示侵蚀产沙与形态演变动力学特征。本文针对沟头溯源侵蚀过程及形态演化特征展开研究,旨在深入揭示溯源侵蚀过程与机理,深刻认识塬面侵蚀产沙规律及萎缩演变过程,为董志塬等黄土塬区土地资源有效管理及水土流失科学治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厘清了溯源侵蚀水动力特征。沟头高度为0.9 m时,塬面和沟床雷诺数、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阻力系数、单位径流功率随时间均呈幂函数增加。塬面和沟床弗劳德数随时间呈幂函数减小。受沟头影响,地表径流由塬面流经沟床后,各放水流量下流速、雷诺数、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和单位径流功率分别减小9.45%~22.46%、3.68%~58.86%、25.60%~77.55%、86.25%~96.96%和9.45%~25.75%,而阻力系数增加17.14~39.53倍。说明相较于塬面,沟床径流动能与径流湍流程度降低,径流侵蚀能量减弱。放水流量的增加可极显着增大塬面和沟床处的流速和动能、底部流速、底部势能、系统耗能和射流流速。底部势能和系统耗能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呈线性或对数函数减小。孔隙水压力的骤增伴随着崩塌的发生,即孔隙水压力的上升是影响溯源侵蚀崩塌的关键因素之一。0.9 m沟头的存在导致径流动能降低、径流挟沙能力减弱,而1.5 m沟头的存在导致径流动能和挟沙能力增强。水力学参数差值亦随着沟头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沟头高度的增加导致径流紊动性增强。(2)明确了溯源侵蚀侵蚀产沙过程。溯源侵蚀主要来源于塬面和沟头,其中沟头产沙量占系统总产沙量的78%~93%,而沟床径流输沙能力弱于塬面和沟头来沙速率,因此沟床以泥沙沉积为主。只有当放水流量和坡度达到一定值时,沟床才会发生侵蚀。“塬面—沟头—沟床”系统侵蚀量在试验0~30 min内达到最大值,在产流后120~180min内趋于稳定,总侵蚀量随坡度和放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崩塌发生频率由0~30 min的3.81%增加到150~180 min的26.69%,崩塌会增加22.75%~324.59%的产沙速率。产沙速率突变点的出现时间相较崩塌时间而言存在“滞后”现象。当沟头高度由0.9 m增加到1.5 m时,侵蚀量增加1.84~14.78倍,说明沟头高度的增加可大幅增加侵蚀量,故可通过降低沟头高度的方式防治沟蚀。侵蚀泥沙质地较原始土壤更为粗糙。当试验开始后,泥沙颗粒分形维数较原始土壤减小,随试验进行,最终泥沙颗粒分形维数值接近原始土壤。溯源侵蚀泥沙颗粒富集阈值为0.0326 mm,当粒径大于0.0326 mm时,泥沙颗粒富集,而当粒径小于0.0326 mm时,泥沙颗粒沉积。(3)探明了溯源侵蚀形态演化特征。塬面侵蚀沟宽度、深度和沟长分别随试验历时呈显着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增加。塬面侵蚀沟切割度随试验历时呈显着指数函数增加趋势。溯源侵蚀长度和跌水高度均随试验时间呈对数函数增加。一级沟头溯源侵蚀速率与坡度和放水流量间无明显相关性。沟头高度的增加可导致沟头前进距离加快。当沟头高度由0.9 m增加到1.5 m时,一级沟头溯源侵蚀长度增加1.83~3.13倍。跌水高度整体上随坡度和放水流量的增加而减小。坡度每增加2°,跌水高度减小1~34cm;放水流量每增加1.2 m3/h,跌水高度减小2~28 cm。当沟头溯源向上与塬面沟道相连或者发育至临界值时,会产生二级沟头甚至三级沟头。坡度为1°、3°、5°和7°时,一级沟头高度分别为50~89 cm、64~80 cm、37~99 cm和44~80 cm。当塬面和沟床坡度为3°和5°时,一级沟头高度随放水流量增加而降低。(4)揭示了溯源侵蚀产沙与形态演变动力学特征。塬面产沙速率与侵蚀沟深度、沟宽和宽深比均呈极显着相关。侵蚀沟沟深和宽深比可用于预测塬面产沙特征,沟道下切塬面侵蚀产沙的主要来源。射流流速预测沟头溯源侵蚀的关键指标。塬面侵蚀沟形态参数与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阻力系数和单位径流功率呈显着相关。跌水高度随射流流速、射流动能、底部流速和最大跌水剪切力的增加呈线性函数减小。系统产沙量随耗能的增加而增加,二者间呈极显着指数函数相关。沟头产沙速率随沟头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一级沟头溯源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雷雪[3](2020)在《基于DEM的陕北黄土高原逼近度指标稳定性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沟谷源点作为黄土沟谷发育物质输移和能量转换最为活跃的部位,它与沟沿线、沟谷线和流域分水线等地形特征点、线共同构成了黄土地形的基本骨架。黄土流域地貌的发育进程可以抽象的概化为无数条沟谷线与沟沿线相交所形成的无数沟谷源点,向流域分水线不断逼近的过程。这一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点、线空间组合关系和结构模式是刻画黄土地貌发育进程的重要标志,也是揭示黄土地貌类型的重要基础。所以,沟谷源点与上游分水线、下游沟谷线之间的长度比对是表征黄土地形特征点、线空间结构关系的重要切入点,也是衡量沟谷侵蚀程度的突破口。为研究陕北黄土高原沟谷源点向流域分水线逼近的程度,进而确定沟谷的发育阶段和现阶段的主导侵蚀方式,本文从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构建了量化沟谷源点到流域分水线逼近程度的核心因子—逼近度。其中,包含水平维度的水平逼近度和垂直维度的垂直逼近度,以及两个维度逼近度所衍化的逼近度变异指数。基于5米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在陕北黄土高原遴选了 42个小流域作为实验样区。这42个小流域分别属于陕北黄土高原剔除沙地、草滩和基岩等黄土沟谷发育不明显地区所留下的15种黄土地貌类型区。利用数字地形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15种地貌类型下的42个样区平均水平逼近度和平均垂直逼近度,以及逼近度变异指数的统计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并结合黄土厚度、土地利用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年平均降雨量数据,来探讨逼近度指标与沟谷发育影响因素空间分布关系。另外,选择南北序列上分别代表黄土塬区、残塬区、梁状丘陵沟壑区和峁状丘陵沟壑区的淳化、宜君、甘泉和绥德为重点实验样区,分别以沟谷和流域分水线为研究对象,进行逼近度指标流域尺度上的稳定分析以及以5米为间隔的5米到30米的逼近度指标分辨率尺度稳定性分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陕北黄土高原逼近度指标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异规律。平均水平逼近度由南向北先增加后减小,从西向东逐渐增大。平均垂直逼近度由西南至东北先减小后增加,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上的逼近度指标,整体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逼近度变异指数的绝对值可以很好的量化南北序列上的逼近度变化趋势,为判定沟谷发育状态提供依据。2、不同的流域尺度和不同的分辨率尺度均会造成逼近度值的变化。在以沟谷为研究对象的流域尺度逼近度稳定性分析中发现流域级别对逼近度的影响较大。在完备的五级别流域中,以流域分水线为研究对象的逼近度要大于以沟谷为研究对象的逼近度值。不同尺度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逼近度各不相同,但是数据分辨率越高,沟谷的逼近度越大。当数据条件有限时,低分辨率数据也可用于逼近度指标的计算,这是因为虽然分辨率有所降低,但是典型样区在南北序列上的变化趋势还保持一致。3、逼近度变异指数的正负与沟谷的发育阶段和类型敏感相关。当逼近度变异为负数时,说明该沟谷的地貌类型为黄土塬区或残塬区;当逼近度变异为正数时,说明该沟谷处于黄土丘陵沟壑区。逼近度变异指数的范围为-1到1。当其绝对值越趋于1时,表明沟谷发育处于早期的较早时期或者成熟阶段的较晚时期。4、陕北黄土高原逼近度与黄土厚度、土地利用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年平均降雨量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布关系。其中,黄土厚度差异对平均垂直逼近度的影响小于对平均水平逼近度的影响。低覆盖度草地的平均水平逼近度最大但平均垂直逼近度却较小。虽然植被是影响坡面侵蚀发育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在沟谷源点的侵蚀发育上,归一化植被指数对逼近度的指示性影响并无明显特征。另外,就年平均降雨量这一单一因素来看,它与逼近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着。逼近度指标作为反映沟谷源点向流域分水线逼近程度的量化指标,它不仅可以很好的反映沟谷发育阶段,而且可以判断沟谷现阶段的主导侵蚀方式。这不仅可以为地貌类型的划分提供依据,也可以为水土保持综合性治理提供参考。

杨雪[4](2020)在《基于横剖面的黄土沟谷形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沟谷形态是黄土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前人研究显示在沟谷发育过程中黄土沟谷横剖面的变化最为显着,具有鲜明的区域差异性和发育阶段差异性。沟谷横剖面形态是以侧蚀为主的沟蚀对沟谷长期作用的结果,沟谷形态也反过来影响沟蚀、重力侵蚀等,进而影响沟谷发育的进程。因此,深入研究沟谷横剖面形态的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性特征,对于认识黄土沟谷的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位于不同黄土地貌类型区的6个典型小流域和室内模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黄土沟谷横剖面及其相关坡面的形态特征和区域差异性,以及它们与黄土沟谷发育的关系,深化对黄土沟谷地貌演化过程与机理的认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黄土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研究以6个典型小流域和人工降雨室内模拟小流域为研究样区,提取了沟谷的横剖面,从统计特征、剖面特征、侵蚀特征三个方面选取定量化指标,以流域内部不同级别沟谷、沟谷不同位置、不同发育阶段为视角对沟谷横剖面形态进行统计分析。沟谷统计特征、剖面特征和侵蚀特征平均值从主沟谷到一级支沟、二级支沟依次减少。沟谷宽度、沟谷平均深度、横剖面面积、形状指数、凹度指数和沟谷宽高比与距沟口距离呈线性关系,距沟口越近,沟谷侵蚀活动逐渐增强,各指标的值越大,沟谷发育越稳定。根据模拟小流域4条支沟的沟谷宽度、深度、横剖面面积总体变化可将沟谷发育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活跃阶段、稳定阶段,沟谷统计特征值先增加,再快速增加,最终达到稳定,增加速度趋于平缓,与侵蚀循环学说中的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相吻合。2.黄土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特征研究对黄土典型地貌小流域和模拟小流域进行坡面分割及分类,提取沟谷横剖面相交的坡面单元;从形态特征、地形特征两个方面选取定量化指标,以不同级别沟谷、沟谷不同位置、不同发育阶段为视角对沟谷坡面形态进行统计分析。从二级支沟、一级支沟到主沟道,沟坡总体平均坡度不断降低,谷坡不断后退;平面曲率平均值从负值到正值呈上升态势,沟谷坡面从以水平凹形坡为主要坡形逐渐向凸形坡演化;所有样区从二级沟谷到主沟道剖面曲率均为正值,坡面单元沿最大坡降方向呈凹坡。坡面平均坡度从沟头到沟口呈降低的趋势。沿沟头至沟口,坡面平面曲率呈线性增大趋势,沟谷从水平凹形坡向凸形坡演化。幼年期到老年期,坡面单元在水平方向上由凹形坡向凸形坡转化;在沿坡度方向上多为凹形坡,凹陷程度先增强后减小。3.黄土沟谷横剖面演化模式研究对模拟小流域沟谷宽度和深度随沟谷发育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对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随沟谷发育的转换规律进行研究。利用多元回归对沟谷宽度和沟谷平均深度的演化进行模拟、利用Markov链建立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类型转换预测模型。试验表明,沟谷宽度和深度回归方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地表切割深度和剖面曲率对沟坡拓宽和谷底下切均有显着的影响,所建立的Markov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的转换。本研究从流域内部不同级别沟谷、沟谷不同位置、不同发育阶段三个角度对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特征的时空差异性规律进行了探索,并分析了沟谷横剖面演化及坡形转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沟谷横剖面形态的模拟模型、沟谷横剖面坡面类型的转换预测模型,对于揭示沟谷形态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王小帆[5](2020)在《基于水文特征分析的固沟保塬综合治理方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是在黄土高原特有地貌形态背景下实施的一项大型土地整治工程,国际上并无先例参考。由于对黄土塬区的生态环境缺乏系统的认识,对黄土塬–沟道的水土动力没有深入的理解,使得这些工程措施对于减缓沟头前进、保护塬面的力度仍显不足。本文在充分调查现有固沟保塬工程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对固沟保塬实施区域进行了水文特征研究,并针对目前固沟保塬工程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主要研究结论为:(1)固沟保塬沟头回填工程可缓解沟头延伸,治理效果立竿见影,但是长期力度不足。据多源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分析发现,西峰区火巷沟2000年进行回填工程治理后短期效果明显,但至2017年沟头仍前进了48m。(2)根据实地调查结果,总结提出了固沟保塬工程常见的四种治理模式。分别为:(1)简单填埋型;(2)排水+填埋型;(3)排水+填埋+护坡型;(4)排水+填埋+生态护坡型。其中第四种模式合理处理了径流冲蚀、雨水溅蚀等问题,治理效果最优。(3)沟道所在子流域地貌特征的不同,会导致侵蚀方式也各不相同。例如火巷沟所在子流域多为城区,道路硬化会加速径流汇流,因此侵蚀方式主要是水力冲刷型;冯堡沟所在子流域多为乡村农田,下垫面的渗透系数比较大,易形成优势通道和陷穴,因此侵蚀方式多为陷穴诱发型。(4)在固沟保塬沟头区域,土壤含水量具有很强的空间分异性。将冯堡沟沟头区域划分为三部分:填埋治理区(LA)、塬面农耕区(FA)、沟道区(GA)。不同区域土壤平均含水量为:沟头治理区(17.80%)>沟道区(16.65%)>塬面农耕区(14.40%)。原因可能是填埋治理区位于水流路径上,是地表水,包气带水和地下水的聚集区。(5)基于流域水文分析,提出了径流自然管理法,有效阻止径流下沟。径流自然管理法的核心是依据自然径流路径,梯级截流,合理修建蓄水池,最大程度减缓水力侵蚀。提出了二叉树虹吸排水法,并根据道路梯级设计排水管网,从工程实施前的准备、工程实施中的管理、工程实施后的维护三方面优化了固沟保塬综合治理模式。建议在流域水文分析基础上,考虑大尺度长时间范围,立足于“三区三线”方针,进行科学合理的固沟保塬工程措施,防止诱发次生地质灾害。本研究可为合理进行黄土高原水土运移调控,成功实施固沟保塬工程提供借鉴,最终服务于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

赵满[6](2020)在《董志塬沟头溯源侵蚀治理模式分析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董志塬是黄土高原地区现存最为完整、面积最大的黄土塬,有“天下第一塬”和“陇东粮仓”的美誉。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黄委会西峰水土保持试验站以来,一直坚持水土保持科学实验与塬面综合治理实践两手抓,总结出塬面防治的治理模式,对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塬面周边的植被发生了巨大变化,侵蚀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需要重新提炼与总结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因此,本研究以董志塬塬面综合防护措施体系为研究对象,以土壤侵蚀学、水土保持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林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现阶段塬区沟头溯源侵蚀的主要危害,溯源侵蚀产生的原因,当前塬区沟头溯源侵蚀治理的主要技术体系与模式以及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便为该区后续黄土塬面保护实施方案设计和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对完善“固沟保塬”综合治理模式,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溯源侵蚀的发生是自然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塬面和沟谷地形的差异、短时性大暴雨和植被盖度低是溯源侵蚀发生的主要自然因素;塬面城镇化建设、不合理的工程选址和城镇地区集中排洪是诱发溯源侵蚀的主要人为因素。溯源侵蚀的主要危害有:破坏交通路线、蚕食农田和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塬面径流调控利用方式,将董志塬地区现有沟头治理模式总结为以下三类:1)“蓄水型”沟头治理模式,主要包括“围梗林带式”和“围梗涝池式”两种;2)“排水型”沟头治理模式,主要包括“挑流消能型”、“坡面直排型”和“暗管导流型”三种;3)“回填加固型”和“削坡开级型”两类沟头防护措施常与上述治理模式配合使用。(3)野外实地调查发现,董志塬地区沟头治理中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治理后沟头植被恢复缓慢,有发生溯源的潜在风险;2)部分沟头防护措施设计、布设不合理,防护措施年久失修,极端暴雨条件下易发生溯源;3)沟头较大的集水区,洪水排放不合理,未有合理的排泄措施与沟底防冲、消能设施等,沟蚀发生依然严重。(4)可采用客土覆盖、耕作翻松、栽植先锋植物种以及加强人为管控的方式促进沟头植被恢复。沟头防护措施应以10a~15a一遇暴雨为设计标准,同时兼顾集水面积、地形和土地利用等因素,并与沟道治理措施(谷坊、淤地坝等)结合使用;每年汛期到来之前对其进行检修,保证其能正常发挥防洪作用,汛期或暴雨结束后应及时对其检修和维护。

李阳[7](2020)在《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沟蚀区流域地貌形态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全球最具研究价值的地理区域之一,黄土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典型的气候环境、得天独厚的成土条件,历经二百多万年来的黄土沉积与持久强烈的现代流水侵蚀作用,最终形成了现今复杂多样且有序分异的黄土地貌格局。科学量化黄土地貌形态的典型特征,系统表达其空间分异格局,成为黄土形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深化黄土地貌的认知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往地貌形态发育研究中,比较关注以特定角度通过单一形态指标反映地貌形态局部特征,缺少对黄土地貌形态发育特征的全面刻画,难以系统揭示完整流域多视角下的地貌形态整体发育态势。本研究以特征稳定的自然完整流域为基本单元,紧抓流域内部沟沿线、沟谷网络、流域边界线、正负地形等空间实体及其组合关系,深入剖析其形态特征,以空间分辨率优于1m的谷歌影像和Aster 30m DEM为数据源,设计实验准确提取流域边界线、沟沿线和沟谷网络等要素特征并科学遴选出90个完整流域样区,进而构建具有深刻地学内涵、信息特征丰富的地貌形态发育特征量化指标体系。在定量表达90个流域样区的地貌形态发育特征基础上,利用信息特征综合的因子分析方法综合量化黄土沟蚀区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程度,并模拟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客观揭示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程度的空间分异规律,进一步探讨流域地貌发育程度对于区域环境恢复变化的实践意义,深化对黄土地貌形态发育的认识。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流域及其各要素特征的深入剖析,充分考虑流域形态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准确发掘对流域地貌形态具有明确地学内涵、丰富信息特征的指标因子,主要包括地表蚕食度、沟谷密度、沟沿线密度、高程逼近度、面积高程积分、平均坡度差、主沟支沟比、莫兰指数和破碎度九个因子,有效构建起反映黄土沟蚀区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特征的量化指标体系,以定量表达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特征。2.基于因子分析方法实现指标因子的信息量综合,发掘因子量化体系从各视角所传递出的信息特征,建立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的信息综合模型,以此实现对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程度的综合量化,全面系统地模拟并反映大区域范围下流域地貌形态的整体发育态势。3.在地貌形态发育程度空间分布态势基础上,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的阶段性特征,客观揭示黄土流域地貌综合发育的区域差异性。从全局态势来看,地貌发育程度由南向北呈现逐级渐变特征,表现出较好的连续性,高值出现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的陕西神木、山西保德县至临县一带,以及无定河流域下游地区和山西永和县、石楼县,区域地貌发育程度趋于成熟阶段;低值区域主要位于南部的黄土塬区、甘肃庆阳南部的残塬区,区域以大面积塬面为主,沟谷地貌发育程度相对较低。4.结合区域土壤侵蚀可知,黄土高原沟蚀区的强蚀现象主要发生在甘肃庆阳以北的黄土斜梁区、延河流域部分地区、无定河流域下游和黄河由北向南流经的东部地区。地貌综合发育程度高值也集中在延河流域下游、无定河流域和黄河中游以东地区,这表明除甘肃庆阳北部、陕西吴起等地有所差异外,土壤侵蚀与地貌综合发育程度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同步分布特征。退耕还林实施20年来,水土保持服务政策和生态治理工程有效遏制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减缓了区域生态环境压力,且能够结合区域地貌发育形态,达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环境恢复成效,符合区域地貌发育分布态势,对区域生态环境恢复具有积极影响。对于黄土沟蚀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当前仍需结合区域侵蚀产沙和地貌形态发育特征,加强水土保持服务和流域综合治理的科学实施,限制黄河中游地区的能源开采活动,保证良好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蒋圣[8](2020)在《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研究》文中提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在多尺度空间上表现出显着自相似性,具有“局部无规则,宏观有规律”的纹理特征。现有针对黄土高原的纹理分析通常以宏观统计特征为主,对黄土高原多尺度纹理特征及结构特征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以统计特征结合结构特征的角度切入,在理论上,明确提出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概念模型,提出不同尺度下黄土典型地貌单元特征组合形成的地形纹理,以及黄土坡面坡度特征形成的地形纹理。在方法上,提出GLCM结合累加距离匹配函数(SDMF)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分析框架,用以提取不同尺度下地形纹理的统计及结构特征。在应用上,使用本文方法,实现了对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内的侵蚀沟和梯田的提取,以及在宏观尺度下对黄土典型地貌的纹理特征量化与识别。本研究力图发展数字地形分析新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理论上,明确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概念模型。明确地形纹理及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基本概念,除宏观形态地形纹理外,提出黄土典型地貌单元(黄土塬、梁、峁等)特征组合形成的地形纹理,以及黄土坡面坡度特征形成的地形纹理,并对其进行自然纹理(随机特征)及近似规则纹理(结构特征)的特征分析,阐述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基本特征、划分体系、数据表达。(2)方法上,提出GLCM结合SDMF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分析框架。通过多尺度纹理分析,明确GLCM能够对地形纹理进行统计特征量化,但对结构特征的量化能力不足。因此,提出基于SDMF的结构特征计算方法。具体为SDMF规则度及第一主周期,并对其进行多方向和归一化处理扩展,以适应多种情况。在特征空间内,SDMF特征能够通过显着峰的计算,判定纹理基元在一定尺度下的空间尺寸、空间分布规则程度,从而作为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结构特征量化指标。结合GLCM,形成对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分析框架。(3)面向微观尺度,对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进行纹理特征分析及典型地貌提取。黄土典型小流域的侵蚀沟区域具有显着的随机纹理特征,梯田则具有显着的近似规则纹理特征,采用GLCM方法结合SDMF规则度,并顾及地形特征,能够有效表征侵蚀沟及梯田的区域。通过棋盘分割与多尺度分割的叠置分析,优化梯田提取的边界。在识别实验中,以安塞、长武、绥德的三个样区进行测试,侵蚀沟的提取平均精度为85.78%,梯田提取平均精度为86.36%。(4)面向宏观尺度,对黄土高原典型样区进行特征量化及识别。基于GLCM进行特征参数的量化分析,包括分析量化级数、方向参数对DEM数据的地形纹理的影响,并使用几何中心外扩法进行GLCM的适宜窗口分析。研究表明,GLCM对比度是最具区分性和有效性的特征,64级灰度级是稳定且不同类别差异性显着的量化值。同时,基于SDMF方法,对峁状及梁状丘陵沟壑区进行量化分析。使用正负地形表征归一化SDMF特征计算规则度,能够对两者进行量化及识别,梁状丘陵沟壑区的平均规则度(0.64)要大于峁状丘陵丘陵沟壑区(0.48)。基于以上量化分析,构建全局特征、局部形态、局部结构的三层量化识别模型,对黄土高原的7类典型地貌进行识别,其平均识别率为81.83%。本文明确提出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的概念模型,初步探索出对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结构特征及统计特征的分析框架。研究表明,该分析框架能够应用于多尺度的黄土典型地貌的提取与识别,并发展了黄土高原数字地形分析的新方法。

杨建辉[9](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王崔林[10](2020)在《黄土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空间分异特征及其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董志塬位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在面向国家战略部署与发展时,更是成为“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和“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在该地区以固沟保塬工程为核心,结合着治沟造地以及众多生命线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纷纷上马。然而,董志塬地区塬面支离破碎,沟谷侵蚀发育,其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侵蚀区,水土流失面积约为2735.95 km2,占总面积的96.5%,年均侵蚀模数在6000 t/km2以上,年均输沙总量高达1600万吨。这种沟壑纵横的地貌形态以及沟谷侵蚀发育引起的水土流失现象制约着重大工程的实施。因此,在基于黄土董志塬地区的沟谷侵蚀发育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基础上,对该地区进行特征区划分,并因地制宜的根据各个特征分区的侵蚀特征提出相应的综合治理模式,对“固沟保塬”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位于甘肃省东部的黄土董志塬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沟谷侵蚀发育空间分异特征为切入点,在室内基础资料收集和野外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无人机影像数据,利用Arcgis、Ecognition、Erdas等遥感影像处理软件,解译了董志塬沟谷水系网络、沟谷沟沿线网络、董志塬房子分布以及未硬化道路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沟谷沟沿线特征、沟谷水系网络特征、人类工程活动特征的9个量化指标,构建了全方位、多因素的沟谷侵蚀发育分布量化指标体系,并通过各个指标量化分析了该地区沟谷发育分布空间分异特征以及对其进行特征区划分,继而分析了不同特征区的沟谷侵蚀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因地制宜的提出了不同特征区的“固沟保塬”综合治理模式。主要完成的工作和成果如下:(1)构建了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量化指标体系,实现了其沟谷侵蚀发育空间分布量化分析。利用多种软件操作技术,对董志塬沟谷沟沿线网络、董志塬房子分布以及未硬化道路分布、沟谷水系网络等进行提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沟谷沟沿线特征、沟谷水系网络特征、人类工程活动特征的全方位、多因素的沟谷侵蚀发育分布量化指标体系,实现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空间分布量化分析。(2)阐述了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分布空间分异特征。①董志塬北部地区沟谷发育面积大,沟谷边沿线空间形态复杂、逼近距离较小,沟谷水系和支沟发育程度高,未硬化道路侵蚀现象严重;②董志塬南部地区沟谷侵蚀下切严重,且沟谷纵降比较大,沟谷整体侵蚀势能较大;③董志塬中部地区沟谷发育程度较低,但人口密度较高,由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沟谷侵蚀发育较为突出。(3)划分了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特征分区。选取相关性不显着的8个量化指标,采用ERDAS图像分类操作平台的ISODATA方法,进行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分布特征区自动划分,得到了 4类沟谷侵蚀发育分布特征区。(4)分析了董志塬各分区的侵蚀特征。Ⅰ区:沟谷发育程度低,人口密度较高,工程活动引起的沟谷侵蚀发育突出;Ⅱ区:沟谷发育程度一般,沟谷侵蚀下切严重,沟谷纵降比较大,沟谷整体侵蚀势能较大;Ⅲ区:沟谷发育程度较高,沟谷发育面积大,沟谷水系和支沟发育程度较高;Ⅳ区:沟谷发育程度高,沟谷沟沿线空间形态复杂、相对于分水岭逼近距离较小,由未硬化道路引起的沟谷侵蚀现象严重。(5)评价了董志塬各分区侵蚀特征的影响因素。发现:既有地形地貌、降雨、植被、地质构造等自然环境因素,同时土壤作为沟谷侵蚀的主体,其自身的抗侵蚀能力也是影响沟谷侵蚀发育的重要因素。(6)提出了董志塬各个分区的综合治理模式。Ⅰ区:控制塬面径流,做到水不下塬;做好沟头防护,避免溯源侵蚀;引导驱动群众,减少人为侵蚀。Ⅱ区:以沟头防护工程为支撑点,对上建立塬面径流防控体系,对下在各级沟谷建设沟道防治体系,达到水不出沟。Ⅲ区:依据沟道分布情况和地形特点,从上游到下游,从支沟到主钩,进行逐级防护。Ⅳ区:该区域的治理措施应从“固沟”出发,结合着道路防蚀工程、护坡工程以及治沟造地工程,从而达到“保塬”的目标。

二、元代以来黄土塬区沟谷发育与土壤侵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代以来黄土塬区沟谷发育与土壤侵蚀(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DEM的泾河流域黄土地貌发育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流域地貌发育过程研究
        1.2.2.黄土地貌演化研究
        1.2.3.流域数字地形分析研究
        1.2.4.问题分析与讨论
    1.3.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内容
    1.4.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基础
    2.1.研究区域
    2.2.实验数据
    2.3.研究样区
        2.3.1.流域层级划分
        2.3.2.重点流域选取
    2.4.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4.1.研究方法
        2.4.2.软件平台
        2.4.3.技术路线
    2.5.本章小结
第3章 泾河流域地貌特征研究
    3.1.形态特征研究
        3.1.1.区域形态特征
        3.1.2.流域形态特征
        3.1.3.坡面形态特征
    3.2.结构特征研究
        3.2.1.层次结构特征
        3.2.2.沟谷结构特征
    3.3.地貌发育特征研究
    3.4.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DEM的泾河流域地貌发育特征量化研究
    4.1.指标选取原则与依据
    4.2.指标提取方法及地学含义
        4.2.1.流域发育特征指标
        4.2.2.沟壑剖面特征指标
    4.3.泾河流域重点小流域地貌发育特征研究
        4.3.1.流域发育特征
        4.3.2.沟壑纵剖面群组
        4.3.3.沟壑横剖面
    4.4.本章小结
第5章 泾河流域地貌发育区域差异性研究
    5.1.泾河流域地貌发育尺度与区域差异性
        5.1.1.流域发育特征指标尺度与区域差异性
        5.1.2.沟壑纵剖面群组指标尺度与区域差异性
    5.2.泾河流域地貌发育程度分区
        5.2.1.初步分区
        5.2.2.分区赋值
        5.2.3.地貌发育程度分区结果评价
    5.3.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结论与创新
    6.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黄土塬区溯源侵蚀水动力过程与形态演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溯源侵蚀发育过程
        1.2.2 溯源侵蚀侵蚀动力特征
        1.2.3 溯源侵蚀影响因素
        1.2.4 溯源侵蚀监测方法
        1.2.5 溯源侵蚀预测模型
        1.2.6 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区概况
    2.4 试验设计与观测
        2.4.1 沟头模型建立及仪器布设
        2.4.2 试验过程
        2.4.3 指标观测
    2.5 数据处理与图形绘制
第三章 溯源侵蚀水动力特征
    3.1 塬面水力学参数变化
        3.1.1 塬面流速变化
        3.1.2 塬面径流雷诺数和弗劳德数变化
        3.1.3 塬面径流剪切力和径流功率变化
        3.1.4 塬面阻力系数和单位径流功率变化
        3.1.5 放水流量和坡度对塬面水力学参数平均值的影响
    3.2 沟床水力学参数变化
        3.2.1 沟床流速变化
        3.2.2 沟床雷诺数和弗劳德数变化
        3.2.3 沟床径流剪切力和径流功率变化
        3.2.4 沟床阻力系数和单位径流功率变化
        3.2.5 放水流量和坡度对沟床水力学参数平均值的影响
    3.3 沟头对水力学参数的影响
        3.3.1 沟头对流速的影响
        3.3.2 沟头对径流雷诺数和弗劳德数的影响
        3.3.3 沟头对径流剪切力和径流功率的影响
        3.3.4 沟头对阻力系数和单位径流功率的影响
    3.4 孔隙水压力变化
        3.4.1 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变化
        3.4.2 孔隙水压力对崩塌的影响
    3.5 径流能量变化
        3.5.1 径流动能变化
        3.5.2 径流势能变化
        3.5.3 径流耗能变化
    3.6 跌水特征变化
        3.6.1 射流弗劳德数、流速和动能变化
        3.6.2 转化势能、底部流速和动能变化
        3.6.3 跌水入潭角度变化
        3.6.4 跌水摩擦系数变化
        3.6.5 最大跌水剪切力变化
    3.7 小结
第四章 溯源侵蚀径流过程与产沙特征
    4.1 溯源侵蚀径流过程
        4.1.1 径流率变化
        4.1.2 径流量变化
        4.1.3 入渗率变化
    4.2 溯源侵蚀产沙特征
        4.2.1 塬面侵蚀产沙特征
        4.2.2 沟头侵蚀产沙特征
        4.2.3 沟床侵蚀产沙特征
        4.2.4 “塬面—沟头—沟床”系统侵蚀产沙特征
        4.2.5 “塬面—沟头—沟床”系统各部位侵蚀产沙分配比例
    4.3 小结
第五章 溯源侵蚀过程中沟头形态演化特征
    5.1 塬面侵蚀沟态演化特征
        5.1.1 塬面侵蚀沟宽度变化
        5.1.2 塬面侵蚀沟深度变化
        5.1.3 塬面侵蚀沟长度变化
        5.1.4 塬面侵蚀沟复合形态特征
    5.2 沟头溯源特征
        5.2.1 沟头溯源侵蚀长度变化
        5.2.2 沟头前进速率变化
    5.3 沟头下切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溯源侵蚀产沙与形态演变动力学特征
    6.1 水力学参数对侵蚀产沙的影响
        6.1.1 塬面水力学参数对塬面产沙速率的影响
        6.1.2 沟床水力学参数对沟床产沙速率的影响
        6.1.3 跌水特征对沟头产沙速率的影响
        6.1.4 “塬面—沟头—沟床”系统耗能对系统产沙量的影响
    6.2 水力学参数对地形参数的影响
        6.2.1 塬面水力学参数对塬面地形参数的影响
        6.2.2 跌水特征对沟头地形参数的影响
    6.3 地形参数对侵蚀产沙的影响
        6.3.1 塬面地形参数对塬面产沙速率的影响
        6.3.2 沟头地形参数对沟头产沙速率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创新之处
    7.3 存在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DEM的陕北黄土高原逼近度指标稳定性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点、线空间结构量化关系
        1.2.2 沟谷发育指标研究进展
        1.2.3 逼近度指标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研究区与数据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实验样区与数据
    2.2 研究方法、软件平台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方法
        2.2.2 研究平台
        2.2.3 技术路线
第3章 逼近度指标构建及尺度稳定性分析
    3.1 逼近度指标的构建
        3.1.1 水平逼近度
        3.1.2 垂直逼近度
        3.1.3 逼近度变异
    3.2 逼近度指标的模式化提取
        3.2.1 基于DEM的沟谷特征点、线提取
        3.2.2 逼近度指标的模式化求算
    3.3 逼近度指标流域尺度稳定性分析
        3.3.1 以沟谷为研究对象的稳定性分析
        3.3.2 以流域分水线为研究对象的稳定性分析
    3.4 逼近度指标分辨率尺度稳定性分析
        3.4.1 重采样方法选择
        3.4.2 不同分辨率DEM的逼近度指标对比
第4章 陕北黄土高原逼近度指标分异特征分析
    4.1 逼近度指标分异规律
        4.1.1 逼近度指标统计特征分异规律
        4.1.2 逼近度指标空间特征分异规律
    4.2 逼近度变异特征分析
        4.2.1 面向全流域的逼近度变异分析
        4.2.2 面向外部汇流区的逼近度变异分析
    4.3 逼近度变异对于指标典型黄土地貌发育敏感性分析
第5章 逼近度指标与流域发育影响因素空间分布关系
    5.1 不同黄土厚度下平均逼近度差异性分析
    5.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平均逼近度差异性分析
    5.3 不同植被指数下平均逼近度差异性分析
    5.4 不同平均降雨量下平均逼近度差异性分析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讨论
        6.3.1 研究不足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基于横剖面的黄土沟谷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黄土地貌演化相关研究
        1.2.2 黄土沟谷地貌演化相关研究
        1.2.3 黄土沟谷形态特征相关研究
        1.2.4 问题分析与讨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软件平台
        1.4.3 研究路线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研究区域
    2.2 实验样区及数据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黄土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研究
    3.1 沟谷横剖面发育阶段
    3.2 黄土沟谷横剖面提取方法
    3.3 黄土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量化指标
        3.3.1 指标选取原则与依据
        3.3.2 指标组合
        3.3.3 指标值归一化处理
    3.4 典型样区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及其差异性研究
        3.4.1 基于不同沟谷级别的典型样区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分析
        3.4.2 基于沟谷不同位置的典型样区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分析
    3.5 黄土室内模拟小流域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研究
        3.5.1 基于统计特征的模拟小流域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差异性分析
        3.5.2 基于剖面特征的模拟小流域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差异性分析
        3.5.3 基于侵蚀特征的模拟小流域沟谷横剖面形态特征差异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土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特征研究
    4.1 黄土沟谷坡面形态
    4.2 融合地形骨架信息的坡面单元分割与提取
        4.2.1 数据预处理
        4.2.2 分割算法与参数确定
        4.2.3 分割规则制定
        4.2.4 坡面分类结果
        4.2.5 沟谷横剖面坡面单元提取
    4.3 黄土沟谷坡面形态特征量化指标
    4.4 典型样区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特征分析
        4.4.1 基于不同级别沟谷的典型样区横剖面坡面单元形态特征分析
        4.4.2 基于沟谷不同位置的典型样区横剖面坡面单元形态特征分析
    4.5 黄土室内模拟小流域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特征分析
    4.6 沟谷横剖面坡形特征研究小结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黄土沟谷横剖面演化模式初探
    5.1 模拟小流域沟谷横剖面演化分析
        5.1.1 沟谷宽度及深度演化分析
        5.1.2 沟谷横剖面坡面形态演化分析
    5.2 沟谷横剖面及其坡面形态演化模拟及预测
        5.2.1 基于多元回归的沟谷横剖面变化预测模型
        5.2.2 基于Markov链的沟谷横剖面坡形转化预测模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创新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
    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5)基于水文特征分析的固沟保塬综合治理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沟道溯源侵蚀机理研究
        1.2.2 沟道溯源侵蚀影响因素研究
        1.2.3 沟道溯源侵蚀治理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特色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固沟保塬工程实施区域概况
        2.1.1 地形地貌特征
        2.1.2 气象水文特征
        2.1.3 土壤植被特征
    2.2 研究靶区选取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
    3.2 流域水文分析
    3.3 测区布设及样点采集
    3.4 土壤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常见的固沟保塬工程治理模式及特征研究
        4.1.1 早期回填工程治理效果评估
        4.1.2 固沟保塬工程常见治理模式
        4.1.3 固沟保塬工程不足之处
    4.2 基于水文分析的塬面径流特征研究
        4.2.1 西峰区董志塬塬面径流特征分析
        4.2.2 典型沟道径流入沟特征分析
        4.2.3 径流自然管理法
    4.3 固沟保塬工程实施后土壤水分分异特征分析
        4.3.1 土壤水分描述性统计特征分析
        4.3.2 土壤水分空间分异性分析
        4.3.3 影响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固沟保塬综合治理方案优化
    5.1 工程前期准备
        5.1.1 依据“三区三线”,制定科学系统完整的土地规划体系
        5.1.2 厘清侵蚀沟溯源侵蚀因素,针对主控因子“对症下药”
        5.1.3 气象土壤实时监测,建立水文模型
    5.2 工程中期实施
        5.2.1 沟道治理由主及次,保证方案执行完整
        5.2.2 健全管理机制,将工程保质落实到位
    5.3 工程后期维护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文
    专利
    资助项目
致谢

(6)董志塬沟头溯源侵蚀治理模式分析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试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董志塬水土流失特征及治理现状
    3.1 小流域分区
    3.2 水土流失特征
    3.3 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3.4 小结
第四章 董志塬溯源侵蚀的危害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4.1 自然地理因素分析
    4.2 溯源侵蚀的危害
    4.3 溯源侵蚀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董志塬沟头溯源侵蚀治理模式典例分析
    5.1 沟头治理样点分布
    5.2 沟头治理典例分析
    5.3 沟头治理模式总结
    5.4 小结
第六章 董志塬沟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1 沟头缺乏植被保护引发溯源
    6.2 防护措施设计、布设不合理引发溯源
    6.3 沟头治理中出现的其他问题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7)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沟蚀区流域地貌形态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土地貌研究进展
        1.2.2 黄土地貌特征量化研究进展
        1.2.3 黄土地貌形态发育研究进展
        1.2.4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样区与数据源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4 软件平台
第3章 流域地形要素的特征提取
    3.1 中尺度流域样区的分割提取
    3.2 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的全面剖析
    3.3 基于高清影像的沟沿线提取及正负地形划分
    3.4 基于沟沿线约束的流域沟谷网络提取
    3.5 小结
第4章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基于DTA的地貌形态因子总结
    4.2 指标因子的遴选原则
    4.3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的特征量化与指标体系构建
        4.3.1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的指标体系构建
        4.3.2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指标的定量表达
    4.4 小结
第5章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量化体系的信息综合模拟
    5.1 因子信息综合方法概述
    5.2 指标因子的信息量评价
    5.3 流域地貌发育的因子信息综合与分析
        5.3.1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的信息综合
        5.3.2 信息量特征综合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程度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6.1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程度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6.1.1 流域地貌发育形态程度分级与阶段性特征
        6.1.2 流域地貌形态发育程度的区域差异性
    6.2 流域地貌发育程度对于区域环境恢复的实践指导意义
        6.2.1 与区域土壤侵蚀程度的统计分析
        6.2.2 与植被恢复重建的联系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特色
    7.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项目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基于纹理的数字地形分析
        1.3.2 基于纹理的黄土高原数字地形分析
        1.3.3 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特征分析
        1.3.4 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
        1.3.5 纹理特征量化研究进展
        1.3.6 问题分析与探讨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软件平台
        1.5.1 研究方法
        1.5.2 软件平台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样区及实验数据
    2.1 研究区域概述
    2.2 研究样区
        2.2.1 样区选取原则
        2.2.2 面向小流域的研究样区
        2.2.3 面向区域的研究样区
    2.3 实验数据
        2.3.1 面向小流域的DEM数据
        2.3.2 面向重点区域的DEM数据
        2.3.3 面向全区域的DEM数据
        2.3.4 其他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黄土高原地形纹理概念模型
    3.1 基本定义
        3.1.1 纹理
        3.1.2 地形纹理
        3.1.3 黄土高原地形纹理
    3.2 基本特征
        3.2.1 区域差异性
        3.2.2 成因复杂性
        3.2.3 尺度依赖性
    3.3 划分体系
        3.3.1 按照纹理基元显着性划分
        3.3.2 按照成因划分
        3.3.3 按照形态划分
    3.4 数据表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4.1 方法概述
        4.1.1 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4.1.2 地形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4.2 面向纹理统计特征提取的GLCM方法
        4.2.1 GLCM模型构建
        4.2.2 GLCM特征的意义
        4.2.3 GLCM对地形纹理的特征分析
    4.3 面向纹理结构特征提取的SDMF方法
        4.3.1 方法概述
        4.3.2 SDMF方法原理
        4.3.3 SDMF特征分析
        4.3.4 基于SDMF方法的结构特征计算
        4.3.5 不同尺度下典型样区的结构纹理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微观尺度的黄土小流域地形纹理分析与提取
    5.1 数据与对象分析
        5.1.1 数据分析
        5.1.2 对象分析
    5.2 方法基础
        5.2.1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5.2.2 多尺度分割方法
        5.2.3 棋盘分割方法
    5.3 基于地形纹理特征的黄土小流域分类方法
        5.3.1 方法总体流程
        5.3.2 特征计算
        5.3.3 多尺度分割及统计纹理特征提取
        5.3.4 棋盘分割及结构纹理特征计算
        5.3.5 基于eCognition的监督分类
        5.3.6 棋盘分割的叠置分析
    5.4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宏观尺度的黄土高原典型地貌量化与识别
    6.1 方法设计
    6.2 基于GLCM的地形纹理统计特征量化分析
        6.2.1 样本数据说明
        6.2.2 GLCM量化级数分析
        6.2.3 GLCM方向参数分析
        6.2.4 GLCM适宜窗口分析
    6.3 基于SDMF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结构特征量化分析
        6.3.1 基于正负地形的纹理基元表达
        6.3.2 基于SDMF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结构特征量化
    6.4 顾及纹理特征的黄土典型地貌量化模型及识别
        6.4.1 黄土典型地貌训练样本库构建
        6.4.2 多层次分类规则构建
        6.4.3 典型地貌样区分类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黄土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空间分异特征及其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现状
        1.2.1 沟谷发育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现状
        1.2.2 沟谷侵蚀治理模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4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象水文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地形地貌
        2.3.1 地形
        2.3.2 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地质构造
第3章 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3.1 概述
    3.2 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与依据
    3.3 指标体系的相关数据获取
        3.3.1 影像来源
        3.3.2 影像分类
        3.3.3 DEM数据处理
    3.4 基于沟谷沟沿线特征的量化指标分析
        3.4.1 沟谷发育度
        3.4.2 逼近距离
        3.4.3 边界维数
    3.5 基于沟谷水系网络的量化指标分析
        3.5.1 深切度
        3.5.2 支沟比
        3.5.3 沟谷密度
        3.5.4 纵降比
    3.6 基于人类工程活动的量化指标分析
        3.6.1 人口密度
        3.6.2 道路侵蚀因子密度
第4章 基于指标体系的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特征空间分异研究
    4.1 沟谷沟沿线网络量化指标的空间分异分析
        4.1.1 沟谷发育度空间分异
        4.1.2 逼近距离空间分异
        4.1.3 边界维数空间分异
    4.2 沟谷水系网络量化指标的空间分异分析
        4.2.1 深切度空间分异
        4.2.2 支沟比空间分异
        4.2.3 沟谷密度空间分异
        4.2.4 纵降比空间分异
    4.3 人类工程活动量化指标空间分异分析
        4.3.1 人口密度空间分异
        4.3.2 道路侵蚀因子密度空间分异
    4.4 沟谷发育分布量化指标空间分异特征归纳
    4.5 小结
第5章 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特征分区研究
    5.1 分区原理和方法
        5.1.1 分区原理
        5.1.2 分区方法
    5.2 数据处理与相关性分析
        5.2.1 数据处理
        5.2.2 相关性分析
    5.3 基于ERDAS的特征区划分
        5.3.1 多波段图像的生成
        5.3.2 ISODATA非监督分类
    5.4 分区合理性评价
    5.5 小结
第6章 董志塬分区侵蚀特征及其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6.1 董志塬分区的侵蚀特征分析
    6.2 董志塬分区侵蚀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地形地貌
        6.2.2 地质构造
        6.2.3 植被
        6.2.4 降雨
    6.3 董志塬特征分区的综合治理分析
        6.3.1 分区综合治理原则
        6.3.2 分区综合治理措施
    6.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元代以来黄土塬区沟谷发育与土壤侵蚀(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DEM的泾河流域黄土地貌发育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D]. 丁紫妍.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黄土塬区溯源侵蚀水动力过程与形态演化试验研究[D]. 史倩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DEM的陕北黄土高原逼近度指标稳定性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D]. 雷雪.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4]基于横剖面的黄土沟谷形态特征研究[D]. 杨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5]基于水文特征分析的固沟保塬综合治理方案优化研究[D]. 王小帆. 长安大学, 2020(06)
  • [6]董志塬沟头溯源侵蚀治理模式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 赵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沟蚀区流域地貌形态区域差异性研究[D]. 李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8]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形纹理研究[D]. 蒋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9]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黄土董志塬沟谷侵蚀发育空间分异特征及其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 王崔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元代以来黄土高原河谷发育与水土流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