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拓扑美

DNA的拓扑美

一、DNA的拓扑之美(论文文献综述)

孙孟军,郭建美,周更苏,董泽飞,郑春贵,曹翠丽[1](2022)在《DNA拓扑异构酶Ⅱ在ICR小鼠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指出背景:胚胎期的神经干细胞可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而实际应用中希望神经干细胞更多地分化成神经元。因此,研究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定向分化机制至关重要。DNA拓扑异构酶Ⅱ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核蛋白,在DNA复制、修复、转录、重组以及染色体分离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及其向神经元定向分化过程中DNA拓扑异构酶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从ICR小鼠(E12.5 d)大脑皮质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将神经干细胞球消化成单细胞后,以5×108 L-1密度接种于用Matrigel铺底的培养皿上,加入含B27、N2、10μg/L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成神经诱导分化条件培养液,诱导培养1,2,3 d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检测DNA拓扑异构酶Ⅱα和β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DNA拓扑异构酶Ⅱα阳性细胞在神经球内数量较多,且均匀分布,在向神经元诱导分化后阳性细胞有所减少;DNA拓扑异构酶Ⅱβ阳性细胞在神经球内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神经球中央,在向神经元诱导分化后强表达的阳性细胞开始增多,在诱导分化2 d达到高峰,之后呈减少趋势;(2)在神经球中DNA拓扑异构酶Ⅱα蛋白和mRNA表达较高,在向神经元诱导分化后逐渐降低;在神经球中DNA拓扑异构酶Ⅱβ蛋白和mRNA表达较低,在向神经元诱导分化后显着增高;(3)通过实验得出DNA拓扑异构酶Ⅱβ参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定向分化。

焦凯[2](2021)在《基于核酸构象调控的生物电路》文中提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由DNA转录为RNA最终翻译为蛋白质,从而支撑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同时,遗传信息的异常传递也会造成多种疾病。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由多种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调控,例如,负载遗传信息的基因组核酸序列可经由蛋白质凝缩为染色质,而染色质在相关蛋白的调控下产生拓扑重构,从而调控对应基因的转录活性;一些非编码RNA,如miRNA,可以以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的形式在转录后水平上抑制mRNA的翻译活性。基于对天然遗传信息调控机制的理解,工程化组装生物分子构建的人工生物电路近年来发展的如火如荼,其在生物制造、计算及治疗中有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人工生物电路体系中缺少功能精确可控的通用模块。D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是DNA纳米结构的构成基础。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得DNA纳米结构具有精确的可编程能力和响应性的构象转换能力。因此,可将DNA的功能性和结构性结合在一起,利用可精确调控构象的核酸自组装结构开发通用模块,实现对人工生物电路的精确调控。本文将主要介绍两种利用DNA纳米结构构建的通用模块:基于DNA构象调控的基因转录开关;及基于DNA构象调控的微小RNA捕获与肿瘤抑制。具体内容如下:(1)将包含T7启动子序列和Spinach编码序列的线性DNA与其他抑制链自组装为TO-DNA,并通过输入链序列特异性的调控其转录活性。TO-DNA的转录活性高度依赖于T7启动子的拓扑结构(完整平直的双链结构),因此,通过输入钥匙链调整TO-DNA上T7启动子的拓扑结构,进而实现对其转录活性的序列特异性调控。同时,基于该转录开关我们实现了布尔逻辑门运算、多个TO-DNA间的次序性级联调控及基于同一TO-DNA同一种启动子的多基因正交性调控。最后,我们利用TO-DNA实现了活细菌中的生物计算。总之,TO-DNA的成功构建为形状特异性基因载体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时也丰富了合成生物学的工作元件,有望在生物制造、智能诊疗中有更广泛的应用。(2)利用含polyA序列和anti-miRNA序列的二嵌段DNA与纳米金球自组装构建了具有polyA长度编程的侧向间隔的球型核酸(polyA-SNA)。我们发现polyA的长度可以程序性调控polyA-SNAs表面anti-miRNA链间的侧向间隔。侧向间隔的大小会影响polyA-SNA与靶标结合时的位阻,进而影响其捕获效率。PolyA-SNA侧向间隔的可调性可支持其优化出相较于传统密修饰SNA更有利于靶标捕获的构象,同时又保证拥有与传统SNA相当的高效细胞摄取。随后我们验证了polyA-SNAs在细胞内对原癌miRNA的捕获及抗癌基因表达的拯救,基于此我们实现了对小鼠皮下瘤的生长抑制。综上所述,我们利用DNA纳米结构的构象可编程性及其信息负载能力,构建了基于核酸纳米结构构象调控的精确人工生物电路元件。提出了外源功能性核酸构象设计的新方法,同时也为合成生物学提供新的工作元件。

陈昶舟[3](2021)在《TOP2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验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肝癌是全球第四大癌症相关死因,肝细胞癌是肝癌的主要形式,约占75%-85%。手术切除是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大都数肝癌恶性度高、容易复发等特点导致其预后较差。目前对于以上导致不良预后的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肝癌发生发展的深入探索,可以增强我们对肿瘤相关机制的理解,有助于发现有效的HCC治疗策略。大量研究证明DNA拓扑异构酶II-alpha(TOP2A)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索TOP2A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HCC提供新型肿瘤标志物。方法:1.下载GEO和TCGA的肝癌数据集并进行分析,确定TOP2A的差异表达;2.通过UALCAN数据库,获取TOP2A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3.探究STRING、Linkedomics、cBioPortal、GDSC等数据库,对数据库中TOP2A共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和通路富集、免疫相关性等进行分析;4.筛选合适肝癌细胞系(Bel7404和HepG2),构建沉默TOP2A的细胞模型;5.将siTOP2A、si NC分别转染至Bel7404和HepG2两种肝癌细胞系中,转染48h后,评估沉默TOP2A后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活性、周期进程和凋亡的影响。结果:1.基于GEO和TCG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OP2A在肝癌组织中显着高表达;2.TOP2A的表达与HCC恶性程度和不良分子事件相关;3.通过对共表达分析结果进行注释,结果表明TOP2A的表达对于调节细胞周期和氨基酸代谢的通路至关重要,在HCC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4.TOP2A在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细胞增殖和凋亡等过程发挥作用;5.TOP2A基因在HCC中的突变频率为8%,包括错义突变(0.6%),截断突变(0.6%),扩增(0.86%),深度缺失(0.29%)等。此外,结果提示肝癌中TOP2A CNV改变的高发和早期事件;6.TOP2A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和肿瘤纯度之间正相关;7.实验结果显示,TOP2A在Bel7404和HepG2细胞系中表达最高,因此选用该细胞株进行后续实验;与si NC对照组相比,TOP2A基因敲除可降低细胞增殖活性,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结论:1.TOP2A在肝细胞癌中异常高表达,且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等显着相关,并在细胞周期进程、染色体分离等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生物学作用;与免疫细胞浸润密切相关。2.在肝细胞癌中TOP2A可以通过影响周期进程,从而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其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刘芳兵[4](2021)在《Vosaroxin和IACS-010759分别与Venetoclax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未成熟的髓样细胞的爆炸性克隆增殖和细胞凋亡减少。儿科和成人的生存率仍然不容乐观(5年生存率分别约为65%和25%)。40多年来,标准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疗法为阿糖胞苷加蒽环类药物的7+3方案(阿糖胞苷7天加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3天),随后是以高剂量阿糖胞苷为基础的或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巩固治疗。但是,这是一种高强度化疗方案,由于其广泛的毒性,许多60岁以上的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主要人群)以及其他合并症患者,不适合应用7+3化疗进行治疗。同时由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对静止,传统化疗药物难以根除,使得急性髓系白血病极易复发,且一旦复发便对化疗药物丧失敏感性,导致许多患者,尤其是60岁以上患者死于耐药、复发或并发症。因此,亟待寻找一种老年人耐受性佳,复发率低的抗急性髓系白血病方案,来延长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最终提高治愈率。本论文的第一部分着重探讨了Venetoclax(ABT-199)与Vosaroxin联合使用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及分子机制。Venetoclax是一种口服选择性Bcl-2抑制剂,于2018年11月21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与低剂量阿糖胞苷或去甲基化药物组合作为一线药物治疗75岁以上新诊断的或无法耐受高强度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我们实验室先前的研究表明,Venetoclax可将促凋亡蛋白Bim从Bcl-2上游离出来,但是抗凋亡蛋白Mcl-1会与游离出来的Bim结合,阻止其诱导细胞凋亡,导致Venetoclax耐药。另外,我们还发现Venetoclax可显着增加DNA损伤类药物所诱导的DNA链的断裂,产生协同抗AML活性。Vosaroxin(SNS-595)是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和DNA嵌入剂,其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疗效,但似乎不足以作为单一疗法应用。我们假设Vosaroxin与Venetoclax的组合将通过DNA损伤和抑制Bcl-2而展现出高度可耐受的协同抗AML作用。结果表明,Venetocalx与Vosaroxin在多种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样本中均有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活性。Venetoclax可增加Vosaroxin诱导产生的DNA损伤,并干扰细胞对Vosaroxin造成的DNA损伤的修复。此外,两药联用成功抑制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但是对人正常造血祖细胞无影响。上述结果预示,Venetoclax和Vosaroxin的联合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方案。本论文的第二部分着重探究了Venetoclax与IACS-010759联合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样本和NSGS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IACS-010759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体I的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在体外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异种移植模型中通过抑制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显示抗白血病活性。据报道,复合物I缺乏会抑制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释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而细胞色素c的释放受到Bcl-2家族的严格调控,同时Venetoclax也被报导可在体外靶向OXPHOS。因此,我们假设IACS-010759与Venetoclax联合应用可通过抑制OXPHOS和/或释放细胞色素c协同诱导细胞凋亡。本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依赖OXPHOS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中,IACS-010759联合Venetoclax可以协同诱导细胞凋亡,而在依赖糖酵解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则无法发挥其抗急性髓系白血病活性。但是,当我们将培养基中的碳源由葡萄糖替换为半乳糖,从而迫使细胞更依赖OXPHOS途径之后,IACS-010759联合Venetoclax也能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我们发现,当细胞转而依赖OXPHOS后,IACS-010759能引起细胞色素c的累积,而Venetoclax可增加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诱导细胞内源性凋亡。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样本中,IACS-010579和Venetoclax的联合同样可以协同诱导细胞凋亡,并联合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此外,在体内实验中,IACS-010759与Venetoclax的组合显着提高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衍生的异种移植小鼠的存活率。并未对小鼠的体重产生明显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IACS-010759与Venetoclax联合在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抗依赖OXPHOS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拥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Venetoclax与Vosaroxin或IACS-010759联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郝兆东[5](2020)在《鹅掌楸属基因组演化及其花色变异遗传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鹅掌楸属(Liriodnedron)是木兰类(magnoliids)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木兰类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较早分化出来的一支,也是核心被子植物(Mesangiospermae)中除单、真双子叶植物之外的第三大类群,但先前还未见到木兰类代表性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完成的报道。另外,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植物学、古生物学以及演化生物学研究中的焦点,但目前在学术界对核心被子植物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观点仍然持有商榷。鹅掌楸属植物现存仅两个种。一个是天然分布于东亚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鹅掌楸(L.chinense(Hemsl.)Sargent.),另一个是天然分布于北美东部地区的北美鹅掌楸(L.tulipifera Linn.)。横跨广袤太平洋的两个种,组成了植物进化研究中一对典型的呈东亚-北美东部洲际间隔分布姊妹种。开展鹅掌楸属两个种在群体遗传与演化方面研究,对于理解东亚与北美东部地区第三纪孑遗植物区系的间断分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还尚未见到对这一对姊妹种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的群体遗传结构和群体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报道。生物演化和经典植物分类上,生殖隔离是判断一个生物种分类单位是否成立的重要依据。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虽经历了 1,000万年到1,600万年左右的洲际分化,但二者之间的形态学特征与物侯特征仍有较多近似,且可通过人工授粉获得具有明显杂种优势的种间杂交种。但是,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在某些性状上产生了明显的表型分化,尤其是叶片的凹缺深度、叶裂方式和花瓣的着色模式等表型特征。然而,这些表型趋同和分化特征背后的遗传基础和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明了。因此,从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的全基因组测序和信息解码入手,将有利于挖掘这对姊妹种表型性状分化的关键影响因子和潜在基因,为未来基于基因组的选择育种以及鹅掌楸的杂交育种提供遗传基础。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对鹅掌楸属植物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并深入研究了鹅掌楸属这一支系在被子植物演化中的系统发育地位、鹅掌楸属植物群体演化以及花瓣着色模式这一生殖生物学性状演化的分子遗传基础等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鹅掌楸基因组从头测序与组装高质量的测序和组装,是全基因组遗传信息解码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整合Illumina和Pacbio测序及BioNano图谱技术,获得了鹅掌楸约1.74Gb的基因组组装,Contig和Scaffold N50长度分别为1.43 Mb和3.53 Mb。基于一个高密度遗传图谱,获得了鹅掌楸拟染色体水平的组装结果。鹅掌楸基因组共编码35,269个蛋白编码基因。共线性分析显示,鹅掌楸这一支系在11,600万年前发生过一次二倍化的全基因组加倍事件。重复序列占了鹅掌楸基因组的61.64%,其中以LTR逆转座子最为丰富。根据LTR侧翼序列的Ks值估算,转座元件的爆发时间约在1,600万年前。上述结果表明,鹅掌楸基因组的演化是一次古老的全基因组加倍事件和一次近期的重复序列爆发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2.木兰类植物系统发育与演化地位的定位基于18个陆地植物的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利用系统基因组学方法鉴定到502个适用于系统发育分析的低拷贝直系同源群(orthogroups,OGs)。首先,单基因树的拓扑结构分类结果显示,这502个OGs无偏支持三种拓扑结构,即(Ⅰ)(基础被子植物,(单子叶,(真双子叶,木兰类)));(Ⅱ)(基础被子植物,(真双子叶,(单子叶,木兰类)));(Ⅲ)(基础被子植物,(木兰类,(单子叶,真双子叶)))。其次,基于预定义的三种拓扑结构,检测这些OG的系统发育信号,结果显示支持三种拓扑结构的OG数量相当。第三,基于502个OG单基因树的溯祖分析,支持拓扑结构Ⅲ。最后,单、真双子叶植物支系特有的基因家族鉴定显示,鹅掌楸基因组中的单、真双子叶植物特有基因家族的比例关系与基础被子植物无油樟的类似,二者之间无差异显着。据此推测,核心被子植物祖先在分化形成木兰类、单子叶和真双子叶三大植物支系时经历了十分快速的分化过程,因而导致了这三大支系之间系统发育关系模糊。本文结合单基因建树、多基因溯祖分析以及支系特有基因家族鉴定等分析,趋向于支持木兰类植物这一支系的形成,要稍早于单、真双子叶植物的分化这一假说。3.鹅掌楸属植物群体结构特征与演化轨迹根据鹅掌楸属不同种源的个体SNP数据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鹅掌楸属可以明显划分为三个类群,即鹅掌楸的中国东部和西部种源,以及北美鹅掌楸种源。其中,鹅掌楸的中国东、西部种源之间可以明显区分开,而与鹅掌楸中国西部种源相比,北美鹅掌楸的种源更靠近鹅掌楸中国东部种源。结合两个已灭绝鹅掌楸物种的化石记录的叶型,推测鹅掌楸在中国大陆的东、西部种源间的分化,可能要早于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的洲际分化。群体遗传多样性检测显示,鹅掌楸中国西部种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鹅掌楸中国东部种源次之,而北美鹅掌楸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低。PSMC分析显示,鹅掌楸在第四纪冰川中古乡冰期与聂聂雄拉冰期之间的间冰期,发生过一次群体恢复事件,可能有利于鹅掌楸群体遗传多态性的恢复与保留。而相对而言,整个北美大陆一直处于第四纪冰川大面积冰川覆盖中,北美鹅掌楸在这期间一直保持着群体持续衰减趋势,直到倒数第二冰期到达瓶颈,这可能导致北美鹅掌楸种源群体丢失了大量的遗传多样性。4.北美鹅掌楸基因组为开展鹅掌楸属比较基因组研究,基于高深度的Pacbio测序,获得了北美鹅掌楸约1.74 Gb的基因组组装草图,ContigN50长2.26Mb。基于Hi-C数据,有2,064条Congtigs被锚定到了 19条北美鹅掌楸的拟染色体上,大小约为1.73 Gb。北美鹅掌楸基因组共编码40,057个蛋白编码基因。BUSCO评估显示,北美鹅掌楸基因组组装结果覆盖了 94.24%的保守植物的基因集。此外,基于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统一标准的重复序列注释,发现这两个姊妹种共享了近期的LTR爆发事件。最后,基于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基因组组装结果,鉴定了鹅掌楸中包括SNPs、插入和删除在内的变异位点集合,发现变异位点的分布模式均是以基因间区为主,内含子区次之,外显子区最少。5.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花色差异的遗传基础植物花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演化,尤其是花色和花瓣的着色模式在种子植物的繁衍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鹅掌楸属两个种在花瓣着色模式上产生了十分显着的分化。北美鹅掌楸花瓣近基部位置有一条橙黄色条带,而鹅掌楸花瓣呈通体浅墨绿色,没有这条橙黄色带。基于花瓣发育时间序列转录组以及两组比较转录组,在北美鹅掌楸花发育过程中,鉴定到了一个最终导向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通路级联在花瓣色带处被特异转录激活。北美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花瓣的类胡萝卜素靶向代谢组分析显示,γ-胡萝卜素是其最有可能的花瓣呈色色素。花瓣分区表型鉴定与转录组分析发现,北美鹅掌楸花瓣近基部色带区域的转录组信号通路在色素沉着之前就已建成,在后续的着色过程中,色带处的叶绿素生物合成则被特异性抑制,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被特异性激活,使花瓣基部呈现橙色色带。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两个限速酶(CRTISO和ε-LCY)在北美鹅掌楸花瓣基部色带着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及杂交鹅掌楸LCY基因的鉴定和表达定量分析发现,北美鹅掌楸具有额外的ε-LCY拷贝,推测其可能发生了新功能化,具有将蕃茄红素或其它胡萝卜素催化形成γ-胡萝卜素的新功能。综上所述,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植物的全基因组序列的破译,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在基因组层面的遗传分化,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鹅掌楸属植物重要材性和园艺性状相关基因。同时,这两个鹅掌楸属植物基因组为该属植物的分子育种和遗传改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也为杂交鹅掌楸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杨秋华[6](2020)在《拟南芥核质转运蛋白及RNA拓扑异构酶参与RNA代谢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RNA代谢过程对于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RNA代谢过程除了已知的研究成果实际上整个RNA代谢的调控过程还是有很多是我们不知道的。在这里,我们对植物RNA代谢中的RNA降解途径、转录后基因沉默、转录基因沉默三个途径进行研究,试图在拟南芥中找到这三条RNA代谢途径中的其他调控因子。mRNA的降解对于mRNA的数量和质量控制都是必需的。经典观点认为mRNA仅在其退出蛋白质翻译后才降解,但最近的研究表明mRNA在植物的翻译途径中也有可能边翻译边降解。真核mRNA可以通过两个方向的顺序进行降解:5’-3’降解,XRN复合体引起的RNA代谢是由几种复杂的外切或内切核糖核酸酶介导的;3’-5’降解,外切子(exosome)二聚体定义的六聚环。核外切子在进行加工和降解活动需要不同的辅助因子。例如核仁中的MTR4,核质中的HUA ENHANCER2(HEN2)和细胞质中的SUPERKILLER(SKI)复合物。我们发现拟南芥核质转运蛋白SIC1的突变体sic1-1可以被3‘-5’途径中SKI复合体的ski2-2、ski7-1突变体回复其表型。这可能暗示SIC1可以充当3‘-5’途径RNA降解的调控因子。在RNA降解途径发生异常的情况下,那些异常转录物的积累会引起转录后基因沉默,从而带来不利的后果。在拟南芥中已经证明了5’-3’和3’-5’胞质RNA降解途径均充当转基因和内源性PTGS的阻遏物。转录后基因沉默由RDR6/SGS3合成双链RNA触发,随后分别被DCL2、DCL4切割成22-nt siRNA、21-nt siRNA。siRNA可以装入Argonaute(AGO)沉默复合体中,该复合体的目标是同源RNA沉淀和/或翻译抑制。RNA聚合酶可以在主要siRNA靶向后产生次级小干扰RNA(siRNA)分子,从而放大了PTGS的作用。而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这一途径仅dcl2-1突变体可以回复核质转运蛋白SIC1的突变体sic1-1的表型。我们猜测可能在PTGS途径中SIC1可能仅通过DCL2参与PTGS过程,但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转录基因沉默(TGS)由DCL3切割产生的24-nt siRNA介导,通常与转座子产生的RDR2产物和重复的RNA定向DNA甲基化(Rd DM)连锁,其发挥功能同样需要载入AGO4或AGO9中。而有趣的是我们发现该途径的rdr2-2、dcl3-1、ago4-1、ago9-2突变体均可以回复sic1-1突变体的表型,这说明SIC1充当整个TGS途径的调控因子是非常有可能的。此外我们对拟南芥中候选RNA拓扑异构酶AtTop3β也进行了研究,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将Attop3β突变体与PTGS中dcl4-2、ski2-2突变体、RNA降解途径的ein5-1突变体进行杂交后并没有发现表型上的差异。综上,我们通过经典遗传学手段发现SIC1可能参与到RNA代谢的RNA降解、PTGS、TGS三个途径的调控中,但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黄福[7](2020)在《基于遗传继承视角的研究前沿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研究前沿具有先导性、前瞻性和战略性,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以纳米、生物、信息、认知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发展迅猛,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正席卷全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实施好。面对科技研究前沿不断拓展、新兴领域不断涌现的新形势,我国需要在准确把握世界科技研究前沿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占领科技创新的前沿高地。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4个方面:(1)研究前沿界定与识别方法研究,研究前沿遗传继承理论模型构建;(2)研究前沿演化路径以及演化模式研究;(3)研究前沿特征指标构建及其演化趋势分析;(4)系统设计与实证分析。首先,对研究前沿概念以及识别方法与指标进行分析与确定,并利用改进的共被引分析方法通过期刊文献进行研究前沿的识别。其次,利用遗传继承指标对连续时间窗中研究前沿的遗传继承关系进行判定,构建研究前沿的遗传继承理论模型。基于此理论模型,对研究前沿的演化路径以及演化模式进行判定。接下来,通过研究前沿的新颖性、关注度、活跃度、成长性、潜力值等基本属性指标构建研究前沿的前沿性综合指标和成熟度综合指标,并辅以网络拓扑结构特征指标和主题相似性指标,对研究前沿演化的特征分布及其演化趋势进行分析,进而对尚处于发展中的研究前沿的生命周期进行预测。最后,对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两个热门高科技领域中的研究前沿演化进行了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两个领域研究前沿的演化生命周期普遍较短,前沿的更新换代都非常迅速,其中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的更迭比纳米技术更迅速。另外,我们还发现两个领域非线性演化模式的占比都明显高于线性演化模式,这一点与作为会聚技术代表的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的交叉学科属性是相契合的。在演化特征上,我们发现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存在各自的特点,但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前沿性、成熟度与相邻主题相似性特征的在不同长度路径之间分布均相对平稳,但首尾主题差异性在长度越长的路径中差异性越大。在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分布上,两个领域也具有相似性,主要表现为度中心势与接近中心势在不同长度路径之间分布都较为平稳。通过演化趋势的比较,我们发现在演化过程中两个领域多数路径随着研究前沿的演化其前沿性均逐渐减弱、成熟度均逐渐增强。在演化强度上,两个领域短期演化模式与线性演化模式下的研究前沿特征的变化更为剧烈。通过对两个领域发展中的研究前沿进行预测,我们发现非线性演化模式下的研究前沿未来可能的演化时间更长,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及政策倾斜。

张文进[8](2019)在《苯并咪唑类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文中认为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是参与DNA复制、重组、修复过程中重要的酶。由于TopoⅡ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抗癌药物的重要靶点。TopoⅡ抑制剂根据其作用机理的不同可分为TopoⅡ毒剂和TopoⅡ催化抑制剂。以抗癌药物依托泊苷为代表的TopoⅡ毒剂上市以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存在较为严重的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的隐患。研究表明,TopoⅡ催化抑制剂与毒剂相比具有药效强、毒性低的特点,并且催化抑制剂能拮抗毒剂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因此,研究TopoⅡ催化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炎、抗肿瘤等。有研究表明苯并咪唑环在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中发挥关键作用。吡咯并吡嗪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激酶抑制的化合物,包含DNA拓扑异构酶。此外,查尔酮类似物具有各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癌,抗氧化,抗炎和抗感染活性等,研究表明其α,β-不饱和酮是关键的药效团。将苯并咪唑与吡咯并吡嗪或查尔酮拼接起来有可能发现新型的TopoⅡ催化抑制。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根据文献调研,以TopoⅡ为靶点,进行了苯并咪唑吡咯并吡嗪类化合物和苯并咪唑查尔酮类化合物两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生物活性及机理研究,期望能发现新的TopoⅡ催化抑制剂型的抗肿瘤药物。具体内容和结果概述如下:1.以课题组前期研究的TopoⅡ催化抑制剂为先导化合物,在苯并咪唑吡咯并吡嗪类化合物的咪唑环上引入各类苄基,设计合成了16个衍生物;在苯并咪唑环上引入查尔酮片段,设计合成了21个苯并咪唑查尔酮类化合物。2.对合成的苯并咪唑吡咯并吡嗪类化合物进行了TopoⅡ抑制活性和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研究。该类化合物在高浓度(50μM)下没有明显的Topo Ⅱ抑制活性。细胞毒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多株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对HepG2细胞抑制活性最好;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划痕实验分别表明该类化合物能有效的抑制HepG2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和迁移能力;细胞凋亡实验显示其能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说明对咪唑环的修饰直接影响到其抑制TopoⅡ的活性,但其对肿瘤细胞良好的毒性作用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对合成的苯并咪唑查尔酮类化合物进行了TopoⅡ抑制活性和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研究。TopoⅡ介导的DNA松散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对TopoⅡ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MTT实验表明其对多株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对A549细胞抑制活性最好;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划痕实验分别表明该类化合物对A549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和迁移能力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细胞凋亡实验表明该类化合物能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苯并咪唑查尔酮类化合物的TopoⅡ抑制活性和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进一步表明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机理与TopoⅡ抑制活性相关。通过TopoⅡ介导的DNA断裂实验和TopoⅠ介导的DNA解旋实验证明,该类化合物是一类非嵌入型的TopoⅡ催化抑制剂。综上,本文总共设计、合成了37个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中16个苯并咪唑吡咯并吡嗪类化合物和21个苯并咪唑查尔酮类化合物。修饰后的苯并咪唑吡咯并吡嗪类化合物对TopoⅡ的抑制活性丧失,但仍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苯并咪唑查尔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TopoⅡ的抑制活性和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为抗肿瘤TopoⅡ抑制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刘欣[9](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梁贵宾[10](2019)在《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设计与筛选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化合物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代表性萘酰亚胺类抗肿瘤化合物氨萘菲特、米托萘胺和DMP-840等展示了优良的抗肿瘤作用,并进入Ⅱ期临床,但它们的耐药性和副作用等问题严重地限制了它们的广泛使用。本文首先综述了萘酰亚胺类抗肿瘤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共67个C-4位末端修饰哌嗪的萘酰亚胺类衍生物,并经过1HNMR,13CNMR,HRMS等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运用了MTT法测试了67个萘酰亚胺化合物对MGC-803、SKOV3、HepG2、T24、A549、SMMC-7721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以及人体胃粘膜细胞株GES1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化合物均对MGC-803、SKOV3、HepG2、T24肿瘤细胞株表现出优良的体外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达到微摩尔级别:化合物NA19、NA1A、NA29、NB01、NB21对人体胃癌MGC-803细胞株的抑制活性为5.23±0.66μM、5.73±0.49μM、3.04±0.27μM、1.41±0.11μM、0.86±0.16μM明显优于氨萘菲特(9.06±0.45μM)和米托萘胺(6.81±0.75μM)的体外抑制活性;化合物NA19、NA1A、NA29、NB01、NB21对人体膀胱癌T24细胞株的体外抑制活性为3.03±0.48μM、0.59±0.06μM、2.08±0.25μM、0.33±0.07μM、0.42±0.05μM明显优于阳性药氨萘菲特(5.01±0.47μM)。裸鼠移植瘤模型测试了化合物NA19、NA29、NA1A对人体膀胱癌T24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NA19、NA29、NA1A的抑瘤率分别是56.3%、64.5%、57.1%,抑瘤效果略差于氨萘菲特(抑瘤率为70.6%)。萘酰亚胺类化合物的主要靶点是DNA以及拓扑异构酶,本文应用了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研究化合物NA19、NA1A、NA29与DNA以及拓扑异构酶Ⅰ的相互作用。化合物NA19、NA1A、NA29与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NA1A与DNA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化合物NA19、NA1A、NA29与拓扑异构酶Ⅰ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NA29对拓扑异构酶Ⅰ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周期阻滞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NA1A、NA19、NA29主要将HepG2细胞阻滞于G1期,且化合物浓度与G1期细胞比例呈正向相关;在化合物浓度为2μM时,三者G1期的阻滞率分别为69.18%、91.60%和61.23%。本文为进一步的萘酰亚胺衍生物的抗肿瘤研究提供基础,有望寻找得到高效的抗肿瘤试剂。

二、DNA的拓扑之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NA的拓扑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1)DNA拓扑异构酶Ⅱ在ICR小鼠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材料
    1.4 实验方法
        1.4.1 ICR小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与鉴定
        1.4.2 ICR小鼠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
        1.4.3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TopoⅡ的表达
        1.4.4 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TopoⅡ的表达
        1.4.5 实时定量PCR检测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TopoⅡ的表达
    1.5 主要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ICR小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与鉴定结果[12]
    2.2 ICR小鼠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结果[12]
    2.3 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TopoⅡ的表达
        2.3.1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2.3.2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2.3.3 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
    2.4 生物相容性
3 讨论Discussion

(2)基于核酸构象调控的生物电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电路的调控
        1.1.1 遗传信息的传递
        1.1.2 自然界中遗传信息的调控
        1.1.3 人工的生物电路调控与应用
    1.2 核酸纳米结构
        1.2.1 DNA纳米结构的发展
        1.2.2 RNA纳米结构的发展
        1.2.3 动态DNA纳米结构及其相关应用
    1.3 本课题的提出
第2章 基于DNA构象调控的基因转录开关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2 实验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TO-DNA纳米结构的设计
        2.3.2 TO-DNA纳米结构的表征
        2.3.3 TO-DNA的转录活性依赖启动子区域拓扑结构
        2.3.4 TO-DNA的拓扑结构受输入链调控
        2.3.5 TO-DNA的转录活性受输入链调控
        2.3.6 TO-DNA的转录活性通过布尔逻辑门运算调控
        2.3.7 TO-DNA的转录活性可实现级联调控
        2.3.8 TO-DNA上多个基因的转录活性可实现正交调控
        2.3.9 TO-DNA的转录活性在活细菌中可调控
    2.4 结论
第3章 基于DNA构象调控的微小RNA捕获与肿瘤抑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2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olyA-SNA的设计
        3.3.2 polyA-SNA的TEM表征
        3.3.3 polyA长度调控polyA-SNA表面DNA构象
        3.3.4 polyA-SNA的miRNA捕获效率依赖反义miRNAs的构象
        3.3.5 polyA-SNAs捕获有位阻的miRNA仿生物
        3.3.6 polyA-SNAs可在细胞内捕获miRNA
        3.3.7 polyA-SNAs可拯救被miRNA抑制的基因表达
        3.3.8 polyA-SNA用于抑制小鼠肿瘤
    3.4 结论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TOP2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生物生物信息学探究TOP2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生物信息学数据来源
        1.2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探究TOP2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 结果
        2.1 TOP2A在HC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2.2 TOP2A高表达预示HCC患者生存预后差
        2.3 HCC中TOP2A共表达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2.4 蛋白互作网络构建
        2.5 HCC中TOP2A基因的变异
        2.6 TOP2A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TOP2A在肝细胞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系培养
        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1.3 主要仪器
        1.4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肝细胞癌细胞系中TOP2A的表达情况
        2.2 TOP2A沉默HCC细胞系建立及沉默效率检测
        2.3 沉默TOP2A后对HCC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2.4 沉默TOP2A后对HCC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2.5 沉默TOP2A后对HCC细胞凋亡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细胞周期依赖性控制和DNA拓扑异构酶Ⅱ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Vosaroxin和IACS-010759分别与Venetoclax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白血病
        1.1.1 白血病的定义
        1.1.2 白血病的分类
    1.2 急性髓系白血病
        1.2.1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定义
        1.2.2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分型
        1.2.3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染色体异常与基因突变
        1.2.4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现状
        1.2.5 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s)
    1.3 BCL-2 家族蛋白及BCL-2 抑制剂
        1.3.1 Bcl-2 家族蛋白成员及结构
        1.3.2 Bcl-2 家族蛋白功能
        1.3.3 Bcl-2 抑制剂
    1.4 DNA拓扑异构酶
        1.4.1 拓扑异构酶Ⅱ
        1.4.2 拓扑异构酶Ⅱ α抑制剂
        1.4.3 Vosaroxin(SNS-595)
    1.5 瓦氏效应(Warburg effect)
    1.6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OXPHOS)
    1.7 线粒体复合物Ⅰ抑制剂IACS-010759
    1.8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Vosaroxin协同增强Venetoclax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活性与机制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1 实验细胞及组织
        2.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2.2.3 溶液配制
        2.2.4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复苏
        2.3.2 细胞培养
        2.3.3 细胞冻存
        2.3.4 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样本细胞及正常人骨髓单核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2.3.5 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
        2.3.6 集落形成实验
        2.3.7 Western blotting
        2.3.8 碱性彗星实验
        2.3.9 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
        2.3.10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Venetoclax和 Vosaroxin具有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活性
        2.4.2 Vosaroxin可部分削弱Venetoclax对 Mcl-1 的诱导作用,但无法阻止Mcl-1 与游离的Bim结合
        2.4.3 DNA损伤在Venetoclax和 Vosaroxin协同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2.4.4 Venetoclax干扰对Vosaroxin诱导的DNA双链断裂的修复
        2.4.5 Venetoclax和 Vosaroxin协同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样本细胞凋亡
        2.4.6 Venetoclax和 Vosaroxin协同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但不伤害正常的造血祖细胞
    2.5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IACS-010759 协同Venetoclax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与机制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线粒体提取
        3.3.2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3.3.3 Seahorse实验
        3.3.4 shRNA沉默细胞株及cDNA过表达细胞株的建立
        3.3.5 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异种移植模型构建
        3.3.6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IACS-010759和Venetoclax协同诱导依赖OXPHOS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凋亡
        3.4.2 IACS-010759和Venetoclax协同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样本细胞凋亡并协同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
        3.4.3 Venetoclax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衍生的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显着增强IACS-010759 的抗白血病活性
        3.4.4 Venetoclax不能增强IACS-010759对OXPHOS的抑制作用
        3.4.5 IACS-010759 诱导线粒体易感态,从而增强Venetoclax所诱导的细胞色素c的释放
    3.5 小结与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5)鹅掌楸属基因组演化及其花色变异遗传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木兰类植物及鹅掌楸属研究概况
        1.1.1 木兰类植物内部系统发育关系
        1.1.2 木兰类植物在被子植物中的系统发育位置
        1.1.3 鹅掌楸属植物
        1.1.3.1 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
        1.1.3.2 鹅掌楸杂交育种
        1.1.3.3 鹅掌楸属植物遗传学及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2 基因组学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概况
        1.2.1 测序技术发展
        1.2.1.1 一代测序技术
        1.2.1.2 二代测序技术
        1.2.1.3 三代测序技术
        1.2.1.4 其它新测序技术
        1.2.2 基因组学
        1.2.3 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1.2.4 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1.3 实验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图
        1.3.1 实验目的与意义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鹅掌楸基因组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建库测序
        2.1.3 二代测序数据质控
        2.1.4 基因组大小估计(K-mer法)
        2.1.5 基因组大小估计(流式细胞仪法)
        2.1.6 基因组组装
        2.1.7 连锁群构建
        2.1.8 基因组组装评估
        2.1.9 重复序列注释
        2.1.10 基因注释
        2.1.11 全基因组复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鹅掌楸基因组草图
        2.2.2 鹅掌楸基因组演化
        2.2.2.1 全基因组复制事件
        2.2.2.2 重复序列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以鹅掌楸为代表的木兰类植物系统发育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同源基因鉴定
        3.1.2 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3.1.3 物种树重建
        3.1.5 单、真双子叶特有基因家族鉴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单基因树构建
        3.2.2 基于溯祖分析的物种树构建
        3.2.3 单、真双子叶特有基因家族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鹅掌楸属植物重测序与群体演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与测序
        4.1.2 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
        4.1.3 群体结构分析
        4.1.4 核苷酸多样性与群体分化指数
        4.1.5 群体历史动态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鹅掌楸属群体结构
        4.2.2 鹅掌楸属群体多态性
        4.2.3 鹅掌楸属群体历史动态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北美鹅掌楸基因组及比较基因组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采样与测序
        5.1.2 基因组组装
        5.1.3 基因组注释
        5.1.4 花色取样
        5.1.5 非靶向代谢组分析
        5.1.6 转录组分析
        5.1.7 类胡萝卜素靶向代谢组分析
        5.1.8 系统发育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北美鹅掌楸基因组草图
        5.2.3 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比较基因组
        5.2.4 北美鹅掌楸花瓣萜类代谢物的积累
        5.2.5 北美鹅掌楸花瓣下部类胡萝卜素合成通路的转录激活
        5.2.6 北美鹅掌楸花瓣色带形成的关键色素
        5.2.7 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花瓣着色差异的遗传基础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6)拟南芥核质转运蛋白及RNA拓扑异构酶参与RNA代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RNA代谢途径
        1.2.1 RNA降解途径
        1.2.2 转录(后)基因沉默
    1.3 蛋白质核质转运
        1.3.1 核质转运蛋白
        1.3.2 核质转运受体蛋白
        1.3.3 植物中蛋白质核质转运的研究进展
    1.4 核质转运和RNA代谢
    1.5 RNA拓扑异构酶
        1.5.1 RNA拓扑异构酶的研究进展
        1.5.2 拟南芥中RNA拓扑异构酶的研究进展
    1.6 RNA拓扑异构酶和RNA代谢
    1.7 论文选题与研究意义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株材料
        2.1.3 质粒载体
    2.2 实验方法
        2.2.1 拟南芥的种植
        2.2.2 基因表达分析
        2.2.3 拟南芥遗传转化
        2.2.4 遗传学杂交实验
        2.2.5 突变体表型分析
        2.2.6 拟南芥核酸提取
        2.2.7 蛋白生化实验
        2.2.8 基因枪实验
第3章 核质转运蛋白参与RNA代谢的研究
    3.1 SIC1与RNA降解存在遗传学相关性
        3.1.1 ski2-2和ski7-1突变体回复sic1-1突变体表型
        3.1.2 ski2-2和ski7-1可能是功能上回复sic1-1表型
    3.2 SIC1与PTGS存在遗传学相关性
        3.2.1 dcl2-1突变体可以回复sic1-1突变体表型
        3.2.2 dcl2-1可能是功能上回复sic1-1表型
        3.2.3 sic1-1体内NIA1、NIA2 蛋白水平无变化
    3.3 SIC1与TGS存在遗传学相关性
        3.3.1 SIC1可能参与TGS过程连锁DNA甲基化
    3.4 SIC1 RNAi表型强弱与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3.5 SIC1与RNA代谢组分的体内互作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RNA拓扑异构酶与RNA代谢相关性研究
    4.1 拟南芥RNA拓扑异构酶的获得
    4.2 拟南芥RNA拓扑异构酶突变体表型
        4.2.1 Attop3α等位突变体呈现生长发育障碍
        4.2.2 Attop3β等位突变体与WT相比无明显变化
    4.3 Attop3β突变体为knockout突变体
        4.3.1 Attop3β等位突变体中T-DNA的插入位置
        4.3.2 Attop3β等位突变体是knockout突变体
    4.4 AtTop3α和AtTop3β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4.5 AtTop3β与RNA代谢相关性研究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遗传继承视角的研究前沿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现实背景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研究前沿识别方法与指标综述
        1.3.2 研究前沿演化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前沿的识别及其遗传继承模型构建
    2.1 研究前沿界定
    2.2 研究前沿的识别方法的比较与改进
    2.3 研究前沿遗传继承指标及模型构建
        2.3.1 研究前沿遗传继承关系构建
        2.3.2 研究前沿遗传继承指标构建
        2.3.3 研究前沿遗传继承模型构建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前沿演化路径判定及演化模式划分
    3.1 研究前沿有效聚类获取与遗传继承类型划分
    3.2 研究前沿演化路径判定
        3.2.1 演化关系确定
        3.2.2 研究前沿演化路径提取
        3.2.3 研究前沿演化路径类型判定
    3.3 研究前沿演化模式划分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前沿特征指标构建及其演化趋势分析
    4.1 研究前沿基本属性特征指标遴选与综合指标构建
        4.1.1 研究前沿基本属性特征指标的遴选
        4.1.2 综合指标构建流程
        4.1.3 前沿性综合指标构建
        4.1.4 成熟度综合指标构建
    4.2 研究前沿网络拓扑结构特征指标构建
        4.2.1 网络拓扑结构特征指标构建
        4.2.2 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分布
    4.3 研究前沿主题相似性特征指标构建
        4.3.1 研究前沿主题提取方法
        4.3.2 主题相似性特征指标构建
    4.4 研究前沿演化趋势分析及演化周期预测
        4.4.1 研究前沿演化趋势分析
        4.4.2 研究前沿演化周期预测及精度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研究前沿演化实证研究——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的比较
    5.1 研究前沿演化分析系统设计
    5.2 领域的遴选与数据预处理
    5.3 研究前沿演化路径与演化模式的比较
    5.4 研究前沿遗传继承类型的比较
    5.5 研究前沿特征分布与演化趋势的比较
        5.5.1 研究前沿特征分布比较
        5.5.2 研究前沿演化趋势比较
        5.5.3 研究前沿演化周期预测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验证数据集研究前沿聚类的遗传继承类型
附录B 验证数据集的演化关系图
附录C 验证数据集研究前沿聚类的原始指标
附录D 验证数据集研究前沿聚类的标准化指标
附录E 验证数据集研究前沿聚类的网络拓扑结构特征
附录F 验证数据集研究前沿聚类的标签主题
附录G 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研究前沿聚类的遗传继承类型
附录H 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的演化关系图
附录I 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研究前沿演化路径
附录J 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研究前沿特征指标
附录K 人工智能与纳米技术研究前沿聚类的标签主题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8)苯并咪唑类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拓扑异构酶的分类
        1.2.1 拓扑异构酶Ⅰ
        1.2.2 拓扑异构酶Ⅱ
    1.3 拓扑异构酶Ⅱ的结构与功能
        1.3.1 拓扑异构酶Ⅱ的结构
        1.3.2 拓扑异构酶Ⅱ的功能
    1.4 拓扑异构酶Ⅱ的催化机制
    1.5 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研究进展
        1.5.1 TopoⅡ毒剂
        1.5.2 TopoⅡ催化抑制剂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苯并咪唑吡咯并吡嗪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苯并咪唑吡咯并吡嗪类化合物的合成
        2.2.3 TopoⅡ介导的DNA松散实验
        2.2.4 抗多株肿瘤细胞增殖实验
        2.2.5 HepG2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2.2.6 HepG2细胞划痕实验
        2.2.7 HepG2细胞凋亡实验
        2.2.8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化合物图谱数据
        2.3.2 化合物对TopoⅡ抑制活性
        2.3.3 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
        2.3.4 化合物3d和3h对 HepG2细胞克隆形成的抑制
        2.3.5 化合物3d和3h对 HepG2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
        2.3.6 化合物3d和3h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苯并咪唑查尔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苯并咪唑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3.2.3 TopoⅡ介导的DNA松散实验
        3.2.4 TopoⅡ介导的DNA断裂实验
        3.2.5 TopoⅠ介导的DNA解旋实验
        3.2.6 抗多株肿瘤细胞增殖实验
        3.2.7 A549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3.2.8 A549细胞划痕实验
        3.2.9 A549细胞凋亡实验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化合物图谱数据
        3.3.2 化合物对TopoⅡ抑制活性
        3.3.3 化合物4d和4n对 TopoⅡ的抑制机理
        3.3.4 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
        3.3.5 化合物4d和4n对 A549细胞克隆形成的抑制
        3.3.6 化合物4d和4n对 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
        3.3.7 化合物4d和4n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
    3.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附录
致谢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抗肿瘤现状
    1.2 .萘酰亚胺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2.1 .单体萘酰亚胺类化合物作为抗肿瘤化合物的简介
        1.2.2 .双萘酰亚胺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2.3 .多环修饰的萘酰亚胺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2.4 .萘酰亚胺类有机金属配合物抗肿瘤研究进展
    1.3 .哌嗪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4 .萘酰亚胺衍生物课题的设计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结构表征
    2.1 .化合物设计思路
    2.2 .三类4-位末端修饰哌嗪1,8-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
        2.2.1 .实验设备与试剂
        2.2.2 .叔丁氧羰基哌嗪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2.2.3 .叔丁氧羰基哌嗪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2.2.4 .硫代苄硫羰基哌嗪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
        2.2.5 .硫代苄硫羰基哌嗪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2.2.6 .N-苯甲酰哌嗪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
        2.2.7 .N-苯甲酰哌嗪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2.3 .四类4-位末端修饰哌嗪3-硝基-1,8-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
        2.3.1. 3-硝基-1,8-萘酐的合成路线及步骤
        2.3.2 .对甲苯磺酰基哌嗪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2.3.3 .对甲苯磺酰基哌嗪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2.3.4 .硫代苄硫羰基哌嗪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2.3.5 .硫代苄硫羰基哌嗪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2.3.6 .苯甲酰基哌嗪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2.3.7 .苯甲酰基哌嗪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2.3.8 .叔丁氧羰基哌嗪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2.3.9 .叔丁氧羰基哌嗪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步骤
        2.3.10. 4-吗啉-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2.3.11. 4-吗啉-3-硝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的合成步骤
    2.4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3.1 .实验设备、试剂及细胞株
    3.2 .MTT法检测化合物对癌细胞株抗肿瘤活性
        3.2.1 .实验方法
        3.2.2 .NA系列化合物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与讨论
        3.2.3 .NB系列化合物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NA19、NA1A、NA29 化合物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3.3.1 .实验仪器和材料
        3.3.2 .实验方法
        3.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4.2 .琼脂糖凝胶电泳
        4.2.1 .实验方法
        4.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4.3 .化合物与拓扑异构酶I相互作用研究
        4.3.1 .实验方法
        4.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4.4 .化合物对Hep G2细胞周期影响研究
        4.4.1 .流式细胞术研究细胞周期实验方法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DNA的拓扑之美(论文参考文献)

  • [1]DNA拓扑异构酶Ⅱ在ICR小鼠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J]. 孙孟军,郭建美,周更苏,董泽飞,郑春贵,曹翠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01)
  • [2]基于核酸构象调控的生物电路[D]. 焦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TOP2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验证[D]. 陈昶舟.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4]Vosaroxin和IACS-010759分别与Venetoclax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与机制研究[D]. 刘芳兵. 吉林大学, 2021(01)
  • [5]鹅掌楸属基因组演化及其花色变异遗传基础研究[D]. 郝兆东.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6]拟南芥核质转运蛋白及RNA拓扑异构酶参与RNA代谢的研究[D]. 杨秋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基于遗传继承视角的研究前沿演化研究[D]. 黄福.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8]苯并咪唑类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 张文进.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10]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作用研究[D]. 梁贵宾. 广西师范大学, 2019

标签:;  ;  ;  ;  ;  

DNA的拓扑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